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身边的材料 1说课稿 冀教版精编版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3:23 1、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能区分常见的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能举例说明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预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进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三、活动二:熟悉人造材料与自然材料1、观察画面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自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四、活动三:找一赵冬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赵冬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板书设计:1、身边的材料熟悉材料材料的分类:自然材料人造材料2、塑料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题目,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题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
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题目。
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1课《身边的材料》说课稿 冀教版
身边的材料一、教材分析通过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并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学生分析: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
上课前由老师带来一些身边物品,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想知道有关身边所用材料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以及材料的分类、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区分、创新意识【教学难点】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本环节的理论依据: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促成认知的提升。
五、教学准备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结构、有意义的材料不仅可以揭示现象,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
精心挑选有结构的材料,会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六、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环节,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一)置疑激趣,引发探究---巩固新知,切入课题,引入探究(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主预测,充分探究,形成新知(三)交流质疑总结提升---交流展示,评价总结,提升认识(四)拓展延伸引向课外---引伸拓展,补充深化,课外探究(一)置疑激趣,引发探究(3′)教学引入:A.教师谈话: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你知道哪些材料?B.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C.教师:提出今天的研究问题--------认识身边的材料,板书:身边的材料。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1、身边的材料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4、STSE目标:(1)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描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二、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学难点: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问题:教师: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中的钥匙,用力试试!会弯吗?生齐:不会。
教师: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学生:是用铜做成的。
教师:钥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
请同学讨论一下:钥匙是铜,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二)解决问题: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1:那钥匙是铜做成的。
学生2:铜也不能开锁啊!学生3: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使呢!学生汇报:老师,这话错了,钥匙虽说是铜做成的,但它能用来开锁,而铜则成为材料。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有一定的功能;可材料只能用来组成物品。
下面每组的桌子上有很多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呢?我们先找出物品的材料,可以用“**是由材料**制成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这些物品按材料来分类,把物品的名称写在书的圆圈中及探究记录单中,好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1、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教学预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教学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教学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矿泉水瓶):矿泉水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生:“塑料”)你是怎么知道矿泉水瓶使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呢?(生:看)通过看的方法,可以知道矿泉水瓶使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身边的材料”(板书课题)。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分组观察课本2页“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图,填写好“材料研究记录表”(表样附后)2、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可以课件出示,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3、按材料给以上物品分类把分类结果填到课本第二页五个白色的圆圈。
师:分类有一定的标准,这次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材料)师:请同学们在圆圈下面写出圈内物品制成的材料名称。
4、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5、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试着说明用这些材料制作某种物品的好处。
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自然材料1、观察“材料研究记录表”想一想,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到的?2、除了木头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材料是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告诉学生: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3、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首先要设计确定并制造模具,玻璃原料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辅料在高温下溶化成液态,然后注入模具,冷却、切口、回火,就形成玻璃瓶。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3:23 1、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能区分常见的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能举例说明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预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进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三、活动二:熟悉人造材料与自然材料1、观察画面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自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四、活动三:找一赵冬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赵冬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板书设计:1、身边的材料熟悉材料材料的分类:自然材料人造材料2、塑料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题目,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题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
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题目。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冀教版
1、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探究目标: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开展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材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激发研究材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识别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准确的识别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准备:各种常见的物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探究需要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
〔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你想知道哪些问题?2、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材料〕师:刚刚的画面你都看到了哪些物品?这些物品都是由我们周围的材料制成的,今天我们来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
〔板书:身边的材料〕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调查身边的材料〔1〕写出六种最常见的材料,试着写出一种材料的特性。
〔2〕观察身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师: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你手里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的情况〔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填的表格,师生比照更正。
师板书:木头、塑料、金属、纸、玻璃、纤维〕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师:观察书包里的物品看看又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三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
〔3〕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三、拓展延伸师: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哪几类?四、作业找一找资料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新的材料,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1、我们周围的材料木头→桌子、板凳……纸→教材、笔记……金属→文具盒、锅……2、塑料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2、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
知道减少塑料污染可以保护环境。
3、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
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身边的材料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形状;二是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牙刷柄的燃烧和变形)塑料加热大缺点是埋在土里,100年不腐烂,也就是说它袋中,是塑料袋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科学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备注: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下册备注: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
案
样
本/
年度: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常见的材料
身边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四)STSE目标:
1.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描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二、活动准备:
1.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2.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1《身边的材料》教案翼教版
1、身边的材料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4、STSE目标:(1)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描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二、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学难点: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问题:教师: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中的钥匙,用力试试!会弯吗?生齐:不会。
教师: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学生:是用铜做成的。
教师:钥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
请同学讨论一下:钥匙是铜,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二)解决问题: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1:那钥匙是铜做成的。
学生2:铜也不能开锁啊!学生3: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使呢!学生汇报:老师,这话错了,钥匙虽说是铜做成的,但它能用来开锁,而铜则成为材料。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有一定的功能;可材料只能用来组成物品。
下面每组的桌子上有很多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呢?我们先找出物品的材料,可以用“**是由材料**制成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这些物品按材料来分类,把物品的名称写在书的圆圈中及探究记录单中,好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
身边的材料
一、教材分析
通过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并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学生分析: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
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把金属丝弯曲成各种形状,当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材料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有关身边材料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由老师带来一些身边物品,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想知道有关身边所用材料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师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为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目标预设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以及材料的分类、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区分、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本环节的理论依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本课就是通过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物品,学生能判断物体由不同材料组成的,认识某些材料的用途和性质,并能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处理策略
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促成认知的提升。
五、教学准备
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结构、有意义的材料不仅可以揭示现象,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
精心挑选有结构的材料,会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为了顺利完成身边材料的探究,我精心准备如下材料:
1、实物材料: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2、图片及相关课件: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环节,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一)置疑激趣,引发探究---巩固新知,切入课题,引入探究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主预测,充分探究,形成新知
(三)交流质疑总结提升---交流展示,评价总结,提升认识
(四)拓展延伸引向课外---引伸拓展,补充深化,课外探究
(一)置疑激趣,引发探究(3′)
教学引入:
A.教师谈话: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你知道哪些材料?
B.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
C.教师:提出今天的研究问题--------认识身边的材料,板书:身边的材料。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入手,激发兴趣,为新课做好铺垫。
)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20′)
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给一些物品分类
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观察课本42页图
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分类能力
活动二:1.观察课件画面,伐木工人伐木的动画,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判断能力)
(三)交流释疑总结提升(10′)
活动一: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
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材料)
活动二:选代表投影汇报,展示评价。
后面小组汇报时只说明不同的结果,形成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概念。
(设计意图:此处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就各小组间的不同与问题进行交流与点拔,完成释疑,达成共识。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科学概念,突破了教学重点。
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四)拓展延伸引向课外(2′)
1.问题:这节课的学习,你参与的怎么样?有了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引入课外,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独立研究打下基础。
)
七、教学评价
评价中注重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同时要强调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
本节课评价主体为师生,评价方式灵活而有机地结合。
在“激趣导入.”“材料分类”环节主要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自主探究环节主要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倾听,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