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分子遗传学第四章-表观遗传学与疾病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terochromatin ):着丝粒、
端粒、其他卫星DNA等

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barr小体、
表达受表观调控的基因等
活性染色质(active chromatin):具有转录等功能活性的常染色质 。
非活性染色质(inactive chromatin):不具有转录等功能活性的染
——CpG岛半甲基化→全
生殖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
基因组印迹 发育重编程
Prader-Willi综合征与Angelman综合征
Prader-Willi Syndrome(
表◦异观染遗色传质结修合饰蛋的白建(如立
HP1)
染色质复制后的状态
◦亲代链CpG岛全甲基化→ 子代链CpG岛半甲基化 ◦新旧核心组蛋白H3-H4四 聚体与H2A-H2B二聚体随 机组合——旧组蛋白修饰 状态(可能)被保留,新 组蛋白未被修饰
表观修饰状态的恢复
◦DNA维持性甲基化酶(
表Dn观m遗t1)传修饰的维持
医学分子遗传学第四章-表 观遗传学与疾病
Questions:
∑(细胞事件)=个体的生命事件?如何看待一个个体 的一生?
扁鹊见蔡桓公说的话与表观遗传学有关系吗? 第三代试管婴儿安全吗?会有哪些潜在风险? 一卵双生的差异=表观遗传的差异?
本章内容提要
什么是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
◦ 表观遗传修饰的位点 ◦ 染色质的物理结构 ◦ 表观遗传状态的遗传与改变 ◦ 生殖发育中的印记遗传
• 八聚组蛋白形成核心(H2A、H2B、H3、H4)×2 • 约200bp DNA缠绕核心组蛋白约两周 • 核心DNA 146bp(缠绕1-3/4周) • 连接DNA 8~114bp • 组蛋白H1封闭DNA进出位点
细胞间期染色质的结构
2nm双链DNA→10nm纤维→30nm螺线管……
非活性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
◦DN非A甲活基转性移染酶色(D质nmts)
◦异染色质结合蛋白(如HP1 )
细胞染色质结构是不均一的
核小体在染色质上的分布 是均匀的吗?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边 界如何界定?
表观遗传修饰状态如何形 成与维持、遗传?
染色质的结构域模型
核基质附着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与细胞核内基质结合 的DNA片段(尚未发现特殊共有序列) ,可将染色质分割成不同的区段(结构 域)。
每个结构域内功能独立,不同结构域间 无相互影响。
生物化学证据
染色质结构域中的功能元件
◦ 绝缘子(insulator):能阻断基因激活或失活效应的DNA元件, 通过结合特异蛋白发挥功能,尚未发现序列特异性。
◦ 基因座控制区域(locus control region,LCR):含DNA超敏位 点,可控制整个染色质结构域的活性。
色质,包括异染色质和部分常染色质。
染色质(chromatin)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份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
少量的RNA(cRNA)。组成染色质的各种化学成份的比 例大致是:
染色质
DNA 组蛋白
1
被修饰的靶点
1
非组蛋白 0.5 - 1.5
cRNA
0.05
修饰与调控 染色质活性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
表观遗传与疾病
染色质的物理结构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euchromatin):纤丝包装密度比分裂期小的多,胞核内 均匀分散分布,占胞核绝大部分。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纤丝包装十分致密,与分裂期相似 ,胞核中形成分散的小块,没有转录活性。

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非活性染色质形成机制(成核—扩散)
异染色质在特殊序列处形成核心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等 )
募集异染色质蛋白(如HP1) 异染色质蛋白自主聚集,沿染色
质扩散,终止于绝缘子
两种类型的DNA甲基化酶
从头合成甲基化酶(Dnmt3A,Dnmt3B )
维持性甲基化酶(Dnmt1)
非活性染色质的维持(遗传)机制
细胞间期染色质的结构是动态的
核心组蛋白的组装与修饰
◦核心组蛋白与核小体组装
基本组装单位:H3-H4四聚体( H32-H42),H2A-H2B二聚体
in vitro
√ in vivo
◦ 核小体的复制
√ 八聚体保留复制
八聚体随机组合复制
wenku.baidu.com
◦ 组蛋白的共价修饰与组蛋白密码
组蛋白N端尾部无序结构延伸至核小体外 修饰类型:乙酰化(Lys/K) 、甲基化(Lys/K)、磷酸化(
Ser/S)、泛素化、SUMO化、ADP核糖基化等。
◦ 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
定义:组蛋白不同氨基酸 残基的不同共价修饰所代 表的生物学信息(表观遗 传信息)。
主要修饰靶点:H3,H4 修饰稳定性:甲基化>乙
酰化>磷酸化
◦ 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控制基因 的转录活性
◦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是动态 非的
活 性
活 性 染 色 质
小结1 表观遗传修饰与染色质活性状态
DNA无甲基化修饰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结合的非组蛋白
◦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 ◦ 转录调控因子 ◦ RNA聚合酶复合体 ……
活性染色质
DNA甲基化修饰(CpG岛 )
组蛋白去乙酰化修饰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
结合的非组蛋白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如 SUV39H1)
LCR
DNA的超敏位点与受保护序列
超敏位点(hypersensitive site):染色体中被DNaseⅠ优先切割的 DNA位点,通常DNA裸露,反映染色质中非组蛋白对DNA的可及性 。
受保护序列:被非组蛋白识别并结合的位点。
➢ 非组蛋白与特定序列DNA的结合可界定核小体定位 ➢ 高频转录的基因处往往不形成核小体结构(rDNA)
表观修饰复合物内部相互调控
DNA甲基化状态指导恢复组蛋白 修饰
组蛋白修饰指导恢复DNA甲基化
小结2 表观遗传修饰的建立与维持(遗传)机制
特异性DNA序列被调控因 子识别
在染色质特定位点建立表 观遗传修饰 ◦DNA从头甲基化酶( Dnmt3A/B)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