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评岳麓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 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 A项错误 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国际上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封锁政策 D项1950年时没有涉及只能选B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梦想欧洲成为世界事务中的第三种力量他不满于美国和苏联领导人所规定的国际秩序认为屈从于美国的权威和无限制地支持美国的全球目标是无法忍受的这反映出当时()A. 多极化格局已经出现B. 欧共体力量增强C.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答案】B【解析】A项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认为屈从于美国的权威和无限制地支持美国的全球目标是无法忍受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共体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实力上升想要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B项正确C项没有反映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一超多强”局面形成故D项错误故选B3.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有利于构建和平公正的新秩序B. 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一律平等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 适应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格局【答案】A【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有利于构建和平公正的新秩序故选A 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B项“消除了”表述太绝对错误 1991年冷战结束 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4.下表为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变化表(单位 %)以此为基础世界政治呈现的基本特征是()A. 多极化趋势下的单极世界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兴起C. 世界多极格局的日益巩固D. 美国主导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A【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国家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发展但美国在发达国家中速度优势明显中国经济高度发展为提高国际地位奠定基础但仍与美国存在差距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下美国保持优势 A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兴起 B 项错误世界多极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并未形成 C项错误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D项错误故选A5.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题中的关键句“君子和而不同”为切入点解答该题“和而不同”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另一种含义也就是“求同存异” 而选项中②④更符合这一思想①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结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法体现出保持的各自不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不属于国际关系领域因此③错误故本题选C6.“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欧元地位的确立B. 各国民族意识增强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 两极格局的瓦解【答案】D【解析】材料“过去的50年”是指二战后至苏联解体的50年“侧重经济领域”的联盟是指欧洲的一体化组织“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指北约组织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北约居于主导地位苏联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追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从而使两大联盟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欧元地位的确立、民族意识增强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均不是导致两大联盟“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 B C项错误故选D7.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国家不论实力强弱都不能不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从而使中小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议事日程中来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 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 促进了国际新秩序建立C. 实现了生产资源合理配置D. 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答案】D【解析】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参与到国际议事日程中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故D正确经济全球化拉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故排除A项国际新秩序迄今为止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故选D8.1958年美国同波兰签订协议美国向波兰出口小麦、棉花等农产品提供2500万美元的贷款交换条件是波兰必须向美国购买价值100万美元的图书、影片、唱片及版权这表明美国()A. 扩展了马歇尔计划范围B. 企图分化社会主义阵营C. 开始了与苏联争夺波兰D. 加强了意识形态的渗透【答案】D【解析】材料中美国对波兰要求购买美国的文化产品这实际上是通过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宣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的经济援助计划不是双边贸易 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企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分化社会主义阵营 B项错误虽然美国的举措带有争夺波兰的性质但这并非开始 C项错误故选D9.1975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紧紧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这表明不结盟运动将致力于()A. 反对美苏霸权主义B. 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C. 解决内部的矛盾和纠纷D. 维护世界和平【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紧紧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可知反映当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将致力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信息 ACD三项都是从政治方面进行分析且题干没有体现应排除10.周恩来总理怀着兴奋的心情精神抖擞地登上主席台发表了开幕词“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色人种会议是世界史的新起点……殖民主义并没有死亡必须予以铲除!”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本次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B.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圆满成功C. 会议期间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D. 鼓舞着当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支持【答案】B【解析】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动荡与不安“冷战”结束后人类在反思的基础上逐渐()A. 承认文明模式的多元化并互相借鉴B. 认为只有合作才能赢得和平C. 理解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合作D. 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反思” 结合所学可知美苏冷战的原因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矛盾的上升导致的冷战因此“冷战”结束后应认识到文明模式的多元化并可以互相借鉴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就与之相关的原因是()A.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美关系正常化D.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答案】A【解析】A是我国外交成就突出的根本保障故A正确BCD属于表现和成就排除1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 “求同存异”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另起炉灶”D. “一边倒”【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万隆会议的破坏周恩来同志提出了“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召开 A正确BCD均与万隆会议无关排除故选A.14.如图中上面降落下来的不是炸弹而是写着民主主义革命的降落伞其中投放和接收降落伞的国家分别是()A. 苏联、中国B. 美国、日本C. 苏联、日本D. 美国、中国【答案】B【解析】图片下方写有“从天而降的礼物”几个字说明是投放国家在帮助接受国家所以答案有可能是A、B两项再根据降落伞写着“民主主义革命”可以排除掉A因为苏联帮助中国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民主主义革命.图中所示美国投放民主主义革命的降落伞是指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而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造的史实.故选B.15.《剑桥美国史》写道“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 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C.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D.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并结合所学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局部的战争导致世界局势动荡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可知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缓和排除A项美苏冷战已经结束因此材料并不强调美苏冷战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冷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的道路并不平坦而不是强调美国主导排除C项故选D16.如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 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 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C. 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D. 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答案】B【解析】中美建交是1979年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表格中显示中国主要是和西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为了对付苏联威胁中国注重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故B项正确西方国家此时并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不结盟外交是新时期外交原则故D项错误故选B17.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 60年代“反两霸” 70年代“一条线” 80年代后“全方位” 这体现了中国外交()A.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 以联合国为中心C. 以非集团化为特点D. 以意识形态为指导【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 60年代‘反两霸’ 70年代‘一条线’ 80年代后‘全方位’”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方针18.(2)材料二中“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18.(3)材料三中的“会议”在何地召开?在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18.(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答案】(1)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解析】(1)本小问的方针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答案】(2)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解析】(2)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可知反映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可知其意义是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答案】(3)地点万隆方针求同存异【解析】(3)第一小问的地点依据材料三“求同而存异”、“1955年”可知反映的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的地点是万隆第二小问的方针结合万隆会议的史实可知方针是求同存异【答案】(4)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解析】(4)本小问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国家与美国关系的变化并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19.(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特征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此特征所带来的主要影响【答案】(1)变化由追随美国到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原因西欧各国经济力量迅速发展的促进冷战结束后苏联威胁的消失欧盟多边主义战略推行的影响美国霸权实力的衰落【解析】(1)根据材料“冷战结束后德、法、英三国新生代领导人都较为务实主张逐步淡化欧美联盟建立后大西洋主义的平等伙伴关系”可知变化为由追随美国到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原因可结合西欧经济的发展、欧盟的成立及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等作答【答案】(2)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单极统治与世界多极化冲突加剧影响美国到处干涉他国事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世界政治力量暂时失衡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欧盟等多种力量不断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2)根据材材料二“形成了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世界力量结构显著失衡”“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美国正在企图建立自己对世界的单极统治”可得出特征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单极统治与世界多极化冲突加剧影响可从美国干涉他国事务世界格局失衡地区冲突不断多极化趋势加强等角度作答。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迎来了前来访问的尼克松总统这次访问()A. 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B. 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C.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 发布了《中美建交公报》【答案】C【解析】A.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B.中美没有签订《共同防御条约》C.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中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D.1978年12月31日中美发布了《中美建交公报》2.如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 柏林墙倒塌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B. 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C. ③区占领国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 ④区占领国在朝鲜战争中发动了“特种战争”【答案】B【解析】3.197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 而1965年只占39% 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 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对外开放政策实行B.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C. 外交新局面的开创D. 外交政策回归理性【答案】B【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项时间不符错误1958年后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导致中国与苏联的贸易不断减少故B项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创了外交新局面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初期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体现了外交政策回归理性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4.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崛起的标志是()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七十七国集团建立D. 亚非会议的召开【答案】D【解析】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所以A不符合题干时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所以B不符合题干时间77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该组织于1964年6月16日成立所以排除C1955年4月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召开了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所以D符合题意5.下表为1960—19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统计数据(单位个)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出现了严重倒退B. 20世纪60年代初期建交国家数量递增得益于中苏关系友好C. 20世纪60年代后期建交国家数量减少受国内政治因素影响D.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曲折发展根源在于美国的遏制【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960—196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A项中“严重倒退”与表格信息不符所以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苏并非友好关系所以B项错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建交国家数量不升反降主要是“文革”动乱的影响所以C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曲折发展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主要的所以D项错误故选C6. 有学者评论道“美国人并不是慈善家欧洲引入美国力量的结果必然是甘心情愿地受制于美国并帮助美国进行冷战”该学者之所以这样评论是因为美国()A. 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B. 实施了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答案】B【解析】7.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财政支出共483.04亿元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 远高于美苏两国据统计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80% 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13%—15% 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援助()A. 强调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B. 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C. 立足于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基础D. 遵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答案】B【解析】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导兼顾非洲国家紧扣从1949年到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对外援助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材料主旨是对外援助不是互惠共赢排除A项是立足于政治外交需要而非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基础排除C项D项说法与“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 远高于美、苏两国”不符排除故选B8.2005年法国、荷兰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对削弱国家主权因此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意在扩大欧盟超国家权力的《欧盟宪法条约》这表明()A. 欧洲已经实现政治一体化B. 法国和荷兰不想加入欧盟C. 主权让渡制约一体化发展D. 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略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 奉行不结盟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并提出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B 项正确而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2017年4月2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交部部长理事会例行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结束决定将完成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程序并给予它们本组织成员国地位的问题提交元首理事会审议这体现了上合组织的()A. 互信和协商精神B. 民主性和公正性C. 开放性和包容性D. 尊重多样文明的精神【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上海合作组织决定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成员国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上合组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1950年新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 不结盟B. 一边倒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可知其体现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思想 D项符合题意故选D12.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会公报》标志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该公报()A. 提高了新中国的综合国力B. 表明美国放弃亚洲霸权C. 使美国认可一个中国原则D. 使中国突破了外交孤立【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2年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会公报》明确一个中国的的原则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C正确题干与“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美国放弃亚洲霸权”说法错误故排除B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突破“外交孤立” 故排除D故选C13.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B. 不结盟运动C. 世界贸易组织D. 欧洲联盟【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为实现“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14.(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因素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欧盟)前后政策的变化后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答案】态度主张联合行动 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建立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建立欧洲共同体【解析】态度需要结合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欧罗巴合众国……重建欧洲家庭的第一步就是与法国和德国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可知战后初期英国主张欧洲联合行动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所学欧共体的相关知识可以知道 1951年法、德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建立欧洲共同体【答案】因素英美特殊关系英法矛盾英国经济结构的制约两极格局的影响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制约(“英国对国家主权的珍视”)岛国思维(“英国的孤立主义思想”)影响扩大了一体化范围促进其发展英国的不坚定态度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阻力【解析】因素题目要求“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三环外交”中“在丘吉尔心目中联合起来的欧洲是最后一个环其地位在英联邦和英语世界之后”和材料三中的“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等信息可知英国存在很深的帝国思维而且英美特殊关系都制约了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由材料三中的英国“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等信息可得出英法矛盾是制约因素由材料三中的“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可以得出英国经济结构的制约再结合所学二战后的史实可以得出两极格局的影响结合英国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一直以来英国民族国家意识和岛国思维都是制约因素响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双方的影响所以需要一分为二的来分析对英国和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对英国的影响积极角度来看可以让英国共享欧洲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但同时这增大了英国的经济风险威胁英国的国家主权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积极角度来看这扩大了一体化范围促进其发展但是英国的不坚定态度也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阻力15.(1)根据材料概括东业“中立运动”的内涵15.(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中立运动”的主要影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16.(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建交的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答案】(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新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中美关系的缓和【解析】(1)本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等方面来回答【答案】(2)意义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美国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世界和平等认识从历史和现实看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以及国家利益两国友好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人民的生活及世界和平中美之间机遇和困难俱在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2)第一小问的意义结合课本知识中美建交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美国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世界和平等第二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从历史和现实看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以及国家利益两国友好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人民的生活及世界和平中美之间机遇和困难俱在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1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意义1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参与国际机制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原因【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期间说“田中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时推动这一“桥梁”建立的直接原因是()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 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C. 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答案】C【解析】2.1950年6月杜鲁门未与国会磋商就命令美国武装部队侵略朝鲜众院议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站起来欢呼参议员塔夫脱甚至宣布他将投票赞成授权在朝鲜使用美军的决议尽管他反对总统未经国会同意的行动这表明了当时的美国()A. 统治集团谋求世界霸权的一致性B. 制衡原则在特定时期内发生变化C. 利用“冷战”契机开始强化政府权力D. 与苏联争夺战略重心的坚定态度【答案】A【解析】杜鲁门代表行政权国会代表立法权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的宣战行为必须经过国会批准但是题干中出现了违反这一规定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了美国国内政治集团在谋求对外霸权的目标上是趋于一致的故A项正确B项表述明显错误制衡是美国宪政的核心故排除C项曲解了题意故排除此时美苏争夺的重心是欧洲不是亚洲故D项错误故选A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开始走向国际舞台C. 确立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 开创了外交新局面【答案】D【解析】4.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提出“从长远看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一国独撑霸权力量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因此美国不仅是第一个和唯一的真正全球性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 该观点()A. 认为多极格局形成的过程漫长B. 认识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 赞成美国构筑单极格局的行为D. 否定了美国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答案】B【解析】“美国不仅是第一个和唯一的真正全球性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表明该观点认识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5.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率先在西欧推行“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与苏联建立特殊关系 1963年8月戴高乐拒绝在苏美英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 1966年2月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组织这一系列事件说明()A.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 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C. 欧洲一体化遭受挫折D.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答案】D【解析】“与苏联建立特殊关系”“拒绝在苏美英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组织”体现了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 D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现在仍然没有形成 A错误此时美苏争霸出现两极格局 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一体化只是单纯的法国一国行为 C错误故选D6.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属于“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是()A. 曾纪泽收回伊犁B. 三国干涉还辽C. 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D.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答案】B【解析】“跪倒在地上办外交”指被迫接受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三国干涉还辽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将3000万两赔款交于日本作为还辽费是屈辱的故B正确ACD选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争取主权、维护主权的外交故ACD错误故选B7.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一、老挝和柬埔寨境内敌对行动的停止将与越南敌对行动的停止同时宣布……三、敌对行动停止后即不许从境外向老挝和柬埔寨运入新的陆、海、空军的部队和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弹药”据此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A. 日内瓦会议B. 板门店谈判会议C. 万隆会议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A【解析】A.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涉及到的是印度支那问题的军事斗争与和平问题这应该是50年代的日内瓦会议B.板门店会谈主要是解决朝鲜问题C.万隆会议主要是亚非国家之间的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主要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8.1967年10月西德外长勃兰将发表展政纲到演说时指出“我们国家需要同西方合作与协调也需要同东方达成谅解”这一演说()A. 促成欧洲共同体建立B. 有助于促进两德走向统一C. 冲击了两极对峙格局D. 激化了东西方国家间矛盾【答案】B【解析】欧洲共同体建立是与西方合作没有体现出和东方达成谅解排除A材料中西德要求和东方达成谅解有利于促进当时分裂的两个德国走向统一故B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冲击两极格局排除C材料中的措施应该是缓和东西方的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排除D故选B9.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和“对其回击”分别表现为()A. 提出杜鲁门主义成立情报局B. 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经互会C. 成立北约、成立华约D. 成立欧共体成立华约【答案】B【解析】10.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①两极格局瓦解②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③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多极化格局形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标志着两级格局瓦解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①②③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不能说是多极化格局形成故④不正确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依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爆发时西方主要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及其原因11.(2)依据材料二分析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西方主要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答案】(1)态度积极支持美国原因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遏止共产主义的共同需要经济二战后西欧国力衰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推行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使西方国家产生依赖【解析】(1)第一小问的态度根据材料“美国故意歪曲朝鲜国内战争性质以‘紧急援助’李承晚集团为名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为美国搜罗侵朝军队 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驻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联合国军’正式建立参加‘联合国军’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的军队”可知西方国家的态度是积极支持美国第二小问的原因可以从冷战和马歇尔计划等政治经济角度回答【答案】(2)态度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国际影响力减弱西欧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利益【解析】(2)第一小问的态度根据材料“法、德、俄、中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不经核查、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做法主张加强对伊核查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441号决议拒绝了美国关于自动授权动武的要求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伊拉克战争是一个政治上的大错误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呼吁停止战争伊拉克战争使跨大西洋关系严重受挫欧美关系面临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危机”可知西方国家的态度是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第二小问的原因可以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国际影响力减弱、西欧国家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等角度回答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原因1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影响【答案】(1)原因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概念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苏联内忧外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解析】(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原因主要有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概念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苏联内忧外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答案】(2)影响使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长期控制导致苏联国际影响力下降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2)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有以下影响使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长期控制导致苏联国际影响力下降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3.(1)根据材料归纳东欧获得自治的原因13.(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东欧自治的影响【答案】(1)原因美苏关系的阶段性缓和苏联政局的变动东欧对苏联控制的反抗与西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加强【解析】(1)依据材料“由于美苏的军事僵局和冷战的缓和”可以得出原因一是美苏关系的阶段性缓和依据材料“另一重要因素是苏联领导人的变动”可以得出原因二是苏联政局的变动依据材料“南斯拉夫爆发了东欧第一个反苏运动...…各国都能逐渐对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进程作出自己的决定工业不必再同苏联或其他共产党国家的工业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出原因三是东欧对苏联控制的反抗依据材料“同西方的贸易更多”“同西方国家缔结文化协定、减少对外国广播的干扰、增加旅游业、给外国记者以更大的自由、允许更自由地放映西方电影、发行西方书籍和刊物”可以得出原因四是与西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加强【答案】(2)影响有利于东欧的改革与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解析】(2)依据材料“我们将继续建造一座座能跨越把我们同东欧分割开来的这一鸿沟的桥梁它们将是增加贸易的桥梁、思想的桥梁、访问者的桥梁和人道主义援助的桥梁” 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影响有利于东欧的改革与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的现代化“可以说是出师不利”的依据14.(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再度实现统一的原因14.(3)综合上述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两次统一的共同影响【答案】(1)依据德国统一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德国统一是由专制色彩浓厚的普鲁士领导完成的统一后的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立宪是虚专制是实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任人宰割【解析】(1)根据材料“专制王权的基础是旧的土地阶级他们在奥地利是君主国贵族在普鲁士则是容克地主王权与旧贵族结成同盟使国家的命运长久掌握在旧势力手中新生力量的愿望很难得到体现”“在现代化的起点上(即专制王权确立时)力量的配置就出现了错位所以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会有很大不同” 结合所学得出答案【答案】(2)原因东欧剧变两极格局失衡分裂不利于德国经济社会发展两德人民渴望统一德国领导人的努力【解析】(2)根据材料“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反驳道速度不是由他而是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决定的”“历史起码是在不久的将来不会再次给予德国人像1989~1990年这样的机会所以眼下必须采取行动科尔正是抓住了机遇利用民主德国人民急于统一的激情才快速实现了德国的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3)共同的影响都促进了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扩大了德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解析】(3)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入手言之有理即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20世纪50年代一位记者报道说这次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 据此可知()A. 新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B.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当前形势和主要矛盾C. 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D. 外交政策的调整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5年召开了万隆会议在会上团结了大多数的国家并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A明显错误排除中共八大在1956年召开排除BC与不加盟运动有关该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2.如图漫画原载2003年瑞典报纸名为《布什准备起飞》图中UN代表联合国该漫画表明()A. 两极格局加剧美国和苏联的对抗B. 新世纪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 联合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D. 美国推行了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答案】D【解析】依据漫画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实现其“领导世界”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 2003年美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空中军事打击故D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企图越过联合国实现其“领导世界”的意愿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并未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故B项错误依据漫画可知联合国是美国实现其“领导世界”的意愿的阻力但美国依然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联合国并未发挥巨大作用故C项错误故选D3.有学者说所谓冷战史是一段人类在危险中追求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史这说明()A. 美苏在“冷战”过程中为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B. 二战后大国能较冷静地处理和平与战争问题C. “冷战”始终是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D. “冷战”结束使世界和平面临着巨大挑战【答案】B【解析】“追求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史”表明二战后大国能较冷静地处理和平与战争问题故B正确AD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AD错误C与史实不符故C错误.故选B.4.1961年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A. 不结盟运动兴起B. 社会主义阵营成立C.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D.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61年结合所学可知 1961年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不结盟运动兴起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阵营成立是在二战后初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是在20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是在199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5.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主要是由于()A. 我们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B. 我们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C. 我们实行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D.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性质决定的【答案】D【解析】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的性质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就是以无产阶级领导各民主革命党派专政的国家各阶层之间相互平等这一国家性质要求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材料中“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我们不学他们”所表达的观点一致故D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综合国力相对较弱排除ABC两项是外交原则和策略而非原因排除故选D6.美国前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1993年出版的《大失控与大混乱》就预见到了苏联解体之后留下了一个地缘政治的黑洞而具有帝国冲动的俄罗斯很可能与昔日的加盟共和国发生冲突他还说过“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美苏争夺世界霸主必将两败俱伤B. 美俄的霸权行径遭国际社会唾弃C. 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性反思D. 美国政治家将俄国视为称霸障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苏联解体之后留下了一个地缘政治的黑洞而具有帝国冲动的俄罗斯很可能与昔日的加盟共和国发生冲突他还说过“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可知布热津斯基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做了理性反思冷战结束并不是美国的胜利冷战结束并不能解决世界矛盾地缘政治矛盾依然存在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性反思故C项正确B两项表述在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D项美国政治家将俄国视为称霸障碍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排除7.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这原则()A. 是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表现B. 促成了日内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C. 最早是在亚非会议期间提出的D. 促进了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形成【答案】A【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由革命外交走向国家外交是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表现故选A其它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8.1954年4月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难以实现的要求这一做法()A. 是对“求同存异”原则的发展B.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 粉碎了美国和法国的殖民企图D. 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环境【答案】D【解析】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A项错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项时间不符错误日内瓦会议的召开和粉碎了美国和法国的殖民企图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4年4月……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难以实现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改变了越南计划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环境 D项正确故选D9.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某国际组织成员国由最初25个增加到100个以上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 人口总数的1/2 包括了第三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该国际组织的发展()A. 使联合国的组成情况逐渐发生变化B. 推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C. 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D. 导致了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答案】A【解析】根据“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由最初25个增加到100个以上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 人口总数的1/2 包括了第三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 说明该国际组织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大批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的组成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意味着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项错误第三世界的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而欧共体到欧盟体现了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 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但冷战期间美苏两极力量仍处于相对平衡 D项错误故选A10.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助该组织在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欧洲16国之间实现了经济与货币合作这一组织成立()A. 有利于欧洲走上联合之路B. 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C. 实现了法德两国之间和解D. 成为联合对抗苏联的工具【答案】A【解析】A.材料中提及的组织“该组织在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欧洲16国之间实现了经济与货币合作” 该组织有利于推进欧洲各国之间的合作正确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这一体化的开始排除C.材料中未涉及法德两国的信息排除D.苏联在材料中属于无中生有的信息排除故选A11.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A. 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B. 发动“八一九”事件C. 签署《明斯克协定》D. 发表《阿拉木图宣言》【答案】D【解析】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故选D《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颁布引发了“八一九”事件排除AB项 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12.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欧共体分别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 1975年5月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建立正式关系的协议促使中欧建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 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B. 中国周边环境未得到改善C.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D. 双方经贸发展的迫切需要【答案】A【解析】13.毛泽东肯定和赞扬基辛格为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他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该“公告”中震动世界的内容是()A. 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B. 宣称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结束C. 阐述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D. 宣告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故选AB不符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公告的内容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一个中国的原则排除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故选 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14.(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14.(3)材料三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次关系”变化的理解14.(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1)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互相猜疑【解析】(1)根据材料“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美国谴责苏联的帝国野心和俄罗斯扩张主义情结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形成霸权”可以得出原因是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互相猜疑【答案】(2)历史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第三世界更多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美苏冷战”严重威胁第三世界的和平影响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解析】(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第三世界更多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美苏冷战”严重威胁第三世界的和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答案】(3)欧盟和北约理解两极对峙格局下北约作为美国领导的军事政治集团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主导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成立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欧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解析】(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联盟”指欧盟和北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对峙格局下北约作为美国领导的军事政治集团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主导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成立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欧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答案】(4)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解析】(4)结合材料可知因素有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15.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是指什么?并分析其背景15.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有哪些?15.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6.(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3分)16.(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16.(3)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次“辛丑谈判”的看法?(6分)【答案】(1)①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追随英国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在华利益原因是妄图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进行商品输出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获得各列强的支持美国在华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原因是美国已成为工业强国从而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在瓜分中国狂潮中其军事实力不足以与其它列强抗衡③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垄断中国市场成为侵华的最主要列强原因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妄图称霸世界【解析】(1)阶段特征综合材料一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19世纪中后期此时的美国追随英国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手段扩大在华利益希望打开中国市场其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的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以求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获取更多的利益第三是20世纪40年代此时的美国经过二战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此在这一阶段它企图独占中国市场成为侵略的主要列强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答案】(2)趋势由对抗到关系正常化原因中美两国共同的国家利益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解析】(2)趋势依据材料二中的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美关系是对抗依据材料三图示信息和时间结合所学可知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结合所学从国家利益、国际格局以及时代主题等角度分析【答案】(3)第一次体现了弱国无外交第二次随着中国综合国际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外交和国际上影响力增强【解析】(3)看法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四结合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特点以及新时期中国的国力和外交以及国际地位分析言之有理即可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日联合声明》在内容上的异同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异《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以后称前者)虽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没有明确指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日联合声明》(以后称后者)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前者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后者认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者继续寻求关系进一步正常化而后者正式建交实现邦交正常化等同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都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都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承诺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都反对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霸权(划分势力范围)都要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等【解析】(1)根据材料一“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赞成1955年北京方面在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方同意不在亚太地区寻求‘霸权’”“两国同意为发展相互间的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和体育方面的交流提供方便”“继续寻求进一步的关系正常化”和材料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国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不是针对第三国的”“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行为”等归纳《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日联合声明》在内容上的异同即可【答案】(2)积极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其他两个公报一起)奠定了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属于国际法范畴)推动了两国间的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和体育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地区、世界和平反对地区霸权主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或改善两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彻底打破外交孤立局面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条件等【解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回答即可。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练习: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第七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丘吉尔在富尔顿演说“不仅充分表达了英国的意愿,同时也道出了美国想说而不便公开说的主张,适应了杜鲁门政府的需要”。
下列符合“英国的意愿”的是() A.联合美国同苏联公开决裂B.遏制苏联,重建欧洲均势C.争当“反共斗士”D.追随美国,维护世界霸权答案:B解析:二战后,英国沦为二流强国,遏制苏联势力在欧洲的扩展已力不从心,唯有寻求美国支持,重建欧洲均势,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故B项正确。
A、C两项都是表面原因;D项“维护世界霸权”明显不合时宜。
2.不论盟军在1945年春天取得怎样的胜利,大相径庭的盟友们赖以成功的保障一直是对共同目标的追求。
悲剧在于,胜利要求胜利者要么与其历史决裂,要么放弃他们曾寄希望于通过战争获得的东西。
这表明二战胜利后()A.盟军面临苏联的威胁B.联盟内部矛盾上升C.盟友建立了共同的社会制度D.美苏形成了共同的未来构想答案:B解析:二战期间美苏盟友关系的持续仅仅是因为美苏两国都面临着来自法西斯国家的重大威胁,他们在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未来构想上都存在严重分歧。
二战结束后,联盟内部这些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美苏盟友关系逐渐破裂,故选B项。
3.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
国会经过辩论后,通过了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这些做法的实质是()A.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他国B.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C.帮助落后国家走上振兴之路D.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答案:A解析:“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是对他国内政的干涉,进而加紧对其控制,故A 项符合“实质”的设问要求。
4.“以经济援助的方式实现了美国的一种对外扩张。
欧洲各国在接受美国援助的同时,也接受了美国的价值观念和质量标准,还有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形成对美国的需要甚至依赖,为美国的产品和资本输出开拓了国际市场。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是指()A. 国家统一B. 所有制问题C. 民族关系D. 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需抓住关键信息“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 联系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的史实可知这里的和平共处指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即一国两制故A项正确 B、C、D都不符合题意2.有西方学者认为“通过国际媒体传入的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引发了整个东欧的民主化运动” “媒体关于共产主义政府政策失灵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报道侵蚀了其政权的合法性”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国际媒体”主要充当了()A. 雅尔塔体制的捍卫者B. 世界动荡的助推器C. 苏东剧变的始作俑者D. 西方和平演变的推手【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国际媒体”通过报道对东欧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侵蚀使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东欧剧变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政策由此可知“国际媒体”主要充当西方和平演变的推手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东欧剧变的外部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雅尔塔体系瓦解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和平方式造成的是东欧国家政局演变不是造成世界动荡故B项错误材料更多的是强调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不能说“国际传媒”是东欧剧变的始作俑者故C 项错误故选D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和“挑战”主要指()A.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B. 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C. 不结盟运动兴起D. 中国的振兴【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遇到的“挑战”指的是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故B项正确苏联一直到解体经济军事实力也没有赶上美国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六十年代故C项错误中国的振兴开始于1978年故D项错误4.如图是《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形势图从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答案】D【解析】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故A项排除B项是美苏冷战美国在经济上的举措故排除C项是美苏冷战美国在军事上的举措故排除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D项正确故选D5.毛泽东肯定和赞扬基辛格为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他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该“公告”中震动世界的内容是()A. 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B. 宣称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结束C. 阐述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D. 宣告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故选AB不符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公告的内容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一个中国的原则排除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故选 A6.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里的“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B. 两极格局结束及多极化趋势加强C. 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D. 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崛起【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的最后10年”可知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因此“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两极格局结束及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正确.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只是一种趋势还没有形成故A项错误.当今世界局势的特点是总体上和平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开始崛起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故D项错误.故选B.7.李建华于2007年创作了漫画作品《矛盾》内容是俄罗斯人举着无法阻碍的武器矛” 欧洲人拿着“无法穿透的盾(盾上写着欧洲导弹防御系统)” 该漫画反映出()A. 世界政治局势趋向紧张B. 西方意识形态斗争激烈C. 冷战后世界并不“太平”D. 世界军事斗争残酷剧烈【答案】C【解析】漫画作品《矛盾》形象地再现了2007年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微妙关系表明冷战后世界并不“太平” C选项正确A、D两项中“世界政治局势趋向紧张”“世界军事斗争残酷剧烈”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俄罗斯与欧洲不存在意识形态的斗争排除B项故选C8.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不仅提出要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且倡导“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正义” 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A. 具有包容性的特点B. 旨在反对霸权主义C. 注重发挥领导作用D. 倡导建立区域合作【答案】A【解析】A.“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且倡导“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正义”这些信息明显体现了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政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B.材料看不出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C.材料信息中没有强调发挥中国的领导作用D.材料只强调合作共赢没有倡导建立区域合作9.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观察下图得知美国援助西欧的真正目的是()A. 利用西欧遏制苏联B. 扶持西欧国家走出困境C. 促进西欧的联合D. 与西欧结成军事结盟【答案】A【解析】10.“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 印度代表团访华时B. 田中角荣访华时C. 出席日内瓦会议时D. 出席万隆会议时【答案】D【解析】A.材料中的这段话是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不是印度代表团访华时的发言B.田中角荣访华时周总理没有说出要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C.日内瓦会议上没有提出材料的内容D.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材料实际上是这一方针的体现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简要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答案】挑战西方列强侵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评述从排斥到逐步接受西式外交理念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设立近代外交机构精简职能这些举措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外交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与保守性未能真正实现对国家主权的维护【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西方列强侵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等方面概括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依据材料“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并结合所学可从逐渐接受西方外交理念、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等方面概括晚清外交所面临的“应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外交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与保守性未能真正实现对国家主权的维护等方面评价晚清政府的“应战”举措12. (1)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欧洲的“冷战”和亚洲的“火药味”12.(2)尼克松在任期间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2.(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3.(1)根据材料概括杜鲁门特别咨文的主要内容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篇咨文的影响【答案】(1)希腊、土耳其的局势关系到美国安全美国必须予以还击世界上存在民主和极权两种生活方式的斗争美国要帮助民主国家的人民美国有责任采取经济援助措施防止共产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解析】(1)根据材料“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美国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予以应有的还击”可知希腊、土耳其的局势关系到美国安全美国必须予以还击根据材料“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生活方式的斗争”“一种生活方式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第二种生活方式则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的”可知世界上存在民主和极权两种生活方式的斗争美国要帮助民主国家的人民根据材料“美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向有关国家及时提供经济和财政援助以消除极权主义滋生的土壤”“援助这些国家免遭共产主义的统治”可知美国有责任采取经济援助措施防止共产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答案】(2)促进马歇尔计划出台激化美苏之间的矛盾推动冷战的爆发【解析】(2)结合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影响有促进马歇尔计划出台加快了美国的经济援助计划激化美苏之间的矛盾推动冷战的爆发14.(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原因14.(2)结合近代有关史实说明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的关联性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的原因14.(3)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外交思想14.(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 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建交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4.(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答案】(1)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可知要想争取最后的胜利打击主要的敌人就得寻求共同利益者的支持和帮助然后再结合课本所讲新中国成立后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2)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出兵朝鲜继而侵略中国.原因吸取历史教训维护国家安全中朝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解析】(2)第一小问的回答必须建立在以往知识学习积累的基础上否则根本无法回答.抗美援朝的原因从材料看主要抓住“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可以得出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再结合所学可知以下两点--吸取甲午战争的教训两极格局下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有着反美的共同利益.【答案】(3)“求同存异”.【解析】(3)材料“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再抓住亚非会议这个关键词结合会议上周恩来阐述的外交政策可以分析中国的外交政策是“求同存异”.【答案】(4)“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解析】(4)根据材料“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概括先是人民往来用人民往来影响政府可以概括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第二小问中日关系改善的直接原因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就可以了.【答案】(5)逐渐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调和平与发展.【解析】(5)材料一、二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一边倒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抗.材料三新中国的外交不再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致而主要考虑国家利益.材料四与美国日本等国改善关系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变化的根本着眼点就是国家利益.综合分析就可归纳外交变化总的趋势.。
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练习一(岳麓版必修一)解析版
岳麓必修一第七单元(24、25课)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答案:C解析:丘吉尔“铁幕演说”对“冷战”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D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B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A项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2、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
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国家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
这不能..用来说明()A.美国有意识地制造了欧洲的分裂 B.美国将分裂欧洲的责任推卸给苏联C.美国有意掩盖其从经济上控制西欧的企图 D.美国有意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军事战略同盟答案:D解析:欧洲复兴计划是要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不能说明D项所述。
3、“冷战”导致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表现有()①越南战争的爆发②古巴导弹危机③朝鲜和德国的分裂④联合国的建立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联合国建立于“冷战”开始之前。
4、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答案:B解析: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反映了法国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的复兴,从而削弱了两极格局。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军事力量的失衡B.意识形态的对立C.经济水平的差距D.同盟力量的差距答案 C解析苏联利用国家力量,在牺牲农业、轻工业的情况下发展重工业,虽然在表面上与西方保持均势,但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最终导致其竞争失败,故答案为C项。
2.下面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
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体制的影响D.经互会的成立答案 D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
结合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等知识可知,答案为D 项。
3.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19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能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
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并于1950年5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
美国对日政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B.“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D.扶植日本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答案 B解析结合时间信息可知,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称霸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故选B项。
4.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答案 B解析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更为隐蔽的特点,故B项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被誉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一标志的内涵是()A. 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B. 中美的矛盾消失C.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D. 中国国际环境得到改善【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叙述我们可以看出这反应的是尼克松访华得基本史实尼克松访华促使中美关系由地对开始走向正常化故A正确中美矛盾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排除C中国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并不能体现材料的内涵排除D2.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说“和平并没有绝望拥护和平的人一天天多起来二十九个亚非国家在这里开会一致呼吁和平就证明我们所代表的、超过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人是要和平和团结的”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共识B.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得以通过C. 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最终结束D.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答案】B【解析】3.学者在评价欧盟成立时说它它“是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主权国家出于联合之需要而让渡部分主权的结果体现了成员国对于共同利益认识的深化” 据此可知()A. 区域集团化导致人权高于主权B. 欧盟一体化目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C. 欧盟内部各国利益实现一体化D. 欧盟政治一体化有赖于利益趋同化【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未提及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A项错误欧盟是经济政治实体其合作领域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众多方面 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欧盟只能尽可能协调欧盟内部各国利益,无法实现各国利益一体化 C项错误题干中各国让渡部分主权体现了成员国对于共同利益认识的深化推知利益趋同化推动了欧盟的形成 D项正确故选D4.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苏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 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B. 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C.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D. 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并结合所学可知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苏冷战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可得知美苏冷战之中有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意识分歧实质是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争夺的不均衡性故B项错误材料“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说明美苏两国的争斗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传统的大国行为并非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稳定故D项错误故选C5.外交大事记根据表中的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中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B. 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C. 联合国维和事务必须有中国参与D. 中国在努力构建新型区域关系【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故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主要是参加维和行动 B项排除联合国维和事务是需要多国的参与“必须有中国参与”的表述太过绝对 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表现据此不能得出构建新型区域关系的结论 D项排除故选A6.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致电祝贺“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这表明()A. 中国已经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B. 不结盟运动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C. 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D. 中国与不结盟运动拥有共同的诉求【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中国重视发展和加强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维护民族独立、反帝和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有共同的诉求故选D项不结盟运动成立时中苏、中朝已经结盟无法成为其会员国排除A项国际政治新秩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并延续至今的旧的国际政治秩序提出来的正在形成过程中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排除C项故选D7.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国内的“大西洋主义派”打出了“重返欧洲”和“回归文明世界”的旗帜提出“一边倒”外交认为俄罗斯应该努力“步入最积极发展的民主国家行列以便在这些国家中占有历史以及地理给我们确定的应有的位置” “一边倒”外交()A.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B. 大大压缩了俄国的外交空间C. 旨在谋求与关合作主宰世界D. 实现了与西方的全面伙伴化【答案】B【解析】此时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瓦解故排除A依据材料“步入最积极发展的民主国家行列”可知俄罗斯抛开了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故B正确材料“以便在这些国家中占有历史以及地理给我们确定的应有的位置”体现的合作信息并不明显故排除CD项“实现了”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8.如图为周恩来总理手书重要文件关于此文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它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B. 它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C. 它是“一边倒”政策的重要内容D. 它改变美苏主宰世界事务局面【答案】A【解析】图中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它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故A正确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一边倒”、改变美苏主宰世界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9.1964年中国政府和社团与部分国家政府和社团签订的条约和协定的数量如下同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71个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包括未建交的)签订了16个这反映出当时()A. 新中国在联合国内的地位提升B.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C. 中国外交以“革命型”外交为主D. 和平已经取代了战争威胁【答案】C【解析】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 A项表述错误B项也是1971年排除根据题干“同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71个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包括未建交的)签订了16个”可知中国外交以“革命型”外交为主 C项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C10.对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沈志华教授认为“中苏之间谈的原则问题就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中国有一套解释中国共产党行为、政策的理论苏联另有一套理论都说自己选择的道路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双方争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解释权”据此可以推论()A. 中苏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领导权非常重视B. 两国的国家利益根本对立C. 中苏决裂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D. 两国的意识形态基本趋同【答案】A【解析】中苏两国争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解释权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方向说明中苏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领导权非常重视故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不能推论两国的国家利益根本对立和中苏决裂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排除BC题干信息反映的是两国的意识形态的分岐故排除D11.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财政支出共483.04亿元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 远高于美苏两国据统计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80% 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13%—15% 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援助()A. 强调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B. 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C. 立足于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基础D. 遵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答案】B【解析】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导兼顾非洲国家紧扣从1949年到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对外援助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材料主旨是对外援助不是互惠共赢排除A项是立足于政治外交需要而非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基础排除C项D项说法与“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 远高于美、苏两国”不符排除故选B12. 有学者评论道“美国人并不是慈善家欧洲引入美国力量的结果必然是甘心情愿地受制于美国并帮助美国进行冷战”该学者之所以这样评论是因为美国()A. 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B. 实施了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答案】B【解析】13.下列对表格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1971 年﹣﹣1972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A.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结果B. 中国开始超越意识形态的外交C. 不结盟运动推动的结果D. 新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答案】D【解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排除A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淡化意识形态排除B中国并非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排除C依据材料涉及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说法正确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非活动的国际、国内背景14.(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国际背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行威慑中国政策中国全力拓展外交空间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国内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内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解析】(1)根据材料“在该原则指引下中国在继续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援助力度的同时努力扩大对非洲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援助”“举世瞩目的坦赞铁路是这一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援建项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背景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行威慑中国政策中国全力拓展外交空间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国内背景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内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答案】(2)新特点援助对象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援助主体市场化按经济规律办事互利合作影响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展现大国担当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解析】(2)第一问根据材料“中国的对外援助在重新确立南南合作基本性质”可知援助对象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根据“一方面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严重束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推进自身体制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可知援助主体市场化根据“促进对外援助与双向贸易、双向投资和‘走出去’战略的深度融合发展”可知按经济规律办事互利合作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等角度来进行作答即可1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15.(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建交的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答案】(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新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中美关系的缓和【解析】(1)本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等方面来回答【答案】(2)意义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美国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世界和平等认识从历史和现实看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以及国家利益两国友好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人民的生活及世界和平中美之间机遇和困难俱在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2)第一小问的意义结合课本知识中美建交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美国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世界和平等第二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从历史和现实看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以及国家利益两国友好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人民的生活及世界和平中美之间机遇和困难俱在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16.(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16.(2)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关于英国脱欧对欧盟影响的不同观点16.(3)有学者说“英国脱欧是全球化终结的开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答案】(1)原因英国外交的实用主义原则欧盟的政策威胁到英国的稳定与安全(英国想通过关税解决国际麻烦)【解析】(1)根据材料“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崛起以及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都是对盎格鲁—萨克逊人实用主义哲学最好的诠释”“大多数脱欧派认为欧盟的政策给予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钻空子的机会使之能够自由进出英国已然威胁到英国国内社会稳定和安全”可知原因是英国外交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欧盟的政策威胁到英国的稳定与安全【答案】(2)不同观点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运行更加高效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导致欧盟衰落【解析】(2)通过材料“有些学者指出考虑到英国并非欧元区的一员英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以更加团结的态度去专注处理当前的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欧盟的运作甚至可能会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欧盟发展受阻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甚至担心欧盟可能由此走向衰落”概括可得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运行更加高效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导致欧盟衰落【答案】(3)问题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对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析】(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外来移民、难民安置和不断涌现的恐怖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问题有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策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17.(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格局出现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影响17.(3)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答案】原因防止德国重新崛起打击极端民族主义推崇美国模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解析】【答案】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解析】【答案】贡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尊重国家主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真诚地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平外交路线取信于亚非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成为万隆精神的集中代表据此可知这次会议()A. 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B. 解决了亚非各国的政治分歧C. 事实上结束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 实现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答案】A【解析】材料提到在万隆会议上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信于亚非国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等都体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发挥积极作用故A正确万隆会议上亚非国家虽达成一些共识但无法解决亚非各国的政治分歧故B错误1955年发展与亚非国家关系与“一边倒”原则不冲突故C错误D是日内瓦会议排除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 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 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英关系发展的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 国际形势B. 国家利益C. 国家实力D. 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当时的国际形势为美苏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敌视、封锁和包围不利于中英关系的改善故A排除通过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新中国但中英两国出于自身现实利益的需要仍不断改善两国关系故B正确1954年中国的国家实力没有明显的增强故C排除中英两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不是二者关系改善的原因故D排除故选B3.欧盟成立后随着政治联盟性的加强它强制性地制定了共同对外政策力图改变其“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这说明欧盟的成立A.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C. 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D. 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政治联盟”改变”…政治侏儒的形象”体现了欧盟追求国际政治地位这必然推动多极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欧盟成立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排除A项欧盟作为国际上重要的政治力量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因而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而不是动荡排除B项欧盟国家属于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崛起无关排除C项4. 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的武装冲突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并没有冲突D. 美苏相互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5.美国总统奥巴马仍在坚持1992年提出的沃尔福威茨理论即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遏制其他强国的崛起沃尔福威茨理论提出的背景是()A. 东欧剧变B.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 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答案】D【解析】A项东欧剧变是1989年题干的时间是“1992年” 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符合题意D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解体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符合题意6.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 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 这一外交设想()A. 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B. 推动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C. 直接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 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裂【答案】A【解析】7.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由此可见()A. 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B. 政策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C. 目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新中国外交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信息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理念一脉相承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项新中国外交政策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同时期新中国的外交目的根据国际形势有所调整排除故选D8.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联苏抗美 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 20世纪70年代联美抗苏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 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①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③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④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新中国外交的曲折发展过程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21世纪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外交政策在不断调整中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中可以看出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及2011年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确定可以看出合作取代对抗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故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9.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国家不论实力强弱都不能不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从而使中小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议事日程中来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 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 促进了国际新秩序建立C. 实现了生产资源合理配置D. 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答案】D【解析】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参与到国际议事日程中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故D正确经济全球化拉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故排除A项国际新秩序迄今为止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故选D10.戴高乐认为“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A.另起炉灶主要是指否定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建立平等的外交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抗没有关系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主要是要扫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境内的侵略权益然后再与他们发展外交关系也不涉及到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对抗C.一边倒是典型的以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作为标准来指导外交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抛开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是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指导原则11.西方学者指出“许多人认为如果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欧洲带来如此多的灾难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此外战争带来的破坏如此之大许多欧洲人认为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对以上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了欧洲联合的发展趋势B. 否定民族国家在欧洲历史中的作用C. 促成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D. 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取代自由竞争【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欧洲的联合适应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历史上由于民族国家的矛盾导致了欧洲的灾难所以主张欧洲走向联合B.材料主要是讲欧洲民族国家引发的战争对欧洲造成的破坏没有涉及民族国家在欧洲历史中是否起到积极作用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战后是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之上走上了联合并不是因为联合经济才走向复苏D.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和自由竞争故选A12.1956年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 提出“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 该声明()A. 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最终实现B. 缓和了美苏争霸的局面C. 促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 推动了三个世界的形成【答案】A【解析】1956年印度、埃及以及南斯拉夫的声明实际上是在反对美苏争霸主张集体安全而“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有助于新兴的独立民族国家走向联合即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实现 A正确《声明》并不能缓和美苏争霸的局面排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是在1953年排除C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毛泽东提出提出时间是在1974年排除D故选A13.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题中的关键句“君子和而不同”为切入点解答该题“和而不同”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另一种含义也就是“求同存异” 而选项中②④更符合这一思想①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结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法体现出保持的各自不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不属于国际关系领域因此③错误故本题选C14.1955年4月一位美国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报道中的“会议”是指()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D. 不结盟首脑会议【答案】B【解析】由材料“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可知符合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但是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为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会议航向促进会议圆满成功15.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 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 A项错误 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国际上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封锁政策 D项1950年时没有涉及只能选B项16.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告诉白宫幕僚“我们离核战争已经不远了” 10月24日美军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海上隔离和封锁正式启动同时美军进入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向苏联全面核攻击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 德国分裂B. 朝鲜战争C. 越南战争D. 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62年且与核武器相关则指向了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主要是因为美苏两国在核武器上的不均衡局面造成的也使得世界一度笼盖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故D选项正确 A选项的德国分裂在1949年就已经完成故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错误 B选项的1953年就已经结束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错误 C选项越南战争并不符合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及核打击等信息故错误17.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A. 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C. 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D. 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 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应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8.(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国家与美国关系的变化并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18.(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特征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此特征所带来的主要影响【答案】(1)变化由追随美国到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原因西欧各国经济力量迅速发展的促进冷战结束后苏联威胁的消失欧盟多边主义战略推行的影响美国霸权实力的衰落【解析】(1)根据材料“冷战结束后德、法、英三国新生代领导人都较为务实主张逐步淡化欧美联盟建立后大西洋主义的平等伙伴关系”可知变化为由追随美国到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原因可结合西欧经济的发展、欧盟的成立及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等作答【答案】(2)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单极统治与世界多极化冲突加剧影响美国到处干涉他国事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世界政治力量暂时失衡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欧盟等多种力量不断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2)根据材材料二“形成了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世界力量结构显著失衡”“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美国正在企图建立自己对世界的单极统治”可得出特征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单极统治与世界多极化冲突加剧影响可从美国干涉他国事务世界格局失衡地区冲突不断多极化趋势加强等角度作答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方针19.(2)材料二中“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19.(3)材料三中的“会议”在何地召开?在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19.(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答案】(1)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解析】(1)本小问的方针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答案】(2)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解析】(2)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可知反映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可知其意义是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答案】(3)地点万隆方针求同存异【解析】(3)第一小问的地点依据材料三“求同而存异”、“1955年”可知反映的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的地点是万隆第二小问的方针结合万隆会议的史实可知方针是求同存异【答案】(4)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解析】(4)本小问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①两极格局瓦解②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③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多极化格局形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标志着两级格局瓦解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①②③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不能说是多极化格局形成故④不正确故选A2.学者沈志华指出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该时期“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有()A. 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 中日建交C. 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D. 中美建交【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时期的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是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A项的“提出”说法错误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与材料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不符排除D项故选B3.1947年杜鲁门指出“如果我们在领导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就会使全世界的和平受到危害——肯定也会使我国的繁荣幸福受到危害”其根本意图是()A. 遏制苏联B. 援助欧洲国家C. 称霸世界D. 建立“北约”【答案】C【解析】材料“1947年”“肯定也会使我国的繁荣幸福受到危害”体现的是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目的就是遏制苏联从而称霸世界故C项正确 A项错误BD项是C项的具体措施排除故选C4.1947年5月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根据该法案 1947~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当时美国对希、土援助主要是基于()A. 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 美国在西欧的地位有所下降C. 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D. 希、土是北约组织的成员国【答案】C【解析】美国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是杜鲁门主义的体现美国帮助希、土镇压人民革命意在遏制共产主义故选C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故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1947年北约尚未成立故排除D项故选C5.时下“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战略伙伴关系”等新型国际关系名词展现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已经改变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明()A.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B. 新时期各国外交政策发生实质性的变化C.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D. 利益和实力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答案】D【解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经济上全球化进程再进一步发展政治上多极化还没有完全形成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各国外交政策发生实质性改变只是说明他们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些新型的国际关系特征开始出现但是矛盾冲突也依然存在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看出各国共同的追求说明国际关系的特征发生改变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各国外交关系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主要是因为冷战格局结束以后各国力量和实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利益要求有所不同故D正确故选D6.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 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答案】A【解析】作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中的一员法国主动与中、苏发展外交关系这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故B项排除两极格局解体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法国调整外交关系是为了实现自已的战略目标法国与中、苏发展外交关系并不会使其改变自身的价值取向故D项排除故选A7.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再次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战略提出的背景是()A. 反霸统一战线形成B.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 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答案】B【解析】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是三个世界的划分没有体现出统一战线的形成B.从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将世界划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针对新兴的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来的说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多极化趋势在不断的加强C.不结盟运动是60年代初兴起的D.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事件 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20世纪中叶某国际会议通过决议向世界宣告“与会国保证尊重印支三国的独立主权和内政不受干涉印支三国将分别举行全国的自由选举”该文献是()A.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书》B. 1954年《日内瓦协议》C. 1955年《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D. 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日本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关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日内瓦协议》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和D选项时间都过晚直接排除9.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使中国外交活动扩展到整个国际舞台这冲击了文革以来的“左”倾思想这一状况()A. 说明“文革”推动我国外交发展B. 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C. 全面纠正了文革的“左”倾错误D. 改变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使中国外交活动扩展到整个国际舞台这冲击了文革以来的“左”倾思想”表明这一状况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10.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和“对其回击”分别表现为()A. 提出杜鲁门主义成立情报局B. 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经互会C. 成立北约、成立华约D. 成立欧共体成立华约【答案】B【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的现代化“可以说是出师不利”的依据11.(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再度实现统一的原因11.(3)综合上述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两次统一的共同影响【答案】(1)依据德国统一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德国统一是由专制色彩浓厚的普鲁士领导完成的统一后的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立宪是虚专制是实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任人宰割【解析】(1)根据材料“专制王权的基础是旧的土地阶级他们在奥地利是君主国贵族在普鲁士则是容克地主王权与旧贵族结成同盟使国家的命运长久掌握在旧势力手中新生力量的愿望很难得到体现”“在现代化的起点上(即专制王权确立时)力量的配置就出现了错位所以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会有很大不同” 结合所学得出答案【答案】(2)原因东欧剧变两极格局失衡分裂不利于德国经济社会发展两德人民渴望统一德国领导人的努力【解析】(2)根据材料“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反驳道速度不是由他而是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决定的”“历史起码是在不久的将来不会再次给予德国人像1989~1990年这样的机会所以眼下必须采取行动科尔正是抓住了机遇利用民主德国人民急于统一的激情才快速实现了德国的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3)共同的影响都促进了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扩大了德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解析】(3)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入手言之有理即可1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生的变化1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依据【答案】(1)变化东欧由反法西斯民族战争转为人民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力量的逐渐壮大东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解析】(1)由“东欧各国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转变为人民民主革命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欧洲处于苏军接管和共产党造反的边缘……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两极对抗的漫长岁月中优势短兵相接危机迭起”等归纳作答【答案】(2)特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依据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各种力量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超级大国地位衰落国际影响力和干预能力下降中、日、西欧实力和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解析】(2)第一小问由“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元化发展最终形成多极格局但是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转换期或过渡期”归纳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原因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影响【答案】(1)原因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概念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苏联内忧外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解析】(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原因主要有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概念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苏联内忧外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答案】(2)影响使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长期控制导致苏联国际影响力下降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2)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有以下影响使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长期控制导致苏联国际影响力下降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本质问题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义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答案】特点以缓和代替冲突战略收缩灵活务实均势外交本质是美国实力相对衰落的产物为维护美国霸权采取的新战略思想【解析】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中尼克松主义的内容可以看出以缓和代替冲突战略收缩灵活务实均势外交第二小问的本质依据材料结合尼克松主义出现的背景和目的可以得出本质是美国实力相对衰落的产物为维护美国霸权采取的新战略思想【答案】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加速越南战争结束美苏关系缓和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欧、日本等盟国关系改善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解析】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加速越南战争结束、美苏关系缓和、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欧、日本等盟国关系改善、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等方面分析。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总结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总结[本章知识网络][知识方法归纳]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及“冷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1.多极化趋势(1)原因①根源——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②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争和抗衡及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如欧共体、日本与美国间的关系;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侵越战争先后遭到失败,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③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如中苏关系破裂、苏东矛盾等)④第三世界的崛起。
(尤其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渐发展为美苏两大国的争霸,结果削弱了各自的经济力量。
(2)过程①出现: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初露端倪。
②明朗:七八十年代更趋明朗化。
③加强: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格局结束后。
④特点:和平过渡:由长期“冷战”较量引起;在竞争中过渡;五个中心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长期过渡:新格局终归要通过世界主要力量之间长期较量、斗争、妥协来实现,加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新格局不会在短期内形成。
2.“冷战”后国际形势特点(1)紧张与缓和并存: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2)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霸权主义横行,地区冲突加剧,恐怖主义泛滥。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裁军和军控一度有所进展,但近年来,却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向。
三、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的特点、原因、作用和从中得到的启示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1)特点:“一边倒”。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3)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至于孤立。
【单元过关】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2020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阶段性测试(含解析)
阶段性测试题七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解析:“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故C正确;A、D两项均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B错误。
答案:C2.(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与上述材料有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的建立D.经互会的成立解析: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就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资本主义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
实质是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服务的。
从材料中的“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得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2018·北京卷)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并非从欧洲吸引援助,而是美国给欧洲提供援助,排除A。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素养评价(七)(第七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扬州高一检测)1948年11月,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杜鲁门最终竟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杜威,创造了总统大选历史上最令人吃惊的逆转。
这一时期的杜鲁门 ( )A.积极推动美苏“冷战”的扩展B.准备对苏联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C.借助于战争手段遏制苏联D.沿袭与苏联昔日盟友的外交政策【解析】选A。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47年杜鲁门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所以他在连任总统成功后必然进一步推动美苏“冷战”的扩展,故选A;杜鲁门在1947年就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政策,故排除B;美苏对抗主要是“冷战”,没有借助战争,排除C;美国此时积极遏制苏联,所以“沿袭与苏联昔日盟友的外交政策”的说法有误,排除D。
【补偿训练】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解析】选A。
B错在“武装进攻”,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它并没有诉诸武力;C错在因果关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新应用; D的标志事件应是华约组织的建立,故B、C、D排除。
2.(2020·湛江高一检测)下图为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下方人物代表美国政府)。
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意欲利用欧洲遏制苏联B.美苏加紧对中间地带的争夺C.美国未能有效缓和其社会危机D.美苏意识形态之争渐趋常态化【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试图用马歇尔计划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也未能阻止危机的到来,可知美国没有能缓解社会危机,故选C;马歇尔计划是想要利用欧洲遏制苏联,但是并不是材料所表达的信息,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对中间地带的竞争,故排除B;马歇尔计划属于美苏在经济方面的竞争,故排除D。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为周恩来总理手书重要文件关于此文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它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B. 它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C. 它是“一边倒”政策的重要内容D. 它改变美苏主宰世界事务局面【答案】A【解析】图中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它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故A正确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一边倒”、改变美苏主宰世界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2.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是指()A. 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B. 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的霸权遭到挑战C. 美国社会撕裂国内矛盾更加尖锐复杂D. 冷战引发军备竞赛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并没有形成美国单极世界故B项正确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是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缓和为主故A项错误材料是在说冷战结束的影响没有涉及到美国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80年代美国经济不断复苏 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克林顿“经济奇迹” 故D项错误故选B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④不结盟运动兴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题干中电影主题转变的时间是1948年转变后的主题是“威胁”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故①正确1949年为了在军事上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牵头成立了北约故②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1952年故③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独立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独立而酝酿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④错误故选A4.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调整对外政策在亚洲收缩力量 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议越南战争基本结束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A. 源于“滞胀”危机B. 是中美关系改善的产物C. 导致了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D. 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变化【答案】D【解析】A.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滞胀”危机故A项错误B.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C.说法不准确故C项错误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受越南战争和经济危机影响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被迫调整外交政策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变化故D项正确故选D5.二战后在难民问题上美国表面上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在实际操作上却优先安置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美国在加紧宣传其政治价值观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赴美深造并允许美国需要的人才永久定居这些措施()A. 弱化了苏联在全世界的政治影响力B. 压制了第三世界的崛起C. 体现了冷战形势下美国的人才战略D. 适应了多极化发展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美国表面上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在实际操作上却优先安置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美国在加紧宣传其政治价值观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赴美深造并允许美国需要的人才永久定居”可以看出冷战形势下美国的人才战略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6.雷蒙德·加特霍夫指出“缓和是进行冷战的一种更加老练、不那么好战的做法……战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如果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也有能力摧毁对方”这说明冷战()A. 利于遏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B.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 维系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D. 为第三世界的崛起提供了机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战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可知冷战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故选B项冷战格局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故排除A、C两项D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故选B7.习近平强调该外交原则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基于此判断该外交原则是()A. 独立自主外交原则B. 维护世界和平原则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4个‘互’字一个‘共’字”可知习近平强调的外交原则是1953年由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项正确故选C8.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目标的组织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 不结盟运动C. 华沙条约组织D. 经济互助委员会【答案】B【解析】9.如图是刘少奇为纪念某次国际会议召开10周年的题词在这次会议上()A. 妥善解决了印度支那和朝鲜半岛问题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 倡导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伙伴关系【答案】C【解析】“亚非国家人民加强合作、互相支援”“亚非会议”“万隆精神”表明是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1995年1月1日奥地利、瑞典、芬兰正式加入欧盟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实现了欧盟历史上的第四次扩大化欧洲联盟成为一个具有近330万平方公里土地、3.675亿人口、7.4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占全球贸易链43%的世界最大贸易区欧盟这次扩大化()A. 保障了欧洲一体化的稳定发展B. 促进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 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D. 冲击了二战后美苏两极的格局【答案】B【解析】“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欧洲联盟成为一个具有近330万平方公里土地、3.675亿人口、7.4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占全球贸易链43%的世界最大贸易区”表明欧盟这次扩大化增强了实力促进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C错在“开始” 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英两国建交的原因11.(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建交与友好合作的意义【答案】中国重返联合国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解析】【答案】密切了中英关系促进了中英间的贸易往来【解析】12.(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12.(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12.(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答案】(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双方实力状况等方面分析【答案】(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解析】(2)依据材料二中“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对苏联进行包围”“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等关键信息概括【答案】(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长电报” 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解析】(3)第一小问从美苏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彼此的认识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形成凯南“长电报”中的认识的依据从苏联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总结形成诺维科夫报告中的认识的依据从美国的社会性质方面分析归纳13.(1)图一中周恩来倡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13.(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3.(3)指出图三反映的外交成就并说明其影响13.(4)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个实例来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答案】(1)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重要问题的基本准则【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次年访问印度的时候重申此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答案】(2)作用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在会议上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解析】(2)本题主要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回答即可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在会议上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答案】(3)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伴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深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解析】(3)本小题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图片可知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之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一定共识双方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国外交进入到了一个新局面【答案】(4)实例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析】(4)本题主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学生结合现代中国的外交史实可以作答14.(1)材料一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皆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外交现象的出现与新中国初期采取的哪一外交方针有关?14.(2)材料二中的“原则”是指什么?在这一原则指导下 20世纪50年代中国“走向世界”有哪些重大表现?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当时中国之所以提出这一原则的原因14.(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主要原因14.(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1)方针“一边倒”【解析】(1)本小问的方针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方针是“一边倒”【答案】(2)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表现 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原因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解析】(2)第一小问的原则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第二小问的表现结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史实可知表现是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第三小问的原因注意限定信息“国家利益的角度” 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答案】(3)变化由孤立封锁到准备承认新中国原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解析】(3)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三“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可以得出变化是由孤立封锁到准备承认新中国第二小问的原因注意限定信息“国际关系角度” 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答案】(4)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关系国际局势等【解析】(4)本小问的因素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因素是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关系国际局势等。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A. 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B. 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 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D. 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据此依据材料“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排除D是万隆会议的影响排除2.著名学者沈志华教授说“中苏结成同盟的动机除了意识形态的因素外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对于莫斯科而言拉拢中国这样一个亚洲大国加盟其东方战线便有了可靠的屏障而在北京看来只有依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才能有所保障漫长的海岸线也可以受到保护从而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巩固”材料表明中苏结盟是基于()A. 对抗美国称霸的需要B. 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C.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D. 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答案】D【解析】从题干可见题意问的是中苏结盟基于什么样的主要目的“对抗美国称霸的需要”是中苏结盟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意图排除AB不是主要意图也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问的是中苏结盟的主要意图而不是中国的外交政策排除C从材料可知中苏结盟是站在中苏两国自身利益的立场上采取的措施故D正确故选D3.《北大西洋公约》签订以后英国认为它是在冒险法国认为它不是为欧洲安全设计的反而会把欧洲带入更不安全的境地这说明该组织()A. 带有大国的霸权色彩B. 会对苏联产生束缚遏制作用C. 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集体防御的思路D. 标志着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4.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A. 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B. 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C. 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D. 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答案】C【解析】5.某区域 1919年协约国决策者曾考虑将它作为防止布尔什维主义的缓冲区二战后有11个国家和1亿人口被置于共产党政府的统治之下以该区域的国家为主体成立的组织是()A. 北约B. 华约C. 欧盟D. 联合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美苏冷战期间“被置于共产党政府的统治之下”的华约故B正确A是美苏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故A错误CD与题意无关故CD错误.故选B.6.1971年当美国以“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在联合国同时拥有代表权(双重代表权)为条件而支持新中国进入联合国时毛泽东则说“我们不进联合国” 这说明当时中国政府()A. 无意于获得联合国的代表权B. 意在表明与美国对抗的决心C. 没有做好重返联合国的准备D. 决心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答案】D【解析】美国的提议看似支持新中国获得联合国的代表权但实际上是在联合国制造了“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分裂中国的阴谋新中国政府“不进联合国”也就是在反对分裂中国而维护“一个中国” 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强烈要求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就是恢复中国的代表权并非无意获得代表权 A项错误当时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的态度并非有意与美国对抗 B项错误能否重返联合国与做好准备与否无关 C项错误故选D7.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A. 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 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C. 积极寻求大国之间合作D. 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答案】B【解析】两极格局结束后谋求单边霸权主义一直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说明美国不得不认可多极化趋势并做一些妥协故B项正确C项应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非现象本身故C项错误D项仅体现材料最后一句话故D项错误8.二战后标志着美苏关系缓和进入高潮的是()A. 尼克松访苏B. 欧安会召开C. 《赫尔辛基宣言》签署D. “尼克松主义”提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苏是二战结束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访问标志战后标志着美苏关系缓和进入高潮故A正确B只是缓和的表现之一排除《赫尔辛基宣言》只是一个医疗协定谈不上高潮故C正确D只是缓和的开始排除9.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A. 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B. 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C. 扩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D. 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两大阵营对立、欧洲分裂的局面下联邦德国主动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交好维持友好关系这有利于欧洲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A项正确题干不涉及美国联邦德国的做法并不能扩大美苏矛盾排除C项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并不会削弱资本主义阵营本身的实力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是“冷战”结束后的时代主题排除D项故选A10.2005 年 5 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 20 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A.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 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D. 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答案】A【解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使苏联社会内部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苏联解体故A正确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排除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排除C民族问题引发苏联矛盾却不是造成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宣传画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色彩提取反映两幅图片历史变化的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示例信息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说明建国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结盟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中苏关系变化【解析】本题是史实辨析题题干要求提取反映两幅图片历史变化的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首先应对材料图片进行解读图1反映的是中苏友好万岁说明中苏关系处于友好状态图2反映的是打倒苏修说明中苏关系恶化由此可以提取信息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然后对信息进行说明说明时可从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的原因分中国和苏联两方面进行阐述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署《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原因1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80年代美苏走向缓和谈谈你的认识【答案】美苏核力量势均力敌军备竞赛重点发生转移美苏经济发展压力大世界和平运动影响【解析】通过“美苏核军竞赛步伐加快但核力量均势的双方均认识到无法摧毁对方的第二次打击能力”“将研制外空武器作为核军备竞赛的重点”“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双方都需要减少军费开支同时在世界人民要求裁减核军备的强烈呼声之下亦为树立自己“和平”形象”得出答案【答案】是美苏双方利益妥协的行为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以及世界局势走向缓和但双方的军备竞赛并没有结束【解析】决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是国家利益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国家的实力以及国际政治环境美苏走向缓和主要从国际关系以及国家的实力的对比出发13.(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13.(2)材料二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13.(3)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13.(4)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此时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13.(5)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答案】苏联冷战政策【解析】根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肋的生活方式”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指的是苏联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以遏制苏联为主要目标的“冷战”开始【答案】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解析】由材料“柏林墙两侧”、“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古巴导弹危机” 结合所学关联性事件是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答案】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解析】根据“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得出以谈判为主要方式根据“1971年”和所学知识 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 20世纪70年代初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它们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不得不调整对外收策【答案】特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影响造成国际局势的局部动荡【解析】根据“然而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可知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推行强权政治是造成世界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之【答案】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70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 90年代后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材料一佐证了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材料三反映70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材料四反映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14.(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14.(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至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的具体表现14.(3)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答案】(1)原因社会制度的对抗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 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可知原因为社会制度的对抗和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答案】(2)变化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或中国的振兴)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它们开始作为一支重要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新兴民族国家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发展力量其次体现在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可以得出变化为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现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或中国的振兴)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答案】(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因素大国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解析】(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于筹备新的联盟条约的谈判已经进入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客观进程和成立独立国家联盟已经成为现实”可知影响为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素为大国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个方针是()A. 区域合作B. “另起炉灶”C. 反对霸权主义D. “求同存异”【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故D项正确区域合作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反对霸权主义明细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中日之间经济往来和民间交流一直存在但政治上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处于不正常的敌对状态影响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取消日本在华特权B. 日本追随美国C. 朝鲜问题D. “文化大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是影响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影响中日邦交的因素与中国取消日本在华特权无关故排除A朝鲜问题出现时中日邦交就已经处于不正常状态故排除C“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是国内问题与中日邦交无关故排除D故选B3.下列所示图示中能够准确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可知当时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是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故B正确AC具有片面性故AC错误D不符合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B4.“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主张能够于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写入《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并被亚非国家广泛接受主要得益于中国提出()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B. “另起炉灶”的方针C. “一边倒”的方针D. “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D【解析】公报指出一切国家都有权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外来的干涉这与选项中“求同存异”相一致故D正确 ABC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不符合题意5.有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美国领导下的单极格局这是美国一直凭借其“超强”的地位而谋求的二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希望的多极化格局对其最准确的解读是()A. 世界格局朝“一超独霸”发展B. 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C.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政治多极化D. 政治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答案】B【解析】对材料关键信息“单极格局”“多极化格局”分析可知“最准确的解读”必须体现这两个信息故B正确“一超独霸”是美国谋求的单极格局与材料信息和史实不符故A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政治多极化”只能体现绝大多数国家的希望并不能反映美国谋求的单极格局故D错误故选B6.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 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条线”、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 (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一条线”主要是指()A. 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B. 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C. 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D. 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答案】D【解析】根据时间信息“70年代” 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可知“一条线”主要是指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故D项正确A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是新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7.英国议会于2017年3月13日投票通过“脱欧”法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已签署“脱欧”法案并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对这一事件分析错误的是()A. 英国作为欧盟创始国缺乏大国担当B. 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曲折而漫长C. 英国可能错失了借助欧盟发展的时机D. 欧盟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被削弱【答案】A【解析】英国“脱欧”说明英国注重维护国家利益但并不能说明英国缺乏大国担当且英国不是欧共体的创始国故A分析错误符合题意故A正确英国“脱欧”说明欧洲一体化的道路曲折而漫长故B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英国“脱欧” 失去了欧盟的支持可能错失了借助欧盟发展的时机故C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脱欧”使欧盟力量削弱降低了欧盟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故D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8.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B. “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C. “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D. “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答案】D【解析】9.早期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学者大多把它看作美国式慷慨的范例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不少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欧洲崛起的联系并不密切此外有欧洲社会主义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这说明马歇尔计划()A. 遏制了苏联全球扩张步伐B. 有助于欧洲经济的复兴C. 在史学界未形成历史定论D. 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手段【答案】C【解析】A项中“遏制了”说法绝对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有助于欧洲经济的复兴与材料中“不少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欧洲崛起的联系并不密切”不符故排除B依据材料“早期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学者大多把它看作美国式慷慨的范例”“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不少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欧洲崛起的联系并不密切”“有欧洲社会主义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可以得出马歇尔计划在史学界未形成历史定论 C项符合题意美国称霸世界的手段只符合“有欧洲社会主义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 理解片面排除D故选C10. 2016年6月英国“脱欧”沉重打击了面临欧元、难民、恐怖袭击等诸多危机的欧盟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大危机欧洲一体化开始于()A.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B.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C.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D.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答案】C【解析】11.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A. 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B. 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C. 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D. 宣告了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戴高乐主张欧洲应独立与苏联进行接触、交流这体现了欧洲在经济复兴后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是“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B项错误法国是战后初期冷战政策的受益者和支持者 C项错误材料不能得出“宣告了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 D项错误故选A12.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主张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 这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主义”的提出表明()A. 法国反对欧洲体化B. 法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C. 法国与美国矛盾重重D. 欧洲奉行独立自主政策【答案】D【解析】13.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 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 1949年中国全国解放时C. 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14.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举行多次谈判达成了中英两国互派代办的建立半外交关系的协议随后在英方邀请下中国还组织代表团对英进行了贸易访问这一活动反映出当时我国外交方针()A. 由一边倒转向多边领域B.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 以平等互利为基本准则D. 跳出了意识形态的范畴【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坚持一边倒政策的前提下又同英国建立了半外交关系体现了外交方针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中英两国的外交活动没有体现多边外交领域 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英两国开展外交活动的过程没有涉及谈判的具体内容体现不出平等互利的基本准则 C项错误“半外交关系”说明还没有完全跳出意识形态的范畴 D项错误故选B15.据统计 1960年中国粮食净出口265.4万吨主要出口对象为苏联、东欧 1961年从西方国家进口粮食445.5万吨这一转变体现了我国()A. 产业结构的优化B. 外交政策的剧变C. 经济体制的转型D. 发展战略的调整【答案】B【解析】“1960年中国粮食净出口265.4万吨主要出口对象为苏联、东欧 1961年从西方国家进口粮食445.5万吨”主要是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故B正确ACD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6.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A. 马歇尔计划B. 杜鲁门主义C. 经济互助委员会D. 欧洲共同体【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和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经济受到很大破坏 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在马歇尔计划作用下欧洲经济慢慢复苏由此可知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指马歇尔计划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17.(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两例论证该观点并分析美苏关系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17.(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17.(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表现出更加负责的特质”的含义并分析世界可能构筑起相对均衡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条件【答案】(1)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欧洲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原因美苏两国综合国力的变化【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从亚洲、欧洲角度各举两例即可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是美苏两国在不同时期综合国力的变化【答案】(2)态度由孤立主义到支持欧洲一体化原因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遏制苏联和防止德国的复仇主义的危险实现战后大国霸权的需要美国自建国以来的救世主情结和自信所致减轻西欧对美国的依赖成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帮手为达到解放“东欧” 增强资本主义阵营实力的目的【解析】(2)从“长期以来美国的孤立主义盛行”与“二战后不久……积极支持欧洲联合”可知态度从孤立主义到支持欧洲一体化原因从“二战后苏联的实力与日俱增”“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实现大国霸权采取‘借力’的方式”“美国人自认为肩负着由上帝安排的拯救全人类的使命”“以达到‘解放’东欧的目的”等材料中分析作答【答案】(3)含义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条件各国在处理分歧时应求大同、存小异实现利益共享各国领导人均衡政治理念的增强国际和平与民主势力的壮大各国、特别是各重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均衡增长【解析】(3)通过“政治均衡与政治失衡都以新的形式出现”可知是多极化趋势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18.(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18.(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至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的具体表现18.(3)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答案】(1)原因社会制度的对抗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 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可知原因为社会制度的对抗和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答案】(2)变化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或中国的振兴)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它们开始作为一支重要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新兴民族国家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发展力量其次体现在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可以得出变化为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现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或中国的振兴)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答案】(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因素大国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解析】(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于筹备新的联盟条约的谈判已经进入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客观进程和成立独立国家联盟已经成为现实”可知影响为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素为大国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比较图一、图二、图三提取其中任意两项有关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信息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这些信息进行说明【答案】示例信息1 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对立转变为合作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度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孤立改革开放后通过招商引资、加人世贸组织等行为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经济的联系与合作信息2 中国由融入世界市场到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初期的改革与调整逐步融入世界市场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不仅加强了与世贸组织成员、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等国际组织的合作而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图片中描绘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找出三幅图片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国内外环境进行解读20.如图,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图二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婢毗长母图三:毛泽东会见尼克松行图四:联合国安理会6个常住理事国百脑会唔请回答:(4)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个实例来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答案】(3)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上海公报》影响:中美邦交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6分)(4)①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90年代以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③)2001年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了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活动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新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影响;第二问主要考查了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第三问主要考查了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21.(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方面所取得的外交成就21.(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拓“新型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具体表现21.(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当代价值【答案】政策一边倒成就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答案】特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开展全方位外交合作共赢表现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解析】【答案】当代价值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环境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22.(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至7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时期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22.(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答案】(1)变化提出时主要强调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关系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逐步推广到处理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适用于处理一切国家之间的关系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美国试图缓和并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美国企图利用相关原则限制和谴责苏联霸权的扩张【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时更多强调的是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1956年11月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时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样就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大到处理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适应于处理世界上一切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分析变化即可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社会背景可知尼克松时期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美国试图缓和并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美国企图利用相关原则限制和谴责苏联霸权的扩张【答案】(2)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承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解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承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
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
”这段话表明( )A.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B.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C.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D.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解析:据材料中“1946年”“丘吉尔”等信息,可知斯大林指的是“铁幕”演说,该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由“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可知,美苏开始由同盟走向对抗,故D项正确。
答案:D2.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到:“美国采取措施以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这也就是保护美国的安全——它就是保护自由!”为此,美国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发动局部“热战”D.成立北约组织解析:“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杜鲁门主义”,题中的“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体现了这一观点,故A项正确。
答案:A3.“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当代史学家帕尔默的这段话,比较恰当地评价了( )A.罗斯福新政B.关贸总协定C.“马歇尔计划”D.欧洲共同体解析: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与材料中“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相符,故C项正确。
答案:C4.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
”下列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 )A.华约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答案:A5.导学号64610098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
”其依据主要是( )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C.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解体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解析:“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说明西方不能主导整个世界,这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与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有关,故D项正确。
答案:D6.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解析:“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说明吉斯卡尔·德斯坦的意图不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材料意思是既要反对美国庇护,又不反对美国,说明其主张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项正确。
答案:B7.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美国这样做( )A.使日本趁势恢复发展经济重新崛起B.是为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C.是把亚洲作为了美苏争霸的重点D.导致了朝鲜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解析: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末,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逐步确立、美苏争霸的时期,美国在此时扶植日本主要是为了使日本重新崛起以巩固其在亚洲的利益,故A项正确。
答案:A8.《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A.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会议号召亚非人民团结起来,维护领土主权完整,改变被摆布的命运,由此可推断此次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亚非万隆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
答案:B9.有学者指出,我国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 )A.提出“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日邦交正常化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故B项正确;A、C、D三项分别是在1949年、1972年与2001年,均排除。
答案:B10.“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这里的“它”是指(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为解决国家间领土分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C项正确。
答案:C11.1971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表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缓和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C.第三世界的崛起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解析:根据材料“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可知,原因是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地位日益强大,故C项正确。
答案:C12.1972年,中美两国举行会谈。
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
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
这次会谈的成果直接促进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D.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直接促进了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故C项正确。
答案:C1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
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答案:B14.哈佛大学的史迪文教授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去的20年,我们又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对此段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解析:注意材料的用词“最和平的时期”,同时“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这些暴力冲突不断,恰好说明“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为总体缓和,但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故D项正确。
答案:D15.导学号64610099“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这表明( )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间势均力敌解析:题干材料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独霸世界,但美国越想称霸越会加剧其与世界各国的势力均衡,可知选B项。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
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
——[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
(6分)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冰岛1971年12月8日英国1972年3月13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72年10月11日澳大利亚1972年12月21日新西兰1972年12月22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2)根据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8分)(3)你认为19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参考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
作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抗苏(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
(3)原因: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
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
17.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并深刻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
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
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
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于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
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杜鲁门《国情咨文》(1947年3月12日)材料二 昨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政治家和军方高官们称尼克松是一位外交政策天才,熟悉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这方面能力无人可以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