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当货币供给量增加使人们手中的实 际现金余额增加,并不像货币数量论解释的那样,直接提 高总需求,而是通过提高对债券的需求和降低利息率使投 资增加,进而提高总需求,这就是凯恩斯效应。凯恩斯效 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货币数量增加→现金余额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 的市场价格提高→实际利息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 加→价格水平提高。
W P
12
从前面分析可知,总产量决定于就业量,就业量决 定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的均衡。这为分析加入劳动市 场的三重均衡提供了基础。
实际上,就业量有一个上限,那就是潜在就业量。 潜在就业量又称充分就业量L*,是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 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 量。与潜在就业量对应的是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 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 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总产量,以Q*来表示。一般情况 下,实际总产量Q可能小于或等于Q*。
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的差异是古典学派与凯恩斯 学派的理论分歧之一,本节所讨论的实际上是可变价格下 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分析
总需求(AD)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 的需求总量,它是一个物量指标。这里的总需求AD与前 面分析的总支出AE有区别,AE是用货币衡量的总需求。
2
⒈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一般地,影响人们对最终产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三
P
O
Q
图5-1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
5
⒊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与IS-LM模型
与古典学派不同,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
模型决定的。商品市场的均衡也就是IS曲线并不涉及一般
价格水平,于是可以假定IS曲线是给定的,LM曲线的方
程为:
MS P
=k·Q -h·r
由于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
格水平P的函数:AD=g(P) 10
⑵总量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描述 的是总量要素投入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Q=F(L,K,P) Q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总产量,L是使用劳动力 的总量(就业量),P是生产技术或者生产能力, K是一 定时期的资本存量,可以看作固定的常数 ;短期内,生产 技术也相对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总量生产函数可以简 化为:
9
二、总供给曲线分析
总供给(AS)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所供给的总产品 的数量,也是一个物量的概念;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 值不同,它们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
⒈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一般价格水平、
劳动力的数量、技术水平和生产性资本存量。 ⑴总供给函数与一般价格水平 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数量AS可以看作是一般价
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保持其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与 实际收入的固定比例k不变→总需求提高→价格水平上升 4
剑桥方程式变形后得到总需求函数Q=f(P)的形式:
Q=
1 k
·MS P
在货币供给量MS和
参数k不变的情况下,价
格水平P与实际收入Q成
反比,即总需求量Q是价
格水平的减函数。由此
我们得到古典学派的总
需求曲线.
本章的内容将主要围绕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 派关于市场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理论分 歧而展开,具体说明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在ISLM双重均衡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市场来建立三 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之所以使用三重均衡的 模型,是因为以此作为基础可以更好地介绍古典 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1
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水平发生变动时,将使LM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动,与IS曲
线在不同的点相交。把在每一价格水平上IS曲线与LM曲
线相对应的总需求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AD。 6
如:价格水平为P0时, 实际货币余额为MS/P0,图 Ⅰ中有LM(P0)与IS曲线 交点处的总需求为Q0,因此 可以得到价格为P0时的总需 求曲线上的一个点A。
Q=F(L,K)
11
生产函数如图所示。 Q 从图中知,当资本存
Q=F(L,K)
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
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 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
O
的。而就业量取决于劳动 市场的均衡。
L 图5-3 总量生产函数
①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 LD=LD
W P
②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 LS=LS
同样,价格水平为P1、 P2时,分别有LM(P2)和 LM(P2)与IS曲线的交点 得到图Ⅱ中的B点和C点。
r
LM(P0)LM(P1)
LM(P2)
Ⅰ
r0 r1 r2
IS
O
Q0 Q1 Q2
Q
P
P0
A
Ⅱ
P1
B
P2
C
百度文库
AD
O
Q0 Q1 Q2
Q
图5-2 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
7
从以上对凯恩斯主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 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总需求函数,它同时还 是一条均衡的轨迹,曲线AD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P和Q的 值都能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因此比一般的总 需求曲线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3
⒉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与剑桥效应 代表古典货币理论的剑桥方程式如下: MS=k·P·Q 该式表示货币供给量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当货币
供给量上升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 收入的比例,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 于假定k与Q是常数,从而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增 加时,就会直接使价格水平提高。这就是所谓货币余额效 应,又称剑桥效应。剑桥效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个:一般价格水平、人们的货币收入和人们的时间偏好。 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可以看作是一般价格水平P的函
数:AD=f(P) 或 Q=f(P)。 货币收入增加会导致购买支出的增加,即货币收入的
变化会影响总需求AD。由于我们把一般价格水平P作为总 需求函数的内生变量,货币收入就成为外生变量来对待。
时间偏好是指人们对其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这会影 响不同时期的总支出AE来影响到总需求,是影响总需求 的又一外生变量。
它所表明的不仅仅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使需求减少, 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 变动对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起作用,使利息率和投资 需求发生变动,从而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凯恩斯的总需 求曲线AD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
8
⒋凯恩斯效应 凯恩斯效应所要表现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
W P
12
从前面分析可知,总产量决定于就业量,就业量决 定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的均衡。这为分析加入劳动市 场的三重均衡提供了基础。
实际上,就业量有一个上限,那就是潜在就业量。 潜在就业量又称充分就业量L*,是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 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 量。与潜在就业量对应的是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 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 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总产量,以Q*来表示。一般情况 下,实际总产量Q可能小于或等于Q*。
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的差异是古典学派与凯恩斯 学派的理论分歧之一,本节所讨论的实际上是可变价格下 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分析
总需求(AD)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 的需求总量,它是一个物量指标。这里的总需求AD与前 面分析的总支出AE有区别,AE是用货币衡量的总需求。
2
⒈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一般地,影响人们对最终产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三
P
O
Q
图5-1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
5
⒊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与IS-LM模型
与古典学派不同,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
模型决定的。商品市场的均衡也就是IS曲线并不涉及一般
价格水平,于是可以假定IS曲线是给定的,LM曲线的方
程为:
MS P
=k·Q -h·r
由于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
格水平P的函数:AD=g(P) 10
⑵总量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描述 的是总量要素投入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Q=F(L,K,P) Q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总产量,L是使用劳动力 的总量(就业量),P是生产技术或者生产能力, K是一 定时期的资本存量,可以看作固定的常数 ;短期内,生产 技术也相对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总量生产函数可以简 化为:
9
二、总供给曲线分析
总供给(AS)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所供给的总产品 的数量,也是一个物量的概念;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 值不同,它们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
⒈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一般价格水平、
劳动力的数量、技术水平和生产性资本存量。 ⑴总供给函数与一般价格水平 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数量AS可以看作是一般价
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保持其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与 实际收入的固定比例k不变→总需求提高→价格水平上升 4
剑桥方程式变形后得到总需求函数Q=f(P)的形式:
Q=
1 k
·MS P
在货币供给量MS和
参数k不变的情况下,价
格水平P与实际收入Q成
反比,即总需求量Q是价
格水平的减函数。由此
我们得到古典学派的总
需求曲线.
本章的内容将主要围绕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 派关于市场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理论分 歧而展开,具体说明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在ISLM双重均衡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市场来建立三 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之所以使用三重均衡的 模型,是因为以此作为基础可以更好地介绍古典 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1
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水平发生变动时,将使LM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动,与IS曲
线在不同的点相交。把在每一价格水平上IS曲线与LM曲
线相对应的总需求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AD。 6
如:价格水平为P0时, 实际货币余额为MS/P0,图 Ⅰ中有LM(P0)与IS曲线 交点处的总需求为Q0,因此 可以得到价格为P0时的总需 求曲线上的一个点A。
Q=F(L,K)
11
生产函数如图所示。 Q 从图中知,当资本存
Q=F(L,K)
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
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 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
O
的。而就业量取决于劳动 市场的均衡。
L 图5-3 总量生产函数
①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 LD=LD
W P
②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 LS=LS
同样,价格水平为P1、 P2时,分别有LM(P2)和 LM(P2)与IS曲线的交点 得到图Ⅱ中的B点和C点。
r
LM(P0)LM(P1)
LM(P2)
Ⅰ
r0 r1 r2
IS
O
Q0 Q1 Q2
Q
P
P0
A
Ⅱ
P1
B
P2
C
百度文库
AD
O
Q0 Q1 Q2
Q
图5-2 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
7
从以上对凯恩斯主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 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总需求函数,它同时还 是一条均衡的轨迹,曲线AD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P和Q的 值都能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因此比一般的总 需求曲线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3
⒉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与剑桥效应 代表古典货币理论的剑桥方程式如下: MS=k·P·Q 该式表示货币供给量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当货币
供给量上升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 收入的比例,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 于假定k与Q是常数,从而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增 加时,就会直接使价格水平提高。这就是所谓货币余额效 应,又称剑桥效应。剑桥效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个:一般价格水平、人们的货币收入和人们的时间偏好。 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可以看作是一般价格水平P的函
数:AD=f(P) 或 Q=f(P)。 货币收入增加会导致购买支出的增加,即货币收入的
变化会影响总需求AD。由于我们把一般价格水平P作为总 需求函数的内生变量,货币收入就成为外生变量来对待。
时间偏好是指人们对其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这会影 响不同时期的总支出AE来影响到总需求,是影响总需求 的又一外生变量。
它所表明的不仅仅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使需求减少, 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 变动对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起作用,使利息率和投资 需求发生变动,从而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凯恩斯的总需 求曲线AD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
8
⒋凯恩斯效应 凯恩斯效应所要表现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