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简答题知识点
管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贵州财经学院院级考试《管理学》试题题型:问答题所属章节:1 难易程度:一般分值:6为什么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知识点:管理的性质参考答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首先指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要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其次,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是一门科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现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存在并在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性指的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管理的艺术性则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具有创造性。
管理总是在一定环境中的管理,管理没有一成不变,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模式。
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感情,因此,管理者只有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创造性地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管理才可能成功。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管理工作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体。
题型:问答题所属章节:1 难易程度:一般分值:6简述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管理作用参考答案:管理对于组织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表现在组织对管理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的重要职能。
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在组织的那一个层次上,无论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一个国家,都需要管理工作。
这种性质称为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在组织环境中,管理者都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具备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但是,离开了管理,这些要素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在生产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力的高低就直接取决于管理。
管理对于每个组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题型:问答题所属章节:1 难易程度:简单分值:6管理有那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知识点:管理职能参考答案: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是管理者要发挥作用的四项基本工作。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1.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和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
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是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只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
它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
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和具体些。
3.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研究管理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阐明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探求有效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达到管理系统的最大目标。
从理论上来概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
4. 什么是泰罗制由泰罗所创立的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1)制定工作定额制;(2)实行标准化管理;(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贯彻例外原则等。
泰罗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学概论简答题终极版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获得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其特征是:1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组织预定的目标;2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4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2、何谓适度原则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管理适度答:适度原则: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过宽,又不过窄;在管理幅度的选择上,既不过大也不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完全集中也不完全分散,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适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最佳组合;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者进行适情管理和适时管理;3、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它对有效的管理活动有什么启示答:管理学的科学性既是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逻辑基础,也是管理研究追求的方向;首先,管理学的使命感确定其实作为科学而不是艺术而存在;其次,管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普遍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可证伪性等基本属性最后,管理实践活动的艺术性就是根植于管理学的科学性;启示:管理研究应当注重于构建管理知识的普适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和可证伪性;要努力探索管理理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和使用条件;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1、根据泰勒的观点,应如何进行作业方法和作业时间的研究答: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2、泰勒倡导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什么能刺激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答:要刺激工人创造更多的产量,工资标准不仅应当稳定,而且还应该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在计算工作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支付,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工资支付;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高的工资标准得到报酬,因此工人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兴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答: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的程度;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这会需要;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所以,梅奥认为新兴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2、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3、有人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你是如何评价这个观点的答: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对机器的管理,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管理像是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它的运作模式,依据它的规律进行,所以管理是科学;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修,从而就产生了艺术;所以“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第四章管理伦理与组织社会资本1、什么是道德组织道德增加管理有效性的途径有哪些答:道德,一般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原则,它所构成的体系被称为道德规范;途径:1组织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文化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2良好的组织道德品质和道德文化是获取、留住关键性人才和激发成员工作热情的基础;3组织的道德文化促进了组织内外的协调;4较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文化还能够推进组织创新与变革;2、从影响组织道德因素角度来看,分析工作中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原因答:①上司的行为;②行业或职业的伦理行为;③组织中同事的行为;④正式的组织制度;⑤个人经济的需要;从这些观点去分析3、你认为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为什么答:①经济责任;企业首先是经济组织,它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要;企业要是无法创造财富,那么它就无法实现股东的财富增长;②法律责任;它要求企业合法经营,遵纪守法,按章纳税,履行合同义务;法律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底线;③道德责任;企业只承担法律责任是不够的,因为法律的滞后性和不完备性,伦理规范或社会价值观的变革总是在立法之前,社会希望企业能够顺应社会观念的潮流;④慈善责任;包括公共需要自愿服务、自愿联合和自愿捐赠;第六章决策理论1、组织决策为什么要根据满意原则来评价和选择方案答:选择活动方案时并不可能具备最优原则的全部条件,而行动方案在未来的实施结果通常是不确定的,在方案的数量有限、执行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难以作出最优选择,只能根据已知的全部条件,加上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出相对满意的选择;2、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有何区别不会第七章计划与战略管理1、为什么说计划与决策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答:相互区别,是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具体内容和要求;相互联系: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则是决策的逻辑延续;②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的;2、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答:收集资料的准备阶段;任务和目标的分解阶段;目标结构的分析阶段;综合平衡阶段;编制并下达行动计划阶段;3、滚动方式计划有何基本特点答:①近期行动计划编制得详细具体,远期计划则相对粗略;②计划执行一定时期,就根据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对以后各期计划内容进行修改、调整;③计划工作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第八章组织设计160:1、2、5、7、8、91.何谓管理幅度,为什么以及如何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答: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主管领导能够直接指挥的下属数量被称为管理幅度;管理幅度的大下坡决定了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多少,从而决定了组织的扁平结构和锥型结构两种基本形态;有效地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组织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适当的管理幅度,也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和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2、组织基本的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有何特点答: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包括:扁平结构、锥型结构扁平结构:①特点: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②优点:信息传递快、失真小、纠偏及时、利于下属创造性地发挥③缺点:不能对每位下属充分有效指导、监督锥型结构:①特点: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呈高尖金字塔型式②优点:可对下属进行详尽指导③缺点:信息逐层传递的速度慢、易失真;管理者地位相对渺小,影响下层积极性3、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答:一、职能部门化1优势:①在部门内实现了规模经济;②可以促进员工发展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③部门主管易于规划和控制;④有利于避免重复浪费;2局限性:①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各职能部门往往会片面追求本部门的局部利益;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渠道,且矛盾冲突会增多;③高层主管难于协调;④员工的专业化部门所有会使其缺乏打破常规的精神,并且难以培养综合管理人才;二、产品部门化1优势:①各类产品直接面对市场并专注于特定产品的经营,有利于提高效率水平;②提高了决策的速度和有效性;③各类产品的绩效易于客观评估;④可以培养综合管理人才;2局限性:①需要更多综合管理人才,提高了培训成本;②各产品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产品,对整体组织欠缺考虑;③管理成本上升;三、区域部门化1优势:①可以把责任和职权下放到基层,鼓励地区主管参与决策;②对本地区的市场和问题反应迅速灵敏;③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和地区政策;④为培养综合管理人才创造了条件;2局限性:①需要高素质的综合管理人才的数量较大;②使高层经营管理增加了难度;③管理成本很高;4.何为权力,管理权力有哪些类型答:权力:通常被描述为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指处在某个管理岗位上的人对整个组织或所辖单位与人员的一种影响力,或简称管理者影响别人的能力;权力类型:专长权,个人影响权,制度权法定权5.组织中为什么会存在集权的倾向答:①组织的历史;如果组织是在自身较小规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其他组织加入的话,那么集权倾向可能更为明显;②领导的个性;权力是赋予一定职位的管理人员的,它是地位的象征;③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从积极方面来看,集权化倾向的普遍存在有时也是为了获得它的利益;6.过分集权可能带来的弊端答:①降低决策质量;大规模组织的管理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事情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②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作为组织细胞的组织,其整体和各个部分与社会环境有着多方面的联系;③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组织中的大部分决策均由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基层管理和操作人员只是被动的,机械的执行命令,长此以往,他们的工作热情会消失,劳动效率下降,从而使组织的发展失去基础;上述的任何一点,都会对组织造成致命的危害;第九章人员配备178:4、5、91.外部招聘或内部提升管理干部有何优点和局限性答:外部招聘: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联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局限性:1外聘干部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因此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聘干部最大局限性莫过于对内部员工的打击;内部提升:内部提升是指组织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的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 优点:1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的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2有利于吸收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使备品者迅速展开工作; 局限性:1引起同事的不满;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现象;2.管理人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答: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冒险的精神;4决策的能力;5沟通的技能;3.为什么会出现彼得现象,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出现答:1彼得现象——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里,每个人都崇尚爬到能力所不及的层次,由于组织中经常有些管理人员在提升后不能保持原来的成绩,因此可能给组织带来效率的滑坡;2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积极的方法应从彼得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我们提拔的管理人员往往主要根据过去的工作成绩和能力;检验某个管理人员是否具备担任较高职务的条件的可行方法,是安排他临时担任某个职务的“代理”职务;通过对代理者的考察,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独立工作的能力;如果在“代理”过程中,遇事不作主、惊慌失措,将“代理”转化为“正式”显然是不对的;由于代理只是临时的工作,取消代理不会对本人造成太大的打击,也可以帮助组织避免一次错误的提拔;第十章组织力量的整合192:1、31.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何区别答:1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经过计划的,有意创造具有一定形式的关系,通常用组织结构图来说明的组织;传统理论推崇正式组织;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要求组织成员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和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合作,并通过对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正式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惩罚来引导他们的行为;因此,维系正式组织的,组要是理性的原则;2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没有经过计划,是在相互作用的结果下产生不能用图标来说明的组织;人际关系理论强调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则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这要求其成员遵守共同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2.如何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组织答:1利用非正式组织,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相吻合;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式组织的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第十一章领导与权力214:1、2、61.权利与领导的关系是什么答:严格地说领导和权力是有差别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目的的相容性;权力只需要依赖性,并不要求构成权力关系的双方有着一致的目标;领导则要求被领导者有着相互一致的方向;权力对于领导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首先,领导过程中影响他人的基础是权力,任何领导者的权力都是依赖于正式权力或非正式权力来实现的;其次,组织中权利的配置决定了领导工作的方式;再次,正确对待权力是领导工作成功的保证;2.领导权力的五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如何认识领导权力的构成答:1领导权力基本形式: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性权力;专家性权力;感召性权力;2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刑权力来自于职位的权力,是由上级或组织所赋予的,并由法律、制度、文件等明文规定的,它随职务变动而变动;专家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不是由领导者职位产生的,而是产生于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它不随职务的消失而消失;3.费德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工作情境是如何决定领导者风格的有效性的答:基本假设:以往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管理者风格是非常难以改变的;第一、睿智而有才干的领导者相比德才平庸的领导者能制定更有效的计划、决策和活动策略;第二、领导者通过指导行为传达了他们的计划、决策和策略;根据情境模型理论,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要经历四个阶段,领导者因此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1命令式阶段;在员工进入组织的最初阶段,管理者采用任务导向的领导风格最为合适;2说明式阶段;在下属开始理解他们的工作任务时,任务导向的领导是必要的;3参与式阶段;当员工成熟度得到提高以后,不再需要管理者想开始那样直接指挥了;4授权式阶段;随着下属更为自信,更能够自我指导,更具有经验,也就是当下属在心理上和工作上成熟度得到极大提高;第十二章激励理论233:1、3、61.什么是激励,它的假设前提有哪些答:所谓激励就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行为的驱动力;假设前提:1人性的假设,无论是内容激励理论还是过程激励理论都是要以人性的假设为前提;2激励理论前提假设:第一、激励只是决定个体绩效的诸多因素之一;第二、激励是一种供给不足的短缺资源,需要定期补充;第三、激励作为一种工作,它应当渗透到组织管理各职能之中;2.阐述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们遇到了哪些批评答: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是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用接纳方面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和外部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双因素理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与那些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管、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但它只能保持和维持工作的现状;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包括工作上的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人,工作上的成就感、责任感和期望等;3.分析个人努力、工作绩效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行为绩效的答:个人的努力受到个人目标的影响,是个人目标的延伸;个人努力与个绩效之间,个人纯净与组织奖赏之间、组织奖赏之间与个人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下是反映了期望理论的基本思想;个人的努力能否取得预期的成绩并实现预期的目标,有赖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组织绩效评估系统的公正性、客观性;就绩效与奖赏之间的关系而言,若个人感到自己所得的奖酬来自于自己的工作的努力和绩效,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奖酬与个人目标之间,如果组织提供的奖酬满足了个人的目标,那么个人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第十三章沟通理论250:1、4、61.简述沟通的过程和沟通的重要性答:沟通的过程:①发送者发出信息;②编码;③传统信息;④解码;⑤反馈;沟通的重要性:①有效沟通可以降低管理的模糊性,提高管理的效能;②.沟通是组织的凝聚剂、催化剂和润滑剂,它可以改善组织内的工作关系,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③沟通是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2.描述人际沟通过程的共同的障碍,如果出现应当如何克服答:人际沟通障碍:1有效沟通;2人际挑战;3文化挑战;4组织结构挑战;克服措施:1克服认知差异;2抑制情绪化的反应;3保持积极倾听和建设性反馈;4避免言语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矛盾;5获取沟通的信任; 3.冲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冲突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什么答:冲突的基本类型:1个人内心的冲突; 2人际关系冲突;3团队之间的冲突;4组织层次的冲突;冲突形成的基本原因:1相互依赖性是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冲突形成的客观基础;2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可以归为彼此间的差异性;3内在资源的稀缺和机制不完善推动冲突的形成;。
管理学简答题必备考点!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管理的含义1.管理的载体-----组织2.管理的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信息、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管理的目的-----实现既定的目标二、管理的二重性1.管理的二重性指的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自然属性指的是管理跟有效组织社会生产力相关的属性3.管理的社会属性指的是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属性4.管理的二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指制约的三、管理职能间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2.组织、领导、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四、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2.标准化(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3.差别计件工资制4.能力与工作相适应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1.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六项经营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管理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3.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六、巴纳德的贡献1.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认为组织中,经理人员最重要。
2.经理人员主要的职能:a.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b.使组织中每个成员都能做出贡献;c。
明确组织的目标。
3.一个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良好的沟通。
七、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存在明确的分工2.按照等级原则对各种职位或公职进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原则3.通过正式考核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4.职位普遍实行任命制(个别公选除外)5.具有专职的而不是兼职的行政管理人员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八、梅奥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九、系统分析步骤1.确定系统的最终目标,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目标和任务2.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系统,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3.寻求完成总体目标及每个局部任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4.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5.实施组织所选方案十、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点1.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改善3.关注流程(把工作流程是为质量持续改善的着眼点)4.精确测量(运用统计方法)5.授权于员工(质量管理是全体员工的职责和任务)十一、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五个条件1.不是单一的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组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2.不是物理性资产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4.与对手相比,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5.有开辟新市场的能力(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一、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回报社会)2.造就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3.建立企业人文力与企业精神4.影响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二、道德管理的特征(论述)1.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的责任2.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6.具有自律的特征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三、影响道德管理的因素1.道德发展阶段2.人的特性3.组织结构4.组织文化5.问题的强度四、道德发展阶段的层次及特征1.前惯例层次:1.遵守规则以规避惩罚。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研究管理实践中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是一种社会科学,是以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应用各种原理、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管理的学科。
1.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和规律。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
1.3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科学管理时代、人际关系时代和现代管理时代。
主要理论流派包括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理论。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2.1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逻辑基础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企业目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它们是管理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2.2 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对管理学的影响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在管理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为管理学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2.3 运用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和方法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包括绩效考核、效率和效益、可持续性发展、员工参与和激励机制等。
方法包括标准化、流程控制、信息化和自动化等。
三、管理者的基本技能3.1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3.2 领导者的类型和领导者选择的原则领导者的类型包括权威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
领导者选择的原则包括适时、适人、适材、适地和适事等原则。
3.3 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和有效沟通方法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解释、反馈和澄清等。
有效沟通方法包括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等。
四、组织管理4.1 组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所进行的协作和协调的活动,它具有目标、结构和效率等特点。
组织的功能包括实现目标、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益等。
4.2 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内部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利关系,包括机构设置、层次关系和决策程序等。
管理学24道简答题答案整理
管理学24道简答题答案整理1. 科学决策的准则信息的准则:具有可靠的高质量信息作为基础依据。
科学的准则: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使用科学方法决策。
系统的准则:必须考虑决策涉及整个系统和相关系统以及构成各系统的相关环节。
可行性准则:决策要考虑主观、客观、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情况和失败的风险,集思广益,充分论证。
多方案选择的准则满意的准则反馈和应急方案准则:根据主客观条件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为应付突发事件,事先制定应急方案。
2. X理论和Y理论的要点和管理措施X理论假设要点:(1)人都是好逸恶劳的,一有机会就会逃避工作;(2)人都是自私的,必须用强制的办法使其达成组织目标;(3)人仅为经济利益工作,一般人没有很大抱负,怕负责任。
X理论对应的管理措施:(1)严密组织和控制生产过程;(2)自上而下对员工指挥、监督和强迫;(3)奖惩并举、恩威并施。
Y理论假设要点:(1)若工作环境恰当,人们把劳动看得同游戏和休息一样;(2)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自己设立目标,愿意承担责任,能自我指挥和控制;(3)报酬中最重要的是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想像力、创造力广泛存在于群众之中。
Y理论对应管理措施:(1)创造一种环境,使下属自觉地控制自己,并承担责任;(2)引导下属参加决策和管理;(3)给人们创造机会,提供指导,鼓励其发挥自身潜力;(4)应用激励手段,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
(结论:X理论是通过权力和命令实现领导;Y理论是通过统一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实现领导。
3. 组织设计的原则1.系统整体原则(1)结构完整:包括决策中心、执行系统、操作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
(2)要素齐全:包括人员、岗位与职务、权力与责任、信息等要素。
(3)确保目标2.统一指挥的原则执行统一计划,服从一个号令;一个组织成员在从事某一工作时,只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
违反统一指挥原则的现象:越级指挥;多头领导;职能部门职责不清。
3.权责对应的原则权责分离的现象: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权大责小、责大权小。
管理学简答题知识点
管理学简答题知识点1.⼈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霍桑实验的结论)⼯⼈是“社会⼈”⽽不是“经济⼈”。
2、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在于提⾼⼯⼈的满意度。
2.有关的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理需要。
它是指⼈类⽣存最基本的需要,如⾷物、不、住所等。
⼆、安全需要。
安是指保护⾃⼰的免受⾝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三、社交需要。
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
四、尊重需要。
它包括⾃尊和受到别⼈尊重两⽅⾯。
五、⾃我实现需要。
它是指个⼈成长与发展,发挥⾃⾝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附:(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你认为王⼚长对黄⼤佑的激励⽅式有哪些缺点?答: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即⽣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我实现的需要。
当低⼀级的需要满⾜后,就会产⽣⾼⼀级的需要,只有当前⾯的需要充分满⾜后,后⾯的需要才显⽰出其激励作⽤。
对黄⼤佑来说,当前最迫切的需要是满⾜⽣理需要,即居住、待遇条件的改善,然后才是社交、尊重和⾃我实现的需要。
⽽王⼚长到⽬前还仅仅是对黄⼤佑进⾏精神层⾯需求的满⾜,这样做会使得激励效果⼤打折扣。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保健—激励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们⼯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是保健因素,⼆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们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不满的因素。
管理质量,薪⾦⽔平,公司政策,⼯作环境,与他⼈的关系和⼯作稳定性被概括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指能造成员⼯感到满意的因素。
激励因素的改善⽽使员⼯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地激发员⼯⼯作的热情,提⾼劳动⽣产效率。
就是员⼯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位上的责任感等。
附:(2)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王⼚长对黄⼤佑的激励内容侧重于哪个因素?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答:王⼚长安排在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佑⼯程师到我⼚⼯作”、在⽣产会上⼤夸黄⼤佑的成绩、经常⽤诸如“黄⼯,⼲得不错”,“黄⼯,你很有前途”的语⾔进⾏⿎励、把开发新产品的重任交给黄⼤佑、介绍⼊党等都属于激励因素的范畴。
管理学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管理学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第一题1.请简要解释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管理学可以定义为研究组织管理过程和原则的学科。
它致力于研究和理解组织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决策制定、领导力、沟通等。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类企业、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等。
第二题2.请列举并解释管理学中的四个基本功能。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1) 计划: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通过计划,管理者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合理安排资源。
2) 组织:组织是指在实现计划的过程中构建组织结构,定义职责和权限,并协调和分配资源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简答题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辅导1、管理的性质。
(4)(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7)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24)(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4、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1)(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梅奥认为,在共同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产生相互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会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是以效率的逻辑为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是以感情的逻辑为标准的。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共同存在,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5、现代管理理论内容。
(33)二战以后,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其代表人物包括孔茨、奥唐奈,其主要观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职能联系起来,专门研究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
(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戴尔,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
(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管理问题。
(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精力研究决策问题。
西蒙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是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管理决策,以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
二、简答题1、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务与层次。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答: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注意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3、结合实例论述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答:?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个阶段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
管理理论丛林。
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
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经验后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沟通中心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全变理论学派。
战略管理。
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激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处,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收到世界瞩目,由此日本企业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范围被推广和学习,持续改进等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
1990年以后,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出现了,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业务流程再造、杠杆超越法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强调创新和改进。
管理学主要简答题汇总(含答案)Word版
管理学主要简答题汇总第一篇1、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1)法约尔的五种管理职能和14条原则?(2)亚当·斯密和欧文的主要观点?(3)韦伯的贡献(4)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5)学习型组织?3、(1)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十种角色?(2)卡茨认为管理者具备哪三类技能?4、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有何不同?答: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是社会人;2)科学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而人际关系学说提出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3)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员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而人际关系学说认为提高劳动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
5、、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6、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7、功利主义道德观、权力至上道德观、公平公正道德观主要观点?8、简述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答:1)道德发展阶段;2)个人特征;3)结构变量;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
9、试列举崇尚道德的管理所具有的特征。
答: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2)以社会利益为重;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视人为目的;5)超越法律;6)自律;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10、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11、MRP的基本任务?答: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12、简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
答:1)利用优势能力。
2)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
管理学知识点简明整理
P1【管理的四大职能和三大技能】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以人为中心来协调各种资源,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他们按计划完成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高层管理者相对更加需要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对所有管理者同等重要基层管理者相对更加需要技术技能学习管理很重要,这主要源于下面几个原因:(1)管理的普遍性,指的是在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在组织的所有层级和工作领域,在全球的所有地方,管理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2)工作的现实,即你要么是管理者,要么是被管理者。
(3)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回报(例如,创造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最大能力的工作环境;支持和鼓励他人;帮助其他人发现工作的意义和成就等)和挑战(例如,这是一份艰辛的工作;文案工作甚至多于管理任务;需要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等)。
P2【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组织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的总和拥有强文化(精神文化层)的组织,其员工的忠诚度要高于弱文化的组织;强文化与高组织绩效紧密相连;使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组织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能够做出快速应对以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组织文化的功能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渗透功能和塑造功能。
凝聚功能指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势。
导向功能是指组织文化反应了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利益,对员工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约束功能是指员工在长期交往中的精神、风格、习惯、心理的沉淀,一经形成,反过来又会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的学科。
2. 管理的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 管理的层次:高级管理、中级管理和基层管理。
4. 管理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二、管理的过程1. 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2. 组织:将资源合理配置,构建适应目标实现的组织结构。
3. 领导:通过影响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4. 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管理的理论1.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管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强调人性化管理。
3. 现代管理学:强调适应变化和创新,注重组织的学习和发展。
4. 质量管理学: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追求零缺陷和客户满意度。
5. 策略管理学: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
6. 变革管理学:研究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策略,强调管理变革的能力。
四、管理的技能1. 沟通技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2. 决策能力:分析问题、制定决策方案并做出决策。
3. 领导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成组织目标。
4. 团队合作:协调不同成员的工作,实现协同效应。
5. 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内外部利益冲突。
6. 问题解决:识别和解决组织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和绩效。
五、管理的环境1.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结构、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内部要素。
2.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法律等外部要素。
3. 不确定性环境:变动频繁、难以预测的环境,需要灵活应对。
六、管理的伦理1. 遵守法律法规:管理者应遵守国家和组织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2. 尊重员工权益:关注员工的权益和福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 社会责任:管理者应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七、管理的挑战1. 全球化竞争: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1.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谋划和安排。
包括选取合适的组织目标,制订战略方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管理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组织职能指管理者有效地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施计划任务。
管理者建立组织结构来协调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成员。
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学习,可知道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
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管理者的基本技巧是指管理者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用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20161.简述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第二章)2. 何为决策?并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3. 何为滚动计划法?并简述其优点。
(第九章)4. 试述组织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十章)5. 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谈谈对实际管理工作的启示。
(第十五章激励理论)6. 简述大数据给管理活动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章)20151.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第一章)2. 简述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3. 简述计划编制的过程。
(第八章)4. 组织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第十章)5. 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第十六章)6. 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并简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2014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2. 简述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第五章)3.与个人决策相比较,集体决策的优缺点?(第七章偏)4. 简述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5. 简述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点。
(第九章)6.什么是适度控制?并简述如何进行适度控制?(第十七章偏)20131.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几种管理技能?并说明它们对于不同层次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章)2. 简述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3. 合乎道德的管理应具有哪些特征?(第五章)4. 何谓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并说明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步骤。
(第七章决策方法)5. 何谓目标管理?并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第九章)6. 试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五章激励理论)20121.简述X理论、Y理论和超Y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学派及理论)2.简述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八章)3.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十章组织设计概述偏)4.结合实际谈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5.试述亚当斯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简答题重点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
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作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4、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5、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和缺陷?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管理学 简答
管理学简答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方面对管理学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管理的定义与职能管理可以被定义为通过协调和整合他人的工作活动,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通常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是指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它为组织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路线图。
例如,一家企业制定年度销售计划,明确要达到的销售额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策略,如市场推广活动、产品创新等。
组织职能涉及安排和设计工作,将任务分配给个人和团队,建立组织结构,并决定如何协调和整合这些活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企业根据不同的业务部门划分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执行。
领导则是激励和引导员工,帮助他们理解组织的目标,并鼓励他们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优秀的领导者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比如,一位领导者通过清晰的沟通、榜样的示范以及对员工的关心和支持,激励团队成员全力以赴地完成项目任务。
控制是指监控组织的绩效,将实际绩效与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企业通过定期的财务报表分析、市场份额评估等手段来监控业务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行动。
二、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挂名首脑代表组织参加各种仪式和活动;领导者负责激励和引导员工;联络者则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和维护关系。
信息传递角色涵盖了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监听者收集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组织内的成员;发言人则向外部发布组织的信息。
决策制定角色有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企业家寻找新的机会并发起变革;混乱驾驭者处理组织面临的突发危机;资源分配者决定资源的分配方式;谈判者参与与其他组织或个人的谈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霍桑实验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2.有关的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生理需要。
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不、住所等。
二、安全需要。
安是指保护自己的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三、社交需要。
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
四、尊重需要。
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
五、自我实现需要。
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附:(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你认为王厂长对黄大佑的激励方式有哪些缺点?答: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只有当前面的需要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对黄大佑来说,当前最迫切的需要是满足生理需要,即居住、待遇条件的改善,然后才是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王厂长到目前还仅仅是对黄大佑进行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这样做会使得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保健—激励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
管理质量,薪金水平,公司政策,工作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和工作稳定性被概括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就是员工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位上的责任感等。
附:(2)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王厂长对黄大佑的激励内容侧重于哪个因素?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答:王厂长安排在门口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大佑工程师到我厂工作”、在生产会上大夸黄大佑的成绩、经常用诸如“黄工,干得不错”,“黄工,你很有前途”的语言进行鼓励、把开发新产品的重任交给黄大佑、介绍入党等都属于激励因素的范畴。
单独来看,这样做可以使得黄大佑对工作的投入度和责任感大大增加,但是因为王厂长对黄大佑的工资、职称、住房等保健因素没有满足,使得黄大佑对工作产生很大的不满,从而大大降低了激励因素的效果,导致黄大佑辞职。
(2)过程型激励理论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依赖三种联系:(1)努力与绩效的联系(2)绩效与奖惩的联系(3)奖励与众人的目标2.亚当斯的公平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取得报酬后,他会把付出以及获得与相应参照对象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自己获得报酬的公平性,并进一步作出对应反应。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斯金纳强化理论2.挫折理论附1:试根据管理理论,归纳总结激励的基本方法。
(1)精神激励法①目标激励。
②情感激励。
③榜样激励。
④行为激励。
⑤考核激励。
⑥尊重激励。
⑦关怀激励。
⑧危机激励。
⑨表扬激励。
⑩荣誉激励。
(2)物质型激励法①晋升工资。
②颁发奖金。
附2:(2)你对德姆的激励方法有何看法?答:其一,对分公司的经理层人员采用奖金制,本身不会对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起到太强烈的激励作用。
可以通过股权、期权的分配来对经理层进行激励。
其二,对参谋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的划分不够明确。
总公司对各个分公司派出参谋人员是必要的,这对于统一政策是有利的,但是对参谋人员应明确其附属地位,是对直线管理人员的辅助,同时要求直线管理人员应切实做到在管理实践中与参谋人员进行配合。
附3:请问:为什么以前张华能够潜心学习?(5分)为什么现在反而成了一种负担?(5分)怎样才能重新引发张华自己的学习兴趣?(5分)1.因为张华开始是有明确的目标:考取一所名牌大学!心理上有动力并有周密的学习计划安排,所以当时就可以潜心学习!2.因为上大学以后的一年时间里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并且还受到了学长的不良的思想的诱导,从而让张华放弃了学习的动力,而乐意于网络游戏中间。
当游戏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以后自己的学习完全跟不上了,所以就把学习变的陌生了衍生为一种负担。
3.通过事例给张华沟通让他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走出来。
引导张华重新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切实的去订立一个计划,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去实践从中漫漫的获得自信。
当张华获得了充分的自信以后他的学习兴趣自然就培养出来了!3.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目标明确,突出重点.2.控制必须具有预见性和及时性。
3、控制必须考虑其经济性4、客观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5、控制要有弹性。
6.做好控制制度建设附1:控制过程中,偏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①外部环境的变化;②组织调整经营方针和政策;③原有计划与现实情况不符;④管理不善造成的偏差附2:简述控制的步骤。
答:(1)制定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附3:预算控制的不足之处。
答:(1)预算目标取代组织目(2)预算过于详细(3)预算导致效率低下4)预算缺乏灵活性4.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是什么?1.广博的知识(哲学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2.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能力;3.处理人际关系能力;4. 决策与组织能力;5.较高政治素养,强烈责任感。
6.富于创新精神;7.健康的身体素质附1:人员招聘的内外渠道各有哪些?内部招募的方式可以有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岗等,公布方法可以有推荐法、档案法、布告法等;外部招募的方式可以有员工推荐、招聘会、网络、招聘广告、校园招聘、猎头、职业介绍机构。
5.目标管理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优点:①对于容易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③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4,促进交流,改善人际关系。
,缺点:①目标难以制定。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③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④难保证公正性 5.偏重操作而忽略原理 6.缺乏灵活性 7.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 8.过多强调短期目标附1:目标管理名词解释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6.事业部制以及其优缺点优点:1.有高度稳定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2、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和直接管理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3、有利于培养全面管理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干部。
4、便于建立衡量事业部及其经理工作效率的标准5、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经济规模。
缺点:1、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容易滋长本位主义。
2、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费用开支。
3、对公司总部的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发生失控7.如果日本老板想挽留小李,该如何做?1.确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1)改善薪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
一是拉开档次的方法将同样的总工资水平制造出高工资来,使报酬富于变化。
二是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者提供报酬,使它占员工收入的相当比例。
(2)采用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2.启动绩效考评系统,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
3.(1)实行目标管理(2)重视员工个体成长和生涯规划4.通过企业文化有效激励(1)利用企业文化体现对人格的尊重(2)创造以创新为特征的轻松企业氛围8.领导者的权力来源1、法定性权力:指组织内各领导所固有的合法的,法定的权力。
2、奖赏性权力:指领导者提供奖金、提薪、晋级、表扬、理想的工作安排和其他任何会令人愉悦的东西的权力。
3、强制性权力:指领导者对其下属具有的强制其服从的力量。
4、专长性权力:指领导者由个人的特殊技能或某些专业知识而形成的权力。
5、感召性权力:指领导者由个人的品质、魅力、资历、背景等相关的权力。
9.领导理论(1)领导应有素质斯托格蒂尔6类领导特性:身份特征,社会背景,智力,个性,与工作有关特征,社交特性包默尔10要素: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求新,勇于责任,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高尚。
我国四大方面: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2)领导行为理论利克特4种领导方式(独裁专权式,温和独裁,协商式,参与民主式)四分图理论(关心他人,关心工作)管理方格理论(贫乏型,乡村俱乐部型,任务型,团队型,中庸之道型)(3)领导权变理论E=f(L,F,S)概念:领导行为应随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理论领导生命周期论(指导型,推销型,参与型,授权型)路径-目标理论(支持型,指导型,参与型,成就导向型)附1:简述领导的原则。
答:(1)指明目标原(2)协调目标原(3)命令一致原则4)直接管理原则(5)沟通联络原则(6)激励原则附2:简述领导者的作用。
一.指挥作用二.激励作用.三.协调作用.四.沟通作用3.附3:简述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应重点控制什么。
1、执行力。
2、团队建设。
3、激励机制。
4、有效沟通。
10.应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1.对于消极型的群体,要找出有影响力的成员,谋求与他们的合作。
2.对于兴趣型群体,对其提供支持和帮助,引导其群体的目标和价值观与组织的一致性,使他们慢慢向积极型群体转化。
3.对于破坏型群体,当教育、引导不能使其向有益于企业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对群体中极具破坏性的人物要坚决清除,使其接受应有的惩罚。
4.对于积极型的群体,应有意识的对其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使群体内部的凝聚力与企业文化接轨、群体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
(二)除了以上应对策略,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还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1.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保证组织成员之间能有有效的沟通2.引导和建立非正式沟通机制 3.企业的领导人应加入到非正式群体中主动与员工接触,尽可能地参与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使得组织的领导者者同时又是非正式群体的领袖,使非正式群体的行为和利益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附1: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11.沟通障碍以及对策(1)信息发送者存在问题:信息沟通目的不明确,缺乏明确计划,信息本身真实性完整性严密性存在问题,信息表达不清晰,信息沟通选择时间不对(2)信息接收者存在问题:不善于聆听,信息量太大,语义曲解,没有积极反馈(3)信息渠道存在问题:信息沟通传递不畅通,信息沟通渠道过长环节太多,信息沟通网络存在问题(4)沟通环境存在问题:组织氛围,噪音,地理集团(5)有效实现沟通:获取沟通信息,正确选择沟通媒介,改善发布方式,抑制情绪化反应,成为积极聆听者,积极利用反馈附1:沟通的含义及作用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12.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内容,优缺点概念:泰罗把科学管理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