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性善恶论
善恶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
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孟子·告子上》写道:“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就是说,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好象水总是往低处流淌一样。
与之相对立的是荀子,他提出“性恶论”。
《荀子·性恶》写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认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经过教化,才能去恶从善。
还有人提出“性无善无恶论”;也有人提出“性有善有恶论”。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
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
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与“性”相对的是“伪”。
“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
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
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
人性善恶论
人性善恶论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孟子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在初生伊始,体内就存有种种善的因素,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这“四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但是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凡是没有教养过的东西,都不会是善的。
在这儿,他的意思就是人在出生时,本质上就是恶的,和孟子的观点正好相反。
西方的很多哲学家也都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性本恶,如阿奎那、但丁、马基雅维利、马丁﹒路德、加尔文、斯宾诺莎等,基本上,大多数西方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由于他们宗教文化的影响。
我认为人生来是无所谓善恶的,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一切活动都靠的是求生的本能,这个时候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根本上并没有善恶之分。
就像两只花猫,你能说这只猫是好猫,那只猫是坏猫吗? 对于一个自己不能思考的东西,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们所谓的善恶,我们怎么能说他是善或者恶呢?更何况我们对于善恶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一切概念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为定义的,没有任何先天的成分,是社会的产物,不属于社会的动物和人是没有办法具有这些东西的。
而且善恶的划分标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内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心中的善恶尺度也是有所差异的。
人们用不同的价值尺度衡量同样的事物,得出来的结论当然也是不同的。
人的意识来源于现实世界,人所有的情感,观念都来源于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离开了社会,没有后天的教育,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狼孩,狼孩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完全和狼一样,不同于人类,就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是狼的环境,他并没有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人类的意识,具有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除了身体长得像人,他再也没有和人相似的地方了。
所以说,影响一个人品质的形成不在于他先天的因素,而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先天基因影响的只是人的性格,而不是人的品质,一个人善良与否,在于他所接触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是否良好,根本没有所谓人性本善或者本恶之分。
100条人性善恶的真相,看清社会一定要了解人性
100条人性善恶的真相,看清社会一定要了解人性1. 利益分析法:道德规则放在嘴上(表象和手段),利益斗争规则放在心里(本质和目的)。
2. 不能听着他人说什么,要按照他做什么来判断。
3. 如果你想的得到一个人的帮助,首先要想到你能给对方提供什么?4. 陌生人之间除了利益,不会产生其他关系,金钱就是最好的表达。
5. 每一个言行损害了谁的利益,增加了谁的利益,这样来划分人际中的敌我关系。
6.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7. 人性天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为别人着想,一切言行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参透人性者得天下。
8. 从利益角度去分析人,参透自私本性,人性善恶要以利益大小为参照。
9. 不要相信任何人,利益越大的地方,人性就越自私。
10. 一个人之所以能被伤害,是因为他太紧张这个东西,之所以紧张是因为缺乏。
11. 太重感情的人,日子终究不会好过,信任依赖念旧,分分钟让你万劫不复。
12. 有些人与你越走越远,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不需要你了。
13. 人这一辈子一切的郁闷和寂寞基本上都是因为缺钱和缺爱,而缺爱的本质还是因为缺钱。
14. 婚姻忠诚的前提是能不能互相满足,婚姻本身的价值就是整合资源,共同成长才能避免淘汰。
15. 家庭的核心不是感情而是经济,没钱你这个人就不重要,用钱讲感情。
16. 能干大事的都有一个特质,就是极致的理性。
17. 你的吸引力不是来自于你有多爱他,而是来自于你的优秀程度。
18. 所有的关系都会结束,只有你的口袋靠得住。
19. 很多穷人可以白头到老,是因为他们没有换掉对方的资本。
20. 女人魅力不够,她才觉得男人花心,男人实力太差,才会觉得女人现实。
21.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无需面对谁都做好人。
22. 人的伤心大多是因为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23. 不要为了面子做好人,人性都是欺软怕硬。
24. 少花时间在维护关系上,多花时间在强大自己上,这才是关键。
25. 结果是好的,过程的瑕疵不重要,不对任何人有道德期望,就不会受伤。
【作文】人性善恶论
你这等丑陋的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个小丑,你还来问我天堂和地狱的秘密? 武士恶狠狠地骂了一句,然后刷地拔出剑来,举到老僧头上。他满脸血红,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头。利剑将要落下,老僧忽然轻轻地说道:这就是地狱。霎时,武士惊愕不已,肃然起敬,对眼前这个敢以生命来教导他的老僧充满怜悯和敬意。他的剑停在半空,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这就是天堂。老僧说道。顿悟:善恶常在一念之间。一切恶念、恶言、恶行,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地狱;一切善念、善言、善举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天堂。如果人人都能弃恶从善,即使是地狱也能成为天堂。
因此,每个人都要静坐常思己过,经常检点审视自己的内心,摒除心中的恶念,放弃伤人的恶言、恶行。让自己的心灵纯净,才会得到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安宁。7、论善恶_初中议论文600字 许多人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又有多少人懂得善恶,知晓因果报应呢?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冷漠的人,虽然社会上总是会报道很多命案和危险,但这并不是所谓的凶手造成的,改变他们本心的是这个社会,复杂多变,阴谋无处不在的世界。所有人生下来都是个幼稚的婴儿,都一样拥有善良的内心,可长大以后的结局却截然相反,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天生的恶人,只是在一些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们接受了错误的观念,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一定的伤害,所以他们也无非就是用错了去向这个世界讨回公道的方法。
性恶论和性善论
另外,性善论中性、心贯连一气,使得人性 论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性恶论则性、情相 通,而情又具体化为了物质欲求、感官需要 和心理变化,增添了人性中的现实性。
性恶论与性善论的相同之处
两者都鼓励通过后天努力达到善的目标:性 善论为人们设想了圣贤的高尚道德境界,以 激励人们自觉向善,努力至善,实现理想人 格;性恶论则用理想的礼义规范指导人们改 造本性,激励人们通过发奋努力使人性化为 善,达到善境。 在有关人性的说明上,两者也有着相通之处: 都从生理感官和生活需求上谈人性及人性欲 望;都强调了道德伦理的修养,谴责只求私 欲的不道德行为。
荀子的性恶论的“性”与“恶”,性是自然 的性,不用学习就得到,不可努力就获得。 伪是能够学习和致力于就可做到。伪有两个 意思:一是作用方面,即人为;二是结果方 面,人为所养成的人格。他的性恶论是说人 只顺从自己的自然本性的时候,会引起坏的 结果,而“善”是后天学习和努力而得来。 可以看出荀子是一经验论者,是由后果论看 人性恶的。
在对至善的方式上,性善论更注重个人的修 养和锻炼,既然人性是善的,那么只要上到 天子诸侯,下到黎民百姓都在行动上遵守善 行,尽自己努力达到善境,则人人都有至善 的可能;性恶论则更注重明君圣主的化性起 伪,既然人性是恶的,就不能靠个人自觉来 改变,而是需要圣、王强迫改造性恶,也只 有通过圣人的努力创造礼义教法来感化众人 才能使社会至善。
什么是性善论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 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 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 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 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 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 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 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 孟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 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 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 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 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 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在《孟子· 告子上》,孟子说:“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也。”
【人性善恶论111】人性善恶论
【人性善恶论111】人性善恶论人性善恶论 ------善恶之本源何为善?善是人类社会中的概念,指的是个体的言与行对于他人的精神、肉体、财富等具有正向增加的作用或者减少损失的作用,这就是善!善分为善念、善言、善行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又具体可以划分大小。
何为恶?善也是人类社会中的概念,指的是个体的言与行对于他人的精神、肉体、财富等具有反向减少的作用或者阻止增加的作用,这就是恶!恶分为恶念、恶言、恶行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又具体可以划分大小。
生物的生存本能就是索取,并且都倾向于尽可能的索取自己所需,在动物中不存在恶,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哪怕同类相残也无所谓对错善恶,这是动物界自身演化出的规律。
但在人类社会中,索取必须是有限、有节制的,一般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伤害到了他人就形成了恶。
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所谓恶就是一种过度的索取!人虽有别于动物,但是这种不断索取的本能倾向与动物依旧是一样,所以人的身上天生就存在着恶的一面!区别是有的人身上的索取本能强一些,有的弱一些!这种索取本能不断地遗传给后代,并且加入了每一代对于这种本能的影响和修改。
生物从自然界索取所需,得到满足,就会在精神上产生满足感,愉悦感,产生生命是如此美好的体验,在这个时候在生物的眼中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这个眼中世界包括其他的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这种满足感、愉悦感、美好感的体验会逐渐的迁徙到外界,映射到自身以外的动物、植物身上,由此产生了不愿破坏这种美好东西的心理,从而形成了善,区别是有的体验深刻些,有的体验肤浅些,这种体验印刻在基因之中,并且加入每一代影响修正不断地遗传给后代!善恶同源,皆出自于生物生存的索取本能,是这种本能演化到一定的阶段而出现的,恶的存在是索取本能的必然,善是演化的更高层次才出现的,所以善恶形成有先后,先有恶而后有善,并且本能演化出善恶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恶易,善难!云横秦岭遮望眼于渭水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人性论--善与、恶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
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
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是后天形成的。
没有哪个坏人是天生的,只是因图一时享乐,经不住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一般而言,对人性的哲学分歧主要有6种:(1)人之初,性本善(孔子)(2)人之初,性本恶(荀子)(3)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接近本恶说)(4)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5)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6)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以笼统的分类应该只有本善说和本恶说,都似乎很有道理,在西方本恶说占上风,因为,西方人没有儒家思想的固有框架,而东方特别是东亚,儒家思想的强势让多数东方特别是中国人无法接受本恶说,主要就是因为这句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但是这个“性”应该有多种含义,也就是说应该是广义的。
性质,性情,性格,性别,性欲……都是从“性”开始的。
也说明了它的广义性。
实际上人之初“性”本“色”,这也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孔子也说过:“食色,性也!”就是说它本来就是和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
所以性本来就是天生的。
他后天形成的只是在发展它利用它和操作它。
法国学者Raymond Around 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说:我并不否认一场会议里的桌子两边的人有其一定程度的对立,我只是认为,你不可以因为他们有某些观念和见解,就把他们一分为二,说一个阵营是善的化身,属于未来,代表理性,一个阵营是恶的化身,属于过去,代表迷信。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首先要界定善与恶的界限,然而,这才是不可探讨的,因为,随着时代和人类的发展,每个时期善和恶的标准都很模糊,正是因为这样的模糊,才导致这个问题的不可考!比如,把人逼迫到极端(比如饥荒),人就会表现出动物性,残暴,极端自私,当人们饿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同类又有什么不可食用的?英国著名的探险队在18世纪在北极探险的时候,最后全军覆灭,到最后这些被当作英国英雄的人自相残食,而几十年后当人们发现他们的尸骨的时候,人们发现他们尸骨上都有用刀砍割的痕迹,经过权威法医的鉴定认为是互相残割食用的痕迹。
孟子中的人性善恶论
孟子中的人性善恶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人性的看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中,他提出了人性善恶论,即人性本善的观点。
本文将对孟子的人性善恶论进行探讨,探究其思想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人作为人的本来属性。
他相信人类在天性上具备了追求善良的内在倾向。
他认为,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即使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恶行,也只是被外在因素所迫,而其内在的善性并未改变。
人性的善良表现在对于他人的关心、慈爱、善行等。
孟子以“父爱之于子,子之爱于父;兄也爱诸兄弟,仁也爱诸仁”为例,强调了人性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关爱之情。
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是人性中最根本的特征。
二、人性善良的发展尽管人性本善,但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需要在正确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和发展。
他提出了“四端”的概念,即仁、义、礼、智。
这些品德的培养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内在的善性。
首先是仁,孟子认为仁是最基本的品德,包括慈爱、善良、关爱他人等。
他认为,只有通过仁的实践,人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善性。
其次是义,义强调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只有按照义的原则去行事,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是礼,礼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规范和仪式。
通过遵循社会的礼仪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最后是智,智是指人们的智慧和理性,通过智慧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仁、义、礼等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个人的行为。
三、影响后世的意义孟子的人性善恶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孟子的人性善恶论为后世的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正确的培养和教育,每个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这一观点对于教育机构和个人的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人性论第九讲:善与恶
人性论第九讲:善与恶本讲我们将讨论休谟道德哲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该观点主张,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情感,而不是理性。
这种观点在哲学上被称为“情感主义(sentimentalism)”。
情感主义在西方道德哲学上的影响极大,已经成为这个领域几种占主导地位的学说之一。
1.道德判断要了解休谟的道德哲学,需要一些背景性的思考。
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下道德判断的几个基本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看看休谟所反对的那种观点,即理性主义的观点,是如何理解道德判断的。
这样,通过对照就可以看出,休谟的道德哲学究竟特殊在哪里。
在道德哲学讨论中最常见的例子是关于撒谎的。
我们看到甲对乙撒谎说,“S公司今年业绩下滑了”。
甲这样做是为了让乙出售S公司的股票,自己趁机买入。
我们说,甲这样做是不对的。
作为一个道德判断,我们这样说当然不是指,甲对S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是指甲对乙这样做出判断,这个行为本身是错的。
前面提到的“错误”是一种知识性的错误,而后面提到的“错误”则是指,在道德上是应该受到指责的。
我们的这个关于其行为对错的判断,就是道德判断。
我们做出这个判断,就意味着,甲不应该做出这样的行为,并且,如果换做我们自己,我们也不应该这样做。
我们可以从上述分析中总结出这样几个要点:a)道德判断依据的是行为的某些特征;b)道德判断所针对的是做出行为的人;c)道德判断的作用是鼓励或阻止人们做出所判断的行为。
这几个要点在撒谎的例子中是这样体现的:a)甲知道S公司的业绩状况,并且,甲告诉乙S公司的业绩状况不好;b)乙就是做出错误行为的那个人;c)如果乙知道自己做出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他以后不会这样做了;对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
显然,这几个条件都是必要的。
缺少a),我们将不知道道德判断所约束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具体行为。
我们是依据行为的具体特征来确定道德判断适用的行为是什么。
缺少b),就没有谁会为行为负责,没有人会因为善而得到赞扬,也没有人因为恶行而受到批评。
善恶论
纵观人性论,主要有两个声音,那就是性善论和性恶论。
人性论的核心是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性善论和性恶论分别给出了善和恶这两个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就事实而论,性善论和性恶论之所以争论了如此漫长的时间也未有结果,是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也就是根据对人性的主张不同,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人性观,并各自提出了应该怎样去对待人。
因此,人性无论是归结为(主张)善还是本恶,都无法完美的诠释、演绎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众多人在心理学已经很发达的今天仍然在讨论着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花精力去专研心理学,却需要对人性有着一个根本性的认识,所以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依赖哲学思考,但继续围绕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思考是无法真正地认识人性的,而只是接受一种观念、一种主张。
我们需要回答事实中去。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核心观念分别是善和恶,所以何为善、何为恶的问题显然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这样去想:善和恶是属于哪方面的范畴?自然界存在善和恶吗?什么的心理、行为是善的而什么样的又是恶的?人的行为是否绝对存在着善和恶?判断善和恶的标准是什么?是谁在判断?经思考后不难得出,自然界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弱肉强食——所谓欺负弱小而畏惧强者,并不算是恶,但若是放在人类社会,这就是恶了,所以可以说,人作为自然生物,其本性中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善和恶是人的社会属性。
而人类社会中有被普遍认同的心理和行为标准,这就价值观,或称为道德。
抢夺,是违背道德的,是恶的;奉献,是符合道德的,是善的。
但正是由于道德的规定性来源于人的普遍认同,那么就一定会存在盲区,也就是人的特殊心理和行为而导致的无法进行价值评估和判断,如同A、B、C三人互不相识,而A为了帮助B而侵犯C,这就介于利他和害他之间的行为,难以进行善和恶的判断。
而也同样是因为道德的规定性来源于人的普遍认同,根据时间、空间的不同,价值观又会存在差异,如美国买卖黑人充当奴隶,这在当时根本是不违背道德的,而在今天则根本是违背道德的。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论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论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人们对于人性是天生善良还是天生恶劣的看法不一。
这个问题涉及到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探讨。
本文将就人性的本质以及善恶论进行探讨。
一、人性的本质从哲学角度来看,人性的本质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感性和欲望。
他认为人的理性部分应该掌控感性和欲望,以实现道德和理性的至善。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是社会动物,需要生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幸福和完善。
心理学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冲动的、本能的。
他将人的个体心理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并认为人的一些冲动和欲望会受到超我(道德观念)的约束和自我(理性和现实考虑)的调节。
社会学方面,人性的本质常常是通过社会环境塑造出来的。
社会学家恩格斯认为,人的本性是没有固定的,而是在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
人首先是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对于人的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总结来说,人性的本质是多元的,涉及到道德、心理和社会因素。
人的本质的具体内容因个体而异,并非统一而定的。
二、善恶论善恶论是对于人性的道德判断。
不同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于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追求至善和道德的。
柏拉图认为,人性的善是理性部分的掌控感性和欲望,实现人的最高价值。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追求幸福和完善,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来实现。
而尼采则提出了道德的颠覆和超越。
他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力量和意志的追求,道德和善恶是被创造出来的,人应该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追求个体自由的表达。
至于恩格斯的社会学观点,则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善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恩格斯认为,无论是善恶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道德行为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总而言之,善恶论是对人性道德的评判。
不同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人性的善恶有不同的见解,但无论如何,人性的善恶是多面的、复杂的。
人性本“私”的善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也,伪也。
”而人又为何要有道德?因为人们要生活的好一些,有必要相互合作,所以荀子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
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
”人必须联合起来才能统治自然界,而有了社会组织那么就一定要有一定的规则,这规则就是人们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道德”,所以荀子认为:因为人有“智”,所以人能向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著名的论证就是“恻隐之心”,这个论点以前在李宗吾的《厚黑学》也有所提及,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生来而有的,那么人又如何向“善”?孟子认为既然人性本善,那么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人就能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是有“善”才为人,无“善”与禽兽无异。
我觉得将人性原本的东西说成善恶本身就是太过绝对的理论,因为这里的“善恶”是以人类社会约定的是非观的基础上来判定的,而如果要从本质上去探讨人性那么理应抛开社会组织的“善恶论”。
关于人性的本质向来是中国哲学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便有五种学说:一是孟子认为的人性本善,二是荀子认为的人性本恶,三是告子认为的人性无善无恶,四是汉朝的杨雄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五是人性既可善,也可恶。
最后一个观点我只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里看到,所以不知道其思想的代表人物。
先前也说若单纯的以“善恶”似乎过于绝对,不过若真是要用这种是非观来讨论人性的本质,我认为人性应当是有善有恶,也就是说人性内含有善恶两种成分。
用一个字来说的话,应该是人性本“私”吧,而这里的“私”虽说有自私的意思,却也并非是贬义词,当然更不是褒义,而是一个客观的形容词来描述人性的本质。
你不能完全反驳其中任何一家的观点,因为不管是荀子还是孟子所阐述的道理都有他正确的一面。
这里我只能用另一种思维尝试去诠释它。
而可能比较可笑更甚滑天下之大稽的是,我的观点来自于与哲学似乎没有一丁点关系的某个数学定律,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定律的内容大致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我只举出前面的话,因为后面关于引力大小的论述与此无关。
善恶论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以下简称尤):当然知道。
苏:那么我问你,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是善行还是恶行?尤:这些行为自然都是恶行了。
苏:可是,如果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了危害自己祖国的敌人,这是恶行吗?尤:不是。
苏:如果这个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尤:不是。
苏:你刚才讲欺骗、奴役和偷盗都是恶行,怎么现在又认为不是呢?尤:我的意思是对朋友、亲人实施上述行为的话是恶行,而你列举的情况都是针对敌人的。
苏:好吧,那么我们就专门讨论一下对自己人的问题。
如果一个将军率军作战时被敌人包围,士兵们因伤亡、困乏而丧失了作战的勇气。
将军欺骗他们说:“援军即将到来,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将敌人一举歼灭吧”从而鼓起士兵的勇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我想这是善行。
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不肯吃,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
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是善行。
苏:如果有人发现他的朋友绝望得想自杀,就偷走了朋友藏在忱头下的刀,这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是善行。
苏:你刚才说对敌人的行为,即便是欺骗、奴役、偷盗也不是恶行,这种行为也只能对敌人,对自己人的话是恶行。
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尤: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
尤苏戴莫斯信服地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观点。
从形式上看,孟子和荀子对待人性的态度是一善一恶,截然相反,但从二者的取向来看,二者又是相同的。
孟子把人的仁义礼智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人的自然性,还承认人的口眼耳鼻的本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认为不能让人的自然性去腐蚀人的社会性。
荀子把人的自然性视为人的本性,但他认为不能让人的自然性任其发展,如若顺着人的本性发展,那么社会生活将无法进行,因而需要社会道德和礼法来矫饰人的本性,从而通过“人为”,使人施行善的行为。
大卫休谟《人性论》(转)
大卫休谟《人性论》(转)大卫休谟大卫·休姆(David Home)(后来改名为休谟/Hume)在1711年4月26日(儒略历)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Ninewells)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
休谟在长大后偶尔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言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
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
《人性论》《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 、。
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 ,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卷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
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 。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
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
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
人性善恶论222
人性善恶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二位大师都错了,都走向了极端!首先人性之中必然存在着恶,或者说是恶的倾向,这是生物的本能,不可抹杀!人性中的索取本能不加限制,必然会发展到恶的阶段。
人类社会是靠着法律和道德这两个武器对人性中的恶进行节制,现代社会是以法律为主,道德为辅对人性中的恶进行限制的。
人性中也必然存在着善,否则那就成了野兽,早就被毁灭了!人性中善恶皆有,只是每个人的人性中善恶的比例不同罢了!量化一下,假设人性中善恶值的总和是十,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走极端在两头的人是不存在的,既没有十恶无一善之人,也没有十善无一恶之人,十恶之人必然会被外界毁灭,因为这种人分明是野兽,毫无人性,会早早的因为过度索取被社会法律所毁灭。
十善之人必然会自我毁灭,因为自身的善不允许周围和已知的范围存在痛苦,自身过度的付出最终自我毁灭,这种人哪怕毁灭自身也不许周围有痛苦存在,除非真的有佛祖的存在割肉喂鹰,所以九善、九恶已经是人性的极致了,留下的一善、一恶是自身存在延续下去的根本。
其次,人性善恶值大体呈现正态分布,即五善五恶之人最多,六善四恶和四善六恶之人次之,以此类推,九善、九恶达到了人性的极致。
人在日常生活中大体上处于善恶平衡状态,所以大体上是维持善恶的中性状态,善恶区分不明,但总有些极个别的人一眼看去就不是善茬,那是因为其人性中恶远大于善,属于三善七恶或者二善八恶类型的,人性中的善与恶总是相互制约的,这种人的攻击性远大于一般人,所以应该尽量避免与之发生冲突!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一眼看过去就很善良的人,是因为其人性中的善远大于恶,属于七善三恶或者八善二恶类型的。
人性中的善恶是天生注定的,后天的教育、环境的等因素极难改变人的本性中的东西(善恶比例),其影响微乎其微!但可以对善恶进行显性与隐性的处理,即尽量的扩大人性中的善的一面的力量和覆盖面,同时又尽可能的让人用理性用下意识去排斥、压制人性恶的一面。
看上去通过教育通过环境的改变将恶消灭了,改造了人性,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只是将人性中恶的一面深深的隐藏了起来,变成了隐性的,将人性中善的一面扩大化了,表面化了(浅浅的覆盖在了恶的表面)!这就是教育在人性善恶中的作用!所以对于人性,我们不能妄图改变什么,我们只能尽量的激发影响其善的一面,同时尽量的压制恶的一面。
伦理学知识点19 人性之善恶问题
3、法家思想
韩非 (1)认为凡人皆利己(“自为”),这是人 的本性 (2)人与人的关系无非就是赤裸裸的利害 关系
4、告子思想 性无善无不善论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 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 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 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 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 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
二、人性之善恶问题 (一)先秦 1、儒家
1)性善论 孟子:仁、义、礼、智是人生来就具有
的,所以人先天就是善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
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 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 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 蓰而无筭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2)性恶论 荀子思想:主张“性恶”,
(1)“人性”指人的自然属性,如果顺从这 种自然本性而任其发展,就会产生恶性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 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 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 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 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 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 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 也。
言就是气之性,并非人生后才有的。
(2)“天地之性”以“无不善” (3)“气质之性” :“1)“性即是理”,为“天命之性” ,“性 无不善”
(2)“气禀之性”的“性”是禀气而来的, 由于禀气不同,因而有善、恶之别。
3)朱熹
(1)“性即是理”就是所谓“天命之性”, 凡人皆有此性,本无差异,它是万善的根 源
人性论
超越传统,完整人性的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由于革命政治因素的干涉,“五四”的启蒙人物中断,个人解放自由以及人性书写在以后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延安文学中不断地被遮蔽。
进入当代文学,文学中“人”的书写不断地发展,虽然在发展中在不断地起伏。
纵观当代文学,“人性”摆脱政治革命的因素,超越传统,在不断地回归。
这种对传统人性论的超越的“人性”回归,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尊重与认同人的自然本性是指人的动物性需要和动物性能力。
当代文学中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尊重和认同是对传统人性论观念的一个超越,在人性意识上不断地觉醒。
传统的人性观念将道德性作为人性的特质,中国人性论的实质内容是人的道德情感和理性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其主导观点是认为二者是对立的,要存天理灭人欲。
人性实际上就是人的道德性,人是道德的动物,德性论的人性善理论是中国人性论的最大特点。
孔子认为“仁者人也”,如果我们把仁做广义的理解,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的话,那就可以说,这个命题表明了人的社会性,而如果我们把“仁”作为一种道德情感、道德品质或全德之名来理解的话,那么所谓“仁者人也”,就是说只有具备道德的人才能算作人,或者换句话说,道德是人性的特殊规定性。
(四端说)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道德。
人先天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个善端,把它引伸出来就是社会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规范,把它发挥出来就是善行善德。
这四个善端就是人均先天存在的一种道德的起点,是人性的重要表征。
上述荀子所说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这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社会性,在于人有分工合作,而之所以人能够在分工合作中和谐相处,在于人有/义,义即道德,也是说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道德性。
实际上在以后人性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人性善恶的辩论,还是等级论的人性论,还是性情关系的讨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论,其思想前提均认为人的本质是道德,善恶无非是道德价值意义上的善恶,等级也无非是根据人保有道德属性的多少而加以区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人性是什么?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
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问题。
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国的一些难题,也许可以从人性论这个问题上着手。
人是社会之本。
因此,社会规范和法规法制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之上。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古今中外在人性论上的几种主要流派,以及它们在社会政策上的影响.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和正误,总结出比较客观而且符合中国现实的对人性的新认识,并指出如何通过这种新认识来指导中国未来的进一步改革,同时也对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整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也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一些对策.一,性善论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这种理论是儒佛道三教中共有的特征。
在佛教中,强调佛在人心中,人人心中都有佛.尘世万物都是“业”障。
因此,要脱离尘世的烦扰,潜心向佛,发现自己心中的佛.佛家真正意义上的佛不是神仙,而是一种极度慈善,极度祥和,极度平静的境界。
在道教中,追求的是人的“真"。
所谓的“真”不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的本来的真性,天性,本性,是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所以,道家讲究的是修心练性,返朴归真。
也就是老子讲的“复归于婴儿."当然,占中国古代主流地位的还是儒家文化。
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
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
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
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
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所以,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礼”制。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那么由谁来进行这个工作呢?当然是由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已经使得自己得到了“礼”的教育,然后就可以管理百姓,还可以再把“善”传播给那些没有读书的平民百姓.由于“学而优则仕”,那些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负起了教化世人的责任。
古代学子人生发展方向就是:苦读,求官,做官,然后退隐,著书立说,教书育人。
因为要依靠这些士大夫们来管理和教化百姓,所以朝廷就要对他们尊重;因为他们在世人眼里是道德模范,所以就必须要维持他们的形象和面子。
在古代的制度下,法律只是用来对付老百姓,对士大夫阶层是有特殊礼遇的。
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原则.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一直存在“民不可告官”的规矩。
老百姓要告官,就是侵犯了“士大夫”的道德尊严,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先把告官的人打一顿,然后再听案子。
如此一来,没有天大的冤仇,谁还敢告官?没有熊心豹胆,没有铁布杉金钟罩的功夫,谁还敢冒着挨棍子的危险,替别人出头打官司?由于民不可告官,所以官也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搜括民财。
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所以,性善论也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
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性善论的局限性。
一方面,性善论强调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必须的。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注重道德教育。
但是,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
光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古人也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每个朝代一开始都要迅速制定法典,用来治理国家。
但是由于性善论授予了士大夫阶层一种道德优越感和特殊权利,给了他们腐败的机会。
正是腐败的积累和泛滥,才导致古代社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动荡和战乱。
所以,性善论是不足以遏制腐败的。
二,性恶论同中国的人性观恰恰相反,占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是“性恶论”.西方社会占有主导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苏基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种磨炼之苦.性恶论在社会和政治理念中的体现,就是对法制的重视。
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社会就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预先设立行为规范。
所以,国家建立,首先要成立宪法,并奉之为国家的行为准则,不得违犯。
官员上任,要宣誓,遵守宪法,克己奉公.公司成立,首先要订立公司章程,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和行事规范。
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怀疑和不信任,所以要事先订立措施以防范。
这种性恶论在行为规范中的作用处处可见.比如在法庭上,当证人坐上证人席后,往往要手按圣经宣誓说,所言是真.这就提醒证人,每句证言都会被上帝听见,将来都会被审判。
官员上任宣誓词的最后一句话是“帮助我吧,上帝.”意思是请上帝帮助自己未来克服罪恶的念头.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遵法守约的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人们就会重信用,重承诺。
(中国人办事以“善”为先,所以事先不把权利义务明确规范,事后就会闹的不可开交。
最后导致互相不信任,没有诚实感)。
性恶论也压制了王权。
因为人是有“原罪”的,地位再高的人也是如此.因此,连过去欧洲国家的那些国王皇帝也摆脱不了性恶论带来的自我罪恶感,于是也一个个拜倒在教皇的膝下。
在中世纪,教权是高于皇权的。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天子,是“善"的化身,因此就从来不曾接受教权的约束。
性恶论导致刑上大夫.由于人性本恶,即使是政府官员也不例外。
于是,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衡,限制和制裁就成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民可告官,甚至可以告政府,可以告法律。
官员不享受法律特权。
国家也不需要对惩罚官员有所顾忌。
而且,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官员有错往往敢于承担,当众认错更是常事。
总而言之,性恶论使得社会更强调法制.西方国家主流思想是性恶论,不符合这种主流的思潮就成了非主流,是异教。
其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神论,也就不相信原罪说。
所以,马克思主义也相信性善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公平的,善的。
只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和国家出现了,社会才变坏了。
马克思主义要回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前的平等社会。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不能见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被中国接受。
性善论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这可以解释,当初共产主义为什么比较容易地被中国人民接受.三,善恶之分由于对人性的善恶这两种不同观点,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重礼制,西方文化重法制。
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其实都不是完善的,各自都有缺点。
不说远的,就说中国改革开放前的道德教育吧.当时,中国的青年模范是雷锋,他的精神被归纳为两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这种提法看上去是一种人性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它不符合人的本性,也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这种精神在个别人身上可能会出现,但是要全社会所有的人都这么做,既不可能,也不应该。
这是现实已经证明了的.中国改革开发后,社会经济走向市场化,私营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但是对中国的以“善 "为主的传统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市场化经济模式下,人们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公司追求的是自己的利润。
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育已经不适应中国的现实,但是由于没有出现正确的新理论指导,中国目前的民众心理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这个极端就是性恶论。
在中国的环境里,性恶论的代表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不“恶”的话,你就会吃亏,被人欺负。
我被人家坑了,就应该也去坑别人,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平衡。
甚至于一些教人如何“恶”的书也大受欢迎。
这种迷信“性恶论”的文化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
正是由于许多人对这种“性恶论”笼罩的文化气氛感到压抑,才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念旧情节,也让某些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道旗帜的歪门邪道乘机蛊惑人心。
中国人民必须要知道,“性恶论"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先拿西方社会信仰的性恶论来说吧,其理论上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因此造成某种文化和社会行为上的偏差。
尽管性恶论有加强法制的功能,但是也带来一种强夺豪取,好勇斗狠的文化,至今还未摆脱.西方的性恶论有几个很奇怪的逻辑。
第一,人有原罪。
所以,任何人生下来就有了罪.第二,无论哪个人犯了多少错误,做了多少坏事,只要向主忏悔,就会获得原谅,死后就可以上天堂.第三,任何人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不会上天堂。
哪怕这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心向善,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
这样的理论导致什么样的文化偏差呢?第一,世上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都是有罪的。
这就容易导致普遍的怀疑观和厌世观.第二,既然可以速成地忏悔和获得上天堂的机会,那么在平时干多少坏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这就等于给了那些“恶"人以做恶的借口.过去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宣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就是以所谓的天命来掩饰种种恶行吗?第三,所有那些没有经过受洗的、不信基督的人都是异教徒,都没有机会上天堂。
这就导致了种族歧视.现在西方还有人大肆宣扬所谓的“文明必然冲突论”,并用之来指导外交政策.这就是性恶论导致的偏差。
下面引用一段舰船知识网友在论坛上写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出性恶论的危险:“我向你转录一段我在美国听到的社会正义言论,我在某个地点问美国人,你们鸦片战争时把我们的孩子挑在枪尖上扔火里,跟你们信仰上帝似乎背道而驰了吧,人家回答,那就是上帝的安排,因为你们不信上帝,所以都该死而且死后下地狱。
您们各位,要是不信我的话,就随便去问一个基督屠同样一个问题,答案肯定一样。
当时,我气得嘴直哆嗦,我说,我看有本书里说,你和我,同样都要经过死亡的幽谷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等待审判,他说,神已经将哪块地许给我们,你们的命运主要是背离上帝的结果.我突然气乐了,你们那个上帝肯定是个白人,以前是干奴隶主的,要不,他怎么认为别的民族都该死,土地也该归你们族哪。
对方愤愤然离去。
”所以,性善论和性恶论都不完善。
它们各有优点,但也各有缺点。
迷信哪一种,都会出偏差.更重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也面临着全面性的交流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