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7.3 智慧广场

合集下载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了解植树问题的定义,理解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2. 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掌握棵数、间隔、段数之间的关系,学会计算在一定长度内植树的棵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树木模型。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如学校的绿化带,引入植树问题。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在绿化带上植树,应该如何计算植树的棵数?2. 新课讲解:通过PPT和黑板,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结合实例,解释棵数、间隔、段数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剪刀和彩纸制作一段绿化带,并计算植树的棵数。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植树问题计算方法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植树问题题目,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植树问题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棵数、间隔、段数。

2. 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棵数 = 段数× 间隔。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学校计划在操场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一共要植20棵,请问操场的一边有多长?2. 如果在一段长度为100米的路上植树,每隔10米植一棵,一共要植几棵?作业答案:1. 操场的一边有100米。

2. 一段长度为100米的路上要植11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仍需进一步的练习和引导。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智慧广场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智慧广场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智慧广场的概念和组成,知道智慧广场是一个展示数学智慧、分享数学知识、交流数学心得的平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智慧广场的组成:数学谜语、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家、数学名言等。

2. 智慧广场的活动:数学竞赛、数学讲座、数学展览、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智慧广场的概念和组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智慧广场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智慧广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想了解智慧广场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讲解智慧广场的概念和组成(1)教师简要介绍智慧广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智慧广场是一个展示数学智慧、分享数学知识、交流数学心得的平台。

(2)讲解智慧广场的组成,让学生知道智慧广场包括数学谜语、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家、数学名言等。

3. 讲解智慧广场的活动(1)介绍智慧广场的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讲座、数学展览、数学实践活动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智慧广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2)引导学生分享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成长经历和数学名言。

(3)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智慧广场的认识。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精神等。

7.3《智慧广场》(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7.3《智慧广场》(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7.3《智慧广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智慧广场的概念,了解智慧广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智慧广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智慧广场的概念及特点2. 智慧广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智慧广场的分类及功能4. 智慧广场的设计与规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智慧广场的概念、分类及功能,智慧广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智慧广场的设计与规划,培养学生运用智慧广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智慧广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智慧广场的概念及特点。

2. 新课导入(1)智慧广场的概念及特点智慧广场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集成了多种功能,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舒适的服务。

智慧广场具有以下特点:- 高度智能化:智慧广场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 功能多样化:智慧广场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 服务个性化:智慧广场根据市民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提高市民的满意度。

- 环境优美:智慧广场注重环境设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空间。

(2)智慧广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智慧广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商业综合体: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 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文化服务等功能。

- 交通枢纽: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实现交通的无缝衔接。

- 社区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3)智慧广场的分类及功能智慧广场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商业类智慧广场:以购物、餐饮、娱乐为主,提供一站式服务。

- 公共服务类智慧广场:提供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文化服务等功能。

- 交通类智慧广场: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实现交通的无缝衔接。

《智慧广场》(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智慧广场》-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智慧广场的概念,知道智慧广场是一个充满数学奥秘的地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智慧广场的概念2. 智慧广场中的数学问题3. 解决智慧广场中数学问题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智慧广场的概念,掌握解决智慧广场中数学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智慧广场的概念向学生介绍智慧广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智慧广场是一个充满数学奥秘的地方。

3. 讲解智慧广场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智慧广场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讲解解决智慧广场中数学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智慧广场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与智慧广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智慧广场的概念,掌握解决智慧广场中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讲解智慧广场中的数学问题详细补充和说明:智慧广场中的数学问题,是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在智慧广场植树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为依据,结合青岛版的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教材中的第五章第二节“植树问题”进行讲解。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包括植树的间隔、树的排列、以及如何计算一段路上可以种植多少棵树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树的排列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图片和实物作为教具。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和纸,以便于做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假设我们有一条长为100米的路,我们想要在这条路上种植树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计算需要种植多少棵树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

接着,我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讲解了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

我用实际的例子和图片,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然后,我给出了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给予了他们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详细板书了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包括树的排列和计算方法。

这样学生们可以随时查看和回顾。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假设我们有一条长为80米的路,我们想要在这条路上种植树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计算需要种植多少棵树呢?答案是:每棵树的间隔为4米,那么需要种植的树木数量为80米除以4米,等于20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有了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树的排列和计算方法还是有些困惑,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讲解。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智慧广场-重叠问题ppt课件.ppt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智慧广场-重叠问题ppt课件.ppt

合计:9人
画横线的是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不能重复数。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二、合作探索
约翰.韦恩 (John Venn)是十 九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他 在1881年发明了韦恩图。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智慧广场
——重叠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一、情境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开心学堂》 《探索天地》
25人
10人
25+27-10=42(人)
答:全班有42人。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三、自主练习
2.
井有多深?
230+230-50=410(厘米)
答:井深410厘米。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五年制)

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重叠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图形重叠的情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重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重叠的概念2. 图形重叠的分类3. 图形重叠的判定方法4. 图形重叠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重叠的概念和判定方法2. 教学难点:图形重叠的分类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

2. 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图形重叠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图形重叠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重叠的情况。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图形重叠的分类和判定方法,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实践活动: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形重叠的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重叠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图形重叠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图形重叠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重叠现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八、教学资源1. 直观教具:图形卡片、积木等2. 多媒体资源:图形重叠的动画、图片等3. 实践活动材料:纸张、剪刀、胶水等九、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新课导入:10分钟3. 课堂讲解:15分钟4. 实践活动:15分钟5. 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5分钟十、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1.结合植树的情境,借助生活经验和画图的策略学习并掌握间隔现象中的规律。

2.在丰富的素材中,经历观察、操作、分析等寻找规律的过程,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3.在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增强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

4.借助植树问题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两端都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的植树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一条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规律,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观看一组图片。

师播放幻灯片,生观察。

谈话: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1:人类乱砍乱伐,导致环境越来越恶劣。

预设2:我们要多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播放幻灯片谈话:深知情况严重的国家领导,以身为榜呼吁我们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生回答:植树节。

谈话:植树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其实,在植树中还蕴藏着一些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下植树问题。

板书:植树问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探究植树问题的类型2. 1. 出示问题: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计划在小路一旁植树,能栽多少棵树?谈话:谁来告诉我能栽多少课?预设:学生指出信息不明确,还需要知道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教师给出信息:每5米栽1棵,生说说信息的意思。

指出:在数学上把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叫做间隔。

每5米栽一棵也就是每5米一个间隔。

并黑板板书:间隔(四声)。

谈话:其实生活中间隔到处可见,比如我们的手。

谁来回答5根手指有几个间隔?预设:生带领大家一起数数。

谈话:此时我把大拇指遮住,请问还剩几根手指几个间隔?预设:(1).4根手指3个间隔(2).4根手指4个间隔小结:刚才我只是遮住的拇指,并没有遮住间隔,所以还剩4根手指4个间隔。

《智慧广场》(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在教学《智慧广场》这一课时,我选择以四年级上册的青岛版数学教材为基础,结合我所积累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教材中的第五章《认识多边形》,具体包括5.1节《四边形》,5.2节《五边形》,以及5.3节《六边形》。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多边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运用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多边形,运用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生活实例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的特征,从而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是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多边形的概念比较陌生,不容易理解。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多边形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多边形的特征。

二、多边形的特征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通过讲解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这个环节是重点,因为只有理解了多边形的特征,学生才能正确地识别和命名多边形。

三、多边形的命名规则多边形的命名规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

我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命名规则。

同时,我还设计了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几何模型我准备了几何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的特征。

这个环节是重点,因为通过几何模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多边形的特征,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智慧广场--植树问题|青岛版 (共13张PPT)优秀课件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智慧广场--植树问题|青岛版  (共13张PPT)优秀课件PPT

20 ÷ 5 = 4(棵)
答:如果只栽一端,需要4棵树苗。
二、合作探索
两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
20 ÷ 5 + 1 = 5(棵)
间隔数
20米的小路, 一旁植树, 每5米栽一棵。
答:两端都栽,需要5棵树苗。
二、合作探索
如果两端不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20 ÷ 5 - 1 = 3(棵)
20米的小路, 一旁植树, 每5米栽一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植树问题
一、情境导入
运动会报名
男生志愿者 王东 李明 刘刚 李亮 丁一 张帅 于军 刘平 赵海
女生志愿者 李燕 王静 牛莉 方悦 于美 张红 孙娟
20米小路, 一旁植树, 每5米栽一棵。
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校门前有一条长20米的小路,计 划在小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
从你图能中提,出你什知 么道数了学哪问些题数?学信息?
间隔数: 150÷5=30(个) 彩旗数: 30-1=29(面)
答:一共需要29面彩旗。
试一试
3.每走一层楼有18个台阶,老师从1楼去4楼某教室,共走 了多少个台阶?
(1)18×4
个台 阶
(2)18×(4-1)
(3)18×(4+1)
植树问题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 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 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 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 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 脚也无法到达。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 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 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 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 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 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 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 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 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 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 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 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 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路。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 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赚钱之道很多,但是 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五年制)

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

2. 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3. 重叠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重叠问题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重叠问题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重叠问题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3. 演示: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4.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5. 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重叠问题的实际应用。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重叠问题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重叠问题,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解决方法解决。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明了?2. 学生是否掌握了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4. 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九、教学资源1. 练习册。

2. 实物演示材料。

3. 探究活动材料。

十、教学建议1. 在讲解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演示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在一片广袤的田野上,有一座智慧广场。

广场的中心有一棵巨大的树,周围则是一片空地。

今天,我将带领四年级的同学们学习《植树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二节《植树问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在一片空地上植树的总数,以及如何计算在一条直线上植树的间隔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树木模型和一条长的木板,用来模拟智慧广场和直线的植树问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介绍智慧广场的情况,并提出问题:如果在智慧广场上植树,我们要如何计算总共需要多少棵树?2. 讲解计算方法:我会利用树木模型和木板,向同学们讲解如何在智慧广场上植树,并计算总数。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例题,让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主要包括智慧广场的示意图,以及植树问题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如果在一条50米长的直线上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树,请问需要植多少棵树?答案:需要植11棵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这就是我对于《植树问题》的教学计划,我期待着和同学们一起在智慧广场上探索植树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计划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

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重叠问题的本质。

2. 培养学生运用重叠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2. 重叠问题的解题方法3. 重叠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重叠问题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重叠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重叠问题的本质。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重叠问题的定义。

3. 讲解解题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重叠问题的解题方法。

4. 实际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重叠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和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明确重叠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关于重叠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关于重叠问题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重叠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运用重叠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重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运用重叠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作业布置和教学评价中,要注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这是整个教案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综合与实践 智慧广场|青岛版(共15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综合与实践 智慧广场|青岛版(共15张PPT)

5米 12
还是可以画图解决。 3 4 5 6 7 8 9 10
50米 平均分成10段,要栽9棵。
如果两端不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也可以借助手来计算。 握住大拇指和小拇 指,数一数。 间隔数 – 1 = 棵数 50 ÷ 5 - 1 = 9(棵)
植树问题有什么规律呢?
两端都栽:
间隔数 + 1 = 棵数
两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
我是这样算的…… 间隔
用手指代表树,用两指 间的空隙代表树间隔。 5棵树之间有4个间距。 间隔数 + 1 = 棵数 50 ÷ 5 + 1 = 11(棵)
间隔数
在一条全长180米的街道一 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 每隔6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 少座路灯?
间隔数:180 ÷ 6 = 30(个) 路灯数:30 + 1 = 31(座) 答:一共要安装 31 座路灯。
5 – 1 = 4(次) 4 × 6 = 24(分) 答:一共需要 24 分钟。
3. 为了保护一棵古树,园林处要为它做一个长30 米的圆形防护栏。如果每隔2米打一个桩,一共 需要打多少个桩?
30 ÷ 2 = 15(个)
答:一共需要打 15 个桩。
4. 每5米装一盏灯,你知道桥的两边各装了多少盏 灯吗?
综合与实践 智慧广场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你说能一提说出,什你么知数 学道问了题什呢么??
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计 划在小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
两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
我先图画看一看。 5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0米 平均分成10段,要栽11棵。
一端不栽: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 8.3 智慧广场》课件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 8.3 智慧广场》课件

5棵树之间有4个间距。
间隔数 + 1 = 棵数
50 ÷ 5 + 1 = 11(棵)
间隔数
返回
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计划在小 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如果一端不栽, 需要多少棵树苗?
画图试一试! 5米
50米 平均分成10段,要栽10棵。
返回
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计划在小 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如果一端不栽, 需要多少棵树苗?
列算式解决!
握住大拇指和小拇指,数一数。
间隔数 – 1 = 棵数
50 ÷ 5 - 1 = 9(棵)
返回
总结植树问题的规律:
两端都栽:
间隔数 + 1 = 棵数
一端不栽:
两端都不栽:
间隔数 = 棵数
间隔数成5段,每锯断一次需要6分钟,锯完这根木 头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先画出示意图,再列式解答。)
列算式解决!
握住大拇指,数一数。
间隔数 = 棵数
50 ÷ 5 = 10(棵)
返回
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计划在小 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如果两端不栽, 需要多少棵树苗?
画图试一试!
5米
50米
平均分成10段,要栽9棵。
返回
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计划在小 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如果两端不栽, 需要多少棵树苗?
智慧广场
【班主任工作职责】
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加强班主任的考核是相当重要的。主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一、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认真组织好晨会、班队的活动;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学生进行沟 通。
二、班级管理:严格按班主任“一日常规管理”的操作流程工作。

「精品」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智慧广场 教学资料

「精品」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智慧广场 教学资料

智慧广场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7页,研究植树问题。

教学提示(1)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时,可结合情境图出示问题,学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100÷5=20(棵)。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想:怎样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使学生经历整个分析、思考的全过程并且初步感受到:遇到问题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测,要判断这个猜测对不对,可以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并且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2)重点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线段图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时,可让学生用画示意图或线段图的方法帮助思考,通过观察两端都栽树的示意图或线段图,把分割点数和栽树的棵树一一对应起来,发现并初步总结出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继续强调画图的方法。

教学时,要继续突出画图的方法。

此时的画图,可以重点突出判断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帮助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植树的情境,借助生活经验和画图的策略学习并掌握间隔现象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丰富的素材中,经历观察、操作、分析等寻找规律的过程,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增强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两端都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的植树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一条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规律,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学习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我们一年当中要过许多个节日,像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月一日国庆节等等,那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是呀,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其实在植树的过程中,还蕴含着许多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揭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探究植树问题的类型1、出示问题:20米的小路,在一边植树,能栽多少棵?学生指出:信息不明确,还需要知道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教师给出信息:每5米栽1棵,生说说信息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7+10-45=3(人) 答:两种棋都会的有3人。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7 活动课
智慧广场
情境导入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说一说,你参加 过那些实践活动?
活动探究
四年级(1)班同学假期参 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记录
小记者 王东方 李 明 赵 云 张小帅 方伟赵刚 周晓丽 王 强 孙亮陈红
答对A题24人
答对B题35人
你算对了吗?

两道题都答对
24+35-42=17(人) 答:两项都参加的有17人。
5.四年级二班有45人,会下象棋的有21人,会
下围棋的有17 人,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人。两
种棋都会的有多少人?
先画出韦恩图!
会下象棋21人 会下围棋17人
两种都不会10人

10
两种都会下
毛小宁 刘张项都参加合计9人 可以用图来记录,
这叫韦恩图,是英国的哲学家和数
看得更清楚!
学家韦恩.约翰在1881年发明的。
怎样记录才能清楚反映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呢?
小记者
小交警
王东方 赵 云 方 伟 周晓丽 孙 亮陈 红
王 赵
强李 明 刚 张小帅
于平丽 徐大文 丁 娜 毛小宁 刘乐乐
合计10人
小交警 于平丽 王 强 徐大文 丁 娜 李明赵刚 毛小宁 张小帅
刘乐乐 合计9人
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 写或者画出来。
怎样记录才能清楚反映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呢?
小记者 王东方 李 明 赵 云 张小帅 方伟赵刚 周晓丽 王 强 孙亮陈红
合计10人
小交警 于平丽 王 强 徐大文 丁 娜 李明赵刚 毛小宁 张小帅
刘乐乐
合计9人
还有更好的想法吗?
把两项都参加的同学做写在前面, 一眼看就能出看出那些同学参加 了两项,那些同学参加了一项
怎样记录才能清楚反映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呢?
小记小者记者
小小交交警警
王东方 李 明
于平丽 王 强
王方孙东赵方周方伟亮晓丽云伟赵周陈晓王张赵云丽红小王赵帅强刚
强 刚
李徐大明文 于丁平丽娜徐大文 张李小帅明 丁赵 娜刚毛小宁
刘乐乐 合计9人
这样做对吗? 说说你的想法?
我把参加两项活 李明等4个同学两项活动都参加了,计
动的人数加起来。 算时这四人算了两次。不能重复计算,
10+9=19(人)
所以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15人。
怎样记录才能清楚反映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呢?
小记者 王东方 李 明 赵 云 张小帅 方伟赵刚 周晓丽 王 强 孙亮陈红
两项都参加
10+9-4=15(人)
这样就很容易算出结
果了!
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15人。
小记者
小交警
王东方 赵 云 方 伟 周晓丽 孙 亮陈 红
王 赵
强李 明 刚 张小帅
于平丽 徐大文 丁 娜 毛小宁 刘乐乐
两项都参加
4人是10+9-4=15 5人是10+9-5=14 6人是10+9-6=13
刘乐乐 合计9人
还有更好的想法吗?
给两项都参加的同学做上标记,这 样就能清楚地看出那些同学参加了 两项,那些同学参加了一项
怎样记录才能清楚反映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呢?
小记者
王东强方 李 明 赵 刚云 张小帅 王方东方伟 赵 云刚 方周晓伟丽 周王晓丽强 孙亮陈红
合计10人
小交警
王于平强丽 李王 明强 赵徐大刚文 张丁小帅娜 于李平丽明 徐赵大文刚 丁毛小娜宁 毛张小宁帅
3. 儿童节文艺汇演中,跳舞的有14人,合唱的 有30人,参加这 两项演出的一共有35人。两项 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跳舞14人
合唱30人
想一想,说一说

两项都参加
14+30-35=9(人) 答:两项都参加的有9人。
4. 王老师出了两道题,全班42人中答对A题的 有24人,答对B 题的有35人。每人至少答对了 其中的一道题。两道题都答对的有多少人?
合计10人
小交警 于平丽 王 强 徐大文 丁 娜 李明赵刚 毛小宁 张小帅
刘乐乐 合计9人
从记录表中,你发现 了那些数学信息?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 社会实践活动?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小记者 王东方 李 明 赵 云 张小帅 方伟赵刚 周晓丽 王 强 孙亮陈红
合计10人
小交警 于平丽 王 强 徐大文 丁 娜 李明赵刚 毛小宁 张小帅
如果两项活动都参加的有5人,参加 社会 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如果 两项活动 都参加的有6人、7人呢?
我发现像这样两部分 有重复时,应从和中 减去重复的部分。
拓展延伸
1. 四年级一班订《开心学堂》和《探索历史》两种杂
志,每 人至少订一种。其中订《开心学堂》的有25人,
订《探索历 史》的有27人,两种都订的有10人。全班
有多少人?
订《开心学堂》25人
先画出韦恩图!
订《探索历史》27人
10
两种都订
25+27-10=42(人) 答:全班有多少人42人。
2.井有多深?
井深与接起来的 竹竿一样长。
两根竹竿各长230厘米, 接头处长50厘米。
230+230-50=410(厘米) 答:井有410厘米深。
把你的想法说给 同学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