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上语文语文园地三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三,主要内容包括:1. 阅读理解:《草原》章节内容:课文《草原》详细内容:通过对《草原》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草原的热爱,感受作者描绘的美好画面。
2. 习作:写景作文章节内容:习作《写景作文》详细内容: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具体的描绘来表现景物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具体描绘来表现景物的美,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受作者的情感,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具体描绘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b.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c. 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具体描绘方法。
3. 写作指导:a. 老师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要点,如运用修辞手法、具体描绘等。
b. 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老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草原》2. 列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具体描绘方法3. 板书写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写景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课外阅读,如《大自然的诗》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受作者的情感,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 写作指导: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要点,如运用修辞手法、具体描绘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出示:【课件4】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
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回乡偶书》。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教学中,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只是简单点拨。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3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3篇【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3.积累古诗词《春日》。
教学重点积累朱熹的诗《春日》。
教学难点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的前面为我们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我们设计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一个是要我们详细介绍一处景点。
你是怎样完成这两项任务的?2.学生自由说。
3.教师小结:我们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没有必要把四份材料仔仔细细读一遍,而是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要做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则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
4.同学们再想一下,我们在学习《竹节人》时,如果你的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你在阅读时应仔细阅读哪些部分呢?5.教师再次小结: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以粗略地浏览一下。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出示: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板书:阅读目的——阅读方法)二、词句段运用(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
1.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2.指名同学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认识,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分别点评,点拨指导。
(1)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
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学习了本单元,我们 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读 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 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 阅读方法。举例说说你们 在读到不同的作品时运用 什么样的方法呢?
阅读时要根据任务选 择合适的材料。例如要为 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在 阅读《故宫博物院》时应 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 三和材料四。
四、写法关注。
尝试围绕中心将事情有序地写清楚,我 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⑴把事情写完整。把事情发生的时间、 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清楚,这样事件才完整。
⑵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①事情的经过要分步写仔细,每件事都 由几个小步骤、小环节构成的,分步写 细致。 ②事是由人做的,也要写好人物的动作、 神态、语言、内心活动。 ③一波三折,写好事情的起伏。
③记叙的条理要清楚。 ④要写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五、例文简析——以《竹节人》为例。
文章第一部分概述“我们”但是全迷上了 竹节人,点明了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具体事物。
接着描述“我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表 现人物对游戏的喜爱之情。
再接下来,文章描写了斗竹节人的乐趣, 体现了“我们”对此的深深着迷。这个部分文 章层次清晰地刻画了乐趣的具体表现,由浅至 深,次序分明。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朗读诗歌。
2.讲解诗意。 词句解释: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 光景:风光风景。 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出 郊赏游、耳目一新的新。 等闲:轻易、寻常。 东风面:借指春天。东风,春风。
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 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 袋,攒着观战,还跺脚 拍手,咋咋呼呼,好不 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 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 哄而作鸟兽散。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主要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草原》2. 语文知识点:成语积累、修改病句、句子仿写3. 写作训练:写景状物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草原》一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成语、修改病句和句子仿写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学会运用写作手法描绘景物,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的积累与应用、修改病句、句子仿写。
2.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写作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草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阅读: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c.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之美。
3. 语文知识点讲解:a. 成语积累:教师列举成语,学生解释成语意思,并用成语造句;b. 修改病句:教师展示病句,学生找出错误并修改;c. 句子仿写:教师给出例句,学生仿写句子。
4. 写作训练:a.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一处景物;b.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c. 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草原》2. 成语积累:a. 一碧千里b. 翠色欲流c. 碧空如洗3. 修改病句:去掉多余的字,使句子更加通顺4. 句子仿写:仿照例句,写出优美的句子5. 写作训练:写景状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景物”为题,写一篇状物作文。
2. 答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批改并给出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章,积累更多成语,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六上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三》-课件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学以致用 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一小片段。
示例: 刘老师酷爱书法,他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他辅导我们练字时既严格 又耐心。记得那是一个大年三十的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为我们讲解书法的历史, 分析大字的结构,纠正我们的毛病,好像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正面描写) 跟刘老师学习写字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在他的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的 书法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刘鑫同学所写的楷书被选送到北京少年宫展览,韩振 同学在全省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荣获亚军,我的作品也在全国少年书法比赛中获得 一等奖。每当说到这些成就和荣誉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老师那慈祥的面容和他 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侧面描写)
日积月累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日积月累
我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来到泗水边观花赏草, 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 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教案一、课前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3个板块的内容。
关注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阅读策略,通过三位学习伙伴交流的形式展开对本单元课文学习中使用到的阅读策略进行整体回顾和梳理。
第一位学习伙伴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交流了如何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第二位学习伙伴以《竹节人》为例,交流了如何根据阅读目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做到快速浏览就可以了。
第三位学习伙伴提示学生要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习惯。
关注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有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明确人物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在表现场面、刻画人物时所起的作用,在表现人物入迷状态时,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加上人物感受的方法、正面描写加侧面烘托的方法;教材举了三个例子,要求学生读一读,并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学习怎样清楚、有序、完整地说明理由、表达观点的方法,可以运用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可以将理由逐一排列,加上序号。
教材举了《宇宙生命之谜》中的语段,并用加点部分提示表达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然后选择教材提供的话题进行练习。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经历发现、体会、仿写的过程,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关注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朱熹的七绝《春日》,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
前两句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景象,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交流讨论,梳理出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阅读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词语:通过阅读文章,学习并掌握10个新词语。
章节:语文园地三·词语盘点2. 阅读理解:学习《草原》一课,理解文章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章节:语文园地三·阅读3. 习作练习:根据《草原》一课,进行想象作文练习。
章节:语文园地三·习作二、教学目标1. 掌握10个新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2. 理解《草原》一课的文章主题,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新词语的运用;《草原》一文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2. 新课内容学习:① 学习新词语,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10个新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3. 实践情景引入:① 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草原。
②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运用新词语。
4. 例题讲解:① 以《草原》为例,讲解如何描绘景色。
② 分析文章结构,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写作。
5. 随堂练习:① 让学生运用新词语,描绘一幅草原景色。
② 进行想象作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新词语:列表展示10个新词语。
2. 《草原》文章结构:主题、段落大意。
3. 想象作文写作要点:选材、构思、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运用新词语,写一段描绘草原的文字。
② 以“我心目中的草原”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2. 答案:① 示例:在广袤的草原上,碧绿的草地上散落着五彩斑斓的野花,成群的牛羊悠闲地漫步其中,蓝天白云映衬着这片美丽的画卷。
② 示例:我心目中的草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那里有清澈的小溪,有飞翔的鸟儿,还有善良的牧民。
在那里,我可以尽情地奔跑、欢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 ·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我发现:
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 有序地列举出相关条件,逐条说明; “一是”“二是”等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 隔开。
◎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观点表达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 理由表达有序,条理分明
语言
动作
表情
场面
第 2 课时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 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选择一个话题, 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
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 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 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
示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竞选的职务是体育委员。竞选这个 职务,我有几个优势:一是我热爱运动,有良好的
·· 身体素质和运动协调能力。运动使我更健康、更开 朗,也使我有了超越梦想、挑战自我的顽强意志。 二是我有一定的经验。目前我还担任着咱们班的体 ·· 育委员。经过锻炼,我积累了经验,也熟悉了这项
日积月累
春日
[宋]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词语释义
胜日①寻芳②泗水滨③, ①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无边光景一时新。 ②游春,踏青。 等闲④识得东风面, ③水边,河边。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平常、轻易。
诗意理解
在春天风和日丽的时候,泗水河边风光无限, 一时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 入眼帘。人们一般都知道有春 风,但是要真正认识它,只有 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谥文, 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 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 朱子。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 注》《太极图说解》《楚辞集注》等。
就《故宫博物院》一课展开交流
阅读目的: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 分析原因:文章太长,全部读完花很长时间。 选择阅读内容: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阅读方法:从相关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有目的地阅读”基本策略
首先,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次,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 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从两位学习伙伴的交流中,你知道了什么?
两个阅读方法
根据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 以快速浏览
回顾本单元课文,想一想,围绕“有目的地阅 读”这个阅读策略,从本单元的学习中你还有 哪些收获和心得?
交际示例 就《竹节人》一课展开交流
阅读任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阅读过程:
一方面用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罗丹对工 作的痴迷。
一会儿上前 一会儿后退 踩得吱吱响 手不停的挥动 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 痴痴的微笑
像喝醉了酒一样
另一方面用时间的推移来反映罗丹忘我的工作 状态。
一刻钟过去了 半小时过去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班上的同学都是什么迷?书迷?体 育迷?手工迷?画画迷?你一定能找出 那么一两位对某件事着迷的人。试着回 忆一下类似的情景,写一写你的同学。
工作。三是我有很强的集体责任感。我从心里热爱 ··
咱们班,咱们班胜利时我和大家一起欢呼雀跃,咱 们班失败时我也会暗自伤心。四是我能严格要求自
·· 己。我在各方面努力提高、完善自我,也用实际行 动和全班同学一起为咱们班的体育活动争得了荣誉 。
同学们,请信任我、支持我,投我一票,谢谢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春天的古诗? 《绝句·迟日江山丽》《绝咏句柳·两碧个玉黄妆鹂成鸣一翠树柳高》
语文园地三
交流平台
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 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 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 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 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 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 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 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细节描写
伸长脖子
▷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 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 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 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 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 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 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找出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勾画关键词……) 最后,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 读最后一位学习伙伴的话,你有什么启示?
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 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 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词句段运用 描写人入迷的样子的词语有哪些?
全神贯注 凝神专注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乐在其中 走火入魔 废寝忘食 如痴如醉 孜孜不倦 神魂颠倒 欲罢不能
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哪些?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
竞选班级体育委员
目的:说服同学投自己一票 内容:从自身的能力、品质、决心等方面 要求:语言简洁,要抓住重点
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目的: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请求 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谈 要求:语气要柔和,要有理有据
关注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 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浏览如何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 阅读效果:节省了时间,抓住了重点。
就《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展开交流
阅读目的: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阅读方法:重点阅读了关于火星的内容。
其他内容没有逐字逐句地阅读。 阅读效果:提高了阅读速度。
了解了相关知识。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 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 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 上课。
动作描写
摆、攒、跺、拍
场面描写
一圈黑脑袋、咋咋 呼呼、好不热闹
等老师进来,才 知道已经上课
▷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 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