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理数]第九章 第六节 曲线与方程
数学——曲线与方程的概念课件
x
一一般般地地,,在在直直角角坐坐标标系系中中,,如如果果某某曲曲线线CC((看看作作 适适合合某某种种条条件件的的点点的的集集合合或或轨轨迹迹))上上的的点点与与一一 个个二二元元方方程程ff((xx,,yy))==00的的实实数数解解建建立立如如下下关关系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x
坐标
直线
方程 .
角平分线上的点的 横坐标与纵坐标是什 么关系?
想一想
用下列方程表示如图所示的曲线C,对吗?为什么?
y
x y 0 1、
曲线上的点不全是方程 的解,如点(-2,-2)
C
x y 2、 2
2
0 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全
在曲线上,如点(2,-2)
o
3、 x y 0 点(-2,2)不在曲上
分析
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圆上的点的坐足方程: (2)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 都在
圆x0上2 。y02 5,即x02 y02 25
即(x0, y0 )是方程x2 y2 25的解.
(2)设(x0, y0 )是方程x2 y2 25的解. 则: x02 y02 25,两边开方取算术根,得
知识回顾
y y
o
x
o
x
y=kx+b
y a x2
这些函数的表达式都是二元方程,图象 都是平面内的直线或曲线
y
推广
o x
在坐标平面上,任意给定一条直线 或曲线是否总可以用一个关于X、Y 的方程来表示呢?
试一试
y
o
观察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P(x,y)
1、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
9-6-1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
1 2
|PF1|·r,S△IPF2=
1 2
|PF2|·r,S△IF1F2=
1 2
·2c·r=cr,由S△IPF1=S△IPF2+λS△
IF1F2,得12|PF1|·r=12|PF2|·r+λcr,
故λ=|PF1|-2c|PF2|=ac=1+1
= 5
52-1.故选D.
2
4.[2020全国卷Ⅲ,理]设双曲线C:
其轨迹方程为x2-y32=1(x>0). 又P为函数y=3 4-x2图象上的点,
y=3 4-x2, 联立x2-y32=1,
得x2=143, y2=247,
则|OP|= x2+y2= 10,故选D.
解/题/感/悟(小提示,大智慧) 应用定义把双曲线上的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这 样有利于求相关距离的最值,如本例中的1小题.
解/题/感/悟(小提示,大智慧)
双曲线焦点三角形内切圆与x轴的切点落在顶点处.
5.[2020全国卷Ⅰ,文]设F1,F2
是双曲线C:x2-
y2 3
=1的两个焦点,O为坐标
原点,点P在C上且|OP|=2,则△PF1F2的面积为( B )
A.72
B.3
C.52
D.2
[解析] 解法一:由双曲线的方程知a=1,b= 3 ,c=2,不妨设F1(-2,0), F2(2,0).
程为( C ) A.x42-y52=1(x≤-2) B.x42-y52=1(x≥2) C.y42-x52=1(y≤-2) D.y42-x52=1(y≥2)
[解析] x2+y-32 的几何意义为点M(x,y)到点F1(0,3)的距离, x2+y+32 的几何意义为点M(x,y)到点F2(0,-3)的距离,则 x2+y-32- x2+y+32=4表 示点M(x,y)到点F1(0,3)的距离与到点F2(0,-3)的距离的差为4,且4<|F1F2|,所以 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下支,且该双曲线的长半轴长a=2,半焦 距c=3,
2020版高考数学(理)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讲义: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9.8 含解析
§9.8 曲线与方程1.曲线与方程的定义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 (x ,y )=0的实数解建立如下的对应关系: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概念方法微思考1.f (x 0,y 0)=0是点P (x 0,y 0)在曲线f (x ,y )=0上的充要条件吗?提示 是.如果曲线C 的方程是f (x ,y )=0,则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满足f (x ,y )=0,以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也都在曲线C 上,故f (x 0,y 0)=0是点P (x 0,y 0)在曲线f (x ,y )=0上的充要条件. 2.方程y =x 与x =y 2表示同一曲线吗? 提示 不是同一曲线.3.若点P 到直线x =-1的距离比它到点(2,0)的距离小1,则点P 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提示 依题意知,点P 到直线x =-2的距离等于它到点(2,0)的距离,故点P 的轨迹是抛物线. 4.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 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关系(1)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是两个曲线方程的公共解,即两个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 (2)方程组有几组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无解,两条曲线就没有交点.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方程x 2+xy =x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2)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2=y 2.( × ) (3)y =kx 与x =1ky 表示同一直线.( × )(4)动点的轨迹方程和动点的轨迹是一样的.(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已知点F ⎝⎛⎭⎫14,0,直线l :x =-14,点B 是l 上的动点,若过点B 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与线段BF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 ,则点M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椭圆 C .圆 D .抛物线答案 D解析 由已知|MF |=|MB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 点M 的轨迹是以点F 为焦点,直线l 为准线的抛物线. 3.曲线C :xy =2上任一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为______. 答案 2解析 在曲线xy =2上任取一点(x 0,y 0),则x 0y 0=2, 该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为|x 0||y 0|=|x 0y 0|=2.4.若过点P (1,1)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l 1,l 2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则AB 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 x +y -1=0解析 设M 的坐标为(x ,y ),则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x,0),(0,2y ),连接PM ,∵l 1⊥l 2. ∴|PM |=|OM |,而|PM |=(x -1)2+(y -1)2,|OM |=x 2+y 2. ∴(x -1)2+(y -1)2=x 2+y 2, 化简,得x +y -1=0, 即为所求的轨迹方程. 题组三 易错自纠5.方程(2x +3y -1)(x -3-1)=0表示的曲线是( ) A .两条直线 B .两条射线C .两条线段D .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答案 D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2x +3y -1=0,x -3≥0或x -3-1=0,即2x +3y -1=0(x ≥3)或x =4,故原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6.已知M (-1,0),N (1,0),|PM |-|PN |=2,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左支 C .一条射线 D .双曲线右支答案 C解析 由于|PM |-|PN |=|MN |,所以D 不正确,应为以N 为端点,沿x 轴正向的一条射线. 7.已知M (-2,0),N (2,0),则以MN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x 2+y 2=4(x ≠±2) 解析 连接OP ,则|OP |=2,∴P 点的轨迹是去掉M ,N 两点的圆, ∴方程为x 2+y 2=4(x ≠±2).题型一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例1 已知圆M :(x +1)2+y 2=1,圆N :(x -1)2+y 2=9,动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C 的方程.解 由已知得圆M 的圆心为M (-1,0),半径r 1=1;圆N 的圆心为N (1,0),半径r 2=3.设圆P 的圆心为P (x ,y ),半径为R .因为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所以|PM |+|PN |=(R +r 1)+(r 2-R )=r 1+r 2=4>2=|MN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 是以M ,N 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为3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x 24+y 23=1(x ≠-2).思维升华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1)在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轨迹方程时,若所求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曲线的方程,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2)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还要看轨迹是不是完整的曲线,如果不是完整的曲线,则应对其中的变量x 或y 进行限制.跟踪训练1 在△ABC 中,|BC |=4,△ABC 的内切圆切BC 于D 点,且|BD |-|CD |=22,则顶点A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x 22-y 22=1(x >2)解析 以BC 的中点为原点,中垂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E ,F 分别为两个切点.则|BE |=|BD |,|CD |=|CF |, |AE |=|AF |.所以|AB |-|AC |=22<4,所以点A 的轨迹为以B ,C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y ≠0),且a =2,c =2,所以b =2, 所以轨迹方程为x 22-y 22=1(x >2).题型二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例2 (2016·全国Ⅲ)已知抛物线C :y 2=2x 的焦点为F ,平行于x 轴的两条直线l 1,l 2分别交C 于A ,B 两点,交C 的准线于P ,Q 两点.(1)若F 在线段AB 上,R 是PQ 的中点,证明:AR ∥FQ ;(2)若△PQF 的面积是△ABF 的面积的两倍,求AB 中点的轨迹方程. (1)证明 由题意知,F ⎝⎛⎭⎫12,0,设l 1:y =a ,l 2:y =b ,则ab ≠0,且A ⎝⎛⎭⎫a 22,a ,B ⎝⎛⎭⎫b 22,b ,P ⎝⎛⎭⎫-12,a ,Q ⎝⎛⎭⎫-12,b , R ⎝⎛⎭⎫-12,a +b 2.记过A ,B 两点的直线为l ,则l 的方程为2x -(a +b )y +ab =0. 由于F 在线段AB 上,故1+ab =0. 记AR 的斜率为k 1,FQ 的斜率为k 2,则k 1=a -b 1+a 2=a -b a 2-ab =1a=-aba =-b =b -0-12-12=k 2. 所以AR ∥FQ .(2)解 设过AB 的直线为l , 设l 与x 轴的交点为D (x 1,0),则S △ABF =12|b -a ||FD |=12|b -a |⎪⎪⎪⎪x 1-12,S △PQF =|a -b |2. 由题意可得|b -a |⎪⎪⎪⎪x 1-12=|a -b |2, 所以x 1=1或x 1=0(舍去).设满足条件的AB 的中点为E (x ,y ). 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由k AB =k DE 可得2a +b =yx -1(x ≠1).而a +b2=y ,所以y 2=x -1(x ≠1). 当AB 与x 轴垂直时,E 与D 重合, 此时E 点坐标为(1,0),满足方程y 2=x -1. 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y 2=x -1.思维升华 直接法求曲线方程时最关键的就是把几何条件或等量关系翻译为代数方程,要注意翻译的等价性.通常将步骤简记为建系设点、列式、代换、化简、证明这五个步骤,但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如果给出了直角坐标系则可省去建系这一步,求出曲线的方程后还需注意检验方程的纯粹性和完备性.跟踪训练2 (2018·沈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a ,b )为动点,F 1,F 2分别为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已知△F 1PF 2为等腰三角形. (1)求椭圆的离心率e ;(2)设直线PF 2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M 是直线PF 2上的点,满足AM →·BM →=-2,求点M 的轨迹方程.解 (1)设F 1(-c,0),F 2(c,0)(c >0). 由题意,可得|PF 2|=|F 1F 2|, 即(a -c )2+b 2=2c , 整理得2⎝⎛⎭⎫c a 2+ca -1=0,得c a =-1(舍去)或c a =12,所以e =12. (2)由(1)知a =2c ,b =3c ,可得椭圆方程为3x 2+4y 2=12c 2,直线PF 2的方程为y =3(x -c ).A ,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3x 2+4y 2=12c 2,y =3(x -c ),消去y 并整理,得5x 2-8cx =0. 解得x 1=0,x 2=85c ,代入直线方程得⎩⎨⎧x 1=0,y 1=-3c ,⎩⎨⎧x 2=85c ,y 2=335c .不妨设A ⎝⎛⎭⎫85c ,335c ,B (0,-3c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则AM →=⎝⎛⎭⎫x -85c ,y -335c ,BM →=(x ,y +3c ).由y =3(x -c ),得c =x -33y . 于是AM →=⎝⎛⎭⎫8315y -35x ,85y -335x ,BM →=(x ,3x ),由AM →·BM →=-2, 即⎝⎛⎭⎫8315y -35x ·x +⎝⎛⎭⎫85y -335x ·3x =-2. 化简得18x 2-163xy -15=0. 将y =18x 2-15163x 代入c =x -33y ,得c =10x 2+516x>0.所以x >0.因此,点M 的轨迹方程是18x 2-163xy -15=0(x >0). 题型三 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例3 如图所示,抛物线E :y 2=2px (p >0)与圆O :x 2+y 2=8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为2.过劣弧AB 上动点P (x 0,y 0)作圆O 的切线交抛物线E 于C ,D 两点,分别以C ,D 为切点作抛物线E 的切线l 1,l 2,l 1与l 2相交于点M .(1)求p 的值;(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解 (1)由点A 的横坐标为2,可得点A 的坐标为(2,2), 代入y 2=2px ,解得p =1. (2)由(1)知抛物线E :y 2=2x .设C ⎝⎛⎭⎫y 212,y 1,D ⎝⎛⎭⎫y 222,y 2,y 1≠0,y 2≠0,切线l 1的斜率为k ,则切线l 1:y -y 1=k ⎝⎛⎭⎫x -y 212,代入y 2=2x ,得ky 2-2y +2y 1-ky 21=0,由Δ=0,解得k =1y 1,∴l 1的方程为y =1y 1x +y 12,同理l 2的方程为y =1y 2x +y 22.联立⎩⎨⎧y =1y 1x +y 12,y =1y 2x +y22,解得⎩⎨⎧x =y 1·y 22,y =y 1+y22.易知CD 的方程为x 0x +y 0y =8,其中x 0,y 0满足x 20+y 20=8,x 0∈[2,22], 由⎩⎪⎨⎪⎧y 2=2x ,x 0x +y 0y =8,得x 0y 2+2y 0y -16=0, 则⎩⎨⎧y 1+y 2=-2y 0x 0,y 1·y 2=-16x,代入⎩⎨⎧x =y 1·y 22,y =y 1+y22,可得M (x ,y )满足⎩⎨⎧x =-8x 0,y =-y0x 0,可得⎩⎨⎧x 0=-8x,y 0=8yx ,代入x 20+y 20=8,并化简,得x 28-y 2=1,考虑到x 0∈[2,22],知x ∈[-4,-22],∴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8-y 2=1,x ∈[-4,-22].思维升华 “相关点法”的基本步骤(1)设点:设被动点坐标为(x ,y ),主动点坐标为(x 1,y 1); (2)求关系式:求出两个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式⎩⎪⎨⎪⎧x 1=f (x ,y ),y 1=g (x ,y ); (3)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便可得到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4)检验:注意检验方程是否符合题意.跟踪训练3 (2018·包头调研)如图,动圆C 1:x 2+y 2=t 2,1<t <3与椭圆C 2:x 29+y 2=1相交于A ,B ,C ,D 四点.点A 1,A 2分别为C 2的左、右顶点,求直线AA 1与直线A 2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解 由椭圆C 2:x 29+y 2=1,知A 1(-3,0),A 2(3,0).设点A 的坐标为(x 0,y 0),由曲线的对称性, 得B (x 0,-y 0),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直线AA 1的方程为y =y 0x 0+3(x +3).①直线A 2B 的方程为y =-y 0x 0-3(x -3).②由①②相乘得y 2=-y 20x 20-9(x 2-9).③又点A (x 0,y 0)在椭圆C 2上,故y 20=1-x 209.④将④代入③得x 29-y 2=1(x <-3,y <0).因此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1(x <-3,y <0).1.方程(x -y )2+(xy -1)2=0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条直线和一条双曲线 B .两条双曲线 C .两个点D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C解析 由(x -y )2+(xy -1)2=0,得⎩⎪⎨⎪⎧x -y =0,xy -1=0.解得⎩⎪⎨⎪⎧ x =1,y =1或⎩⎪⎨⎪⎧x =-1,y =-1.故选C. 2.已知点O (0,0),A (1,2),动点P 满足|OP →+AP →|=2,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4x 2+4y 2-4x -8y +1=0 B .4x 2+4y 2-4x -8y -1=0 C .8x 2+8y 2+2x +4y -5=0 D .8x 2+8y 2-2x +4y -5=0 答案 A解析 设P 点的坐标为(x ,y ),则OP →=(x ,y ),AP →=(x -1,y -2),OP →+AP →=(2x -1,2y -2).所以(2x -1)2+(2y -2)2=4,整理得4x 2+4y 2-4x -8y +1=0.故选A.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 (3,1),B (-1,3),若点C 满足OC →=λ1OA →+λ2OB →(O 为原点),其中λ1,λ2∈R ,且λ1+λ2=1,则点C 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圆 D .双曲线 答案 A解析 设C (x ,y ),则OC →=(x ,y ),OA →=(3,1),OB →=(-1,3),∵OC →=λ1OA →+λ2OB →,∴⎩⎪⎨⎪⎧x =3λ1-λ2,y =λ1+3λ2,又λ1+λ2=1,∴化简得x +2y -5=0,表示一条直线.4.设过点P (x ,y )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O 为坐标原点.若BP →=2P A →,且OQ →·AB →=1,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32x 2+3y 2=1(x >0,y >0) B.32x 2-3y 2=1(x >0,y >0) C .3x 2-32y 2=1(x >0,y >0)D .3x 2+32y 2=1(x >0,y >0)答案 A解析 设A (a,0),B (0,b ),a >0,b >0.由BP →=2P A →,得(x ,y -b )=2(a -x ,-y ),所以⎩⎪⎨⎪⎧x =2(a -x ),y -b =-2y ,即a =32x >0,b =3y >0.由题意得,点Q (-x ,y ),故由OQ →·AB →=1,得(-x ,y )·(-a ,b )=1,即ax +by =1.将a ,b 代入ax +by =1得所求的轨迹方程为32x 2+3y 2=1(x >0,y >0).故选A.5.在△ABC 中,B (-2,0),C (2,0),A (x ,y ),给出△ABC 满足的条件,就能得到动点A 的轨迹方程.下表给出了一些条件及方程:则满足条件①,②,③的轨迹方程依次为( ) A .C 3,C 1,C 2 B .C 1,C 2,C 3 C .C 3,C 2,C 1 D .C 1,C 3,C 2答案 A解析 ①△ABC 的周长为10,即|AB |+|AC |+|BC |=10,又|BC |=4,所以|AB |+|AC |=6>|BC |,此时动点A 的轨迹为椭圆,与C 3对应;②ABC 的面积为10,所以12|BC |·|y |=10,即|y |=5,与C 1对应;③因为∠A =90°,所以AB →·AC →=(-2-x ,-y )·(2-x ,-y )=x 2+y 2-4=0,与C 2对应.故选A. 6.(2018·抚顺模拟)如图,斜线段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 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 满足∠P AB =30°,则点P 的轨迹是( )A .直线B .抛物线C .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答案 C解析 可构造如图所示的圆锥.母线与中轴线夹角为30°,然后用平面α去截,使直线AB 与平面α的夹角为60°,则截口为P 的轨迹图形,由圆锥曲线的定义可知,P 的轨迹为椭圆.故选C.7.已知两定点A (-2,0),B (1,0),如果动点P 满足|P A |=2|PB |,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 4π解析 设P (x ,y ),由|P A |=2|PB |, 得(x +2)2+y 2=2(x -1)2+y 2,∴3x 2+3y 2-12x =0,即x 2+y 2-4x =0.∴P 的轨迹为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即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4π.8.直线x a +y 2-a=1与x ,y 轴交点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x +y =1(x ≠0且x ≠1)解析 直线x a +y 2-a =1与x ,y 轴的交点为A (a,0),B (0,2-a ),设AB 的中点为M (x ,y ),则x =a 2,y =1-a 2,消去a ,得x +y =1.因为a ≠0且a ≠2,所以x ≠0且x ≠1. 9.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4,若抛物线过点A (-1,0),B (1,0)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则抛物线的焦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答案 x 24+y 23=1(y ≠0) 解析 设抛物线焦点为F ,过A ,B ,O 作准线的垂线AA 1,BB 1,OO 1,则|AA 1|+|BB 1|=2|OO 1|=4,由抛物线定义得|AA 1|+|BB 1|=|F A |+|FB |,所以|F A |+|FB |=4>2,故F 点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去掉长轴两端点).10.如图,P 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上的任意一点,F 1,F 2是它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且OQ →=PF 1→+PF 2→,则动点Q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答案 x 24a 2+y 24b 2=1 解析 由于OQ →=PF 1→+PF 2→,又PF 1→+PF 2→=PM →=2PO →=-2OP →,设Q (x ,y ),则OP →=-12OQ →=⎝⎛⎭⎫-x 2,-y 2, 即P 点坐标为⎝⎛⎭⎫-x 2,-y 2,又P 在椭圆上,则有⎝⎛⎭⎫-x 22a 2+⎝⎛⎭⎫-y 22b 2=1,即x 24a 2+y 24b 2=1. 11.已知定圆M :(x -3)2+y 2=16和圆M 所在平面内一定点A ,点P 是圆M 上一动点,线段P A 的垂直平分线l 交直线PM 于点Q .(1)讨论Q 点的轨迹可能是下面的情形中的哪几种:①椭圆;②双曲线;③抛物线;④圆;⑤直线;⑥一个点.(2)若定点A (5,0),试求△QMA 的面积的最大值.解 (1)由题意知|QP |=|QA |,①当A 在圆M 外时,|MA |>4,且||QA |-|QM ||=|PM |=4<|MA |,所以Q 点的轨迹是以M ,A 为焦点的双曲线,见图(1).②当A 在圆M 内,且与M 不重合时,|MA |<4,且|QA |+|QM |=|MP |=4>|MA |,所以Q 点的轨迹是以M ,A 为焦点的椭圆,见图(2).③当A 在圆M 上时,l 过定点M ,l 与PM 的交点Q 就是点M ,所以点Q 的轨迹就是一个点,见图(3).④当A 与M 重合时,l 与PM 的交点Q 就是PM 的中点,所以点Q 的轨迹就是圆,见图(4). 综上所述,Q 点的轨迹可能是①②④⑥四种.(2)因为A (5,0)在圆M 内,由(1)知,点Q 的轨迹是以M ,A 为焦点的椭圆,且|MA |=2=2c ,|MP |=4=2a ,所以b =3,由椭圆的几何性质可知,Q 为短轴端点时,S △MQA 最大,所以S △MQA 的最大值为12·2c ·b = 3. 12.如图,P 是圆x 2+y 2=4上的动点,点P 在x 轴上的射影是点D ,点M 满足DM →=12DP →.(1)求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2)过点N (3,0)的直线l 与动点M 的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求以OA ,O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AEB 的顶点E 的轨迹方程.解 (1)设M (x ,y ),则D (x,0),由DM →=12DP →知,P (x,2y ), ∵点P 在圆x 2+y 2=4上,∴x 2+4y 2=4,故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4+y 2=1,且轨迹C 为椭圆. (2)设E (x ,y ),由题意知l 的斜率存在,设l :y =k (x -3),代入x 24+y 2=1, 得(1+4k 2)x 2-24k 2x +36k 2-4=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4k 21+4k 2, ∴y 1+y 2=k (x 1-3)+k (x 2-3)=k (x 1+x 2)-6k=24k 31+4k 2-6k =-6k 1+4k 2. ∵四边形OAEB 为平行四边形,∴OE →=OA →+OB →=(x 1+x 2,y 1+y 2)=⎝ ⎛⎭⎪⎫24k 21+4k 2,-6k 1+4k 2, 又OE →=(x ,y ),∴⎩⎪⎨⎪⎧ x =24k 21+4k 2,y =-6k 1+4k 2,消去k ,得x 2+4y 2-6x =0,由(*)中Δ=(-24k 2)2-4(1+4k 2)(36k 2-4)>0,得k 2<15,∴0<x <83. ∴顶点E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6x =0⎝⎛⎭⎫0<x <83.13.若曲线C 上存在点M ,使M 到平面内两点A (-5,0),B (5,0)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8,则称曲线C 为“好曲线”.以下曲线不是“好曲线”的是( )A .x +y =5B .x 2+y 2=9 C.x 225+y 29=1 D .x 2=16y答案 B解析 ∵M 到平面内两点A (-5,0),B (5,0)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8,∴M 的轨迹是以A (-5,0),B (5,0)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为x 216-y 29=1. A 项,直线x +y =5过点(5,0),故直线与M 的轨迹有交点,满足题意;B 项,x 2+y 2=9的圆心为(0,0),半径为3,与M 的轨迹没有交点,不满足题意;C 项,x 225+y 29=1的右顶点为(5,0),故椭圆x 225+y 29=1与M 的轨迹有交点,满足题意; D 项,方程代入x 216-y 29=1,可得y -y 29=1,即y 2-9y +9=0,∴Δ>0,满足题意. 14.设点P (x ,y )是曲线a |x |+b |y |=1(a >0,b >0)上的动点,且满足x 2+y 2+2y +1+x 2+y 2-2y +1≤22,则a +2b 的取值范围为( )A .[2,+∞)B .[1,2]C .[1,+∞)D .(0,2] 答案 A解析 设F 1(0,-1),F 2(0,1), 则满足x 2+(y +1)2+x 2+(y -1)2=22的点P 的轨迹是以F 1(0,-1),F 2(0,1)为焦点的椭圆,其方程为x 21+y 22=1.曲线a |x |+b |y |=1(a >0,b >0)为如图所示的菱形ABCD ,C ⎝⎛⎭⎫1a ,0,D ⎝⎛⎭⎫0,1b . 由于x 2+(y +1)2+x 2+(y -1)2≤22,所以菱形ABCD 在椭圆上或其内部,所以1a ≤1,1b ≤2,即a ≥1,b ≥22. 所以a +2b ≥1+2×22=2.故选A.15.已知过点A (-3,0)的直线与x =3相交于点C ,过点B (3,0)的直线与x =-3相交于点D ,若直线CD 与圆x 2+y 2=9相切,则直线AC 与BD 的交点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答案 x 29+y 294=1(y ≠0) 解析 设点M (x ,y ),C (3,m ),D (-3,n ),则直线CD 的方程为(m -n )x -6y +3(m +n )=0,因为直线CD 与圆x 2+y 2=9相切,所以3|m +n |(m -n )2+36=3,所以mn =9,又直线AC 与BD 的交点为M , 所以⎩⎪⎨⎪⎧ y x +3=y -m x -3,y x -3=y -n x +3,解得⎩⎪⎨⎪⎧ m =6y x +3,n =-6y x -3,所以-36y 2x 2-9=9,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94=1(y ≠0). 16.曲线C 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2,0)和F 2(2,0)的距离的积等于常数a 2(a 2>4)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曲线C 过坐标原点; ②曲线C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③若点P 在曲线C 上,则△F 1PF 2的面积不大于12a 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②③解析 因为原点O 到两个定点F 1(-2,0),F 2(2,0)的距离的积是4,又a 2>4,所以曲线C 不过原点,即①错误;设动点P 在曲线C 上,因为F 1(-2,0),F 2(2,0)关于原点对称,所以|PF 1|·|PF 2|=a 2对应的轨迹关于原点对称,即②正确; 因为12F PF S =12|PF 1||PF 2|sin ∠F 1PF 2 ≤12|PF 1||PF 2|=12a 2, 即△F 1PF 2的面积不大于12a 2,即③正确.。
2020年高考数学专题讲解:曲线与方程
2020年高考数学专题讲解:曲线与方程(一)高考目标考纲解读1.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2.对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考向预测1.用直接法、定义法求轨迹方程.2.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3.考查方式可以是选择题或解答题.4.以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主,同时考查平面向量、函数、数列、导数、不等式等综合知识.(二)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2.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3.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五步法)求曲线(图形)的方程,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4.两曲线的交点(1)由曲线方程的定义可知,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应该是两个曲线方程的,即两个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反过来,方程组有几组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两条曲线就没有交点.(2)两条曲线有交点的条件是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可见,求曲线的交点问题,就是求由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问题.5.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直接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法.(2)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用曲线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方法称为定义法.(3)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其特点是,动点M(x,y)的坐标取决于已知曲线C上的点(x′,y′)的坐标,可先用x,y来表示x′,y′,再代入曲线C的方程,即得点M的轨迹方程.6.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e,当时,圆锥曲线为双曲线;当时,为椭圆;当 时,为抛物线.7.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由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三)基础自测1.(山东潍坊)已知圆x 2+y 2=4,过点A (4,0)作圆的割线ABC ,则弦BC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A .(x -1)2+y 2=4(-1≤x <12) B .(x -1)2+y 2=4(0≤x <1) C .(x -2)2+y 2=4(-1≤x <12) D .(x -2)2+y 2=4(0≤x <1) [答案] D[解析] 由圆的几何性质知,BC 的中点到A 与圆心连线的中点的距离为2,即方程为(x -2)2+y 2=4,又中点在圆内,∴0≤x <1.2.(宝鸡)如图所示,△PAB 所在的平面α与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β垂直,且AD ⊥α,BC ⊥α,AD =6,BC =12,AB =9,∠APD =∠CPB ,则点P 在平面α内的轨迹是( )A .圆的一部分B .椭圆的一部分C .双曲线的一部分D .抛物线的一部分[答案] A[解析] 由条件可知,Rt △DAP ∽Rt △CBP ,∴PA PB =AD BC =12, 故P 点的轨迹是圆的一部分.[点评] 一般地,若平面内动点P 到两定点A 、B 距离之比PA PB=常数k ,若k =1轨迹为线段AB 的中垂线,若k ≠1,则轨迹为圆.3.F 1、F 2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两焦点,P 是椭圆上任一点,过一焦点引∠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则垂足Q 的轨迹为(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解析] ∵PQ平分∠F1PA,且PQ⊥AF1,∴Q为AF1的中点,且|PF1|=|PA|,∴|OQ|=12|AF2|=12(|PA|+|PF2|)=a,∴Q点轨迹是以O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4.过双曲线x2-y22=1的右焦点F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4,这样的直线条数为( ) A.1 B.2 C.3 D.4[答案] C[解析] 若与双曲线右支交于两点A,B,则|AB|≥4(通径),此时弦长为4的弦有一条;若与左右两支各有一交点A、B,则|AB|≥2(实轴长),此时弦长为4的弦有两条.∴共3条.5.如图所示,过点P(0,2)的直线和抛物线y2=8x交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中点M在直线x=2上,则弦AB 的长为________.[答案] 2 5[解析] 设A(x1,y1),B(x2,y2),则AB的中点M⎝⎛⎭⎪⎫2,y1+y22,由y12=8x1,和y22=8x2相减得(y1-y2)(y1+y2)=8(x1-x2),∵k PM=k AB,∴k AB=y1-y2x1-x2=8y1+y2=y1+y22-22-0令y1+y2=2b,则有b2-2b-8=0,∴b=4或b=-2,于是M(2,4)或M(2,-2).∵M(2,4)在抛物线上(舍去).∴M的坐标为(2,-2),从而k AB=-2.∴AB :y =-2x +2,将其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 2-4x +1=0.∴|AB |=+k 2x 1+x 22-4x 1x 2]=[1+-22]42-4×1=215. 6.两动直线l 1、l 2分别经过O (0,0)和A (0,2),且方向向量分别为(1,λ)和(λ,-1),则它们交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答案] x 2+y 2-2x =0[解析] 当λ=0时,l 1与l 2的交点为(0,0);当λ≠0时,kl 1=λ,kl 2=-1λ,l 1:y =λx ,l 2:y -2=-1λx ,l 1与l 2的方程相乘可得:x 2+y 2-2y =0.(当λ=0时也适合此式)综上可得交点的轨迹方程为x 2+y 2-2y =0.(当λ=0时,也适合此式)[点评] 一般地,过点A (x 0,y 0),方向向量为a =(λ,μ)的直线方程为:λ(y -y 0)-μ(x -x 0)=0.7.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为A (-2,0),B (0,-2),第三个点C 在曲线y =3x 2-1上移动,求△ABC 重心的轨迹方程.[解析] 设C (x 1,y 1),重心G (x ,y ),由重心坐标公式得⎩⎪⎨⎪⎧ -2+0+x 13=x0-2+y 13=y ,即⎩⎪⎨⎪⎧ x 1=3x +2y 1=3y +2,∵C (x 1,y 1)在曲线y =3x 2-1上,∴3y +2=3(3x +2)2-1,化简得y =(3x +2)2-1=9x 2+12x +3,故△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为y =9x 2+12x +3.(四)典型例题1.命题方向:定义法求曲线方程[例1] (安徽)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3,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y =x +2相切.(1)求a 与b ;(2)设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和F 2,直线l 1过F 2且与x 轴垂直,动直线l 2与y 轴垂直,l 2交l 1于点P .求线段PF 1的垂直平分线与l 2的交点M 的轨迹方程,并指明曲线类型.[分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抛物线的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 (1)由e =c a =1-b 2a 2=33,得b a =63. 又由原点到直线y =x +2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得b =2,a = 3. (2)解法1:由c =a 2-b 2=1得F 1(-1,0),F 2(1,0),设M (x ,y ),则P (1,y ).由|MF 1|=|MP |,得(x +1)2+y 2=(x -1)2,化简得y 2=-4x .此轨迹是抛物线.解法2:因为点M 在线段PF 1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MF 1|=|MP |,即M 到F 1的距离等于M 到l 1的距离. 此轨迹是以F 1(-1,0)为焦点l 1:x =1为准线的抛物线,轨迹方程为y 2=-4x .[点评] 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时,若所求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曲线的方程,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若所求轨迹是某种圆锥曲线上的特定点的轨迹,则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列出等式,化简求得方程. 跟踪练习1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4,动抛物线过点A (-1,0),B (1,0),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则抛物线的焦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答案] x 24+y 23=1 [解析] 设P (x 0,y 0)为圆上任一点,过该点的切线l :x 0x +y 0y =4 (|x 0|≤2),以l 为准线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焦点F (x ,y ),A 、B 到l 距离分别为d 1、d 2,根据抛物线的定义,|FA |+|FB |=d 1+d 2 |-x 0-4|x 02+y 02+|x 0-4|x 02+y 02=x 0+42+4-x 02=4>|AB |, ∴F 点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c =1,∴b 2=3,∴方程为x 24+y 23=1. 2.命题方向:直接法求曲线方程[例2] (青岛一中期中)如图,两条过原点O 的直线l 1,l 2分别与x 轴、y 轴成30°的角,点P (x 1,y 1)在直线l 1上运动,点Q (x 2,y 2)在直线l 2上运动,且线段PQ 的长度为2.(1)求动点M (x 1,x 2)的轨迹C 的方程;(2)设过定点T (0,2)的直线l 与(1)中的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AOB 为锐角,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解析] (1)由已知得直线l 1⊥l 2,l 1y =33x ,l 2y =-3x , ∵点P (x 1,y 1)在直线l 1上运动,点Q (x 2,y 2)在直线l 2上运动,∴y 1=33x 1,y 2=-3x 2, 由|PQ |=2,得(x 12+y 12)+(x 22+y 22)=4,即43x 12+4x 22=4⇒x 123+x 22=1, ∴动点M (x 1,x 2)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3+y 2=1.(2)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将其代入x 23+y 2=1, 化简得(1+3k 2)x 2+12kx +9=0,设A (x 3,y 3)、B (x 4,y 4),∴Δ=(12k )2-36×(1+3k 2)>0⇒k 2>1,且x 3+x 4=-12k 1+3k 2,x 3x 4=91+3k 2, ∵∠AOB 为锐角,∴OA →·OB →>0,即x 3x 4+y 3y 4>0⇒x 3x 4+(kx 3+2)(kx 4+2)>0,∴(1+k 2)x 3x 4+2k (x 3+x 4)+4>0.将x 3+x 4=-12k 1+3k 2,x 3x 4=91+3k 2代入上式, 化简得13-3k 21+3k 2>0⇒k 2<133. [点评] 轨迹方程实质上是动点的横、纵坐标所满足的方程,因此探求轨迹方程实质上是寻求动点坐标所满足的等量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情境中挖掘其等量关系,从而找到动点坐标所满足的方程.由k 2>1且k 2<133,得k ∈(-393,-1)∪(1,393). 跟踪练习2已知两点M (-1,0),N (1,0),且点P 使MP →·MN →,PM →·PN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1)点P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2)若点P 的坐标为(x 0,y 0),记θ为PM →与PN →的夹角,求tan θ.[解析] (1)设P (x ,y ),则PM →=-MP →=(-1-x ,-y ),PN →=-NP →=(1-x ,-y ),MN →=-NM →=(2,0),∴MP →·MN →=2(1+x ),PM →·PN →=x 2+y 2-1,NM →·NP →=2(1-x ),由题意⎩⎪⎨⎪⎧ x 2+y 2-1=12+x +-x -x -+x ,即⎩⎪⎨⎪⎧ x 2+y 2=3x >0, 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3为半径的右半圆(不含端点).(2)点P 的坐标为(x 0,y 0),而PM →·PN →=x 02+y 02-1=2.又|PM →|·|PN →|=+x 02+y 02×-x 02+y 02=24-x 02.所以cos θ=PM →·PN →|PM →|·|PN →|=14-x 02, ∵0<x 0≤3,∴12<cos θ≤1,∴0≤θ<π3, ∴sin θ=1-cos 2θ=1-14-x 02,3.命题方向:代入法求曲线方程[例3] 如右图所示,从双曲线x 2-y 2=1上一点Q 引直线x +y =2的垂线,垂足为N ,求线段QN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解析] 设动点P 的坐标为(x ,y ),点Q 的坐标为(x 1,y 1),则N 点的坐标为(2x -x 1,2y -y 1).∵点N 在直线x +y =2上,∴2x -x 1+2y -y 1=2,①又∵PQ 垂直于直线x +y =2,∴y -y 1x -x 1=1.即x -y +y 1-x 1=0.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x 1=32x +12y -1,y 1=12x +32y -1.又Q 在双曲线x 2-y 2=1上, ∴x 12-y 12=1,即(32x +12y -1)2-(12x +32y -1)2=1整理得2x 2-2y 2-2x +2y -1=0,这就是所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点评] 体会相关点求轨迹方程的实质,就是用所求动点P 的坐标表达式(即含有x 、y 的表达式)表示已知动点M 的坐标(x 0,y 0),即得到x 0=f (x ,y ),y 0=g (x ,y ),再将x 0,y 0的表达式代入点M 的方程F (x 0,y 0)=0中,即得所求.跟踪练习3M 是抛物线y 2=x 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以OM 为一边作正方形MNPO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分析] 设M (x 0,y 0),即x 0=y 02,设P (x ,y ),用x ,y 表示x 0,y 0或者直接消掉y 0.[解析] 依题意,设P (x ,y ),M (y 02,y 0)∵四边形MNPO 为正方形,∴|OM |=|OP |且OP ⊥OM .∴⎩⎪⎨⎪⎧ y 04+y 02=x 2+y 2y x ·y 0y 02=-1, ①②, 由①②消去y 0,化简得y 2=x 4, ∴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y ≠0).[点评] 这种方法,关键就是求x ,y 与x ′,y ′之间的等式关系,注意本题中去掉y =0的情况.4.命题方向: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例4] (天津文)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e =32,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4.(1)求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a,0).①若|AB |=425,求直线l 的倾斜角; ②若点Q (0,y 0)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且QA →·QB →=4.求y 0的值.[解析] 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直线的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线的倾斜角、平面向量等基础知识,考查用代数方法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1)由e =c a =32,得3a 2=4c 2, 再由c 2=a 2-b 2,解得a =2b .由题意可得12×2a ×2b =4,即ab =2. 解方程组⎩⎪⎨⎪⎧a =2b ab =2,得a =2,b =1.∴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1. (2)①由(1)知,点A 的坐标为(-2,0)设点B 的坐标为(x 1,y 1),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2).∴A ,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y =k x +2x 24+y 2=1,消去y 整理得, (1+4k 2)x 2+16k 2x +(16k 2-4)=0.由韦达定理得,-2x 1=16k 2-41+4k 2,∴x 1=2-8k 21+4k2, 从而y 1=4k 1+4k2, ∴|AB |=⎝ ⎛⎭⎪⎫-2-2-8k21+4k 22+⎝ ⎛⎭⎪⎫4k1+4k 22=41+k 21+4k 2, 由|AB |=425,得41+k 21+4k 2=425, 整理得32k 4-9k 2-23=0,即(k 2-1)(32k 2+23)=0,解得k =±1.∴直线l 的倾斜角为π4或3π4. ②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由①得M 的坐标为⎝ ⎛⎭⎪⎫-8k 21+4k 2,2k 1+4k 2. 1°当k =0时,点B 的坐标为(2,0),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QA →=(-2,-y 0),QB →=(2,-y 0),由QA →·QB →=4得,-4+y 02=4⇒y 0=±2 2.2°由k ≠0时,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2k 1+4k 2=-1k ⎝ ⎛⎭⎪⎫x +8k 21+4k 2, 令x =0,解得y 0=-6k 1+4k 2. 由QA →=(-2,-y 0),QB →=(x 1,y 1-y 0),∴QA →·QB →=-2x 1-y 0(y 1-y 0)=--8k 21+4k 2+6k 1+4k 2⎝ ⎛⎭⎪⎫4k 1+4k 2+6k 1+4k 2=k 4+15k 2-+4k 22=4. 整理得7k 2=2,∴k =±147, ∴y 0=±2145, 综上所述,y 0=±22或±2145. 跟踪练习4(北京)已知菱形ABCD 的顶点A 、C 在椭圆x 2+3y 2=4上,对角线BD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1)当直线BD 过点(0,1)时,求直线AC 的方程;(2)当∠ABC =60°时,求菱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 (1)由题意得直线BD 的方程为y =x +1.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 .于是可设直线AC 的方程为y =-x +n .由⎩⎪⎨⎪⎧ x 2+3y 2=4y =-x +n ,得4x 2-6nx +3n 2-4=0.因为A 、C 在椭圆上,所以Δ=-12n 2+64>0, 解得-433<n <433. 设A 、C 两点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x 1+x 2=3n 2,x 1x 2=3n 2-44,y 1=-x 1+n ,y 2=-x 2+n ,所以y 1+y 2=n 2. 所以AC 的中点坐标为(3n 4,n 4).由四边形ABCD 为菱形可知,点(3n 4,n 4)在直线y =x +1上,所以n 4=3n 4+1,解得n =-2. 所以直线AC 的方程为y =-x -2,即x +y +2=0.(2)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ABC =60°,所以|AB |=|BC |=|CA |.所以菱形ABCD 的面积S =32|AC |2. 由(1)可得|AC |2=(x 1-x 2)2+(y 1-y 2)2=-3n 2+162, 所以S =34(-3n 2+16) (-433<n <433). 所以当n =0时,菱形ABCD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4 3.5.命题方向: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和最值问题[例5] 已知椭圆x 24+y 22=1上的两个动点P ,Q 及定点M ⎝⎛⎭⎪⎫1,62,F 是椭圆的左焦点,且|PF |,|MF |,|QF |成等差数列.(1)求证: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一个定点A ;(2)设点A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是B ,求|PB |的最小值及相应的P 点坐标.[分析] (1)由|PF |,|MF |,|QF |成等差数列可得PQ 的中点横坐标,引入参数PQ 中点的纵坐标,先求kPQ ,利用直线PQ 的方程求解.(2)建立|PB |关于动点坐标的目标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最值.[解析] (1)设P (x 1,y 1),Q (x 2,y 2),由条件可知a =2,b =2,c =2,e =22. 由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得|PF |=2+22x 1, |QF |=2+22x 2,|MF |=2+22. ∵2|MF |=|PF |+|QF |,∴2⎝⎛⎭⎪⎫2+22=4+22(x 1+x 2), ∴x 1+x 2=2.当x 1≠x 2时,由⎩⎪⎨⎪⎧x 12+2y 12=4x 22+2y 22=4, 得y 1-y 2x 1-x 2=-12·x 1+x 2y 1+y 2. 设线段PQ 的中点N (1,n ),∴k PQ =y 1-y 2x 1-x 2=-12n, ∴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n =2n (x -1),∴(2x -1)n -y =0,该直线恒过一个定点A ⎝ ⎛⎭⎪⎫12,0. 当x 1=x 2时,线段PQ 的中垂线也过定点A ⎝ ⎛⎭⎪⎫12,0. 综上,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恒过定点A ⎝ ⎛⎭⎪⎫12,0. (2)由于点B 与点A 关于原点O 对称,故点B ⎝ ⎛⎭⎪⎫-12,0. ∵-2≤x 1≤2,-2≤x 2≤2, ∴x 1=2-x 2∈[0,2],|PB |2=⎝ ⎛⎭⎪⎫x 1+122+y 12=12(x 1+1)2+74≥94,∴当点P 的坐标为(0,±2)时,|PB |min =32.[点评] 本题是圆锥曲线中的综合问题,涉及到了等差数列、定点问题以及最值问题.求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通常是先建立一个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有界性或重要不等式等求最值,本题是建立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最值. 跟踪练习5在例题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0,求|PB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P 点坐标.[解析] ∵OA →+OB →=0,∴B 点坐标为⎝ ⎛⎭⎪⎫-12,0. |PB |=⎝⎛⎭⎪⎫x 1+122+y 12=x 12+x 1+14+2-x 122=12x 12+x 1+94=12x 12+2x 1++74=12x 1+2+74, ∵-2≤x 1≤2,∴当x 1=2时,|PB |max =52,此时,P 点坐标为(2,0).(五)思想方法点拨:1.常见的轨迹(1)在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连结两定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面内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3)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以定长为半径的圆.(4)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距离之比等于常数(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当常数大于1时,表示双曲线;当常数等于1时,表示抛物线;当常数大于0而小于1时,表示椭圆.定点和定直线分别是圆锥曲线的焦点和相应的准线.(5)平面内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某一定值的点的轨迹是与这条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 2.求轨迹的常用方法(1)直译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达成含x 、y 的等式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译法. 用直译法求动点轨迹的方程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代入、化简、证明六个步骤,但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3)代入法:形成轨迹的动点P (x ,y )随另一动点Q (x ′,y ′)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 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 则可先将x ′、y ′用x 、y 表示,再代入Q 的轨迹方程,然后整理得P 的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4)参数法:求轨迹方程有时很难直接找出动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则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使x 、y 之间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5)交轨法:求两动曲线交点轨迹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例如求两动直线的交点时常用此法,也可以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动曲线的联系,然后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 3.轨迹问题还应区别是“求轨迹”,还是“求轨迹方程”.一般说来,若是“求轨迹方程”,求到方程就可以了;若是“求轨迹”,求到方程还不够,还应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的类型.有时候,问题仅要求指出轨迹的形状.如果能绕过求轨迹方程这一环节直接根据定义及已知知识指出轨迹是什么曲线,则可不求轨迹方程.4.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弦长问题(1)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则所得弦长|P 1P 2|=1+k 2|x 2-x 1|或|P 1P 2|=1+1k2|y 2-y 1|,其中求|x 2-x 1|与|y 2-y 1|时,通常作如下变形|x 2-x 1|=x 1+x 22-4x 1x 2,|y 2-y 1|=y 1+y 22-4y 1y 2,使用韦达定理即解决.(2)当斜率k 不存在时,直线为x =m 的形式,可直接代入求出交点纵坐标y 1、y 2得弦长|y 1-y 2|.(3)经过圆锥曲线焦点的弦(也称焦点弦)的长度.应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转化为两个焦半径之和,往往比用弦长公式简捷.5.二次曲线求最值的方法(1)代数法: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配方法、判别式法、不等式法”等代数方法求解. (2)几何法:利用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图形性质求解.(六)课后强化作业一、选择题1.(山东文)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过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A .x =1B .x =-1C .x =2D .x =-2[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方程及中点弦问题,可设A (x 1,y 1),B (x 2,y 2),则中点(x 1+x 22,y 1+y 22),∴y 1+y 22=2,⎩⎪⎨⎪⎧y 12=2px 1 ①y 22=2px 2 ②①-②得y 12-y 22=2p (x 1-x 2)⇒y 1-y 2x 1-x 2=2p y 1+y 2=p y 1+y 22,∴k AB =1=p 2⇒p =2,∴y 2=4x ,∴准线方程式为:x =-1,故选B.2.过点(0,-12)的直线l 与抛物线y =-x 2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OA →·OB →的值为( )A .-12B .-14C .-4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 设A (x 1,y 1),B (x 2,y 2),直线l 的方程y =kx -1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x 2+2kx -1=0,∴⎩⎪⎨⎪⎧x 1+x 2=-k ,x 1x 2=-12.∴OA →·OB →=x 1x 2+y 1y 2=x 1x 2+(kx 1-12)(kx 2-12)=(k 2+1)x 1x 2-12k (x 1+x 2)+14=-12(k 2+1)-12k (-k )+14=-14.3.已知动圆过点(1,0),且与直线x =-1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 A .x 2+y 2=1 B .x 2-y 2=1 C .y 2=4xD .x =0[答案] C[解析] 动点到(1,0)和直线x =-1的距离相等,所以其轨迹方程为y 2=4x . 4.已知动点P (x ,y )满足10x -2+y -2=|3x +4y |,则P 点的轨迹是( )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两相交直线[答案] A [解析] 条件化为2x -2+y -2=|3x +4y |5,即为点P (x ,y )到定点F (1,2)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x +4y =0的距离之比为12,又点F 不在直线l 上,故根据椭圆的第二定义可知,点P 的轨迹是椭圆.5.直线y =kx -k +1与椭圆x 225+y 216=1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不确定[答案] A[解析] 直线y =k (x -1)+1过椭圆内定点(1,1),故直线与椭圆相交.6.已知以F 1(-2,0),F 2(2,0)为焦点的椭圆与直线x +3y +4=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的长轴长为( )A .3 2B .2 6C .27D .4 2[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设椭圆方程为x 2b 2+4+y 2b2=1(b >0),则将x =-3y -4代入椭圆方程得,4(b 2+1)y 2+83b 2y -b 4+12b 2=0,∵椭圆与直线x +3y +4=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Δ=(83b 2)2-4×4(b 2+1)(-b 4+12b 2)=0, 即(b 2+4)(b 2-3)=0,∴b 2=3, 长轴长为2b 2+4=27,故选C.7.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2=1 (a >0,b >0)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2]B .(1,2)C .[2,+∞)D .(2,+∞)[答案] C[解析] ∵渐近线l 1:y =b ax 与过焦点F 的直线l 平行,或渐近线l 1从该位置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时,直线l 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一个点.∴b a≥3,即c 2=a 2+b 2≥4a 2,∴e ≥2,故选C.8.(重庆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A .直线B .椭圆C .抛物线D .双曲线[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设两异面直线为m ,n 过n 上任一点O ,作m 的平行线m ′,设m ′与n 确定的平面为α,以O 为原点,m ′,n 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坐标系,设与两异面直线距离相等的点为M (x ,y ),令m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由题意|x |2+d 2=|y |2即y 2-x 2=d 2故轨迹为双曲线. 二、填空题9.已知BC 是圆x 2+y 2=25的动弦,且|BC |=6,则BC 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x 2+y 2=16[解析] 设BC 中点为P (x ,y ),则OP ⊥BC , ∵|OC |=5,|PC |=3,∴|OP |=4,∴x 2+y 2=16.10.点P 在以F 1、F 2为焦点的椭圆x 23+y 24=1上运动,则△PF 1F 2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答案]x 213+y 249=1(x ≠0) [解析] F 1(0,-1)、F 2(0,1),设P (x 0,y 0),G (x ,y ), ∵G 为△PF 1F 2的重心,∴⎩⎪⎨⎪⎧x =x 03y =y3,∴⎩⎪⎨⎪⎧x 0=3xy 0=3y ,代入x 23+y 24=1中得x 213+y 249=1构成三角形时,三点P 、F 1、F 2不共线,∴x ≠0.11.过点P (8,1)的直线与双曲线x 2-4y 2=4相交于A 、B 两点,且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2x -y -15=0[解析] 解法1:经分析知k 一定存在,设直线方程为y -1=k (x -8), ∴y =k (x -8)+1,代入x 2-4y 2=4中,整理得(1-4k 2)x 2+(64k 2-8k )x -256k 2+64k -8=0.x 1+x 2=64k 2-8k 4k 2-1=16,即8k 2-k4k 2-1=2,∴k =2,∴所求方程为2x -y -15=0.解法2:设A 、B 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x 12-4y 12=4,(1) x 22-4y 22=4,(2)(1)-(2)得(x 1+x 2)(x 1-x 2)-4(y 1+y 2)(y 1-y 2)=0, ∵P 是线段AB 的中点,∴x 1+x 2=16,y 1+y 2=2, ∴y 1-y 2x 1-x 2=x 1+x 2y 1+y 2=2.∴直线AB 的斜率为2,∴直线AB 的方程为2x -y -15=0.[点评] 用“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中点弦等有关问题较为方便,注意进行总结. 三、解答题12.(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x 29+y 25=1的左、右顶点为A 、B ,右焦点为F .设过点T (t ,m )的直线TA ,TB 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M (x 1,y 1),N (x 2,y 2),其中m >0,y 1>0,y 2<0(1)设动点P 满足PF 2-PB 2=4,求点P 的轨迹; (2)设x 1=2,x 2=13,求点T 的坐标.[解析] 本主要考查求简单曲线的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由题设得A (-3,0),B (3,0),F (2,0).(1)设点P (x ,y ),则PF 2=(x -2)2+y 2,PB 2=(x -3)2+y 2.由PF 2-PB 2=4,得(x -2)2+y 2-(x -3)2-y 2=4,化简得x =92.故所点P 的轨迹为直线x =92.(2)由x 1=2,x 129+y 125=1及y 1>0,得y 1=53,则点M (2,53),从而直线AM 的方程为y =13x +1;由x 2=13,x 229+y 225=1,及y 2<0,得y 2=-209,则点N (13,-209),从而直线BN 的方程为y =56x -52. 由⎩⎪⎨⎪⎧y =13x +1,y =56x -52,解得⎩⎪⎨⎪⎧x =7,y =103.所以点T 的坐标为(7,103).13.(广东文)已知椭圆G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 轴上,离心率为32,两个焦点分别为F 1和F 2,椭圆G 上一点到F 1和F 2的距离之和为12.圆C k :x 2+y 2+2kx -4y -21=0(k ∈R)的圆心为点A k .(1)求椭圆G 的方程; (2)求△A k F 1F 2的面积;(3)问是否存在圆C k 包围椭圆G ?请说明理由.[解析] 考查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运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设椭圆G 的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半焦距为c ;则⎩⎪⎨⎪⎧2a =12c a =32,解得⎩⎨⎧a =6c =33,∴b 2=a 2-c 2=36-27=9,所求椭圆G 的方程为:x 236+y 29=1.(2)点A k 的坐标为(-k,2),S △A k F 1F 2=12×|F 1F 2|×2=12×63×2=6 3.(3)若k ≥0,由62+02+12k -0-21=15+12k >0可知点(6,0)在圆C k 外, 若k <0,由(-6)2+02-12k -0-21=15-12k >0可知点(-6,0)在圆C k 外; ∴不论k 为何值,圆C k 都不能包围椭圆G .14.直线m: y =kx +1和双曲线x 2-y 2=1的左支交于A 、B 两点,直线l 过点P (-2,0)和AB 线段的中点,求l 在y 轴上的截距b 的取值范围.[解析] 由⎩⎪⎨⎪⎧y =kx +1x 2-y 2=1消去y 得(1-k 2)x 2-2kx -2=0则⎩⎪⎨⎪⎧1-k 2≠0Δ=4k 2+-k22k 1-k 2<0-21-k 2>0,∴1<k < 2设M (x 0,y 0)为AB 的中点,则x 0=k1-k2y 0=kx 0+1=k 21-k 2+1=11-k 2,∴M ⎝ ⎛⎭⎪⎫k 1-k 2,11-k 2∵P (-2,0),M ⎝ ⎛⎭⎪⎫k 1-k 2,11-k 2,Q (0,b )三点共线故b =2-2k 2+k +2,设φ(k )=-2k 2+k +2,则φ(k )在(1,2)上是减函数,于是φ(2)<φ(k )<φ(1),即2-2<φ(k )<1,且φ(k )≠0,∴b >2或b <-(2+2).[点评] 因为b 的变化是由于k 的变化引起的,且m 有固定的位置时,l 也有确定的位置,即对于k 的每一个允许值,b 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因此b 是k 的函数.15.(北京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B 与点A (-1,1)关于原点O 对称,P 是动点,且直线AP 与BP 的斜率之积等于-13.(1)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直线AP 与BP 分别与直线x =3交于点M ,N .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B 与△PMN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 本题考查了点的轨迹方程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第(1)问可利用直接法求出轨迹,(2)问先表示出三角形面积,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解.(1)因为点B 与点A (-1,1)关于原点对称,得B 点坐标为(1,-1). 设P 点坐标为(x ,y ),则k AP =y -1x +1,k BP =y +1x -1,由题意得y -1x +1·y +1x -1=-13,化简得:x 2+3y 2=4(x ≠±1).即P 点轨迹方程为:x 2+3y 2=4,(x ≠±1). (2)因为∠APB +∠MPN =180°, 可得sin ∠APB =sin ∠MPN , 又S △APB =12|PA ||PB |sin ∠APB ,S △MPN =12|PM ||PN |sin ∠MPN ,若S △APB =S △MPN ,则有|PA ||PB |=|PM ||PN |, 即|PA ||PM |=|PN ||PB |设P 点坐标为(x 0,y 0),则有:|x 0+1||3-x 0|=|3-x 0||x 0-1|,解得:x 0=53,又因x 02+3y 02=4,解得y 0=±339.故存在点P 使得△PAB 与△PMN 的面积相等,此时P 点坐标为(53,339)或(53,-339).。
曲线与方程 课件
自主解答:∵曲线 y2-xy+2x+k=0 过点(a,-a), ∴a2+a2+2a+k=0. ∴k=-2a2-2a =-2a+122+12. ∴k≤12. ∴k 的取值范围是-∞,12.
(1)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就是曲线方程的解,满足方程, 代入后,对参数讨论求解.
(2)注意所给曲线方程中两个变量的范围以防所求参数不 正确.
把点 M2(- 3,1)的坐标代入方程 x2+y2=4,左右两边相 等,所以点 M2 在这个圆上.
题型2 曲线和方程关系的应用 例2:若曲线 y2-xy+2x+k=0 过点(a,-a)(a∈R),求 k
的取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围.
思维突破: 点a,-a在曲线上 → a,-a适合方程 → 分离参数k → 求值域,得k的范围
曲线与方程
1.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 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 f(x,y)=0 的实数 解之间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____曲__线__的__方__程____ ;这条曲线叫做 __方__程__的__曲__线____. 2.如果曲线 C 的方程是 f(x,y)=0,那么点 P0(x0,y0)在曲 线 C 上的充要条件是_ _f_(_x_0,__y_0_)=__0___.
【要点1】如何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 【剖析】“曲线的方程”概念强调的是图形所满足的数量 关系,而“方程的曲线”所强调的是数量关系表示的图形,它 们的概念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要点2】如何证明—曲线 C 的方程为 F(x,y)=0? 【剖析】①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 C 上; ②曲线 C 上的坐标都是方程 F(x,y)=0 的解.
曲线与方程 课件
命题方向 求曲线的方程 [例 2] 已知圆 C:x2+(y-3)2=9,过原点作圆 C 的弦 OP,求 OP 中点 Q 的轨迹方程. [分析] 关键是寻找 Q 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可以考虑圆 的几何性质,如 CQ⊥OP,还可考虑 Q 是 OP 的中点.
[解析] 解法一:(直接法)
如图,因为 Q 是 OP 的中点,所以∠OQC=90°. 设 Q(x,y),由题意,得 |OQ|2+|QC|2=|OC|2, 即 x2+y2+[x2+(y-3)2]=9, 所以 x2+(y-32)2=94(去掉原点).
说明过点 A(2,0)平行于 y 轴的直线 l 与方程|x|=2 之间的 关系.
[解析] 过点 A(2,0)平行于 y 轴的直线 l 是 x=2,而|x|=2 是直线 x=2 和 x=-2,直线 l 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2 的解, 但以方程|x|=2 的解为坐标的点不都在直线 l 上.
因此,方程|x|=2 不是直线 l 的方程. lΒιβλιοθήκη 是方程|x|=2 的曲线的一部分.
即(m2 )2+(-m-1)2=10. 解之得 m=2 或 m=-158, ∴m 的值为 2 或-158.
[例 4] 动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 P 点的轨迹方 程.
[错解] 设 P(x,y),由条件知 y=x,∴P 点的轨迹方程为 x-y=0.
特值法:作如图所示的曲线 l,考查 l 与方程 F(x,y)=x2 -1=0 的关系,显然 A、B、D 中的说法全不正确.∴选 C.
[点评] 本例给出了判定方程和曲线对应关系的两种方法 ——等价转换和特值法.其中特值法应引起重视,它的使用依 据即“方程的曲线上的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简言之,即 “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
[答案] C
曲线和方程课件
例题中用到的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代入法”
这类求轨迹方程的问题的特点是: 问题中一般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联的 动点, 其中一个动点在已知曲线上运动, 所以 “代入法”又叫做相关点法.
例题讲解
例4:已知两点A 2,0和B(2,0),动点M与点
A及点B的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求点M 3
的轨迹方程。
复习引入
•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 •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下的点的集合或轨迹) 上的点与一个方程f(x,y)=0有以下的关系: •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 上。那么,这个方程叫曲线的方程,这条 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总结
求曲线的方程一般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果已给出, 本步骤省 2.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y)
3.根据曲线上所适合的条件, 写成等式 4.用坐标x.y表示这个等式(方程), 并化简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曲线上的点(在本教材中, 这一步不做要求)
例题讲解
例3:已知定点A(4,0)和曲线
新课讲授
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1.根据条件, 求出表示题讲解
例1:已知两定点A(1,0)和B(3,0) 求到点A和B的距离的平方和是16 的点的轨迹方程。
例题讲解
例2:动点M与距离为4的两个定点
A、B满足MA• MB 5,建立适当的 坐标系,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2020届高考数学(理)解析几何高频考点07曲线与方程(含解析)
掌握用直接法、代入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等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
4. 曲线的交点 曲线与曲线交点的问题,即解联立的方程组 .
5. 【温馨提示】 ( 1)应用定义法求曲线方程的关键在于由已知条件推出关于动点的等量关系式,由等量关系结合曲线定义 判断是何种曲线,再设出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 2)直接法求曲线方程时最关键的就是把几何条件或等量关系翻译为代数方程,要注意翻译的等价性.通 常将步骤简记为建系设点、列式、代换、化简、证明这五个步骤,但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如果给出了直 角坐标系则可省去建系这一步,求出曲线的方程后还需注意检验方程的纯粹性和完备性.
uuur 所以 AB
uuur 5 a, 2a ,CD
a5
1
,2 a ,
2
uuur uuur
a5
由 AB CD 0 得 5 a 1 2
2a 2 a 0, a2 2a 3 0, a 3 或 a 1,
因为 a0 ,所以 a3. [来源 :Z&xx&]
【答案】 3
7.【 2016 高考新课标 1 卷】(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圆 x2 y2 2 x 15 0 的圆心为 A,直线 l 过点 B( 1,0)
y2
xy
1
x2 ,
y
2
|x|
1
3 x2 ,1
3 x2 厔0, x2
4,
2
4
4
3
所以 x 可取的整数有 0, -1 , 1,从而曲线 C : x2 y2 1 x y 恰好经过 (0, 1), (0, -1) , (1, 0), (1, 1) ,
(-1 , 0), (-1 ,1),共 6 个整点,结论①正确 .
2020 届高考数学(理)解析几何高频考点
2020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解析几何第66讲曲线与方程课件理新人教A版
所以 G 点的轨迹是以 M,N 为焦点,
长轴长为 4 的椭圆.
所以 2a=4,2c=2 3,所以 a=2,c= 3,所以 b=1.
所以所求点 G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x42+y2=1.
点评:运用定义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分析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符合某已知曲线的 定义; 第二步: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方程中的参数.
(方法
2:定义法)因为
uuuur PM
uuur
·PN
=0,所以
uuuur PM
⊥
uuur PN
,所以
P 点的轨迹是以 MN 为直径的圆,其方程为 x2+y2=9.
答案:B
3.到两个定点 A(0,-2),B(0,2)距离之和为 6 的点的
轨迹方程为( )
A.x92+y42=1
B.y92+x52=1
C.x92-y42=1
点的轨迹方程为( )
A.x92+y2=1
B.x2+y2=9
C.x2-y2=9
D.x2+y2=25
解:(方法 1:直接法)
设
P(x,y),则
uuuur PM
=-(x+3,y),
uuur PN
=-(x-3,y),因为
uuuur PM
uuur
·PN
=0,
所以(x+3)·(x-3)+y2=0,即 x2+y2=9.
D.y92-x52=1
解:因为|PA|+|PB|=6>|AB|,
所以由椭圆的定义知,动点 P 的轨迹是以 A(0,-2),
B(0,2)为两焦点,长轴长为 6 的椭圆.
设所求椭圆方程为ay22+bx22=1(a>b>0),
因为 2a=6,所以 a=3,又 c=2,所以 b2=a2-c2=5.
第九章 9.8 2020高考数学
1.曲线与方程的定义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如下的对应关系: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知识拓展】1.“曲线C是方程f(x,y)=0的曲线”是“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关系:(1)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是两个曲线方程的公共解,即两个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2)方程组有几组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无解,两条曲线就没有交点.【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f (x 0,y 0)=0是点P (x 0,y 0)在曲线f (x ,y )=0上的充要条件.( √ )(2)方程x 2+xy =x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3)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2=y 2.( × )(4)方程y =x 与x =y 2表示同一曲线.( × )(5)y =kx 与x =1ky 表示同一直线.( × )1.(教材改编)已知点F (14,0),直线l :x =-14,点B 是l 上的动点,若过点B 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与线段BF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 ,则点M 的轨迹是( )A .双曲线B .椭圆C .圆D .抛物线 答案 D解析 由已知|MF |=|MB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 的轨迹是以点F 为焦点,直线l 为准线的抛物线.2.(2017·广州调研)方程(2x +3y -1)(x -3-1)=0表示的曲线是( )A .两条直线B .两条射线C .两条线段D .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答案 D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2x +3y -1=0,x -3≥0或x -3-1=0, 即2x +3y -1=0(x ≥3)或x =4,故原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3.(2016·南昌模拟)已知A (-2,0),B (1,0)两点,动点P 不在x 轴上,且满足∠APO =∠BPO ,其中O 为原点,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A .(x +2)2+y 2=4(y ≠0)B .(x +1)2+y 2=1(y ≠0)C .(x -2)2+y 2=4(y ≠0)D .(x -1)2+y 2=1(y ≠0)答案 C解析 由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得|P A |=2|PB |,设P (x ,y ),则(x +2)2+y 2=2(x -1)2+y 2,整理得(x -2)2+y 2=4(y ≠0),故选C.4.过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上任意一点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则线段MN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x 2a 2+4y 2b 2=1 解析 设MN 的中点为P (x ,y ),则点M (x,2y )在椭圆上,∴x 2a 2+(2y )2b 2=1, 即x 2a 2+4y 2b 2=1(a >b >0). 5.(2016·唐山模拟)设集合A ={(x ,y )|(x -3)2+(y -4)2=45},B ={(x ,y )|(x -3)2+(y -4)2=165},C ={(x ,y )|2|x -3|+|y -4|=λ}.若(A ∪B )∩C ≠∅,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255,4] 解析 由题意可知,集合A 表示圆(x -3)2+(y -4)2=45上的点的集合,集合B 表示圆(x -3)2+(y -4)2=165上的点的集合,集合C 表示曲线2|x -3|+|y -4|=λ上的点的集合,这三个集合所表示的曲线的中心都在(3,4)处,集合A 、B 表示圆,集合C 则表示菱形,可以将圆与菱形的中心同时平移至原点,如图所示,可求得λ的取值范围是[255,4].题型一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例1 如图,动圆C 1:x 2+y 2=t 2,1<t <3,与椭圆C 2:x 29+y 2=1相交于A ,B ,C ,D 四点.点A 1,A 2分别为C 2的左,右顶点.求直线AA 1与直线A 2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 9.6 曲线与方程
PF =3+3m-tn,O P =(m,n), PQ =(-3-m,t-n).
由 OP · PQ =1得-3m-m2+tn-n2=1,
又由(1)知m2+n2=2,故3+3m-tn=0.所以 OQ · PF =0,即O Q ⊥ PF .
谢谢
例 (2017课标Ⅱ,20,12分)设O为坐标原点,动点M在椭圆C: x2 +y2=1上, 2
过M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N,点P满足 NP = 2 NM .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设点Q在直线x=-3上,且 OP
· PQ
=1.证明:过点P且垂直于OQ的直线l过
C的左焦点F. 解题导引
(1)分析题目:与动点M(x,y)相关的点P(x0,y0)在已知曲线上运动; (2)寻求关系式x0=f(x,y),y0=g(x,y); (3)将x0,y0代入已知曲线方程; (4)整理关于x,y的关系式得M的轨迹方程. 5.参数法:有时动点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得出,也无明显的相关点,但 却较易发现(或经分析可发现)这个动点的运动常常受到另一个变量(角 度、斜率、比值、截距或时间等)的制约,即动点坐标(x,y)中的x、y分别 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称这个变量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 方程,这种方法叫参数法,如果需要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只要消去参数 即可.在选择参数时,选用的参变量可以具有某种物理或几何性质,如时
知识拓展 (1)求轨迹方程时,要注意检验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是不是一一对应 的关系,若不是,则应对方程加上一定的限制条件,检验可以从以下两个 方面进行:一是方程的化简是不是同解变形;二是是否符合题目的实际 意义. (2)求点的轨迹与求轨迹方程是不同的要求,求轨迹时,应先求轨迹方程, 然后根据方程说明轨迹的形状、位置、大小等.
2020-2021学年高考数学(理)考点:曲线与方程
A.一个点 【答案】C
B.一条直线
C.两条直线
【解析】 x2 xy 2x ,
x(x y 2) 0 即 x 0 或 x y 2 0 .
D .抛物线
方程 x2 xy 2x 所表示的曲线是两条直线.
故选 C .
9.(2019•黄浦区一模)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实线部分)的方程可以是 ( )
A. (| x | y 1)(1 x2 y2 ) 0
B. ( | x | y 1 )(1 x2 y2 ) 0
C. (| x | y 1)( 1 x2 y2 ) 0
D. ( | x | y 1 )( 1 x2 y2 ) 0
【答案】C 【解析】如图曲线表示折线段的一部分和双曲线,
| x | y 1 1 x2 y2…
0 0
表示表示折线
y
|
x
|
1 在双曲线的外部(包括有原点)的一部分,
| x | y 1… 0 1 x2 y2 0 表示双曲线在 x 轴下方的一部分,故错误.
故选 C . 10.(2020•河南模拟)曲线 C : y2 2 px( p 0) 与曲线 E : x2 y2 32 交于 A 、 B 两点, O 为原点,
A. ( , 1) (2 , )
B. ( , 2) (1 , )
C.
(,
1 2
)
(2,
)
【答案】A
【解析】令 x t ,则 x ty , y
D.
(,
1 2
)
(2,
)
由 (x y)(x 2 y) 1,得 (t 1) y(t 2) y 1 ,
即 (t2 t 2) y2 1 0 ,则 y2 1 0 , t2 t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曲线与方程1.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2.能够根据所给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基本知识]1.曲线与方程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 (x ,y )=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2.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 ,y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 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p 的点M 的集合P ={M |p (M )}. (3)用坐标表示条件p (M ),列出方程f (x ,y )=0. (4)化方程f (x ,y )=0为最简形式.(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3.曲线的交点设曲线C 1的方程为F 1(x ,y )=0,曲线C 2的方程为F 2(x ,y )=0,则C 1,C 2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F 1(x ,y )=0,F 2(x ,y )=0的实数解.若此方程组无解,则两曲线无交点.[基本能力]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过点P (x 0,y 0)斜率为k 的直线的方程是y -y 0x -y 0=k .( )(2)若点P (x 0,y 0)在曲线C 上,则有f (x 0,y 0)=0.( ) 答案:(1)× (2)√ 二、填空题1.方程x 2+2y 2-4x +8y +12=0表示的图形为________. 答案:一个点(2,-2)2.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满足PM ―→·PN ―→=12,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答案:x 2+y 2=16方法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例1] (1)(2019·葫芦岛调研)在△ABC 中,已知A (2,0),B (-2,0),G ,M 为平面上的两点且满足GA ―→+GB ―→+GC ―→=0,|MA ―→|=|MB ―→|=|MC ―→|,GM ―→∥AB ―→,则顶点C 的轨迹为( )A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长轴端点除外)B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短轴端点除外)C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实轴端点除外)D .焦点在x 轴上的抛物线(顶点除外)(2)已知△ABC 的顶点B (0,0),C (5,0),AB 边上的中线长|CD |=3,则顶点A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设C (x ,y )(y ≠0),则由GA ―→+GB ―→+GC ―→=0,即G 为△ABC 的重心,得G ⎝⎛⎭⎫x 3,y 3.又|MA ―→|=|MB ―→|=|MC ―→|,即M 为△ABC 的外心,所以点M 在y 轴上,又GM ―→∥AB ―→,则有M ⎝⎛⎭⎫0,y 3.所以x 2+⎝⎛⎭⎫y -y 32=4+y 29,化简得x 24+y 212=1,y ≠0.所以顶点C 的轨迹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除去短轴端点).(2)设A (x ,y ),由题意可知D ⎝⎛⎭⎫x 2,y 2.又∵|CD |=3,∴⎝⎛⎭⎫x 2-52+⎝⎛⎭⎫y22=9,即(x -10)2+y 2=36,由于A ,B ,C 三点不共线,∴点A 不能落在x 轴上,即y ≠0,∴点A 的轨迹方程为(x -10)2+y 2=36(y ≠0).[答案] (1)B (2)(x -10)2+y 2=36(y ≠0) [方法技巧]利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及注意点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是一些几何量(如距离与角等)的等量关系,或这些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就可运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1)利用直接法求解轨迹方程的关键是根据条件准确列出方程,然后进行化简. (2)运用直接法应注意的问题①在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时,在化简的过程中,有时破坏了方程的同解性,此时就要补上遗漏的点或删除多余的点,这是不能忽视的.②若方程的化简过程是恒等变形,则最后的验证可以省略. [针对训练](2019·深圳调研)已知点F (0,1),直线l :y =-1,P 为平面上的动点,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Q ,且Q P ―→·Q F ―→=FP ―→·F Q ―→,则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 )A .x 2=4yB .y 2=3xC .x 2=2yD .y 2=4x解析:选A 设点P (x ,y ),则Q (x ,- 1).∵Q P ―→·Q F ―→=FP ―→·F Q ―→,∴(0,y +1)·(-x,2)=(x ,y -1)·(x ,-2),即2(y +1)=x 2-2(y -1),整理得x 2=4y ,∴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4y .方法二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例2] 已知圆M :(x +5)2+y 2=36,定点N (5,0),点P 为圆M 上的动点,点Q 在直线NP 上,点G 在直线MP 上,且满足NP ―→=2N Q ―→,G Q ―→·NP ―→=0.(1)求点G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点(2,0)作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O 是坐标原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OA ―→·OB ―→≤1,若存在,求出直线l 斜率k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NP ―→=2N Q ―→,G Q ―→·NP ―→=0,∴Q 为线段PN 的中点且G Q ⊥PN , 则G Q 为PN 的垂直平分线,故|PG |=|GN |, ∴|GN |+|GM |=|PM |=6,∴点G 的轨迹是以M ,N 为焦点的椭圆,其中a =3,c =5,∴b =2, ∴点G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9+y 24=1.(2)设l 的方程为y =k (x -2),A (x 1,y 1),B (x 2,y 2),由⎩⎪⎨⎪⎧y =k (x -2),x 29+y 24=1,得(9k 2+4)x 2-36k 2x +36(k 2-1)=0, ∴x 1+x 2=36k 29k 2+4,x 1x 2=36(k 2-1)9k 2+4,故y 1y 2=[k (x 1-2)][k (x 2-2)]=k 2[x 1x 2-2(x 1+x 2)+4]=-20k 29k 2+4, 则OA ―→·OB ―→=x 1x 2+y 1y 2=16k 2-369k 2+4≤1,解得-2707≤k ≤2707. 故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OA ―→·OB ―→≤1,此时直线l 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2707,2707.[方法技巧]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关键及注意点(1)求轨迹方程时,若动点与定点、定线间的等量关系满足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直接根据定义先确定轨迹类型,再写出其方程.(2)关键:理解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3)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还要看所求轨迹是否是完整的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如果不是完整的曲线,则应对其中的变量x 或y 进行限制.[针对训练]已知圆C 与两圆C 1:x 2+(y +4)2=1,C 2:x 2+(y -2)2=1外切,圆C 的圆心轨迹方程为L ,设L 上的点与点M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m ,点F (0,1)与点M (x ,y )的距离为n .(1)求圆C 的圆心轨迹L 的方程;(2)求满足条件m =n 的点M 的轨迹Q 的方程.解:(1)两圆半径都为1,两圆圆心分别为C 1(0,-4),C 2(0,2),由题意得|CC 1|=|CC 2|,可知圆心C 的轨迹是线段C 1C 2的垂直平分线,C 1C 2的中点为(0,-1),直线C 1C 2的斜率不存在,所以圆C 的圆心轨迹L 的方程为y =-1.(2)因为m =n ,所以M (x ,y )到直线y =-1的距离与到点F (0,1)的距离相等,故点M 的轨迹Q 是以y =-1为准线,点F (0,1)为焦点,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从而p2=1,即p =2,所以轨迹Q 的方程是x 2=4y .方法三 代入法求轨迹方程[例3] (2017·全国卷Ⅱ)设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x 22+y 2=1上,过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点P 满足NP ―→= 2 NM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点Q 在直线x =-3上,且OP ―→·P Q ―→=1.证明:过点P 且垂直于O Q 的直线l 过C 的左焦点F .[解] (1)设P (x ,y ),M (x 0,y 0),则N (x 0,0),NP ―→=(x -x 0,y ),NM ―→=(0,y 0). 由NP ―→= 2 NM ―→,得x 0=x ,y 0=22y .因为M (x 0,y 0)在椭圆C 上, 所以x 22+y 22=1.因此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2.(2)证明:由题意知F (-1,0).设Q (-3,t ),P (m ,n ), 则O Q ―→=(-3,t ),PF ―→=(-1-m ,-n ), O Q ―→·PF ―→=3+3m -tn ,OP ―→=(m ,n ),P Q ―→=(-3-m ,t -n ).由OP ―→·P Q ―→=1,得-3m -m 2+tn -n 2=1, 又由(1)知m 2+n 2=2,故3+3m -tn =0. 所以O Q ―→·PF ―→=0,即O Q ―→⊥PF ―→. 又过点P 存在唯一直线垂直于O Q ,所以过点P 且垂直于O Q 的直线l 过C 的左焦点F . [方法技巧]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注意事项及4个步骤当所求动点P (x ,y )是随着另一动点Q (x ′,y ′)(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且相关点Q 满足一曲线方程时,就可用代入法求轨迹方程.此时应注意:代入法求轨迹方程是将x ′,y ′表示成关于x ,y 的式子,同时要注意x ′,y ′的限制条件.(1)设出所求动点坐标P (x ,y ).(2)寻求与所求动点P (x ,y )与已知动点Q (x ′,y ′)的关系. (3)建立P ,Q 两坐标的关系表示出x ′,y ′.(4)将x ′,y ′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中化简求解. [针对训练]已知曲线E :ax 2+by 2=1(a >0,b >0),经过点M⎝⎛⎭⎫33,0的直线l 与曲线E 交于点A ,B ,且MB ―→=-2MA ―→.若点B 的坐标为(0,2),求曲线E 的方程.解:设A (x 0,y 0),∵B (0,2),M⎝⎛⎭⎫33,0, 故MB ―→=⎝⎛⎭⎫-33,2,MA ―→=⎝⎛⎭⎫x 0-33,y 0.由于MB ―→=-2MA ―→,∴⎝⎛⎭⎫-33,2=-2⎝⎛⎭⎫x 0-33,y 0.∴x 0=32,y 0=-1,即A ⎝⎛⎭⎫32,-1.∵A ,B 都在曲线E 上, ∴⎩⎪⎨⎪⎧a ·02+b ·22=1,a ·⎝⎛⎭⎫322+b ·(-1)2=1,解得⎩⎪⎨⎪⎧a =1,b =14.∴曲线E 的方程为x 2+y 24=1.[课时跟踪检测]1.方程(x -y )2+(xy -1)2=0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条直线和一条双曲线B .两条双曲线C .两个点D .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选C(x -y )2+(xy -1)2=0⇔⎩⎪⎨⎪⎧x -y =0,xy -1=0.故⎩⎪⎨⎪⎧ x =1,y =1或⎩⎪⎨⎪⎧x =-1,y =-1.2.(2018·梅州质检)动圆M 经过双曲线x 2-y 23=1的左焦点且与直线x =2相切,则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 )A .y 2=8xB .y 2=-8xC .y 2=4xD .y 2=-4x解析:选B 双曲线x 2-y 23=1的左焦点F (-2,0),动圆M 经过点F 且与直线x =2相切,则圆心M 到点F 的距离和到直线x =2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的定义知轨迹是抛物线,其方程为y 2=-8x .3.(2018·四川雅安调研)设动点P 在直线x =1上,O 为坐标原点,以OP 为直角边、点O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 △OP Q ,则动点Q 的轨迹是( )A .圆B .两条平行直线C .抛物线D .双曲线解析:选B 设P (1,a ),Q (x ,y ).以点O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P Q ,y x ·a =-1,x =-ay ,∵|OP |=|O Q |,∴1+a 2=x 2+y 2=a 2y 2+y 2=(a 2+1)y 2,而a 2+1>0,∴y 2=1,∴y =1或y =-1,∴动点Q 的轨迹是两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4.(2018·云南质量检测)已知M (-2,0),N (2,0),则以MN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 .x 2+y 2=2B .x 2+y 2=4C .x 2+y 2=2(x ≠±2)D .x 2+y 2=4(x ≠±2)解析:选D MN 的中点为原点O ,易知|OP |=12|MN |=2,∴P 的轨迹是以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除去与x 轴的两个交点,即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x ≠±2),故选D.5.(2019·长春模拟)设圆(x +1)2+y 2=25的圆心为C ,A (1,0)是圆内一定点,Q 为圆周上任一点.线段A Q 的垂直平分线与C Q 的连线交于点M ,则M 的轨迹方程为( )A.4x 221-4y 225=1 B.4x 221+4y 225=1 C.4x 225-4y 221=1 D.4x 225+4y 221=1 解析:选D 因为M 为A Q 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则|AM |=|M Q |,所以|MC |+|MA |=|MC |+|M Q |=|C Q |=5,故M 的轨迹为以点C ,A 为焦点的椭圆,所以a =52,c =1,则b 2=a 2-c 2=214,所以椭圆的方程为4x 225+4y 221=1.6.(2018·洛阳模拟)设过点P (x ,y )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O 为坐标原点.若BP ―→=2PA ―→,且O Q ―→·AB ―→=1,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A.32x 2+3y 2=1(x >0,y >0) B.32x 2-3y 2=1(x >0,y >0) C .3x 2-32y 2=1(x >0,y >0)D .3x 2+32y 2=1(x >0,y >0)解析:选A 设A (a,0),B (0,b ),a >0,b >0.由BP ―→=2PA ―→,得(x ,y -b )=2(a -x ,-y ),即a =32x >0,b =3y >0.点Q (-x ,y ),故由O Q ―→·AB ―→=1,得(-x ,y )·(-a ,b )=1,即ax +by =1.将a =32x ,b =3y 代入ax +by =1,得所求的轨迹方程为32x 2+3y 2=1(x >0,y >0).7.(2019·杭州七校质量检测)已知F 1,F 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Q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从焦点F 1引∠F 1Q F 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 ,则点P 的轨迹为( )A .直线B .圆C .椭圆D .双曲线解析:选B 不妨设点Q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延长F 1P 交直线Q F 2于点S , ∵Q P 是∠F 1Q F 2的平分线,且Q P ⊥F 1S ,∴P 是F 1S 的中点. ∵O 是F 1F 2的中点,∴PO 是△F 1SF 2的中位线,∴|PO |=12|F 2S |=12(|Q S |-|Q F 2|)=12(|Q F 1|-|Q F 2|)=a ,∴点P 的轨迹为圆.8.(2019·巴蜀中学月考)已知双曲线C :x 2169-y 225=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M ,N为异于F 1,F 2的两点,且MN 的中点在双曲线C 的左支上,点M 关于F 1和F 2的对称点分别为A ,B ,则|NA |-|NB |的值为( )A .26B .-26C .52D .-52解析:选D 设MN 的中点为P ,由几何关系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可得|NA |=2|PF 1|,|NB |=2|PF 2|,则|NA |-|NB |=2(|PF 1|-|PF 2|),又点P 位于双曲线的左支,则|NA |-|NB |=2(|PF 1|-|PF 2|)=2×(-2a )=-4a =-4×13=-52.故选D.9.(2019·六安一中月考)如图,已知F 1,F 2是椭圆Γ:x 2a 2+y 2b 2=1(a >b>0)的左,右焦点,P 是椭圆Γ上任意一点,过F 2作∠F 1PF 2的外角的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 ,则点Q 的轨迹为( )A .直线B .圆C .椭圆D .双曲线解析:选B 延长F 2Q ,与F 1P 的延长线交于点M ,连接O Q .因为P Q 是∠F 1PF 2的外角的角平分线,且P Q ⊥F 2M ,所以在△PF 2M 中,|PF 2|=|PM |,且Q 为线段F 2M 的中点.又O 为线段F 1F 2的中点,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O Q |=12|F 1M |=12(|PF 1|+|PF 2|).根据椭圆的定义,得|PF 1|+|PF 2|=2a ,所以|O Q |=a ,所以点Q 的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a 的圆,故选B.10.(2019·遵义第四中学月考)已知动圆M 与圆C 1:(x +4)2+y 2=2外切,与圆C 2:(x -4)2+y 2=2内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A.x 22-y 214=1(x ≥ 2) B.x 22-y 214=1(x ≤-2) C.x 22+y 214=1(x ≥ 2) D.x 22+y 214=1(x ≤-2) 解析:选A 设动圆的半径为r ,由题意可得MC 1=r +2,MC 2=r -2,所以MC 1-MC 2=22=2a <8,故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动点M 在以C 1(-4,0),C 2(4,0)为焦点,实轴长为2a =22的双曲线的右支上,即a =2,c =4,则b 2=16-2=14,故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x 22-y 214=1(x ≥2),故选A.11.已知F 是抛物线y =14x 2的焦点,P 是该抛物线上的动点,则线段PF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解析:因为抛物线x 2=4y 的焦点F (0,1),设线段PF 的中点坐标是(x ,y ),则P (2x,2y -1)在抛物线x 2=4y 上,所以(2x )2=4(2y -1),化简得x 2=2y -1.答案:x 2=2y -112.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4,若抛物线过点A (-1,0),B (1,0)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则抛物线的焦点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抛物线焦点为F ,过A ,B ,O 作准线的垂线AA 1,BB 1,OO 1,则|AA 1|+|BB 1|=2|OO 1|=4,由抛物线定义得|AA 1|+|BB 1|=|FA |+|FB |,所以|FA |+|FB |=4,故F 点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去掉长轴两端点).所以抛物线的焦点轨迹方程为x 24+y 23=1(y ≠0).答案:x 24+y 23=1(y ≠0)13.(2019·漳州联考)已知直线l 过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l 与C 交于A ,B 两点,过点A ,B 分别作C 的切线,且交于点P ,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解析:不妨将抛物线翻转为x 2=4y ,设翻转后的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1,翻转后的A ,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联立⎩⎪⎨⎪⎧x 2=4y ,y =kx +1,得x 2-4kx -4=0,①易得抛物线x 2=4y 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y -14x 21=12x 1·(x -x 1),同理可得抛物线x 2=4y 在点B 处的切线方程为y -14x 22=12x 2(x -x 2). 联立⎩⎨⎧y -14x 21=12x 1(x -x 1),y -14x 22=12x 2(x -x 2),得y =14x 1x 2,再由①可得x 1x 2=-4,所以y =-1.故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1. 答案:x =-114.(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设A (-2,0),B (-1,0),C (1,0),动圆D 与x 轴相切于A 点,如图,过B ,C 两点分别作圆D 的非x 轴的两条切线,两条切线交点为P .(1)证明:|PB |+|PC |为定值,并写出点P 的轨迹方程;(2)设动直线l 与圆x 2+y 2=1相切,又l 与点P 的轨迹交于M ,N 两点,求OM ―→·ON ―→的取值范围.解:(1)证明:设直线PB 和PC 与圆D 分别相切于点E 和点F . 由切线长定理得|PE |=|PF |, 则|PB |-|EB |=|CF |-|PC |, 又|CA |=|CF |=3,|AB |=|EB |=1, 所以|PB |+|PC |=|CF |+|EB |=3+1=4, 所以|PB |+|PC |为定值4.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B ,C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 所以c =1,a =2,b 2=3,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3=1(x ≠±2).(2)(ⅰ)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l :x =±1, 不妨设M ⎝⎛⎭⎫1,32,N ⎝⎛⎭⎫1,-32,则OM ―→·ON ―→=-54. (ⅱ)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l :y =kx +m ,即kx -y +m =0. M (x 1,y 1),N (x 2,y 2).因为直线l 与单位圆相切,所以|m |k 2+1=1, 则m 2=k 2+1.①由⎩⎪⎨⎪⎧3x 2+4y 2=12,y =kx +m ,得(4k 2+3)x 2+8kmx +4m 2-12=0, 则⎩⎪⎨⎪⎧x 1+x 2=-8km4k 2+3,x 1·x 2=4m 2-124k 2+3.所以OM ―→·ON ―→=x 1·x 2+y 1·y 2=x 1·x 2+(kx 1+m )·(kx 2+m )=(k 2+1)x 1·x 2+km (x 1+x 2)+m 2=7m 2-12k 2-124k 2+3,②把①代入②得OM ―→·ON ―→=-5(k 2+1)4k 2+3=-54⎝⎛⎭⎫1+14k 2+3.因为4k 2+3≥3,所以OM ―→·ON ―→∈⎣⎡⎭⎫-53,-54. (ⅲ)当l :y =kx +m 过点(-2,0)或(2,0)时,k =±33,即y =±33(x +2)或y =±33(x -2),则OM ―→·ON ―→=-2013,综上,OM ―→·ON ―→的取值范围为⎣⎡⎭⎫-53,-2013∪⎝⎛⎦⎤-2013,-54. 15.(2019·丹东期末)已知动点E 到点A (2,0)与点B (-2,0)的斜率之积为-14,点E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 的方程;(2)过点D (1,0)作直线l 与曲线C 交 于P ,Q 两点,求OP ―→·O Q ―→的最大值.解:(1)设E (x ,y ),则x ≠±2.因为动点E 到点A (2,0)与点B (-2,0)的斜率之积为-14,所以y x +2·y x -2=-14,整理得曲线C 的方程为x 24+y 2=1(x ≠±2).(2)当l 垂直于x 轴时,l 的方程为x =1, 代入x 24+y 2=1得P ⎝⎛⎭⎫1,32,Q ⎝⎛⎭⎫1,-32.所以OP ―→·O Q ―→=⎝⎛⎭⎫1,32·⎝⎛⎭⎫1,-32=14.当l 不垂直于x 轴时,依题意可设y =k (x -1)(k ≠0),代入x 24+y 2=1得(1+4k 2)x 2-8k 2x +4k 2-4=0.因为Δ=16(1+3k 2)>0,设P (x 1,y 1),Q (x 2,y 2),则x 1+x 2=8k 21+4k 2,x 1x 2=4k 2-41+4k 2. 所以OP ―→·O Q ―→=x 1x 2+y 1y 2=x 1x 2+k 2(x 1-1)(x 2-1)=(1+k 2)x 1x 2-k 2(x 1+x 2)+k 2=(1+k 2)4k 2-41+4k 2-8k 41+4k 2+k 2 =k 2-41+4k 2=14-174+16k 2<14. 综上,OP ―→·O Q ―→≤14,当l 垂直于x 轴时等号成立,故OP ―→·O Q ―→的最大值是14. 16.(2019·合肥调研)已知M 为椭圆C :x 225+y 29=1上的动点,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点P 满足PD ―→=53MD ―→. (1)求动点P 的轨迹E 的方程;(2)若A ,B 两点分别为椭圆C 的左、 右顶点,F 为椭圆C 的左焦点,直线PB 与椭圆C 交于点Q ,直线Q F ,PA 的斜率分别为k Q F ,k PA ,求k Q F k PA的取值范围. 解:(1)设P (x ,y ),M (m ,n ),依题意知D (m,0),且y ≠0.由PD ―→=53MD ―→,得(m -x ,-y )=53(0,-n ), 则有⎩⎪⎨⎪⎧ m -x =0,-y =-53n ⇒⎩⎪⎨⎪⎧ m =x ,n =35y . 又M (m ,n )为椭圆C :x 225+y 29=1上的点, ∴x 225+⎝⎛⎭⎫35y 29=1,即x 2+y 2=25, 故动点P 的轨迹E 的方程为x 2+y 2=25(y ≠0).(2)依题意知A (-5,0),B (5,0),F (-4,0),设Q (x 0,y 0),∵线段AB 为圆E 的直径,∴AP ⊥BP ,设直线PB的斜率为k PB,则k PA=-1k PB,k Q F k PA=k Q F-1k PB=-k Q F k PB=-k Q F k Q B=-y0x0+4·y0x0-5=-y20(x0+4)(x0-5)=-9⎝⎛⎭⎫1-x2025(x0+4)(x0-5)=925(x2-25)(x0+4)(x0-5)=925(x0+5)x0+4=925⎝⎛⎭⎫1+1x0+4.∵点P不同于A,B两点且直线Q F的斜率存在, ∴-5<x0<5且x0≠-4,又y=1x+4在(-5,-4)和(-4,5)上都是减函数,∴925⎝⎛⎭⎫1+1x0+4∈(-∞,0)∪⎝⎛⎭⎫25,+∞,故k Q Fk PA的取值范围是(-∞,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