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

合集下载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考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考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考兼论东莞在一体化进程中的定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地处我国南大门,毗邻港澳地区,是我国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门户之一。

土地面积 4.16 万平方公里,占广东全省的23.4%,人口总数达4280 万人,占全省的49%。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49.2%,城市群发展初具规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形成广佛、深港、珠澳三大都市区和沿珠江口东岸、西岸两条经济走廊。

珠三角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决定了其对区域交通一体化和综合交通体系需求的紧迫性和有别于一般城市的需求特点,集中体现在对快速、便捷、安全、经济以及兼顾城市交通的要求上。

按照省政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珠三角将建设成为世界级城镇群和世界制造业基地,构筑发达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全方位拓展与“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

成为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排头兵” ,到2020年,珠三角人口规模将达到6500 万人。

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服务性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配合产业和空间布局,构筑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高效率、低能耗、多层次、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所称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指由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航道和机场、海港、内河航运港等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共同组成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

在这个体系内,交通方式一体化运作,多层次交通枢纽紧密联系,多方位交通通道网络分布,构筑联络省内其他地区、港澳地区及“泛珠三角” 经济腹地和国内其他经济区的多方式、多层次的交通网络,实现对外强化区域辐射、对内促进区域协调的交通运输功能。

珠三角物流

珠三角物流
• 4.珠三角地区各政府对物流的发展相当重视 早在2002年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现代物 流业“十五”计划》,为珠三角发展现代 物流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宽松的环境
劣势
• 1.物流基础平台建设比较 落后,影响物流效率的提 高特别是港口集散条件,配 套设施以及公共基础设施 不够完善。物流技术方面, 技术装备水平低,现代包 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 物搬运技术未得到广泛的 应用
2.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偏低, 存在供需矛盾(目前, 珠
三角传统的物流企业大多 由以前仓储,运输等企业 转变过来的。 往往只能提
供阶段性和功能性的服务, 如运输,仓储。而在流通 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 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 物流增殖服务方面明显不 足)
3.物流市场缺乏系统而专业的制度,市场运行欠规范(在市 场准入标准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物流企业。这样很大程 度上影响物流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 珠江三角洲不仅是广东省经济总量、消费 总量、进出口总量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全 国物流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使珠三角成为 对现代物流最需求的地区
返回
珠三角的物流现状
1.货运量不断增长,2001年至2007年珠三角总 货运量年均增长9%
2.珠三角货代业的发展迅猛,仅深圳就有5万 多家国际货代企业,东莞全市货代网点及 企业有6000余家。
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3.加强与完善物流法制建设,规范物流行业中无序
现象 4.鼓励支持物流教育与研究,提供现代化物流急需
人才 5.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并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社会

• 小组成员: 程玉 赵陈 陈 刘亚红
汪洪磊 吕路亚
目录:
1.珠三角区域概况 2.珠三角物流现状 3.珠三角的物流特征 4.珠三角物流现状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特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

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5)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6)(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6)(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三)重要意义 (8)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战略定位 (9)(三)发展目标 (10)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1)(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2)(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3)(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14)(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15)(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6)(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16)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7)(一)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 (17)(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18)(三)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19)(四)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 (19)(五)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20)五、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21)(一)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1)(二)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22)(三)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23)(四)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24)六、统筹城乡发展 (24)(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24)(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5)(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6)(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27)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7)(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7)(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 (28)(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29)(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29)(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30)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1)(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1)(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2)(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33)(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4)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4)(一)优先发展教育 (35)(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36)(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7)(五)建设和谐文化 (38)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40)(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40)(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2)(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45)(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47)(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48)十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48)(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48)(二)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51)(三)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53)(四)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53)(五)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 (54)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55)(一)加强组织领导 (55)(二)加强统筹协调 (56)(三)加强监督检查 (56)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3. 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物流业的发展一般是通过园区建设来实现的,通过在城市中设 立物流园区,在空间上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这种集聚不仅可以形成物流 园区的合理分工,而且可以企业间的联系促进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专业 市场的发展,实现物流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 业的转变。 港口
珠江贯通整个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发展水运有很好基础。经过改革开放 以来的建设,珠江三角洲的水运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2001年,全省有 沿海港口码头泊位134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156个,内河码头泊位1820 个。以各个港口为枢纽,河网水系为通道,形成了联系整个三角洲地区的内 河航运和海运网。2001年,广州港吞吐量达到12823万吨,主要为内地贸易 货运;深圳港(含赤湾、盐田、蛇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达507.6万TEU,居世 界第八,主要为国际货运。
铁路是中国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珠江三 角洲的铁路运输以广州站为枢纽,辐射其它城市,已经形成较完善的网络。 在铁路物流中,货运种类以大宗货物和原材料为主,这种货物的数量在广州 站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以广州站为例,2001年铁路货运到发量最大的货物 是煤类及制品,其次分别是钢铁、矿物性建筑材料、金属矿石等。 珠江三角洲铁路系统以广州为主要枢纽,辐射全国地区,其次是东莞常平站, 常平镇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点,是一个区域性的枢纽。
机场
货运通道
铁路货运站
物流 物流 园区 货运通道 园区
物流学概论
配送道路体系 沈阳工程学ຫໍສະໝຸດ 管理工程系9谢 谢 !
1.2 珠江三角洲物流可以分成三大区域 从产业分布和物流特点来看, 珠江三角洲基本上形成了东西中三个物流区域: 1. 珠江三角洲西部物流区 包括佛山、南海、顺德、中山、珠海, 是以家电、陶瓷建材、铝型材、灯饰服装等制造品为主的物流区, 不但拥有家电、建筑陶瓷、灯饰等制造基地,而且还有两个主要的

努力打造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努力打造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打通西江“卡脖子”工程,使西江黄金水道更加顺畅。全力加快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建设,力争2014年底建成通航,建成后1-4线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将达到1.3亿吨,将解决长期以来因1-2线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和旱季航道水深不够而出现的滞航问题;加快鱼梁航运枢纽工程建设,力争2013年完工,为形成右江1000吨级航道奠定基础;加快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设,主体工程2013年底前实质性开工,力争2015年底建成通航,建成后的二线船闸与一线船闸一起运行,年单向通过能力将达4250万吨;加快龙滩翻坝运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13年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投产,打通红水河通航瓶颈,实现红水河广西段全线通航。到2014年底,1000吨船舶从百色、2000吨船舶从南宁可畅通地直达粤港澳,桂、滇、黔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可从右江和红水河顺江而下,直达粤港澳,广西内陆与世界各地的物流联系将更加顺畅。
加快水上加油(气)系统规划建设,健全西江黄金水道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按照西江黄金水道加油(气)站规划总体要求,加快临港码头、物流园和产业基地的加油(气)站建设,力争到2016年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水上加油站80座,在码头、物流园区和基地建设加油站40座;同时全面完成沿江液化天然气(LNG)储存基地和加气站建设,更好地满足西江黄金水道对成品油(气)消费的需求,促进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业和绿色西江的加快发展。
内河水运具有占地少、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小、投资省、排污小、效益高等优势。为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更好地发挥水运优势,2008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开放、合作、协调、高效、保护、生态”的思路,全面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自治区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4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江黄金水道在航运枢纽、船闸、航道、港口等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设投资大幅增长,航道等级显著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内河货运量井喷式增长。4年累计完成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资160.9亿元,每年均有大幅增长,开工竣工了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老口航运枢纽、南宁港一期、桂平二线船闸、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航道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到2012年底,广西内河港口吞吐能力从2009年的5607万吨提高到接近1亿吨,内河货运量从7571万吨增加到14978万吨,千吨级以上航道600公里,1000吨级船舶可从南宁、柳州、来宾,2000吨级船舶可从贵港直达港澳,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

珠江三角洲州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

珠江三角洲州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
提升物流服务品质
加强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品质和客户满 意度。
拓展物流服务领域
积极拓展新的物流服务领域,满足不断变化的市 场需求。
Hale Waihona Puke 05CATALOGUE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1 2 3
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物流系统中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如自动化仓 库、无人搬运车、智能分拣系统等,提高物流作 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跨境物流合作
加强与港澳、东南亚等地区的跨境物流合作,促进国 际贸易的发展。
06
CATALOGUE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成功案例
顺丰速运的物流服务创新
总结词
顺丰速运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实现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详细描述
顺丰速运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采用了智能分拣系统、无人机配送、自动化仓库 等技术,提高了物流效率,缩短了配送时间,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国际配送
跨境的货物配送服务,涉及进出口贸易和国 际物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管理软件
提供物流信息发布、查询、交易等服务, 促进物流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用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软件,如运输管 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
物联网技术
大数据分析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监 控和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重要性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发展对于区域 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效的 物流系统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 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VS
提升国际贸易地位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珠江三角 洲州的物流系统对于提升国际贸易地位具 有关键作用。通过优化物流服务,能够提 高进出口贸易的效率和便利性,吸引更多 的国际投资和合作。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本文作者:葛喜俊作者简介:葛喜俊,著名物流咨询规划专家,工学博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中物协(北京)物流工程设计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规划研究院技术总监、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等职务。

国家级重点项目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重庆两江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2013年12月)《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规划》(2008年7月)《大郑州都市区国际陆港建设研究》(2010年12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规划》(2008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12月)等20余项。

省部委地市级、大型企业集团的物流规划设计:《广西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5年12月)《黑龙江商贸物流城规划设计》(2011年6月)《中煤平朔集团物流园区可行性研究》(2012年6月)《锡林浩特市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07年12月)等5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专著《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列入中国物流专家专著系列。

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地理位置相近、经济联系紧密的若干个城市集聚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市群现象,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群经济空间。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城市群。

本文利用实证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的产业关联特征、规模分布分形特征和异速生长特征。

一、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特征(一)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的概念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是由不同节点城市所形成的物流需求集聚区按照区域经济关系构成的一种空间秩序,反映城市群区域经济系统中物流需求体系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包括各城市物流需求在空间中的相互位置、相互关系、相互作用、集聚程度以及分布规律等,体现物流需求的空间属性,是经济社会活动所派生的物流需求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

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概述珠三角区域是中国内地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

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中,物流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珠三角区域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经济背景珠三角区域位于中国广东省,涵盖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内的9个城市。

这个区域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集聚区之一。

珠三角地区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外贸业,同时也是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的窗口。

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

珠三角区域拥有一系列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包括港口、货运机场、公路和铁路网,以及仓储和分拨中心。

其中,香港国际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全球货运量最大的机场之一,珠江口港口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物流网络物流网络的密度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物流发展水平。

珠三角区域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路网络,形成了一个便捷的物流网络。

高速公路密集,铁路线路互联互通,海上货运航线覆盖全球各大港口。

同时,珠江三角洲也是中国内地最发达的水上运输网络之一,珠江和西江贯穿全区域,为物流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水路通道。

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质量是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珠三角区域的物流企业具备国际水平的运营能力,提供高效、准时的货物运输服务。

物流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物流信息的跟踪和管理,提高了物流的可视化和可追溯性。

同时,区域内还设立了物流园区和物流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解决方案。

产业聚集效应珠三角区域的制造业和外贸业发达,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效应减少了物流运输的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在珠三角地区,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联系紧密,物流环节的耗时大大缩短。

此外,区域内还举办了一系列的贸易展览和物流论坛,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物流发展也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在珠三角区域,物流企业积极推行绿色物流理念,采用环保的交通工具和包装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珠江水系粤桂内河航运物流合作有待加强

珠江水系粤桂内河航运物流合作有待加强
(2)建 立完 善的培 训体 系 ,不 断投 资培 育人 才 ,强化 企业文 化建设 ,为员工创造 具有归属感 、方 向感和 目标感 的 发展环 境,建立 具有竞争力 的企业标准化 体系 ,设 计标准化 的快递服务产 品和标准化 的操作流程 。
3.ST 战略选择 sT战略 的要点是尽量减 少脆弱性 。脆弱性 意味着优势 的 程 度或 强度 的 降低 、减少 。当环 境状况对 公司优势 构成 威胁 时 ,优 势得不到 充分发挥 ,出现 优势不优 的脆弱局面 。在这 种 情形下 ,企业必须 克服威胁 ,以发挥 优势 。 (1)加 强 与 国 外 快 递 巨头 之 间 的 合 作 或 引进 战 略 投 资 者 。实现 “双赢 ”。利用大 型快 递企业 的资金 优势 、技 术 、 设 施 优 势 , 扩 大 自 己 的 国 际 网 络 , 构 建 完 善 的 客 户 服 务 体 系 ,改进快 递装备 ,学习其先进 的行业管理 经验 ,在 与其合 作 的过 程中逐步壮大 自己。 (2)实 施纵 向一体化 战 略,整合 产业链 上 下游资源 。 将 外 部 市场活 动 内部化 ,从 而节 约 交 易成本 ,提 高服 务 质 量 ,最大 限度 地保证快 递企业发展 的稳定性和 整个产业链 的 和 谐 。 4.WT战 略 选 择
201O (6).
【2】周凌云 ,穆 东.基 于SWOT分析 的民营快递企 业发展 战略研 究 [J】.物 流 技 术 ,2008(4).
[3】高 玉贵 ,孟 凡胜 .我 国民 营快递企 业 SWOT分析 及发 展 策 略研 究 [】】.理论观 察 ,2O10(5).
[4】常楠.中 国民营快 递 .'IkSWOT分 析及 选择 [J】.产 业 经济 ,
相适合 ,或者不 能相互重 叠时 ,企业 的优势再 大也将得不 到 发 挥 。 在 这 种 情 形 下 ,企 业 就 需 要 提 供 和 追 加 某 种 资 源 , 以 促进 内部 资源 劣势 向优 势 方面 转化 ,从而 迎合 或 适应 外部 机 会 。

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思路与途径

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思路与途径
物 流 发 展 特 征 决 定 了具 有 经 济可 以通 过 承 担 区 域 的物 流 组 织 功 能 。形 成 良好 的 产 业 布 局 竞 争 力 和 服 务 能 力 。培 育 增 量
城市为辐射 圈 ( ) 面 ,构建具有优化 产业布局 、促
进 区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为 区 域 提 供 物 流 组 织 服 务 和 物 流 一 体 化 运 作 功 能 的 物 流 系 统 。 其 中 ,将 广
括 物 流 业 在 内 的 十 大 产 业 .全 面 提 升 服 务 业 发 展 水 平 ;推 进 白云 空 港 、宝 安 空 港 、广 州 港 、深 圳
流 与所 服 务 产 业 的 关 系 的 维 度 ,从 物 流 产 业 作 为 新 的增 量 产 业 的 视 角 ,可 以 通 过 物 流 服 务 系 统 营 造 良好 的 制 造 业 、流 通 业 发 展 环 境 与 条 件 ,成 为 区域 产 业 组 织 中心 ;在 此 基 础 上 ,伴 随 制 造 业 和 流 通 业 的发 展 而 培 育 具 有 规 模 的 物 流 产 业 .成 为
州 建 设 成 珠 三 角 区域 物 流 枢 纽 是 核 心 项 目 .是 以 上 系统 工 程 的原 点 。
物 流 产 业 。作 为 珠 江 三 角 州 地 区 的 中心 城 市 ,广 州 具 备 建设 区 域 物 流 枢 纽 需 要 的条 件 : ( )具 备 1 良好 的 国 际 国 内 地 理 区 位 优 势 、区 域 交 通 枢 纽 功 能 和 发 达 的 综 合 运 输 体 系 ; ( )广 州 是 有 较 大 规 2 模 与 影 响 力 的 区 域 经 济 中 心 ; ( )广 州 是 网 络 3
业 的发 展 过 程 中 提 出 区域 物 流 枢 纽 的 构 想 ,从 物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同济大学杨东援论文提要:本文从以下角度阐述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问题: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定位;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着力点;企业的发展定位与企业协作群体的构筑。

关键词:社会物流系统市场定位技术平台政策1.1.引言物流是一种技术,企业应用这一技术改造传统的运作过程以提高其运行的效率;物流同时又是一种投资环境,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的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来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两者分别以香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长期形成的文化环境下,构成各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长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规范行为”文化,以及多年积累下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完整的经济体系,围绕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而展开。

珠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敏感的开放意识,形成外向依存度高、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

在新的一轮发展过程中,两个三角洲相互学习,调整完善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

而构筑现代社会物流体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大家所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

2.2.社会物流体系的目标定位现代物流是在传统运输、仓储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信息等高新技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经营理念形成的新型服务。

而社会物流体系则是依托公共基础平台和政策法规环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所提供的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体系的任务在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产业整合、提高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要求,整合多种资源形成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个大区域系统,而不是一个城市封闭运行的孤立系统,因此需要放在整个区域经济背景下综合考虑,而不是像过去中国大陆“经济开发区热”、“房地产热”那样争相上马物流园区所能解决问题的。

近年来,中国大陆许多城市争相展开物流规划,反映了大家对发展物流的关注,也带来了盲目建设、系统分割的危险。

发展珠三角物流业大有可为

发展珠三角物流业大有可为
的水 平

杜 三 角

展一
物 罗 流 业
运 输 方 式 铁 路
公 路 水 路
4 .只 有 少 数 的 专 业 物 流 公 司 提 供 全 套 的 物 流
务 主 要 针 对 产 成 品 , 未 深 入 供 应 链 的底 层 , 没 并 更 有 开发 出一套 完善 的物流信 息 系统 。 因 此 , 管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物 流 需 求 巨 大 , 是 尽 但
维普资讯
一 观
栏 主 :修 目持 叶 强
密 集 、 流 如 此 发 达 的 区 域 ,这 是 一 个 潜 在 的 物 流 户 市 场 营 销 等 物 流 服 务 , 通 过 互 联 网 技 术 向 客 户 交 并
大市 场 。 越 的地理 位 置 、 大的港 口 、 优 巨 良好 的 高 速 提 供 物 流 的 动 态 信 息 。
30 06 75 66
19 E 9 5由 8 3 40
16 59 19 3 2 3
20 0 0年 83 65
1 3 l9 l7 5 05
平 均增 长速 度 ( ) % 52 .
—4 7 . 17
34 44
14 97 84 75
47 0

12 0 4 0
三 角 洲 的 货 运 量 ( 1 进 行 分 析 , 明 以铁 路 和 水 表 ) 表
路 为 主 , 江 三 角 洲 的 物 流 规 模 呈 现 持 续 增 长 的趋 珠
势 。
三 、 江 三角 洲物流服 务存 在 的问■ 珠 1 .大 多 数 企 业 规 模 不 大 , 以 发 展 货 主 物 流 难
辆 为 基 础 , 制 造 商 提 供 仓 储 , 管 、 输 的物 流 基 为 保 运 2 .部 分 港 口仓 库 和 一 些 中 转 仓 库 以 海 关 监 管

珠江三角洲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珠江三角洲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于建设 “ 通 、高效 、平安 、绿 色 ”内河 畅
航 运 的 有 利 契 机 ,不 断 提 升 内河 航 运 在 综
合运 输体 系 中的地 位 ,不断加 强 内河航 运
对 区 域 物 流 体 系 建设 的 重 要 作 用 ,为 使 珠
少 、能耗 低 、污染小 的优 势 ,有效缓 解 区
域经 济高 速发展 所 面临 的土地 制约 、环境
合 运 输 体 系 “ 一 五 ”规 划 》 、 《 江 十 珠 三 角 洲 高 等 级 航 道 规 划 》等 规 划 ,经 过
“ 一 五 ” 期 的 重 点 建 设 ,珠 江 i 角 洲 地 十 区 已基 本 建 成 “ 纵 横 三 线 ” 三 级 及 以 三
上高 等级航 道 网 ,有 效保 障 了珠 江 三角洲 地 区率 先实 现现 代化 的进程 ,为密切 粤港 珠 江三 角洲 ( 简称 “ 二 角 ” ) 为 珠 三 作
环珠 江j 角洲地 区紧密相 连 的一体 化综合
交 通 运 输 体 系 ;另 一 方 面 ,抓 住 国 务 院 关
人 了全 面建设 小 康社会 、率 先基 本实 现现 代化 和加 快融 人 “ 泛珠 江三 角洲 ”区域 合
作 与 发 展 的 新 阶 段 ,充 分 利 用 丰 富 的 水 运 资 源 ,进 一 步 发 挥 内 河 航 运 运 能 大 、 占地
重要 的作 用 。 “ 一 五 ” 期 问 ,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步 十
三角 洲高 等级 内河航 道 网的现 代化水 平 ,
大 力 推 进 水 路 交 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形 成 网
海 事 大 学 硕 士 毕 业 ,现 就 职 于 交 通 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

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

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一、引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如何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二、背景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众多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体系的压力增大,传统的物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物流效率和质量的要求。

三、优化运输网络1. 发展高铁物流针对短途货运需求,可以建设高铁物流网络,利用高铁的高速优势,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的升级。

2. 完善水路运输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加强水路运输网络的建设,提高运输的廉价性和便捷性,推动物流体系的发展。

四、信息化升级1. 建设智能物流平台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设智能物流平台,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智能配送,提升物流效率。

2. 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物流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优化物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

五、加强人才培养1. 建设物流人才培训基地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建设物流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更多的物流人才,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素质。

2.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

六、产业协同发展1. 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物流产业园区,集中物流企业和相关产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 推动各产业融合促进物流与制造业、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七、结论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是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运输网络、信息化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等措施,可以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体系的升级和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实现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和提升。

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铁路是中国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珠江三 角洲的铁路运输以广州站为枢纽,辐射其它城市,已经形成较完善的网络。 在铁路物流中,货运种类以大宗货物和原材料为主,这种货物的数量在广州 站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以广州站为例,2001年铁路货运到发量最大的货物 是煤类及制品,其次分别是钢铁、矿物性建筑材料、金属矿石等。 珠江三角洲铁路系统以广州为主要枢纽,辐射全国地区,其次是东莞常平站, 常平镇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点,是一个区域性的枢纽。
2.3 珠江三角洲公路物流 就珠江三角洲而言,公路是实现高速有效运输的主要手段,特别是高速公路, 已经在整个珠三角形成了联通9市的快速运输网。 广州、佛山、深圳、东莞 货运量为最大,与这些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和产业类型密切相关,在现代“零 库存”和“实时生产”的要求下,通过汽车进行“门到门”的配送和集货运 输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从货运量的分布来看,广州、佛山最为集中, 广佛都市圈构成珠江三角洲公路货运的枢纽,东岸地区以香港为交汇点,西岸 地区以广州为交汇点。 2.4 广州港口吞吐量最大,深圳集装箱物流成长最快
3. 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物流业的发展一般是通过园区建设来实现的,通过在城市中设 立物流园区,在空间上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这种集聚不仅可以形成物流 园区的合理分工,而且可以企业间的联系促进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专业 市场的发展,实现物流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 业的转变。 港口
1.2 珠江三角洲物流可以分成三大区域 从产业分布和物流特点来看, 珠江三角洲基本上形成了东西中三个物流区域: 1. 珠江三角洲西部物流区 包括佛山、南海、顺德、中山、珠海, 是以家电、陶瓷建材、铝型材、灯饰服装等制造品为主的物流区, 不但拥有家电、建筑陶瓷、灯饰等制造基地,而且还有两个主要的

区域物流空间格局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区域物流空间格局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t n e c wi a n l f s a e e d ny t h n a ge o p c .W e h p t e o cu i n f m ti r a h a ie c r i rf r n e n te b ss o h o e h c n l so s r o h s e c c n g v a e a n ee e c a d h a i t t t e rgo a o it s p a . e in ll gs; e in ll s e ; r c a c m o e t n l i … y w r s e r i e a rg a o t s pi i l o p n n a s e t o g i i n p a ys
珠 三 角地 处 我 国东 南 沿 海 ,毗 邻 港 澳 ,靠 近 东 南 亚 , 是 我 闰 内 陆 地 区 尤 其 是泛 珠 j 角 地 区 对 外 联 系 的 主要 通
w l o h d v lp n b u h e i a lg t s hs p p r a a ss te rn p r s u tr, rg n l i ai n uu e f te e e me t o t te rg n l o i i ,ti a e n l e h t so t t cue ei a l o a o sc y a r o ds ry a d ftr p t e
要 : 目前 。珠 江 三 角 洲 区 域 物 流 的 发 展 日益 受到 人 们 的 关 注 。 从 空 间 的 角 度 出发 ,对 珠 三 角 区域 物 流现 状 从 物 流 通 道
格 局 、物 流 业 地 域 差 异 及 区域 物 流 的 未 来 发展 格 局 等 方 面进 行 定性 及 定 量 的 分 析 ,并得 出相 关 结 论 , 以期 能 为 区域 物 流规 划提

中山 物流发展现状

中山 物流发展现状

中山物流发展现状
中山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岸,是中国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

中山市物流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物流体系和较为成熟的物流产业链。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山市拥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包括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

目前,中山港是广东省最大的内河港口,可以与珠江口港口形成互补,提供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

中山机场也是一个国内航空枢纽,为中山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物流企业发展:中山市拥有众多的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货运代理企业和仓储企业等。

这些企业经营范围广泛,包括货物运输、仓储管理、配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

一些具有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竞争优势。

三、物流园区建设:中山市建设了多个物流园区,以提供集中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这些物流园区配备了现代化的仓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和配套服务设施,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物流操作环境。

四、电子商务和跨境物流发展:中山市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和跨境物流发展,推动传统物流与互联网的融合。

近年来,中山市的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业务快速增长,为中山市的物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体来说,中山市物流发展现状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物流
企业竞争激烈、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中山市将继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物流通道的构建及其优化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物流通道的构建及其优化分析

用。
散装 、 运 、 散 散卸 、 存 实 现 程 度 不断 加 深 。如 新 沙 港 、 散 赤湾
港 承 接 东 北 来 粮 . 够 按 照 80 10 / 时 的 卸 载 能 力转 至 能 0 ~ 00吨 小 中转 库 , 由 立 筒 仓 等 现 代 化 发 放 设 施 由 公 路 或 者 驳 船 向 外 转 经
维普资讯
C MME CA C N MIS R V E o R IL E O O C E IW
商业 经济文荟
20年第4 06 期
珠江 三角洲地 区粮食物流通 道 的构 建 及 其优 化 分 析
李义伦 ,
( . 汉 理 工 大 学 , 北 武 汉 40 7 ; 2河 南 工 业 大 学 , 南 1武 湖 30 0 . 河 郑 州 40 5 ) 50 2
豆 、 麦 和 大 米 占调 入 量 的 9 % ; 路 调 入 93万 吨 , 成 品 粮 小 5 铁 9 以 为主 . 大米 占 4 %。 5
2 仓 储 新 技 术 应 用 和散 粮化 程 度 明 显 提 高 、
据 统 计 . 止 20 年 底 , 地 区属 于 17 代 以 前 仓 容 占 截 03 该 90年 3 、% . 需 大 修 的 占 1.% , 报 废 的 占 56 64 急 27 待 、%。 未 来 一 段 时 间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 要 是 指 广 东 省 ) 中 国 最 大 的 粮 食 净 主 是 流 入地 区 , 食 流 通 效 率 事 关 粮 食 安 全 , 其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与 粮 对 研 究 . 论 对 于 学 术 界 还 是 对 于 当地 政 府 部 门 , 义 重 大 。 无 意
内 , 仓 容 不 足 与 仓 储 功 能 待 亟 待 提 升 回 同 时 并 存 。机 械 化 作 总 业 在 粮 食 物流 体 系 中仍 然 是薄 弱 环 节 。适 合 散 存 的 仓 容 比 例 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
流体系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
同济大学杨东援
论文提要:本文从以下角度阐述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问题: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定位;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着力点;企业的发展定位与企业协作群体的构筑。

关键词:社会物流系统市场定位技术平台政策
1.引言
物流是一种技术,企业应用这一技术改造传统的运作过程以提高其运行的效率;物流同时又是一种投资环境,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的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来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两者分别以香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长期形成的文化环境下,构成各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长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规范行为”文化,以及多年积累下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完整的经济体系,围绕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而展开。

珠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敏感的开放意识,形成外向依存度高、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

在新的一轮发展过程中,两个三角洲相互学习,调整完善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

而构筑现代社会物流体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大家所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

2.社会物流体系的目标定位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运输、仓储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信息等高新技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经营理念形成的新型服务。

而社会物流体系则是依托公共基础平台和政策法规环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所提供的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体系的任务在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产业整合、提高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要求,整合多种资源形成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个大区域系统,而不是一个城市封闭运行的孤立系统,因此需要放在整个区域经济背景下综合考虑,而不是像过去中国大陆“经济开发区热”、“房地产热”那样争相上马物流园区所能解决问题的。

近年
来,中国大陆许多城市争相展开物流规划,反映了大家对发展物流的关注,也带来了盲目建设、系统分割的危险。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需要在省一级和国家一级两个层面展开“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其中形成协调全局的框架性方案,在此指导下进一步展开枢纽城市规划工作的协调。

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物流体系,需要形成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要求的国际物流系统、以准时运输为特征的区域物流系统,以及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城市物流系统,三个系统相互衔接构成有机整体。

在空间形态上需要形成少量的物流枢纽城市支撑的枢纽节点,以及以时效运输体系支撑、覆盖经济腹地的服务经营网络。

从总体上来看,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的结构可以通过图1加以表达:
图1 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的结构
根据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对于其社会物流体系的市场目标定位可以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目标指定依据战略目标战略举措
3.政府的行动——构筑技术平台与政策环境
在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究竟有没有必要进行政府的干预以及进行多大程度的干预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而是需要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根据长期以来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的关系来加以确定。

国际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英美——政府采取较为彻底的不干预政策,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东亚——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较高,形成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欧洲大陆——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由于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政府必要的行动将有助于推进产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育,不过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政府越位。

在物流领域来说,政府的任务在于构筑基础技术平台(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来说,基本上由四种类型的要素所构成:物流园
区、货运通道、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配送道路体系。

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基础设施的结构
其中具有一定争议的是是否需要进行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

事实上,并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在物流枢纽城市,通过物流园区的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为政府的高效服务提供重点基地,应该说是可以发挥重要的效应的。

但是对于一般城市,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而盲目进行大型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危险的。

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针对珠江三角洲物流行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的现状而提出的任务,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并不代替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而是通过平台进行系统整合,提供公用信息服务以降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门槛。

为此,认为整个社会物流信息体系具有四层结构的特点(参见图3),公用信息平台在其中起到整合系统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的作用。

图3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政策环境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也是政府关注的热点。

建设政策环境的中心任务宜确定为:根据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运输体系、信息建设、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的现状分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积极适当的产业政策、顺畅的管理体制、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创新整合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科学的物流人才战略,保障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中国的物流服务高地,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域竞争优势。

贯穿政策环境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开放、整合、竞争发展的思想。

所需要进行的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政策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4.
腹地的拓展与能量的集聚
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建设不仅具有区域的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全局意义。

通过依托珠江三角洲物流服务体系的拓展,集聚巨大的经济能量,将对全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4显示了中国需要形成的全国范围内的广域物流体系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腹地拓展将有力地支持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增强珠江三角洲自身的经济集聚能力和发展机遇。

国际物流
图4 全国范围广域物流服务体系拓展腹地主要是通过建立时效运输体系和物流经营服务网络而展开,图5显示了按照目前铁路承诺运输时间(不包括依靠拖挂邮政车提供的快件服务),以三大都市圈为原点绘制的运输时间等值线图,可以看到全国范围内时效运输服务基础是薄弱的。

图5 物流通道铁路运输时效分析
图6 物流通道公路运输时效分析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根据改变运输组织方式(开行“五定班列”)情况下的根据运输时间划分的腹地分布图(参见图7)。

图7 物流时效与腹地划分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如果不能改变落后的运输组织方式,仍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内陆省份的交通区位弱点。

同时,传统的经济腹地也将由于运输组织方式和交通通道基础建设而不断变化。

5.企业的定位——增强核心业务能力
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的另一个误区,在于各种相关企业都力图使自己很快升级成为综合物流企业。

实际上,支撑现代物流业的是一个复杂的企业协作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各企业首先需要根据自身条件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并围绕这种定位增强自身的核心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构筑企业协作群体。

中国物流产业结构上存在的一个巨大的缺陷在于缺少非资产型的物流管理服务企业,这一方面造成了企业整合过程中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企业的盲目扩展和竞争。

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的发展,首先是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提供符合现代物流服务的环节服务能力,而后逐步过渡到服务增值服务领域。

许多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于企业来说,跳跃式发展将遇到传统企业文化和体制的巨大阻力,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可能渐进式的发展更加符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基础。

6.结束语
构筑现代化的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从政府角度来看,
当前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
物流产业涉及的复杂行业管理体系如何能够协同运作,真正构筑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环境;
快速建设的物流系统如何得到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支持;
物流潜在市场的开拓与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如何快速提高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如何通过广泛的协同建立起有效的快速通关能力等。

相信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以及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下,我国的物流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看到这是一项深刻的变革与挑战,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不断摸索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