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概论
The growth rate of the fiscal revenue fluctuates with the macroeconomic status
财政收入年增长率(1979—2004)
30 25 20 15 10
5 0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Try to sum up
The scale of the total revenue is increasing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四)财政收入的原则 1根本原则 (1)受益原则 按对政府所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消费和受
益,消费受益多的多分担,消费受益少的 少分担。 (2)支付能力原则 按人们的支付能力,收入水平高的多分担, 收入水平低的少分担。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按]:自筹城市供水系统资金是极具吸引力的方 案,其中首要的理由是:谁得到,谁支付,自己 管自己,这样公平合理。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正 确,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总是存在这样的猜测:在 服务的供应上,城市对农村,大城市对小城市总 有一种不公平的优惠。
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论 第二节 税收 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入 第四节 公债
课时:8~12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论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二、财政收入规模、结构:理论与实证 三、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一)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 1、概念: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
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 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 (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公共性质的货币 资金; (2)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 (3)不同时期财政收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法纳税,政府依法征税。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2、无偿性——国家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取得税收收入 不需偿还、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不需 要向纳税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及某些特许权利。
➢ 税收的无偿性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是税收基 本特征的中心特征。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二、税收的性质 税收的性质是指税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作
为一种分配方式所反映的不同的经济关系。 它是由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性质所决定 的。 社会国家的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取之有道、 用之于民、用之有效”。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三、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指税收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据强 制征收。
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 • 减免(减税和免税的简称)
减税是指减征部分税款 免税是指免去全部税款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概念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五、课税基础 • 课税基础是指课税的客观基础。 • 税基是明确课征对象、确定税率,划分税
收类型的主要依据。 • 广义与狭义之分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六、违章处理
• 定义: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采取的惩罚性 措施。
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客观、可
行)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2、税收效率原则
——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 运行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税务行政的管理 效益。
1、税收的经济效率 1)税收规模应符合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
政府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效率 2)税收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率损失最小。
税收中性:税收应尽可能不对经济行为产 生负面影响。 2、税收的行政效财政率学财。政收税入篇收的征收成本最小化。 遵从成本和征管成本。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财政概述二、单项选择题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消费品D、固定资产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
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B、公共物品C、私人物品D、准私人物品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B、税收C、货币政策D、国际贸易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三、多项选择题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B、信息不充分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D、自由竞争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C、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D、固定性第二章财政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A、国民总产值B、国内总产值C、国民收入D、社会个人收入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A、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B、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经济与社会效益D、企业效益5.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A )A、C+V+MB、C+VC、V+MD、C+M6.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D )A、农业B、重工业C、建筑业D、轻工业7.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 )A、东部沿海B、中部省份C、西部地区D、北部地区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形式(AC )A、财政直接配置资源B、财政间接配置资源C、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D、财政通过微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2.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ABD )A、市场机制不完善B、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C、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须要D、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3.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A BC )A、税收B、转移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D、财政性支出4.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为(ABC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小于总需求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D、总供给与总需求无关系5.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包括(ABCD )A、消费B、储蓄C、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D、进口商品6.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需求包括(ABCD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支出需求D、出口需求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 )A、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按照马克思产品价值的构成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D )构成.A、cB、v+cC、m+vD、c+v+m3.财政积累的源泉是(B )A、vB、mC、v+mD、c+v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D )倾斜.A、政府B、公有制企业C、其他所有制企业D、居民个人5.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 D )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分额A、人头税B、定额资源税C、比例流转税D、累进所得税6.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 )A、税收收入B、企业收入C、债务收入D、事业收入7.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C )。
《财政学》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一般公共收入)
一、分析政府的财政收入本质上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剩余产品,剩余产品越多,政府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收入。
社会剩余产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越高,剩余产品越多,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更多。
二、财政收入概述1. 财政收入的含义政府收入是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到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
2. 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为便于分析,有必要按一定的标准对财政收入加以分类。
政府收入分类是将各类政府收入按其性质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以便全面、准确、明细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总量、结构及来源情况。
(1)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这是以财政收入的形成依据为标准划分的财政收入类型。
收入依据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一般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共收费和其他收入等形式。
(2) 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按财政收入的具体来源进行分类,有助于充分认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对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的决定作用,以及财政收入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按财政收入来源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一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标准,分为国有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
二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可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和其他部门收入等;同时也可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等。
三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结构,分为各区域或行政区划提供的财政收入。
(3) 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个部分。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M中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
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
V是指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
从目前来看,V虽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财政与税收教案——财政收入概述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通过本章学习,让同学们了解财政入的基本内容,了解财政收入的分类意义,重点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意义,规模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财政收入规模的措施、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节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一、什么叫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表示国家集中占有的那部分货币资金。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分类的目的是要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即财政收入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又是通过什么形式集中起来的,也就是要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
出于这种目的,对财政收入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按部门结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农业的收入、来自工业的收入、来自建筑业的收入、来自交通运输业的收入、来自商业的收入等;也可以说是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等。
2、按所有制结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国有经济的收入、来自集体经济的收入、来自私营经济的收入等。
3、按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于C的收入,来自V的收入,来自于M的收入。
(二)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经济依据是政府向公众提供了公共物品,政府需要向政府交税。
非市场性交换。
征税凭借国家政权,既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的、也是最古老的形式。
2、非税收入包括:(1)国有企业上缴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包括上缴收益和企业留存收益两部分。
上缴收益是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应分得的收益。
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权。
(2)政府收费——使用费和规费收入。
使用费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市场性物品所收取的费用(主要是混合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也具有私人物品的特点,如高速公路、高等教育等)主要是对物品的受益者,谁受益、谁交费。
规费收入是指政府对居民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1、税收 • 2、公共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 • 3、政府投资 • 4、公债
• 五、财政政策类型 • 1、按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中发挥作用 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 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2、按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时,对经 济产生的效果不同,可分为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 财政政策
• 3、取得的成绩 • (1)拉动了需求和GDP的增长 • (2)办成了多年想办的大事 • (3)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 ( 4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间的差 距 • ( 5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 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 4、存在的问题 • (1)国债使用效益不高,出现 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 (2)会引发财政风险
文盲率(00)
• • • • 美国0.6% 日本0.3% 中国6.72%; 2010年为4.08%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2000年)
• • • • 产业 世界平均 中国 美国 德国 第一 5.2% 17.6% 1.7% 1.1% 第二 31.4% 49.4% 26.2% 28.4% 第三 63.4% 33% 72% 70.6%
• 采用政策 工具: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所得 税、转移支付 社会有效需求
• 调节对象:民间投资
2、设计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制和社 会救济、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 度,使其起到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使经济达到自动均衡。---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2
不超过1500元
• • • •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基本内容 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财政学第三章第四节 非税收入
2.政府性基金的特征
政府性基金具有集中性、临时性和专用性等三个 显著特征:
(二)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性收费的比较
1.收取方式不同 政府性基金取得,政府与被征收主体之间不发生 直接管理或服务关系;而政府性收费与对被征收 主体提供具体服务或行使管理职责相联系。
2.收入特性不同
一般而言,政府性基金属于非补偿性的收入,是 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的收入,与 具有特定目的税收性质相似,是比较典型的“准 税收”;而政府性收费除专项收费以外,一般都 具有明显的补偿性特点。
在西方的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从有利于提高资源 配置和使用效率的角度考虑,地方或基层政府主 要提供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准公共产品和 自然垄断行业产品,并且这些与居民日常生活紧 密相关的准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行业产品的提供 成本主要依靠政府收费来解决,因此政府性收费 在地方政府或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 高。
(二)政府性收费与经营性收费的区别
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需的资金通过税收或 政府性收费解决,而企业提供产品和劳务是通过 市场取得收入,即市场价格或经营性收费。因此, 政府性收费与经营性收费有严格区别。
(1)属性不同。
政府性收费的本质是一个财政分配问题,体现国 家与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属于 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经营性收费属 于价格范畴,体现商品或劳务买卖双方之间的交 换关系,是企业行为,具有非强制性和竞争性。
4.资金规模和使用方式不同
政府性基金征收数额一般都比较大,具有专门用 途,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政府性 收费数额一般较小,用于相关管理或服务中的有 关开支。
3.收入来源不同
财政学重点内容
《财政学》§重点一:外部性及政府职能等内容1:外部性概念外部效应: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公共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内容2:外部性矫正当存在外部效应时,无论是正外部效应,还是负外部效应,都意味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损失,因此,需要对外部效应加以矫正【对外部效应的矫正必须着眼于对私人边际效益或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矫正措施:1、政府管制(对生产消费行为作出某些限制)条件:了解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及社会边际效益;对外部边际成本进行衡量和测定。
困难:它要求政府掌握大量准确信息;社会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经常发生变化;政府不但要规定(污染)产品的总量,而且还要为每一企业规定个别的限量;限量之内的产品的外部成本并没有内在化。
2、法律手段,可以看作另一意义上的管制;因权益界限不明确而造成的外部效应问题,通过法律手段的管制可使产权得以明确;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在相关交易方之间将既定的权力自由交换为现金支付就是有效率的,政府仅仅通过设定资源使用的权力就可以使外部效应内在化;在通过法律确定产权归属的情况下,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来矫正外部效应。
3、实行一体化,实行一体化意味着全面地实行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这既需要条件,又有很大难度;一体化生产对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是不适宜的。
4、政府税收,主要是用来矫正负外部效应,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
征税额与外部效应相等是这种矫正性措施的基本特征。
将负外部效应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能减少至零。
5、政府补贴(subsidy)矫正正外部效应,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
补贴额与外部效应相当是这种矫正性措施的基本特征。
政府补贴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
内容3:市场市场是一种实现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经济联系的系统空间,同时又是“一种物品的买主与卖主之间互相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财政学第三章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论
(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V、M的影响) 3.收入分配政策;(V与M、财政集中率) 4.价格因素;(累进税制、通货膨胀税) 5.体制因素;(计划、市场)
6.财政政策因素 (扩张、紧缩)
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论 一、财政收入分类
(一)按收入的形式分类
1.税收收入 (国家行政权收入)
2.企业收入 ( 国有 财产权收入)
3.债务收入( 国家信用 收入)
4.其他收入(事业收入;规费收入 管理收入; 公产收入)
; 罚没收入; 国家资源
(二)按经济成分分类
目前,我国经济是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的、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这必然反映到财政上 来,即财政收入按经济成份分类有来自于国营、集体、 个体、外资、中外合资企业收入。在我国经济建设的 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同,财政收入的构 成不同。
(三)收入层次分类
1.中央收入
2.地方收入
3.共享收入
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
量指标
(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
1.含义:一年内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或相对量 2.衡量指标: (1)绝对量 (2)相对量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财政学第三章
现实经济中,价格在短期内缺乏充分弹性 (粘性)。具体原因:工资刚性、菜单成 本、垄断等。因此短期内会产生
供求缺口
AS>AD AD>AS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需政府运用宏观 财政政策进行调 控
二、第二类市场缺陷
1、消费者偏好不合理
9
完全竞争运行结果的合理性所依赖的基本 观念之一是消费者的偏好是合理的,市场 崇尚消费者主权。 现实经济中却存在消费者偏好不合理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公众形成各自有利益诉求的 “集团”是正常的。这对社会和谐发展是有 益的。但是有两种情况不在其内:一是为利 益而勾结权力,一是以权力而谋求利益所形 成的特殊利益集团。
例如,官商勾结导致的小煤窑事件,1990年 代后期以来的100万件土地违法事件等。
改革的措施:一方面深化体制改革,约束
如果市场参与者不能平等享有所交易的商 品质量的信息 逆向选择(劣质品驱除优 质品)
如果市场参与者不能平等享有所交易商品 交易环境的信息 道德风险(信息优势 一方损害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5、交易成本(Transaction)
运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例如了解价格 信息、谈判、签订合同、监督合同的履行 等。
另据2006年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0.4% 的人口 掌握了70%的财富,而在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60%的
财富。因此该报告称,中国的财富集中度世界第一, 成为世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三)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该职能的目标是维持社会稳定,即社会总 供求的平衡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具体目 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
部门利益;另一方面,应该让老百姓有自己 的利益集团,形成通畅的利益诉求渠道。例 如我国的农民。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图9-1 拉弗曲线图
30
合理发挥各个财政收入形式对经济发展的 反作用力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公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有资产收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1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归根到底是通过税收 动员储蓄并诱导投资来实现的。
税收政策是促进经济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自动 稳定的税收政策和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
调节需求总量 调节需求结构
33
国有资产收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有资产收入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提供了财力 保障。
国有资产收入为国有资源重新配置提供了财力保 障。
34
本章小结
财政支出所需的资金是依靠财政收入来筹集的。财 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财政收入的取得形式有: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 债务收入和其它收入。
一方面, 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不清晰、 不合理, 以及因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而造成 的各级政府间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 是政 府、尤其是省以下级基层政府非规范收支 活动产生的核心内在动因;
另一方面, 财政立法不完善、政府收支机制 不规范、健全的公共预算体系缺失和公共 收费制度不健全等, 是我国非规范收支存在 的重要外在诱因。
应重视对个人税负实行合理负担。
23
第四节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二、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合理发挥财政收入
对经济的反作用力
24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 经济发展还包括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结
构、社会政治状况、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 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福利水平、健康状况、 分配状况等方面的改善。
财政学第3章
(2)转移性支出的自动调节作用(政府对个人的 转移性支出) 经济过热 收入增加 失业、低于最低收入保 障线的人数减少 政府发放的失业保险金、最低生 活保障金等转移性支出自动减少 相对减少个人 的可支配收入 抑制个人需求 抑制经济过热。 经济衰退 收入减少 失业、低于最低收入保 障线的人数增加 政府发放的失业保险金、最低生 活保障金等转移性支出自动增加 相对增加个人 的可支配收入 刺激个人需求 刺激经济复苏。
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
草绿色:0.25–0.29 黄色:0.30–0.34 浅橙色:0.35–0.39 橙色:0.40–0.44
粉红色: 0.45–0.49 大红色:0.50–0.54 深红色:0.55–0.59 超深红色:不少于 0.60
灰色:无资料
资料来源/view/718336.htm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体制模式。 1.政府职能范围侧重于市场失灵的空间和宏观经 济层次 2.政府职能实现手段和方式多样化
第二节
优化资源配置职能
一、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涵义
(一)什么是资源配置? (二)为什么要配置资源? (三)为什么要高效配置资源?
相对的
资源的稀缺性 绝对的
从历史上看
从现实中看
(四)资源配置的方式
市场配置
政府配置——财政承担
(五)市场配置资源一般是有效的,但存在市场 失灵 (六)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概念:财政通过自 身的收支,控制资源流向,供给公共产品,最终实 现全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职责和功能。
二、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方向和内容 (一)总的来说,方向是将资源配置于公共经济 部门;具体而言,将资源配置于以下几个方面:P58 1.将资源配置于政府各职能部门 2.将资源配置于各事业单位 3.将资源配置于生产准公共产品的企业(主要是自 然垄断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
财政学资料(1-7章)
《财政学》(第六版)练习题第一章财政概念一、单选题1、下列哪些商品不属于公共品和公共服务()A 、国防 B、外交 C、司法 D、保险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A、企业B、市场C、政府 D 、家庭3、下列是财政的性质()A、竞争性B、公共性C、利己性D、排他性4、公共品一般有谁提供()A、企业B、政府C、非政府组织D、家庭5、私人品的特征()A、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竞争性和排他性6、公共品的特征()A、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竞争性和排他性7、外部正效应表现为()A、社会成本大于内部成本B、社会收益大于内部收益C、社会成本小于内部成本D、社会收益小于内部收益8、外部负效应表现为()A、社会成本大于内部成本B、社会收益大于内部收益C、社会成本小于内部成本D、社会收益小于内部收益9、财政伴随()出现而产生A、人类B、国家C、阶级D、资本主义10、市场失灵的表现不包括()A、无法提供公共品B、外部性存在C、价格由供求决定D、信息不完全11、属于财政学规范研究的问题是()A、财政收入是多少B、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C、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好不好D、财政赤字是多少12、不是政府缺陷的是()A、信息充分B、寻租行为 C 、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 D、政府决策失误13、下列哪些产品属于公共品()A 、职业技能培训 B、食品 C、有线电视 D 、国防二、多选题1、财政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C、收入分配职能D、弥补市场失灵职能2、市场失灵表现为()A、不能提供公共品B、外部性存在C、垄断D、信息失灵E、个人偏好不合理F、收入分配不公3、政府干预手段()A、立法B、行政手段C、提供公共品D、财政手段4、政府失灵表现为()A、政府信息失灵B、寻租存在C、政府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D、政府公共决策失误5、公共品的特征()A、非竞争性B、非排他性C、竞争性D、排他性6、混合品的特征()A、俱乐部产品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C、具有排他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D、竞争性E、排他性7、财政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B、非直接偿还性C、收支的对称性D、阶级性E、公共性8、解决企业排污造成的外部负效应的可行手段有()A、开征庇古税 B 、产权明晰 C、公共管制限制企业排污D 、市场手段出售排污权9、垄断的治理手段()A、反垄断立法B、公共定价C、对垄断利润征税D、市场监督10、公共品需求的特征()A、社会的共同需求B、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有C、只能被部分人享有D、满足公共需求是企业的职责三、判断题1、公共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
西财《财政与金融》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第三章财政收入主要概念: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规模预算外资金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最优财政收入规模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通过一定渠道和形式占有的由政府集中掌握的社会产品。
广义的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
我国从1994年起采用狭义的财政收入,把债务收入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手段。
2、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的规模就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
财政收入的规模可用绝对额和相对额来表示。
3、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收入,即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4、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是按照预算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由中央政府集中筹集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
5、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是按照预算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由地方政府集中筹集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
6、通货膨胀税:货币持有者因为通货膨胀而遭受的资本(资产)损失。
7、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以实现社会投资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以正确处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处于社会经济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
(二)问答题:1、财政收入分类:按收入形式划分,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可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按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可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按管理级次,可将财政收入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按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可将财政收入分为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财政与税收考试要点总结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的类型及基本特点:有若干种分类方法,依据:1.收入的持续与否,可分为经常性收入与临时性收入2.收入的来源渠道,可分为直接收入和派生收入3.强制性特征,可分为强制收入与非强制收入根据政府取得收入的形式不同,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公共债务收入、公共收费,这是财政学最常用的方法。
税收收入,指一国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据相关法律和预定的标准,向处于本国税收管理范围之内的居民和企业组织强制无偿征收的财政收入。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以税、利及少量的收费形式上缴国家财政时,所形成的财政收入。
特点:国家具有行政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有税有利,税利互补”公共债务收入,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性收入,也称公债或国债。
特点:自愿性和有偿性公共收费,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以有偿交换取得收入的形式称之为公共收费。
、特点: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已取得政府所赋予的权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可用绝对数额和相对数额来表示。
绝对数额就是财政收入总额,相对数额就是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其影响:首先,对一个国家来说,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其次,财政收入得规模应该适当。
若规模过大,则说明政府集中的资金过多,会压低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市场就会走向萧条,全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受到影响;若规模过小,政府职能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同样会降低社会的经济效率。
影响财政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簪水平越高,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反之,规模越小收入分配政策:影响剩余产品占国民收入总量的份额;影响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的份额。
一般,越强调分配公平,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价格因素:首先,对财政收入实际购买力的影响,价格水平上涨率高于、等于、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财政收入为实际负增长、不增不减、实际增长。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复习与思考1. “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那时,各国遵循亚当·斯密学说,提倡经济自由化,主张“廉价政府”,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很少有所作为。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由此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另外,由于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措施的加强,以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支出的手段成为可能,也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
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
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
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根据这种解释,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为图3—1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3—1瓦格纳法则的解释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
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
《财政学教案》word版
《财政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财政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财政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3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熟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含义及影响1.4 财政制度的构成与演变了解我国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分析现行财政制度的构成及特点第二章:财政收入2.1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来源掌握税收、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变化趋势2.2 税收原理探讨税收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效率等理解税收负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3 税收制度与政策熟悉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及分类分析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及效果2.4 非税收入管理了解非税收入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探讨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第三章:财政支出3.1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内容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及变化趋势3.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探讨财政支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方向3.3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应用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具体财政支出项目3.4 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历史演变探讨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第四章:财政政策4.1 财政政策概述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类型及目标分析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2 财政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特点理解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原理及过程4.3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分配等方面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及调整4.4 财政政策实践与评价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及演变评价现行财政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五章:区域财政与财政转移支付5.1 区域财政差异及其影响分析区域财政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探讨区域财政差异对经济的影响5.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定义及类型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成及特点5.3 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掌握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的方法及原则评价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的作用5.4 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策略探讨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意义及目标提出实现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6.1 税收制度概述理解税收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分析税收制度在财政收入与经济调控中的作用6.2 税收分类与税收原则掌握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概念及特点探讨税收原则,如平等、公正、效率等6.3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理解税收政策的目标,如稳定、增长、公平等熟悉税收政策工具,如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等6.4 税收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税收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七章:国债与财政风险7.1 国债概述理解国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掌握国债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及功能7.2 财政风险与债务管理探讨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分析债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7.3 国债市场与国债政策熟悉国债市场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理解国债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4 国债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国债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国债政策在财政运行与经济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八章:社会保障支出8.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2 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理解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的定义、目标及工具分析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3 社会保障支出管理探讨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8.4 社会保障支出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社会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九章: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9.1 环境保护概述理解环境保护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2 环境税收与环境财政政策理解环境税收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掌握环境财政政策的工具与实践9.3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环境保护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果及不足9.4 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探讨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融合的趋势提出完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建议第十章:财政预算与财政监督10.1 财政预算概述理解财政预算的定义、类型及功能掌握财政预算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10.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理解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分析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0.3 财政监督概述理解财政监督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财政监督的方法与手段10.4 财政监督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财政监督的演变及现状评价财政监督在财政运行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十一章:国际财政与财政合作11.1 国际财政概述理解国际财政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与内容11.2 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理解国际财政合作的概念、目标及原则分析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与实践11.3 国际税收与财政转移支付理解国际税收的概念、特点及问题掌握国际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与实践11.4 国际财政合作的挑战与展望探讨国际财政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展望国际财政合作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第十二章:财政学研究方法12.1 财政学研究方法概述理解财政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掌握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2.2 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等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3 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4 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与发展趋势探讨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如大数据分析、等分析财政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财政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3.1 财政规划与预算管理理解财政规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预算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3.2 财政政策分析与制定理解财政政策分析的概念、目标及方法掌握财政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程序13.3 税收筹划与企业管理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技巧13.4 财政风险管理理解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掌握财政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第十四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14.1 国内外财政学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学领域的经典案例从中提取经验教训,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14.2 财政学实践演练设计财政学实践演练scenarios,如预算编制、税收政策设计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3 财政学模拟考试与点评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14.4 实践项目与实习指导提供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回顾与总结回顾整个财政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收获15.2 财政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学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财政学在应对挑战中的创新与发展15.3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15.4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和应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和特点,以及财政支出的分类、规模和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 ①调节需求总量 • 总需求﹥总供给——发行公债 • 总需求<总供给——收回公债 • ②调节需求结构 • 发行国内公债将消费需求转化为积累需求 • ③发行外债影响需求和供给 • 外债—外汇储备—中央银行购入—增加货币投
放—增加需求
• 外债——购买物资——增加国内供给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 6.按发行主体划分 • (1)中央公债 • (2)地方公债
• 7.按公债用途划分
• 生产性公债 • 非生产性公债
• 8.按公债利率形式分 • (1)固定利率公债 • (2)浮动利率公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二、公债制度
• (一)公债发行 • 1.公债发行条件 • (1)公债发行额 • (2)公债的期限 • (3)公债的发行价格 • (4)公债券的利率 • 公债票面金额及编号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国债风险指标一览表
发行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债务依 存度 17.76
22.14 23.28 26.12 29.90 28.07 26.31
偿债率
9.57 14.15 18.29 22.17 23.82 16.69 11.79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 (3)公债的偿还能力 • (4)指标衡量 • 债务依存度=当年的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100% • 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为15%~20% • 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25%~30% • 偿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 • 一般认为应为8%~10% • 债务负担率=当年国债累积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 发达国家一般认为不超过45%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四)公债的种类
• 1.按发行期限划分 • 短期公债:1年以内 • 中期公债:1~10年 • 长期公债:10年以上 • 永久公债(无期公债) • 2.按举债形式划分 • (1)政府契约性借款 • (2)发行公债券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 3.按发行区域划分 • (1)国内公债 • (2)国外公债 • 4.按流通与否划分 • (1)上市公债 • (2)不上市公债 • 5.按发行的性质划分 • (1)自由公债 • (2)强制公债
(二)公债的偿还
• 1.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 (1)预算直接拨款(通过预算列支) • (2)预算盈余 • (3)设立的偿债基金 • (4)每年新发行公债收入的一部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2.公债偿还的方法
• 公债付息方式 • (1)按期分次支付法 • (2)到期一次支付法 • 公债还本方式 • (1)直接偿还法 • 分期偿还法 • 一次偿还法 • (2) 市场购销法(买销法) • (3)调换偿还法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8
第三条件
• 1.公债产生的条件 • (1)财政支出的需要——客观要求 • (2)借贷资本的存在——可能性 • 2.公债发展的条件 • (1)需要—弥补赤字、 调控经济 • (2)条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2.公债发行方式
• (1)直接发行 • ①直接销售 • ②摊派 • ③定向私募 • (2)代销发行 • (3)承购包销发行 • (4)招标拍卖发行 • 价格投标——定率竞价 • 利率投标——定价竞率 • 竞争性出价 • (5)公卖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 1.外债的主要形式 • (1)外国政府贷款; • (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3)外国银行贷款; • (4)出口信贷; • (5)发行国际债券。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 2.确定适度的外债规模(需要、可能、偿还) • (1)指标衡量 • 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出口收入×100% • 国际公认安全线20%;危险线30%。 • 经济债务率=当年外债余额/GDP×100% • 国际公认安全线﹤30%。 • 出口债务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出口收入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三、公债管理
• (一)内债管理 • 1.确定合理的内债规模(需要、可能、偿还)
• (1)从用债的需要来看
政府预算差额。 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需要。
• (2)从发债的可能性来看
公债的承受能力 应债客体——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水平 应债主体——收入水平
2005 20.40 12.40 15.78
2006
16.89
2007
21.63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2.建立合理的内债结构(成本、风险)
• (1)合理的公债期限结构; • (2)合适的持有者结构; • (3)合适的利率水平与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二)外债管理
债务负 担率 5.22
5.72 6.43 7.37 9.76 12.84 14.67
发行 债务依 偿债率 债务负
年份 存度
担率
2001 24.36 12.25 16.28
2002 25.75 13.56 18.88
2003 24.96 13.60 19.37
2004 24.15 13.91 18.88
×100%
• 国际公认安全线﹤100%。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我国外债风险指标一览表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PPT文档演模板
偿债率
2.7 15.4 9.0 6.5 8.3 8.7 8.5 7.1 10.2 9.1
第三章财政学财政收入
(三)公债的作用
• 1.从财政角度讲 • (1)公债是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 • (2)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 (3)公债是筹集建设资金的较好方式。 • 2.从经济角度看
• (1)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
化;
• (2)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3)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 • (4)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