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和形成过程

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和形成过程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最上层,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由三部分组成:沙子、泥土和有机质。沙子是土壤中最小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手指捏成小球。泥土是由沙子和有机质混合而成的。有机质是由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细胞组成的,在土壤中存在的时间越长,其中的有机质就越多。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土壤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岩石风化:岩石在水、气、温度的作用下,逐渐被腐蚀、磨损、溶解,形成碎石和砂粒。

2.沉积:水流或风力会把碎石和砂粒带到河流、海洋或平原上,并在这些地方沉积下来。

3.淤积:河流、湖泊、海洋会在其中形成泥沙,而平原上的砂土会被风力吹走。

4.有机物的添加:随着植物生长、动物生活,土壤中会添加大量的有机物。

5.蚯蚓和其他动物的作用:蚯蚓和其他动物会帮助土壤中的物质混合,使土壤变得较为平均。这样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氧气、水分和养分的流通,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6.气候变化:土壤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如降雨、日晒、冬雪等,会对土壤结构产生影响。

7.人类活动:人类的农耕、开垦等活动也会对土壤产生影响。

土壤是生命的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应该保护土壤,避免土壤污染和土壤流失,以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长期健康发展。

土壤成土过程-2013.10.11

土壤基本成土过程(12+2) 2013.10.11 1、原始成土过程 (1)形成条件:在冰雪覆盖、寒冷干燥的条件下。 (2)形成过程: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的岩石风化物上着生低等植物,如地衣、苔藓及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累积有机质,并为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条件。(3)剖面表现:淀基层(B) (4)概括:指低等生物(真菌、地衣苔藓)开始在岩面上着生,促使岩石风化和成土作用发生发展的过程。 (5)主要特点:土体浅薄,无明显的腐殖质层。 2、腐殖化(生草化)过程 (1)形成条件: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作用下 (2)形成过程:分为两个过程 ①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内部的各种高分子和低分子成分,以及他们代谢产物的分解过程。 ②土壤微生物利用上述代谢产物合成腐殖质的过程 (3)剖面表现:腐殖质层(A h) (4)概括:是指腐殖质形成并累积于土体中尤其是表层形成腐殖质

层的过程。 3、土壤泥炭化过程(沼泽化过程) (1)形成条件: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地方的有机物质的厚层聚集 (2)形成过程:湿生植物因嫌气环境不能彻底分解,而以不同分解 程度的有机残体累积于地表,形成一个泥炭层或粗腐殖质层。 (3)剖面表现:泥炭层(H) (4)概括:在低洼积水的沼泽土中,在厌气条件下,有机残体进行 不彻底的分解和微弱的腐殖化过程,而以泥炭的形式聚积形成泥炭层。 4、土壤灰化过程 (1)形成条件:寒温带针叶林植被下 (2)形成过程:有机酸(主要是富里酸)溶液在下渗过程中,使上 部土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淋失,土壤矿物质中的硅铁铝发生分离,铁铝胶体遭到淋失,并淀积于下部,而SiO2则残留在土体上部,从而在表层形成一个灰白色淋溶层次——灰化层。 (3)剖面表现:灰化层(E、A2) (4)概括:是指在冷湿的寒温性针叶林植被下,土壤表层尤其是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失的过程。 5、土壤富铝化过程 (1)形成条件: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 (2)形成过程:原生矿物强烈分解,盐基离子和硅酸大量淋失,硅铁铝氧化物在次生黏土矿物中不断形成造成铝、铁、锰氧化物且相对

土壤成土过程

第五节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形成过程是指地壳表面的岩石风化体及其搬运的沉积体,经受其所处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剖面形态和肥力特征的土壤的历程。 土壤形成过程实质是生物积累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对立和统一(教材P158) 是复杂的物质与能量迁移和转化的综合过程,母质与气候之间的辐射能量交换是这一综合过程的基本动力,土壤内部物质与能量迁移和转化则是土壤形成过程的实际内容。 土壤形成过程有以下特点: (1)土壤形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演化过程。随着时间进行的。 (2)是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进行的。土壤形成过程是在一定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地球重力场之下进行的。地理位置影响着这一过程的方向、速度和强度,地球重力场是引起物质能量在土体中作下垂方向移动的主要条件,地形则引起物质能量的水平移动。 (3)土壤形成过程是个动态系统,由一系列生物的物理化学的基本过程构成。 (4)是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一、基本成土过程 一般把土壤中物质的交换与转化看作为成土过程,把土壤中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看作是成土过程的动力。概括起来,各种基本土壤形成过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加到土壤中。 2、这些物质从土壤中丧失。 3、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迁移。 4、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转化。 (一)淋溶(eluviation)与淀积(illuviation)过程 是指土壤剖面中物质以溶液的形式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的运动。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淀积都是以溶解在水中的形式的淋溶淀积过程。如脱钙与钙积,脱盐与盐化。 溶解迁移(lixiviation transport)是地表风化壳或土体中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真溶液,并随水溶液迁移的过程。溶解迁移与化合物或矿物的溶解度相关,受重力作用元素以向下迁移为主,某些土壤中也有受毛管力作用而向表土聚积迁移的现象。常见盐类溶解迁移顺序是:CaCl2> MgCl2>NaCl>KCl> MgSO4>Na2CO3 > CaSO4>CaCO3。 (二)淋洗(leaching)过程。 是指土壤中可溶性物质(主要是盐分)随水流从土体层中洗出的作用。(而淋溶是土壤中的物质从土体的上部被移到下部但并没有被淋洗出土体)。

土壤基础知识图文版

土壤基础知识图文版 01 — 土壤的基本结构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结构,具有给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养分和水肥的能力,该能力被称为土壤肥力。 土壤物质组成状态 土壤各物质组成比例 02 —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颗粒除了砂土外,一般不是单独颗粒存在,而是多个颗粒团聚在一起形成聚合体,根据大小、外形不同分为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团粒结构,其中团粒结构多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 土壤团粒结构是指土壤微小矿物质颗粒与大分子有机质(腐殖质、多糖类化合物)通过多价阳离子(钙、镁、锌等)连接团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疏松多孔的土壤结构。 表现为团粒间为大孔隙,具有疏松透气的特点,团粒内为小孔隙,具有保肥保水的特点,是是最有利于作物生长的一种土壤结构。 如果把土壤矿物质被称为“土壤骨骼”, 土壤有机质就被称为“土壤的肌肉”, 多价阳离子被称为“土壤的筋”, 土壤中的水分就相当于人的“血液' 土壤中的空气就相当于人的“呼吸' 土壤中的生物菌就相当于人的“肠道菌群',是生命的驱动力。 就像人一样,只有肌肉发达,人的力量才强大,同理只有“土壤的肌肉”——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才肥沃,例如东北的黑土地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壤肥沃。 03

— 土壤分类 土壤分为: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气性能一般。 04 —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水、肥、气、热)等因素的能力,只有这些因素最大程度满足植物要求,才能保证植物获得丰产。 05 — 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1、保水性好——是作物生长的“小水库” 团粒结构内的毛细孔隙具有保存水分的能力,渗入土层中的水分受毛管力的作用,进入并保存在毛细孔隙中,形成一个个“小水库”。 雨后天晴或干旱季节,表层团粒因失水而收缩,隔断了上下相连的毛管联系,形成了隔离层,减弱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消耗,具有“保水抗旱”的特点。 2、疏松透气 团粒之间孔隙较大,多余的水分沿团粒间的孔隙渗入到下部土层,所以大缝隙内依然储存和流通者空气,使得土质疏松透气,便于耕作,根系易于生长,种子易于发芽出土,出苗整齐。 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所以团粒结构既能保水抗旱又能疏松透气,有效的协调了水分和

土壤结构形成过程

土壤结构形成过程 土壤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由岩石、有机物和水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土壤结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土壤结构形成过程。 一、天然因素 1.气候 气候是土壤结构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气候条件对土壤内部水分和温度有着直接影响,这些因素又进一步影响了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活动。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土壤颗粒大小、孔隙度、质地等都会有所不同。 2.地形 地形也是影响土壤结构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山区、平原、河谷等地形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水文环境和水文作用,这些又进一步影响了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分布。 3.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对于土壤结构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岩石在风化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大小和性质上的碎屑,而这些碎屑又会直接影响土壤的质地和孔隙度。 二、人为因素 1.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是人类对土壤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农业活动中的机械化作业、施肥、灌溉等都会对土壤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耕作会破坏土壤结构,而施肥和灌溉则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2.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也会对土壤结构产生影响。例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会使得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到了土壤中养分循环和物质代谢。 三、自然过程 1.风化作用

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受到风、水、温度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岩石会逐渐分解成小颗粒,并且释放出来的养分又会被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并利用。 2.水文作用 水文作用是指水流通过地下或地表时对于岩石和土壤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水流的冲刷和侵蚀可以改变土壤结构,而水的渗透又有助于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和微生物的活动。 3.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是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对于土壤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例如,植物根系可以促进土壤中孔隙度和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微生物则可以帮助分解有机质并释放出养分。 总之,土壤结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了解这些因素,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土壤,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自然资源。

土壤形成的过程

土壤形成的过程 土壤是造就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有被称之为“第三大资源”的美誉。土壤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它提供了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和水分,并有助于促进植物、动物和细菌的养分循环。同时,土壤也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保护环境的稳定,承受我们活动的压力,保护植物和动物免受灾害。 因此,了解土壤形成的过程显得十分必要。科学家们认为,土壤形成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阶段:首先是矿物形成,接着是沉积物在大气、植物、昆虫等生物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的磨练,再之后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的演变,最后是有机质的添加和植被的恢复,这样土壤才能发挥其最佳性能。 首先是矿物形成,矿物指的是从地壳被放射能源排放的熔融岩浆中沉积成形的物质,其中包括氧化铁、铝和硅等,这些物质和碳酸盐、无机盐等组成了土壤的基本结构。然后是沉积物磨练,沉积物一般包括石灰岩、砾石、沙子、泥沙、火山灰等,而生物活动、气候变化和物理碰撞等也会在这个阶段产生影响,这样沉积物经过一定的磨练后,就能形成土壤的表层。 在沉积物磨练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土壤形成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的变化,有关的物理变化一般指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耕作的作用,沉积物会被搬迁、分层、堆积等,而关于化学变化,则是指土壤中的物质如氧化物、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元素在气温和水分的作用下被释放、消除、迁移等,这也是土壤表面形成斑块状和不规则状分布的主

要原因。 最后也是土壤发挥最佳功能的重要阶段,这指的是有机质的添加和植被的恢复,这些有机物质能够促进土壤的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活动和繁殖,也能改善土壤的保湿和氮、磷、钾等元素的营养储量,有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环境稳定,最终,土壤功能得以最大发挥。 总之,土壤形成的过程复杂、丰富,使用矿物、沉积物、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机物质和植物活动等多种因素,土壤才得以最终形成,并能够发挥其比较理想的功能。只有了解土壤形成的过程,才能有效的管理,保护土壤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良好环境。

土壤结构

第二节土壤结构 一、土壤结构的类型及其特性 掌握五类土壤结构,即: 1.块状结构 特点近立方体型,纵轴与横轴大致相等,边面与棱角不明显。块状结构按其大小分:大块状结构(轴长大于 5cm )、块状结构(轴长 3-5cm )和碎块状结构(轴长 0.5-3cm )块状结构在土壤粘重,缺乏有机质的表土中常见之,特别是土壤过湿或过干,最易形成。表层多见大块状结构,心土和底土多见块状和碎块状结构。 2.核状结构 近立方体,边面和棱角较为明显,轴长 0.5-1.5 cm ,一般多分布于缺乏有机质的心、底土层中。 3.柱状结构 特点:这类结构纵轴远大于横轴,在土体中程直立状态。按棱角明显程度分为( 1 )柱状结构:棱角不明显( 2 )棱柱状结构:棱角明显。 这类结构往往存在于心、底土层中,是在干湿交替的作用下形成的。有柱状结构的土壤,土体紧实,结构体内孔隙小,但结构体之间有明显的裂隙。如水稻田心土层中有柱状结构,就会引起漏水、漏肥。 4.片状结构 横轴远大于纵轴呈薄片状,老耕地的犁底层中常见到,此外,在雨后或灌水后所形成的地表结壳和板结层,属于片状结构。 特点:片状结构不利于通气、透水。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还加大土壤水分蒸 发,因此生产上要进行雨后中耕松土,以消除地表结壳。 5. 团粒结构 是指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团聚体,其直径约为 0.25-10mm 。粒径 <0.25mm 以下的 , 称微团粒。 生产中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为 2-3mm, 是一种较好的土壤结构类型 . 团粒结构分 (1) 水稳性团粒结构 : 经水浸泡较长时间不散的叫水稳型团粒结构 (2) 非水稳性团粒结构 : 经水浸泡立即松散的叫非水稳性团粒结构 ( 粒状结构 ) 。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含大量的水稳性团粒结构 , 粒径 >0.25mm 的水稳性团粒结构可高达80% 以上,而我国绝大多数旱地土壤耕作层则多为非水稳性团粒结构。 ( 1 )协调土壤水、气矛盾 团粒结构的土壤 , 大小孔隙比例适当 , 在团粒内部为小孔隙 , 而在团粒之间是大孔隙 , 能同时供给植物以水分和空气 , 水、肥、气、热协调,能同时满足作物的需要。具体来讲:在水分方面,当降雨或灌水时,十分很快通过大孔隙进入土层,又能较快的进入团粒内部的小孔隙内,使团粒结构充满水分,减少了地表径流和侵蚀,由于通气孔隙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致因水分过多排挤空气而造成通气不良。 当土壤干燥时,表土层团粒结构的水分蒸发,慢慢变干,干燥后,团粒的体积收缩,与下面团粒间空隙加大:毛管联系点减少,破坏了与上层的联系,形成隔离层,水分不能源源不断地自

土壤成土过程

土壤形成的几种成土过程 1 .土壤脱硅富铝化过程 富铝化过程是一种主要的成土过程。它是指土壤在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为热带、亚热带土壤中发生的硅和盐基遭受淋失、粘粒和次生矿物不断形成、铁铝氧化物明显聚积的过程。在高温多雨条件下,风化淋溶作用强烈进行,硅酸盐类矿物强烈分解,风化产物向下淋溶。淋溶初期,溶液呈中性或碱性,致使硅酸和盐基大量淋失,而含水铁、铝相对聚集,形成富含铁、铝的红色土体。随着盐基的不断淋溶,风化层上部变为酸性。当酸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含水氧化铁、铝开始溶解,并具有流动性,但一般向下移动不深,旱季可随毛管水上升至表层,经脱水以凝胶形式聚积或形成铁、铝结核体;又因土体上部植物残体矿化提供盐基较丰富,酸性较弱,故含水铁、铝氧化物活性也较弱,多淀积,更利于铁、铝残余积聚层的形成,脱硅富铝化是砖红壤和红壤的重要成土过程,但富铝化的程度不同,前者强于后者。 图1红壤图2砖红壤 2.土壤腐殖化过程 腐殖化过程是指土壤、堆肥或江河湖海等水体淤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变成为腐殖质的过程。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质的某些分解产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合成产物,进一步缩聚为复杂的腐殖质。 影响腐殖化过程的因素有二:①有机物质的化学组成,通常木质素含量高的有机物质,形成的腐殖质量较多;②土壤的水、热状况,渍水和低温的环境,有利于腐殖化过程的进行,腐殖质积累量也较多。有机残体的矿质化和腐殖化是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矿质化过程是腐殖化过程的前提,而腐殖化过程又是有机残体矿质化过程的部分结果。不过,有利于矿质化的因素几乎都是有损于腐殖化作用的因素。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机残体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其中一部分被彻底矿化,最终生成C02 H2O NH3 H2S等无机化合物。另一部分转化为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多元酚)和含氮化合物(氨基酸、肽等),提供了形成腐殖质的材料。第二阶段:上述土壤腐殖质的组成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缩合形成腐殖质的基本单元。先是多元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醌,然后醌再与含氮化合物缩合成原始腐殖质。 3.土壤泥炭化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泥炭化过程,指的是有机质以不同分解程度的植物残体形式在土壤上层不断积累的过程。沼泽土或泥炭土由于水分多,湿生植物生长旺盛,秋冬死亡后,有机残体残留在土壤中,翌年春季或夏季,由于低洼积水,土壤处于

简述土壤形成过程

简述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厚薄不等的覆盖物,它是由岩石经过长时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土壤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受到地质、气候、生物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从岩石的风化、土壤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以及有机物的积累和分解三个方面,对土壤形成过程进行简要的描述。 一、岩石的风化 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第一步。岩石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如风力、水力、温度变化、植物根系的侵蚀等,逐渐破碎成颗粒状的物质。风化的方式有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物理风化是指岩石由于温度变化、水分膨胀和收缩等物理力量的作用,使其破碎成小块或颗粒。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与水、气体和有机酸等化学物质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分解。这些风化产物逐渐堆积,形成了最基本的土壤。 二、土壤物质的迁移和转化 土壤物质的迁移和转化是土壤形成的重要环节。通过水流和风力的作用,风化产物逐渐迁移和堆积。水流可以将颗粒较小的风化产物迁移到较远的地方,形成淤积层。同时,水分中的溶解物质也会被带到更深的土层中,与原有的土壤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风力也会将风化产物吹到较远的地方,形成风积层。土壤物质的迁移和转化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对土壤的肥力和物理性质有

着重要的影响。 三、有机物的积累和分解 有机物的积累和分解是土壤形成的关键过程。有机物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残体、排泄物和微生物的分解产物。这些有机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形成有机质层。有机质层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同时,有机物也会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养分供植物吸收。这种有机物的积累和分解的过程称为有机质循环,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第一步,土壤物质的迁移和转化是土壤形成的中间环节,有机物的积累和分解是土壤形成的关键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肥力和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可以提高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圈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壤物质来源于这些圈层,以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着,固体部分包括有机物(来源于生物圈)和无机矿物(来源于岩石圈) ,气体,液体部分即土壤溶液(水圈的组成部分) 。同时,土壤携带了其形成时的环境信息。既包括大气中的气体,还包括土壤生物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气体(最终进入大气圈)土壤是地壳表层长期演化形成的,是生命的温床,是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体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刻离不开土壤这一宝贵资源,但是由于工业文明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保持土壤使之可持续地被人类所利用已是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 1.土壤的形成土壤是岩石圈顶部经过漫长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物理风化的本质是将地表整块岩石物理分解成大量小碎屑的过程;化学风化则改变了岩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面貌,其中地表(地下)水和大气中氧、二氧化碳的作用最为重要,使造岩矿物分解,形成以粘土矿物为主的松散物质,即通常所说的风化壳。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更为关键。生物的风化作用是通过生物新陈代谢和生物死亡后生物降解作用实现的。生物腐烂形成腐殖质,增加了 N、P、K 和碳水化合物等养分,使风化壳最终形成土壤。 2. 土壤的生物物理化学关系由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的土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对大气和水化学环境的变化相当敏感。土壤质量的变化对植物和微生物从而对动物、人类产生明显影响。任何外来物质的加入以及人为的改造,都将引发土壤内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甚至微生物环境的改变。诸如,无机肥料施放过多,会造成土壤颗粒电荷的丧失,从而造成土地板结,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大大改变,致使微生物数量减少,影响了微观生态环境。当然,土壤也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缓冲少量外来物和轻微的人为干扰。但大规模、长期的人为影响终将使体系失衡,引发大的破坏和损失。土壤组成土壤是

成土因素和土壤形成过程

以上我们讨论了土壤的三相物质四种成分及其土壤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土壤的肥力状况也不同。那么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土壤地理学要搞清楚的问题之一。 一、土壤形成因素 (一)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1.道xx 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土壤形成因素学说是十九世纪末,由俄国着名的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建立起来的。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四点: ①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他认为土壤是在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离开某一成土因素都不能形成土壤,并提出了如下土壤形成数学函数式。 S: 土壤,K:气候,O:生物,F:岩石,P:地形,T:时间 道库恰耶夫认为土壤形成因素包括气候、生物、母质和时间四种因素,它们各自对土壤形成都有一定的作用。只有某一种因素形不能形成土壤,是在这四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②成土因素的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代替性 关于这一点,他举例说: “我们假定,如果医生提出水、空气和食物对人的机体那个比较重要,那么这个问题是空洞而用无的。因为缺乏任何一个,生物都不能单独生存,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无益的。提出土壤形成因素中哪一个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无益的。” ③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制约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成土因素也是如此,它们也处于无休止的变化过程当中。前面已经说过,土壤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若成土因素发生了变化,土壤本身也必然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制约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④成土因素是有地理分布规律的

s=f(d,o,r,p ,t, 道库恰耶夫在多年研究俄罗斯黑钙土的基础上, 1883 年发表了他的经典着 作——《俄国黑钙土》。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阐明了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同时他指出,这是由于成土因素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结果。虽然现在看起来, 各种自然事物的地带性规律已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在当时,这种观点也是史 无前例的,非常了不起的。它对以后地理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① 没有指出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 ② 没有指出人类活动在成土中的特殊作用。 2. 威廉斯对土壤形成因素的发展 ① 提出了生物发生学观点 威廉斯认为在所有自然成土因素中,生物因素应为主导因素。因为土壤的 本质特性是它具有肥力,而肥力的产生是生物在土壤中活动的结果,没有生物 活动就没有土壤,因此他认为土壤是在以生物为主导的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 下形成的。 ② 提出了土壤是人类劳动对象和劳动产物的观点 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土壤是人类劳动的对象,也 就是说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土壤,强调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另一方 面土壤又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就是说人类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土因素,特别 对农业土壤来说,它是一个主导因素。 3. xx 对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发展 ① 补充了成土因素公式 他认为成土因素公式应为: ) 很明显,A.他将地形列入了公式;B.还可能有一些未知的其他成土因素 ② 补充发展了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起主导作用的学说

成土因素和土壤形成过程

以上我们议论了土壤的三相物质四种成分及其土壤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不一样的土壤具有不一样的物质构成和性质,土壤的肥力状况也不一样。那么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土壤 地理学要搞清楚的问题之一。 一、土壤形成要素 (一)土壤形成要素学说 1.道库恰耶土壤形成要素学说 土壤形成要素学说是十九世纪末,由俄国着名的土壤学家. 道库恰耶夫成立起来的。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要素学说的基本看法有以下四点: ①土壤是成土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他以为土壤是在各样成土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走开某一成土要素都不可以形成土壤, 并提出了以下土壤形成数学函数式。 S:土壤, K:天气, O:生物, F :岩石, P:地形, T:时间 道库恰耶夫以为土壤形成要素包含天气、生物、母质和时间四种要素,它们各自对土壤形 成都有必定的作用。只有某一种要素形不可以形成土壤,是在这四种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②成土要素的相同重要性和互相不行取代性 对于这一点,他举例说:“我们假设,假如医生提出水、空气和食品对人的机体那个 比较重要,那么这个问题是空洞而用无的。因为缺少任何一个,生物都不可以独自生计,提 出这样的问题是无益的。提出土壤形成要素中哪一个要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相同也是无 益的。” ③成土要素的发展变化限制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世界上的全部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成土要素也是这样,它们也处于无休止的变化过 程中间。前面已经说过,土壤是各样成土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是 函数关系,若成土要素发生了变化,土壤自己也必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成土要素 的发展变化限制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④成土要素是有地理散布规律的 道库恰耶夫在多年研究俄罗斯黑钙土的基础上,1883 年发布了他的经典着作——《俄 国黑钙土》。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说了然土壤的地带性散布规律,同时他指出,这是因为 成土要素有地带性散布规律的结果。固然此刻看起来,各样自然事物的地带性规律已为众 所周知的事实。但在当时,这类看法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了不起的。它对此后地理科学 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可是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道库恰耶夫成土要素学说也还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 有两个: ①没有指出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要素。 ②没有指出人类活动在成土中的特别作用。 2.威廉斯对土壤形成要素的发展 ①提出了生物发生学看法 威廉斯以为在全部自然成土要素中,生物要素应为主导要素。因为土壤的实质特征是它拥 有肥力,而肥力的产生是生物在土壤中活动的结果,没有生物活动就没有土壤,所以 他以为土壤是在以生物为主导的各样成土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②提出了土壤是人类劳动对象和劳动产物的看法 这一看法的提出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土壤是人类劳动的对象,也就是说人类的农业 生产活动离不开土壤,重申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土壤又是人类劳动的产

土壤地理学知识点

土壤大纲 1.土壤是什么? (1)物质组成土壤温度变化、酸度、氧化还原、缓冲体系(2)环境特征 (土壤概念、土壤剖析、土壤圈、土壤质地、土壤组成) 固相:矿物——原、次生矿物异同 有机质——特异性腐殖质、非特异性腐殖质 ——分类、(胡敏酸、富里酸特征) ——矿质化过程、因素 液相:水——种类 ——功能 ——重力水、结合水差异 气相:空气成分特征、土壤呼吸机理 种类、特征; 发生准则、离子交换量、影响因素) 2.母质土壤成土过程(土壤有机质、无机质变化) 影响因素(气候、母质、生物) 3.中国土壤分布 土壤系统、发生分类

诊断层、诊断特征 富铁土、铁铝土、淋溶土、均腐土、干旱土、泥炭土 名词解释 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松散堆积体、有肥力)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 土壤发生层(土层): 单个土体: 聚合土体: 土壤圈:土壤圈地位作用 土壤圈与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肥力: 束缚水: 毛管水: 悬着毛管水: 持着毛管水: 田间持水量: 土水势: 填空: 土壤组成:固相(矿物、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溶液)、气相(土壤空气)、土壤生物有机体。

土壤原生矿物:硅酸盐、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磷酸盐类 土水势类型:基质势、压力势、重力势、渗透势 土壤吸附类型:土壤离子交换吸附(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土壤阴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机械吸附、土壤物理吸附、土壤化学吸附、土壤生物吸附(主要指植物吸附——根系截获、扩散吸收、质流输送吸收) 1.矿物颗粒粒级(5):石块、砾石、砂砾、粉粒、粘土 2.土壤腐殖质(4):胡敏酸、富里酸、棕腐酸、胡敏素 胡敏酸——溶于碱、不溶于酸和酒精的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胶体特性、芳香化分子结构,核部疏水, 弱酸性、吸附性、阳离子交换性、 一价盐溶于水,二价三价盐不溶于水 富里酸——溶于酸碱的高分子有机物 强酸性、较弱的吸附性和阳离子交换性 都溶(一价二价三价盐均溶于水) 3.土壤结构类型(6):单粒状(干旱区)、粒状(干旱区农业土壤、林区)、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碟形地形)、大块结构(半干旱地区明显碳酸钙沉积土壤心土层)。 4.土壤水分状况(5):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非淋溶型、渗出型、停滞型、冻结型。 5.诊断表层(11):有机物质表层类(有机表层、草垫表层) 腐殖质表层类(暗沃表层、暗瘠表层、浅薄表层)

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1.土的生成 学习要点 简要了解什么是土,它是怎样生成的,从土的形式来看它有什么特点。 2.土的三相组成 学习土的固体颗粒、矿物成分、土粒形状、土中水、土中气等内容,掌握土的额粒级配的含义及颗粒级配累积曲线的做法、用途,区分开三大类矿物成分(高岭石、伊里石、蒙脱石)不同性质,土中水的主要形态类型。 3.土的结构与构造 学习颗粒间的作用力、颗粒间的排列型式(结构类型)、土的构造、粘性土的灵敏度,掌握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的特点与不同,了解土的层状构造、分散构造、结构状构造、裂隙状构造,理解灵敏度的含义与划分。 第一节土的形成 一、土和土体的概念 1.土(soil) 地球表面30-80km厚的范围是地壳。地壳中原来整体坚硬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水和气体的集合体称为土。 土是由固体相、液相、气体三相物质组成;或土是由固体相、液体相、气体相和有机质(腐殖质)相四相物质组成。 不同的风化作用,形成不同性质的土。风化作用有下列三种: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土体”(soil mass) 土体不是一般土层的组合体,而是与工程建筑的稳定、变形有关的土层的组合体。 土体是由厚薄不等,性质各异的若干土层,以特定的上、下次序组合在一起的。 二、土和土体的形成和演变 地壳表面广泛分布着的土体是完整坚硬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而瓦解的碎块或矿物颗粒,再经水流、风力或重力作用、冰川作用搬运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成各种类型的土体。 再搬运过程中,由于形成土的母岩成分的差异、颗粒大小、形态,矿物成分又进一步发生变化,并在搬运及沉积过程中由于分选作用形成在成分、结构、构造和性质上有规律的变化。 土体沉积后: a.将经过生物化学及物理化学变化,即成壤作用,形成土壤(1)靠近地表的土体 b. 未形成土壤的土,继续受到风化、剥蚀、侵蚀而再破碎、 再搬运、再沉积等地质作用。 (2)时代较老的土,在上覆沉积物的自重压力及地下水的作用下,经受成岩作用,逐渐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