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二年级数学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数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数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篇课文,通过数松果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自然数的意义,掌握数的排列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松果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从1数到100。
但部分学生在数的排列顺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倒数、重复数等。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各有差异,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数松果,理解自然数的意义,掌握数的排列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松果,理解自然数的意义,掌握数的排列顺序。
2.教学难点:数的排列顺序,特别是倒数和重复数的情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松果图片、数松果的卡片、数字贴纸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松果(如杏仁、榛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松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形状,激发学生数松果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松果的数数方法,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份数松果的卡片。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松果图片,开始数松果。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数数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松果的游戏。
游戏规则:学生分组进行数松果比赛,数得又快又准确的小组获胜。
教师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松果图片,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松果的任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数松果|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数松果|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数松果|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数松果》。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松果图片、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松果图片、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松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数量。
然后教师拿出一些松果卡片,让学生数一数卡片上的松果数量。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松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松果的数量。
然后教师拿出一些松果卡片,让学生数一数卡片上的松果数量。
在学生数完后,教师提问:“如果拿走几个松果,还剩下几个松果?”引导学生使用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减法运算的练习题。
教师会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讲解。
4. 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松果卡片。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减法运算练习,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解答和讲解。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减法运算:被减数减数 = 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23 8 =(2)15 7 =(3)18 9 =2. 作业答案:(1)23 8 = 15(2)15 7 = 8(3)18 9 = 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数松果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对于减法运算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5.1数松果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5.1数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1数松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松果为素材,让学生在数松果的过程中体验数的顺序和数的方法,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能够从1数到20。
但是对于数的顺序和数的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以松果为素材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顺序和数的方法的掌握。
2.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松果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松果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松果作为教学素材。
2.准备数数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数松果。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松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用数数的方法来表示松果的数量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将松果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由观察和思考。
然后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来表示松果的数量,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数数卡片和松果。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数数卡片来数松果,并记录下数的结果。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数松果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数的顺序和数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讲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用数数卡片来数松果,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数松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2.能利用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参与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2.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1.数数合并技巧的运用;2.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展示几组物品(如苹果、梨子、球等),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并进行比较;2.引导学生发现数的多少可以通过数数合并来得出。
第二步:讲解1.教师通过数学语言和实例,讲解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掌握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练习1.学生个体练习,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2.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步:游戏1.教师设计数数合并游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2.学生分组进行数数合并游戏比拼。
第五步: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已经学到的数数合并的方法和技巧;2.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小结。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导入、讲解、练习、游戏和总结的教学形式,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逐步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个别学生在数数合并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困难,需要加强实际操作环节的训练;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控制力需要加强,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状态。
总之,本次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数松果》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数松果》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0-P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编制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l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④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也是5个5个地数。
„„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生:我喜欢5个5个地数,这样简便。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小组交流)三、体验感悟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 这样看来简单多了,可是还是不能很好的记住它,有什么能记住这些算式的好办法吗?3. 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当然是乘法口诀了,它可是专门用来记这些算式的,小朋友,你能编出这些口诀吗?(有的学生会想,1个5是5,2个5是10,3个5是15,4个5是20......这样记住的)师:这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有的学生会说出乘法口诀来)师:利用口诀来记又顺嘴,又方便。
刚才有同学说1个5是5,如果把“个”字去掉,变成“一五得五”,把2个5是10变成二五一十就顺口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松果》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松果》教案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教学目标:1. 进一步明白得乘法的意义。
2. 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 培养社会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把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挂图、口诀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二、教学新课。
1. 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依照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那么两堆松果呢?你是如何算的?你们能连续将那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觉了什么?2. 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运算出来吗?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明白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运算,小组交流。
依照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大伙儿所说的这些算式差不多上依照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看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经历口诀。
你是如何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3. 查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情况还有专门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三、巩固练习。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 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 填一填:P11第3题。
3. 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成?五、作业。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数松果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是在知道了乘法的含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5个5个地计算对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多一点,所以计算不是问题。
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接触,但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编制口诀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口诀还不是很了解,把重点应该放在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5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较熟练记住5的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乘法口诀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难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乘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要准备过冬了。
它们来到森林里,你知道它们正在干什么吗?教师课件出示了,教材中的主题图。
学生回答出它们正在采集松果,教师板书采松果。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师:看看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一共多少个松果师: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数一数,算一算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数法课件出示。
师:我们来整理一下。
师出示松果图指明学生说出乘法算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指明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展示每个算式的特点。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算的又对又快吗?指明学生说出记忆方法。
师:为了记起来方便,我们把这些式子编成口诀,记起来就又顺口又容易了。
2、师介绍乘法口诀,出示课件你们能试着编出乘法口诀吗?学生尝试编制口诀,教师相应出示口诀表的课件。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是谁编出来的?生:我们自己师:你们真棒!大家编的口诀中还有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规侓,你们愿意把它们找出来吗?指明回答,师出示相应的课件3、熟记口诀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记住这些口诀呢?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我说一只手,你来告诉老师用哪句口诀知道一只手有几个手指?那两只手呢?师出示了相应课件,学生说出口诀。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松果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松果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数数和比较,认识并描述松果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2.掌握用数目词表示松果的数量。
3.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理解“多一少一”和“多一个相等”。
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并描述松果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2.掌握用数目词表示松果的数量。
三、教学难点1.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理解“多一少一”和“多一个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松果的兴趣,比如:“大家上次在操场上看到了很多松果,你们对松果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2. 学习松果的数量和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观察手中的松果,指着松果对学生说:“大家看,这是松果。
它们有一个尖尖的顶部,外面有很多的鳞片。
”2.让学生分成小组,用眼睛和手指触摸松果的表面,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请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发现记录下来,并在黑板上进行整理。
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进行肯定和鼓励。
4.引导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了解松果的数量特征。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松果数量示例,分组讨论松果的数量规律。
3. 学习用数目词表示松果的数量1.老师通过示范和引导,提问学生松果的数量,比如:“请你们数一数你们组里有几个松果?”,然后让学生用数目词回答。
例如:“有一个、两个、三个松果。
”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数目词。
2.让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数松果的游戏。
每组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松果,学生用数目词表示松果的数量。
可以通过多次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目词的记忆和掌握。
4.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和对话1.老师设置情境,比如:“小明和小红有一样多的松果,小明分给小红一个松果,小红比小明多几个松果呢?”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解题过程。
2.在小组讨论中,提出更多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对话、讨论和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20以内的减法运算还较为陌生。
学生对于直观的操作和图片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操作和图片引导学生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20以内的减法运算,能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图片,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减法运算。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松果图片、数字卡片、小松鼠手偶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松果图片、数字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松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数量,并提出问题:“松果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松果?”让学生猜测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小松鼠手偶,请小松鼠告诉学生:“我昨天摘了一些松果,然后又吃掉了一些,现在还剩下几个松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手偶手中的松果数量,并提出问题:“小松鼠吃掉了几个松果?”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吃掉的松果数量,并用手偶展示吃掉松果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份松果图片和数字卡片。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乘法有一定的初步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理解乘法的意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法概念理解较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乘法计算松果的数量,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乘法计算松果的数量,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以及乘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松果图片、计算器、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颗松果,以及用于计数的工具(如小卡片、铅笔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松果图片和相关的数学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颗松果,提问:“如果有一片松林,里面有很多松果,我们想知道一共有多少颗松果,应该怎么计算呢?”引导学生思考数数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片松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松果的排列规律。
数松果-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松果-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数松果-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是根据2011年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数学学科知识的结构、逻辑和思维方式的模式发展而编写的。
该教材共有6个单元,涉及数的认识、数的加减、数的排序、几何形状、时间和钟表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多个具体知识点,并配有练习和活动,全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 教学目的通过开展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掌握相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他们能独立完成相关的题目。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要求本节课主要以以下要求为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数松果,并知道其中的数字代表什么含义。
2.学生能够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数字。
3.学生能够正确地排列数松果中的数字并判断其大小。
4.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数松果进行加减操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相关知识点的讲解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松果,解释其中的数字代表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探究。
数字写作练习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数松果图形,并提供一些提示,引导学生将图形中的数字用规定的方式写出来。
数字排列和判断大小然后,教师随机摆放数松果图形,由学生进行数字排列,并判断其中的大小关系。
数松果的加减练习最后,教师提供一些加减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数字排列和判断大小: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将数字进行正确排列,并且判断大小关系,这需要学生在思维上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比较。
2.数松果的加减练习:学生需要通过数松果进行相应的加减操作,这需要他们掌握相应的方法,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堂实践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思维活动等形式,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中期和结业评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松果-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松果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松果的形状和特征;2. 学习数松果的方法,掌握数的顺序和规律;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果的形状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让学生学会数松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松果的形状和特征的识别,数松果的方法和规律的掌握;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松果实物、图片、数数卡片;2. 学具:松果模型、数数卡片、画笔和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松果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形状和特征;2. 讲解松果的形状和特征,让学生了解松果的基本知识;3. 教授数松果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数的顺序和规律;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数松果,交流分享数的方法和规律;六、板书设计1. 松果的形状和特征;2. 数松果的方法和规律;3. 松果数数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数一数家里的松果,记录下数的顺序和规律,并和家长分享;2. 画出自己喜欢的松果,并在旁边标注数的顺序和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同时,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其他果实的形状和特征,探索其他数数的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展示松果实物和图片的方式。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观察松果的形状和特征。
我选择了松果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是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松果的外观,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二、讲解松果的形状和特征在讲解松果的形状和特征环节,我重点关注了松果的外形、大小、颜色等方面的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数的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比较的基础,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但部分学生在数的比较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耐心引导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比较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松果的数量多少,并能用符号“<”、“>”表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比较的方法,判断松果的数量多少。
2.难点:学生能够用符号“<”、“>”表示松果数量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松果图片、实物松果、数轴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松果图片、数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颗松果,问学生:“这是一颗松果,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呢?”学生回答:“1。
”教师再出示两颗松果,问:“这两颗松果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回答:“2。
”教师继续出示多颗松果,让学生尝试用符号“<”、“>”来表示松果的数量。
通过这个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幅松果图片,图片中有5颗松果。
教师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5颗松果的数量呢?”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松果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从左到右,一颗一颗数。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数松果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数松果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数松果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能够正确使用数松果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数松果模型。
2. 黑板、彩色粉笔。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出示数松果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数松果的名称和用途。
2.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各种猜测。
Step 2:概念讲解1. 教师解释数松果的定义:数松果是一种用来表示数值的图形模型,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示范,讲解数松果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Step 3:数松果的加法运算1. 教师出示两个数松果模型,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
2. 学生根据示例进行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Step 4:数松果的减法运算1. 教师出示一个数松果模型和一个数字,引导学生进行减法运算。
2. 学生根据示例进行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Step 5:巩固练习1.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 6:小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数松果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关于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数松果的公开课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数松果的概念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数松果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引导、练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通过出示数松果模型,我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促使他们积极猜测数松果的名称和用途,从而为后续的概念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概念讲解环节,我通过黑板上的示范,清晰地解释了数松果的分类和表示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环节,我通过示例的呈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 》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松果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乘法的经验,如分配物品、计算人数等。
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口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松果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数松果的活动,动手操作,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3.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松果图片、实物松果、乘法口诀表等。
2.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颗松果,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颗松果,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形状和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有一堆松果,怎样快速知道松果的总数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松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数一数松果的数量。
学生发现,将松果分成几份,每份的数量相同,就可以快速知道松果的总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3(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3 (1)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整数的概念和认识。
教材通过数松果这一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整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数错、数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数数的细节,提高学生的数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数松果的实际操作,巩固和拓展对整数的概念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数的过程,巩固和拓展对整数的概念和认识。
2.难点:培养学生数数时的细心和耐心,提高学生的数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数松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松果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数松果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松果、数轴、计数器等。
2.学具:松果、数轴、计数器等。
3.教学课件:松果图片、数松果的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颗松果,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颗松果有几个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松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多个松果,让学生尝试数一数,并说出数的理由。
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数数的细节,如是否数错、数漏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松果的实际操作,每组选一个松果进行数数。
数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数数的过程和结果。
《数松果》(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松果: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松果的名称,能够在10以内数数并对比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松果的认识,数数和对比大小。
2.教学难点:对比大小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 引入1.师生互动。
教师准备一些水果(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数一数这些水果有多少个,再让学生挑选最大和最小的水果。
2.观察实物。
学生用双手掌握一个松果并观察,说出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主体1.数松果的名称。
教师出示数松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特点和用途。
2.数数。
教师出示5个数松果,让学生数一数,再出示不同数量的数松果,让学生数数并进行比较。
3.对比大小。
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数松果,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回答哪个大、哪个小。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手指或者其他物品来进行比较。
3. 结束1.小结。
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总结一些数数和比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2.反思。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你还知道哪些跟数松果有关的事物?”、“对于对比大小,你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等等。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实物认识数松果,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可以采用问答、出示图片等方式进行评估。
在对比大小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随机出示不同大小的数松果,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口头回答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课堂参与度来进行评估。
六、板书设计(待定)七、教学反思通过数松果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数和比大小的概念,还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20以内的减法计算松果的个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减法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但对于松果这种具体的物体,可能还缺乏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松果的直观认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20以内的减法计算松果的个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20以内的减法计算松果的个数。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松果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颗松果,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颗松果有几个果仁吗?”让学生观察松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片松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看看图片里的松树林,你能数出一共有多少颗松果吗?”学生尝试数一数,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运用20以内的减法运算。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20以内的减法运算掌握情况。
教师提问:“谁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能想出一个有趣的故事,用到的松果吗?”学生相互分享故事,并运用20以内的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1《数松果》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松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数数到100,并对数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和交流分享,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的组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松果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交流分享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松果图片、计数器、实物松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松果,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形状和数量。
然后提问:“请大家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松果?”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松果,呈现松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松果的数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数的组成,如“5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是53”。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松果图片,用计数器表示松果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数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30—P31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景,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转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懂得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应利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5的乘法口诀的熟练记忆和灵活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准备过冬,它们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到底采了多少?你能帮助他们数一数吗?
(1)说一说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帮小松鼠数一数?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生1、一个一个的数。
生2、5+5,10+5,15+5,……连续加五算出得数。
生3、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师:五个五个的数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五个五个的数一数吧。
(2)用乘法算式表示
师:第一排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第一排和第二排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3)谈话:3排、4排、5排……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自己动笔试一试吧。
二、新授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5 2×5=10 3×5=15 ……
(2)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
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些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每个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数5,积一个比一个大5。
(3)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生1:想着图记,1排有5个松果,2排有10个松果……
生2:记住1个5是5,2个5是10……
生3:用乘法口诀来记更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4)引导学生整理口诀:1个5是5,为了记起来方便、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
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编几句。
(5)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同学请把编制好的口诀读一读吧。
这些口诀中有什么规律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吧。
生1: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的积之间都是相差5。
只要能记住“五五二十五”,就能想到“四五二十”、“五六三十”。
生2:我发现这些口诀都是四个字或者五个字,“一五得五”中有一个“得”字。
生3:在这些口诀中前两个数字不一样大时,总是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
把这些口诀读一读看看你们的发现对不对。
闭上眼晴背一背这些口诀。
(设计思考:鼓励学生自己编织5的乘法口诀,完成后又鼓励学生找出口诀中的规律。
既能加强记忆,学习过程也能更加生动有趣。
)
三、巩固练习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五九()三五()二五()五六()四五()五八()五五()五七() 4、用口诀完成口算练习
2、解决问题
练一练;课本第31页的练一练
(设计思考:通过解决诸多此类的实际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明确学好数学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对知识的领会与应用)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齐读5的乘法口诀。
)
板书;
数松果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