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第二课时W
《陈情表》第二课时
祖母病笃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孝 治 大孝 道
不能废远
先尽孝后尽忠
尽孝日短
陈日后之情: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ks5u精品课件
深入探究
思考研究
• 假如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 吗?为什么?
•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诏仕 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有哪些?你得 到什么启示?
ks5u精品课件
迫近。
气息奄奄: 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
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人命危浅: 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
不久,时间短。
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ks5u精品课件
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 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的感情,如倾 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 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 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 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 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ks5u精品课件
报父 恩母 惟养 有育 苦辛 读苦
ks5u精品课件
进退两难
陈 情 表
李 密
我们看到了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
我们听到了帝王催促严厉的苛斥。
ks5u精品课件
陈 情
表 一祖母情深似海
揭示矛盾
李 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
密
二圣上恩重如山 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恩。
ks5u精品课件
背诵提示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告诉不许
ks5u精品课件
背诵提示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ks5u精品课件
《陈情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陈情表》第二课时执教教师学校名称年级高二科目语文一、学情分析经过必修上、下和选择性必修上、中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基本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体读懂文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等文言现象。
学习本文,学生一般能感知文章的主旨,并会受到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感染。
但文章古今异义词很多,虽有注释,仍会给学生阅读造成障碍。
体悟文字表面“虚情”背后的“实情”则是学习的难点。
为此本课将设置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梳理文言现象,第二课时深入分析。
本课为第二课时。
二、内容分析《陈情表》是古代散文史上的经典名篇,是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讲篇目。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疏,开篇陈述祖母抚养自己、自己奉养祖母的情况,接下来备述守臣推举、天子征辟与祖孙两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的矛盾,表示自己并非不知满足、别有所图;最后再次强调祖母朝不保夕、自己不能远离的事实,祈请皇帝以孝道为重,容许自己先孝后忠。
从实用文的角度来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推辞征辟、保全自己,但文章写得恳切真挚,感人至深。
千载而下,读之仍令人动容。
本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忠”“孝”含义的认识,进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三、目标分析1.熟读文本,自主整理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成语等),能翻译重点语句。
2.文本细读,辅之课外材料导读,揣摩人物心中的“真意”,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四、重点难点体悟文字表面“虚情”背后的“实情”。
五、教学资源及环境准多媒体辅助(希沃白板、幻灯片)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二)文本解读一、检查课前预习任务1.苏轼这样评价《陈情表》——“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还有人将其誉为“千古第一孝文”,这两句评价均突出一个“孝”字,那么这篇文章真的只有“孝慈之情”吗?请谈谈你的理解,字数不限。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陈情表》 第二课时
2、李密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呢?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父死母嫁)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孤苦多病)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内外无人)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刘婴疾病)
3、从上面的四个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李密是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祖孙二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课时教案
科目:语文 教师:授课时间:第周 星期年月 日
单元(章节)课题
古代抒情散文
本节课题
《陈情表》(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1.疏通1、2段文意,理解和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
2、分1.疏通1、2段文意,理解和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
2、分析第1、2段。
教学手段运用
3、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明确: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
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4、本段分几个层次?各层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
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5、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学生自学思考
讨论交流
学习第二段
疏通分析第二段
归纳文言知识
分析课文第2段
1、第2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这一段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诵读时要张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与沉重。学生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高中语文_《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陈情表》第二课时学情分析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
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文章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
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
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文的基础仍是很薄弱。
因此要学习文言文,确实有一定得困难。
针对课文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虚词有一定的积累,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
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文意、深透解读文本方面还存在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敢于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就能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归纳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文章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至爱亲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欣赏李密的生存和发展艺术。
鲁人版《陈情表》第二课时效果分析练习涵盖了课文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及探究点评的情况看,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的文言知识点不少,而且学生分析能力在不断的提高。
例如学生能从练习中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例子中找到共同点来进行归纳,说明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丰富文言语感,提高诵读能力。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方式,了解“表”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
理解古代“忠”“孝”的含义,学习以情动人的语言表达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解读作者之“情”,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难点:理解本文多角度、层层深入的陈述方式,体会情之深,理之透;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语与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习过诸葛亮的《出师表》。
千百年来,人们常把它和李密的《陈情表》并提。
原因何在?这节课让我们一块走进《陈情表》探个究竟。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文心雕龙8226;章表》中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表”这种文体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如《出师表》。
(解说: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可根据需要,适时穿插。
)2、预习检查。
(1)基础知识。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除臣洗马四十有四(2)翻译下列语句。
慈父见背舅夺母志晚有儿息形影相吊察臣孝廉举臣秀才除臣洗马不衿名节听臣微志拜表以闻3、分组讨论。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
然后分组讨论:(1)疑难文句:学生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解决。
(2)文章内容:“陈”了哪些情?是如何“陈”的?为什么要“陈”这些情?(教师巡行,倾听。
)4、全班交流。
(1)针对上述讨论内容,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结果,展示其个性化解读。
(2)教师对交流结果进行评价、点拨。
(3)教师用多媒体逐层展示“板书”,进行小结(见“板书设计”),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本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达技巧:要想让别人真正体谅自己,听从自己,必须先动之以深情,而后才能喻之以大义。
1.1 陈情表 教案 Word版第二课时(鲁人版必修三) (1)
陈情表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读方法设计: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时数:3课时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的婉曲方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
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
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1、学生齐读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教师分条投影)3、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
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4、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
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顿,待学生说出“晓之以理”后)“喻之以孝道之大义“。
《陈情表》第二课时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 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 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
假设你是晋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终祖母 的请求,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就把他驳 得哑口无言?
晋武帝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 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何出仕伪朝?
因此,李密深知这正是矛盾症结所在,这段 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 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三、祖母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沐清化蒙国恩 圣朝恩重如山 忠 情 孝 情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先 尽 孝 后 尽 忠
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 靠野蛮杀戮废魏 称帝,为人阴险 多疑。建国初年, 为笼络人心,对 蜀汉士族采取怀 柔政策,征召蜀 汉旧臣到洛阳任 职。
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 祖母刘氏年老多 病,无人侍奉, 暂不能应征,请 求辞官终养祖母 的衷情。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 情 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
禀告自己苦 衷的奏章
表 ,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 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
谁在“陈情” 向谁“陈情”
为什么要“陈”
“陈”什么 如何“陈”
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 字令伯。少时师事著 名学者谯周,以学问 文章著名于世。曾出 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屡次出使东吴,很 有才辩。晋武帝征 为太子洗马,其以祖 母年老多病,辞不应 征。
陈情表第二课时 (高三语文精品课件)
自由诵读第2段
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二层 叙朝廷征召之殷;(感恩戴德)
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希 望得到理解)——动之以情
• 伏 况 郎 至署微惟 臣旧至,圣孤对时陋本朝苦上奏图,以,级提疏使生自过宦孝特常拔因、动命夸尊用蒙治达为不第为书用危,。的,天拔尤夕信法弱自名三敬保不下擢甚中比,,词做语太下段,矜 ,。喻朝作官。阳气级凡名 宠且人奄动。接:息临奄在节命臣词近微恩名近一,。优故少西怜徘弱命词死息故山渥今老仕悯徊,十任作亡样旧,抚不臣, ,伪分。职动子老育进亡犹岂朝优词人的厚国蒙敢,,。贱矜盘历俘育桓职,,,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
狈。
逃避命令,
态度傲慢
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以及李密的态度 • 征召词语:察、举、拜、除 李密态度: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
李密的态度有没有带来不良后果?
•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 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已经引起朝廷的不满和武帝的猜忌
能否打消武帝的猜忌是陈情成败的关 键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 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巩固):再次梳理本文陈情说理思路
倾苦情
陈 何
说难情
情 消疑情
表忠情
如 动之以情
何 陈
晓之以理
情
示之以忠
运用: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运用:赏析语言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 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 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高中语文 专题二 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 陈情表章节与课题主备人使用人陈情表审核人使用日期或周次课时安排3课时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
学习目标和任务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重点难点建议教学资源的使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读1课时,互动课堂2课时学习要学习过程求或学法指导拓展延伸:※互动课堂【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学评价1.填空:(1)《陈情表》的作者李密,西晋人。
本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陈情是表文的特点。
(2)“臣密言”这样的开头,是当时作表章的一种格式,意思是臣李密说;文章结尾写“谨拜表以闻”也是当时章奏套语,表示恭谨地写表呈报皇上。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臣以险衅(xìn )(2)门衰祚薄(zuò )(3)除臣洗马(xiǎn )(4)非臣陨首(yǔn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岂敢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2)晚有儿息子;...(3)日薄西山迫近(4)臣之辛苦辛酸苦楚;...(5)臣以险衅因为;(6)急于星火比;..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分组时初步校对、交流,老师有针对性的校对教师二次备课栏无以至今日用来,用来……的办法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对..4、选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D ) A.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 C.常在床蓐 D.门衰祚薄 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E (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则告诉不许:申诉; 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 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 D举臣秀才 E实为狼狈.....苦.....6、填空: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第二课时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文章力量才能发挥出来。《古文观止》评论 《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 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 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 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 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 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 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 王严厉的呵斥……
说“孝”“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明臣直。 久病床前无孝子。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 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 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 论心古今无圣人。
“事”:
文中都说了哪些事情?从这些事情中我 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注意】 此活动通过考察学生的口头复述和信息 提炼能力,让学生明确叙事过程中抒情 的重要性和说理的实用性。
“故”:
晋武帝后来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的请求? 如果将文章各个段落的内容重新调整一 下,你觉得还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为 什么? 【注意】此活动从构思的角度,让学生 明确作者李密的良苦用心,引导学生能 够学以致用,在平时的作文做事中注重 说话的艺术。
赏语言
从语言层面而言,你觉得本文有哪 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请先独立思考, 再组内交流,要求有例有析。
自然: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 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 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 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生动: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 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 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 前。 精辟:该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 些词句,成了成语。
《陈情表》(第二课时) 省教学技能获奖优秀教学设计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授课人(参赛选手):╳╳╳教学目标: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探究李密是怎样抓住皇上的心理写《陈情表》的。
课型:问题探究课。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模拟授课20分钟)。
教学过程:回顾、导入:在第一课时里,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质疑与交流,已经有了3个方面的收获:一是疏通了课文的字、词、句,能准确解释重点的字、词,能翻译全文了;二是品味、鉴赏了这篇著名的骈文在句式、修辞方面的特点;三是知道了作者李密非常孝敬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祖母。
李密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
也许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很多人读《陈情表》,只重视了文中所张扬的至真至纯的孝。
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对此,我是有疑问的:难道李密写《陈情表》,是为了让皇上知道自己是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吗?不是。
李密很孝敬祖母,很多人都知道,皇上也知道。
难道《陈情表》是“尊老敬老楷模”的典型事迹材料吗?不是。
现在,确实有一些先进、模范人物要么“被迫”、要么“怕别人写不好”,而自己写自己的先进事迹材料,有点滑稽;但《陈情表》不是“尊老敬老楷模”的典型事迹材料,它是写给皇上、委婉拒绝皇上征召“圣旨”的信。
这样的信,好写吗?不好写!但李密写了,写的好吗?写的很好!好在哪些方面呢?除了我们在第一课时里已经品味、鉴赏了的句式以骈偶为主、长短句配合、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格等语言表达非常好之外,还好在李密善于抓住皇上的心理,使皇上不得不恩准自己暂时不赴任。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进行问题探究:李密是怎样抓住皇上的心理,使皇上恩准自己暂时不赴任的?一、极书自己的孤苦情状1.提出问题:(1)李密写了自己什么样的孤苦情状?(2)他为什么要详细叙述自己的孤苦情状?2.请同学们齐读第1段。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体会“陈情于事,情深理切”的表达特点。
鉴赏巧妙的说话技巧。
[教学过程]一、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
二、开展课堂讨论,细致剖析《陈情表》“陈情达意”的艺术特点。
作者是如何通过“陈情”来达到为祖母尽孝的目的的?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明确:这篇是在晋武帝要其做官,李密辞而不就的情况下写的。
“忠”“孝”是封建政权赖以巩固和延续的最高伦理准则,作者在忠君、孝亲二者之间暂不能兼顾的矛盾中上表请求“矜愍”,因此,他为了达到目的,在“孝”字上大作,从封建的道德观念出发,同时又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情辞恳切,娓娓道来,字字发自肺腑来打动晋武帝,也赢得了后世人们的赞誉。
在写作时,作者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
但写作此文时,作者压抑了前两种感情,而对后一种感情大肆渲染,并造成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情境。
思考:体会本文融情于事的结构特点和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
明确:作者自己的孤苦无依、和祖母相依为命、对皇帝的知遇恩情等“情”自然巧妙地融入了对皇帝的“陈”述之中,晓畅、通达、浑然一体,没有雕琢之痕,使人感到作者时时在述事,又处处在抒情。
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本文是用骈文的形式写成的。
当时正是骈文发展的全盛时期,很多骈文形式华美,但内容空泛,形成了骈文的浮华之风。
而《陈情表》却独树一帜,创造了一篇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好。
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语势连贯紧凑,如行云流水,畅通自然,没有斧凿的痕迹。
文中不少四字句至今还被使用。
三、鉴赏作者巧妙的说话技巧问题:作者如何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打动晋武帝的心?讨论后明确:作者当时的确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辞不就职,终养祖母吧,又怕新朝疑忌,招致杀身之祸。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巧妙的说话技巧派上了用场。
示范课《陈情表》第二课时
课后思考提升 1、搜集有关忠孝的小故事,为写 作收集素材。 2、思考:忠孝真的不能两全吗? 怎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愿人生充满真情
谢谢
莱州一中郝彩萍
重点——以情动人 拒绝的艺术 找到最佳的理由、话题切入点——尽孝之情 语言饱含深情、真情——动人、精妙的措辞 拒绝需要层次安排——以情铺垫,激起共鸣
还记得我们的目标吗?
目标—— 深入探究 《陈情表》的拒绝艺术 ——语言精妙、以情动人
测评: 小试牛刀——2013广东高考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 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读《陈情表》 仿佛可以看到: 少年形影相吊的孤寂, 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戚, 帝王赞许背后的微怒, 李密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 依稀可以听到: 少年孤苦无依的啼哭, 老人垂死病中的呻吟, 官员催促严厉的斥责, 臣子忠诚恳切的祈求。 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 有情的。
读一读,以这样的文字入表,可否? 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有子曰:‚孝弟也者,其 为仁之本与!‛ 臣又闻《韩诗外传》有之,皋鱼曰: ‚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 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 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 也。 ‛ 以故子亦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愿陛下听臣奉养之志。 目的、对象不同,语言方式不同
高三语文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了哪些教学技术)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点播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技术:补缺技术、转化技术、联系技术
五、评价活动(测评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修正)
过程性评价
程序类
√
√
如何陈情
程序性
√
√
√
三、学习过程(根据五星网状教学模型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
环节
内容
启动
1、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中的台词及情节,引出“自古忠孝难以两全”的话题;
2、学生回顾第一课时中作者及背景介绍内容,思考李密的两难处境。
建构
问题导引:
1、李密为何陈情?遇到何种困难?(要求:用原文语句作答)
2、所陈何情?(用精炼的词语概括)
3、李密是如何陈情的?(学生讨论,逐段分析探究)
巩固
1、李密为什么要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学生讨论回答)
2、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讨论回答)
运用
学习本文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来解艰难的处境的手法,提升自己的说话艺术。
总结
1、学习本文融情于事,喻理于情的写法。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知识内容分析:
知识结构:1、文言字词句的积累;2、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3、行文思路的探究;4、情感的把握
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结合
课型:新课
二、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点
知识类型
认知层次
记忆
理解
运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文言字词
陈述性
√
√
√
文言句式
《陈情表》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陈情表》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曹军凤一、导入新课: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文章,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愿乞终养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新课学习:我们看李密如何陈情的。
利用课本剧的形式找几个学生演李密,再找一学生演皇上李密:皇上,臣李密上言。
臣很早就遭遇不幸。
臣幼年就遭到不幸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时,母亲被迫改嫁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
我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有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做伴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所以臣确实不能走远啊帝:你们祖孙相依为命,一个恩重如山一个小道可嘉,你的孝心有所耳闻。
你不去做官就太可惜了从以上的诉说中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顾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
)这样他们祖孙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相依为命)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
密现在是祖母唯一的感情支柱和生活依靠,他怎能对祖母置之不理呢。
)还有什么作用?——为下文作者强调对祖母“区区不能废远”作好了铺垫让晋武帝了解自己的苦处,并以此表现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使其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
,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使其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
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表演2帝:李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又蜀汉旧臣,我还是希望你能继续为国家效力李密臣何尝不想做宦达致人皇上一再委以重任,太守推举我为孝廉,刺史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辞掉了,没有赴命您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任命我为洗马。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要点:通过阅读,赏析和品味李密诚挚的孝敬之情;研讨李密内心深沉的哀痛。
内容和过程:一、出示幻灯图片:1.李密家宅,2.少年李密,3.李密特写,4.侍奉祖母,5.撰写《陈情表》,6.《陈情表》书样。
二、配音朗读:教师脱稿范读全文,MP3配音。
三、赏析课文内容:(一)整体感知:投影1: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抓住了皇帝什么理念作为立足点?提示:“以孝治天下”是皇帝的治国理念,也他写作本文的立足点,是全文的总纲。
教师补充:读文章首先要有全局观,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利于步步深入地探讨内容。
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解读本文,抓住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总纲,再顺着这个文脉逐层深化,作者的思路就相当清晰了。
(二)品味尽孝之情投影2:全文共四段文字,都是围绕“以孝治天下”这个中心展开陈述的,请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各段大意,并找出段中相应语句说明。
提示:第一段:奉孝“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第二段:重孝“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第三段:尽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第四段:乞孝“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愿陛下衿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投影(图示)3:奉重孝乞尽补充:文章先首写奉孝之周到,接着写孝顺之情重,再写尽孝意志之坚定,最后写企求尽孝之真诚。
反复陈说,行文流畅委婉,叙事具体生动,既缓解了他背主求荣的骂名的压力,又为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上表目的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投影4:李密为什么要把孝道作为推脱出仕的理由呢?提示:打消晋武帝疑心。
“忠臣不士二主”是儒家强调的为官者的基本原则。
孝事长辈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美德。
孟子说“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晋朝提倡孝道是符合儒家思想的。
现在宪法也规定“成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补充:事实上,李密从小就颇具孝心,《晋书·李密传》曰:“晋李密,犍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陈情表 第二课时 优秀实用
无命岂名特伏 以危敢节为惟 终浅盘。尤圣 余,桓今甚朝 年朝,亡。以 ,不有国且孝 祖虑所贱臣治 孙夕希俘少天 二。冀,仕下 人臣!至伪, ,无但微朝凡 更祖以至,在 相母刘陋历故 为,日,职老 命无薄过郎, ,以西蒙署犹 是至山拔,蒙 以今,擢本矜 区日气,图育 区,息宠宦, 不祖奄命达况 能母奄优,臣 废无,渥不孤 远臣人,矜苦 。, ,
陈 情 晋 ▪ 李 表
密
则急书东下史 告于切宫,臣逮 诉星峻,拜荣奉 不火,非臣,圣 许。责臣郎举朝 。臣臣陨中臣, 臣欲逋首,秀沐 之奉慢所寻才浴 进诏;能蒙。清 退奔郡上国臣化 ,驰县报恩以。 实,逼。,供前 为则迫臣除养太 狼刘,具臣无守 狈病催以洗主臣 。日臣表马,逵 笃上闻。辞, ,道,猥不察 欲;辞以赴臣 苟州不微命孝 顺司就贱。廉 私临职,诏; 情门。当书后 ,,诏侍特刺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 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 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 凑,行文通畅。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 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 化严为慈。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愿乞终养
过蒙拔擢 忠情 宠命优渥
孝治理 尽忠长 后尽忠
李密
陈以往之情 先说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现今之情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陈日后之情 后说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简洁朴实
赏 析 语 言
把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画下来,说说这些语句 有什么特点(句式,用词,修辞手法)?好(表 情达意效果)在哪?
《陈情表》第二课时
第一段:说家境闵凶, 显祖孙相依为命的情状; 第二段:感朝廷恩命, 示祖母供养无主的苦衷; 第三段:晓圣朝孝治, 言降臣盘桓废远的处境; 第四段;释忠孝矛盾, 提愚诚共鉴终养的请求。
时间:逮、前、后、寻
征召、官职: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 “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应对: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 告诉不许”。
明确:
①抓晋“以孝治天下”大理,解释自己应 得同情。
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 ③祖母病笃。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 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 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 ,非 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 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死 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 闻。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 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 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 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 张下文“日薄西山”)
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写了什么?
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
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 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今臣亡 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wò)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但以刘日 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 以终余年 ,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 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程主要目标在于:1.让学生了解陈寿所写《三国志》中的陈情表内容及背景;2.帮助学生理解词语“铸剑”和“借箭”及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3.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陈情表》的能力和水平。
二、思路方法本节课程是围绕《陈情表》这篇名文展开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本节课程目标:1.展现文本:本节课程首先会展示《陈情表》原文,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情况。
2.解读词语:通过展现铸剑、借箭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3.对比分析:将陈寿《三国志》中关于陈情的描述与《陈情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陈情表》中表达的情感。
三、具体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复习本节课程首先要通过复习前一周讲授的内容,回顾《陈情表》的背景和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再次理解文章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分享在复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疑问。
步骤二:展现文本通过阅读原文《陈情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背景情况。
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全文展示或分段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结构和意义。
步骤三:解读词语对于部分生僻的词语,如铸剑、借箭等,通过讲解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完整理解词语的具体意义和运用场合。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了解欲望。
步骤四: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分析陈寿《三国志》对陈情的描述和《陈情表》中的情感和诉求、请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陈情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掌握这篇文章的独特魅力和深刻意义。
步骤五:交流分享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想,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同时利用学习中的交流、分享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有创意的思考空间。
步骤六:总结回顾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解读,引导学生对《陈情表》中的重要意义、文化价值和深刻内涵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交流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总结、理解本节课程所讲授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一:自古以来为人臣子,精忠报国;作为儿女, 恪守孝道。二者都是人们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古语有 云:忠孝难以两全。当你涉足朝野,一身政务,必然会 顾及不到家人,此时应当舍小家顾大家。我觉得还是应 当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同时也要心系家人, 这也是人之常情。
观点二:自古忠孝难以两全。我觉得应先 尽孝,后尽忠要尽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两者之间只是暂时的矛盾,没有长远 的冲突。作者紧扣“孝”做文章,从道理 上进行分析,乌鸦尚且能够反哺,何况人 呢?再说,这也紧扣“圣朝以孝治天下” 的治国纲领,所以作者提出了“先尽孝后 尽忠”是解决这一暂时矛盾的良策,双方 各得其所,合情合理。
5、学习这篇文章后,请就“忠”和 “孝”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D、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举)
杀人如不能举
(残酷)
尽
D 1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悯
伶仃
A、夙遭闵凶
褥
B、零丁孤苦
C、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3、下面一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 短也。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 日/短也。
④除臣洗(xǐ)马bū ⑤责臣逋(pū)慢
⑥ 非臣陨(yǔn)首不能上报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2.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
B 正确的一项是:( )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对、向)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比) (3)报养刘之日短也(的) (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的)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相同,(3)(4)相同 D.(1)(2)不同,(3)(4)不同
3.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
D 一项是( )
A.门衰:家门衰微。 祚薄:福薄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功,指穿大功服 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人。这些都是同 族关系较近的人。 C.茕茕独立:无依无靠,孤孤单单。 茕: 孤单无援的样子安。慰独立:孤立无依。 D.形影相吊:吊:悼念。
4.下列各句中红色字体的词语在文中的意
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 答陛下的恩惠。我怀着象牛马一样不胜恐 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使您知晓。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解释有
D 误的一组是:(
)
A、诏书特下
(特地)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特别)
B、猥以微浅
(低微)
听臣微志
(小)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
何乃太区区
(见识小)
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靠地独 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B.朝不虑夕:在早上的时候是不会考虑晚 上的事情。
C.气息奄奄:即奄奄一息之意,气息很微 弱的样子。
D.日薄西山:用日落来比喻人的寿命即将 终了。
9、从下列各组句中找出两个意义相同的词:
①、 我
出现
A、慈父见我背
B、路被转溪桥忽见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 /短也。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 日/短也。
C 14、对下面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
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
日短也
②、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A、①比喻②比喻 B、①比喻②借代
C、①对比②比喻 D、①对比②借代
D 15、对李密的经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密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死去。 B、在他四岁的时候,舅舅违背母亲的意愿 ,逼迫母亲改嫁。 C、李密由后母刘氏抚养成人,从小体弱多 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 D、一位太守名逵的考察并推举他为孝廉, 一位刺使名荣的举荐他为“秀才” (秀才 :指优秀人才),不久,晋武帝下诏,征他 为郎中,后又征他为孝廉(洗马)。
①、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③、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④、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试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这几个四字句
的表达效果?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切峻”“责臣”“逼迫”“催臣”“急
于星火”等词,点明了十万火急的形势,准确
陈情表
父死母嫁
孝心 身世孤苦悲凉 孤苦多病
祖孙情深似海
祖母怜惜 躬亲抚养
尽孝
先尽孝
忠心
沐浴清化 寻蒙国恩
后尽忠 尽忠
表达了对当朝皇帝的感激涕零, 也说明了自己希望终养祖母的决心。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C (①门衰祚)(j ī zuò)薄
②外无期(qī)功强近之亲
③茕(qióng)茕xiǎ孑n 立,形影相吊
C 义与现代汉不语能相行走同的一项是( )
A.九岁不行 成人自立 B.至于成立
C.零丁孤苦
申诉苦衷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
A D 两项因是为 ( )( )
A.臣以险衅 用
B凭.借 臣具以表闻
C.猥以微贱 因为
B 6.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通“又”
另一方面,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当时统治 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错综复杂,李密作为亡 国遗臣,对卷入当时的政治漩涡不免有所顾虑、 警戒,供奉祖母虽是实况,却也是推脱借口。但 妙在它能不露痕迹,利用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旗 号,恳诉自己必须尽孝祖母不能应诏之情。
4、作者是如何看待“报国恩”和 “顺私情”这一矛盾的?
C、府吏见丁宁 D、见欺于王而负赵
[ A ]与[ C ]同
②、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圣朝以孝治天下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谨拜表以闻
[ A ]与[ C ]同
10、翻译下列句子。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也 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 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要付诸于行动去实现它,否则上,的明所珠制、世订界乐的园目”主标宾就不能成
了毫无意义的东西。
搭配,应将“这里的夏天”改为 “夏天的大溪地”
C.大溪地位于南太平洋。这里的夏天,阳光明媚,
气候宜人,一派绮丽的热带风光,被誉为“太平洋
上的明珠”和“世界乐园”。
D.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国的辽西发现
了很多种与始祖鸟类似的过渡型化石,这些化石已
B.听臣微志
听到 听任,这里指准许
C.保卒余年
终
D.愿陛下矜悯愚诚 怜悯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
B 一项是:早时(
)
A、夙遭闵凶(一向)
躬亲抚养(亲自)
B、晚有儿息(子)
授予 官职
形影相吊(安慰)
C、逮奉圣朝(及)
除臣洗详马细 (除去)
D、臣具以表闻(准备)
刘病日笃(病重)
B 8.选出下列成语解释不正确地一项:( ) 病情危急,早上不能 预料晚间的安危。
D 5.下列各句中,没句着有式…杂…语糅为:原病本则的一句是(
)
A.延安的许多作家本着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
为原则,深入民间,向人民学习,将民歌融进自己
的创作成“中分之,赘于余”创:,作“与诸“出”于了即” 许多优秀的作品。
B.制订重目复标,应是删为去“了于达” 到目标,搭目配不标当制:“订夏天好”之与“后太,平洋就
鲜明地刻画了晋武帝当时恼怒的情态。郡县执
行王命,是“临门”,是“急于星火”前后六
个四字句语势连贯,行云流水,渲染出逼人的
紧张气氛。准确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雷厉风行,
无可阻遏的催促就职图,从侧面烘托出自己紧
张矛盾进退两难的处境,让人不由得生出同情
之心。
3、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
李密反复强调“孝”绝不仅仅是为其不奉 诏仕晋而故意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 难以应诏的。李密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 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的生活中培 养和发展起来的亲情,是可贵的。
充分证明了鸟类是从一种恐龙进化来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清脉络,学习本文寓理于情的构思 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及其与祖母之间的 深厚感情。 4、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苦情和忠 情,正确认识“孝” 5、继承发扬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
1、文中的“孝”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