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单元教学设计

学校:泸源中学学科:地理主备人:杨喜燕备课组长:冯加文集体备课: 2014 年8 月23日教学:8月25日至9月25日

一、内容及解析

1.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图如下:

主要内容:

1.地球的宇宙环境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内容解析

本单元以宇宙环境知识为大背景,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编排了宇宙、太阳、地球等教学内容。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极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为了这一目标,教材选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等内容。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天体,因此教材以太阳为例,分析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着重分析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首先介绍了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并由天体运动延伸到天体系统,指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其次讲述了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地球为什么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深入阐述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材首先从运动方向、周期、速度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地球自转的有关规律,然后详细讲述了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及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

地球自转首先认识地球自转规律,进而从“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三方面阐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重在直观演示,使学生掌握昼夜的成因和昼夜交替的原因、晨昏线与光线的关系、晨昏线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产生时差”重点在于时差产生的原理及应用。“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是难点,地转偏向力可以解释许多现象,如河岸的冲刷、风、大气环流等等,通过实例可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周期等特点,然后结合地球自转运动分析了黄赤交角的产生极其造成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最后指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时间的变化是造成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自然地理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黄赤交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地球公转运动的一系列地理意义,都起因于他的存在。因为地球在运动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

附件,由此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材通过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和变化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通过昼弧和夜弧的含义及其与昼夜长短的关系,重点分析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都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是地表划分出了五带。

二、目标及解析

1.单元目标及解析

单元目标: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

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阐述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能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说明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能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单元目标解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即地球在天体系统中及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通过资料理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利用图示分析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2.课时目标及解析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课时目标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天体的含义。

(2)理解天体系统及其层次。

目标解析

了解天体的含义,认识地球在天体系统的位置,为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做铺垫。

第二课时目标:

(1)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理解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目标解析

通过图示了解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理解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多地球的影响。根据对地球宇宙环境的认识,总结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目标:

(1)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速度的变化规律。

(2)掌握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及晨昏线的特征。

目标解析

通过地球仪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利用自转速度示意图总结地球自转角速度

和线速度的规律。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分析总结原因。通过演示和光照图总结出晨昏线的特点。

第二课时目标:

(1)掌握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及计算。

(2)掌握时区的划分和计算。

目标解析

通过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理解时差产生的原理,根据原理会计算地

方时和区时。

第三课时目标:

(1)认识日期分界线,掌握日期的变更。

(2)会应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情况。

目标解析

认识两条日期分界线,进而掌握日期变更的规律。根据地转偏向力的示意图掌握偏转规

律,会应用规律判断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情况。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目标:

(1)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的变化规律。

(2)理解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及太阳直射点运动的回归运动的规律。

目标解析

应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利用地

球仪和相关教具演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并总结成因和运动规律。

第二课时目标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