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六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①时间短;②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③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
①时间长;②变化不大相关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边日出西边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雷声千嶂落,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影响天气与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方面息息相关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作用: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风向和风向标:【学习资料,收藏必备】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八个基本方向,如:风向为“北”,表示风来自北方。
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一条风尾表示 2级风,半条风尾表示 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垂直于风尾或风旗作一个箭头,可判断方向)。
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有: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 ,对人体健康越有害。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压高低、风力大小;②人类活动:焚烧秸秆、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保持良好空气质量的措施:①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②限号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③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6.常用天气符号: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 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室内温度、室外温度的变化。
2.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3.了解气温变化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重点1.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2.了解气温变化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难点1.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实验:测量室内温度、室外温度的变化实验材料:1.温度计2.室内室外温度计实验步骤:1.在课室里放置室内温度计,并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
2.到室外放置室外温度计,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3.观察和记录一周内温度变化的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室内温度一般比室外温度高。
在一年当中,气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了解气温变化的规律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太阳辐射地球的方式和地球自身的旋转、公转所决定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式和角度改变,导致了太阳辐射地球的角度和强度的变化。
冬季时,北半球的太阳光线射向南半球,北半球的日照时间短,气温降低;夏季时,南半球的太阳光线射向北半球,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长,气温升高。
气温的变化也与时间、地理位置等因素相关。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会有所不同。
了解气温变化对人们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
人们需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气温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选择衣物、饮食等。
气温变化还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
有些动物会在冬季进入冬眠,而在夏季则繁殖生育;植物也会根据气温的变化进行生长期的调整。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气温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
同时,也要了解气温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四季更替》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四季更替》精品教案课前熟悉学生事项:1、地球的自转可以形成昼夜,自转的特点。
2、四季星座的名称,运动的方向、路线。
3、介绍地球仪,知道: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知道地轴是虚拟的。
4、知道相对运动。
5、小组之间的合作事项,分工记录员、操作员。
6、激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兴趣。
7、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课前交流:1、面对那么多人,你们的心情紧张吗?其实,今天所有在座的各位都是来看我们精彩的表现,老师是最自信的,你们也是老师眼中最优秀的,最爱积极发言的孩子,你自信吗?,2、老师看你们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孩子,老师就奖励你们一个故事,有个小要求:那就是要认真听,仔细想,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只猎狗,把一只兔子赶出了窝,于是兔子就拼命的跑,猎狗狠命的追,这时,有一个猎人看见了,讥笑着说:“哈哈,快看呢,大的不如小的跑的快呢?”猎狗气喘吁吁的说:“是呀,我们两个跑的结果是不相同的。
”同学们,它们跑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呢?(猎狗跑是为了饱吃一餐,而兔子跑是为了性命。
)3、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那我们今天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指方向》,游戏的方法是:我们生活中有四个方位,它们分别是东、西、南、北,当老师说“东”的时候,请同学们快速的用右手指向东,但是要注意安全,明白吗?游戏开始。
指反方向。
过渡:老师看到同学们注意力很集中了,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了,我们上课好吗?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请欣赏:(点击四季图片)你从图中读到了哪些信息?2、图片分别向我们展示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点击出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春、夏、秋、冬,也叫做四季。
(板书:四季)3、四季的排列顺序是:……,第二年又从春季开始,第三年呢?四季就是这样有顺序的循环更替出现。
(板书:更替)二、提出问题1、关于四季更替这种现象(手指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2、你们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是要研究四季更替形成的原因,如果我们知道了四季更替的形成的原因,那么所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说课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以及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公转的规律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和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探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2.教学难点:地球公转运动规律的理解,四季变化产生原因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表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回答问题,得出地球公转的基本方向和周期。
3.探究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和实验,分析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得出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总结实验结论。
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随着季节的变化。
2.掌握气温变化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气温的变化原因。
2.学习如何调查气温数据。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季节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引入气温变化的话题。
教师让学生自然观察现象,尝试总结季节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建立起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2. 活动(20分钟)2.1 实验1:气温变化的原因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实验。
学生分别在室内和室外测量气温,比较两者的数据,并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可以用手感受温度的差异,同时对比表格数据,找出室内和室外气温的变化原因。
教师提示:实验数据要标明时间和地点,让学生感受到气温变化是随时刻变化并且不同地方有所区别的。
2.2 调查: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温学生使用气温计在校园内进行气温测量。
全年分为四个季节,学生需要在每个季节选择不同的时间段,测量气温并整理数据。
收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气温数据,分析数据和规律。
学生可以用直方图或折线图等图表形式,将调查数据显示出来,初步了解一年中气温变化的情况。
3.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将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教材或图书资料,了解气温变化的规律及原因,认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而且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与其他地区的气温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四、教学反思气温变化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时刻关注气温的变化极易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数据,更加深刻的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同时,孩子们探究了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体验了季节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这个教学方案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自然环境的观察应用于生活中。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知识点复习提纲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课知识要点第一课一、填空1、人的一生经历(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中(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最快。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特征之一,它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问题1、你现在处在什么生长发育时期?应该注意什么?答、我现在处在青春发育期。
应该注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合理休息等。
2、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男女生长有什么规律?答、青少年发育期女生从12岁开始发育,男生从13岁—14岁开始发育,在此时期女生比男生早发育2年,10岁以前男同学平均身高略大于女同学的身高,12岁开始女孩的身高、体重超过男孩。
3、举例说说你遗传你父母的哪些特点?有哪些变异(植物也举例说明)3、什么叫遗传现象?什么事变异现象?答、自己与爸爸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叫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妹姐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第二课一、填空。
1、(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水)球。
人类认识它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
2、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大多是(咸)水。
3、古希腊人通过(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的现象,提出了“地球说”。
4、(哥伦布)是地理发现的先驱者。
5、(麦哲伦)是航海家,探险家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
二、问题1、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球体?答、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大多是咸水。
2、古希腊人通过什么现象提出地球说?答、古希腊人通过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的现象,提出了地球说。
第三课一、填空。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指示(南北方向)。
4、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二、问题1、什么叫地球仪?有什么作用?答、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叫地球仪。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综合题文】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答题】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和______带。
全球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_(递增、递减),产生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因素。
【答案】热北寒南寒递减纬度【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有关知识。
【解答】由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北寒带和南寒带,全球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产生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答题】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平直、弯曲),主要因为南半球的______面积大。
【答案】平直海洋【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有关知识。
【解答】南半球的等高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更大,地表性质更均匀。
【答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洲。
【答案】非南极【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有关知识。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非洲大部分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2.【答题】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说法,有误的是()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南北半球的气温知识考查。
【解答】一天中的最低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故不符合题意;一天中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故不符合题意;北半球的最高月均温一般为7月.故不符合题意;南半球的最低月均温一般为7月.故符合题意,选择D。
3.【答题】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判断该地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为温带,并且最高月气温在1月,最低月7月,此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位于南温带.选项C符合题意。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主要涉及到"天空的变化"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公转以及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梳理: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当地区正对着太阳时为白天,背离太阳时为黑夜。
2.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即一年。
-地球公转使得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季节和温度变化。
3.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的。
-当一个地区靠近太阳时,它会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气温升高,进入夏季;反之,当一个地区远离太阳时,它会接收到较少的太阳辐射,气温降低,进入冬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正处于冬季。
4.季节变化的特点-春季:春天是冬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
气温逐渐回升,植物开始发芽,万物复苏。
-夏季: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气温高,阳光强烈,白天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
-秋季:秋天是夏季向冬季过渡的季节。
气温逐渐降低,植物开始凋谢,果实成熟。
-冬季: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气温低,阳光较弱,白天时间短,植物休眠,大部分动物进入冬眠状态。
5.地球倾斜与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地球轴线倾斜导致了季节变化的发生。
-地球自转的轴线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5度。
-当地球某个半球倾斜向太阳时,该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升高,进入夏季;反之,当地球某个半球远离太阳时,该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降低,进入冬季。
通过学习第二单元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自转、公转以及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最新长江作业本-六年级-科学-上册-鄂教版答案
1 我们的生长发育一、1.C2.B二、1.×2.√3.×4.√三、1.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儿童;2.遗传;3.变异;4.遗传,变异;5.遗传,变异。
四、略。
五、1.10 10 12 2.10 12 3.13六、略。
七、略。
我们居住的星球2 地球一、1.14900,亚,4400,大洋,900;2.36100,太平,17868,北冰;3.51000,29.2,71.8。
二、1.×2.√3.√三、看法略。
证据:人们站在海岸上,迎接归航的船只时,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四、麦哲伦;环球航行。
五、月食和日食是地球的影子,弧形的明暗界线可以说明地球是圆的。
六、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中心说3 地球仪一、1.C2.C3.A二、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三、1.√2.×3.×4.√5.√四、略。
五、1.根据经纬度;2.报告自己所在的经纬度。
4地图一、1.A 2.D 3.B二、首都,河流,省会,方向,铁路,湖泊,公路。
三、1.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
2.河流,湖泊,铁路,公路,城市,方向,山脉。
3.图例,方向,比例尺。
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各种符号。
四、1.北;汉。
2.循礼门。
3.1,2。
5 建立“地球档案”一、略。
二、1.提示: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2.提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
3.不对,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6 昼夜交替一、1.C 2.B 3.A 4.A 5.B二、1.白天;晚上。
2.会。
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产生了以昼夜交替现象。
三、1.略。
2.略。
3.地球位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4.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在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哥白尼7 谁先看到日出一、1.前一天的17点,前一天的12点;2.16点后;3.早上;4.凌晨,下午;二、1.向后运动;2.逆时针;3.自西向东。
season知识点六年级
season知识点六年级季节知识点(六年级)一、四季的变化季节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由于地球自转和倾斜的原因,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会出现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现象,从而形成四季的变化。
1. 春季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通常从3月起至5月上旬。
春季的特点是温暖而多风,气温逐渐升高,大地回暖,万物复苏。
植物开始发芽吐叶,花朵盛开,鸟类也开始筑巢繁殖。
2. 夏季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通常从6月起至8月上旬。
夏季的特点是炎热潮湿,阳光强烈并持续时间长。
气温高,人们常感到热乎乎的。
植物繁茂,果实成熟,湖泊和河流水位上涨,适合进行游泳和水上活动。
3. 秋季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通常从9月起至11月上旬。
秋季的特点是气温适宜,空气干燥清爽,天空湛蓝。
植物的叶子逐渐变黄、变红,落叶飘落。
人们常常欣赏到美丽的红叶和金色的稻田。
4. 冬季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通常从12月起至次年2月上旬。
冬季的特点是寒冷干燥,天气阴冷且短暂。
植物休眠,树木光秃秃的,河流和湖泊结冰,尤其在高纬度地区会出现大雪和寒冷的气候。
二、季节的影响不同的季节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 生活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饮食和作息习惯。
在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人们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
夏季炎热,需注意防晒和做好防暑工作。
冬季寒冷,人们会增加穿衣量,注意保暖。
2. 农业季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也有重要的影响。
春季是农作物的播种季节,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繁茂的季节,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冬季是农作物休眠和土地休养的季节。
3. 自然景观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春季是花朵盛开的季节,美丽的樱花、杜鹃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夏季是嬉水游泳的好时节,清澈的湖水和河流成为人们消暑的天堂;秋季的红叶和金田风光令人陶醉;冬季的银装素裹给人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感觉。
4. 人们的精神状态不同季节的气候和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
春季多人兴奋、热情,夏季人们精力旺盛,冬季人们偏向沉静。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
《四季更替》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四季更替》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生活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一、谈话导入:出示四季的图片,观察图片,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哪四个季节?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春天完了是夏……)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也就是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不断循环,四季在不断更替,可以这样理解吗?(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
)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1、师:关于四季更替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2、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会不会能迎刃而解?那我们就来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二)大胆猜测: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三)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
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
第二种: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2、自主解疑解疑一: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
师: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真的是四季形成的关键吗?请看科学家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数据(课件演师:现在大家认为四季的形成,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鄂教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姓名〔1课〕一、填空题1、要了解我与去年比拟,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拟明显的是〔〕和〔〕。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和〔〕。
4、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和〔〕。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6、〔〕和〔〕是生物的特性之一二、问答题1、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2、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第—单元〔2——5课〕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地球是〔〕,蛋清、蛋壳就是〔〕。
3、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第—次围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和〔〕、〔〕、〔〕、〔〕。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在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叫〔〕。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上下,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
9、地球的外表积约〔〕,半径平均约〔〕,地球赤道周长约〔〕。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
11、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率领由约〔〕名船员操作3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经过2个月零9天,总算看到了大陆。
12、地球是一个〔〕13、看地图,一是要了解〔〕,二是要判定〔〕三是要了解〔〕二、问答题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困难历程?2.前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发生转变的?答:3.地球外表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4.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5.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6.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7.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8.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9.怎样制作地球档案?三、技能题1、说出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气温的概念及单位、测量工具;2. 学会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3.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并且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并且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三、教学策略气温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
这一节主要讲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
教材分别从日变化和年变化两个方面讲述气温的变化,从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个方面讲述气温的分布。
在“气温的变化”中有以下几个要点:1.什么是气温;2.气温的表达方式;3.气温的变化及气温曲线图,为此教学活动中设计了“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掌握绘制气温曲线图的能力,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绘制和阅读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1.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A.降水量少B.气温日变化大C.气温年变化大D.平均气温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月气温出现在()A. 1月B. 2月C. 7月D. 8月3.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低温出现在( )A. 1月B. 2月C. 7月D. 8月某中学的气象活动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6℃、16℃、14℃、4℃根据相关材料完成4~5题。
4.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最有可能是()A. 8℃B. 12℃C. 20℃D. 10℃5.该日的平均气温是()A. 12℃B. 10℃C. 11℃D. 15℃答案:B;C;D;B;B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气温的概念及测量二、气温的变化三、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2课时四、教学目标1.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等温线图。
2.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课是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
这部分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球的公转,二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掌握四季变化的原因,从而提高对地球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认识。
在地球的公转方面,教材介绍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包括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等。
同时,教材还通过图示和文字解释了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规律。
在四季变化方面,教材从地球公转的角度解释了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不断变化,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光照等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教材还通过实例分析了四季变化对人们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球运动和四季变化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如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掌握四季变化的原因,提高对地球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四季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规律,四季变化对人们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与实验、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的原理。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与习题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1我们的生长与发育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现在处于少年期。
4、孩子与父母在身体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在生理学上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在身体形态等方面如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生物都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6、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女生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男生。
男生在12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女生。
2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人们认识地球经历的过程: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3、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我国属于亚洲,位于东半球或者北半球。
5、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6106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70.8%;陆地总面积约1495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29.2%。
6、想一想有哪些事物或者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答:①带有桅杆的船在海面上远远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而离去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麦哲伦探险从西班牙出发往西行,最后船只顺利回到西班牙。
③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地球是球体。
④日食时,太阳遮住的边缘是弧形的。
7、是谁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什么办法证明的?答:是麦哲伦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环球航行的办法证明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结合下面的有关数据和事实分析和讨论。 ● 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
冬天 夏天
● 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
同一时间 南北半球 的季节刚 好相反。
3.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 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关于四季的成因,人们 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 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
1.了解地球公转。
通过观测,人们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从
下图中,我们能发现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
地球公转示意图
通过观测,能发现地球公转的哪些特点?
地球公转示意图
提示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
一年
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 不会改变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
椭圆形的 方向自西向东
4 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自 转,除了这种运动方式外, 地球还在公转。什么是公 转?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 化有关系吗?
聚焦
同一地点的景物在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中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生物变化 气温变化 影长变化
叶子:春天长出,夏天茂盛,秋天落叶,冬季光秃秃 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 从春到夏,影子逐渐变长;从夏到冬,影子逐渐变短
A.365
B.1
C.24
课堂达标
选择
C 3.四季的形成与( )无关。
A.地轴的倾斜
B.地球的公转
C.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C 4.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 )旋转。
A.北极星 B.地轴
C.太阳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 括自转和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自转一 周是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地球 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 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的,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 形的。四季变化还与地球公转有关。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10课卵石的形成1、卵石的特点:卵石不分大小,都是形似鸟卵、光滑圆润的。
2、卵石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由于河流上游两边高山上的岩石受风化作用,形成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石块。
第二阶段:这些石块经流水的冲刷,缓慢的向下游移动,并不断被水流磨圆。
经过长时间的作用,逐渐变成卵石。
第12课升高的河床1、黄河是我们国家第二长河,全长5500多千米。
它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黄河下游的河床:泥沙的大量淤积,下游河床不断加厚、加高。
3、黄河的泥沙这么多的原因: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人为因素:过度开发、毁林毁草4、治理黄河的方法:(1)对黄土高原进行综合治理,植树造林,合理放牧,修建梯田。
(2)黄河沿岸可以加高堤坝,种植防护林,开通河道。
第13课沙尘暴1、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像地球温室效应、森林锐减、植被破坏、气候异常等因素。
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2、沙尘暴带来的危害:(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2)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3、如何防止沙尘暴: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并重。
第14课唐山地震1、地震的成因: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变化,地球的内部积累了大量能量,在地壳脆弱的地方造成岩层断裂,这样就产生了地震。
第15课庞贝城的毁灭1、火山的形成: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当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岩浆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2、火山爆发的危害:(1)火山喷出的大量气体、尘埃会破坏环境,造成大气污染。
(2)火山爆发会毁坏房屋、森林甚至吞噬城市。
(3)火山爆发可以引发其他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海啸、地震等。
3、火山爆发的益处:(1)火山爆发可以制造出新的大陆或岛屿。
(2)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火山灰可以成为良好的土壤肥料。
(3)火山附近的地热可以成为人们的新型能源。
(4)火山周围的奇特环境成为良好的旅游资源。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设计
《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5课。
本单元的5~7课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而设计的。
内容编排分别是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研究,四季变化成因初探,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最后回归生活,了解四季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我们常说的四季变化是指平均气温的四季变化、正午影长的四季变化、日出时间的四季变化、太阳高度的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都是与地球公转有关的。
学生在低中年级已经有过四季变化规律和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学习,本课选取“探究正午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作为主题,是基于课程标准关于学习目标选定的,教科书还在拓展部分提供了日出时间变化规律和太阳仰角变化规律的学习资料。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定节气用的天文仪器,它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面上有刻度,不同的刻度代表不同的节气。
【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低中年级时,知道“四季的不同”主要是气候的变化以及部分动植物的四季变化。
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的变化,但是关于影长的四季变化却不了解,关于圭表更是知之甚少。
所以本课引入了圭表的学习及制作,旨在让学生关注到中国古代一些先进的观测技术。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材料给学生制作简易圭表,激发学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2.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复制古代天文仪器,模拟测量四季的影长。
2.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帮助我们发现四季影长的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有创新精神,勇于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圭表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造生存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圭表的工作原理,制作圭表并测量影长四季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P53 活动 1.
赤道0°
南北半球的气温从赤道 向两极逐渐降低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受纬度位置影响
规律一: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气温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规律二: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概念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一般用 ℃ 表示。
1. 气温的观测
工具:温度计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 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 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定。
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
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百叶窗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 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 半球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 球出现在一月,南半球出现在七月。
为了直观地反映某地各月气温的高低变化, 通常绘制全年气温曲线图,图底的横线上标 出各月份,左侧竖线上会有表示气温的标尺, 各月的平均气温用圆点标出,各点的连线, 就是全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三、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受纬度位置影响:低纬度气温 高 ,高纬度气温 低 . 2、受海陆位 同纬度地带,气温夏季陆地气温 高 ,海洋气温 低 ;
置的影响 冬季情况相反。
3、受地形影响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
0.6℃ 。
测量工具:温度计
• 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
左右,
最低值出现
在 日出前后6点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影响气温日变化的原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地球的运动
自转产生:
现象:产生昼夜交替
气温日变化
公转产生:
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气温年变化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年中四季绿色圃的中小变学教育化网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日变化表现: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午后2点 左右, 最低值出现在 日出前后6。点
2、气温的年变化 年变化表现: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高,1
月
最低;海洋上 8 月最高, 2 月最低。南半球 相反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气温/℃ 30
20
10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年)
月份
气温 (℃)
1 2345 6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7 8 9 10 11 12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1
4
7
10 月份
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一横、二纵 三描点、四连线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