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的原因及术后护理
胃肠外科肠瘘护理查房
胃肠外科护理查房时间:2019年03月14日地点:医生办公室内容:肠瘘护理查房护士长:各位护理,姐妹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查房是医生护士首次共同查房。
由医生讲解疾病解剖生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等。
护士负责护理方面查房。
今天由郝沁武医生为大家介绍肠瘘相关知识。
郝医生:首先肠瘘的概念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循此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体外。
可引起感染、体液丧失、内稳态失衡、器官功能受损及营养不良等改变。
病因和分类:1、按瘘发生的原因:先天性后天性治疗性2、按肠腔是否与相通分:肠外瘘肠内瘘3、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分侧瘘、端瘘。
病理生理1、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高位瘘表现较严重,失液量可达每日7000ml,若未得到及时补充,可很快造成脱水、低血容量、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和休克等;电解质的丧失因肠瘘的部位不同各异。
2、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
肠液丢失→大量消化酶和蛋白质的丧失、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负氮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恶液质、机体脂肪和肌肉的大量消耗→死亡3、消化液腐蚀及严重感染由于大量含消化酶的肠液的外溢,瘘口周围皮肤长时间被消化液侵蚀,极易发生糜烂、感染和出血,大多数肠瘘在形成过程均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并发腹壁深部和腹腔内脓肿、脓毒败血症。
临床表现1、腹膜炎期多于腹部手术后3~5天(1)局部消化道症状体表创口见脓液、消化液、肠内容物及气体流出周围皮肤腐蚀红肿、糜烂、剧痛,甚至继发感染,破溃出血,注意观察瘘口排出物的性状。
高位肠瘘-漏出液中往往含大量的胆汁、胰液等,日排出量大,多呈蛋花样或米黄色、稀糊状,刺激性强,腹膜刺激征明显,全身反应重;低位肠瘘-排出量小,刺激性弱,但其内含有粪渣,不利于引流,而细菌量大,可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
(2)全身体温升高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脓毒血症多系统多器官功能衰竭2、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多发生于瘘发病后7~10天。
肠瘘护理PPT课件
抗凝血药:预防血栓 形成源自06抗酸药:中和胃酸, 保护肠道黏膜
康复治疗
01
饮食指导:合理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
02
运动康复:适当运动, 增强体质
03
心理辅导:缓解心理 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04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 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典型案例
1.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疾 病类型
2. 肠瘘原因:手术、外伤、感染等 3. 护理措施:饮食、活动、药物、
肠瘘分类
01
外瘘:肠管与腹壁外皮肤相通
02
内瘘:肠管与腹壁内器官相通
03
高位瘘:瘘口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
04
低位瘘:瘘口位于回肠或结肠
05 复杂性瘘:瘘口多、位置深、治疗困难
肠瘘原因
1 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肠管损伤等 2 腹腔感染:如腹膜炎、腹腔脓肿等 3 外伤:如枪伤、刀伤等 4 肿瘤:如肠癌、肠息肉等 5 消化道疾病:如肠炎、肠梗阻等 6 其他原因:如先天性畸形、放射性损伤等
1 降低感染风险
2 促进伤口愈合
3 提高生活质量
4 减少并发症发生
5 缩短住院时间
心理支持等
4. 护理效果: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康复情况等
5. 护理经验:总结护理过程中的经 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瘘口清洁,防止感 A
染
保持瘘口周围皮肤干燥, C
防止湿疹
指导患者进行瘘口自我 E
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B 观察瘘口分泌物,及时
处理
D 定期更换瘘口敷料,保
持瘘口通畅
护理效果
02
03
04
05
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感染
脐肠瘘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引言脐肠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脐肠瘘术后常见的护理诊断,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护理诊断1. 皮肤完整性受损:由于手术创伤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原因,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完整性受损。
2. 营养失调:术后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3. 感染风险:术后切口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
4. 肠道功能紊乱: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影响肠道功能。
5. 心理压力: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三、护理措施1.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措施(1)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避免污染。
(2)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 营养失调的护理措施(1)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摄入。
(2)根据患者病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3)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3. 感染风险的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观察切口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4. 肠道功能紊乱的护理措施(1)观察患者排便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2)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
(3)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如益生菌、泻药等。
5. 心理压力的护理措施(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3)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增强自信心。
四、护理评价1. 观察患者皮肤完整性,评估护理效果。
2. 监测患者营养状况,评估营养支持效果。
3.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评估感染风险。
4. 监测患者肠道功能,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5.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心理护理效果。
五、总结脐肠瘘术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肠瘘病人的护理范文
肠瘘病人的护理范文肠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合理的护理和管理,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和提高康复速度。
本文将为您介绍肠瘘病人的护理方法。
一、术后早期护理1.合理饮食:术后早期肠瘘病人的肠道功能较差,建议给予低脂、低渣的液体饮食,如流质饮食和蛋白质饮料,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咖啡。
2.管路护理:术后早期需要定期检查和护理肠瘘引流管,及时清洗和更换引流袋,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3.皮肤护理:保持肠瘘引流口周围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温水进行清洗,然后涂抹适当的护肤品。
4.床位护理:术后早期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身体舒适。
5.情绪护理:术后的肠瘘病人常常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护士应耐心倾听和安慰,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病人舒缓情绪。
二、术后中期护理1.饮食管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饮食种类和量,建议病人少量多餐,合理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引流护理:定期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果引流液呈浑浊、有脓血或异味,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同时,定期清洗和更换引流袋和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3.皮肤护理:肠瘘引流口周围的皮肤易受引流液刺激,容易发生皮肤炎症。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清洗和涂抹适当的护肤品,保持引流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4.体位护理:要求病人保持平卧位或半卧位,避免不必要的体位变换和压力,预防床垫糜烂。
5.预防感染:定期检查病人的体温,注意排泄物的状况,及时观察和报告发热、感染等异常情况。
同时,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确保环境的清洁。
三、术后后期护理1.饮食调理:根据病人的康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选择新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且适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2.活动和康复训练:逐渐增加病人的运动量,可以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运动耐力练习等,有助于促进康复和恢复。
3.皮肤护理:病人自理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引导病人自己清洗和护理引流口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和干燥。
肠瘘病人的护理
肠瘘病人的护理肠瘘(intestinal fistula)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
肠瘘时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病情腹胀、并发症多,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死率高(15%--25%)。
【病因和分类】按肠瘘发生的原因、是否与其他器官或体表相通、肠道的连续性及所在部位有不分类。
1、按瘘发生的原因(1)先天性: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如卵黄管未闭所致脐肠瘘。
(2)后天性:占肠瘘发生率的95%以上,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腹腔或肠道感染:如憩室炎、腹腔脓肿、克罗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或肠结核。
②肠道缺血性疾病③腹腔内脏器或肠道的恶性病变:如肠道恶性肿瘤。
④腹部手术或创伤:绝大多数肠瘘都是由手术或创伤引起,如腹部损伤导致的肠管损伤或手术时误伤、吻合口愈合不良等。
(3)治疗性:是指根据治疗需要而施行的人工肠造瘘,如空肠造瘘或结、直肠造瘘等。
2、按肠腔是否与体表相通①肠外瘘:指肠腔通过瘘管与体表相通。
肠外瘘又可根据瘘口的形态分为管状瘘及唇妆瘘。
前者是肠外瘘中较常见的类型,是指肠壁瘘口与腹壁外口之间存在一瘘管;后者为肠壁直接与皮肤粘着,瘘口处肠粘膜外翻成唇状。
②肠内瘘:指肠腔通过瘘管与腹内其他脏器或肠管相通,如胆囊横结肠瘘、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和空肠空肠瘘。
3、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①侧瘘:肠壁瘘口小,仅有部分肠壁缺损,肠腔仍保持其连续性。
②端瘘:肠腔连续性完全中断,其近侧端与体表相通,肠内容物经此全部流出体外,亦称为完全瘘。
此类瘘很少见,多为治疗性瘘。
4、按瘘管所在的部位①高位瘘:指距离Treitz韧带100cm内的消化道瘘,如胃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空肠瘘。
②低位瘘:指发生Treitz韧带100cm以下的消化道瘘,如空肠下段瘘、回肠瘘和结肠瘘。
5、按肠瘘的日排出量①高流量瘘:指每天排出消化液在500ml以上。
危重病讨论-肠瘘
讨论
护士5:
护理诊断:腹痛、腹胀 与消化液外漏,导致强烈刺激有关 目标:减轻腹痛、腹胀,促进病人舒适 护理措施:
1.病人取半卧位,并经常变换体位,既可改善呼吸亦可减少毒素 吸收,易于控制感染。
2.止痛: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应用。 3.控制感染:根据肠瘘的部位和常见菌群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 生素。
讨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讨论
护士9:
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 目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加强病情观察: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腹胀有无加剧,了解肠蠕动的 恢复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保证有效引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 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
THANK YOU
普外三
• 感谢阅读
讨论
护士1: 肠瘘:指肠管与其他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病理性通道,肠 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体外,引起严重感染、体 液失衡、营养不良等改变。
讨论
护士2:
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与肠内容物渗出,继发感染有关 目标:三天内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体温低于38.5℃者行物理降温:用温毛巾轻拍患者
护士6:
护理诊断:水、电解质紊乱 与消化液从瘘管排至体外或其他间隙导致吸
收减少有关
目标: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护理措施:
1.遵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机体需要量 2.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患者的神志、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皮肤 温度及弹性,肠蠕动及腹胀程度
讨论
护士7:
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饮禁食,摄入不足,
总结
护士长总结
肠瘘的护理看似简单,实则比较难。病人长期卧床,要
肠瘘患者的护理
【临床表现】
3.瘘管形成期 若引流通畅,腹腔内脓肿将逐渐缩小,沿肠内容物排出的途径形成瘘管。病人的感染症状已基本控制, 仅留有瘘口局部刺激征及肠粘连表现,全身症状较轻甚至消失,营养状况逐渐恢复。 4.瘘管闭合 瘘管炎症反应消失,瘢痕愈合,病人临床症状消失。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值、红细胞计数下降;严重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生化检查可有血清 Na+、K+浓度降低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下降; 肝酶谱(GPT、GOT、AKP、γ-GT等)及胆红素值升高。 2.特殊检查 (1)口服或胃管内注入亚甲蓝后,观察创口或引流管,记录亚甲蓝排出的时间及量,以初步判断瘘口的 部位和大小。此法适用于肠外瘘形成初期。 (2)瘘管组织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可明确有无肿瘤、结核等病变。 3.影像学检查 (1)B超及CT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深部脓肿、积液、占位性病变及其与胃肠道的关系等。 (2)瘘管造影: 适用于瘘管已形成者,利于明确瘘的部位、大小、瘘管的长度、走行及脓腔范围。 (3)胃肠道钡剂造影: 了解全消化道情况,尤其是瘘远端肠管有无梗阻。
【定义】
肠瘘(intestinal fistula)是指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肠瘘分为外瘘和内肠内容物不流出肠 腔外者称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胃结肠瘘、肠膀胱瘘等。
【病因】
1.先天性肠瘘较少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如卵黄肠管未闭所致脐肠瘘。 2.后天性肠瘘占大多数 常见病因有: ①腹部手术损伤:绝大多数肠瘘都是手术后并发症; ②腹部创伤:腹部损伤,受损的肠管未及时处理可发展为肠瘘; ③腹腔或肠道感染:如腹腔脓肿、克罗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④腹腔内脏器或肠道的恶性病变:如肠道恶性肿瘤。 3.治疗性肠瘘是指根据治疗需要实施的人工肠造瘘,如空肠造瘘、结肠造瘘等。
肠瘘的原因是什么
肠瘘的原因是什么肠瘘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肠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肠瘘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肠瘘的原因肠瘘的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恶性肿瘤、放射线损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与感染性疾病等方面。
临床上肠外瘘主要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的病因是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造成吻合口瘘。
小肠炎症、结核、肠道憩室炎、恶性肿瘤以及外伤伤道感染,腹腔炎症、脓肿也可直接穿破肠壁而引起肠瘘。
有些为炎性肠病本身的并发症,如Crohn病引起的内瘘或外瘘。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肠瘘中以继发于腹腔脓肿、感染和手术后肠瘘最为多见,肠内瘘常见于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和化疗也可导致肠瘘,比较少见。
肠瘘的治疗(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是高流量肠瘘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肠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病因包括消化液的大量丢失;严重腹腔感染所致的高分解代谢:胰岛素拮抗,糖利用障碍,出现高血糖;难以纠正的酸中毒;以及在肠瘘的治疗过程中,不恰当的营养支持和液体补充等。
因此,肠瘘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比较复杂,形式多种多样,并且贯穿整个病程和治疗过程中,随瘘流量的改变,感染控制程度的不同,紊乱的程度也会发生改变。
在肠瘘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基本措施是保证正常的水电解质和酸碱补充,控制肠液漏出,及时发现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对肠瘘患者应注意监测24h出入量、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细胞比容、血浆渗透压、尿量、尿比重、尿电解质等。
特别要注意有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肠瘘治疗过程中既可出现高钾,也可出现低钾,而病人可无明显症状。
由于细胞内外钾离子的交换是缓慢的,并需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血清钾并不能完全代表和反映总体钾的量及其变化。
造瘘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造瘘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造瘘术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肠道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特别是在患有肠瘘,肛周瘘等情况下,造瘘术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造瘘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造瘘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造瘘术后护理问题
1、术后出血:由于手术后患者需要开刀,创面长时间的不愈合会导致术后出血。
2、穿孔: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肠壁穿孔,这时候会破开上、下肠道之间的粘膜,引起腹腔炎等严重后果。
3、感染:无菌操作不到位,术后感染极易发生,若感染引起肛周脓肿,需及早就诊。
4、尿潴留:此类病人因盆腔手术部位过于严密,导致膀胱和输尿管压迫而发生尿液潴留。
5、腹部积液和胃肠道功能障碍:由于手术后肠道创面未愈合,受
刺激易导致胃肠道功能异常。
造瘘术后护理措施:
1、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多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避免手术部位
受到过度刺激。
2、饮食:术后几日内,病人避免进食辛辣、重口味、高油脂食品,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的清淡饮食,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3、清洁:术后患者要定时清洁手术部位,每日更换敷料,避免细
菌感染。
4、输液:手术后患者需要输液来补充身体内缺少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身体的脱水现象。
5、观察:制定详细资料,仔细观察患者术后的情况,如有突发情况,及时处理。
在造瘘术后的护理中,患者和家属需了解造瘘术后护理问题和护
理措施,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保证造瘘术的成功。
未来小健康,让我们一起关心自己的健康吧!。
肠瘘的护理
肠瘘的护理摘要】肠瘘是外科胃肠道术后严重的并发症[1],因为有大量的消化液及粪便从瘘口流出,不仅造成患者全身病理生理变化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将1例多年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肠瘘护理各种致伤原因导致肠壁上有异常穿孔,肠内容物外溢即称为肠瘘,分为内瘘和外瘘。
我们常说的仅指外瘘。
肠外瘘可由开放性腹部损伤、医源性外伤(损伤肠管、手术操作错误、吻合口愈合不良、腹内异物存留或引流物安置不当等)、腹腔内化脓性特异性感染、肠穿孔以及肠肿瘤侵蚀腹壁等原因所造成,80%的肠外瘘为手术后并发症。
为单个瘘、多发瘘;按部位可分为高位瘘、低位瘘;按流量可分为高流量瘘和低流量瘘。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目前的病情及肠瘘的治疗步骤,即早期尽量采用全静脉营养,使消化道处于休息状态,促进瘘口的愈合;经2-3月仍未愈合者可考虑手术;要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树立良好的生活形象,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做好造瘘口的护理,减少异味并经常鼓励病人的任何微小的进步,以分散注意力和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
2.腹腔及肠道急性病症,诊断不明时应禁食,禁用镇痛剂、灌肠和摄食,以防掩盖或/和加重病情。
3.通畅引流与皮肤护理使用双套管放置于瘘口、脓肿的最低点,利用负压装置及时将漏出液吸走,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要注意切口的保护,腐蚀皮肤的地方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并及时更换敷料;若瘘口较大需接假肛袋时要注意皮肤的准备情况、袋口的大小,并定时更换;为减少瘘口周围的炎性反应,防止导管堵塞,可定期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脓腔。
4.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高位肠瘘的病人丢失消化道液较多,每日可达2000-3000ml或更多,需详细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并测定电解质,以作为静脉补液的依据。
对于低位肠瘘或低流量的肠瘘(如漏夜小于300ml)的病人,可适当予以口服补液;为减少肠液的分泌丢失,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生长抑素。
5.营养护理需注意热量、蛋白质和氨量的摄入,以使机体处于正氮平衡,促进肠瘘的愈合或为手术创造条件。
36例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的护理
护理 , 加强营养支持 , 做好肠 内营养及完全 胃肠外 营养 的护理。
关键词 : 腹部 手术 ; 肠瘘 ;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6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 8 52 0 )7 5 5 3 17 —9 7 (0 80 —0 1 —0
肠瘘 是 腹 部 手 术 后 最 严 重 的并 发 症 之 一 … 1,
出液以粪性液为主。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护
理措 施 。
对瘘 口周 围皮肤产生腐蚀作用 , 易致瘘 口周 围皮 22 1 引 流 护理 充 分 引 流是 治疗 的重 要 手 段 .. 肤溃烂 、 痛 , 的甚 至感 染 。 因此 , 取 有 效 的 之一 , 疼 有 采 可降低瘘 口周围感染 的发生率, 促使瘘 口愈 护理措 施是 帮助 患 者 康 复 的关 健 。2 0 03年 1 合。引流过程详 细记 录引流液的量 、 2月 性质 、 色, 颜 至 20 07年 1 , 院 收治腹 部 手术 后 肠瘘 患 者 3 各班 交接 清楚 。 月 本 6 例, 现将 护理 报告 如下 。 22 1 1 高位 肠 瘘 若 瘘 口接 近切 口, 经 切 口 .. . 可 1 I 床资料 I 盆 从瘘 口顺着肠管轻轻插 入引流管; 若瘘 口较小且 11 一 般资 料 本 组 3 . 6例 , 3 男 2例 , 4例 ; 女 年 局限 , 经造影 或 亚 甲兰试 验证 实 肠瘘 , B超 定位 在 龄 1 ~6 7 9岁 , 平均 4 . 7 2岁 ; 良性 疾病 术后 发 生 肠 下经皮 穿刺 置入 引流 管 。高 位 肠瘘 置 管 引 流应 注 瘘2 1例, 中 胃十二 指肠溃疡 6例 、 部外伤 6 其 腹 意引 流管 的置 管深 度 , 般 以 2 -3 m 为宜 , 一 0 0c 固 例 、 道疾病 5例 、 胆 阑尾 炎 2例 、 症 胰 腺 炎 2例 , 定可靠 , 重 防止引流 管 向内滑入肠腔 或脱 出。为保 恶性 肿 瘤 术 后 发 生 肠 瘘 1 5例 ;6例 肠 瘘 均 为 外 持 引流通 畅 , 引 流 液 较 稠 厚 时 用 生 理 盐 水 低 压 3 在 瘘, 其中十二指肠残端瘘 8 、 例 胃肠吻合瘘 7 、 例 食 冲洗 , 冲洗时严格无菌操 作; 负压 吸引 的压力一般 ~1 P [ 3 压 2J 管胃吻合 口瘘 1 、 例 食管空肠 吻合 口瘘 1 、 例 回结 为 8 2k a _ , 力 过 大 易 导致 引 流管 孔 与 周 肠吻合 口瘘 3 、 例 输入输 出襻 吻合 口瘘 5例 、 小肠 围组 织 吸 附致 引 流 不 畅 或 导致 周 围组 织 损 伤 , 压 瘘 6例 、 阑尾 残端 瘘 3例 、 十二 指 肠 残 端 与 胃肠 吻 力过 小 吸 引不 彻 底 , 能 达 到 引 流 目的。本 院 采 不 合 口多 发瘘 2例 。 用 硅 胶 负 压 吸 引 球 , 压 球 的 负 压 在 7 5k a左 负 . P 12 结 果 手 术 治 疗 1 . 2例 中 , 治 愈 , 死 右 , 续 负 压 吸 引 , 时 倾 倒 引 流 液 , 9例 2例 作持 及 以维 持 球 于十二指肠残端漏并发严重腹腔感染 , 例死于严 内负 压 。本 组 共 3 1 0例 , 亚 甲 兰试 验 后 直 接 置 9例 重感 染及 多 脏 器 功 能 衰 竭 ; 守 治 疗 2 保 4例 中 ,1 2 管引 流 ,1 经 X线 造影 后 在 B超 指 引下 行穿 刺 2例 例治 愈 , 死 于 肿 瘤 晚 期 全 身 衰竭 , 2例 1例 死 于 急 引流术 ,4h引 流量 5 ~1 0 。 2 0 5 0ml 性 呼吸窘迫 综合 征及 严重 腹腔 感染 。 2 2 1 2 低 位肠瘘 如果吻合 口旁有引流管且 ... 2 护 理 通畅 , 无需另外 处理 , 吻合 口旁未置引流 管, 若 则 21 心 理 支 持 患 者 均 有 手 术 史 , 后 出 现 肠 需 在 B超 引 导 下 作 穿 刺 置 管 引 流 。本组 共 6例 , . 术 瘘, 普遍 存在 恐惧 、 焦虑 、 虑 、 郁 情 绪 。严 密关 行 B超 引导 下 穿 刺 置 管 引流 , 管 后 接 模 式 吸 引 疑 抑 置 注患者情绪变 化, 做好健康 宣教 , 采取交谈 法 、 转 器 , 负压调 节 为 1 . ~2 . P , 天 引 流 液 2 0 3 3 0 0k a每 0 移法等手段 , 控制或疏导患者的不 良情绪 , 鼓励患 ml 右 。 左 者积极配合治疗。 2 22 瘘 口周 围皮 肤 护理 ..
肠瘘护理常规
肠瘘护理常规(一)定义肠腔内容物经过肠管中任何部位的不正常孔管流出,统称为肠瘘。
一般分为肠内瘘和肠外瘘。
(二)临床表现1、腹膜炎期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3-5天局部:病人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大便次数增多或由于麻痹性肠梗阻而停止排便、排气。
全身:继发感染的病人有体温升高;病人可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全身症状。
2、腹膜内脓肿期多发生于瘘后7-10天。
3、瘘管形成期多发生于肠瘘发生后1-2个月。
4、瘘管闭合瘘管炎症反应消失、愈合,病人临床症状消失。
(三)观察要点术前1、完善相关术前准备。
2、观察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乏力、贫血或浮肿表现。
3、观察瘘口周围皮肤与组织情况术后1、注意敷料有无渗血以及血压、脉搏变化。
2、引流管护理放置引流管者,可见有血液流出;若未放置引流管,应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情况。
(四)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护理(1)嘱患者取半卧位,采用腹腔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充分引流,准确记录冲洗液和肠液量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用温水擦净,然后用氧化锌软膏涂抹。
(3)及时更换潮湿敷料、被褥,加用护架,以避免管腔及皮肤受压。
(4)遵医嘱予以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促进机体康复。
2、手术前护理(1)抗感染应用抗生素,做好肠道准备。
(2)皮肤准备,术区备皮、并且保持瘘口周围皮肤并保持清洁干燥。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能力。
3、手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肠瘘患者手术剥离面大,术后可能出现弥漫性渗血,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面色的变化,伤口负压引流液和敷料的渗血情况。
(3)患者术后和腹腔内均有潜在感染的机会,应注意观察体温、腹痛、腹胀、恶心等腹腔内感染的体证。
(4)术后放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严密观察,准确记录。
(5)早期下床活动,待腹部伤口愈合曾加活动范围及时间。
(六)健康指导1、心理指导了解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得心理状况;掌握影响病人情绪波动的因素。
《肠瘘病人的护理》
对于稳定的病人:寻找瘘口不愈的原因;设法由肠 外营养改为肠内营养支持;进行确定性手术前的 准备工作。
对于病情未稳定的病人:寻找感染灶,设法引流;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已有功能障碍的病人,同时维 护那些尚未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
二、治疗的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 主要为手术期处理,多数病人需要
进行肠外营养3-4周。
1.处理原则:
1.有效的将溢漏的肠液及时清除,不要让其 在腹部泛滥,使从肠腔溢出的肠液按治疗要求、 按给予的途径引流至体外;
2.促进管状肠外瘘的自然愈合;
3.设法恢复肠道的连续性,达到能应用肠内 营养替代肠外营养的目的。
四、肠外瘘的局部护理
2.处理方法:
1.引流 2.外堵 3.内堵 4.瘘口周围皮肤的处理
淡黄色稀蛋花样液体,对 周围皮肤腐蚀性较重
流出量随瘘内口的口径而 肠液较稠,刺激性较轻,
异,较空肠瘘为少
口服的食物基本不呈原形
流出量少
呈半成形或成形粪便
腹部表现
➢腹壁
腹部瘘口周围常可见潮红、糜烂和轻度肿胀, 病人常感觉疼痛难忍,部分可出现感染、脓痂、溃 疡或出血。部分病人多次手术,可遗留多条瘢痕, 也可因营养障碍,瘘周腹壁软弱或出现腹壁疝。
三、控制感染
感染来源:肠液溢漏至腹腔形成腹腔脓肿、腹膜
炎,也可来自静脉导管以及肠道细菌易位。
控制感染:对于腹腔脓肿和腹膜炎,合理有效的
引流是控制感染的主要方法;抗生素可以协同引 流控制感染,但抗生素不能取代引流;导管脓毒 症在肠瘘病人中发生率高达6%-10%,其处理多采 用拔出导管,应用抗生素。
四、肠外瘘的局部护理
观察病人局部和全身症状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保持引流通畅 准确、及时地给予抗生素治疗
肠造瘘口病人的护理
肠造瘘口病人的护理
一、术后护理
1.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情况,以及瘘口的排泄量及颜色,及时报告医生。
2.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给予适当的药物,如抗感染药物、止痛药物等。
4.协助病人进行早期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二、伤口护理
1.每天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擦拭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2.定期更换瘘口敷料,注意观察瘘口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3.防止瘘口感染,注意手卫生、瘘口自身的卫生。
三、饮食护理
1.术后病人应以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
2.饮食要注意多样化,避免单一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平衡。
3.食物应细碎、软化,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粗糙的食物。
4.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大量油脂的摄入。
四、心理护理
1.积极与病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2.给予病人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4.协助病人建立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五、其他护理
1.注重排便习惯的培养,定期帮助病人清理瘘口周围皮肤,防止感染。
2.教育病人及家属如何正确清洁和更换引流袋,防止发生渗漏和引起
其他并发症。
3.妥善处理病人的粪便,防止感染的传播。
4.注意保湿皮肤,避免瘘口周围皮肤因长时间的湿润而引起皮肤炎症。
总之,对肠造瘘口病人的护理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术后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可以有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肠瘘的护理个案
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肠瘘的护理个案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性,58岁,因慢性胰腺炎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胰瘘肠瘘并发症,入院后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
术后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护理。
患者的病情患者因长期酗酒和高脂奇饮食习惯导致慢性胰腺炎,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无效后,医生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胰腺组织坏死导致胰瘘肠瘘的形成,立即进行了胰瘘肠瘘修补手术。
术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密切观察和护理。
护理问题1. 胃肠功能恢复问题由于术后消化系统受到刺激及干预,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
2. 饮食调理问题术后的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食物及刺激性食品,保证膳食均衡,并遵循进食顺序及时间。
3. 伤口护理问题术后患者需要对伤口进行密切观察,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4. 合并症护理问题术后出现明显并发症时,需要及时处理,如感染、出血等,需要紧急处理。
5. 心理护理问题术后的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支持与护理。
护理措施1. 消化系统护理监测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进行处理。
饮食调理方面,根据医嘱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保证患者膳食均衡,防止胃肠功能紊乱。
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
5. 宣教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病情宣教,加强患者术后护理意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结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肠瘘的护理,需要以患者为中心,综合施护,保证患者的康复。
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加强交流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也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肠瘘原因与处理论文
肠瘘原因与处理【摘要】目的对消化道实施手术后发生肠瘘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53例实施肠道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结果 44例患者出现好转或达到治愈,3例患者属于高位瘘,3例患者属于回肠瘘后并发高位瘘,1例患者属于空回肠瘘,2例患者由于直肠瘘导致死亡。
结论针对消化道术后发生肠瘘的不同原因,要采取相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术后肠瘘;发病原因;治疗患者实施消化道手术后发生肠瘘是由于肠腔因为各种原因同周围的组织以及患者体外形成病变通道。
患者一旦出现肠瘘,会并发感染,大量出血以及体内水电解质出现紊乱,并造成人体内脏器官的损害,所以要针对不同的肠瘘原因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本次研究对53例实施消化道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进行相关治疗,临床的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1998年5月到2011年8月共53例患者消化道实施手术后出现肠瘘,其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段为5日-79岁,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39例属于小肠瘘,14例属于结直肠瘘;31例属于高位肠瘘,22例属于低位小肠外瘘;50例属于管状瘘,5例属于唇状瘘;38例属于单发瘘,15例患者瘘口在两个以上;9例由于腹腔发生感染导致出现脓毒败血症,最终引起器官衰竭死亡;肠瘘出现的时间为手术后的第一天-手术后的一个月。
1.2 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早期会出现腹痛症状、腹胀症状、嗳气症状、发热症状以及腹膜炎症状,患者的引流管或者手术伤口处会渗出肠道内的物质,患者的直肠或者膀胱会出现刺激感;患者口服美篮可或者通过胃管服药,药物会渗漏出来,通过对消化道实施造影,能够观察瘘口的位置以及梗阻的有无;通过瘘管实施碘油造影能够观察到腹壁瘘口是否和肠腔相互贯通。
1.3 治疗方法依据患者手术后肠瘘出现的不同时间,进行相关的治疗:①患者手术后48小时内,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再次进行手术治疗;②患者手术后的48小时到14天内,使用双套管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进行负压吸引,对腹腔发生的感染进行控制;③患者手术后的15天到1个月,通过双套管对肠道提供营养;④患者手术后1到3个月的,对唇状瘘使用医用硅胶片进行内部封堵,对管状瘘使用水压法以及封堵法和粘合胶封堵法;⑤患者手术后3个月以上的,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
肠瘘的护理-(1)
临床表现
腹部手术后3-5天
局部: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大便增多
或麻痹性肠梗阻而停止排气排便。在体表可找到
腹
瘘口并见消化液,肠内、 容物气体排出,皮肤出现
膜
红肿糜烂,甚至感染,破溃出血。
炎 期
全身: 体温升高﹥38℃,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 调,严重者低容量性休克
肠瘘
瘘发生后7-10天, 炎性反应、腹腔
肠瘘的护理
主讲人:潘兰
定义
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
通道, 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 引起感染、体液丢失、
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
并发症多、处理难度大、死亡率高。
分类
(一)按发生原因:
1、先天性:脐肠瘘 2.后天性: (1)腹腔或肠道感染:腹腔脓肿,溃疡性 结肠炎,肠结核 (2)肠道缺血性疾病 (3)腹部手术或创伤:腹部损伤导致肠管 损伤,手术误伤,伤口吻合不良 (4)治疗性:空肠造瘘,结肠直肠造瘘
引流及灌洗护理
通过冲洗和负压吸引将肠内容物和脓液引流
经原有引流途径放置
剖腹放置
经感染裂开的腹部切口放置
护理措施
❖ 早期应用全胃肠外营养, 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勿过快
营
或过慢。
养 ❖ 可经鼻胃管、空肠造口插管或经瘘口插管, 灌注要
支
素饮食。
持 ❖ 定时定量输注白蛋白。
❖ 保证适当热能与蛋白供应质量
分类
(二)按肠腔是否与体表相同:
1、肠外瘘:管状瘘,唇状瘘 2.肠内瘘:胆囊横结肠瘘,直肠膀胱瘘
(三)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
1、侧瘘:瘘口小,部分肠壁缺失, 肠腔仍保
持连续性 2.端瘘(完全瘘):完全中断,近
肠瘘病人的护理
肠瘘病人的护理摘要:肠瘘是腹部手术后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创口愈合、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还由于肠瘘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使机体稳定状态失衡。
由于经瘘口有大量的消化液流出,对瘘口周围皮肤产生腐蚀作用,易致瘘口周围皮肤溃烂、疼痛,甚至感染[1]。
因此,采取加强内环境和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肠瘘;护理肠瘘是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的称为肠外瘘[2]。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内环境失调、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感染、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程长,病死率高,且患者极其痛苦,因此对肠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术后护理1.1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应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若术后患者持续高热,体温达38-39℃,且伴有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等临床症状,切口有大量渗出液或引流物中有粪臭味脓汁流出,应考虑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3],此时应尽快引流,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必要时行结肠造口再造手术。
1.2观察有无伤口感染,腹部感染的发生,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痛的感觉征象。
观察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腹腔内感染的征象。
术后可能因远端肠道不通畅,功能失调,胃肠减压不充分或营养状况欠佳等,发生肠瘘的可能,临床可有“先胀后瘘”表现[4],应注意观察。
2.加强负压引流及灌洗护理瘘口内放置持续负压吸引管和滴液管,以充分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利于炎症,水肿消退,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瘘口愈合。
2.1引流管的选择与安放根据瘘口情况,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引流管的顶端应放置在肠内口的附近,但不可放入肠腔内,滴液应放在引流管顶端附近,固定引流管并覆盖敷料。
2.2调节负压大小根据肠液稠度,流出量调整,一般负压为4Kpa(1千帕=7.5毫米汞柱)或更低些为宜,但肠液粘稠,流出量大时,负压可略大些,最高可达6.6Kpa,但应避免负压过小致引流不充分或过大造成肠粘损伤,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版
3
肠瘘的常见 原因有手术 、创伤、腹 腔感染、恶 性肿瘤、放 射线损伤、 化疗以及肠 道炎症与感 染性疾病等
方面
临床上肠外瘘主要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是术后发 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的病因是术后腹腔感 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造成吻合口瘘。
小肠炎症、结核、肠道憩室炎、恶性肿瘤以及外 伤伤道感染,腹腔炎症、脓肿也可直接穿破肠壁 而引起肠瘘。
精神不振、 食欲下降、 消瘦、浮肿 及严重的水、 电解质失衡 及酸碱平衡 紊乱
整理版
7
处理原则
控制感染
1
有效冲洗 和引流
3
抑制肠道 分泌
5
手术治疗
7
2
维持水电 解质酸碱
平衡
4
营养支持
6
堵塞瘘道
整理版
8
护理问题
体液 不足
体温 升高
皮肤 完整性 受损
营养 失调
潜在并 发症
整理版
9
防压疮(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垫气垫床)
出院后,定期随访 若发现腹痛腹胀、排便 不畅等及时就医
3
4
感染:
肠瘘一旦发生后,由于引流不 畅而造成腹腔内脓肿形成。肠 腔内细菌污染周围组织而发生 感染,又因消化酶的腐蚀作用 使感染难以局限。
整理版
6
腹痛腹胀、 肌紧张及 反跳痛
潮红、糜 烂和轻度 肿胀,疼 痛难忍
腹膜炎 症状和
体征
腹壁 瘘口
肠瘘的临 床表现
瘘口周 围皮肤 受累
全身 症状
脓液、消 化液和气 体流出, 气味难闻
上述脓肿在没有及时人为引流 情况下,可发生破溃,使脓腔 通向体表或周围器官,形成固
3
4
定的异常通路,脓液与肠液经
过此通道流出。
整理版
瘘管闭合期; 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和有效治 疗,瘘管内容物引流通畅,周 围组织炎症反应消退以及纤维 组织增生,瘘管将最后被肉芽 组织充填并形成纤维瘢痕而愈 合。
5
肠瘘的发病机制
营
可经鼻胃管、空肠造口插管或经瘘口插管,灌注
养
要素饮食。
支
定时定量输注白蛋白。
持
保证适当热能与蛋白供应质量,达到正氮平衡。
整理版
17
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及时吸出瘘口分泌液。
瘘
全胃肠道外营养减少肠液的分泌量,加用生长抑
口
素降低肠液漏出量。
处
感染控制、瘘管形成后,应用医用粘合剂堵塞瘘
理
管,控制肠液外漏,促进瘘管愈合。
炎性肠病本身的并发症,如Crohn病引起的内瘘 或外瘘。
整理版
4
肠瘘的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分期
腹膜炎期; 主要发生于创伤或手术后1周 以内。由于肠内容物经肠壁缺 损处漏出,对漏口周围组织产 生刺激,引起腹膜炎症反应。
1
2
局限性脓肿期: 多发生于肠瘘发病后7~10天。 由于急性肠瘘引起腹腔炎症反 应。
瘘管形成期;
肠瘘的原因及护理要 点
刘彩平
整理版
1
了解肠瘘的概念 原因和辅助诊断
了解
熟悉
熟悉病人目前所 存在的护理问题
及处理原则
掌握肠瘘相关护 理(着重引流及
灌洗的护理)
学习 目标
掌握
熟悉 熟悉肠瘘病人相 关的健康教育
整理版
2
肠瘘的定义
指在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 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 道,前者称内瘘,后者为外 瘘。肠瘘造成肠内容物流出 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 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 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整理版
15
引 流观 及察 灌和 洗记 护录 理
1 观察病人有无畏寒、心慌气急、面色苍白等不 良反应,一旦发现,立即停止灌洗,对症处理
2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并减去灌洗量, 以计算每日肠液排出量
3 可用多根引流管同时冲洗和引流,应分别标记 冲液瓶和吸引瓶,并分别观察、记录
整理版
16
早期应用全胃肠外营养,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勿 过快或过慢。
应用人工肛门袋,保护皮肤,若皮肤有糜烂,每 日更换敷料1~2次,涂敷复方氧化锌软膏。
整理版
18
肝肾功能障碍:及时纠正水电失衡 ;监测肝肾功
预
能;应用护肝护肾药。
防
并
胃肠道及瘘口出血:病情监测;引流通畅;应用 止血药。
发
症
粘连性肠梗阻:注意体位和术后早期活动;加强 病情观察,有肠梗阻症状及早报告处理;及时正 确的治疗腹腔炎症。
病理生理改变
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大量肠液流失引起脱水、电解 质和酸碱紊乱,甚至危及患者 生命。
1
2
营养不良:
因肠液丢失,肠液中营养物质 和消化酶丢失,消化吸收功能 发生障碍,加上感染等因素, 更是加重了营养不良,其后果 与短肠综合征相同。
消化酶的腐蚀作用:
肠液腐蚀皮肤可使皮肤发生糜 烂和溃疡甚至坏死,消化液积 聚在腹腔或瘘管内,可能腐蚀 其他脏器,也可能腐蚀血管造 成大量出血,伤口难以愈合。
整理版
14
调
引 流 及 灌 洗 护 理
节 灌 洗 液 的 量 及 速
度
1 一般每天灌洗量为1000-3000ml,速度为4060滴/分。若引流液量多且黏稠,可适当加大 灌洗的量及速度。
2 灌洗液以等渗盐水为主,若有脓腔或腹腔内感 染严重,可加入敏感抗生素
3 灌洗时,注意保持灌洗液的温度在30-40℃, 避免过冷或过热
整理版
11
体位:低半坐卧位(有利于引流和呼吸)
控
负压吸引和灌洗的护理
制
感
合理应用抗生素
染
予单人病房,接触性隔离
整理版
12
引 流 及 灌 洗 护 理
调 节 负 压 大 小
1 一般负压以0.01-0.02MPa为宜,具体根据肠 液黏稠度及日排出量调整。
2 避免负压过小致引流不充分或负压太大造成肠 黏膜吸附于管壁引起损伤和出血。
照灯:
基
防肺部感染(有效咳嗽、叩背排痰、协助排痰、药
础
物支持)
护
理
口腔护理
心理护理
予行气通便贴、止痛药,改善腹胀腹痛
整理版
10
பைடு நூலகம்
禁食、胃肠减压
维
持
体
调整和补充液体、电解质(精确计算腹腔冲洗引
液
流量,动态监测水电解质、肾功能和血气变化)
平
衡
密切观察病情并严格记录(神志、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皮肤温度及弹性,肠蠕动及腹胀程度
3 瘘管形成,漏出液少时,应降低压力。
整理版
13
引保 流持 及引 灌流 洗管 护通 理畅
1 妥善固定,避免扭曲脱落、定时挤压 2 若管腔堵塞,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松动外套管。
无效时,更换引流管
3 通过灌洗和吸引的声音判引流效果(引流效果 好可听到明显气过水声)
4 通过灌洗和吸引量判断进出量度是否平衡
整理版
19
告诫病人及其家属溢出
肠液及时清除的重要性 协助做好皮肤护理
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有效咳嗽排痰 防止肺部并发症
注意各种引流管的保护 若引流不畅及时报告
先宜低脂肪、适量蛋白 质、高碳水化合物
逐步增加蛋白质与脂肪 (低渣、切细、煮烂)
由少量逐步增加 防止消化不良
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进行被动和主 动活动 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