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ppt

合集下载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演讲人
01 足阳明胃经简介 02 足阳明胃经穴位介绍 03 足阳明胃经穴位治疗
04 足阳明胃经穴位保健
目录
1 足阳明胃经简介
经脉循行
1.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沿鼻外 侧下行至口角
2. 沿下颌骨后缘,至大迎穴 3. 沿颈部,经胸腹,至大腿前侧 4. 沿小腿外侧,至足背,止于足大
足阳明胃经穴位:足阳明胃经穴 位包括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 终点穴位、经穴、络穴、郄穴、 募穴、俞穴、原穴、合穴等。
足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足 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包括按、 揉、捏、推、拿等,可根据病情 和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取穴方法。
穴位定位
01
足阳明胃经穴 位:位于足阳 明胃经上,包 括足三里、上 巨虚、下巨虚 等穴位
消化不良等
02
治疗头痛:如 偏头痛、头痛、 神经性头痛等
03
治疗皮肤病: 如痤疮、湿疹、
皮肤瘙痒等
04
治疗妇科病:如 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
4
足阳明胃经穴位 保健
穴位按摩
足阳明胃经穴位:如足三里、天枢、梁丘等
穴位按摩方法:用手指或按摩工具按压穴位,每 次3-5分钟
穴位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 免疫力
02
定位方法:通 过经络循行、 穴位定位图、 穴位定位仪等 方法进行定位
03
穴位作用:调 节胃肠功能、 缓解胃痛、腹 泻、便秘等胃 肠疾病
04
穴位操作:采 用针灸、推拿、 按摩等方法进 行穴位操作, 以达到治疗效 果
穴位功能
01 足阳明胃经穴位:包括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等
02 功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 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功用:补脾,摄血,开窍通络 别名:鬼垒、鬼眼
功用:健脾和胃,活络止痛
功用:健脾胃,调冲任
功用: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
功用:健脾胃,调经带
功用:健脾利湿,通利下焦
功用:调经统血,健脾化湿
功用:温中散寒,调理脾胃
足太阴脾经腧穴小结:
足太阴脾经经脉起于足大趾末端,沿大趾内侧经第 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沿着胫骨后面, 交足厥阴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过 膈上挟咽,连系舌根,散舌下。胃部支脉过膈,注心中, 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面部腧穴进针要慢,防止出血造成血肿;胸部腧穴 以斜刺或横刺为主,避免伤及心肺,腹部腧穴要少提 插,以免伤及腹腔器官;面部、关节部腧穴不宜用直 接灸,避免引起瘢痕。(视频)
四、足太阴脾经
本经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有:脾、胃、心、膈、 咽、舌。
本经主要病候以脾胃病为特征及前阴病、下肢内侧 病变。
本经腧穴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共21穴,临床常用8穴。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病,前阴病,神志病等。
足阳明胃经
该经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有:胃、脾、 膈、鼻、上齿、口唇、喉咙。。
本经腧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共计45穴,临 床常用17穴。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病,神志病,五官 病等。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 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证。
功用:明目祛风
功用:明目祛风
医学研究 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 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基础医学包括:医学生物数学,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物理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组织学 ,人体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 人体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病毒学, 人体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心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 ,医学信息学, 急救学, 护病学, 新中心法则。 临床医学包括: 临床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核医诊断学* 临床治疗学 职能治疗学 化学治疗学 生物治疗学 血液治疗学 组织器官治疗学 饮食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语言治疗学 心理治疗学 内科学 外科学 泌尿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口腔医学 传染病学 皮肤医学 神经医学 精神病学 肿瘤医学 急诊医学 麻醉学 护理学 家庭医学 性医学 临终关怀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听力学。 编辑本段医学的起源

足阳明胃经(完整版)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完整版)PPT课件
22
乳根 ST18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五肋 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1.咳嗽,哮喘,胸闷,胸痛。
2.乳痈,乳少。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23
不容 ST19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呕吐,胃痛,腹胀。
2.食欲不振。 【操作】直刺0.5~1.0寸。
2. ,口噤。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或斜向地仓方向 刺。
10
颊车 ST6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
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功效】祛风清热,开关活络。 【主治】1.口眼歪斜,颊肿。
2. 齿痛,牙关紧闭,失音。 现多用于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
2.头痛,眩晕。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3~0.8寸;慎灸。
14
水突 ST10 【定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 连线的中点。 【主治】1.咳嗽,哮喘。
2.咽喉肿痛,瘿瘤,瘰疠。 【操作】直刺0.3~0.5寸。
15Biblioteka 气舍 ST11 【定位】在颈部,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 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1. 咳嗽,哮喘,呃逆。
2.眼睑瞤动。 【操作】直刺0.5~0.8寸。
8
地仓 ST4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功效】祛风扶正,通络止痛。 【主治】1.口眼歪斜,唇缓不收,流涎,眼睑瞤动。
2.齿痛颊肿。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或向迎香、颊车方
向透刺1~2寸;可灸。
9
大迎 ST5 【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 脉搏动处。 【主治】1.颊肿,齿痛。
5
承泣 ST1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功效】疏风清热,明目止痛。 【主治】1.各种目疾:如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
01
列表1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失眠。
02 03
列表2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抑郁症状。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坐骨神经痛。
05
04
列表3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偏头痛。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妇科和男科疾病的案例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男性前列腺炎。
总结词
针灸足阳明胃经对治疗妇科和男科疾病有 独特的效果,能够调和气血,促进生殖系 统的健康。
足阳明胃经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关
节等方面的症状。
对于足阳明胃经的病症,针灸 治疗主要采取刺激足阳明胃经 穴位的方法,根据不同病症选 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 中药、拔罐、推拿等综合疗法
,以提高疗效。
03
针灸足阳明胃经实践操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的准备工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胃动 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胃炎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缓解胃炎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胃食管反流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减少胃内 容物对食管的刺激,缓解症状

针灸足阳明胃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抑郁症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神经递 质的释放,缓解抑郁症状。
失眠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平衡脑部神 经网络,改善失眠症状。
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是针灸学的基础之一,也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足阳明胃经由多条经络组成,其中包括足阳明经、足太阴 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等。
这些经络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密 切相关,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Leabharlann 足阳明胃经的病理意义和作用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 9、天枢穴: • 位置: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胖点的人就向两边多弄点, 瘦点的人可以往里多收一点。 • [主治] 胃经上的墓穴,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能治疗很多疾 病,如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月经不调、大肠功能不好,腹泻 便秘双向调节等症。此外,天枢穴还有减肥瘦身作用。有肠胃病尤其 慢性结肠炎的人,天枢穴会很痛,有便秘的人也会很痛。 • 按摩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即可。这 样做可以使腑气通畅,帮助人改善脏腑气机,治疗便秘。腹痛如果是 因上下气机不交引起的,可以用艾条灸天枢穴二十分钟,就能使病情 很快得以改善。
《黄帝内经》---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胃经是人体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 经络。
• 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支,是人体经 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主要分布在 头面、胸部和腹部以及腿的外侧靠前的 部分。
足阳明胃经异常的表现
• 消化系统有障碍时,会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 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 有纵形皱纹,唇边容易溃烂。 • 发声无力,发音模糊。精神不振,迟疑不决,闷闷不 乐,经常苦恼 • 有喜吃甜食的倾向。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爱吃油 腻的食物。 • 若要长久保持同一姿势,则会坐立难安,无法镇定下 来 • 出现前头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 状。脚部觉得虚弱、麻痹。 • 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和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 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趾活动受限。
• 11、犊鼻穴 • [定位] 坐位,下肢用力蹬直,
膝盖下面外侧凹陷处即是。
• [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 屈伸不利,脚气。 • [配伍] 配阳陵泉、足三 里治膝痛
膝盖酸痛,请温暖犊鼻穴 老年人的老寒腿就跟膝盖受凉有关。寒气通 过膝盖上的“鼻子”——犊鼻穴进入体内的话 会感到膝盖酸冷。这股寒气通过膝盖蔓延到整 个腿部就会觉得得腿部僵硬酸痛。 在最初感觉膝盖酸冷时,要立马用手掌捂热 犊鼻穴,然后换上保暖的长裤,再用热水袋捂 十几分钟。彻底治疗,得用艾灸的方法。点燃 艾条,距离穴位2~3厘米艾灸,每次灸5~7分钟, 以皮肤感觉温热又不会烫伤皮肤为宜。开始的 时候,可以每天灸一次,症状缓解后,每周灸 2~3次即可。 注意:膝关节部位不要用绷带等把膝关节 勒得紧,因为绑得过紧,使经脉不畅,作用不 大。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1.督脉
50
生理功能 (1)调节阴经气血 阴脉之海 (2)调节月经 妊养胎儿 任主胞胎
2.任脉
51
生理功能
(1)调节十二经气血 十二经脉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 (2)主女子生殖功能 血海(主月经)
3.冲脉
52
生理功能
(1) 约束纵行的诸经 (2) 主司女子带下
4.带脉
53
生理功能 (1)主下肢运动 (2) 司眼睑的开合 ( 3 )分主一身左右之 阴阳
足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前 线


※十二经脉的特点: 1. 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左右各十二条,共24 条。 2. 它们具有一定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 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规律。 3. 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阴阳表里 的配合 4. 每一条经脉均有本经的专有腧穴。 ※十二经脉的作用:又称为“十二正经”,是经络系 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气血运行的主要干道。经络 系统中的十二经别以及络脉等都是从十二经脉分出, 彼此联系,相互配合而协同发挥作用。
14
中医基础理论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四章
经 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5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起、止点在手 (主要分布上肢) 起、止点在足 (主要分布下肢)

手 太阴 肺经 足 阳明 胃经

脏为阴 腑为阳

肢体外侧 — 阳
前——阳明 中——少阳 后——太阳
9
(三)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 • 对内连属于脏腑 • 对外则联系经筋、皮部
10
1.十二经筋

05足阳明胃经解析PPT课件

05足阳明胃经解析PPT课件
横指,当咀嚼时 咬肌隆起处。 7、下关
定位:颧弓与下颌切迹之 间的凹陷中。
8、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三)腧穴的定位
9、人迎 定位:喉结旁,胸锁乳突 肌的
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10、水突 定位: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
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11、气舍
定位:锁骨内侧端上缘,胸锁 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 头之间。
下肢阳面 阳面
从头走足
从头走足 阳经向下降 下肢外侧前缘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ST
-
1
目的要求
1、背诵经脉循行的原文,掌握经脉病候。 掌握45个穴位的标准代号、定位和起止 穴位。掌握重点穴位的主治作用。
2、熟悉其它穴位的主治及45个穴位的刺 灸方法。熟悉络脉的循行及病候。
2、词解:
頞—指鼻根凹陷处。 颐—下颌部。 客主人—上关穴,在下关穴上方。 额颅—指前额正中部。循发际而会于督脉神庭
穴。
乳内廉—指乳内侧。按穴位当经乳中部。 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2、词解:
髀关——髀指股外侧。此指股外侧髋关节前,为髀
关穴所在。 伏兔——大腿前方,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处,为伏
胫骨前嵴二横指 (中指)。
(三)腧穴的定位
41、解溪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
中央,拇长伸肌腱与 趾长伸肌腱之间。 42、冲阳(会原) 定位:足背最高处,拇长伸肌 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足背动脉搏动处。
43、陷谷
定位:足背,第2、3跖骨结合 部前方凹陷处。
(三)腧穴的定位
44、内庭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 间的缝纹端。
寸。

足阳明胃经教程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教程PPT课件

--
18
大迎(ST5)
[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 脉搏动处,简便取法:当闭口鼓气时,下颌角前下 方即出现一沟形凹陷中取穴。
[主治]口齿面等局部病证。 [操作]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
19
☻颊车(ST6)
[定位]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上下齿咬 紧时,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
--
3
足 阳 明 胃 经
--
4

体表:起于鼻翼旁,上行眼眶下
一 )
缘,折回下行口角,在下颌角前 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另一支 下沿颈前外下行缺盆,循乳中,

夹脐旁两寸,经下肢前缘下行,

止于足次趾外侧端。胫部支脉从
循 行
膝下三寸至中趾外侧,跗部支脉 从足背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 脾经相接。
体内:属胃,络脾。入上齿龈。
--
40
应用:脾胃病 - 胃脘痛配中脘、内关。 腹胀、吐泻配脾俞、天枢。 乳痈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 下肢痿痹配髀关、解溪。 治疗各种虚证,为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强壮多温灸.
--
41
四总穴
肚腹三里留
--
42
☻上巨虚(ST37)
大肠下合穴
[定位]当髌骨下缘下6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取法: 足三里下3寸。
外上缘上6寸.
作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下肢病(腿痛,下肢痿痹、脚气);疝 气,腹胀。
应用: 下肢痿痹配足三里、丰隆、解溪。
腿痛配髀关、犊鼻。
三里。
脚气配风市、犊鼻、膝眼、足
[操作]直刺1~2寸.
--
36
☻梁丘(ST34)

足阳明胃经课件

足阳明胃经课件
[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目闰) 动。
[配伍] 配颊车、合谷、治口歪、 流涎。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附注] 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

大迎 ST5 Dà yíng
[定位] 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 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 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 神经。
[主治] 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配伍] 配颊车治齿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
0.3~0.5寸。
颊车
ST6 Jiá chē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 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 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解布有耳大神经, 面神经及咬肌神经。
[主治] 胃病,心烦,癫狂。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滑肉门 ST24 Huárò u 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 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 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 静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 (内部为小肠)。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 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
穴。
地仓
ST4 Dìcāng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 对瞳孔。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 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 和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肌神 经的末支。
[主治] 呕吐,胃病,食欲不振, 腹胀。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病。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承满 ST20 Chéng mǎ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 距前正中线2寸。

《足阳明胃经》课件

《足阳明胃经》课件

直刺法
适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足三里、内庭等穴,可深刺1-1.5寸。
斜刺法
适用于不宜深刺的穴位,如中脘、天枢等,可斜刺0.5-1寸。
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叩刺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微出血 为度。
足阳明胃经的艾灸方法
01
艾条温和灸
点燃艾条,对准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目录
• 足阳明胃经的概述 • 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循行 • 足阳明胃经的常见病证 • 足阳明胃经的针灸治疗 • 足阳明胃经的日常保健
01
足阳明络学说中的一条重要经脉,起始于面部,经过头、颈、胸、腹、下肢等 部位,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宜进行按摩。
足阳明胃经的运动保健
足阳明胃经的运动保健
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足阳明 胃经的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
运动时间和强度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时 间安排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消化功能;运动时应选择合适的 鞋子和场地。
足阳明胃经的走向
起始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再向下行至口角,沿颈部至胸部, 下行至腹部,沿大腿前侧至膝前,再下行至足背,最终进入第二足趾外侧。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功能
促进消化
足阳明胃经与脾胃等消化器官紧密相 关,通过按摩、针灸等刺激方法可以 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
调节气血
抗御外邪
05
足阳明胃经的日常保健
足阳明胃经的按摩方法
足阳明胃经的按摩方法
01
在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采用点按、揉捏、拍打等手法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 刺
缺盆
ST12 Qūe pén
[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 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 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 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 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缺盆中痛,瘰疬。
[配伍] 配肺俞治咳嗽。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附注] 《图翼》:孕妇禁针。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 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
穴。
地仓
ST4 Dìcāng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 对瞳孔。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 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 和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肌神 经的末支。
[主治] 口歪,齿痛,颊肿,口噤 不语。
[配伍] 配地仓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平刺 0.5~l寸。
下关
ST7 Xiàguān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 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 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 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 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 深层为下颌神经。
气户
ST13 Qìhù
[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 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 部,深层上方的锁骨下肌;有胸 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 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胸前 神经分支分布处。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胁 支满,胸痛。
[配伍] 配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主治] 呕吐,胃病,食欲不振, 腹胀。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病。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承满 ST20 Chéng mǎ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 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 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 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布; 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屋翳 ST15 Wū yì
[定位] 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有胸大肌, 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 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 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 胸肋胀痛,乳痈。
[配伍] 配天宗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主治] 胃痛,吐血,食欲不振, 腹胀。
[配伍] 配门
ST21 Liáng 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 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 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 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 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 下缘,胃幽门部)。
[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目闰) 动。
[配伍] 配颊车、合谷、治口歪、 流涎。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附注] 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

大迎 ST5 Dàyíng
[定位] 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 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 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 神经。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 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翳风治耳疾。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
头维
ST8 Tóu wéi
[定位]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4.5寸。
[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 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 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痛,乳 痈,乳汁少。
[配伍] 配少泽、膻中治乳痈;配少泽、 足三里治乳少。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不容 ST19 Bù róng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 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探层 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 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七 肋间神经分支处。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 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 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 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寸歌(45穴) 胃之经系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 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 地仓口角四分处,大迎颔前寸三分。 颊车耳下八分近,下关合口有孔寻。 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分。 水突人迎气舍间,气舍突外寸五分。 缺盆锁骨上窝取,气户璇旁四寸平。 库房华盖去四寸,屋翳库下一肋寻。 膺窗玉堂旁四寸,第四肋间乳中明。 中庭旁边四寸许,乳下一肋是乳根。 不容承满粱门穴,关门太乙滑肉门, 六穴中横均二寸,巨阙旁下一寸匀。 天枢脐旁横二寸,阴交旁二是外陵。
乳中 ST17 Rǔ zhō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 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 寸。
[附注]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 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乳根
ST18 Rǔ gēn
[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 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 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 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气舍
ST11 Qìshě
[定位] 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 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解剖] 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起始部; 有颈前浅静脉,深部为颈总动脉;布 有锁骨上神经前支,舌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 咽喉肿病,气喘,呃逆,瘿瘤, 瘰疬,颈项强。
[配伍] 配水突治瘿瘤。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
病候 肠鸣腹胀,腹痛,
胃痛,腹水,呕吐或 消谷善饥,口渴,咽 喉肿痛,鼻衄,胸部 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 位疼痛,热病,发狂 等证。
承泣
ST1 Chéng qì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 间。
[解剖]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 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
足阳明胃经 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
[主治] 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配伍] 配颊车治齿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
0.3~0.5寸。
颊车
ST6 Jiáchē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 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 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解剖] 在下颌角前方,有咬肌; 有咬肌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 面神经及咬肌神经。
[解剖] 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 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 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 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 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 神经。
[主治] 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配伍] 配大椎、太冲治高血压。 [刺灸法]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附注] (l)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2)《甲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 深刺。
巨髎
ST3 Jù 1iáo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 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 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 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 静脉;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 分支。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 动,鼻衄,齿痛,唇颊肿。
内庭中次趾间取,厉兑次趾外侧寻
本经脉腧穴有承泣、四白、 巨髎、地仓、大迎、颊车、 下关、头维、人迎、水突、 气舍、缺盆、气户、库房、 屋翳、膺窗、乳中、乳根、 不容、承满、梁门、关门、 太乙、滑肉门、天枢、外 陵、大巨、水道、归来、 气冲、髀关、伏兔、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 巨虚、条口、下巨虚、丰 隆、解溪、冲阳、陷谷、 内庭、厉兑,共45穴,左 右合90穴。
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 分支。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 动,口眼歪斜。 [配伍] 配太阳治目赫肿痛,配阳白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 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 管引起血肿。 [附注] 足阳明经、阳跷、任脉交会穴。
乙》:禁不可灸。
水突
ST10 Shǔi tū
[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 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解剖] 有颈阔肌,在甲状软骨外 侧,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 腹的交叉点;外侧为颈总动脉; 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 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配伍] 配天突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直刺0.3~0.8寸。
四白
ST2 Sìbái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 凹陷处。
[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 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 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 经处。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 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配伍] 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 口眼歪斜;配攒竹治眼睑(目闰)动。
库房 ST14 Kù fá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一肋间隙有胸大肌、 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 有胸肩峰动、静减及胸外侧动、 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 胸肋胀痛。
[配伍] 配屋翳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