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钻圈 》

合集下载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学习钻圈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通过钻圈游戏,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钻圈的基本动作:站立、前进、后退、转身等。

2. 学习团队协作:两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钻圈动作。

3. 游戏规则:按照指定路线,最快完成钻圈任务的团队获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钻圈器材、标志物、计时器。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兴奋度。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钻圈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比赛,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团队协作训练(10分钟):(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团队合作动作。

(2)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组织团队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游戏环节(15分钟):(1)教师宣布比赛开始,幼儿按照指定路线进行钻圈游戏。

(2)计时员记录每组完成时间,记录员记录比赛结果。

(3)比赛结束后,教师总结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钻圈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锻炼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钻圈技能。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钻圈相关道具,如圈圈、障碍物等,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创造。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运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幼儿的体能状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幼儿园大班教案《钻圈》

幼儿园大班教案《钻圈》

幼儿园大班教案《钻圈》
大班教案《钻圈》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对北京20__奥运会的理解为纽带,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钻圈》教案吧。

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

2、以幼儿对北京20__奥运会的理解为纽带。

3、让幼儿学会钻圈,培养爬、钻能力。

4、遵守游戏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准备
两个呼啦圈,若干奖励小粘贴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分成两个小纵队
二、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三、幼儿学习钻圈
1、教师示范,与幼儿讨论,主要让幼儿掌握钻圈的姿势,注意头,身体不要碰到呼啦圈的四周
2、请两名幼儿钻圈示范教师指导
3、全体幼儿练习钻圈
四、游戏接力赛
小朋友们,20__北京奥运会已经举行过了,我们也举行一场小小的比赛吧!。

团队游戏钻圈

团队游戏钻圈

团队游戏钻圈团队游戏钻圈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二、游戏器材:直径不同的呼拉圈至少两种。

三、场地布置: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

四、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人数尽量多一些,手拉手站成一路纵队队。

每组派两人双手持呼拉圈站在直线上,间隔一定距离。

游戏开始,各组排头带领队员手拉手前行并迅速钻过第一个圈,团队游戏钻圈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二、游戏器材:直径不同的呼拉圈至少两种。

三、场地布置: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

四、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人数尽量多一些,手拉手站成一路纵队队。

每组派两人双手持呼拉圈站在直线上,间隔一定距离。

游戏开始,各组排头带领队员手拉手前行并迅速钻过第一个圈,后面依次跟进,接着钻过第二个圈,最后以排尾钻过第二个圈后集体通过终点的快慢判定名次。

五、游戏规则:1、在游戏过程中两个人手拉手不准松开。

2、持呼拉圈的人不准移动圈。

3、已经钻过去的学生也不准松手。

4、必须所有人都钻过呼拉圈、通过终点线。

六、游戏变化:1、可根据年龄特点适当增加呼拉圈数量,调整持圈人的距离。

2、可规定持圈人在原地配合队友做各种移动。

3、所有队员手拉手不动,各组派一名队员持圈套过每个队员。

4、也可以采用接力方式进行,两人持圈站在两线之间,各组迎面站立。

游戏开始排头持棒跑进分别钻过两个呼拉圈后将棒交给对面本组队员,依次进行。

5、各组一列横队手拉手站在线上,先将呼拉圈套在排头肩上。

游戏开始,所有学生通过身体和队员之间的配合将呼拉圈穿过本组所有队员。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钻圈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平衡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钻圈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3. 平衡感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

4.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

三、教学准备:1. 钻圈游戏器材:圈圈、绳子、椅子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卡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引入主题:向幼儿介绍钻圈游戏,展示游戏器材,引发幼儿的兴趣。

3. 讲解规则和技巧:讲解钻圈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如如何正确地钻圈、如何保持平衡等。

4. 示范和练习:教师示范钻圈游戏,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钻圈技巧。

5. 团队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钻圈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6. 创意发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钻圈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 结束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瑜伽、拉伸等,让幼儿放松身体。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钻圈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规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3. 观察幼儿在创意发挥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钻圈游戏的喜好程度和改进建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钻圈技巧。

3. 采用分组合作法,鼓励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团队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思考和创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引入主题:向幼儿介绍钻圈游戏,展示游戏器材,引发幼儿的兴趣。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学习钻圈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通过钻圈游戏,培养幼儿的勇敢、自信、坚持等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钻圈的基本动作:站立、弯腰、钻圈。

2. 学习团队协作: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钻圈,保持队伍整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钻圈的基本动作,学会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在钻圈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协调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钻圈器材、口哨、音乐播放设备。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b. 引导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钻圈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幼儿跟随教师练习钻圈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c. 幼儿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动作质量。

3. 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钻圈,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b. 幼儿分组进行团队协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选拔优秀团队进行展示,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

4. 游戏环节(10分钟):a. 教师设计钻圈游戏,如“钻圈接力赛”、“钻圈障碍赛”等。

b. 幼儿参与游戏,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5. 结束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b.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钻圈过程中的动作质量,如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等。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遵守规则、相互配合等。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如绘画、手工等,评价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尽量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

八、家园共育:1. 向家长介绍钻圈游戏的好处,鼓励家长在家中陪同幼儿练习。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

小班钻圈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钻圈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 钻圈游戏的规则和技巧2. 团队合作和沟通3. 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4. 观察力和注意力三、教学准备1. 圈圈道具2. 音乐播放设备3. 教学卡片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拍手等。

b.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钻圈练习,熟悉钻圈的动作。

2. 教学讲解(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讲解钻圈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b. 教师通过教学卡片示例,让幼儿理解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c. 教师演示正确的钻圈动作,并指导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3. 游戏时间(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钻圈游戏比赛。

b. 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b.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反馈,评价其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评价其观察力和注意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钻圈游戏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钻圈游戏相关道具,引导幼儿自主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游戏参与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鼓励。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幼儿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八、教学资源1. 钻圈游戏教学卡片2. 圈圈道具3. 音乐播放设备4. 视频教学资源:展示优秀钻圈游戏案例,供幼儿学习和参考。

九、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幼儿钻圈团队游戏教案

幼儿钻圈团队游戏教案

幼儿钻圈团队游戏教案教案标题:幼儿钻圈团队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3. 发展幼儿的空间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手绘或打印钻圈图案。

2. 幼儿平衡球、陀螺玩具等。

3. 多个教具如绳子、花环等,作为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团队游戏,叫做‘钻圈游戏’。

在游戏中,我们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用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来完成各项任务。

”活动一:团队圈圈1. 将幼儿分为若干队伍,每队幼儿站成一个圈形。

2. 教师为每个队伍发放一张钻圈图案,并要求幼儿将圈圈放在地上。

3. 教师宣布开始,每个队伍的成员一起努力,通过站在圈内并调整身体位置,使身体依次钻过圆形中的圈圈,直到最后一个幼儿也完成后,即为成功。

4.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激励,帮助幼儿理解并完成任务。

活动二:身体钻进游戏1. 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三至五名幼儿组成。

2. 每个小组站成一排,手拉手形成一道人墙,面对着一个大圈圈。

3. 教师指示一名幼儿在人墙中的缝隙之间挤过去,并在圈圈内完成一个动作(比如做个鬼脸)后,再从另一侧挤出人墙。

4. 幼儿依次轮流进行,直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完成了任务。

活动三:挑战平衡钻圈1. 将幼儿分成平衡球和教具两组。

2. 教具组的幼儿将绳子和花环等教具固定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弧形的路径。

3. 平衡球组的幼儿坐在平衡球上,尝试通过将球滚动在路径上,使球穿过教具组设置的圈圈。

4. 鼓励幼儿进行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和指导,完成游戏。

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并总结:团队合作、协作意识、沟通技巧、空间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等在游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运用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扩展:1. 钻圈游戏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如增加圈圈的数量、缩小圈圈的尺寸等,以提高幼儿的挑战性和协作能力。

多人钻圈游戏教案反思中班

多人钻圈游戏教案反思中班

多人钻圈游戏教案反思中班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一块平整的场地,可以是室内或室外。

2.准备一些圈圈,可以是彩色的橡皮圈或者是绳子编成的圈。

3.保证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让幼儿明白游戏的目的和要求。

2.幼儿站成一排,每个幼儿手里拿着一个圈圈。

3.教师示范游戏过程,让幼儿明白如何钻圈。

4.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依次钻过圈圈,要求尽量不碰到圈圈。

5.游戏时间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四、活动总结。

1.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教师可以表扬表现好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3.教师可以指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幼儿改进。

4.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总结游戏规则,让幼儿明白游戏的要求和技巧。

五、反思与改进。

1.活动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锻炼,但是个别幼儿存在竞争意识过强的情况,需要及时引导。

2.活动中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得到了锻炼,但是个别幼儿存在动作不够灵活的情况,需要加强训练。

3.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个别幼儿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

六、活动延伸。

1.可以增加圈圈的数量,增加游戏的难度。

2.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可以将游戏进行比赛,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紧张感。

七、活动评价。

1.这个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是一次成功的活动。

2.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锻炼,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3.这个活动能够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综上所述,多人钻圈游戏是一项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在快乐中学习,锻炼身体,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钻圈》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学习内容
游戏鉆圈
三、学习过程
(一)学生集合整队快、静、齐、学生自觉的集合,提出站队的要求,四路纵队。

(二)游戏:钻圈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反应快。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学生在了解游戏方法后进行游戏。

教师协助学生做游戏。

(三)跳圈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游戏。

要求轻巧落地
①学生自由跳圈
②请学生说一说怎样跳
③请做的好的学生展示。

教师及时发现并进行评。

指导学生去总结跳跃的方法。

(四)玩圈创新玩法新颖有创意
①学生自由玩圈
②分小组玩圈
③尝试着创编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游戏创编。

(五)游戏:跳圈接力
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分小组进行比赛
(六)教师进行评讲。

游戏《迎面接力跑》
教学内容
1.向后转走(齐步)
2.迎面接力跑`
教学任务:
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2)
二、基本部分:
1.向后转(齐步)
(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

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

(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

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

2.迎面接力跑
(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

(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

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

(3)要求: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游戏《穿过小树林游戏》
教学内容:
1、1分钟跳小绳;
2、游戏:穿过小树林;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跳小绳的方法出进学生下肢力量,提高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学生的速度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4、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5、学生集体练习。

6、学生分组练习。

三、结束部分:
总结下课。

游戏:《找自己的家》
教学目的: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节奏感,观察力,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

2、培养学生动作敏捷性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圆形跑)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韵律活动;猜猜他是谁。

规则:
1、被猜者不要动不要笑别人不要说话。

2、如果第一次猜错可要求二三次。

二、游戏:
找自己的家
规则:
1、发出口令后,才能起跑。

2、没有发出口令不须睁开眼睛。

3、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4、学生练习比赛。

5、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三、结束部分:
小结下课。

游戏:《十字接力》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跳小绳的方法。

2、发展学生灵敏性谐调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3、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和奔跑能力。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慢跑,蛇形跑。

2、拍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跳小绳:重点:摇绳要协调。

难点:轻松协调,动作连贯。

(二)、游戏:(十字接力)
规则:
1、不许跨进圆圈内。

2、接力棒不许抛接棒。

3、完成后迅速离开跑道,不得阻碍他人.
4、找学生表演。

5、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6、学生练习比赛。

7、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三.结束部分: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第三节游戏:《单双脚跳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走和跑的动作。

2、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跑圆形。

2、模仿操。

3、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走跑交替。

重点:走和跑要轻松。

难点:动作要自然。

(二)、游戏:单双脚跳圈。

规则:
1、跳时途中不许接触圆圈。

2、发令后或拍手后方可跳。

3、单脚跳时摆动腿不许触地面。

4、找学生表演。

5、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6、学生练习比赛。

7、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三、结束部分:
放松总结下课。

第四节游戏继续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游戏:《跳进去拍人》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走和跑的动作。

2、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走跑交替重点:走和跑要轻松。

难点:动作要自然。

(二)、游戏:跳进去拍人;
规则:
1、圆圈内的人不能出圈。

2、追拍的人不能用单脚跳必须双脚跳进去。

4、找学生表演。

5、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6、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7、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
放松总结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