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模型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会引起均衡利率和均衡产出同方向变化,即扩
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和总产出都增加,紧缩性财政政策使 利率和总产出都下降。货币政策会引起均衡利率反向变化 和均衡产出同方向变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总产出增加, 而利率却下降,紧缩性货币政策使总产出减少,而利率上 升。
可以从式(5-4)中得出IS曲线:
图5-1 IS曲线
(二)IM曲线
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满足日常交易所
需的交易动机;满足临时意外支出的预防动机,以及从事金融投资活动的
投机动机。Keynes认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
水平,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Keynes的货币需求函
数如下:
L=L1(Y)+L2(i)
LM曲线就是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相组合的图
形。用模型表示就是:
由此可知,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LM曲线斜率 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图5-3 LM曲线
由此可以看出:Y与M、i同向变动,i与M反向变动。LM曲线斜率 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k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 反应程度h。
通过相机决择政策手段的协调运用,就能够有效刺激 总需求,或更有效治理通货膨胀,以便在刺激总需求时, 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在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又不 引起严重的失业,或使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得到有效控制。
二、AD-AS模型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记为AD)是指整个经济社会 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由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净需求构成,通常用一定的收入 水平来表示。
第二讲凯恩斯模型
46
IS曲线为满足产品市场均衡的r与Y的组 合
LM曲线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r与Y的组 合
所以IS曲线与LM曲线可以绘在一张图上, 其交点就可以同时满足产品与货币市场 的均衡
47
IS-LM模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
Y0
48
IS-LM模型
数学形式: S(Y)=I(r) m=L1(Y)+L2(r)
左移 如果右移,均衡收入会上升,但利率会
下降
54
均衡的变动
货币供给↑→利率↓→投资↑→收入↑ 收入↑→交易需求、谨慎需求↑ 所以货币交易、谨慎需求上升,使利率
下降的幅度小于只考虑货币市场的情况
55
均衡的变动
Y1 Y2 Y0 Y3 Y4
56
均衡的变动
IS曲线、LM曲线同时移动
Y0 Y1 Y2
左移 IS曲线右移,一般而言,新的均衡点将
是更高利率与更高收入的组合 存在货币市场对乘数作用的限制
投资增加,会引起利率上升,利率提高 会阻碍投资增加
52
IS曲线的移动
r
LM
r2
E2
r0
B
E0
A
r1
E1
IS2
IS0
IS1 Y1 Y2 Y0 Y3 Y4
Y
53
均衡的变动
2.LM曲线的移动(IS曲线不变) 货币供给增加,会使LM曲线右移,反之
44
3、LM曲线的推导
LM曲线的斜率与截距
m=kY+L2(r)
斜率:dm k dL 2 dr
dY
dr dY
dr k dY dL 2
总需求均衡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Y=AD
总产出 Y
产品与劳务需求
总需求的组成: C = 对产品与劳务的消费 I = 对投资品的需求 (意愿的) G = 政府对产品与劳务的需求
NX= 净出口=X – M
Y= C+I+G+NX
消费C与收入
消费
2000 2600 3200 3800 4400 5000 5600 6200 6800 7400 8000 8600 9200 9800
2. 假设商业管理者们比较乐观,他们增加了投资支出。支出线会发生 什么变化?这将怎样影响实际GDP?画一张图来证明你的答案。 3. 假设中国商品在美国突然变得不受欢迎了,净出口怎样变化?支出 线怎样移动?实际GDP 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作图说明。
收入(Y)(10亿元) 消费(C)(10亿美元) 0 5 10 11 20 17 30 23 40 29 50 35 60 41 70 47 80 53 90 59 100 65
第三章
总需求均衡分析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决定国民总收入 产品市场的简单凯恩斯模型
乘数效应与财政政策
总需求决定国民总收入
Y = 总产出 AD Y= 总支出 Y= 总收入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Y=总需求 总需求:指整个社会的有效 需求 Y=总支出=总需求 Y为均衡产出(与计划需求 相一致的产出)
政府购买支出 G 的增加将导致收入增加,增量 是政府购买支出增量的 5 倍。
政府购买乘数
定义:
政府购买增加 1 单位,导致的收入的增加.
在模型中, 政府购买乘数等于
Y 1 G 1 MPC
在例子中: MPC = 0.8,
Y 1 5 G 1 0.8
凯恩斯模型
图10-5 消费函数
(1) 收入
A 9000 B 10000 C 11000 C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2) (3)边际 (4) 消费 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9110
1.01
10000 0.89
1.00
10850 0.85
0.98
11600 0.75
0.97
12240 0.64
增加的100亿元投资用于购买投资品,形成生产这些投 资品的投资要素(资本、劳动、土地等)的要素收入,因此, 本期(第一期)国民收入将增加100亿元;如果MPC为0.8, 则第二期将会增加消费80亿元,形成这些消费品的投入要素 的要素收入,使得第二期的国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同理, 第三期又会增加64亿元的国民收入,这样,总共将增加
的全部产品和劳务。就是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假设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部门,则
Y=C+I Y=C+S ⇓
I=S 这里只考虑了商品市场的均衡。
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I=S C=a+bY I=I0
⇓
Y=1/(1-b)×(a+I0)
三、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在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则
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
2.投资乘数
当总投资增加Δ I 时,国民收入增量Δ Y 将是投 资增量Δ I的K倍,K就是投资乘数。 K是1减边际消 费倾向的倒数。投资乘数有双刃剑的作用。
K Y I
ki y 1
i 1
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所谓政府购买的支出乘数,是指产出变动与引起这 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变动的比值。以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 以 y表示均衡产出的变动,Kg表示政府支出乘数,则:
简单凯恩斯模型
<0,有增加生产之趋势
均衡即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 总产出=总支出,生产趋于稳定不再变动
只有非意愿存货为0,才表明意愿总 支出恰好等于总产出(即国民收入)
AE=总支出(代表总需求) Aggregate expenditure
AE
IU<0
AE = Y AE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 β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
收入 消费 储蓄 MPS APS MPC APC
1 9000 9110 -110
-0.01
1.01
2 10000 10000 0
0.11 0
0.89 1.00
3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0.85 0.99
C,S
Poor A
C=C(Y)
Rich
C+S= Y
C0
2、若APC和MPC都随着收入
的增加而递减,但APC >MPC, 则APS和MPS都随着收入增加 -C0
而递增,但APS<MPS。
450 Y0
s=s(y)
Y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
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C+S 两边同除Y有 Y/Y = C/Y+S/Y 即: APC + APS = 1
线性中,若a = 0,c = βY APC>MPC=β MPC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c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简单收入决定论简单凯恩斯模型
(1)X
f
(Yf
, e)
Yf :外国的收入水平,e:汇率
通常假定X为独立变量(简化)
(2)Q
f (Y , e) Q0
Y
(不考虑e)
其中Q0为自发进口,β为进口倾向,Y为本国收入
三、均衡总收入(总产出)的决定
AS=AD →Y=C+I+G+NX
1.三部门经济
Y CI G
C0 c Yd I G C0 c (Y T ) I G C0 c Y c T I G 均衡收入YE (C0 I G c T ) /(1 c)
2.四部门经济
NX X - Q X - (Q0 Y ) ( : 进口倾向) Y C0 cY I G X - Q0 - Y C0 c(Y -T ) I G X - Q0 - Y Y - cY Y C0 - cT I G X - Q0 (1- c )Y C0 I G X - Q0 - cT YE (C0 I G X - Q0 - cT ) /(1- c ) 若X ,Q0 , 则YE (替代品 )
C=f( Yd )(收入、利率、税率、年龄、性别…) Yd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Y-T(忽略折旧) 分为两种: 1)Keynes当初的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 Yd ) (一阶导数为正,二阶导数为负)
C
C =(f Yd )
C
c=1
c<1 C =C0 +c •Yd
C0 Yd
Yd
C线+S线=45º线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APC=C/Yd, APS=S/Yd
3.投资函数 投资 I=f(MEC,r) MEC: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资本边际效率 (=△P/△K,收益/资本,收益=利润+资本损益) 即预期利润率(Pe)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及总结
货币名义供给量 LM曲线移动 价格水平 均衡状态 IS-LM分析 求解:i(r)=s(y) M=L1(y)+L2(y)
关键:凯恩斯基本 理论框架
非均衡状态
四区域自动调节
凯恩斯理论存在的缺陷
根据凯恩斯基本体系,凯恩斯得出了资本主义可能出现 严重的失业和经济萧条的结论。他的结论虽然符合实际 ,但是,他的论证方法存在着缺陷甚至错误。对于这些 缺陷和错误,我们在这里结合本章的内容说明其中的两 点
s=s(y)=-ɑ+(1-β)y i=i(r)=e-dr i=s
r
a e 1 β y = d d
L=L1+L2=ky-hr M/p=m=m1+m2 m=L
r=
k m y衡的r和y
本章知识脉络图
IS曲线推到
两部门:r=
a e 1 βy d d
第一点: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之所以经常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其原因在于三个变量的数值不能相互协调和配合。不能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原因又 是由于它们都受到人们自发的心理状态的影响,而现实中并不存在任何理由使得 自发的心理状态所造成的三个变量的数值必然会相互协调和配合。因此,失业和 经济萧条经常出现。
其次,英国新剑桥学派坚决反对IS-LM模型分析,其原因是:
lS-LM模型用一套独立方成体系代替了凯恩斯的因果次序关 2
系,从而模糊了凯恩斯理理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最本质的东西 时投资决定收入;利率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是不重要的,
它在收入创造过程中是由外生因素所决定。但,IS-LM模型实
际上把利率看成决定储蓄和投资的主要因素,这就把凯恩斯理 论恢复到古典学派经济学结构中去了。 3 最后,IS-LM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与事实相 符。例如,按IS-LM分析,投资崩溃时,LM曲线的 右移可使y保持不变,这就是说,当严重投资崩溃到 来时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加以补救,这种说法显然 违反事实。
5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AE1 C I a I bY
引入政府部门后
AE2 C I G a bTR I G b(1 t)Y
总支出曲线的截距增大了 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了
2)财政政策对乘数的影响:自动稳定器的例证
所得税使总支出线变得更为平坦,这意味着与两部门经济体 相比,同样幅度的自发性支出的变动,即a、bTR、I、G等 的变动,将只能引起较小幅度的Y的变动。这一现象显示了 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一个重大作用,即“自动稳定 器”作用。“自动稳定器”可以自动减缓任何一种自主性支 出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而无须政府逐项干预。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线性函数关系可用图
形演示。图中横坐标为收入Y,纵坐标为消 费C,图中45度线上所有点表示纵坐标与横 坐标相等,这种图形被称为凯恩斯交叉图
(Keynesian Cross Diagrams)。线性的 消费函数线是图中的C线。其斜率的经济含 义就是边际消费倾向,由于是直线,斜率处 处相等,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是个常数。随着
这种支出变动引起若干倍数国民收入变动的现象被称为乘数效应。 乘数K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关系是
K 1 1 MPC
一个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则乘数效应越大。
平坦支出曲线的乘数效应
陡峭支出曲线的乘数效应
5.3.3 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
两部门经济中,如果 边际消费倾向为0.8, 为了消除1000亿美元 的差额,政府实际上 需要面对的“缺口” 只有200亿美元。
5)财政政策对预算盈余的影响
转移支付保持不变,增加政府采购的后果如何?
BS tY G
tKGG G t 1 G G
1 b(1 t)
1
t b(1
t)
《凯恩斯模型》课件
02
凯恩斯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原理
假设条件
假设总供给固定
凯恩斯模型假设总供给在短期 内是固定的,即生产能力不变
。
假设货币工资不变
凯恩斯模型假设货币工资在短 期内是刚性的,即工资水平不 会随着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假设投资由利率决定
凯恩斯模型假设投资是由利率 决定的,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 资增加。
假设消费由收入决定
凯恩斯模型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凯恩斯模型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运用凯恩斯模型进行经济分 析和政策制定,以应对各种经济挑战。
凯恩斯模型的应用领域
01 02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
凯恩斯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 分析凯恩斯模型来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总需求、产出和就业的影响,从 而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政策。
缺点分析
假设条件限制多
凯恩斯模型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基 础上,如完全竞争市场、工资刚 性等,这些假设在实际经济中很 难完全满足。
长期经济增长关注
不足
凯恩斯模型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波 动和就业问题,对长期经济增长 和结构转型的关注不够。
政策副作用不易衡
量
运用凯恩斯模型制定经济政策时 ,难以准确衡量政策的副作用, 可能导致政策效果偏离预期。
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政策制定参考
凯恩斯模型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 理论依据,有助于政府在面对经济波动时作 出科学决策。
预期管理
通过凯恩斯模型,政府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预期管理 ,稳定公众预期,从而更好地应对经济波动。
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可以根据 凯恩斯模型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经济问题。
第六章 凯恩斯模型:劳动市场的均衡
2013年8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者在 劳动市场方面的观点
2. 反对:古典模型劳动供给曲线,原因:(两点) – 1)不是实际工资(W/P)决定劳动供给,因为当实际工 资w不变时,价格P变化,则劳动供给仍会变化。 – 2)工会与雇主签定工资协议时,规定的是名义工资, 而实际工资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如物价水平,实际工 资无法确切地确定,故不可能决定劳动的供给。 3. 凯恩斯理论关于劳动供给的观点: – 观点: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劳动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 数,不是实际工资的函数。 – 劳动供给曲线:(图示)
2013年8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6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者与持传统观点 的学者之间的分歧与争论
三、两者的争论: 如何降低实际工资 w
传 统 W -->成本 -->P-->销量 -->Nd -->MPL -->w 学 派 同时, 一般: 成本 速度>价格速度 -->利润
2013年8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8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者与持传统观点 的学者之间的分歧与争论
传 不论流动偏好陷阱是否存在,只要W和P可以自由升 统 降, 那么当社会小于充分就业时, W和P就会继续下降, 学 使就业增加,直至实现充分就业: 派 据“庇古效应”西方国家是债务人, 人民是债权人
传统学派派传统学2015年3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人民更富人民更富消费消费cc??adad??yy??最终实现充分就业最终实现充分就业pp??货币更值钱货币更值钱债权人越富债权人越富据庇古效应庇古效应西方国家是债务人人民是债权人庇古效应庇古效应第三节凯恩斯主义者与持传统观点的学者之间的分歧在两个学派的争论中古典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庇古曾提出著名的庇古效应
第三章-凯恩斯模型PPT课件
❖ 存量与流量
投资支出为总需求中相对不稳定的部分,对投资需求的研 究主要在于把握投资函数:
投资支出 = F(预期收益、利率、政策、社会环境、……) 以获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主要取决于现期投资可带来的未
来预期收益序列的现值之和与现期投资支出的比较,如前者大 于后者,一项投资才是值得的。投资的未来预期收益序列的现 值之和可表示为:
均衡国民收入对各个自发总需求求取一阶导数,即 可得到相应的乘数:
kc
YE C
1 1 b(1- t)
kI
YE I
1 1 b(1- t)
kG
YE G
1 1 b(1- t)
k Tr
YE Tr
b 1- b(1- t)
kt
YE t
bA
1- b(1- t)2
bY 1- b(1- t)
同理,若为定量税,如前所述,则均衡国民收入为:
A1
A
A
45。
0
E0
Y
Y0
Y1
Y
➢ 乘数效应的作用前提 有充足闲置资源,无经济“瓶颈”;
➢ 乘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利在易于经济的宏观调控,弊在经济更易波动。
➢ 凯恩斯模型对“蜜蜂的寓言”、“节俭的悖论”的诠释
❖ “节俭的悖论”的图解Ⅰ
AD
AD A0 b(1-t)Y
AD A1 b(1 t)Y
C
C C b1Y
C C bY
C C b2Y C
0
Y
❖ 储蓄在宏观经济学中定义为现期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因此,决定了消费,储蓄也随即确定,故储蓄函数为:
S Y C C (1 b)Y 相应地,也有反映储蓄行为的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 蓄倾向,可分别表示为:
IS—LM—BP模型
政府
进口
出口
国外
税支 收出
出进 口口
居民户
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
厂商
10
❖ 3、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
❖ ⑴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有了对外贸易,于是:
❖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国外支出
❖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18
四象限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与描述
s
1250 1000 750
500 250
⑶
储蓄函数 s=y-c(y)
0 500 1500 2500 y
1000 2000 r
⑷
产品市场均衡
4
3
i(r)=y-c(y)
2
1
IS
0 500 1500 2500 y 1000 2000
s 1250 1000 750 500 250
or
r e 1 y
d
d
15
❖3、举例说明
❖ 假设投资函数i =1 250―250r,消费函数c=500 + 0.5y,相应的 储蓄函数s=-α+(1-β)y=-500 +(1-0.5)y=-500 +0.5y,根据
y e dr 1
❖可得:
y e dr 500 1250 250 r 3500 500 r
❖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
❖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
≡消费+储蓄+税收
❖ 即Y ≡C+S+T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 凯恩斯主义模型
那么怎样降低真实工资呢 ? 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货币工资相对于价格水平必须降低;二是 价格水平相对于名义工资必须上升。凯恩斯更 欣赏后者,他提倡以扩大总需求的手段对价格 水平施加向上的压力。 在上图中,需要借助政策力量将AD曲线从AD1移 到AD0,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0,导致真实工资 降低,回到均衡水平 W0 / P0 ,非自愿失业消除。
,
/ L2 ,>0,即
用 E(r) 表示当利率为 r 时 IS 曲线与 LM 曲线 所代表的产出之间的差额,存在稳定的 均衡状态要求: dE(r) /dr= dr/dYIS- dr/dYLM<0 即IS曲线的斜率应当小于LM曲线的斜率 由此,可知dY/dG >0, dY/dM >0
即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货币供给可以提高产出水 平。 在IS-LM模型中,利率的变化是关键。 dY/dG >0。增加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削 弱投资需求,产生“挤出效应”。
将总供给结合起来考察。由于在凯恩斯 模型中,总供给受制于总需求,因此总 产出应当由总需求决定,即Y=AD。 由此,得到IS曲线: Y=C(Y)十I(Y,r)十G M/P=L(y,r) 是LM曲线 给定政府支出 G 、货币供给 M 和价格 P , 总产出丫和利率 r 将由上两式所组成的 IS—LM模型内生决定。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以削减名义工资的方法来 消除失业的动机主要是想通过对利率产生影响 而起作用。如果工资削减带来价格水平的进一 步降低,则会引起真实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利 率下降,刺激投资。价格机制使总需求增加, 而无需政府干预刺激总需求。 然而,这种理想的效应往往会失灵,这是因为 阻碍利率下降的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或对利率 无弹性的投资曲线将阻碍下降的价格通过改变 利率刺激总需求。
10 凯恩斯模型 1
相对收入假说
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 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 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 行为。其核心理论是“ 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 示范效应” ”和“示范效应”。
相对收入理论是由美 国经济学家JS杜森贝利 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本 观点体现在两个相对收入 假设中。 第一个相对收入假设 认为,一个家庭的消费, 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绝对收 入水平,还取决于该家庭 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 的比重,或者取决于该家 庭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 位,即该家庭的相对收 入。这是消费"示范效 应"的结果。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倾向 MPC递减规律。 MPC递减规律。 2.消费函数和曲线 2.消费函数和曲线 用C=f (Y)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Yd)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 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APC=C/Yd C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MPC=∆C/∆Yd C=C(Yd) 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 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
线性消费函数(2 线性消费函数(2)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
C C=a+bYd
a 450 o Y
线性消费函数(3 线性消费函数(3)
存在自发性消费a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 于边际消费倾向。
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均衡。凯恩斯模型
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均衡。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用于分析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均衡。
该模型主要关注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均衡情况。
我们需要了解凯恩斯模型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总需求是指经济体内所有部门和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量。
总供给则是指经济体内所有部门和居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在凯恩斯模型中,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了市场的均衡水平。
在凯恩斯模型中,总需求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需求,它受到收入水平、利率、税收等因素的影响。
投资支出是指企业购买设备、建设厂房等方面的支出,它受到利率、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支出则是指政府在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它受到国际贸易条件的影响。
总供给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消费品和投资品。
消费品是指居民购买和使用的商品和服务,它受到居民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投资品则是指企业购买的设备、机器等资本品,它受到利率、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
在凯恩斯模型中,市场的均衡是指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状态。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市场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
只有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市场才能实现均衡。
凯恩斯模型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市场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市场的均衡。
当市场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来调整总需求,从而实现市场的均衡。
凯恩斯模型是一种分析商品与服务市场均衡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市场出现的不均衡问题。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政府可以运用凯恩斯模型来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总供给曲线分析
总供给(AS)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所供给的总产品 的数量,也是一个物量的概念;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 值不同,它们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
⒈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一般价格水平、
劳动力的数量、技术水平和生产性资本存量。 ⑴总供给函数与一般价格水平 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数量AS可以看作是一般价
W P
12
从前面分析可知,总产量决定于就业量,就业量决 定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的均衡。这为分析加入劳动市 场的三重均衡提供了基础。
实际上,就业量有一个上限,那就是潜在就业量。 潜在就业量又称充分就业量L*,是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 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 量。与潜在就业量对应的是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 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 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总产量,以Q*来表示。一般情况 下,实际总产量Q可能小于或等于Q*。
3
⒉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与剑桥效应 代表古典货币理论的剑桥方程式如下: MS=k·P·Q 该式表示货币供给量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当货币
供给量上升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 收入的比例,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 于假定k与Q是常数,从而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增 加时,就会直接使价格水平提高。这就是所谓货币余额效 应,又称剑桥效应。剑桥效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保持其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与 实际收入的固定比例k不变→总需求提高→价格水平上升 4
剑桥方程式变形后得到总需求函数Q=f(P)的形式:
Q=
1 k
·MS P
在货币供给量MS和
参数k不变的情况下,价
格水平P与实际收入Q成
反比,即总需求量Q是价
格水平的减函数。由此
我们得到古典学派的总
需求曲线.
格水平P的函数:AD=g(P) 10
⑵总量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描述 的是总量要素投入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Q=F(L,K,P) Q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总产量,L是使用劳动力 的总量(就业量),P是生产技术或者生产能力, K是一 定时期的资本存量,可以看作固定的常数 ;短期内,生产 技术也相对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总量生产函数可以简 化为:
P
O
Q
图5-1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
5
⒊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与IS-LM模型
与古典学派不同,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
模型决定的。商品市场的均衡也就是IS曲线并不涉及一般
价格水平,于是可以假定IS曲线是给定的,LM曲线的方
程为:
MS P
=k·Q -h·r
由于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
水平发生变动时,将使LM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动,与IS曲
线在不同的点相交。把在每一价格水平上IS曲线与LM曲
线相对应的总需求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AD。 6
如:价格水平为P0时, 实际货币余额为MS/P0,图 Ⅰ中有LM(P0)与IS曲线 交点处的总需求为Q0,因此 可以得到价格为P0时的总需 求曲线上的一个点A。
Q=F(L,K)
11
生产函数如图所示。 Q 从图中知,当资本存
Q=F(L,K)
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
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 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
O
的。而就业量取决于劳动 市场的均衡。
L 图5-3 总量生产函数
①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 LD=LD
W P
②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 LS=LS
它所表明的不仅仅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使需求减少, 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 变动对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起作用,使利息率和投资 需求发生变动,从而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凯恩斯的总需 求曲线AD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
8
⒋凯恩斯效应 凯恩斯效应所要表现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
本章的内容将主要围绕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 派关于市场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理论分 歧而展开,具体说明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在ISLM双重均衡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市场来建立三 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之所以使用三重均衡的 模型,是因为以此作为基础可以更好地介绍古典 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1
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当货币供给量增加使人们手中的实 际现金余额增加,并不像货币数量论解释的那样,直接提 高总需求,而是通过提高对债券的需求和降低利息率使投 资增加,进而提高总需求,这就是凯恩斯效应。凯恩斯效 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货币数量增加→现金余额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 的市场价格提高→实际利息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 加→价格水平提高。
同样,价格水平为P1、 P2时,分别有LM(P2)和 LM(P2)与IS曲线的交点 得到图Ⅱ中的B点和C点。
r
LM(P0)LM(P1)
LM(P2)
Ⅰ
r0 r1 r2
IS
O
Q0 Q1 Q2
Q
P
P0
A
Ⅱ
P1
B
P2CΒιβλιοθήκη ADOQ0 Q1 Q2
Q
图5-2 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
7
从以上对凯恩斯主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 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总需求函数,它同时还 是一条均衡的轨迹,曲线AD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P和Q的 值都能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因此比一般的总 需求曲线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个:一般价格水平、人们的货币收入和人们的时间偏好。 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可以看作是一般价格水平P的函
数:AD=f(P) 或 Q=f(P)。 货币收入增加会导致购买支出的增加,即货币收入的
变化会影响总需求AD。由于我们把一般价格水平P作为总 需求函数的内生变量,货币收入就成为外生变量来对待。
时间偏好是指人们对其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这会影 响不同时期的总支出AE来影响到总需求,是影响总需求 的又一外生变量。
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的差异是古典学派与凯恩斯 学派的理论分歧之一,本节所讨论的实际上是可变价格下 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分析
总需求(AD)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 的需求总量,它是一个物量指标。这里的总需求AD与前 面分析的总支出AE有区别,AE是用货币衡量的总需求。
2
⒈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一般地,影响人们对最终产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