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及其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及其发展
作者:孙娟张坚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4期
[摘要] 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政府应对国际贸易进行积极的干预,使本国战略性产业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自产生以来就倍受关注,它为政府干预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介绍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理论框架和发展过程,并对其缺陷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基本模型理论框架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额大大增加,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等。在这种情况下,人們开始重新思考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Krugman、Helpman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引入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创立了“新贸易理论”。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Grossman、Brander、Spencer、Dixit等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以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为研究工具,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1981年,Brander和Spencer发表了题为《潜在进入条件下的关税与外国垄断租金的提取》的论文,被认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开端。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两个基本模型的假设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研究有两个基本模型,一是第三国市场模型,另一个是相互倾销模型,这两个基本模型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根基。
1.第三国市场模型假设
即假设在一个寡头行业中有两个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两厂商在第三国市场进行古诺(Cournot)竞争,生产国没有消费。
2.相互倾销模型假设
即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厂商(一个或多个)同时在本国和竞争对手国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两个市场是相互分割的,也就是说,垄断企业就国内、国外市场分别进行决策。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贸易壁垒来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谋求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受益,并借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即贸易干预能够增加国家福利。就其理论体系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两种理论,一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也称为狭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另一种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也称为广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1.利润转移理论
利润转移论是指一国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贸易干预来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行动,支持本国同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国民福利提高,获取寡占行业中外国企业的超额利润,或向本国转移利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战略出口政策。战略性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国际市场份额。这种观点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向在第三国市场上同外国竞争者进行古诺双头博弈的本国厂商提供补贴,可以帮助本国厂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加本国福利。战略出口政策的创始人是Brander和Spencer。1983年,他们提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总有使用研究开发补贴或出口补贴进行干预,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动机。他们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博弈的第三国市场模型:在第一阶段,政府考虑研究与开发补贴的水平;在第二阶段,两个来自不同出口国家的企业同时决定研究开发水平;在第三阶段,两企业进行古诺产量博弈。该模型假设研究开发对企业的成本变动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且第三阶段的产量是第二阶段研究开发水平的函数,这意味着企业会战略性地运用研究开发投资来影响第三阶段的结果,所以两国企业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总是会超过使成本最小化的最佳水平。但由于企业间的研究开发投资是一种替代关系,在不考虑补贴的情况下,政府的最佳决策应为提供研究开发补贴。
1985年,Brander和Spencer明确提出了后来被称之为“战略出口政策”的理论框架。他们用了一个更加简单的两阶段博弈的第三国市场模型,强调了出口补贴的收益转移作用。第一阶段两国政府决定单位产量的补贴水平;第二阶段本国和外国厂商同时决定其在第三国市场上的产量。他们发现,一国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可以提高本国厂商在第三国市场上的利润并最终增加本国国民福利。
(2)战略进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又称为“关税抽取租金论”,其创始人仍然是Brander和Spencer,他们指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国外垄断厂商的定价高于边际成本,存在经济租金(即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利用关税抽取国外垄断企业的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该理论有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即假设本国市场与外国市场是分割的。1984年,Brander和Spencer用古诺竞争下的相互倾销模型,引入拟线性的国内效用函数,证明了当产品
完全由国外垄断厂商提供时,只要其边际收益曲线比需求曲线更陡峭,关税带来的进口价格上升就会小于关税本身,本国的关税收入大于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本国的国民福利提高。
(3)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Krugman在相互倾销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得出了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理论。假设某一具有规模经济的寡占行业,只有两企业,一家国内企业,一家国外企业;生产不完全替代的产品;在本国和竞争对手国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并在第三国市场竞争,国内外市场是相互分割的。其理论逻辑为:如果本国政府对外国垄断厂商进入本国市场设置阻碍,本国厂商则可以扩大其在本国市场的份额,销售量增加,继而获得本国市场的规模经济,成本下降,获得竞争优势,使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这样从销售量增加促进产量增加,继而促使边际成本下降,形成一个良性的因果循环链,这一过程即为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机制。
2.外部经济论
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某些产业(如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或企业能产生积极的外部经济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的扩张,但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外溢,这些外部经济不能被厂商完全拥有,企业就有可能不愿意投入资金用于科研开发,这些产业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或企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的深入
1.考虑竞争厂商数量的变化
在基本模型中假设厂商的数量是外生变量且固定不变,Dixit(1984)研究了外生地增加厂商数目对第三国市场模型结果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国内外厂商数量的对比,只有当本国厂商数目不太大时出口补贴才是合理的。但是,Brander和Spencer (1984)研究了战略性进口政策与厂商数的关系,发现厂商数量对政策工具的选择不产生影响,但厂商数量的增加会降低政策实施的效果,因此,一定的进入壁垒对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必要的。
2.考虑寡头行业数量的变化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模型只涉及一个寡占行业,是部分均衡模型。Dixit和Grossman(1986)在第三国市场模型下考察了存在多个寡占行业的情况。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一个寡占行业的扩张和利润的转移必然伴随着其他行业的收缩和利润的损失,这时政府扶植的就应该是租金或利润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