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实践报告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实践报告目录:一、引言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四、学校的预防措施五、社会的角色与责任六、媒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七、社区参与的作用八、结论一、引言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媒体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家庭教育、学校的预防措施、社会的角色与责任、媒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以及社区参与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众多,包括家庭问题、学校问题、社会环境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对青少年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学校问题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父母应该承担起对子女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的责任,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温馨港湾,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积极正面的榜样。
四、学校的预防措施学校作为青少年的主要学习和成长场所,有着重要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责任。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和冲突。
五、社会的角色与责任社会的角色与责任不可忽视。
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都应积极参与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行动中,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媒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媒体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很大影响。
因此,媒体应承担起自律和教育的责任,传播积极健康的信息,杜绝暴力和不良内容。
七、社区参与的作用社区参与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
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和项目,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连结度,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八、结论总结以上内容,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与预防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时代的到来,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功能出现了许多问题。
父母忙于工作、缺少管教、家暴等不良家庭环境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
2.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的重要成长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等。
这些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他们走向犯罪的风险。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大、价值观多元化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影响。
加之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信息的泛滥,青少年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影响,从而产生犯罪行为的倾向。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行为观念。
2.优化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性格特点,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学校可以加强道德教育,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构建社会防控网络社会应该积极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建立起完善的社会防控网络。
政府、社区、公安机关、学校、家庭等各方面要加强合作,共同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结语青少年犯罪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只有从根本上找出产生犯罪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优化学校教育,构建社会防控网络等多方面的举措,我们有信心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努力。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治安、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社会问题的影响: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家庭不和睦等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生活困扰,推动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家庭缺乏爱与关怀,或者存在家庭暴力、成员离异等问题,青少年容易陷入情感空虚和对社会的不信任,从而转向犯罪。
3.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
过度强调分数和竞争,缺乏对道德伦理教育的关注,容易使一些青少年对法律和社会规则产生怀疑和不敬,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
4.媒体暴力影响:现代社会媒体发达,暴力内容在电视、电影、游戏等媒体中随处可见。
青少年时常接触到媒体暴力的刺激,容易产生模仿和效仿的行为,误导他们对暴力行为的认知和价值观。
5.成长阶段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冲动、好奇心和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较为明显。
这种特点容易使他们冲动行事,试图通过犯罪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大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设立相应的司法机构和法律援助制度,保证每个青少年的权益得到保护和明确。
2.加强家庭教育:家庭应成为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温暖港湾。
父母要关注青少年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规则。
3.优质教育体系建设:学校应加强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
教师应树立正面榜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帮助处于问题中的学生。
4.媒体监管:加强对媒体内容的审查与管控,限制暴力内容的传播,同时提供更多积极健康的娱乐节目和资源,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5.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公益项目和活动,增加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支持。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3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一)调研目的: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以及从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采取哪些预防措施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率。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展调研。
调研对象:青少年、教育专家、家长、社会工作者。
调研结果: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1.家庭环境不良: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缺乏关爱、家庭成员有违法犯罪行为等,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教育缺失:一些学校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缺乏,缺乏对青少年进展法制教育,对于一些错误行为没有及时正确引导。
3.社会吸毒和暴力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涉及____、暴力等违法行为的引诱和影响,对青少年产生不好的示范作用。
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关注子女成长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准确引导,强调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2.改良学校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讲座等形式教育青少年。
3.社会力量的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提供安康成长的环境和时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4.加强法律援助和矫治力度:及时发现和帮助那些已经犯罪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矫治措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回到社会。
结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各方面的合力。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改良学校教育、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加强法律援助和矫治力度等措施,可以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率,促进青少年的安康成长。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二)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市公安局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组的成员,现向您汇报我组近期所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情况。
1. 宣传教育活动:我们组织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校、社区与家庭的合作,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是指在未成年人中发生的违法行为,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犯罪,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对策两方面展开讨论。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犯罪倾向。
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暴力、父母对子女的忽视等,这些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2. 学校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如果学校环境不好,例如存在暴力事件、欺凌行为等,很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从而犯罪。
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不稳定、失业率高、贫富差距大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逃避现实、采取不法手段获取利益的念头。
4. 媒体影响。
现在的媒体内容多种多样,有些内容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
例如暴力、色情等内容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产生犯罪行为的念头。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来减少青少年犯罪:1. 家庭教育。
加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纠纷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和压力。
2. 学校教育。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严厉打击学校内暴力和欺凌行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3. 社会教育。
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减少社会犯罪的发生。
4. 媒体监管。
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监管,减少暴力和色情等不良内容的传播,引导媒体向青少年传递正能量的信息。
5. 预防法律。
建立健全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加强对青少年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五篇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五篇【篇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十分突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重大课题。
我们**区地处**省中南部、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历史悠久,20**年12月撤县设区后,总面积407.2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辖8个乡镇和1个办事处。
笔者对本院20**年—20**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整理归纳,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与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未成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从犯罪走向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20**年占全部刑事案件5.3%,20**年占 7.1%,20**年占8.2%。
且低龄化犯罪的比例越来越大,未成年人犯罪中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犯罪的行为日益增多。
20**年14—16周岁犯罪的人为0人,20**年就上升为4人。
因此,低龄化犯罪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及深思。
2、从犯罪类型来看,未成年人犯罪重点集中于抢劫等暴力性犯罪。
涉财、涉暴、涉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
3、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看,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20**年团伙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 41.9%,这与未成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不成熟、涉世不深有关。
4、从犯罪主体的文化程度来看,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文化, 20**年22名未成年人犯罪中,初中文化的12人,中专文化的6人,小学文化的3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仅为1人。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综合起来有犯罪分子自身的原因及外界多种因素造成。
(一)未成年人犯罪自身的原因1、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征的特殊性,使之与成年人犯罪有一定的区别。
未成年人的内分泌非常旺盛,容易导致冲动,但他们的自制力又非常欠缺,容易导致犯罪,过后又非常后悔,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2、自身文化程度低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原因。
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成为未成年人犯罪有所提升的主要原因。
关于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和预防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和预防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和预防一、引言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政策提供参考。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 频率高: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群体中占比较大,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 集团化倾向:青少年犯罪更容易形成犯罪团伙或集团,其犯罪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3. 倾向性犯罪:青少年犯罪主要表现为偷盗、抢劫、吸毒、校园暴力等与年龄群体相关的犯罪行为。
三、青少年犯罪的成因1. 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环境、家庭暴力、父母溺爱或冷漠等因素会导致青少年的不健康发展和犯罪倾向的增加。
2. 教育因素:教育质量低、学校氛围差、教育失灵等原因会使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3. 社会环境:社会流氓文化、媒体暴力影响、社区犯罪多发等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的影响,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出现。
4. 心理因素:青少年个体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攀比心理、叛逆心理等也会导致他们选择犯罪作为表达自我、追求刺激的方式。
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1.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关注与引导,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学校教育:加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注重素质教育,教育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
3. 社会环境改善:加大社会治理力度,扫除社会流氓文化,减少暴力媒体内容,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社区环境。
4. 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 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惩处与教育改造措施。
五、总结与建议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特点与成因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和解决。
未来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研究机制,并在政策制定层面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力度,以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犯罪行为不仅对自身的未来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挑战。
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犯罪年龄低龄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年龄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一些未成年人在 14 岁甚至更小的年龄就开始涉足犯罪活动,这无疑给社会敲响了警钟。
2、犯罪类型多样化青少年犯罪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盗窃、抢劫等类型,还包括网络犯罪、校园暴力、吸毒贩毒等新型犯罪。
其中,网络犯罪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传播等。
3、犯罪手段成人化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影视作品的影响,部分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来越成人化,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隐蔽性,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团伙犯罪增多青少年往往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和对群体的依赖,容易结成团伙进行犯罪活动。
团伙犯罪不仅增加了犯罪的危害性,也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犯罪动机简单化很多青少年犯罪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好奇或者盲目模仿,缺乏深思熟虑的犯罪动机。
例如,为了追求刺激而参与打架斗殴,或者因为好奇而尝试吸毒。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存在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2、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校园欺凌现象的存在也给一些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成为他们犯罪的诱因。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文化,如暴力、色情、享乐主义等,这些文化通过网络、影视等渠道传播,容易侵蚀青少年的心灵。
实践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
实践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第一篇:实践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社会实践表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导致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总结。
(一)主观原因:1、少数青少年因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看问题简单、片面,不计后果。
部分青少年感情用事,讲求哥们义气,最终被人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今年的调查中就有一例因兄弟义气而故意伤人案。
2、少数青少年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而导致犯罪,这是青少年法律意识薄弱的体现。
3、少数青年人因家庭生活困难,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萌发仇富心理。
4、少数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在我市就有一例因性格内向用刀捅伤他人的事件。
(二)客观原因:1、家庭教育不当。
(1)、家长教育方法不适。
一种是过分溺爱自家孩子,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所以塑造了一个个“小少爷”;第二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棍棒下的教育只会给孩子们留下心理上的阴影。
(2)、家长监护不力。
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形成懒散的生活,当代留守儿童就是他们前期的缩影。
(3)、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乃至乡里纷争,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4)、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如嗜好麻将、赌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5)、有的家长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生活从不过问,一旦出事就推给学校,进而孩子的叛逆心就更为强烈了。
2、学校教育有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
应试教育下忽视了素质的教育,老师长时间占用学生社会活动的时间,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预防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预防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问题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背景是青少年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的稳定与否,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家庭中缺乏关爱、冷漠的态度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倾向。
2. 教育缺失教育是塑造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节。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不良的社会环境和贫穷的教育资源使得一些青少年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缺乏教育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 同伴压力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使青少年感受到压力,诱使他们参与犯罪活动。
例如,青少年可能因为想要获得认同感而加入街头帮派或犯罪团伙。
4.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困和社会不公平使得一些青少年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进而迫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贫困限制了青少年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诱惑或误导而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1. 家庭教育的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并提供正确的道德指导。
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学校教育的改进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加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通过丰富的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加强社会支持与帮助社会对青少年的支持与帮助也是预防犯罪的重要因素。
社会应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给青少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机制,减少犯罪活动,提高社会的安全感。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我们如今理所应当要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范文【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率也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因此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界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对那坡县人民法院近五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统计,分析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及原因,并针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几点建议。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年份青少年犯罪人数年犯罪总人数所占比例20XX年 1 151 0.66%20XX年 5 142 3.52%20XX年 5 143 3.50%20XX年 2 146 1.37%20XX年8 151 5.29%二、那坡县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青少年犯罪案件呈不稳定趋势。
20XX年,那坡县人民法院共审结青少年犯罪案件1人,在审结的全年被告人总人数中占0.66%;20XX年,该院共审结青少年犯罪案件5人,在审结的全年被告人总人数中占3.52%;20XX年,该院共审结青少年犯罪案件5人,在审结的全年被告人总人数中占3.50%;20XX年,该院共审结青少年犯罪案件2人,在审结的全年被告人总人数中占1.37%;20XX年,该院共审结青少年犯罪案件9人,在审结的全年被告人总人数中占5.29%。
20XX年以来,该院共审理青少年犯罪件17件21人,其中,学历分布情况为:小学学历1人,占判刑总人数4.76%;初中学历的19人,占判刑总人数的90.47%;高中学历1人,占判刑总人数的4.76%。
案件类型分布情况:盗窃5件、强奸1件、抢劫3件、抢夺1件、故意伤害1件、寻衅滋事1件、非法拘禁1件。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报告引言: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伤害,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呈现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社会各界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一所中学的学生为样本。
我们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5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犯罪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 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至18岁之间,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
这表明青少年犯罪主要发生在这个年龄段,而男性在犯罪中的比例较高。
2. 家庭背景:调查发现,家庭背景对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稳定、父母关系良好的学生犯罪率较低,而家庭不稳定、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犯罪率较高。
此外,家庭收入水平也与犯罪行为有关,经济困难的家庭中犯罪率更高。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环境对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的教育质量、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都与犯罪行为相关。
此外,社区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社区的治安状况和犯罪率与学生的犯罪行为密切相关。
4. 犯罪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犯罪行为主要包括盗窃、打架斗殴和吸毒等。
其中,盗窃行为是最常见的犯罪行为,占比最高。
此外,调查还发现,学生在犯罪行为中的动机主要包括追求刺激、满足物质需求和逃避现实等。
三、对策建议:1.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至关重要。
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巧。
同时,加强师生关系,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青少年犯罪预防调研报告
青少年犯罪预防调研报告一、引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据分析等。
我们向_____地区的多所学校发放了问卷,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性别。
同时,对一些有过犯罪记录的青少年及其家庭、相关司法部门和社会工作者进行了深入访谈,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三、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一)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二)犯罪类型多样化从盗窃、抢劫等财产性犯罪到故意伤害、强奸等暴力性犯罪,再到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三)犯罪低龄化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卷入犯罪活动,犯罪年龄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
四、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一)家庭因素1、家庭结构不完整,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正确的引导。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过度溺爱或严厉粗暴,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3、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家庭暴力等,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二)学校因素1、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和法制教育的培养。
2、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可能导致其走向犯罪道路。
3、部分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缺乏尊重和理解,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因素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使青少年价值观扭曲。
2、大众传媒中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产生误导。
3、社会监管不力,一些营业场所如网吧、酒吧等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条件。
(四)个人因素1、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影响。
2、法律意识淡薄,对犯罪的后果认识不足。
3、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社会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原因分析1. 家庭环境问题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缺乏亲情关怀、家庭暴力、离婚等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情感不稳定,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冲动行为。
2. 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教育资源不均等、学校暴力等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失去学习动力,进而沉迷于网络游戏、违法行为等。
3. 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行为的重要外部因素。
家庭贫困、社会不公平等问题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使他们产生追求金钱、物质的错觉价值观。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课堂。
父母应该关爱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要坦诚沟通,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加强社会教育社会是青少年了解世界和发展自己的重要舞台。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他们正确的生活方式。
政府也应加大力度,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4. 建立长效机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预防需要建立长期、全面的机制。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应积极合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注度。
三、结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加强社会教育和建立长效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生,为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屡有发生。
青少年犯罪不仅损害社会和谐稳定,也对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维护社会安宁和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环境问题: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稳定与和睦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家庭存在着家暴、父母离异、家长缺乏关爱和教育孩子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在心理上感到孤独、无助,从而产生犯罪倾向。
2. 学校环境问题:学校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学校环境的良好与否也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行为发展。
一些学校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学质量低劣、学生之间压力过大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走上犯罪的道路。
3. 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社会环境下存在着犯罪率高、价值观扭曲、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这些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产生犯罪的倾向。
4. 个人心理问题: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问题可能将导致他们的行为产生异常。
一些青少年缺乏自信、自控能力差、面临学业、就业等压力,这些都可能会使青少年心理扭曲,产生犯罪的倾向。
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学习家庭教育技巧,增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教育,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犯罪。
2.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师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校安全和稳定。
3.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社会的法治观念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制观念,增强大家对青少年犯罪的防范意识,为青少年的良好成长提供积极的社会环境。
4. 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抵御外部的负面影响。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的调查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成因,探寻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组成调查小组,对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本报告将围绕调查结果,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二、未成年人犯罪现状1. 犯罪类型多样化: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毒、网络犯罪等。
其中,盗窃和抢劫案件数量较多,故意伤害案件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
2. 犯罪手段日益成熟: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手段也日益成熟,利用网络、通讯工具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
3. 犯罪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提前接触犯罪行为。
据调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主要集中在14-18岁之间。
4. 犯罪团伙化: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呈现出团伙化特征,成员之间相互勾结,形成犯罪网络。
这些犯罪团伙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分工明确,作案手法熟练。
三、未成年人犯罪成因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环境恶劣、家长监护不力等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缺失表现在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不足,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家庭环境恶劣则容易使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
2.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如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学校管理与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3. 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网络环境、朋友交往等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社会风气不良、网络信息泛滥、不良朋友交往等容易使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4. 个人因素:未成年人自身存在一定问题,如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易受诱惑等,容易导致犯罪行为。
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子女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关爱和教育。
家庭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 改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提高教育质量。
预防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预防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预防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少年犯罪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少年犯罪对社会和个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预防少年犯罪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问题分析
根据对少年犯罪及其原因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家庭环境因素:缺乏家长的监护和关爱,家庭暴力等问题,容易导致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2. 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暴力、校园霸凌等问题,导致少年在学校中产生不良行为;
3. 社会环境因素:低收入家庭、失业问题、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等因素,使得部分少年感到被边缘化,并产生犯罪倾向。
三、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少年犯罪,以下是建议的预防措施:
1. 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成长,提供爱、关怀和正确引导,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合理的行为习惯;
2.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加强师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问题,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
3. 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低收入家庭、贫困地区和社会边缘青少年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机
会和社会保障,促使他们融入社会并改变不良行为;
4. 加强社会合作: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预防少年犯罪的合力。
四、结论
预防少年犯罪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少年犯罪的发生率。
同时,加强社会合作将形成有效的联合预防机制,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1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少年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父母缺席、家庭暴力等问题,容易导致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无论是家庭的经济困难还是与父母关系不好,都可能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迷失自己。
1.2 学校因素学校作为青少年重要的成长环境,也对他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教育质量的不足、对青少年情感的忽视等问题,容易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缺乏阳光的校园环境和友好的师生关系,可能让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
1.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媒体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容易引导青少年追求非法的行为。
当社会对于犯罪行为的惩罚不足或者是容忍度过高时,青少年犯罪现象也会相对增多。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2.1 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环境,因此,加强家庭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亲子沟通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2.2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改善学校教育质量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学校应注重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2.3 社会倡导社会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
媒体应弘扬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组织也可以积极参与到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三、结语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原因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的调查报告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的调查报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也呈现出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并且有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发展的趋势。
为深入研究我市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和问题,探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从5月上旬开始,市政协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就专题调研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时间:2017年7月20日至8月25日。
地点:奎屯市赛特社区一、近年来我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近一个月来,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趋势明显。
据市公安局统计2017年7月20日至8月25日我市共发生青少年犯罪案件13起,涉案青少年人员达26人,其中7月6案15人,8月7案11人。
青少年违法犯罪占全市各类刑事案件的比率分别是5.9%、6.5%、6.9%每年均以0.5个百分点速增。
从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我市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案件数的比率分别是20%、25.7%、27.8%犯罪人数比率分别是22.7%、26.6%、21.8%我市青少年犯罪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主要为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
我市青少年犯罪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恶性化犯罪突出。
从犯罪类型看,青少年参与盗窃犯罪最为突出,未成年人更是如此。
近一个月来,我市未成年人作盗窃案件起数,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强奸、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夺、诈骗等犯罪,无所顾忌,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对被害人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之心,行为令人发指。
从目前案件类型增幅上看,增势最为明显的是盗窃罪近几月上升幅度很大,说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盗窃型犯罪的严重性。
这些犯罪中,作案成员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
雪莲广场西侧的学生盗窃案,其中熊某、贾某年龄均刚满14周岁而嫌疑人苗某作案时只有13岁。
二是团伙化犯罪居多。
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多是团伙犯罪,一般以纠合型为主。
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处于未完全成熟时期,单人作案胆小害怕,加之经常游荡于社会,与一些无业人员纠合在一起,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逞一时之气或进网吧歌厅,或聚集在一起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或在成年人的引诱带动下参与犯罪。
从派出所去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看,团伙犯罪有25人,单人作案只有1人,而从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来看,仅2017年上半年我市就打掉未成年人犯罪团伙9个,涉案29人(部分人员不够刑事立案,按照治安案件处理)且其发展势头较快。
二是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
从发生的案件来看,犯罪年龄相对集中在16至18周岁但15周岁以下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近几年来,我市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当中2015年14—16周岁的4人,16—18周岁的17人,2016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6人,16—18周岁的20人,2017年1月至8月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5人,16—18周岁的27人。
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14—16周岁年龄段为未成年人犯罪发展阶段,16—18周岁年龄段为高发阶段。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已提前了2—3岁。
三是成人化作案方式日渐突出。
受到影视、网络的负面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时的作案方式逐渐向成人化发展。
表现在犯罪使用的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网络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
同时犯罪智能化。
有模仿成人作案的心理痕迹,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
而有的青少年甚至因为刑法有“未成年人犯罪减轻或免予处罚”的法律规定,有恃无恐,借助“年龄优势”故意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青少年个体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客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从生理因素来说,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强,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
加之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激动和感情用事,以及强烈的争强好胜心理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挫折时,往往会寻求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自我意识强,文化素质低,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弱,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感染,容易受骗上当而犯罪,好奇模仿心理和青春叛逆心理的作用,加上哥们意气、报复心理在不良社区环境和社会诱因的作用下,使得一些缺乏正确引导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逐步向低龄化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
家庭的不良环境是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倾向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侧重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精神需求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偏差及片面化教育情况较为严重,而家庭结构的失调、家长的不良言行及教育方法的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
家庭经济上贫困使一些青少年失去学习的机会和信心,家庭宠爱、溺爱使青少年从小就形成以自我为核心,随心所欲、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使青少年承受了过大的竞争压力,幼小心灵受到撞击和伤害,家庭的暴力的影响,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逆反的种子和实施暴力犯罪的祸根,父母的离异造成家庭不稳定,使青少年失去家庭温暖,缺少亲情的呵护,极易误入歧途。
(家庭环境和气氛的恶化,家庭教育的失当家长的言传身教不够、沟通不够、溺爱等)(三)、学校教育的偏差。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是学校教育未能摆脱应试教育体制的约束,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
学校在教育上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经济效益法制、道德教育方式滞后,内容简单且流于形式,使得青少年错过了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的最佳时期。
加之个别教师缺乏对“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任其发展,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学校教育的短视、功利、强制性和片面化)(四)、不良文化的侵蚀。
社会不良文化是现代校园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文化市场上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所充斥的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其中宣扬的有血性、讲义气、嫉恶如仇、生活洒脱等人物形象,很受青少年青睐,容易诱使青少年进行模仿,个别青少年在一些侦察破案片的剧情指引下完成了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
特别是一些网吧、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及一些灰色民谣、黑话,也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如2016年7月29日《焦点访谈》所曝光的“黑帮”游戏就是典型的一例。
这些黑帮游戏充满暴力,内容低俗以“江湖”、“黑社会”、“黑手党”等“黑帮”情节为主要题材,渲染血腥暴力,严重威胁、扭曲社会的法制和道德规范,极易引起青少年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导致短期化行为增加和越轨行为的泛滥,诱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此外,社会违法犯罪团伙的诱骗、教唆、威胁、对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侵蚀性。
(影视、网络等暴力亚文化及不健康娱乐场所的影响)1、升学率低、就业难。
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太低,而且我市职中的办学水平低吸引不了初中毕业生前去就读,使部分青少年过早地走向社会,就业渠道不多、岗位不足,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找不到就业岗位,游荡于社会,社会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得这部分青少年产生更不平衡的心理,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2、“齐抓共管”的缺失。
(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打击犯罪力度小)目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所谓“齐抓共管”实际上变成了谁都不抓、谁都不管,既没有问责的制度,又没有问责的主体、程序、多数闲散游荡在社会上的青少年,得不到关爱、教育、管理和服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帮教和转化,对解释后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缺乏帮教与救助。
对于在校生来说寒、暑假期间,学校管不上、家庭管得少、管不了、又缺少社会相关机构的管理,其中所出现的管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埋下了隐患。
而政府对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所造成的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减小,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因素。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意见及建议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青少年犯罪的防控体系。
2、突现学校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素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问题学生、留守学生) 全市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摒弃“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优等生、轻后进生”的错误办学倾向,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
要防止歧视“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在严格控制“辍学生”的同时,认真做“双差生”的转化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将“问题学生”推向社会,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要根据其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相关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要高度关注留守学生、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学生教育和监护体系,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引导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留守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3、加大打击力度,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娱乐场所、网吧的监管、路段巡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场馆建设)首先,要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健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整治和管理,解决过多、过滥的状况。
对违反规定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屡教不改的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要全面取缔黑网吧。
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市场要加大巡查力度。
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坚决打击歌舞厅内猖獗的营利性陪侍活动,坚决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其次,要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地段、复杂场所的巡查力度。
落实对特种行业的监管措施,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宾馆、小旅社、取缔黑旅店。
加大对管制刀具的收缴力度和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
此外,还要加大对吸毒人员强制戒毒的管理力度,建立市戒毒所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
第三,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网吧、美容美发等各种不良场所。
第四,重视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鼓励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方筹建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建立德育、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青少年的专门活动场所问题,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一些积极向上、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有效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