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研究高考怎么考

高考命题研究高考怎么考
高考命题研究高考怎么考

高考命题研究:高考怎么考?

————2007年高考生物类试题的特点和命题趋势研究

夏献平

2007年非课改地区生物类试题有哪些特点?是如何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的?了解了这些内容对2008年高考的备考工作有哪些启示?本文结合今年高考试题的具体实例和中学教学的实际做一解答。希望读者朋友在对具体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加以体会。

一、考试大纲有关能力要求回顾

2007年高考理综科考试大纲对“能力”是这样做出要求的:(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

(2)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解、图、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

(3)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4)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从上述能力要求的第(1)点和第(3)点的“正确阐述”、“并能运用”、“理解”“具备”、“能”和第(4)点的“了解”等几个关键词来看,要求考生必须完整准确的把握考试大纲所规定掌握的相关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第(3)点所规定的目标。由于“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这一要求代表了当前中学科学领域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也是新课程背景上高考的最高要求之一。不难理解,2007

年高考考试大纲的这些要求,也代表了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向。鉴此,要做好2008年高考的备考工作,研究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是有必要的。

二、2007年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2007年高考生物类试题比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主要特色有

(一)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重点考查目标

1、直接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类题目在生物类试题中有一定的比例。例如,理综卷的5道选择题中,理综全国卷(I)有2道,理综全国卷(II)有4道是这样的。

例1 [理综全国卷(I)第2题]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和关系的了解情况。涉及的知识有: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和抗体的作用等。题目涉及到的“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白细胞介素”等知识直接取自选修教材。至于,教材对“白细胞介素的作用”是这样说的:“白细胞介素-2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外毒素本身也属于“抗原”,不能消灭其它抗原。答案是D。

例2 [理综全国卷(I)第4题]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简析本题内容直接来自现行选修教材。例如,教材中在“发酵工程”部分讲发酵过程时,以谷氨酸发酵为例提出,发酵液pH值为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溶氧不.足时,生成的代谢产物是乳酸或者琥珀酸。只要熟悉这些样的叙述,不难判断A与D是错误的。又如,教材在讲“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时提到,在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中碳源和氮源的比例很重要,在谷氨酸生产过程中,若C/N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产生的谷氨酸较少;而当C/N为4:1时,则繁殖受到抑制时,谷氨酸的合成量大增。所以,B是错的。教材在讲“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时”指出,在谷氨酸的生产过程中,可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膜的通透性,使谷氨酸能迅速排到细胞外面,从而解除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提高谷氨酸的产量,所以C是对的。当本题答案是C。

直接源于教材相关内容或稍加改造的试题,在自主命题的省市试题中也还有不少。例如,理综四川卷第1题和第2题;理综北京卷第1题和第2题;理综重庆四川卷第2题和第5题。单科试题(江苏卷)这类题的比例就更大。

2、依托教材所讲解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图、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转化能力也是高考侧重考查的目标。例如, 理综全国卷(I)的选择题中有3道是这样的,图类题之所以被命题者所亲徕,原因是,这类题在历次高考中表现出较好的区分度;二,这类题承担了文字所难以承担的考查功能,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利用图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的能力,还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类题在理综试题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例3 [理综全国卷(I)第1题]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电流的流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简析对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现行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等。教材是利用“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图”,来讲述兴奋时膜内外

的电位变化和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形式的,局部电流又依次进行下去,兴奋则不断向前传导,已兴奋部位又依次恢复原先电位。只要考生熟悉了教材的这些内容,本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在未受到刺激的情况下,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遇到刺激后,刺激部位则表现为“外负内正”,于是产生了局部电流,电流方向是从正电到负电(膜外电流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则相反),而这一局部电流对邻近部位来说是刺激。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方向是由产生局部电流的“刺激部位”移向“未刺激”的部位,由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A和D都是不对的;由于电的传导是从正电部位向负电部位,所以B也是不对的。本题答案是C。

例4 [理综全国卷(I)第3题]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了教材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理解水平。显然,这是直接考查教材内容的典型例子。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由于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加上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和种内斗争的加剧等,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增长,故A、B和C都是正确的。D错在哪里呢?错在对曲线的理解上。参考教材“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如下图)可知道,在1d~2d的增长速度比2d~3d时慢,而不是“逐步降低”与D选项

是矛盾的。

例5 [理综全国卷(I)第5题]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简析这道题是根据高中生物选修教材有关图文改编的。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教材的相关文字叙述,还要看懂有关的图。教材有如下的叙述:“3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

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有关图如下。

题目要求考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备必要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由于本题在中学师生中存在较大的争议,所以,下面多说几句。题目中涉及的“分泌小泡”虽然属于“小泡”,但却不等同于“小泡”,“分泌小泡”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高尔基体产生的,这里是“靠近细胞膜内侧的小泡”的代名词。由于放射性物质移动的基本途径是“内质网—小泡—高尔基体——小泡(分泌小泡)—细胞膜”,而题图却没有涉及内质网产生的小泡,所以其途径可简化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A图显示,“3min”后放射性出现在高尔基体中,与教材所说的“17min”等内容不符,所以A不符合题意。D图的错误比较明显,将放射性标在高尔基体出现的顺序与内质网颠倒了。B图的错误更明显,因为误认为放射性物质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分泌小泡中同时出现。可见,只有C选项才符合要求。

此外,但从题图曲线之间的关系做分析,也可做对。题目纵坐标表示的是“放射性颗粒数/%”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分泌小泡三条线纵坐标的和都不应该超过100%。而A和B选项的图中,在3min时,就超过了100%,不符合题意,而D中高尔基体出现的顺序与内质网弄反了。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二)保持开放性和探究性,始终是高考命题基本特点,适当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 对于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改造而设置新情境的题,考生若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包括把握教材中的隐含知识),是难以应对的。开放性主要包括材料开放和思路开放。本文例3和例4就是例证。就例3而言。教材(必修一)第89页的插图——“神经纤

维的传导模式图(图4—11)”(如下)表示的直箭头就是单向的,正因此,部分考生可能误选A 。那A 为什么不对?例3的图A 与教材的模式图是有区别的:一是,教材图的左侧画出了胞体和树突;二是教材用在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时,只表示了右侧部分。

为什么教材所画模式图标出的兴奋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呢?因为教材画出了胞体和树突,从总体上看,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方向是“树突→胞体→轴突→树突→胞体”, 正是这一“隐含知识”可能被考生所忽视,而不能做对此题。这类例子很多,上述例5也是其中的代表。下面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6 [理综全国卷(Ⅱ)第5题] 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简析 对共生、捕食、竞争和分层分布等知识考生并不陌生,但通过曲线和相对陌生的函数关系曲线,给考生营造了全新的思考情境。考查了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水平。仅从纵坐标上食物中的“浮游”和“底栖”二词和有关生物(食物)所在的位置,以及甲、乙和丙三者的数量变化情况,就可判断A 是正确的;由于图中显示了三种鱼存在者共同的食物关系,所以也就存在竞争关系,B 也是对的。同理,丙与乙,乙与甲在数量变化上,显示了被捕食和捕食的现象。C 也是对的。

由于三者数量上不存在平行增图4—11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图

加或减少的变化情况,所以不存在共生关系。本题答案:D。

2 对于原理和方法上来自教材但在背景知识上超出教材的题,能考查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水平。

例7 [理综全国卷(I)第31题第II小题]己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 B X B、X B Y B、X b X b和X b Y 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简析本题所涉及的知识明显超出中学教材所讲述的的伴性遗传相关知识的范畴(因为是研究X染色体与Y染色体等位基因的遗传),但其要求考生掌握的还是分离规律的应用水平,涉及的分析和推理的方法是学生所熟悉的。由于借助新材料创设了新情境,对缺乏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的考生来说,是有较大难度。推导亲本的基因的方法,可先假设亲代基因型,尝试推导其是否符合后代要求,或者直接从后代往上代推。不管怎样推,假设的情况总是有限的。有关基因传递的规律应该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考生可联系色盲遗传的相关规律等做类比推理。

(1)已知通过两代杂交,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基因型只能是X b Y b),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基因型为X B X—)。可此推出第二代的杂交亲本为:X B Y b,X b X b。反过来可确定最终后代中雌性刚毛的基因型X B X—应该是X B X b。由第二代X B Y b和X b X b可推出第一代的基因型为:X b Y b、X B X B(在所提供的四种果蝇中存在)。

(2)同理,要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全部雌性表现为截毛(X b X b),要求第二代亲本中母方必须是只能产生一种含X b的卵细胞个体,其父方必须是能产生X b的精子个体。由此可确定第二代亲本的基因型为X b Y—和X b X b。题目同时要求使最终后代中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X —Y—,横线处至少有一个是B基因),这就要求第二代亲本的基因型只能是X b Y B和X b X b。按照上述方法,从第二代亲本(X b Y B和X b X b)可推出其需要的第一代亲本是X b Y B和X b X b,但题目

所提供的第一代亲本中不存在X b Y B,所以不能通过第一代亲本杂交直接同时获得第二代亲本。怎么办?要求考生换角度思考:第二代亲本必须分别获得,例如从第一代亲本选取相应亲本(X b X b和X B Y B)杂交获得第二代雄性亲本X b Y B。由于不能同时获得X b X b,对此,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从提供的亲本中选取。

答案:(1)X b Y b、X B X B,X B Y b、X b X b,X b Y b、X B X b

(2)

此外,在多份试卷中考查了考试大纲中第(3)项能力要求,例如,重庆卷的第3题和第31题。可见,2007年考试大纲在2007年高考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大纲的要求和2007年高考试题所体现的特点,也显示了今后的命题趋势,对2008届考生的复习备考仍然要直接的指导的作用。考生只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认真研读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的知识结构与联系,充分利用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包括图表和实验)等,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必要的实验和书面训练,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 语文试卷 (1)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线演员的片酬动辄.(zhé)千万上亿,令人咋.(zā)舌,流量明星片酬普遍虚高。明星天价片酬已成为影视行业的沉疴固疾,相关部门屡屡“亮剑”。 B.切.(qiè)肤之痛激发理性自强。突破核心技术肯定会带来阵痛,但在关键领域、卡.(qiǎ)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是为了用现在的短痛换来长远的主动权。 C.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清明和重阳形成对举,都是大自然盛衰转捩.(liè)的结点。眼下重阳又至,一道道重阳风景述说着人们辟邪求寿的生命祈.(qǐ)愿。 D.近年来,铊.(tā)中毒病例屡有曝.(bào)光,其中不乏人为投毒凶案。公众谈铊色变,将这种毒性与砒霜不相上下的化学物品,看作害人不浅的“杀人厉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我就是要个说法,怎么把人给抓走了?”从《秋菊打官司》的戏剧性结尾入手,苏力建构了“秋 菊的困惑”的基本命题。根据(西方)法律原则构建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无法回应秋菊的“讨说法”,反而 ..损害了乡土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互惠关系,造成悲剧性结局。“秋菊的困惑”提出了一套与主流法治大. 相径庭 ...的叙事模式:[乙]秋菊“讨说法”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法律实现个人权力 ..,(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她要的是让村主任道歉,并能继续为西沟子村服务。从乡公安到市人民法院的法律程序并没有给秋菊一个“说法”,但是村主任救助难产的秋菊和秋菊的顺利生产,已经让西沟子村一度紧张的官民冲突得以 “自然弥合 ..”。[丙]然而在影片结尾,国家法律机关介入,村主任被带走,这反而破坏了乡土社会的互惠秩序。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反而B.大相径庭C.权力D.弥合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共搭合作之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密中欧班列开行、打造“空中走廊”等举措,串联起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 B.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显示,约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超每天18至22时的销售额常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左右,因此许多城市开启了夜间“掘金”模式。 C.科学进步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无论是一项科研成果的利弊分析,还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水

2018届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模拟卷(数学理)

2018届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模拟卷 数 学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30,,A x R x x B x x a 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 B .(3,+∞) C .[-1,+∞) D .(-l ,+∞) 2.已知复数z 满足()()211i z i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满足4264,10a a a =+=,则公比q = A B C .12 D .122 或 4.某公司从编号依次为001,002,…,500的500个员工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已知样本中相邻的两个编号分别为006,031,则样本中最大的编号为 A .480 B .481 C .482 D .483 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0 B .24 C .26 D . 30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x =127,则输入x 的值为 A .11 B .13 C .15 D .17 7.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五位中国书法家沈鹏、李铎、张海、苏士澍、孙伯翔书写了祝寿福、富裕福、健康安宁福、亲人福、向善福,若将这五个福排成一排,其中健康安宁福、亲人福不排两端,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A.33 B.36 C.40 D.48 8.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10717046970x y x y z x y x y -+≥??+-≤=-??--≥? ,则的最小值为

高考命题研究高考怎么考

高考命题研究:高考怎么考? ————2007年高考生物类试题的特点和命题趋势研究 夏献平 2007年非课改地区生物类试题有哪些特点?是如何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的?了解了这些内容对2008年高考的备考工作有哪些启示?本文结合今年高考试题的具体实例和中学教学的实际做一解答。希望读者朋友在对具体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加以体会。 一、考试大纲有关能力要求回顾 2007年高考理综科考试大纲对“能力”是这样做出要求的:(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 (2)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解、图、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 (3)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4)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从上述能力要求的第(1)点和第(3)点的“正确阐述”、“并能运用”、“理解”“具备”、“能”和第(4)点的“了解”等几个关键词来看,要求考生必须完整准确的把握考试大纲所规定掌握的相关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第(3)点所规定的目标。由于“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这一要求代表了当前中学科学领域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也是新课程背景上高考的最高要求之一。不难理解,2007

2018届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模拟卷(理综)

2018届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模拟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N—14 O—16 Mg—24 Al—27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由n个氨基酸、m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共脱去了(n+m)个水分子 B.处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渗透压逐渐变大 C.若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水,则可以确定培养液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D.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会引起细胞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癌干细胞可以发展为癌细胞,它具有与成体干细胞类似的自我更新特性。自我更新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但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仍然保持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未分化状态,而另一个子代细胞则定向分化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自我更新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B.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发展为癌症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C.癌干细胞随着自我更新次数的增加,其在产生的子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D.定向分化的细胞内存在基因的表达,未分化的细胞内没有基因的表达 3.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下列关于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由4种核糖核苷酸构成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其DNA和蛋白质外壳先后进入到大肠杆菌体内 C.用带标记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后,再让该T2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可得到带标记的大肠杆菌 D.大肠杆菌体内的核酸中胸腺嘧啶数通常不等于腺嘌呤数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B.某种杂草杂乱无章地分布在一块田地上 C.临近过年时,某城市人口的迁出率明显增大 D.某国家人口的男女比例失衡将导致婚姻挤压问题 5.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其作用于胰腺后可促进胰液的分泌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定向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 C.体温调节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而血糖调节时胰岛素的分泌不存在反馈调节D.某动物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这体现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6.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CcRrX T Y,其中A和C基因位于一条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其中精细胞甲的基因型为AcRX T Y,精细胞乙与精细胞甲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而精细胞丙

对新课改理念下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的探讨

对新课改理念下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的探讨 ---2007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广东卷)的解读 佛山高明一中周兆富(528500) 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新课程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也走进了收获的季节,新的高考是对三年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评价。高考的指导文件是《新课程标准物理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这些文件作为命题、考试的依据,它是每年考生、老师备考时最重要的指导。《考试说明》作为高考命题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参考,也是全体高三师生备考的重要指导。《考试说明》从命题范围、命题形式、试卷难度、评价标准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说明。新的《考试说明》更多的体现课程改革精神,同往年《考试说明》和新的《考试大纲》对比,新的《考试说明》更多的体现课改精神,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三大亮点,其中对动量描述的变化更方便于高考命题。 一.对2007年《考试说明》(广东卷)的解读 1.2007年高考方案的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通过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及与国内部分高考命题专家和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研讨认为,2007高考命题应的命题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考命题必须体现新课程理念,这是2007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重点强调的指导思想,整套试卷将反映课程标准整体要求。○2注重考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这一点从近年高考试题中已经初见倪端。○3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这是历年高考查考的重点。○4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这一点从2006年高考命题的第5题(人造太阳)、第13题(2)(风力发电站)、第17题(三星问题)可以看出。○5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则, 作为高三备考老师应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高考命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考试说明》等同高考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不难发现2007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1试卷要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卷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考查;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用文字和图像准确表达物理思想与物理过程的能力;注重对考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试题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科学素养仍然是2007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在《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中指出:要考要“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试说明的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同传统高考的比较更注重的是承前启后,所谓承前就是对传统高考的延续,由于高考更注重的是选拔人才,让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传统高考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念不会变,这一点我们从《新课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以看出,特别是在《考试说明》的15道样题中有11题命题方式传统的相同,传统的模式的高考命题理念和方式仍然是未来高考命题主流,这模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从《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标准物理科考试大纲》到今天《考试说明》的出台。高考的政策已经明朗,那未来的高考将怎样考是我们今天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知道了物体原来的运动状况,就可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动态。要想知道高考未来的走向,最好的参考系就是2006年的高考,2006年作为传统教学高考的最后一年,其考试的形式、试题的内容等方面都将对未来的高考起到一个领航作用。从2006年全国各种版本的试卷可以看到,高考试卷从命题形式、试题难度及所涉及的内容看,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未来高考的发展趋势,并对

金考卷特快专递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三)(文科)

金考卷特快专递2017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卷汇编全国卷甲卷(Ⅱ卷)(文科) 45套_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三)(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60分) 1. 设集合,,则 A. B. C. D. 2. 若复数(为虚数单位)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3.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且是和的等比中项,则 A. B. 或 C. D. 或 4. 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则 A. B. C. D. 5. 某公司有名男职员和名女职员,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员参与的职业能力测试,现随机询问了 该公司名男职员和名女职员在测试中的成绩(满分为分),可知这名男职员的测试成绩分别为,,,,,名女职员的测试成绩分别为,,,,,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这种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 B. 这种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 C. 这名男职员的测试成绩的方差大于这名女职员的测试成绩的方差 D. 该测试中公司男职员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小于女职员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 6. 设向量,,若,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7. 已知某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都是直角边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体积为, 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A. B. C. D. 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的值是,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A. B. C. D. 9. 已知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则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A. B. C. D. 10. 已知点在直径为的球面上,过点作球的两两垂直的三条弦,,,若, 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11. 如图,矩形的周长为,设,线段的两端点在矩形的边上滑动, 且,当沿在矩形的边上滑动一周时,线段的中点所形成的轨迹为,记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则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

近年高考物理命题研究与复习建议

近年高考物理命题研究和复习建议 一、近年来高考理综中物理试题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1)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用能量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上面(1)和(2)两部分的知识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试题在高测试题中所占分值均在70%以上。 2.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1)热学:分子动理论的统计思想、微观量和宏观量的联系、能量分析等(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热一律) (2)光学:光电效应、干涉和衍射 (3)原子物理:能级跃迁、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等 特别注意板块内部的学科内综合 3.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 (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加速和偏转(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及能量角度进行分析) 详见前面的运动和力、能量观点 (2)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 在这重点知识内容,也是学科内综合的生长点 4.坚持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叙述并设问,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该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成数学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注重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的考查 试题的立意和定位较好,一方面可以引导在教学和复习中要重视实验的操作,另一方面是要求实验的教学和复习,特别是验证性实验,不能只是简单的按课本的要求进行重复性的操作,则应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切合中学的教学实际,对中学的实验教学和复习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6.使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居高不下。 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对使用数学的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使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的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 (1)较繁的字母运算或数字运算 (2)题目中涉及几何关系问题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 结题报告 学科分类高中数学 课题名称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 课题主持人徐总辉 课题组成员昌义峰罗创国曹利京翟焕英晓锋 主持人工作单位省伊川县实验高中 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 一、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情况:我国中学教育课程改革与更新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推出,使高中数学教学容和教学方式呈现全新的模式。由此使得高考命题向宽角度、多视点、多层次的趋势发展,突出了基础、通性通法、应用和创新等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课题研究趋势:结合近年来新课标试卷对高考试题和本学科教学特点进行研究使本课题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及对实践的指导性。 课题的理论意义:新课标理念下的试题研究能够使高中数学教学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全面指导学生的高考数学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课题的实践意义:1、指导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使课改工作更加顺利实施,有利于快速提高教学成绩。2、高考试题的研究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更深入。 二、本课题的基本容,突破难点 基本容: 数学试卷的命题特点。 2、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对今后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突破难点: 1、对试题的难度及考查能力要求把握的准确性。 2、高考试题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 3、准确定位高考的新要求。 4、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强高考命题研究

加强高考命题研究提高学生学科素质 作者:赵坚昆明第十四中 (原载《黔西南教育》1999年第1期) 1 引言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一场前所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结晶,它是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端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而且也是一种亟须建立和健全的新的教育课程.由于目前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尚未完善.因此,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并引起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时下大家探讨、议论得较多的热门话题.处于这一特殊的过渡时期,中学物理教育如何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拓宽教学视野,挖掘潜力,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素质,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具备思索性、创造性、有竞争实力和较高科学素质的全能型人才.是一个十分紧迫,极富现实意义值得探索和尝试的重要课题. 我校作为一所每年要向高一级院(校)输送200多名本科生的升学型学校,面对这样大好的形势,就如何处理和看待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之间的关系,曾引起了大家的深入思考,也作出了不少探索和尝试.现回想起来,当初那种认为“升学型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抓好升学率,升学率上不去,搞素质教育有何用”的观点以及“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追求升学率就是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的思想,都反映出对素质教育理解上的偏颇甚至误解.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素质是一个深层次的概念,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如何处理和贯彻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有利于全面提高升学率”二者间的关系;根本实质是如何科学、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现就如何看待和处理素质教育与考试问的关系,如何通过加强对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研究,把握好考试的正确导向,教学中提高学生学科素质等问题,谈谈个人管见,旨在抛砖引玉. 2 如何看待和处理素质教育与考试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谈考试、谈分数就是在搞“应试教育”.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以为素质教育与考试二者间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从目前来说,在还未寻求出的一种比考试还理想的对结果检测方式的办法之前提下,素质教育最终结果的好坏仍离不开考试这一对结果的传统检测方式.诚然,就当今高考而言,只有笔试,考查有局限性,无法有效地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但这并不意味高考有碍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碍学生素质的提高.事实上近年来的高考已从对知识的单一考核转向为注重能力的考查,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以便从全国的三百万考生中挑选出约40%基础好、能力较强、具有学习潜能的考生进入高等学校深造.近年来的高考无论是在能力考查、试卷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充分体现出活题、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正如有位教师曾说:“如果说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的话,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整体结构和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来看,中学教学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应把打好基础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家试想,那种纯粹“应试教育”、搞“题海战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呢?因此,搞素质教育并非不要考试、不谈分数,学生素质提高了,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自然会上去,二者间并不存在那种不可逸越的鸿沟,素质教育最终的根本实质就

高考命题研究——物质的量

高考命题研究——物质的量 一、近五年高考命题脉络: 2005全国1卷 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那么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A 23︰9 B 32︰9 C 46︰9 D16︰9 2005全国2卷 N 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 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 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 2005全国3卷 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将2.00g氦气、1.40g氮气和1.60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A 6.72L B 7.84L C 10.08L D13.44L 2005北京卷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CO的质量相等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与氨水中的c(OH-) 相等 C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健数相等 D 等温等压下,3mol C2H2(g)和1mol C6H6(g)的密度相等 2006全国1卷 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0.5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 B.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 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 A D.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1N A 2006全国1卷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那么c(K+)为:A.0.15 mol·L-1B.0.2 mol·L-1C.0.3 mol·L-1D.0.4 mol·L-1 2006全国2卷 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 0.37mol B 0.63mol C 0.74mol D 1.5mol 2006北京卷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200mL 1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总数为6.02×1023 B 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 B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 C 0.1mol 81 35 D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 2006重庆卷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设N A A 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 100mL2.0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均为0.2NA C 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D20g重水〔D 2

地理高考命题研究与二轮备考.doc

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港口工程建设活动,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根据《港口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的港口工程建设项目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指港口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在港口规划港区内,为实现港口功能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码头工程(含舾装码头工程,以及同时建设的航道)、防波堤工程、锚地工程等建设项目。 第三条【监督管理】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港口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地方人民

政府的规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原则】港口工程建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符合港口规划,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第五条【建设要求】港口工程建设应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 新建、改建、扩建码头工程应当规划、设计和建设岸基供电设施和水污染防治设施。 第六条【鼓励新技术应用】鼓励港口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行施工质量和安全标准化管理,科学组织建设。 第七条【信息化监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项目单位应登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行项目申报,报送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等信息;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利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行在线审批、在线监测、协同监管、信息公开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二章建设程序管理 第八条【基本要求】港口工程建设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