《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升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和乐观精神。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定风波》的意境和寓意。
(2)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2)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欣赏诗中的美,提升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中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2)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作业中的诗歌背诵情况。
(2)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反应,了解学生对诗中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2)评估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五、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阅读:苏轼的其他诗作、散文、词作等。
2. 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完整版)《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教案四川省华蓥中学高中语文组熊利【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
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林语堂评价他说:“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者,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他被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他被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他被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被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他曾为自己自题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个人,他就是——苏轼。
2.温故而知新(检测一下我们到底有多了解他):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期?( D )A《念奴娇·赤壁怀古》B《(前)赤壁赋》C《后赤壁赋》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依然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
高二语文下册《定风波》教案三篇
高二语文下册《定风波》教课设计三篇篇一【教课目】:⑴认识,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掌握中抒作者的豪放胸怀。
⑵ 会中包括的人性真理。
【教课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中所抒的达胸怀。
【教课点】:领会中抒怀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悟人生真理及手法运用。
【教课】:1一、本入。
()起,我很快就会想起学的名句:“大江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 首出自于的《念奴赤壁古》。
在《念奴赤壁古》中,站在江上,面奔的大江,想到了的流人物,他想到了呢?(生):周瑜。
()他想到了周瑜位年罕有才并且早早就成立了优秀功的年将。
想到自己已早生,但是到现在依旧功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因此他“人生如梦”。
那么,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边哀、腹愁情的文人?道就是豪放派的真实格或许是豪放派格的所有?我今日就来学的此外一首作于同一年的 -- 《定波》。
二、认识作者:(),我其不生疏。
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我略介一下呢?(提示:文学作和人生宦途)(生)是有多方面的作才能的大家,他在、、散文、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在歌作上,今存有他的 2700 多首,怜悯人民、关生是的一个突出内容。
但更多地方砭了新法的流弊。
情真,朴无,古人极少涉及的社会材,多所开,取材宽泛,命意新。
的写景和理趣,价,最到。
在北宋上,他一改婉之,以洒脱达之气入。
把游仙、咏史、宴、登、悼亡、真理探等写里。
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而内容的改革,形成了豪放派,南宋国人的影响特别著。
他散文也有很大奉献,他展开了欧阳修平和舒的文,散文作开辟了新天地,特别是他叙事游的散文价,有许多是广的名作,如《石山》、前后《赤壁》是他留后代的名。
除文而外,他画也很擅,法同蔡襄、黄庭、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画竹石,自成格。
之,学博、才华横溢。
文、、、、画,无所不晓,他是一位罕的通才人物。
我国古代文学一绚丽的明珠。
()认识,我不得不认识他崎岖的一世。
自嘉祐元年( 1056),初次赴京,次年与弟同榜士以后,就被朝廷委以重担。
神宗曾任祠部外郎,因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后以作“ 君相”的罪名,罪黄州。
《定风波》教案(诗歌)
《定风波》教案(诗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和苏轼的坎坷经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引导学生欣赏《定风波》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表达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让学生领悟《定风波》中所体现的苏轼的豁达胸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1.理解《定风波》中的词意和情感。
2.欣赏苏轼的豁达胸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定风波》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
2.感受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学过的苏轼诗词,以接龙的方式进行回顾。
然后介绍《定风波》的写作背景和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2.初读诗歌:教师伴乐范读《定风波》,学生大声朗读,初步感受诗中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了解词意。
3.品析语句:通过自读小序,提问学生从小序中了解到的信息。
教师出示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定风波》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
同时让学生感受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4.深入情感:让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同时让学生再次阅读《定风波》,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5.课堂小结:回顾《定风波》中的词意、情感和表达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苏轼的豁达胸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让学生领悟到即使面对逆境和挫折,也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作业布置:让学生再次阅读《定风波》,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字数不限。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搜集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阅读和理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定风波》,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品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 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2. 诗歌的鉴赏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等知识点。
2. 品读法: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的鉴赏方法和个人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出《定风波》这首诗。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等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品读: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4. 鉴赏:教授诗歌的鉴赏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
5.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鉴赏方法和个人感悟,分享彼此的收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涵盖了《定风波》的教案编写,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你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意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2.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定风波》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与创作背景;2. 分析《定风波》的内容与表达技巧;3. 培养学生欣赏与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1. 教师以鲜明的声调朗读《定风波》的前两句:“寒泉之思,有如皓月之光”,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
2. 通过提问学生对宋代文人及苏轼的了解,引导他们了解诗人的背景。
二、讲解1. 教师向学生介绍《定风波》的背景和写作目的。
解释诗人在外任官员期间,亲眼目睹黄河泛滥,群众苦不堪言的情景,以及他借用“定风波”这一典故来寄托自己的感触和愤怒。
2. 分析《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指导学生注意诗中的对比、修辞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解释诗句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3. 给学生展示插图或视频,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黄河泛滥的情景,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三、解读1.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定风波》的意境和主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诗人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对自然景物与人类命运的抒发,了解他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坚守正义的决心。
四、欣赏1. 给学生分发《定风波》的诗文,让他们自行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鼓励学生分组表演或背诵《定风波》,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苏轼的其他作品,对比他的作品风格和主题,以及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影响。
2. 提示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形成读后感或扩展的作文。
六、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定风波》的主题和表达特点,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体会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七、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结合对《定风波》的理解和个人感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设立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或作文,并进行互动讨论。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表达,培养对古代诗歌的欣赏与鉴赏能力,同时提升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定风波》。
(2)理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作者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3)分析《定风波》的文学特色,把握其艺术手法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的意境和哲理。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心态。
二、教学重点:1. 《定风波》的诗意和哲理。
2. 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定风波》中涉及的生僻词语和古文知识。
2. 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定风波》的原文、注释和译文。
2. 相关资料:苏轼的生平介绍、古代诗词鉴赏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定风波》,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自学生僻词语和注解,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定风波》的诗意和哲理。
(2)分析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背诵《定风波》。
(2)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鉴赏文章。
(3)收集其他苏轼的诗作,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拓展:1. 对比苏轼的其他作品,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思想情感。
2. 了解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定风波》的内容,完成填空题:(1)《定风波》的作者是____,他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____家。
(2)《定风波》中表现了苏轼____的人生态度,____的价值观。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2)学会通过诗句品味作者的情感,提升语文素养;(3)学会借鉴诗中的表达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情怀;(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3)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与理解;2. 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3.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领悟诗文内涵。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复杂意象的理解;2. 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鉴赏;3. 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定风波》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决生字词和难句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感受作者的情感;(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文的感悟。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2. 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借鉴诗中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和修辞手法;3.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4.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诗文的背诵情况;2. 对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程度;3. 情感态度的把握和读后感的质量;4. 课堂参与度和小组合作表现。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2)领悟人生的真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诗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苏轼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3. 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阐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文内容。
(2)要求学生背诵诗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讲解诗文中的难点、重点。
(2)引导学生领悟诗文的深层含义。
5.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谈谈对《定风波》的欣赏之情。
(2)评价苏轼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
2. 结合课内所学,课外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定风波》的意境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案例分析法:以苏轼的生平为例,让学生了解其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诗词作品。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定风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赏析词中的意象和语言,体会苏轼豁达超脱的胸襟。
3、掌握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情感变化。
(2)赏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象征、对比等。
2、教学难点体会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态度和哲理思考。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风雨和挫折。
当面临困境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看看这位文学巨匠在风雨中有着怎样的心态和感悟。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在黄州期间,苏轼经常到城外的赤壁矶游览,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定风波》就是他在一次出游途中遇雨所作。
(三)朗读全词,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文本赏析1、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态?(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这两句描绘了词人在风雨中不慌不忙,吟咏长啸,缓缓前行的场景。
体现了词人面对风雨时的坦然和从容。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句词中,“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思考回答)明确:“竹杖芒鞋”象征着词人简单朴素的生活,“马”象征着官场的富贵和繁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3)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面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2)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定风波》诗歌内容的解析;2. 诗歌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2. 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歌内容;(2)要求学生圈点批注,标记出不理解的诗句和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诗歌的美感。
4. 诗歌解析(1)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境;(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中的主旨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定风波》;2. 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鉴赏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定风波》篇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
定风波教案定风波苏轼教案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3)分析并欣赏《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2)学会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其独特之处;(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2)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定风波》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3. 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苏轼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把握;2. 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及其作品《定风波》,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交流心得;4. 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处;5. 文学鉴赏:欣赏苏轼的文学风格,提高鉴赏能力;6.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定风波》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见解;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8.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学生对比分析、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5.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苏轼的时代背景和《定风波》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作品;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学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苏轼产生共鸣,理解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1、请同学概括,注意重点词
沙湖:地析小序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作词缘由
时间:1082年3月7日地点:沙湖道中
人物:同行、余事件:雨,已而遂晴
(3)初读诗歌,读出节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
(5)三读诗歌品出韵味
1、词作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2、这种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对自然对人生雨晴变化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上。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
“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3、“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
一蓑“雨具皆去”表现了内心的情怀,旷达乐观情绪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 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1.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诗文的内涵。
1.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提升审美能力。
1. 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语言表达和记忆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领悟诗中的人生哲理,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 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1.2 诗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2.1.3 诗意境和情感的欣赏。
2.2 教学难点:2.2.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2.2 诗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3.1.1 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1.2 引发学生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大意。
3.2.2 学生查找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并与同学分享。
3.3 课堂讲解:3.3.1 教师讲解诗文的背景和意境。
3.3.2 教师分析诗中的情感和哲理。
3.4 小组讨论:3.4.1 学生分组讨论诗文的赏析。
3.4.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3.5 朗读和背诵:3.5.1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
3.5.2 学生集体背诵诗文,巩固学习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4.1.1 学生朗读、讨论和分享的表现。
4.1.2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2 知识掌握:4.2.1 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4.2.2 学生对诗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掌握程度。
4.3 审美能力:4.3.1 学生对诗意境和情感的欣赏水平。
4.3.2 学生对古典诗词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相关诗词推荐:5.1.1 教师推荐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题相关的其他诗词。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定风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品味词中的意境和语言,感受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3、学习词中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赏析词中的名句,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1)领悟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2)引导学生将苏轼的豁达心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背景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雨交加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这种情境下的感受。
(2)提问:如果在这样的风雨中行走,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想法?(3)引出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他在面对风雨时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政治生涯、文学成就等。
(2)讲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苏轼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3、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和节奏。
(3)学生再次朗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4、文本解读(1)结合注释,让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
(2)重点分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引导学生思考苏轼为何能在风雨中如此淡定从容。
(3)探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4)解读“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几句,感受作者在经历风雨后的感悟。
(5)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层含义,理解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定风波教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教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整理的定风波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2、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2、探究、比较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顺境不骄、逆境不惧的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即景生情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由眉山景点三苏祠、唤鱼池、苏坟山等引入苏轼导入课文。
2.回忆苏轼有关知识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诗人、词人、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
3.写作背景简介写于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诗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诗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二、朗读,赏析本词1.生自读,注意停顿、语速、情感。
2.生分小组,结合解释,理解全文意思。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遇到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3.小序作用:交代写作时间、写作缘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授课人:黄琳程授课内容:14级语文基础模块第四单元古典诗文诵读第15课《定风波》授课班级:14级会计3班授课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第一节授课地点:教学楼2—104一、教学目得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得豁达胸襟、2、体会词中包含得人性哲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以小见大表达深刻哲理得写法、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与情感得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得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得基础上领悟词得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得风雨。
三、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四、教学难点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得交流,实现情感得共鸣,对作者与作品做出个性化得评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六、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得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与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具准备音频播放器、PPT课件、话筒、投影仪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重情重意。
在埋葬妻子得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她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得《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有这样一个人,她多才多艺、她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就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州画派。
有这样一个人,她锐意改革。
“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自成一体;她一改词坛婉约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得题材,丰富了词得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得界限,对词起到开疆拓土得作用。
那么这个人就是谁呢?她又有何种人生态度呢?欣赏歌曲《水调歌头》,品味歌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就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们激赏她得文采之美,更赞叹她豁达得心胸与积极得人生态度,她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她就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得旷世奇才,她就就是苏轼、二、知人论世①标题《定风波》苏轼②苏轼生平简历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入第三等,被授予官职1069年,神宗即位,苏轼因接连上疏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调任杭州通判。
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因作诗被人冠以“文字毁谤君相”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到黄州。
后来,哲宗即位,苏轼被召还朝。
因不满司马光全盘废除新法,遭旧党排挤,再次被调到杭州当太守、1091年,她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被外放到颍州、扬州、定州。
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她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而后,又被再贬至更远得儋州(今海南)。
在宋朝,放逐海南就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得处罚、三、解题定风波:词牌名、原唐代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之句、此调取名原有平定叛乱之意、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四、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字音字形自义)2、播放朗诵音频《定风波》(一) 齐读序1、全班学生读序,结合注释把握序得内容。
2、个别学生读序,概括序得作用。
序交代了词得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即沙湖道中遇雨情景与写作缘由。
(二)读词1、全班读词,加深对词得理解,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词人得情感。
2、学生个别读,读后学生作出评价,简单阐明理由,教师适时点拨重读:莫听、何妨、吟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任(平生)料峭(春风)、 (山头)斜照、萧瑟(处) 无风雨无晴重读原因①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指风吹雨落声,这就是当时得客观存在、“莫听"就是苏轼对同行人得劝告,外物不足于萦怀。
“何妨":二字突出了表现了词人此时从容淡定得神情,任风雨袭来,您下您得雨,我行我得路。
同时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一种挑战风雨得意味。
“吟啸徐(行)":这就是一种不为外界环境左右得自得得境界,体现苏轼在风雨中得洒脱、从容、闲适“竹杖芒鞋"体现现在得状态,而“马”就是比较物、竹杖芒鞋自然就是轻便得轻巧得,但在风雨路途之中行进拖泥带水,又如何“胜"过骑马呢?显然“轻”就是一种心态,一种轻松得心态,一种超然物外,顶风冒雨,从容前行得神态。
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得“轻”字亦同。
“任”:任凭,体现出诗人面对自然得风风雨雨我行我素得超然情怀、②下片“料峭(春风)"与“(山头)斜照"重读形成对比,突出天气得变化。
“萧瑟(处)”重读,突出刚才所经之处得特点,这就是外在环境,就是客观存在、“无风雨”“无晴”这就是作者得心理感受,就是主观认知就是作者超然物外得旷达人生境界、3、自由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诗人得心理状态。
(三)词序结合1、问:词前小序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词中哪几句体现了序中内容?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何妨吟啸且徐行。
余独不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已而遂晴, 山头斜照却相迎。
明确:上片写雨中情景与感受2、请根据上面得内容描述一下雨中情景。
(插入提问:品味“穿林打叶”)3、苏轼如何应对这场狂风暴雨?①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积极面对得态度(外物不足于萦怀,不为外界环境左右;从容淡定,甚至有挑战意味)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安贫乐道得精神或就是隐逸思想或就是达观与不畏坎坷得超然闲适得心态应对(表达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那种大无畏得精神、蓑:不就是眼前得实景,而就是心中所想,闲人、隐逸者得装束)4、探究一苏轼写这首词,仅仅就是要表现自己面对自然得风雨而具有得心态不?如果不就是,她写这首词到底要表达什么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蓑“从何而来?作者就是以自然得风雨隐喻政治得风雨,人生得风雨,以自己对待自然风雨得态度来表明自己对待政治风雨、人生风雨得态度。
即面对政治得风雨,面对宦海得浮沉,乃至人生得种种危难与挫折,要超然物外,坦然面对,不躲避,不畏惧,泰然处之,潇洒从容。
(或:借对自然风雨得坦然面对抒发对政治风雨得泰然处之之情。
)5、探究二从词得上片可以瞧出词人就是一个怎样得形象?词人就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得形象,就是一位笑对人生风雨得达者-—“醉”东坡得形象。
6、齐读上片,再现人物形象情感7、感悟苏轼得思想内涵(1)齐读(2)下片写什么?雨过天晴后得景象与感受8、小结人物形象:雨过酒醒后得苏东坡就是个怎样得人?①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得希望(抓住“斜阳”“迎")②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抓住“萧瑟处"“风雨”“晴”)总结明确:“醒"东坡—-堪破人生晴雨得智者四、找出自己喜欢得句子或词语,或给您感悟,触发您灵感得句子、说说喜欢得理由①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无”字就是苏轼得思想浓缩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本来无一物,哪有晴雨得分别?(佛家得达观)明确:“无"-—物我两忘得“坡仙化境”②归去,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个归就是苏轼得思想浓缩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就是吾乡。
-—心安就是家明确:“归”——回归自我得“归去来兮”可能喜欢得句子:①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意思就是不怕风雨,听任自然得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她自然、旷达、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得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得超然情怀。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A“风雨"比喻词人人生中得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与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得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得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得人格修养。
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感受:六、小结:1、本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得小事,写眼前景,说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得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得人生理想、它体现了苏轼婉转细致得一面。
2、在经过忧患苦难、九死一生之后,苏东坡还能写出《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潇洒,这样飞扬,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狂打超脱得作品来,这就是苏东坡得艺术才情,更就是她得人境界得体现。
3、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就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得文学家、她豁达得人生哲学、完美得人格理想、多才多艺得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得天空。
七、布置作业从课文中摘抄自己喜欢得名言,把它背下来。
八、板书资料链接:《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这就是一个在倔强不屈、凛然无畏、摆脱世俗、超然物外得清高孤傲得形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词人苏轼人物形象及人生态度、苏轼词特点2、明确以小见大、双关等写作手法得使用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得旷达胸襟、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抽查背诵)二、深入探究文本思考:词人就是一个怎样得形象?探讨这首词得表现手法?苏轼词有何特点?1.人物形象从这首词中,可以瞧出词人就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得词人形象。
2.苏词题材上得一大特色:用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得思考-—以小见大3、写作手法以小见大:词人写途中遇雨,竹杖芒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
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得轻松、喜悦与豪迈之情,并且由眼前得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得风风雨雨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得旷达心境。
双关:“风雨"与“晴”既就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指人生中得风雨与晴天,即:人生中艰难苦难得逆境与人生中春风得意得顺境。
4。
《定风波》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得自然现象生发出深刻得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得智者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