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品德课堂艺术化运用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正确价值观和健康心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
本文将就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意义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故事可以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听故事,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接受教育,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
故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发展全面人格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1.选用适合的故事在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故事。
故事应具备道德教育的内涵,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应针对每一堂故事教学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故事教学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尊敬他人等方面的品德。
3.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应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引导学生认识故事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主题等。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问题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4.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故事教学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
通过制造悬念、描写情感冲突等手法,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情感投入。
5.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故事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解释、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故事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也需要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因此,评价故事教学的效果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浅淡故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小故事,大道理――浅谈故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反映了当前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意识不强,不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与中学教育中德育的欠缺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流于形式不无关系。
新课改后,新的课程标准目标、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都为上好思想品德课提供了契机。
本人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老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看故事、演故事、议故事等方式较好地达成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标,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德育新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故事近闻李天一涉嫌轮奸案轰动全国,又闻某中学男生因老师收缴其手机,便将老师杀死,又闻某中学一男生因经常受几位同学欺付,最终用刀将他们刺成重伤,再闻某中学生因不满母亲对其学业的威逼,将母亲用榔头打死。
时下,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且低龄化趋势明显,这不仅反映了当前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也反映了青少年生命意识不强,且不善处理同学、朋友、师生、亲子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的智商高,情商低,不会做事,不会做人。
究其原因,复杂多样,但中学教育中德育欠缺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流于形式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新课改后,有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目标、新的教材,尤其是思品教材从形式和内容上有了质的飞跃,形式上图文并茂,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生活,这些都为上好思品课提供了契机,老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些书本知识落实到学生行为中。
下面就本人所了解到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及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再结合自己一年多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充分利用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课程目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当前许多中学思想品德专职老师配备严重不足,品德老师多为计算机,语文等主课老师兼职,上课流于形式,要么把知识点画一下,应付考试,要么干脆就上其他课。
即便有专职老师上课,但迫于不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仍然用“分数”、“成绩”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于是老师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小学思想品德课运用教育叙事的实践策略 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运用教育叙事的实践策略摘要:教育叙事主要是以讲解教育故事为主的叙事,在20世纪70年代时被广泛的运用到教学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教育叙事在我国的应用上起步较晚,但是已炫妆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
本文针对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检教育中的运用原则以及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荷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就词:教育叙事:思想品偿:应用探究前言:在表达上,教育叙事以故事为载体,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j将教学的目的与质量进行融合,并赋予故事中丰富的人文情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教学叙事教学方法有助r∙创新恩想品德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丰宓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完善自身,不断发展自身。
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教学叙事的原则(一)要结合其实性与超越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教学叙事时应当要注意真实性的原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实践教学中一些结构不高,观念与经验都比较分散的知识IR现在学生的面前。
另外,教育叙事要求故事的本身要具有其实性,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此例子,但是这些例子必须是教如身边的,在进行叙事时,教加能只是单纯的向学生讲述这些例子,而是要通过这些例子向学生.传达出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口的。
(二)将生动性与思想方向性进行融合想耍提高思想品憔教育中的教育叙述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当要做到将生动性与思想方向性进行融合。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故事生动形象的讲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增强自己的个人情感,这样也可以为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在讲述故事内容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讲述,而是要具有方向性,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思想品彼教学中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讲述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品德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一、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故事是小学生认知世界、塑造人生观的重要来源之一。
故事教学通过情境设置和角色塑造,使抽象的思想品德观念具体化、形象化,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同时,故事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故事教学的设计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确定故事教学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例如,在一年级,可以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而在五年级,则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2.故事选择原则。
故事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在选择故事时,可以结合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经典寓言故事和生活实例,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思想品德素材。
3.情境营造原则。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刻画,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讲故事时,可以借助声音、表情、动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故事的情感力量。
4.过程引导原则。
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思想导师。
通过提问、讨论和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三、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实际应用1.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故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道德情感。
例如,通过《小红帽》讲述不信任陌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悲悯,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心。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例如,《米糕的故事》讲述了米糕分予一半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与他人分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环节。
而故事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从中发掘故事教学的优势、如何选择并适应故事内容以及故事教学所带来的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故事教学的优势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投入故事中,并且逐渐产生共鸣。
其次,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去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行为动机以及道德选择。
最后,故事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优秀的故事通常都会有一种情感共鸣效应,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味,并通过情感的渗透使学生对美好品质有一种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三、选择并适应故事内容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故事内容并使之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首先,故事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故事题材和情节,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故事所传达的内在含义。
其次,故事的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故事应当以学生生活的事例为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使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故事的内容应当有足够的教育价值。
故事要能够引发学生对品德的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故事教学的教育效果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首先,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能够体验到真善美的力量,进而产生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故事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来理解故事并解读其中的含义。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
而故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生动形象地传递道德价值观,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行动。
因此,将故事教学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研究。
一、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价值故事是人类传承和记录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鲜活的情节和灵魂深层次的思想可以深入人心。
小学生正处于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品格和行为的基础,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情操。
2.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行动力。
通过故事中的冲突和矛盾,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辩证的过程中培养判断力,同时通过主人公的积极行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通常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故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实施方法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有多种方法和形式,具体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进行合理安排。
1.故事绘本的应用。
绘本是故事教学的重要载体,通过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冲突,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3.分组讨论和互动交流。
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互动交流,让他们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4.群体审美活动。
安排学生观看优秀的道德类影视作品,引导他们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界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意识。
三、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实际案例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展示了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1. 引言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故事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2. 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意义故事教学是一种以故事为载体,通过讲述或演示引导学生思考和品味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故事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故事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通过讲述富有情感和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学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由此引发对道德价值观的思考。
例如,通过讲述关于友谊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
其次,故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通过讲述不同道德冲突的故事情节,学生可以对事情的是非、对错进行评判。
这种思辨性的学习过程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意识。
最后,故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
相比于枯燥的知识点讲解,生动有趣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故事教学,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增加他们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参与度。
3.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故事教学的应用案例下面将以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故事教学的应用。
3.1 反面教材故事解析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使用一些具有反面教材意味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思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关懒惰、自私或欺骗等负面行为的故事,通过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以及应该如何正面地面对类似的情况。
3.2 正面榜样故事鼓励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真实或虚构的正面榜样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位具有勇气、坚毅或善良等品质的人物作为故事主角,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这样的故事能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4. 故事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为了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故事教学更加有效,需要采取一些实施策略。
新形势下故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5篇
新形势下故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5篇第一篇:新形势下故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新形势下故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个人的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适用范围广、作用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在多种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应用此种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文章基于在新形势下故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引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故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给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故事教学法的重要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上只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学习难以领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知识掌握不牢固,达不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进行对初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学习兴趣,认为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有些学生过于偏科,只注重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学习。
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有这些片面看法的原因很多,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趣味性、过于古板占绝大部分因素。
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活泼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提升学生學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知识记忆水平上都有一定的优点。
故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中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方法实现故事教学法的教学。
文章就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举例进行讨论:故事举例法应用故事举例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距离一个故事与教学内容相融合,通过故事举例具体的对一个知识点或一部分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讲解,使学生在倾听故事的同时掌握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为主要目标,通过创设不同的故事情景,整理教学语言等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利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运用小学生是学生道德素质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为今后的生活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故事展开有序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实践化的概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入。
但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现状来看,上课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提问式的方法,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对课堂没有兴趣,教学也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
其实就是课堂组织形式不太完善,讨论的问题比较清闲,时间段不好组织深入的讨论,课堂纪律散乱,最后就是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程的活动性难以实现,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性都很低,课堂没有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法的具体策略(1)合理利用教材的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故事教学法需要结合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教学,既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目标意识,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道德法制教材中有很多丰富的图片,老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图片进行延伸,比如,学习《路上的温暖》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根据下雨天姥姥接我放学的图片开展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有的学生会说下雨天主人公没有带伞,姥姥只带了一把伞怕主人公被淋湿,所以将伞倾斜到一边,我们可以让姥姥和主人公一起打伞,都别淋到雨,之后老师可以向关心家人的方向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感恩,从而完成感恩教育。
润物无声———浅谈故事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探索篇•方法展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社会发展而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仅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更是指向核心素养,是培养“完整的人”的学习。
那么,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呢?如何使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内化为学生遵纪守法的表现、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以生活为中心”。
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
用故事讲述生活,在故事中体验生活,生活是由故事组成的。
学会生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是的,故事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是点燃智慧的火焰。
故事教学带给我们什么?故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穿插一些小故事,以说明注解要强调的内容,甚至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感悟道理,掌握知识,是一种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故事能提供理想的语言输入。
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并有语境的语言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学生以叙述的方式表达故事的内容,又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而故事情节的虚构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有助于通过联想记忆、学习和掌握;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预测、猜测和推理等语言理解能力。
一、故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符合有效输入和输出语言的原则先有一定的语言输入,学生才可以进行有效的输出。
通过看故事、读故事或听故事进行语言输入,强调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在看听故事中呈现语言知识,结合对故事的理解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操练和输出新的语言。
2.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理特性和学习语言的特点为:边做边学意识先行捡拾习得创造性使用语言富于想象力好玩好动的天性模仿能力强注意力短暂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交际欲望偶学偶得的能力3.符合整体语言教学理念整体语言教育理论认为,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完整的语篇,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
故事资源在德育活动中的开发与运用
故事资源在德育活动中的开发与运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故事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文学形式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德育教育的优良载体。
本文就谈一谈故事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现在社会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说某市一个五岁小孩在车站等候父亲回来,天空飘起了小雪花,这时,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同学路过,她把自己仅有的一张餐巾纸递给了那位等候父亲归来的小男孩。
还有去年国庆节的晚上,有位军官领着一位军嫂出去观赏花灯,走到桥边,他们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那位军官就立即向老奶奶敬了一个礼,又拉着军嫂把老奶奶扶到轮椅上坐好,最后自己才慢慢地离开。
当地的一些报纸对此做了报道,那位军官被赞誉为“新时期军人的楷模”。
他就是原空降兵司令员王克,因为他的一个小举动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二、故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故事选材贴近生活,注意典型性与通俗性。
2、故事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故事应该具有哲理性或启发性。
4、故事的叙述风格应明快、轻松。
5、要注意故事素材的挖掘。
6、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德育教育,如何使用故事资源。
如当代名人杨振宁的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家庭教育,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家庭教育等都堪称典范,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借鉴。
以林清玄为例,在《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篇文章里,清玄爸爸不但将父亲与儿子之间发生的趣事娓娓道来,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例如讲到林清玄长大成人,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父亲告诉他:“其实你的人生可以很简单,就像一朵白莲花,你只要往前开,不要往两旁看,不要想东想西,你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林清玄爸爸告诉他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从小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谓是一石二鸟。
故事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创造的手段,还是陶冶情操、培养道德、规范行为的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善于开发和利用故事资源,就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活力。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
而故事教学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文将探讨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故事教学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故事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并通过情节的展开让他们体验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变化。
故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正直、宽容、勇敢等品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观还未形成完全,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故事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立足点,帮助他们识别和分析善恶、正确和错误。
通过故事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不同题材的故事,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
二、故事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1.情节引导法教师可以选择故事中的精彩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
例如,选取《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这个故事,通过讲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父母表达感激和尊重之情。
教师可以提问:“你觉得故事中的父亲做得对吗?你如何对待你的父亲呢?”通过讨论和反思,学生能够逐渐意识到父母的辛勤付出以及对他们的爱。
2.角色塑造法故事中的角色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塑造正面角色,教师能够以其为榜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例如,选择《小狼武士》这个故事,通过讲述小狼武士为了保护家人勇敢而牺牲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正直和勇敢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这些品质。
3.同理心培养法通过讲述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情感能力。
例如,选择《击退小恶魔》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内向的小女孩和欺负她的小恶魔最终和解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倡导学生以善意和宽容对待他人。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注重传授道德知识,更需要通过故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导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思想品德中故事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故事教学易于理解与接受。
小学生正处于道德意识初步形成的阶段,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
而故事教学通过生动的情节、形象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件,将抽象的道德价值观融入情节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给学生们以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行动方式的启发。
其次,故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往往会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引发他们内心深处对道德行为的感悟与思索。
通过故事中人物的感触,学生会对善良、友爱、公正等价值观产生共鸣,主动了解和接纳这些道德行为,从而更积极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对分享行为的共情和理解,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然后,故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故事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故事的阅读和讲解,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文学形式,提高文学素养。
在故事中,学生能够欣赏美妙的文字和句式,感受语言之美,同时,故事也会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一则寓言故事不仅能够传递健康的价值观,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再次,故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故事中往往包含一定的悬念、隐喻和谜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故事情节,还需要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推测故事结局等等。
这种思维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
最后,故事教学具有德育教育全程导引的特点。
故事教学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通过对故事的深度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反思。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篇誗方法展示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赵新梅(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江苏张家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小学阶段的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培养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关键,需要教师和家长提高重视程度。
因此,就需要将故事教学法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平台。
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更佳,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人才。
一、什么是故事教学法所谓的故事教学法,就是以故事为主要的教学素材,教师通过搜集故事、选择故事、在课堂上呈现故事,并加以分析、评价来开展教学。
故事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因为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无穷无尽的。
故事有很多种,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和科学家故事等。
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
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引用生动活泼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强烈,在课堂当中为小学生讲一些他们喜欢听和有趣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故事教学的价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道德故事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喜爱故事,因此教师融合故事来完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进步,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更好、更高效地理解知识,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道德素养。
为了实现课堂活动的目标,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促进学生进步,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对有趣的故事产生兴趣,教师将故事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创建一个优秀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加大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
特别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故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习得道德和法制知识的重要手段。
本篇文章就是要浅谈一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故事教学法的特点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载体(文学、生活等),通过学生的阅读、讲述和思维,调动学生情感、意志、智力的积极性,能够在课堂上实现思维与知识的整合,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故事教学法的多样性也是其特点之一。
它不仅可以利用各种文学类方式,如寓言、小说、诗歌、传记等讲述故事,也可以用生活类的方式,如新闻、纪实、影视、现场讲座等形式讲述。
尤其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案例,真实和生动,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广泛运用,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了解、认识到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进行互动,并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通过情感化的故事,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领会、理解道德、法制知识。
1、故事教孩子做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经常会有一些讲述人性故事的教学。
孩子们学习这些故事,就能够领会做人的道理,例如《孔乙己》、《草房子》、《如何做一个好学生》等等,他们看到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美德和善良,有了明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他们能够从情感上理解道德,认识到我们应该回报社会、多关心他人、保持诚信和美好的品质等等。
孩子们通过故事学习道德,较容易接受,把课堂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更容易成为未来更优秀的公民。
2、故事教孩子认识法律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对法律概念的认知还很浅显,不过通过法律主题故事的学习,能够帮助孩子们认识法律规则,了解法律的意义和用途,如《神器》、《找孩子》等等。
谈谈德育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谈谈德育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德育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使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故事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德育故事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情节,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故事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尊重法律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尊重法律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总之,德育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论德育小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作用
论德育小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作用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和不断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在小学德育故事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故事学习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具体的故事教学实践过程。
德育故事教学理念是构建学校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如果我们能真正地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就能达到双重努力的效果。
本文从这个故事入手,激发小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愿望;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思维,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讲故事丰富学生课堂内容;加强小学生在德育故事中的主体性活动体验;关键词:小学故事教学;道德伦理与教育法;小学故事书教学;教育应用方法研究1故事诱导、激发学生探究学生往往对学习道德和法治没有足够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在教学之初就能充分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对新学科知识的积极探索,教师通常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相关学科知识的实际学习,从而使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为了保证每个故事的具体表达方式能满足课堂需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常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基础选择一个故事帮助教师完成课前的准备。
课堂教学介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前奏。
只有当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学习。
2注重故事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题,包含了丰富的真理。
事实上,讲故事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对课外学习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并喜欢上讲故事,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讲故事的优势,教师可以将讲故事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讲故事与教学内容及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从中获得深层次的认识,这对于提高小学德育和法制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应明确故事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故事来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主动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设计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使小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全面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构建高效课堂。
下面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应用探究所谓故事教学法指的是讲述故事完成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并且通过故事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感触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搜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在课堂上通过讲述这些故事改变知识呈现的方式,使学生认真地倾听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进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一)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为道德与法治中的教学故事源自于设计生活,教师在讲解这些故事的时候可以实现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而学生在结合生活的教学方式中和故事情节中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将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产生紧密地联系,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道德与法治学科而本身就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在应用故事法的时候故事内容往往源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所以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就成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就地取材,使小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的时候结合自己生活,改变以往依靠课本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欢快、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体现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应用的价值。
(二)创新了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故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在聆听故事的时候学习知识,通过故事蕴含的信息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形成自己的思想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在品德课堂中的艺术化运用[摘要]故事在品德课堂上艺术性的运用,更能让它发挥最大作用。
利用画面想像故事、滞后结局猜测故事、创设情境“美”化故事、“化难为易”浅化故事……故事让课堂增色,让效果增倍。
[关键词] 故事品德课堂艺术化运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个四个基本概念,其中第一个概念就是“儿童观”。
它指出“教师的作用是‘针对儿童去做’,而不是‘给儿童做’,承认每个儿童是处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们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和生活方式,承认他们的生活与成人生活的等价性,尊重他们现实的生活及其兴趣、需要、游戏等的独特价值,而不仅仅将之只视为一般意义上的手段或工具。
笔者曾经在不同的年级作过调查,100%的孩子都表示他们很喜欢听故事。
结合自己本时听的一些课例和上课的经历,对“故事”在品德课堂中的艺术性运用作一初探。
一、把画面晒一晒,让故事插上想像的翅膀
记得在省优质课评比的时候,来自金华的俞老师执教的是《诚实是金》,课堂上,老师设计了给孩子们讲述有关名人的诚实故事。
但俞老师并没有直接出示故事,而是设计了“看图猜诚实人物,交流诚实故事”的环节。
老师在课件中出示了“许衡、雄日、宋庆龄、华盛顿”四个人物,面对着图片,孩子们兴趣高涨,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熟悉的人物和诚实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于是,通过自由挑图片、讲故事的方法,“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手捧空花瓶的孩子”、
“宋庆龄诚实守信”和“诚实的华盛顿”四个故事在孩子们集体的智慧中被补充完整,“做人要诚实”这一信条也深深地印入了孩子们的脑海。
这里,俞老师并没有用传统的讲的方法,而是用图先来“引诱”孩子,让他们主动讲,互相讲,达成了一个有趣、有效的课堂。
二、把结局藏一藏,使故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省优质课上曾听到诸暨的何婵娟老师在让《失败算什么》时,为孩子们讲了《肯德基爷爷》的故事,老师先是通过画面配文字的方式讲了肯德基爷爷是如何研制炸鸡的配方,然后到一家一家的饭店去推销,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拒之门外,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故事快结尾时,何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肯德基爷爷一共被人拒绝了几次呢?孩子们就进行了猜测,有说50次,有说200次,也有说500次的,当老师公布了答案:肯德基爷爷一共被拒绝了1009次时,孩子们都非常吃惊,他们被肯德基老爷爷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这里,老师把结尾先藏一藏,让孩子们先猜一猜,等答案揭晓的时候,孩子们对主人公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层。
对于这种用法,笔者自己也深有体会。
记得那次上的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退一步海阔天空》一文,开场我为孩子们讲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的一个故事:“2006年7月,希拉里出版自传《活生生的历史》,作为一本对读者吸引力不大的政治回忆录类的书籍,很多人并不看好。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rossfire”(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卡尔森甚至公开表示:“它不可
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1万本,我把鞋子吃下去。
”可上天往往喜欢捉弄那些把话说满的人。
虽然政治回忆录书籍难销,但充满传奇色彩的希拉里自传没过9个星期就卖出了1百万本。
”讲到这里,我问孩子们:“你们猜结果会怎样?”孩子们纷纷回答。
有的说,卡尔森肯定只能吃鞋子了,而且是当着很多观众的面;有的说,或许希拉里不让他吃鞋子了,但要他道歉……结局显然是出科孩子们的意料的,面对卡尔森要吃鞋子的尴尬,希拉里充分展现了她的处世与宽容,她特地为卡尔森订做了一双蛋糕鞋子,相信卡尔森吃鞋时的味道一定美极了,因为它里面加了一种特殊的调料——宽容。
孩子们谁也没猜到,但结局公布时,他们明显感触很大。
三、把情境创一创,让故事融化孩子的心灵
故事有生动的情节,生动的情节如果再配上道具、音乐、灯光等,就会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他们会整个人、整颗心融入其中,也就是为什么“课本剧”、“音乐剧”、“童话剧”特别受大家欢迎的缘故。
虽说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上不可能创设得十分复杂,但有时候,只要老师用一用心,变换一下听故事的坐姿,改变一下讲故事的声音,创一个适合课堂的简单情境,故事就和普通的不一样了,课堂也和平常的不一样了。
记得我县青年老师叶建丽老师在上《寻访大师的童年》时,结合地域特点,以寻访鲁迅的童年为线索展开教学。
整堂课,叶老师用绍兴的乌蓬船,水乡的音乐,把所有的资源都串连了起来。
她带孩子们坐上乌蓬船,“摇啊摇,摇到外婆家”,“摇啊摇,摇到百草
园”,再“摇啊摇,摇到三味书屋”,一起寻访大师的童年,最后“摇啊摇,摇出绍兴城”,整堂课透着浓浓的水乡风情。
在这堂课中,老师也用了大量的故事,通过故事拉近了孩子们和“鲁迅”的距离。
尤其在“摇到百草园”这一板块中,老师创设的“长妈妈讲故事”这一情境令人难忘,令孩子们动容。
课堂上,老师坐在讲台边的椅子上,扮起了那个亲切慈祥的长妈妈,她对着“小鲁迅们”亲切地喊:“孩子们,听故事了!”孩子们纷纷从座位上起立,围拢在“长妈妈”的身边,有的靠着,有的站着,甚至有的坐在她的腿上,在舒缓的音乐声中,“长妈妈”讲起了“美女蛇”的故事,“小鲁迅”们听得完全入了迷,他们的目光全聚焦在“长妈妈”身上,他们小小的心灵也和幼年的鲁迅一样,深入到了那个“神奇”的故事之中。
以至故事结束了,他们还久久不肯离去。
四、把内容改一改,让故事拉近孩子和文本的距离
孩子们为什么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生动,更因为故事能把复杂的东西说浅显了。
尤其是在有关历史、地理知识方面的教学中,有不少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
此时,不要忘了,让故事来帮忙。
这时在选定故事内容时,要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本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
曾听得一位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讲了一个“鸡妈妈和孩子”的故事,老师通过让孩子观察祖国的版图,把祖国母亲比作鸡妈妈,而“香港”和“澳门”则是鸡妈妈下的两个蛋,故事就是围绕鸡妈妈和宝
贝蛋展开,鸡妈妈多么喜欢这两个蛋啊。
可是有一天,两个蛋被“强盗”抢走了,这时的妈妈将会多么伤心。
故事把孩子们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纷纷表示对强盗的不满,认为鸡妈妈要抢回自己宝贝。
后来,老师就把鸡妈妈、鸡蛋和祖国、香港、澳门对应。
孩子们很自然地了解了香港、澳门就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一件意义多么重大的事情。
就这样,老师用一个浅显的故事,把离孩子们较远的历史、情感种植到了孩子们的心里。
故事的魔力不可谓不大。
五、把角色换一换,让故事成为情感的催化剂。
在品德课堂上,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引领者,更是学习的同伴。
教师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样的平等角色,用自己的真诚、真情来开启孩子的情感之门,那么就会赢得孩子的信任,会把握住课堂的磁场。
那么,敞开心扉,讲出自己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记忆深处,很多年前,在上虞曾听过一堂《我爱我家》的好课。
一些具体的细节已没有印象,但是课堂上老师讲述的“一副手套”却永远不会忘记。
这位年青的女教师拿出一副手套,讲了在读书时期母亲为爱生冻疮的自己织手套、送手套的感人故事。
虽有不少听课老师在场,但女教师几度哽咽,那深埋心中的对母亲的深爱让她不能自己,使听课的老师以及上课的小朋友都十分感动。
在老师“真实故事”的磁场吸引下,孩子们纷纷从被自己忽视的平常小事中找到了亲情,找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整堂课,都沉浸于这浓浓的亲
情故事中。
其实,细细地罗列,慢慢地回味,故事在品德课堂中的艺术性运用方式还有很多很多。
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智慧的老师。
故事,是孩子的最爱,艺术化地运用故事,更是让故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这样的课堂,不愁吸引不了孩子们,也不愁完不成自己的教学目标,真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浙江省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