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气旋和反气旋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认识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2. 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3. 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和影响;4. 能够通过图表和实例分辨气旋和反气旋。
二、教学内容:1. 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2. 气旋的特点和影响;3. 反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4. 反气旋的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特点和影响;2.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和实例分辨气旋和反气旋。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到的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与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进行关联,并激发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强调热空气的上升和冷空气的下沉,导致气旋的形成。
2. 教师利用图片和实例向学生展示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气旋有更直观的理解。
第三步:讲解气旋的特点和影响(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气旋的特点,如气旋的转向、气压分布、风向等。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气旋的影响,如带来降水、风暴等。
第四步: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强调冷空气的上升和热空气的下沉,导致反气旋的形成。
2. 教师利用图片和实例向学生展示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反气旋有更直观的理解。
第五步:讲解反气旋的特点和影响(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反气旋的特点,如反气旋的转向、气压分布、风向等。
2. 教师向学生介绍反气旋的影响,如天气晴朗、气温升高等。
第六步: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巩固对气旋和反气旋的理解。
2.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天气预报图、观察实际天气情况等方式,能够分辨气旋和反气旋。
第七步: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框架。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实时观察,评估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的理解程度;2. 给学生出一份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的掌握程度。
气旋与反气旋 教案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教案标题:气旋与反气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大气中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 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和影响。
3. 能够识别地球上发生的气旋和反气旋,并理解它们的动力学机制。
教学准备:1. 投影仪或白板2. 讲义和PPT3. 图表、图像和模型4. 视频或多媒体资源5. 实验器材(可选)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气旋或反气旋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问他们对该现象是否熟悉。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气旋和反气旋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认知建构(15分钟):1. 提供一个简洁的教学讲义或PPT,介绍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形成机制,并强调它们在大气中的重要性。
2. 使用图表或地图示意图,向学生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向。
3.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示范,说明气旋和反气旋的旋转方向和风速的变化。
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一些地球上的真实气旋和反气旋的案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的特征和影响。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展开讨论,例如为什么气旋和反气旋会出现、它们如何影响天气,以及它们是否会带来极端天气现象等。
巩固与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或工作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地图和资料识别和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
2.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观点,并解答疑惑。
3. 随机选择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告知学生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有兴趣学习更多的学生自行探索。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观察天气预报中的气旋和反气旋情况,以及它们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醒他们重要的概念和关键点。
2.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气旋和反气旋的相关知识。
备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内坑中学曾清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旋与反气旋。
2、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和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解释自然天气现象, 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 天气状况。
三、教学方法图示法、对比法(课内探究式整合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观看天气预报, 从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其中所说的天气现象, 联系所学的知识。
过渡:(天气预报中提到的降温、下雪、阴雨、雾主要是由冷锋造成的)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冷锋和暖锋, 除了这两种天气系统还有哪些天气系统会造成天气变化的呢?气旋与反气旋,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讲述新课](阅读并思考)什么是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系统?低压或气旋, 高压或反气旋, 都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A低压、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低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增加高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减少B.气旋、反气旋指气流状况气旋总是伴随低压出现, 形成低压(气旋)系统反气旋总是伴随高压出现, 形成高压(反气旋)系统因为他们指的是同一个天气系统, 所以气旋就是指低压系统, 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过渡:由于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的不相同, 其天气状况也不相同,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气旋。
一、气旋(低气压)与天气【学生活动】: 用图示回答以下问题:近地面气旋的气压是如何分布的?水平方向的气流如何运动?垂直方向上呢?【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A: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再画出风向(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合B: 接着再画出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情况。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观测和分析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教案、气象地图、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天气笔记本、铅笔、尺子、计算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先用一个关于气旋与反气旋的现象引发学生兴趣,如海燕台风的形成过程。
然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天气现象?- 这种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模型等讲解,介绍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气旋的形成原因:地球自转、温度差异与气压差异。
- 气旋的特点:风力大小、风向、云系和降水等。
- 相关概念解释:气旋中心、气旋演变、气旋路径和卫星云图等。
3. 观察与分析(30分钟)教师将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气象地图,并让他们观察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情况。
学生可以用尺子测量风向,通过观察云朵和降水来判断气旋和反气旋的发展情况。
同时,教师提供样本天气数据供学生参考,如风速分布图等。
4. 讨论与总结(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进行总结,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观察到了哪些气旋和反气旋?- 这些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有哪些?- 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出现气旋,而有的地方会出现反气旋? 5. 实践应用(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分析最近一周的天气情况,并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走势。
学生可以参考气象预报、卫星云图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
6. 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气旋与反气旋的观察报告,包括观察到的具体数据和现象,以及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师讲解、观察分析和实践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对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和过程;3.能够分析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变化。
二、教学内容1. 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特征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环流中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
气旋是指向中心低气压区域旋转的风系统,反气旋则是指向中心高气压区域旋转的风系统。
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如下:•气旋:风向逆时针旋转,中心气压低,风速较大,天气多云或阴雨天气;•反气旋:风向顺时针旋转,中心气压高,风速较小,天气晴朗或少云。
2.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是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性。
当大气环流受到外力扰动或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形成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如下:•气旋:当暖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由于暖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形成低气压区域,周围的空气会向低气压区域流动,形成气旋;•反气旋:当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由于冷空气比暖空气重,会下沉形成高气压区域,周围的空气会从高气压区域流向周围,形成反气旋。
3. 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是显著的。
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和风暴,而反气旋则会带来晴朗和温暖的天气。
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温:气旋会带来冷空气和降温,反气旋则会带来暖空气和升温;•降水: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和风暴,反气旋则会带来晴朗和少云;•风力:气旋的风速较大,反气旋的风速较小;•湿度:气旋会带来湿润的空气,反气旋则会带来干燥的空气。
4.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变化是本教案的重点。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天空、测量气温、测量湿度等方式,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如下:•观察天空:如果天空阴沉,云层低压,可能会有降雨;•测量气温:如果气温下降,可能会有冷空气来袭;•测量湿度:如果湿度较大,可能会有降雨。
《气旋和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台风来临、沙尘暴等与气旋和反气旋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气旋和反气旋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气旋和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高中地理学科中的《气旋和反气旋》一课为例,该课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气候系统的组成等相关知识,对天气系统的认识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气旋和反气旋这两个重要的天气系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天气变化的原理和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学原理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机制,提高学生的气象学素养。
3.使学生能够运用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分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强调气旋和反气旋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理。
2. 能够区分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
3. 掌握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旋(低气压)与反气旋(高气压)的概念和形成原理。
2. 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
3. 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
2. 动态模型展示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
3. 实例图片或视频展示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授气旋与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和特征。
2. 直观演示法: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和天气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加深对气旋与反气旋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旋与反气旋在实际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台风”、“飓风”等天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形成原因,从而引出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
2. 讲授新课:首先讲授气旋(低气压)的形成原理、气压和气流状况以及天气影响;其次讲授反气旋(高气压)的形成原理、气压和气流状况以及天气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二者的异同点。
3. 巩固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某些天气现象属于哪种天气系统(气旋或反气旋),例如:龙卷风、副热带高压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旋与反气旋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气旋与反气旋的实例,并撰写一篇关于天气系统的短文。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案例,讨论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实际应用。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思与评价
1.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4.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实现教学相长。
5.教学反思与评价: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实现教学相长。
2.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强调气旋和反气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近期发生的气象灾害,提出应对措施。
2.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如“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它们对我国有哪些影响?”等。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2.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二、能力目标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
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之一-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
常见天气系统之一-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常见天气系统之一-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之一-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和概念辨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分析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绘制简易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图,并分析其特点。
学习者特征:高一新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开展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及策略:自学辅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媒体:版图教学实施:情景创设:投影图片小组观察交流:①台风发生的季节和区域②台风四周的气流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台风眼处的天气特征如何?为什么?③联系已有知识,思考台风会带来什么影响?④阅读课本,把上图中的台风卫星图绘制成简易的示意图。
(让2位学生上台绘制)教师精讲:评析学生绘制在黑板上的示意图(展示分析思路和角度,起到示范作用),主要讲清楚:①等压线的的闭合与中心气压是低压特征,故命名低压②回顾旧知识,标注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四周的气流向中心旋转,中心的气流向上旋转,故命名气旋。
③气旋与天气关系④此天气系统与我国的天气关系。
典型例子,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和梅雨伏旱天气,特别要讲清副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联系,这是疑难点。
突破难点步骤:1.学生阅读课本p46的文字2.指导学生看地理地图册p5中国地形图,了解有关地理名词位置,如北回归线,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华北与东北等。
3.指导学生看课本p41页,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规律。
4.指导学生看课本p42七月海平面气压图,找出夏威夷高压位置,让学生用笔描绘出它的闭合的等压线,教师提示学生它的西端延伸到了我国东部。
(完整)《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区别2。
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重点难点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锋面气旋的比较多。
今天咱们来详细剖析锋面气旋的判读技巧。
一、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北半球)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低空)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晴朗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冬季的寒潮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规律总结: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定则)由图可以判断出气旋、反气旋的低空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叫做高压脊,在此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叫做低压槽,在此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对比记忆——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的特征比较内容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平面示意图(北半球)风北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二、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 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 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难点突破与风向向 半球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 曲线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
高中地理_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一、课前学习共同体的条件准备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两个主要角色。
师生需要借助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完成各自在学习过程中所担当角色的任务。
具体来说,除教育云平台和教师所配备的个人电脑用以备课和上传学习资源外,师生每人均需配备有支持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智能终端设备(如pad),教室需配备可以连接网络的电脑和电子屏幕(或触屏一体机)设备。
二、学习共同体的角色任务学习共同体的主要角色——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分工,而这些任务均是基于时间轴,在参与学习过程(如下图所示)中产生的。
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过程分为两大阶段:自主学习阶段与课堂学习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教师以“学习任务单”来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以“互动答疑”来反驱动教师备课。
具体可分为四个环节:第一步,教师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建议的学习时间、学生自主学习需掌握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生自测题通过清单的形式列出,并将学习内容媒体化(如录制集PPT、文字、影像、图片、声音讲解等为一体教学微视频),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主要的学习资源。
教师将“学习任务单”和媒体化的学习资源通过教育云平台推送给学生端设备;第二步,学生接收教师发送的任务和资源后,以“学习任务单”为依据进行自主的、个体的、分散的学习。
在该部分,学生的主要任务,除基本掌握学习内容外,还应通过自测找出自己的不足或提出疑问;第三步,学生进入教育云平台“互动答疑区”通过文字进行生生交流,将讨论、交流后提出的共同问题以及交流过程中激发生成的新问题反馈给教师;第四步,教师浏览“互动答疑区”学生的交流过程,推荐“最优解答”方案,或给予更专业解答,同时,筛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作为备课内容以备课堂进一步探讨,在课堂学习阶段之前,提前将上课用到的课件、视频、图文资料等导入资料库中以备课堂使用。
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将传统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问题驱动学生的自主完成。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涵盖气旋、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对天气的影响等方面。
2.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查找并整理有关气旋、反气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分析其成因及影响程度,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
3.设计一份气象科普宣传海报,以气旋、反气旋为主题,内容包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对天气的影响等,要求图文并茂,具有吸引力。
4.结合所学知识,与同学合作开展一次气象观测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本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分析气旋、反气旋在本地区的活动规律。
3.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独立分析、评价天气现象的能力有待提高。
4.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度存在差异,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5.部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但对于气旋、反气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
-利用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气压分布图、风向图等工具分析气旋、反气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分组合作,促进交流与思考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和反气旋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能利用已有知识,绘制简略的气旋、反气旋表示图。
(2)能依照表示图,概括气旋和反气旋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
(3)能判断详细天气现象所属的天气系统。
2过程与方法:经过绘制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表示图,推测垂直运动方向和天气的过程,获得气旋、反气旋的基础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术。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气旋和反气旋等常有的天气系统的学习,认识各因素的内在联系,学会用广泛联系的看法对待问题,注意做到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教课要点和难点1要点: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的绘制、垂直气流的方向的推导和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表示图的绘制。
教课方法启迪式、研究式教课工具:多媒体课件协助教课教课过程教课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环节创建用幻灯片展现近来天气预告创建情形,激发情形的卫星云图学习兴趣用幻灯片展现课时学习目标(1)能利用已有知识,绘制展现课时学习目简略的气旋、反气旋表示图。
阅读领会让学生明确本节目标标(2)能依照表示图,概括气课的学习任务旋和反气旋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
(3)能判断详细天气现象所复习属的天气系统。
在教案上所给的为新内容的学习导入温故知新出示甲图等压线图上画甲做准备,解决学复习在水平解说绘图要领并板图地气压梯度力的生绘图过程中常等压线图上方向微风向犯的错误教课教课内容 环节画气压梯度 力微风向的方法教师活动1010甲10051000出示乙图解说绘图要领并 板图学生活动 设计企图在教案上所给的 层层深入,由易等压线图上画乙 到难,为试尝试地气压梯度力的 究新内容打好基方向微风向 础解说 出示闭合等压线图新课突出要点、打破小组合作试试画难点,将学生熟巡视指导,发现问题,以北京北京、天津、迁安、悉的地名引入新为例解说画气压梯度力方向课学习,利于激承德四地水平气 试尝试究压梯度力的方向发学生学习的兴北半球气旋承德微风向趣,用详细的地图北京995 迁安名标明气旋中心1000不一样部位的点,天津倾听教师解说、思利于学生理解处微风向的方法考后作改正 在台风中心不一样部位风向的差气旋:水平气流(北半球)异。
3.1.2 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教学设计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板书:2. 低气压(气旋)【问题】⏹什么是低气压?⏹请描述低气压的形成过程?⏹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大气的这种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漩涡,所以低压又叫气旋。
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
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老师】提问: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同学们对台风了解吗?听讲、对重天气实例:台风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记板书:3. 高气压(反气旋)【问题】⏹什么是高气压?⏹请描述高气压的形成过程?⏹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炎热干燥。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
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寒冷干燥。
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
【老师】提问:除了我国北方秋季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还有什么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天气实例:我国长江中下游7、8月份伏旱天气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ppt上的活动探究1,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探究成果。
展示探究:【老师】评讲展示:好了,下面我们来总结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的特征比较。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好笔记!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板书:二、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1. 基本气压场及相关概念【问题】⏹什么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2.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二、能力目标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
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
3.1《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2019选择性必修一
《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以运用常见天气系统基本原理解释天气特征形成和天气变化原因为目标,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地理现象为素材,通过图文及“ 活动”说明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突出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全文穿插两项活动,突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为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二目内容,首先介绍了气旋、反气旋与低压、高压的关系,接着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闹释了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及其气压分布状况、气流运动特点和中心的天气状况、形成的典型天气,突出培养学生空间推理能力。
活动是对常见的天气系统原理的综合运用。
查询中央气象台网站的实时天气图,完成相应的天气变化分析任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课标分析: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选自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示意图,分析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本条要求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一一大气,重点是天气系统的形成、结构和运动变化及其影响。
本条要求旨在让学生能够“ 运用示意图”来分析问题。
提倡学生在绘图、读图的过程中,将比较抽象的天气系统知识观化,便于理解。
低压、气旋是对一个天系统的不同表述,低压是从气压场来描述,气旋是从流场来描述,高压、反气旋亦同。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在它们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来分析。
在对各天气系统进行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分析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进行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学生能够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是一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进行适当拓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二、能力目标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
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
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
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
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一、锋面系统【指导看书】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家阅读教材P44,思考:1、什么是气团?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板书】1 .锋面的定义【学生回答】1、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线是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是锋面和锋线的统称。
【转折】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
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
【板书】2冷锋与天气【教师画冷锋图,边画边讲】冷锋的形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提出问题】冷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
【讨论】冷锋过境为什么出现较大的风?【学生回答,老师讲解】【提出问题】冷锋过境后,什么气团控制该地区?出现什么天气?【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板书】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风天气状况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介绍】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实际观察】观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的冷锋符号,体会冷锋过境时、过境后天气?【转折】若暖气团平衡爬升过程中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板书】3暖锋与天气暖锋的形成: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教师画暖锋图或观察教材P45图2.20。
【学生讨论】暖气团如何爬升?过境时出现什么天气?过境后该地受什么气团控制?天气如何?【概括总结】【板书】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说明】暖锋在我国影响范围小。
【板书】4准静止锋与天气【提问,学生讨论】何为准静止锋?过境时天气如何?【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准静止锋的形成:冷暖气团势均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如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的形成。
过境时天气为连续性阴雨天气。
【提出问题】无论是暖锋、冷锋、准静止锋,沿锋面上升的都是什么气团?【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是暖气团。
它在锋面附近使天气变化复杂,冷、暖锋过境后天气转好。
【转折】上面我们介绍了一种经常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锋面,下面我们来观察教材P46 “2003年10月14日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图”。
思考:在这幅气压场中有几种气压类型?【学生回答】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
【启发提问】哪两种是最基本的气压类型?【学生回答】低压、高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另外一种经常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板书】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指导看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6倒数第二段,了解气旋和反气旋、低压和高压是对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气旋的有关知识。
【板书】1.气旋【出示投影片】“低气压图”【提问】图中A是低气压还是高气压?【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教师手中拿二张投影片,一张中的四个箭头指向中心,一张中的四个箭头指向四周,请一位同学选择其中一张放到低气压场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如图)。
学生摆放投影片。
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又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使气流逐渐右偏(如图)。
【教师演示】【提问】气流的运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大气的这种现象很像江河中的旋涡,所以我们把低气压控制下的气流运动叫做气旋。
引导学生观察气流的运动并提问:在气旋的东部和西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板书】【学生回答】略。
【提问】东部的偏南风和西部的偏北风各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学生回答】略。
【启发思考】我们介绍了北半球气旋的形成,那么南半球气旋的气流运动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画出南半球的气旋。
(备注:同学们在画图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南半球低气压图,并找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图,并指出画气旋的三个步骤:(1)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3)气流方向基本上符合二个力的合力方向)【教师提问】南半球的气旋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学生回答】略。
【设问】那么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呢?【教师板图】由于气旋中心气压低,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空气被迫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云降水,所以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为阴雨天气。
【放录像】《台风》【提问】(学生观察后,提问学生)台风影响下的天气如何?【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由于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所到之处都会带来狂风暴雨等天气现象,台风给人类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能够利用卫星设备准确预报台风的移动速度和到达的地区,同学们应刻苦学习为掌握先进的科技设备打好基础。
【投影片】“北半球高气压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分析的低压系统的原理在笔记本上画出北半球、南半球高气压控制下的气流特征。
【板书】2反气旋【提问】北半球高气压控制下的气流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备注:教师演示(如图))由于北半球高气压控制下的气流是顺时针,它同北半球气旋方向相反,故人们把高气压控制下的气流运动称为反气旋。
【提问】北半球反气旋东部和西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学生回答】略。
【提问】东部的偏北风和西部的偏南风是寒冷的还是温暖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北半球陆地上的反气旋由于风是从高纬度吹来,故空气是寒冷的,而在反气旋西部的风是从低纬度吹来,所以风是温暖的。
因此,人们可以根据一个地区在反气旋的什么部位便可简单确定它的天气情况。
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备注:教师让学生根据反气旋中心空气的特点在笔记本上试着画出天气状况。
)由于反气旋中心空气向四周流散,中心空气减少,高空空气下沉进行补充,空气下沉、气温升高,故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为晴朗天气。
【教师边讲边画板图】。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影响我国的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和气旋和反气旋系统,我们必须对它们控制下的天气特点熟练掌握。
(备注:以投影方式展示,加深印象)分类符号气流运动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常见锋面冷锋冷气团主动运动阴天、下雨、大温度、湿度下降,气压下降,的天气系统系统 风 天气转晴暖锋暖气团主动运动连续性降水温度、湿度上升,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低压(气旋) 上升阴雨大风睛高压(反气旋)下降晴朗无云晴【课后作业】阅读教材P48案利2台风及其危害和寒潮及其危害。
板书设计2.3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1.锋面的定义2.冷锋与天气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风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3.暖锋与天气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4.准静止锋与天气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1.气旋2反气旋补充材料冷暖锋判断法1.平面图判断法。
在右面等压线图中,(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
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3)根据雨区的位置。
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
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如课本图2.19图2.20为侧视图),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1)锋面坡度。
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
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雨线倾斜方向。
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因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
(4)雨区的位置。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