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 ppt

合集下载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演讲人
01 足阳明胃经简介 02 足阳明胃经穴位介绍 03 足阳明胃经穴位治疗
04 足阳明胃经穴位保健
目录
1 足阳明胃经简介
经脉循行
1.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沿鼻外 侧下行至口角
2. 沿下颌骨后缘,至大迎穴 3. 沿颈部,经胸腹,至大腿前侧 4. 沿小腿外侧,至足背,止于足大
足阳明胃经穴位:足阳明胃经穴 位包括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 终点穴位、经穴、络穴、郄穴、 募穴、俞穴、原穴、合穴等。
足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足 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包括按、 揉、捏、推、拿等,可根据病情 和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取穴方法。
穴位定位
01
足阳明胃经穴 位:位于足阳 明胃经上,包 括足三里、上 巨虚、下巨虚 等穴位
消化不良等
02
治疗头痛:如 偏头痛、头痛、 神经性头痛等
03
治疗皮肤病: 如痤疮、湿疹、
皮肤瘙痒等
04
治疗妇科病:如 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
4
足阳明胃经穴位 保健
穴位按摩
足阳明胃经穴位:如足三里、天枢、梁丘等
穴位按摩方法:用手指或按摩工具按压穴位,每 次3-5分钟
穴位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 免疫力
02
定位方法:通 过经络循行、 穴位定位图、 穴位定位仪等 方法进行定位
03
穴位作用:调 节胃肠功能、 缓解胃痛、腹 泻、便秘等胃 肠疾病
04
穴位操作:采 用针灸、推拿、 按摩等方法进 行穴位操作, 以达到治疗效 果
穴位功能
01 足阳明胃经穴位:包括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等
02 功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 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8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8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梁门 天枢 归来
梁门:胃痛,呕吐,食欲不振。
天枢: (大肠募穴) ①腹胀肠鸣、绕脐痛、便 秘、 泄泻、痢疾; ②月经不调、痛经。
归来: ①腹痛,疝气; ②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23
17
伏兔 梁丘
上巨虚
足三里
丰隆
足 阳 明 胃 经
下巨虚
解溪 内庭
24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 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 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7
所以胃阴胃阳失衡导致的受纳、腐熟 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都可以采 用胃经的腧穴来治疗。
8
胃经在头面的分布极广,对 头面五官的病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阳明主头面”,一是指手阳明, 二是指足阳明。 手阳明分布在面部的口唇以下 足阳明分布在面部的口唇以上 手阳明入下齿 足阳明入上齿
9
(二)主要病候
12
操作: 直刺或斜刺
0.2~0.5寸。不 宜灸。直刺从眶 下孔刺入,不可 深刺,不宜提插, 针宜细,出针后 用干棉球揉按针 孔。《铜人》: “凡用针稳审方 得下针,若针深 即令人目乌色。”
在面部,瞳孔直 下,当眶下孔凹 陷处
主治: ①目赤痛痒、目 翳、眼睑瞤动; ②口眼歪斜、面 肌痉挛; ③头痛、眩晕
13
2
9
3
1
地仓
5
4
7
6
足 阳 明 胃 经
14
操作: 斜刺或平刺 0.5~0.8寸。 可向颊车透刺
在面部,口角外 侧,上直瞳孔
主治: 口眼歪斜,口角 瞤动,齿痛,流 涎, 唇缓不收。
《灵光赋》: “地仓能止口流 涎”
15
2
9
3
1
5
4
颊车 7
6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PPT课件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PPT课件

•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主治](1)腹痛,腹胀,痢疾,便秘,肠痈。

(2)中风瘫痪,下肢痿痹。

(3)脚气。
•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 4
1
38、条口
(ST38)
•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胃 1
足 阳 明 胃 经
胃 4
• (五)腧穴(共45穴,左右90穴)
• 1、承泣* (ST1)
• [定位]正坐或仰靠,仰卧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 眶下缘之间。

[主治]
• (1)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近视, 眼睑瞤动。
• (2) 口眼喎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
0.3~0.7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

(2)齿痛,颊肿,牙关紧闭,

[刺灸法]直刺0.3~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0.5~0.7寸;
可灸。
• 7、下关* (ST7)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耳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
成的凹陷中。

[主治](1)牙关紧闭,下颌疼痛,齿痛,面痛。

(2)口眼喎斜。

(3)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 [主治](1)胃痛,呕吐,食欲不振,吐血。

(2)腹胀,肠鸣。

(3)胁下坚满。
•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胃 2 2
• 21、梁门* (ST21) •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 [主治](1)胃痛,呕吐, 食欲不振。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功用:补脾,摄血,开窍通络 别名:鬼垒、鬼眼
功用:健脾和胃,活络止痛
功用:健脾胃,调冲任
功用: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
功用:健脾胃,调经带
功用:健脾利湿,通利下焦
功用:调经统血,健脾化湿
功用:温中散寒,调理脾胃
足太阴脾经腧穴小结:
足太阴脾经经脉起于足大趾末端,沿大趾内侧经第 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沿着胫骨后面, 交足厥阴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过 膈上挟咽,连系舌根,散舌下。胃部支脉过膈,注心中, 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面部腧穴进针要慢,防止出血造成血肿;胸部腧穴 以斜刺或横刺为主,避免伤及心肺,腹部腧穴要少提 插,以免伤及腹腔器官;面部、关节部腧穴不宜用直 接灸,避免引起瘢痕。(视频)
四、足太阴脾经
本经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有:脾、胃、心、膈、 咽、舌。
本经主要病候以脾胃病为特征及前阴病、下肢内侧 病变。
本经腧穴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共21穴,临床常用8穴。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病,前阴病,神志病等。
足阳明胃经
该经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有:胃、脾、 膈、鼻、上齿、口唇、喉咙。。
本经腧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共计45穴,临 床常用17穴。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病,神志病,五官 病等。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 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证。
功用:明目祛风
功用:明目祛风
医学研究 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 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基础医学包括:医学生物数学,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物理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组织学 ,人体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 人体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病毒学, 人体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心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 ,医学信息学, 急救学, 护病学, 新中心法则。 临床医学包括: 临床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核医诊断学* 临床治疗学 职能治疗学 化学治疗学 生物治疗学 血液治疗学 组织器官治疗学 饮食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语言治疗学 心理治疗学 内科学 外科学 泌尿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口腔医学 传染病学 皮肤医学 神经医学 精神病学 肿瘤医学 急诊医学 麻醉学 护理学 家庭医学 性医学 临终关怀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听力学。 编辑本段医学的起源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
01
列表1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失眠。
02 03
列表2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抑郁症状。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坐骨神经痛。
05
04
列表3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偏头痛。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妇科和男科疾病的案例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男性前列腺炎。
总结词
针灸足阳明胃经对治疗妇科和男科疾病有 独特的效果,能够调和气血,促进生殖系 统的健康。
足阳明胃经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关
节等方面的症状。
对于足阳明胃经的病症,针灸 治疗主要采取刺激足阳明胃经 穴位的方法,根据不同病症选 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 中药、拔罐、推拿等综合疗法
,以提高疗效。
03
针灸足阳明胃经实践操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的准备工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胃动 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胃炎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缓解胃炎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胃食管反流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减少胃内 容物对食管的刺激,缓解症状

针灸足阳明胃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抑郁症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神经递 质的释放,缓解抑郁症状。
失眠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平衡脑部神 经网络,改善失眠症状。
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是针灸学的基础之一,也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足阳明胃经由多条经络组成,其中包括足阳明经、足太阴 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等。
这些经络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密 切相关,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Leabharlann 足阳明胃经的病理意义和作用

足阳明胃经及重点穴位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及重点穴位ppt课件
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 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出针按压。禁灸。
4
2.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 孔凹陷处。
主治:①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目 翳等 ②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痉 挛等 ③头面疼痛,眩晕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3-0.5寸, 不可深刺,免伤眼球,少提 插、捻转。
体内:属胃,络脾。联系的脏腑器官有:胃、 脾、膈、鼻、上齿、口唇、喉咙。
22
主治要点
脾胃病:腹胀,腹痛,泄泻,胃痛,
便秘,呕吐。
头面五官病:目赤肿痛,口眼歪斜,
齿痛,眼睑瞤动。
外经病:下肢痿痹,脚气,膝痛, 乳痈。
23
特殊作用
天枢治大肠病、妇科病。 足三里治虚证。 上巨虚治大肠病症。 丰隆治痰湿证。
②胃痛吐酸、腹痛腹胀、 痢疾、泄泻、便秘
③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
20
45、厉兑(井穴)
定位:在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旁 0.1寸。 主治:①实热性五官疾病:齿
痛、咽痛、鼻衄等 ②热病 ③神志疾患:多梦、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1
足阳明胃经小结
②下肢痿痹 水肿
操作:直刺1-1.5寸。
18
41.解溪(经穴)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 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①下肢痿痹、踝部肿痛 ②腹胀腹痛、便秘 ③头痛、眩晕、癫狂
操作:直刺0.3-0.5寸。
19
44.内庭(荥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间,趾蹼 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齿痛、咽痛、鼻衄等 五官热性病
13
34.梁丘(郄穴)

足阳明胃经课件

足阳明胃经课件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体表路线:起于眶下缘(承泣穴)→嘴角 沿耳前上行 → 前额角(头维)。 →下颌角前 由大迎前下行 → 沿颈前外侧 → 入缺 盆 → 胸前正中线旁开4寸 → 腹正中线旁开2
寸 → 下肢外侧前缘 → 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绕脐腹痛 呕吐 腹胀肠鸣 泄泻 痢疾 便秘 肠痈 ②月经不调 痛经 癥瘕 刺灸:直刺0.8 ~ 1.2寸。 可灸。
8、归来
定位:脐中下4寸, 旁开2寸。 主治:①阴挺 闭经 带下 月经不调 不孕 不育 遗精 阳萎 阴痛 ②下腹痛 疝气 刺灸:直刺0.8 ~ 1.2寸。可灸。

《针灸真髓》:“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 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
11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定位:
12下巨虚(小肠下合穴)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犊鼻下6寸 犊鼻下9寸 主治共性:①腹痛 肠鸣 泄泻 痢疾 ②下肢痿痹 瘫痪 脚气 个性:③便秘 肠痈 刺灸: 直刺1~1· 5寸。可灸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


5、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4.5寸。 主治:①头痛 眩晕 ②目痛 迎风流泪 ③面瘫 眼睑瞤动 刺灸:平刺0.5 ~ 1寸。 可灸。
6、梁门
定位:脐中上4寸, 旁开2寸。 主治:胃脘痛 呕吐 食欲不振 腹胀 泄泻 刺灸:直刺0.5 ~ 1寸。可灸。
7、天枢(大肠的募穴)
13、丰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 距胫骨前嵴二横指 (中指)。 主治:①治痰的要穴: 痰多咳嗽 头痛 眩晕 癫狂痫 ②下肢痿痹 水肿 刺灸:直刺1 ~ 1.5寸。 可灸。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1.督脉
50
生理功能 (1)调节阴经气血 阴脉之海 (2)调节月经 妊养胎儿 任主胞胎
2.任脉
51
生理功能
(1)调节十二经气血 十二经脉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 (2)主女子生殖功能 血海(主月经)
3.冲脉
52
生理功能
(1) 约束纵行的诸经 (2) 主司女子带下
4.带脉
53
生理功能 (1)主下肢运动 (2) 司眼睑的开合 ( 3 )分主一身左右之 阴阳
足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前 线


※十二经脉的特点: 1. 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左右各十二条,共24 条。 2. 它们具有一定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 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规律。 3. 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阴阳表里 的配合 4. 每一条经脉均有本经的专有腧穴。 ※十二经脉的作用:又称为“十二正经”,是经络系 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气血运行的主要干道。经络 系统中的十二经别以及络脉等都是从十二经脉分出, 彼此联系,相互配合而协同发挥作用。
14
中医基础理论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四章
经 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5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起、止点在手 (主要分布上肢) 起、止点在足 (主要分布下肢)

手 太阴 肺经 足 阳明 胃经

脏为阴 腑为阳

肢体外侧 — 阳
前——阳明 中——少阳 后——太阳
9
(三)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 • 对内连属于脏腑 • 对外则联系经筋、皮部
10
1.十二经筋

《足阳明胃经》课件

《足阳明胃经》课件

直刺法
适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足三里、内庭等穴,可深刺1-1.5寸。
斜刺法
适用于不宜深刺的穴位,如中脘、天枢等,可斜刺0.5-1寸。
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叩刺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微出血 为度。
足阳明胃经的艾灸方法
01
艾条温和灸
点燃艾条,对准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目录
• 足阳明胃经的概述 • 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循行 • 足阳明胃经的常见病证 • 足阳明胃经的针灸治疗 • 足阳明胃经的日常保健
01
足阳明络学说中的一条重要经脉,起始于面部,经过头、颈、胸、腹、下肢等 部位,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宜进行按摩。
足阳明胃经的运动保健
足阳明胃经的运动保健
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足阳明 胃经的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
运动时间和强度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时 间安排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消化功能;运动时应选择合适的 鞋子和场地。
足阳明胃经的走向
起始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再向下行至口角,沿颈部至胸部, 下行至腹部,沿大腿前侧至膝前,再下行至足背,最终进入第二足趾外侧。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功能
促进消化
足阳明胃经与脾胃等消化器官紧密相 关,通过按摩、针灸等刺激方法可以 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
调节气血
抗御外邪
05
足阳明胃经的日常保健
足阳明胃经的按摩方法
足阳明胃经的按摩方法
01
在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采用点按、揉捏、拍打等手法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肠炎,痢疾, 急慢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肝炎,消 化不良,小儿厌食,辅助胃镜检查,对急性 胃痛效果尤为明显;
❖ 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贫血,风湿热;
❖ 3.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果:痊愈1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5.24%。);
-
11
❖ 4.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先兆 (89例患者
采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愈率 80.90%,愈显率93.26%,总有效率95.50%,并且安全有效 )
❖ 5.足三里穴注射黄芪当归针剂防治虚人感冒 的临床观察(纳入体虚易感冒患者34例,单侧足三里穴位
8
4.对呼吸功能的影响:40名健康男女青年, 针刺足三里时,安静肺通量比针前增加 24.9%,耗氧量增强22.8%。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①针刺足三里可以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 的提高。对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 响。能提高补体C3DHA值,从而控制发病。
②配三阴交,温针治疗121例,因化疗引的 白细胞减少症,治疗6天后,白细胞升高的有 效率为73.6%。
❖ 2.艾灸足三里预防感冒 ❖ 3.抗衰延年

-
14
谢谢!
-
15
足阳明胃经

足三里(篇)
-
1
一、足三里穴定位
❖ 正做屈膝位,于犊鼻 (外膝眼),直下3寸, 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 取穴。
-
2
解剖位置
-
3
二、临床功效
❖ 足三里穴又名下陵、鬼邪,是足阳明胃经之 合穴,它具有补中益气,调节脾胃,通筋活 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为全身强 壮之要穴。现代医学认为足三里对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均有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 能。临床此穴运用极为广泛,根据不同病症 灵活配伍,选择适当手法补虚泻实,或针或 灸,准确辩证,施情得当,收效甚佳。
-
7Hale Waihona Puke 2.对胃分泌的影响:针刺足三里,治疗消 化系统病时,针刺对胃酸和胃蛋白酶有调整 作用,原来水平高者,针刺后降低,而低者 则升高,对营养不良患者低于正常的胃总酸、 游离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指标,针刺后 可恢复正常。
3.对肠功能的影响:80例便秘患者,针刺 后顺利排便;对腹泻患者有止泻作用 。
-
❖ 10.神经衰弱:刺激足三里穴,可使全身血液畅通,
促进脑细胞技能的恢复,是情绪稳定,并能消除疲 劳,帮助睡眠。
-
13
三、保健作用
❖ 1.常灸足三里得长寿
常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诀,一直是为古今医学大家 和养生大家所重视。“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 灸足三里能调节免疫,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对全身 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键运脾阳,补 中益气,宣通气机,强壮全身。
❖ 1.针灸足三里、肾俞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
❖ 2.足三里穴位注射为主可治疗特发性早期的 面神经炎 (将面瘫急性期(发病1~10天)的128例病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针
刺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 );
❖ 3.毫针点刺足三里、四缝穴治疗小儿外感发 热 (选患儿21例,给予四缝及足三里穴点刺,观察疗效。结
-
9
❖ 6.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 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
❖ 7.对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的影响:可以改善 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 血色素和血糖量;
❖ 8.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垂体-肾上腺皮 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 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
10
一些近代研究特殊用法:
5
❖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尿, 阳萎,遗精 ;
❖ 5.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 出血,盆腔炎;
❖ 6.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神经衰 弱,小儿麻痹,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 痫;
❖ 7.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疾,口腔疾患,耳聋, 耳鸣 ;
-
6
❖ 【作用机理】
1. 对胃蠕动的影响:针刺对健康者的胃蠕动 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随机体功能状态不同, 针刺反应胃功能也不同。针刺218例健康者的 足三里穴,以观察其胃的张力、胃蠕动频率、 胃的排空时间等,所得结果是,机体的功能 状态不同,针刺反应也不同,是一种双向调 整作用。 还可缓解幽门痉挛。
注射黄芪和当归针剂各1 ml,每周1次,共治疗2个月。结果:完 全有效22例,显效5例,有效3例)
❖ 6.脾俞配合足三里治疗气血亏虚诸证 ;
❖ 7.调整铜锌失调艾灸足三里,能调整老年人 血中高铜与低锌 ;
-
12
❖ 8.针刺足三里治疗产后便秘;*(“肚腹三里留”)
❖ 9.止痛要穴:腰痛,牙痛,痛风,急性乳腺 炎,肾绞痛,胆绞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