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水平的生命活动调节

合集下载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说课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说课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淀粉——平衡石假说:
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 ”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重力方向改变
根尖中的平衡石细胞示意图
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 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
引起一系列信 号分子的改变
对植物生长 产生影响
如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
任务三 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在____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3.植物对光作出反应的过程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_________会
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从而
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学以致用:1.实例1: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较好,树荫下生长较慢,说明:光为光合作
③日中性植物: 对日长短不敏感的植物,如黄瓜、辣椒。
无论是长日照植物还是短日照植物,感受光周期 刺激的部位都是叶片。
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1)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2)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种子 萌发
植株 生长
开花
衰老
均受到 光的调控
合作用,从而避免在无光条件下萌发后“饿死”;植株在生长、开花过程中,
跟随着光照的节奏,能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能保证正常地繁行后代,这
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拓展】光影响植物的开花(光周期现象)
①长日照植物: 在一个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一定 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菠菜、小麦、胡萝卜等。
②短日照植物: 在一个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小于一 定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如高粱、玉米、水稻等。
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

(13)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学案

(13)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学案

第十三单元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2.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则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5.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3)实例:6.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7.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8.过程✓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专题6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微专题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专题6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微专题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专题6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微专题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1.神经调节要点整合(1)透彻理解反射弧各部分结构(2)图解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3)兴奋的传导与传递(4)神经递质的释放、性质及作用①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内的扩散及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不耗能。

②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并不都是有机物,如NO是无机物。

③NO作为神经递质时以自由扩散方式释放。

2.体液调节相关知识归纳(1)激素的本质及调节机制①激素运输无特异性。

“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不等于“只运输给靶细胞”。

②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组成细胞结构、不供能,也不起催化作用。

③有些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方式经典考题重现1.反射的完成以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以及神经元间的传递为基础。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③④。

①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2021·辽宁卷,16D)②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

(2021·河北卷,11C)③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2021·全国乙卷,4A)④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2020·山东卷,7D)⑤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2019·全国卷Ⅰ,4C)⑥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2018·全国卷Ⅲ,3A)⑦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2018·全国卷Ⅱ,2C)2.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③。

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2021·山东卷,8D)②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2021·海南卷,16D)③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栏目
第27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24/64 /64
对位训练 1.(2010·江苏卷,1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 2010·江苏卷,13) 述中错误的是 (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 负外正→内正外负→ 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在Ⅱ
栏目
第27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11/64 /64
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 提示 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及其相连的肌肉或腺体 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 ( ×) 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 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 1.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 .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 感受____后,由____状态变为____状态的过程。 外界刺激 相对静止 显著活跃 2.两者比较 提示
栏目
第27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21/64 /64
⑴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⑵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⑵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 的为传入神经,与“ 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⑶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 ⑶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 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 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⑷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 ⑷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 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中枢段(近中枢的位置) 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中枢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 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生物高中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学案

生物高中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学案

前言:必修1《分子与细胞》:科学方法侧重:观察—归纳、建立物理模型必修2《遗传与进化》:科学方法侧重:假说—演绎、类比推理必修3《稳态与环境》: 科学方法侧重: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取样调查等。

《稳态与环境》模块导读: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这就决定了生命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否则就会解体,导致系统的崩溃。

也就是说,稳态是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存在的必要条件。

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都是将维持自身的稳态作为目标。

稳态的维持靠的是生命系统内部的自动调节机制。

本模块中关于这种调节机制,在个体水平上主要阐述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在群体水平上主要阐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

本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稳态与环境》模块内容构建: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标点击】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知识结构】一、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和能量的 。

二、体内细胞生活在 中1. 体液的概念:多细胞生物(如人)体内含有的 量以 为基础的 。

2. 体液的组成(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图1 体液的组成及其相互联系3. 内环境概念:多细胞生物的机体内由 构成的 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 等。

三、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成分 2.血浆、组织液、淋巴成分的差异:血浆中含较多的四、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理化特性1.渗透压(1)溶液渗透压: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6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6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6一、选择题1.(2022山东卷)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

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2.(2022湖南卷)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

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剧痛、恐惧时,人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B.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D.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3.(2022辽宁一模)睾酮属于雄性激素,有些运动员通过服用睾酮衍生物来促进肌肉生长、增加肌肉力量,但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性腺萎缩。

这可能与性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有关。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睾酮衍生物可能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导致性腺萎缩B.分级调节是指通过下丘脑—垂体的分层调控,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分级调节可以放大调节的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D.在神经调节中也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4.(2022山东临沂模拟)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体温检测成为日常防疫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大部分正常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引起发热,下图是发热机理的一种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为39 ℃时,人体的散热速率低于体温为37 ℃时B.机体可能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方式散热C.若同种病毒第二次入侵,产生的症状可能较轻D.利用此原理制备药物使调定点下降,可使高烧患者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5.(2022山东一模)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氧化分解加快,细胞内ATP浓度升高,ATP结合在K+通道上使K+无法外流,进而激活Ca2+通道,触发Ca2+内流,胰岛B细胞产生动作电位,释放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
(5)油菜素内酯(BR)
①主要作用:等。
3.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微少,但是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上的作用却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和等方式实现的。
考点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表现出一定的。
(3)极性运输在太空中依然存在,不受重力因素的影响。
(4)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根尖、芽尖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且发生在有单侧光或重力等刺激时。尖端在均匀光照或黑暗处时,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5)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的水平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疑难点6:胚芽鞘生长、弯曲情况分析
【答案】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的浓度大小关系为:a>b>c。
【问题2】下组中的胚芽鞘如何生长?
【答案】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③向小孔弯曲生长。
疑难点4:极性运输
(1)极性运输不会随植物形态学上端与形态学下端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
(7)处理插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扦插时常去掉插条的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8)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①不能生根。用多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浸泡,插条均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二是配制的营养液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或缺氧;三是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
②生根过少。配制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一些,组别要多一些。浓度梯度过大、组别过少易错过最适浓度范围,导致生根过少。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1)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1)
• 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即能够与学生的已有 的经验产生冲突;问题必须是具有理智的 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作出尝试性的解 答的。
第二章的教材体系
动物细胞
细胞内液 组成、关系 结构 生理 神经调节 稳态 细胞外液
代谢
循环、消化、 呼吸、泌尿 外界环境 激素调节 化学性质 结构 生理
内环境
物理性质 体温、 渗透压
必修3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 节
教学分析与建议
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 教 材




选择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来编写 教材,以什么样的顺序编排这些 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 样的理念去支撑它、用什么样的 思路去组织它、用什么样的方法 去教好它。这里,既体现教材编 者的智慧,更体现教师的智慧
课标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 教学的依据,还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课标、考试大纲, 学科指导意见,而不是教材。 当然,随着国家教材多样化政策 的推行,教师手头多搜集其他版本, 比照参考,取长补短,还是大有益 处的。针对浙科版教材的特殊性,适 当参考新版《普通生物学》还是很 有必要的
• 主线: 内分泌腺—激素—靶器官、细胞—生理作用 • 重点: 围绕调节轴学习 甲状腺 下丘脑——垂体—— 性腺 肾上腺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标要求: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4、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5、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6、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7、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8、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作用 9、描述体温调节、血糖调节。
对照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教材知 识掌握的范围与层次
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行为动词、说明中哪些不作要 求、课时安排、教法建议等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❷ 分裂 ;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 叶绿素合成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油菜素内酯(第六 花粉、未成熟的种子和根 类植物激素)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 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 种子萌发等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
专题二十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篇
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19世纪末达尔文父子实验
1)分析:①为对照组,②③④为实验组。
2)推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 伸长区❶ 背光面 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3年鲍森·詹森实验 推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易错易混 环境影响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三不一调节” 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催化细胞代谢,只给细胞传达信息,调 节细胞生命活动。 2.作用机制
3.生理作用 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 2)器官水平: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A.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 B.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C.去掉顶芽,切口放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侧芽生长受抑制。
2)根的向地性
幼苗横放,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横向运输,近地侧浓度较高(即B侧>A 侧、D侧>C侧)。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低,使茎背地弯曲生长(生长素对C、 D侧细胞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根向地弯曲生长(生长 素促进A侧细胞生长,抑制B侧细胞生长,可体现生长素作用特点:较低浓 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 3)除草剂 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故在单子叶农田里施加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可除去双子叶杂草。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生物密卷(二)(无答案)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生物密卷(二)(无答案)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生物密卷(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未知1.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多肽链的正确折叠对其正确构象的形成至关重要。

如果蛋白质折叠发生错误,蛋白质的构象就会发生改变,影响其功能,严重时会导致疾病发生,此类疾病称为蛋白质构象病。

有些蛋白质错误折叠后相互聚集,形成抗蛋白水解酶的淀粉样纤维沉淀,产生毒性而致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肽链的形成以及折叠过程均发生在核糖体上B.蛋白质构象病均可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病C.题述淀粉样纤维沉淀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D.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较低主要与细胞膜或细胞器膜上的Ca2﹢泵有关,Ca2﹢泵又称Ca2﹢-ATP酶。

肌肉细胞的内质网上富含Ca2﹢泵,其运输Ca2﹢时与ATP的水解相偶联。

当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中的Ca2﹢释放出来,参与肌肉细胞收缩的调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a2﹢泵既具有转运功能,也具有催化功能B.Ca2﹢泵向内质网腔中运输Ca2﹢时会发生蛋白质的磷酸化C.运输Ca2﹢的过程中Ca2﹢泵的空间结构不会发生变化D.Ca2﹢泵向胞外运输Ca2﹢的方式与K﹢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相同3.心肌细胞(一般不能增殖)中基因AR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是一类凋亡抑制因子,细胞中存在一种链状小分子RNA——miR-223,其可与基因ARC的mRNA结合,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细胞会产生过多的miR-223,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引起心力衰竭;心肌细胞中还存在一种环状RNA——HRCR,一个HRCR分子可特异性结合多个miR-223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RCR分子中每个核糖上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B.心肌细胞中HRCR含量增多时会加速心肌细胞凋亡C.基因ARC的mRNA分子中可能存在与HRCR分子相同的碱基序列D.miR-223在翻译水平上阻止基因ARC的表达4.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型,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控制。

生命基本特征

生命基本特征

生命基本特征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现象之一,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三个方面探讨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分子水平上的生命基本特征在分子水平上,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化学反应。

1. 遗传物质:生命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它携带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

DNA是由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的,它们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的不同排列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基因,决定了生命体的遗传特征。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细胞中具有各种功能。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不同的氨基酸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参与细胞的结构支持、酶活性、运输和信号传导等生命过程。

3. 化学反应:生命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各种化学反应。

例如,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化学反应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和其他物质。

生命体还能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合成、降解和调节等生物活动。

二、细胞水平上的生命基本特征在细胞水平上,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细胞结构、代谢和增殖。

1. 细胞结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起到包裹细胞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2. 代谢:细胞通过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合成新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分解代谢是指细胞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和废物。

3. 增殖:细胞能够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

细胞增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细胞周期和遗传物质复制的结果。

三、个体水平上的生命基本特征在个体水平上,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发育和适应。

1. 生长:生命体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增加来实现生长。

生长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增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董长永《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董长永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完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从而完成学习生物个体水平的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又为进一步学习生物群体水平的稳态和调节打下基础。

而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也是本章的重点,为后几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在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提高科学素养。

(二)根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明确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及评价实验结论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目标:1.明确科学的进步是科学家艰苦努力,创新思维,不断探索的结果。

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兴趣。

(三)根据新课程标准确定如下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确定理由】:新教材更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发展史的体验,而本节课《生长素的发现》既是掌握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基础,又是理解生物激素调节作用的关键,更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好素材。

(2)教学难点:1.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

【确定理由】:生长素的发现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涉及到的科学家和实验都较多;对实验设计过程中的科学性、严密性、可行性都难以把握;对涉及到的一些实验材料(如胚芽鞘、琼脂等)缺乏感性认识。

【突破方案】:由各位科学家的实验分析入手,与动画的教学课件一起体会实验设计的过程,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为主线,师生讨论,共同突破。

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6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6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1/60 /60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6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2/60 /60
单元教学分析
1.涵盖范围 本单元涵盖必修3 本单元涵盖必修3中第一、二、三章,主要包括个体水平上 稳态与调节——动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和人的神经调节和免 稳态与调节——动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和人的神经调节和免 疫调节以及内环境稳态。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5/60 /60
3.复习指导 (1)复习线索 (1)复习线索 ①以体液中几种液体的关系图为主线,系统复习三种环境 之间的关系、成分及内环境稳态和调节。 ②以稳态的各种调节过程为线索,系统复习神经、体液、 免疫调节在稳态中的作用。 ③以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为线索,系统复习生长素的 发现、作用特点、实践应用及其他激素的产生、作用部位。 (2)复习方法 (2)复习方法 ①体液中几种液体关系,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 的传导通过图解法复习。 ②血糖、水、体温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同植物 激素通过列表比较法复习。
第26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10/60 /60
⑵血浆中水的来源:组织液、血细胞、淋巴,还有消化道 吸收。 名师点拨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②淋巴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流到血液循环系统。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判一判] 判一判] 1.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盐离子含量有关,主要 无机盐离子为Na 无机盐离子为Na+和Cl- (√ ) 2.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 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3.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 .细胞内、外的Na 来维持的 (√ )

高考试题中的负反馈调节例析

高考试题中的负反馈调节例析

解析 : 丙物质在酶③的催化下生成丁物质 , 丁物 质过量时, 可负反馈抑制酶③的活性。丙物质还可在 酶④的催化下生成戊物质 , 当戊物质过量时 , 可负反 馈抑制酶④的活性。 酶④ 、 酶③的活性下降, 会导致丙 物质积累。当丙物质过量时, 可负反馈抑制酶①的活 性。 如果此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丁或者戊物质不断地 排出菌体 , 酶④、 酶③的活性恢复。丙物质不再积累, 从而消除了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戊物质过量 时, 反馈 抑 制 酶④ 的活性 , 原 因是戊 物 质通过 与酶 其 ④结合导致得酶④结构的变化 , 以致活性下降。
析, 以供参考 。 1 细 胞水 平的反馈调 节
使 其活性 下降
C 当丁物质和戊物质 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 .
的活性都将受 到抑制 D .若此 代谢 途 径 的终产 物 不 断排 出菌体 外 , 则 可 消除丙物质对 酶① 的抑 制作用

抑制

厂]
甲 乙 } 圈
因无氧 呼吸 产生 大量乳 酸 ,乳 酸在 肌 肉中 的积 累 , 最
终 会减 弱肌 肉纤维 的收缩力 , 导致肌 肉疲 劳 。 并 【 2 (0 0年 上 海卷 ) 例 】 20 一运 动 员 正 在进 行 长 跑 锻炼 ,从 他的大腿 肌 细胞 中检 测 到 3 化 学物 质 , 种 其 浓度 变化 如 图 2 示 ,图 中 P Q、 所 、 R三 曲线依 次 代

酶④ \ 戊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最基本 的生命系统。 细胞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
的动态平衡 , 需要反馈调节来实现。 11 酶促反 应的调 节 .
微生物 代谢 过程 中 , 产 生大量 的代谢 产物 。而 会 这 些 产物 的积 累 势必 对微 生 物 的正 常生命 活 动造 成 影响 , 甚至危 及生命 。 长期 的进 化过程 中 , 在 微生 物形

谈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

谈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

谈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教学论文生物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谈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一、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美国课程专家H. Lynn Erickon在“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一书中指出,核心概念是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概念。

费得恩(Feden)认为,核心概念是学生将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忘记之后,仍然留在记忆中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

戴维(Davy)则认为核心概念构成了学科的骨架,具有迁移应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生物学核心概念与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现象一样,同为生物学知识。

但从教学角度看,分属“为什么”(概念性知识)和“是什么”(事实性知识)两个层别。

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生物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推理出来的结论,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

例如“稳态”这一概念,就是在分析细胞内环境各种理化因子相互作用现象的基础上,概括出“生物体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稳态本质,进而得出其内涵是:机体在遭受外界因素干扰下,依靠体内复杂的自我调节机制,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使内环境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其外延是:所有的生命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理解“稳态”概念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生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人类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简述。

1.感觉运动发展规律:个体从出生开始逐渐掌握基本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如触觉、听觉、视觉、运动等。

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个体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骨骼肌肉发展规律:个体的骨骼和肌肉在发育期间逐渐成熟和增长,使身体能够适应不同的运动和体力要求。

此外,个体的骨骼和肌肉发育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3.神经系统发展规律:个体的神经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神经系统的发展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学习能力等密切相关。

4.身体比例和形态的发展规律:个体的身高、体重、身体比例和形态等也会随着年龄和生长发展而发生变化。

通常在生长末期,个体的身高、体重和身体比例会逐渐趋于稳定。

1.认知发展规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的认知能力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等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阶段,个体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2.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规律:个体的语言和沟通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

个体从最初的发出声音开始,通过学习和模仿逐渐掌握了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对于个体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规律:个体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同时,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这些模式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4.性格和自我认同发展规律:个体的性格和自我认同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在成长过程中,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自我体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自我认同。

总结起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身体的感觉运动发展、骨骼肌肉发展、神经系统发展、身体比例和形态的发展等方面,以及心理的认知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性格和自我认同发展等方面。

内环境1

内环境1

缓冲对的作用(以H2CO3/NaHCO3为例)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过多时) 乳酸 + NaHCO3 → 乳酸钠 +H2呼吸运动排出 CO3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
肾脏排出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体液共 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细 胞
回流
锁骨下静脉
淋巴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食 物
外 界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消化系统
血液循环 循 环 系 统 淋巴循环 血浆 组 织 液
O2 呼吸系统 CO2 皮肤、泌尿系统 尿素等
体 内 细 胞
一、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
①气体成分:O2、CO2
②营养成分: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③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 递质等。 ④代谢废物:尿素等。
二、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①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各种胞内 酶(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酶等)。 ②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如各种消化酶
C、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中
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C 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C、心室腔内的血浆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D、膀胱内的尿液
思考: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关系
白细胞
血小板
血小板 红细胞
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血细胞)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稳态与调节模块解析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模块解析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 结果:组织换气使动脉 血
变成 静脉血
14
知识回顾
生物圈中的人——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加抗凝血剂后,动物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
色、半透明的液体部分是 血浆 。下层深红色,主 要是 血细胞 、中间白色薄层主要成分是白细胞和 血小板。 • 不加抗凝剂,血液会凝固,清除血块后所得淡黄色、 半透明液体,是 血清 。
23
知识回顾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 反射:人体(包括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 对外界
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 完成反射的结构-反射弧
• 组成: 感受器 、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效应器 。
24
知识回顾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 反射的类型: 简单反射 、复杂反射 。
• 气体交换 的场所
• 人体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①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②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③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④ 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3
知识回顾
生物圈中的人——人体的呼吸
•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通过 气体扩散 实现
• 结果:肺泡与血液的气体 交换使静脉血变成 动脉 血
• 组织换气 • 通过 气体扩散 实现
8
知识回顾
生物圈中的人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 运动 系
统、呼吸 系统、消化 系统、
泌尿 系统、 神经 系统、
循环 系统、内分泌 系统、 生殖 系统。这些系统协
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
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
行。
9
知识回顾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当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 会引发侧芽周围的组织产生乙烯,而 乙烯抑制侧芽的生长。乙烯还可能以 同样的方式抑制根和茎的伸长生长。 由此可见,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很可能是通过乙烯起作用的。
在细胞分裂起作用的激素
生长素 促进 核分裂
协同
促进
细胞分裂素 促进 质分裂
细胞 分裂
脱落酸 赤霉素
脱落酸 抑制 种
讨论3:赤霉素和乙烯的生理作用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赤霉素和乙烯的生理作用可能存在“对抗”关系。
结论1: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 物地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处在植物激素的调控当中。各类激素的含量 及作用,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中也会有所不同。
细胞分裂素一般与生长素共同作用,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诱导形成无籽番茄等; NAA和IBA: 常被用作促进各类植物杆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生长等。 高浓度的2,4-D可以除去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植物类杂草。
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
的化学物质。 (2)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利、6-BA(细胞分裂素类)、矮壮素(赤 霉素的拮抗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范围包括生根、发芽、生长、 矮壮、防倒、促蘖、开花、坐果、催熟、保鲜、着色、增糖、促芽或控 芽、调节性别、抗逆等几十个方面。
无籽果实的培育方法
用赤霉素
用生长素
多倍体育种
链接高考
2012.T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D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个体水平的生命活动调节第1讲_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导学]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
回扣教材
一、体液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转化关系
1.体液的组成
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的液体名称:
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内液,d淋巴。

(2)内环境是由图中a、b、d等共同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二、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理化性质
(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4.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1)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参与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

三、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基础自测
1.判断
(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
(2)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5)人体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6)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2.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1)先判断B为____________,则A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图中a、b、c分别为A与B、B与C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 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

【答案】(1)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淋巴(2)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淋巴管壁
3.稳态失调(连线)
①血糖平衡失调a.发热、中暑
②pH失调b.组织水肿
③渗透压失调c.酸中毒、碱中毒
④体温失调e.低血糖、糖尿病
【答案】①—e②—c③—b④—a
网络记忆
重点突破| 领悟高考方向
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相互关系及作用
[考点精讲]
1.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
(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
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命题视角]
视角1 内环境成分及生理活动发生场所的判断
1.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 、b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 处
C .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答案】 B
[心有灵犀]“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是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
二看是否是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等;
三看是否是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如消化酶;
四看是否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视角2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的判断
2.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包含甲、乙、丙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答案】 C
重点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其调节机制
[考点精讲]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渗透压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这是人体内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视角1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
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 C
[心有灵犀]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
视角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意义
4.(2014·全国卷Ⅰ)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
叙述错误
..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 D
当堂验收| 提升高考考能
1.(2015·全国卷Ⅰ)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A项正确。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B项错误。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项错误。

【答案】 A
2.(2014·海南高考)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________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血浆、________、________。

(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调节。

【答案】(1)酸性物质过多,超出了机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限度中和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组织液淋巴
(2)神经和体液
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I-、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答案】 A
4.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