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见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见解

【摘要】立足农村小语教学实际,从教学准备、创设情境、突出互动,注重方法、关注过程五个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农村地区;口语交际;教学见解。

1口语交际的意义与当前的教学现状

口语交际指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特定的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言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相比,更体现了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为核心,并同时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既具实践性又表现为综合性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应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发展需要,体现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人变得不再遥远。人与人交往已越来越密切,利用口语交换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量越来越大,突发事件的汇报与指挥,面试、招聘工作的口语陈述等都预示着只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的雄辩者,而那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喏”的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了。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

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社会交际活动空前的活跃、频繁,使得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如身姿、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的融合。提高公民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小学生抓起。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出自王银梅、张恒河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训练策略.学科教学探索,2003)。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通过有关调查与实地教学我了解到:多数的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认为在现实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随意性较强,无法与其他三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取得平行的地位;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由教学大纲、教材和参考书决定的,教师只需遵循,勿须主动研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几节课,

也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听说教学层次上;甚至有的认为口语交际可有可无,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根本不开设口语交际课。特别是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更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

2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见解

如何改变现有教学状况,提高农村地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新课程,谈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见解:

2.1精心备课,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

口语交际课比起阅读识字课更难上好。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能说,说好。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才能有话可说,说得生动。所以,作为教师,口语交际课之前需要做好很多的铺设工作,对每一次口语交际课进行认真设计,提前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并进行指导,让学生课前认真搜集、准备口语交际的材料。在搜集准备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深入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了解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并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形式。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每单元都编排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如《有趣的游戏》、《我该怎们办》、《我的伙伴》等等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使得一些农村儿童无法谈起。有些话题学

生无话可说,更没了交际的兴趣。但《标准》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农村的小学教师在准备口语交际课时,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地区差异,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重新准备、加以变通。《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说清好与不好的理由。但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很少过生日,即使有也是一碗寿面两个鸡蛋。根本不可能请客吃饭。倒是在一些婚庆、佛事上大办宴席。于是,我把话题变换了一下,让学生讨论农村的这些习俗好不好。学生更积极地去观察生活,甚至主动地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讨论时,学生个个有理有据,异常活跃。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培养目标,又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好的口语交际的平台。

2.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

创设情境,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中开始,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同时,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活动若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从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生动、逼真的情景创设极富有感染力,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会变得高涨起来。

例如,二年级的口语交际《秋游》教学,教师先展示多幅秋景图

片,再用语言描绘图中的场景:“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田野里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稻谷,多美的秋天啊!你们想去秋游吗?我们到哪儿去?去干什么呢?”这种语言描述,既能快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又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听话”、“说话”练习,而是师生心灵间的对话和交流。只有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学生才能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才能切中繁杂,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实物展示。

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易于学生观察,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例如《爱吃的水果》一课,我把“葡萄、桔子、柚子、柿子、梨、苹果”寄放在水果盘中,学生的视觉、味觉、知觉一下被唤醒,能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特点,使口语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2)教师描述。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