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之概括人物形象
人物传记范文欣赏与分析
![人物传记范文欣赏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d632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a.png)
人物传记范文欣赏与分析人物传记是一种以叙述某一位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力或特殊成就的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为主线的文体,它既是一种历史叙述体,也是一种文学形式。
通过人物传记,我们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个人成就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对这个人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文就几篇著名人物传记范文进行欣赏与分析,旨在探索人物传记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范文一:《某某传》这是一篇以描述一位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
书中通过逐章讲述这位人物从儿童时代到成年时期的各个生活阶段,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在各个年龄段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经历。
同时,作者刻画了这位人物的社会背景,揭示了时代对他的影响,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叙述方式上,作者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手法,让读者能够逐步地了解这个人物的人生轨迹。
范文二:《某某传》这是一篇以叙述一位杰出人物的功绩和影响为主要内容的人物传记。
文章首先对这位人物的出身和教育经历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描述了他在某个领域的突出成就和贡献。
通过详细的案例和事例,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人物的专业知识和才能,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另外,文章中也穿插了这位人物的家庭事实,以展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平衡与成功。
范文三:《某某传》这是一篇以揭示一位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历程为主要目的的人物传记。
文章通过深入了解这位人物的情感经历和心理变化,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和思考。
作者通过描写这位人物与他人的交往、家庭和朋友关系等方面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通过对这位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读者可以更好地领悟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综上所述,人物传记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不同的传记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人物传记中运用了各种叙述手法和写作技巧,以呈现出人物的个性魅力和生命历程。
通过对这些范文的欣赏与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传记的独特之处,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借鉴与创新。
人物传记范文案例与分析
![人物传记范文案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9e8b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c.png)
人物传记范文案例与分析人物传记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文学体裁,可以通过对人物生平、成就、品德等方面的描述,展现其独特的个性和影响力。
下面将介绍一个著名作家的人物传记范文,并进行分析。
范文:众声喧哗,城市的喧嚣在耳。
然而在这嘈杂中,一个平静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穿着朴素的衣物,背着一只沉甸甸的包,神情专注地走在人群中。
这个人就是著名作家李明。
李明生于1975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他的童年并不富裕,但家里的书本却丰富,这使得他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李明读完家中的图书后,他开始在农田间寻找更多的读物。
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自学上,通过大量阅读和笔记记录,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李明的奋斗之路并不平坦。
在毕业后,他曾经面临就业困难和经济的压力。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继续努力写作,并将自己的作品投稿给各大出版社。
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他终于获得了第一本作品的出版机会。
这本书迅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使他成为了备受推崇的作家。
李明的创作风格独特,他深入人心的作品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思考。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洞察力,他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社会问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不仅引导读者思考,而且让他们从中获得温暖和力量。
李明的作品也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
他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但意蕴深远。
他的作品经常涉及到青春期的成长烦恼、友谊和爱情等主题,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他坚信,文学的力量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和勇气。
李明的传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坚持梦想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放弃,而是要勇敢地面对挑战。
只有坚定地走下去,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通过对李明这位著名作家的人物传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坚持、努力与毅力。
他通过自学和不断地创作,赢得了成功。
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创造力,还因为他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追寻到成功的道路。
小学语文课文人物传记主人公形象分析——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
![小学语文课文人物传记主人公形象分析——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620913aaea998fcc220eea.png)
小学语文课文人物传记主人公形象分析——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小学 陆静艳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出现了大量以主要人物即主人公为核心进行叙事和描写的课文,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等。
在这些课文中,毫无疑问,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突出,这对于理解和学习课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文以主人公的角度展开描写,着重刻画的是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以主人公为核心的人物传记。
但是又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或者截取人物形象角度不同而造成了不能从人物最初开始撰写,而是截取了关键点进行具体事件的描述。
在这里体现的是课文的留白,一定程度上可以运用课外知识的延伸拓展进行补白,从而使得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
一、典型形象展示与次要人物烘托典型形象随着文章的行文表达而逐渐丰富起来。
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征是固定不变的,甚至可以说是被预先规定好的,只需要被发现、被体悟。
而正是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使得人物形象不再是扁平化的,因为这个过程融入了学生对于文本的自主阅读,是对文本的独特阅读经验。
典型形象一个明显的弊端可以说是人物形象个性的单 一、扁平。
但是在课文的阅读中这一问题并非只有弊端。
首先是因为人物形象一旦固定,甚至被预先设定,那么在阅读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阅读指向,便于归类整理。
其次,这种弊端被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的经历所带来的收获和感悟冲刷了大部分,阅读经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比结果更加令人心动,这是无法复制的、属于自我的独特文本阅读体验。
最后典型形象的展示依赖于这种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突出,他或者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人物形象的凸显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文本,明确文章主旨。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洪教头形象,显而易见是为了对比衬托林冲的形象而存在的。
以洪教头的骄傲无礼、武艺不精反衬出林冲的谦虚有礼、武艺高强。
这些形容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两者的对比而显现。
《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我国古代著名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但单就文本而言,在这篇课文中,林冲是毫无疑问的主人公。
三国演义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传记
![三国演义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221af2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0.png)
三国演义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传记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部《三国演义》被誉为封神榜上的传世之作。
这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中,书写了许多英雄豪杰的壮丽传奇,他们各具特色,英勇无畏,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三国演义》中几位重要人物的传记,以及他们在历史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一、刘备刘备,字玄德,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仁义之君的代表人物。
他是汉末救世主的形象,充满着仁德和孝心。
他出身贫寒,但却拥有一颗昂扬向上的心,始终秉持着尊崇优秀人才、治国有道的宗旨。
他聪明睿智,深得人心,并与关羽、张飞等出色将领一起创建了蜀国。
尽管他在后来的战争中屡次受挫,但他始终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刘备的一生充满艰辛和坎坷,但他始终不改初心,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二、关羽关羽,字云长,是刘备之亲信心腹,也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
他被誉为“武圣”,他英勇善战,力大无比。
他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信守誓言,言出必行。
关羽以义薄云天的胸怀立下赤胆诚心之誓,保护刘备家族,保护百姓。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与仁爱之心。
他在护送刘备母子过五关斩六将时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胆识,成为一代英雄的典范。
三、张飞张飞,字益德,是刘备的义弟兼得力助手,他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急躁、勇猛。
张飞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勇猛爽朗的个性和出色的战斗技巧使他成为蜀国重要将领之一。
他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被尊称为“翼德”。
他与关羽、刘备一同建立了蜀国,为其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他脾气急躁,喜怒无常,但他对刘备兄弟和家族的忠诚始终如一。
四、曹操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是魏国的奠基人,聪明机智,政治手腕高超,也是优秀的军事家。
曹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有着正反两面的特点,他既是伟大的统治者和军事家,也是一个狡诈和冷酷的政客。
人物传记范文400字
![人物传记范文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62a47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f.png)
人物传记范文400字人物传记,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江苏省湖南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
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早年从事过教师、书店职员、警察、农民等工作,1912年考入湘潭中学,后进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1918年,毛泽东考入北京大学,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创始人。
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战略,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
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领导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方针,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错误的理论和方针,如提倡阶级斗争、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毛泽东去世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集体进行了批判文化大革命的工作,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措施,使中国逐渐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指明了方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将永远被人们怀念和纪念,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熠熠生辉。
论《史记》传记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技巧]
![论《史记》传记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95ce89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d.png)
论《史记》传记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论《史记》传记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钟立明《史记》是传记文学的鼻祖,将史学与文学熔于一炉,成为无数历史家和文学家借鉴模仿的典范。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人文学,塑造了一百多个典型传神、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突破了写史不重写人的框框,开创了史书的独特写法。
本文着重探讨司马迁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所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
一、选材精当,剪裁合理作为史学著作,写实是基本要求。
但仅强调真实而不重合理的想象,则必会使史书显得枯燥乏味,缺少神采。
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很好地将二者融为一体,既尊重了史实的客观性,又避免了将历史写成流水账。
他在材料的取舍上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抛弃了那些历史人物生活中某些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选取了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怀的材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将他们生动地再现出来。
《淮阴侯列传》是《史记》中文学色彩十分浓厚的一篇,作者选取韩信生平当中最有典型意义的几件事来加以细致传神地铺写,突出韩信足智多谋,“连百万之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风度。
韩信一生经历战争甚多,如件件必录,文章必显平庸,作者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着重描述了井陉之战和潍水之战。
井陉之战,韩信只以数千之兵,背水一战,至之死地而后生。
潍水之战,更是出奇制胜。
仅此二件,足以显示韩信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
韩信之于汉朝可谓军功第一,破魏、破韩、破赵、下燕、破齐、灭楚,无不靠韩信的睿智与奇计,但韩信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件,阐述了他悲惨命运的成因,诸如他与高祖的论辩,不听蒯通的劝告,与陈豨相交,处疑地而不自知,显示了韩信善良、轻信的性格侧面。
正是这些事件的交相呼应,构成了韩信性格的多面性、鲜明性和丰富性。
诸如此类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人物性格的例子,在《史记》人物传记中俯拾皆是。
如吴起的母死不归,杀妻求将(《孙子吴起列传》),直不疑的“盗金”、“盗嫂”(《万石张叔列传》),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世家》)等等,在各篇传记中,都起到了突出人物性格,展示本质特征的作用。
孙悟空人物传记提纲
![孙悟空人物传记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62d3d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9.png)
孙悟空人物传记提纲
一、孙悟空是动物性、人性、神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
1、孙悟空的动物性
2、孙悟空的人性
3、孙悟空的神性
二、孙悟空是一个不畏神权、有着顽强斗志的叛逆人物形象
(一)不屑神佛等统治权威,桀骜不驯
1、孙悟空对天神们常常出言不逊
2、孙悟空不承认神的王国的任何权威。
3、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
(二)勇于斗争、坚忍不拔,有着顽强的斗志
三、孙悟空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江湖好汉形象
1、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2、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
四、孙悟空形象对后世的深远启发
1、他有英勇果敢、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可以作为永远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
2、他敢于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3、他有着高度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
4、他有大志,有情操,不为狭隘物欲所囿,有坚定的信念。
5、孙悟空的思想和行动,在历史上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结论:孙悟空的形象不愧为我们伟大民族力、智、勇的结晶,《西游记》堪称是我们伟大民族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慧的宝藏。
可以说不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孙悟空也是具有永久魅力的伟大的艺术典型。
人物传记人物简介
![人物传记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a0574efcc175527062208e1.png)
二、相应练习:
1、阅读感受:(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2)本书 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 众多而线索分明;(3)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 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母大虫”顾大嫂 、“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
一、主要人物介绍:
1、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系渭州经略府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逃
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相关故事: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 山、大闹野猪林……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2、豹子头——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
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相关故事: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 庙、雪夜上梁山……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3、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 自《水浒传》,在这里指代假货。
4、《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 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5、《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 爱打抱不 平,重友情,讲义气。
6、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 龙。
12
பைடு நூலகம்
15、三打祝家庄是怎样打下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 一打二打都不成功,后来总结教训,摸清敌情,采用恰当的对策 终于打下来。运用智慧,知己知彼,这是取得胜利的原因,梁山好 汉用计谋拆散了祝家庄与李家庄、扈家庄的联盟也是他们取得最后 胜利的一个原因。 16、“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 怎样?《水浒传》 林冲:逆来顺受;陆谦: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17、《水浒传》中写出林冲性格中忍辱含诟,逆来顺受,委曲求 全转变成奋起反抗,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什么?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18、父子同读《水浒》,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打死镇关西”这一 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传记人物形象分析
![传记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06b71610661ed9ad51f34c.png)
⑦法 雷芮 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 宗岱衷 心信服 的。但 宗岱 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 信上 帝 、天路历程和 永 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
信人生可 恋 ,文学可喜, 女 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
于 硬 性的研究之中, 忘 了活着是什么 滋 味,他应 该 看看
宗岱 ,便可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 某 种原因 灰 心失
真题演练 阅卷评析 规范提升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 纹 的 微 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 似乎 急于把人生 献给他的一切 狼吞 虎 咽 地 吃 下去,再用 咂 得 乱 响的 双唇
像 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 帝 所说的话:“看哪,这很
好!”他那轮 廓 鲜明的相貌和 锐 利的眼 睛 , 透露 出来高
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3 全国卷Ⅱ 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 “中国船王”的?请结事材料简要分析。 2013辽宁高考 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 合全文概括说明。 其他设问方式:⑴XXX的事迹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⑵文中 写了有关传主的几件事? 绍)XXX的? ⑶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介
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真题演练 阅卷评析 规范提升
题型一 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传主的事迹,构成了传记材料的主体,直接对表现人物形 象特点、品质以及思想风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阅读一篇传记,首先应围绕传主的事迹来进行梳理,看看 写了有关传主的哪些事迹,再进行概括归纳。
[常见设问方式] 2014全国卷Ⅱ 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
⑴从全文看,XXX 为什么会坚持 XXX ?⑵是什么原因让传主走上
了XXX路径?⑶结合全文,分析XXX成为XXX的原因?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f360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c.png)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史记人物形象分析《史记》故事性强、可读性强,其文言文语言较为浅显,易于理解。
读《史记》,对积累文言文知识很有益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史记人物形象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篇1《史记刺客列传》是唯一一篇记录刺客事迹的史书文章,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个不同的刺客以及他们的刺杀事迹。
司马迁也是唯一一位将刺客列入史书的史官,因此,《史记刺客列传》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既然司马迁把这5个刺客同列入一个类传中,除了他们都拥有刺客这个身份以外,他们五个应该还拥有共同的形象特征和精神特征。
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也会有异于其余四人的个性特征。
本文将从五个刺客的形象入手,着重分析他们共同的形象特征以及各自独特的形象特点,并且简要概述在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刺客形象分析(一)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共同刺客形象1、“士为知己者死”的情义《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五个刺客,他们行刺的最根本的动机都是对“义”的履行,如豫让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他们冒着死亡的风险进行刺杀行为,原动力就是“义”。
而这里所说的“义”,是一种“基于一定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的人际关系的准则”。
即当对方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待遇以及精神上的尊重和能力上的肯定,自己也应报答对方。
“义”是刺客个人情感的体现,具体描述为讲义气,有情有义。
五个刺客都是重情义之人。
曹沫作为鲁国将领,虽然“与齐战,三败北”,但是鲁庄公“犹复以为将”。
曹沫与鲁庄公的关系就是“君臣知遇关系”。
曹沫劫齐桓公,除了为了鲁国国家利益,还出于对鲁庄公知遇之恩的一种回报。
同样的,在伍子胥向公子光引荐专诸以后,“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当然,专诸为公子光刺杀王僚,应当是有一部分原因是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善客待之”除却了物质上的回报,还有精神上的尊重。
2、视死如归的勇敢刺杀是一种高危的行动,常常以生命为代价,除了曹沫,其余四个刺客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高中古文阅读:人物传记形象分析
![高中古文阅读:人物传记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c349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1.png)
高中古文阅读:人物传记形象分析高中人物传记形象分析方法点拨首先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其次,只有对题干做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回答。
把答案放回原文。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题型训练[例1]2013年上海秋考试卷史弼传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
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理而得独无?” 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
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
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济活者千余人。
②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
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
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谏于廷,弼不对。
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
侯览大怨,遂诬弼诽谤,槛车征。
吏人莫敢近者,唯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渑之间,大言于道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选德报国,如其获罪,足以垂名竹帛,愿不忧不惧。
”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昔人刎颈,九死不恨。
”下廷尉诏狱,减死罪一等。
③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
(3分)【参考答案】:刚正不阿[例2]2016年上海秋考试卷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水浒传 人物传记
![水浒传 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94b8335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a.png)
水浒传人物传记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这部小说以北
宋末年为背景,描写了宋江等108位好汉的英勇事迹和悲壮命运。
宋江,字公明,本贯山东,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是个
气宇轩昂的大英雄,以忠诚、正直和聪明才智而著名。
宋江原本是个
豪爽的武将,但因被陷害,最终成为了梁山好汉的统领。
他以他的勇
敢和聪明带领梁山好汉共同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宋江在水浒传中
展现了一个忠诚的人物形象,他对朋友忠诚,对国家忠诚,对自己忠诚。
其他重要的梁山好汉包括:林冲,是一个豪放的好汉,粗犷直率,擅长马术和弓箭;鲁智深,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少林高僧,以拳法和棍
术闻名,性格豪放;武松,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好汉,以打虎英雄而闻名;李逵,是一个身高八尺的好汉,豪爽直率,全身上下无一受伤。
除了这些好汉,还有很多其他角色,各具特色,各有戏份。
水浒传是一部描绘英雄事迹和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展示了中国
古代社会的黑暗面和正义的力量。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他
们的个性和行为赋予了他们真实的人性,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通过
讲述悲壮的命运和英勇的斗争,水浒传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正和底层人
民的呐喊。
水浒传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记录。
它通过揭示社会现实和塑造英雄形象,将历史与虚构巧妙融合在一起。
这部小说至今仍被广大读者喜爱,并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舞台
剧等多种形式。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作,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祥子人物形象概括200字
![祥子人物形象概括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4c0ff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7.png)
祥子人物形象概括200字
祥子是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位典型人物,他出身于中国北方农村的底层社会,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来到城市北平(今北京)谋生。
初到城市的祥子淳朴善良、勤劳肯干,怀揣着凭借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的梦想,象征着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祥子形象饱满,性格鲜明,他的命运几经波折,历经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车的过程,从充满希望、自尊心强的青年逐渐堕落为麻木消极、丧失生活信念的人。
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制度对个体命运的残酷压迫以及底层人民在困苦现实中的无奈和挣扎。
祥子的形象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数小人物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人物传记简介
![人物传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b8dcd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e.png)
人物传记简介传记是一种以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创作对象的文学类别,通过深入研究人物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成就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简要介绍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分别为“孔子传”和“海明威传”。
《孔子传》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成为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巨擘。
他对礼仪、道德、政治、教育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孔子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成长经历和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强调治国理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礼仪之道,保持道德操守,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以德育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
《海明威传》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年-1961年)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记者,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简洁明快、生动自然的文风而闻名于世。
海明威的作品多以战争、爱情、人性等主题为背景,展现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与生活态度。
在《海明威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海明威的一生及其对文学界的影响。
海明威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并从中获得了对战争的深刻洞察和创作灵感。
他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描写和独特的风格,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刻人性思考的角色。
他的作品《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孔子传》和《海明威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两位伟大人物的生平和思想,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智慧。
无论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还是海明威的文学艺术,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传记是对历史的回望和思考,也是对读者的一次重要启迪。
总结通过本文对《孔子传》和《海明威传》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传记作品的魅力与价值。
传记作品旨在通过真实的人物生活经历,向读者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的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人物传记300字
![朝花夕拾人物传记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e643b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c.png)
朝花夕拾人物传记300字
朝花夕拾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于自身成长经历和对社会的深入观察,他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许多的人物形象。
其中,我最为钦佩的人物是书里的那位生意人,他身负家运的繁荣,如一只小蝌蚪沐浴在阳光下,充满活力与希望。
在与作者相识的早期,生意人关心他、引导他,帮助他走上了正轨。
然而,随着时光流转,生活经历的增多,他的心灵渐渐被金钱与权势所包围,变了味儿,逐渐变得麻木冷漠,最终沉迷于利益之中无法自拔。
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描述了那些为利益而丧失良知的人。
朝花夕拾中也刻画了许多其他类型的人物,如“神童”,这个天才少年以震撼人心的孤独才华,在命运的捉弄下被迫放弃梦想,最终陷入了无望的人生迷局。
读者在看到这个形象的描写时,不能不为命运的残酷所震撼,更不能不思考现实生活中太多默默无闻的天才,他们因各种原因而黯然失色,他们是人生面目的一抹遗憾。
朝花夕拾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草根作家”。
他是一个勇敢正直的灵魂,用敏锐的眼光触动到了那些被社会忽视的边缘群体。
他从生活的底层出发,用平实的语言写下无数动情的故事,让无数天涯之人感到温暖和关怀。
草根作家这个形象,勾勒出了那些持续坚持努力对抗命运的人们,激励着我们在逆境中不放弃。
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传记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使我们反思人性的本源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立场。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他们的命运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保持善良正直的品质,勇敢面对生活的压力,且要持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儒林外史人物传记200字
![儒林外史人物传记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0f53c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b.png)
儒林外史人物传记200字
儒林外史人物传记。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以清朝乾隆
年间的士人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其中,主人公邵雍是一个儒林外史的典型代表。
邵雍,字伯温,号东篱,江苏无锡人,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德
高尚的儒家学者。
他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一个忠厚老实、正直宽厚的
人物。
他对待朋友宽宏大量,对待家人孝顺顾及,对待学生悉心教导。
他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而且在为官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政治
抱负,但由于他的清正廉洁,最终并未得到官职。
邵雍的形象展现了清代士人的风貌,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追求道德修养和学术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官场上的挣扎和无奈。
他
们在尊儒重道的社会风气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展现了
儒家士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通过《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传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
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在尊儒重道的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也更加珍惜和理解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剧本人物小传范文
![剧本人物小传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6732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0.png)
剧本人物小传范文
《红楼梦》中贾宝玉小传
贾宝玉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贾府的少爷。
他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孙,因此在家中地位高贵。
贾宝玉从小就备受宠爱,家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他来设计的。
贾宝玉的性格复杂而多变。
他有一颗敏感的心,喜怒哀乐都表现得非常直接,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很多感情纠葛,对于爱情和友情都有着深刻的感悟。
在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子的感情纠葛中,贾宝玉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
另一方面,贾宝玉的性格也有着矛盾之处。
他常常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对于家族的兴衰并不太在意。
这种看似懒散的态度其实是出自对于家族传统的批判和反叛。
他不喜欢被束缚,渴望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在这一点上,贾宝玉展现了一种对于封建礼教的挑战精神。
总的来说,贾宝玉是一个充满了矛盾性格的人物。
他有着敏感又多疑的一面,也有着对于传统束缚的厌恶。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一复杂而鲜活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成为了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人物。
人物传记之人物描写和引用概要
![人物传记之人物描写和引用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a350fe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3.png)
阅读传记作品的要求
勾划评价性的语言
标注作者引用的事例 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 写作思路及作传手法
要点概括题答题要领
审清题型,看清题目要求
理清文章思路,找准答题区间
语言精炼准确〔合并同类项法〕,可
用原文语言作答
简
、
看分答题
准
分点答题 力求全面
更音乐方全面没面有分更别。饱满,如贝多芬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从效果来看,使文章对
参考答案:
1.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如“他在《致不朽的 爱》一信中有言:‘当我有所抑制的时候,我总 是欢快的。’”,直接展现贝多芬勇敢乐观的精 神,增加了感染力,为作者的观点供给了依据;
二是在构造上,依据句子的位置,在前面可以 是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某种感情基调、 渲染气氛等;在中间可以是为下文作铺垫〔潜 伏笔〕、承上启下、过渡、开启下文等,在结 尾处的可以是照应前文、点题、卒章显志、画 龙点睛等作用;
三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角度,去阐述效 果。〔先分析这个句子有无使用了某种表现手 法、修辞手法,有就讲,无不讲。〕
• 〔答出两种即可。每种要求答出手法名称、举 例分析以及具体表达效果。〕
〔4〕王烈“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的文化品德,得到
• 《课程标准》对传记阅读的要求 •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
等作品,能把握根本事实,
•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发, • 并形成有肯定深度的思考和推断。
传记相关学问----分类
自传——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 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 抒情。
他传——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 斐然。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物传记300字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物传记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ac6a9f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4f.png)
曹操:在整部的《三国演义》中,曹操都说作为反面人物来塑造的。
作者更是用过曹操这一形象来概括历史上封建统治者的心狠手辣,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特征。
曹操的一出场是因为讨厌叔父向父亲的告状,于是伪装病倒在地,叔父喊来父亲的时候,他却若无其事,父亲问他原因时,他说叔父经常这样诬陷他,从此以后叔父的告状再也没有作用。
行刺董卓失败之后,亡命逃往吕伯奢家,杀了其一家人,并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也成了他一生的行事准则。
关羽在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天下知,可在他上场之前,袁绍听说了他只是一个县令手下小小的马弓手,袁术更是下令将其打出,曹操却能够知人善任,给了关羽这个机会。
同样的,在官渡之战前,当曹操深夜听说许攸前来投奔之时,高兴的“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更是表现出他的接纳贤良。
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拥有历史上任何一个阴谋家的手段和强势,但同时,他逐鹿中原,挫败群雄,毕生都毫无倦意,更是表现出了其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刘备:不用怀疑刘备在全书中的作用,全书都是在尊刘贬曹,刘备集团一直是塑造的中心。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群雄鼎力,征战不已,时势造英雄,成为了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
十常侍专权,黄巾起义,朝廷动荡,董卓乱权,豪杰并起,军阀混战的大背景下,有了刘备心怀天才却同样无可奈何的局面,于是有个桃园三结义的千古佳话。
一个有名无实的刘皇叔为了韬光养晦先后依附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但却始终没有自己的独立势力以及底盘,就在他迫切希望有贤人相助之时,徐庶要走,刘备依依不舍,引出了徐庶“走马荐诸葛”接着又是司马徽的推荐,更为孔明的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三顾茅庐,刘备终于遇见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一生写照的诸葛亮。
不可否认的是刘备是个明君,他声称“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在小说四十一回中刘备弃樊城而走,新野,樊城,襄阳的数以万百姓誓死相随,一路上刘备与他们相依为命,突出了他的宽厚爱民,好皇帝的形象,但同时,也真是这个仁使他有了虚伪的一面,当赵云血战长坂坡夺回阿斗将其交给刘备时,刘备为了凸显对手下的爱护将阿斗掷于地。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500字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9a345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e.png)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500字
骆驼祥子是一位具有坚韧不拔、胆识过人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为了生活而来到北京城谋生。
他的外貌有些猥亵,身材高大粗壮,脸上经常带着一丝顽皮的笑容,给人一种朴实、直率的感觉。
在贾四的帮助下,祥子开始了他的摩托车生意。
他对摩托车的修理和驾驶技术非常娴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很快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摩托车夫。
他勤劳、敬业,以对待自己的摩托车一样对待工作,始终保持着一颗求真务实的心态。
祥子的坚韧不拔表现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上。
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困境,他都不曾放弃过。
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他不断努力奋斗,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摩托车夫。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祥子的胆识过人体现在他对权贵的反抗上。
他不愿意被人欺负,更不愿意成为权贵的奴隶。
他勇敢地向压迫者发起挑战,不畏惧任何困难和阻力。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一次次地击败了那些以权势威胁他的人。
他的勇气和胆识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总的来说,骆驼祥子是一个具有坚韧不拔、胆识过人的人物形象。
他的形象展现了农民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困
境中的奋斗和抗争。
他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让人们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勇敢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正义感,有勇气
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 愿者,虽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
百折不挠
⑥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 ⑦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 喜结良缘。 相关链接: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 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 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
考点设置: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常见设问:⑴通过文章可以看出XXX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⑵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特征? 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XXX是一位怎样的人? (4)XXX特有的人格魅力(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
一、月考题回顾:
• 9. 文章题为“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请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任继愈身上体现出哪些可贵的精 神品格?(4分)
④淡泊名却义不容辞.后来国家给他一些报酬他也不要,给他一张补助 卡,他也始终没有取过一分钱.
⑤治学严谨,不急功近利。出版方急于赶在任老90大寿前出版《中 华大典》有关儒学部分,任老当机立断,坚持返工重审. ⑥不畏强权,坚持学术观点。文革中不参与“批儒评法”让江青大 为光火;文革后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又被当成左的靶子.但他坚 信,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对其中四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 9. 文章题为“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请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任继愈身上体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4分)
①爱国报国热情。抗战时随校南迁,他目睹灾难并叹服于这个伟大民族 的坚韧,使他“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他的 人生理想和学术方向由此转变. ②甘为人梯,埋头文献整理工作。任继愈学术研究卓有成效,但 他坚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新一轮文化高潮,因而甘心埋头文献整理工 作,给后人、给文化发展高峰打基础. ③不避繁难,亲力亲为。他组织和主持了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工程, 从不做挂名主编,有时候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分典主编.
筛选信息: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 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 能的岗位上服务。 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 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 相关链接: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 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 中国。”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侧面描写)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侧面描写) 4、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与他人的关系。 5、注意相关的链接。(正、侧面)
三、真题演练1:
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 《“飞虎将军”陈纳德》
(3)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 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传记阅读之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教学目标
1、准确解读文本,归 纳并掌握筛选、整合文 本信息的方法。 2、掌握概括分析传主 形象题的解题方法。
明考试要求: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 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 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 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 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真题演练2:
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 《科学巨人玻尔》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 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不掺杂个人恩怨; ②热爱祖国: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 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 提供发展的平台,培养组织创新发展的队伍。 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热爱和平):积极营救受纳 粹迫害的科学家,积极倡导实施国际间的和平科 学合作。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 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 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 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答主观题,应注意: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2、联系文本,紧扣链接,按行文顺序,依次筛 选要点,全面答题。 3、语言要概括,不能照抄照搬,可提取关键词 语重组成句。 4、要有分点作答的意识。
考点设置: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常见设问:⑴通过文章可以看出XXX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⑵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特征? 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XXX是一位怎样的人? (4)XXX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
【解题方略】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正面描写)
真诚正直,善良友爱
(3)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 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勇气:“七七事变”后 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 发布命令也不撤回; 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克服了重重困难,招募 志愿者来华参战; 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 津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飞虎队队员每年组 织悼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