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整合战略探析【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整合战略探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跨国并购能够绕过东道国的投资限制和贸易壁垒,迅速进入并占领其市场,因此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
1997年以来,随着第五次全球企业并购高潮,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渐趋频繁,民营企业也开始在海外并购中崭露头角。特别是1999年初我国政府确立了“走出去”战略以后,在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并不理想的情况下,我国民营企业凭借其“所有制优势”明显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
2001年8月,万向集团美国公司正式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UAI公司,开创了浙江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上市公司的先河。而在此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该集团已先后并购了英国AS公司、美国舍勒公司、ID公司、LT 公司和QAI公司等多家海外企业,并开始涉足海外金融保险业。同年10月,浙江华立集团在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2家公司——美国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PFSY)和美国太平洋商业网络公司(PACT)的基础上,收购了飞利浦集团在美国加州圣何塞的CDMA移动通信部门(包括在美国达拉斯和加拿大温哥华的研发分部)。2002年10月,浙江金义集团采用资产置换形式,不出一分现金收购重组新加坡上市公司“电子体育世界”,成功实现借壳上市。种种迹象表明,日益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支迅速崛起的生力军,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跨国并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并购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世界各国跨国并购的成功率不足30%。特别是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虽然近几年来风生水起,但是仍然属于初级阶段,再加上跨国并购经验的缺乏、企业领导者的非理性决策以及跨国并购实际操作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等因素的存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总体来说并不成功。因此,跨国并购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于跨国并购,国外学者研究的比较多,提出了不少理论,国内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尽管国外学者提出的理论具有共通性,但也不能照搬来分析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我们得结合自己的问题具体分析。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已频繁的出现在跨国并购的舞台上,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加快了我国民营企业
海外并购的步伐,今年也出现了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大型并购案,可谓刷新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纪录,很多专家学者也对此事件进行了评论,各有各的观点。当然,吉利还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企业,企业的体制还算比较建全,人才也比较多,但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还是中小规模的,但其中很多也进行了跨国并购活动,本人认为研究这些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更具有价值,因此本人选择了宁波市慈星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来做案例,这家公司是一家成长速度非常快的中小民营企业,企业制度不是非常健全,人才素质也不是很高度,很具有代表性。本文从其并购的动机和并购后的整合战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实地的考查调研,挖掘出一些本质的因素,最后再总结出一些可供其它企业参考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提高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
斯蒂芬•海默(StePhen.H.Hymer,1960)提出的以企业优势为中心的直接投资理论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及其他学者的发展,形成了作为FDI理论主流的所谓“垄断优势论”,垄断优势论认为,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定优势通常包括:资金与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信息与机制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信誉与商标优势。垄断优势论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相互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原因。但是,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是静态的经验性分析,缺乏动态和抽象的分析,在强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应具备垄断优势的必要条件的同时,却不能解释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为什么不通过出口和技术转移等其他方式进入别国市场。更重要的是,该理论不能解释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维农(Vemon,1966)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FDI是产品生命周期特定阶段演进的结果。在其早期的理论中,维农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二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并相继分析了这三个不同阶段产品的供需特点、生产对市场和资源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国际贸易和FDI 模式。维农在20世纪70年代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引入了“国际寡占行为”的概念来进一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品的生命周期被重新定义为三个新的阶段: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成熟的寡占阶段、老化的寡占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不同生命阶段各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看成是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能较好地解释技术创新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小岛清(1978)总结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提出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学说。
其理论出发点是: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样,应该遵循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原则。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应该从己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比较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符合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较好地说明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战略,以及美国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量减少的原因。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也掩盖了发达国家向外转移落后产业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和贸易条件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来看,即使就发达国家的利益而言,完全按照边际产业转移的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己经不能适应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的需要了。
巴克利、卡森(Buckley、Casson,1976)认为公司在进行经营活动中会面临各种市场障碍,为克服外部市场障碍或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公司就有动力将交易改成公司所属各子公司之间进行,从而形成内部化市场。当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的时候,跨国公司就产生了。导致市场内部化形成原因:第一,外部市场失效。第二,中间产品交易困难。内部化理论从企业组织发展的角度提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种境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发展。但内部化理论从跨国公司的主观单方面探寻其从事国际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考虑不足等,具有片面性。
邓宁(J.H.Dunning,1981)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理论)。邓宁认为,以前的理论都只是对国际直接投资作了部分阐述,不能成为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一般理论。国际投资、对外贸易和向国外生产者发放许可证往往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不应将其割裂开来。这一理论把跨国公司拥有的优势分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跨国公司拥有的不同优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企事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跨国公司拥有的不同组合可以解释企业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商品出口和技术转让这三种经济活动的选择行为。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式的选择上,如果企业只拥有一定的所有权优势,则只能进行对外技术转让;如果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选择出口贸易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则发展FDI是参与国际经济的最好形式。可见,折衷理论所提出的关于跨国直接投资的三个优势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赖和融合的,如内部化优势的具体内容是针对所有权优势的内部使用而言的,而区位优势也要通过内部化来实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了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但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强调只有三种优势都具备时才能进行跨国投资,因此具有片面性,不能解释并不完全具备三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以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