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跳出题海15大秘诀:秘诀12“压强”在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应用含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秘诀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秘诀高考化学临场发挥要决化学:仔细审题避免答非所问1.近年来,考生失分主要有六个原因:审题不仔细,概念不清楚,实验不重视,思维不敏捷,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
审题一定要仔细,审题不能所答非所问。
2.化学占科学综合题的36%,前面是多项选择题,后面是非多项选择题。
第二卷的大问题通常很容易进入,也很难深入探讨。
因此,考生应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化学心态平和轻装上阵调整好心态成绩的目标只会给考生带来无形的压力,当考试遇到障碍而觉得自己的目标不能达到时,会使自己失去信心而影响临场发挥。
如果要制定目标,我认为对任何一位考生来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减少失误、尽量发挥,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道试题,拿到自己该拿的每一分,做到了这一点,你已完全做到了正常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了。
注重基本问题,强调基础、过程和能力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特点。
基本题在高考中占很大比例。
因此,关注基本问题,提高解决基本问题的正确率,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当你遇到一个看似熟悉的试题时,你应该注意试题中是否有新的变化。
当你遇到不熟悉的试题时,试着与你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你是否能找到共同点。
正确理解题意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的,甚至是我们没有学过的知识内容。
正确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已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是能否正确理解试题中给出的信息。
因此,如果试题中出现了不熟悉的甚至是全新的知识内容,千万不用紧张,解题的关键可能就在试题给出的信息中。
为了适应两套教材一卷的特点,今年的化学试卷对部分试题实行了一卷*的形式。
因为目前使用的两套教材在教学要求上几乎没有绝对不同。
因此,如果考生发现很难回答与教材相关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选择另一个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作出迅速的决定,不要在子问题的中间徘徊太多。
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_高考化学跳出题海15大秘诀:秘诀3从课本资源走向高考(电化学)试题的启示Word版解析.pdf

以原电池、电解池为知识载体,考查考生领悟图象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力、变通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历届高考命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命题空间和不容忽视的命题潜力。
一、统计选修4和必修2中有关电化学内容的课本资源在近几年各省高考试题的呈现,从而得到的一些启示:课本资源高考试题选修 4 p71 图4-1 (2010·广东·23)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是:Zn – 2e -= Zn2+B.电池反应是:Zn + Cu2+= Zn2+ + 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启示】1.解原电池题的入手点:找准负极(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电子流出)。
2.熟练掌握原电池工作原理:(还原剂失去)电子从负极出发流经外电路到达正极;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
(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内部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3.电极方程式的书写4.深刻理解盐桥的作用。
选修4 p79 图4-8 电解氯化铜溶液(2013·北京·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启示】1.解电解池题的入手点:找到阳极并弄清阳极是活性电极还是惰性阳极(通常为石墨和铂)2.熟练掌握电解池工作原理,工作时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3.确定离子在两极的放电顺序,再综合其他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选修4 p76 (2013·天津·6)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其反应原理如下: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启示】 1.铅蓄电池放电和充电状态的关系2. 书写电极反应:要注意电解质溶液和生成物(状态)3.从化合价的升降分析转移的电子数选修 4 p88 课后习题中的图和选修 4 p85 图4-17钢铁吸氧腐蚀装置图(2014·上海·12)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
高考化学难题解析与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难题解析与解题技巧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经常会出现一些较难的题目。
解答这些难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解题技巧。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难题进行解析,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有机化学难题解析及解题技巧1. 难题解析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的难题往往涉及反应机理、有机合成等方面。
例如,考生可能会遇到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导反应机理等难题。
2. 解题技巧(1)熟悉有机反应常见的机理。
理解反应机理对于解决难题非常关键。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知识,积累反应类型并了解相应的机理,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难题。
(2)合理运用有机化学的规律和原理。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要善于运用有机化学的规律和原理,如电子推移原理、亲核试剂优先反应等。
这样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善于分析试题,掌握关键信息。
在解答有机化学难题时,考生需要准确把握试题的要求,注意关键信息,如反应条件、试剂性质等。
只有综合分析试题并抓住关键信息,才能找到解题思路。
二、无机化学难题解析及解题技巧1. 难题解析无机化学作为高考化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考察的难题主要涉及离子反应、配位化学等方面。
在解答这些难题时,考生可能会遇到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推导、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判断等问题。
2. 解题技巧(1)掌握常见的离子反应。
无机化学中离子反应较为常见,考生可以通过多做相关的练习题,熟悉各种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在解答难题时能够得心应手。
(2)理解配位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解答配位化学方面的难题时,考生要对配位化学的基本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理解配位键的形成原理和配位数对于解决难题非常有帮助。
(3)合理运用化学反应规律。
无机化学中存在许多反应规律,如硬酸和硬碱的酸碱配位原理,溶解度规律等。
考生在解答难题时,要善于合理运用这些规律。
三、物理化学难题解析及解题技巧1. 难题解析物理化学难题常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方面。
对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中压强问题的复习策略

对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中压强问题的复习策略高考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一直是考生们复习备考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由于压强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因此掌握压强相关知识对于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复习策略的角度,为大家总结一些复习高考化学实验中压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论知识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对压强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复习。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P表示,其计算公式为P=F/S,其中F表示受到的力,S表示作用力的面积。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用帕斯卡(Pa)或者大气压(atm)等单位来表示压强。
还需要熟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根据该方程我们可以推导出更多关于压强的应用题目。
在理论知识的复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不同条件下压强计算的方法。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摩尔数成正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在恒容条件下,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摩尔数和温度成正比。
掌握这些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压强问题。
二、实验操作技巧的复习除了理论知识的复习,实验操作技巧同样也是压强问题复习的重点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进行熟悉和掌握。
气体收集法、气体容器的选择、气体容器的密封性等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的复习中,需要注意实验中的细节和技巧,这些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对压强的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
还需要复习一些实验中的常用仪器和设备,比如压力计、活塞式压力计、玻璃管、气压计等。
熟悉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中的压强变化。
三、做题技巧的复习高考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通常是通过题目和实验设计来考查考生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做题技巧同样非常重要。
首先要对高考历年真题中关于压强问题的题目进行分类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重点。
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总结,逐渐形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做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化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大全目录高考化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高考化学大题的答题技巧高考化学经常丢分的地方有哪些?如何学好高中化学高考化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1.排除法:排除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高考化学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运用排除法的应该注意:(1)不能漏选,因为有时可供筛选的选项较多,并且文字叙述似是而非,则筛选要逐一处理。
(2)已筛选掉的就不要再拎起来,以免重复。
(3)此法多用于单项选择题。
2.筛选法:将高考化学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
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两重以上的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目宜用此法。
3.直选法:对考查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4.推理法:高考化学解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概念和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5.综合分析法:高考化学对于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需要进行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判断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多用此法。
>>>高考化学大题的答题技巧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用箭头,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被扣分。
2.专业用语不能错:化学上常用的专业词汇是绝对不能写错别字的,一字之差会使整个空不得分。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
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
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表达尽可能用唯一、准确的主语;不要多写无用的话,无用的话说错了就会扣分;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揭秘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揭秘许多时候答案就应藏在题干中,在高考化学考试中要仔细审题,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高考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
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决高考化学题的前提。
关键字:关键字是解题的切,解题的核心信息。
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
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审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审突破口: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审有效数字:①使用仪器的精度。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
③题目的明确要求。
1.选择题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有8个化学单选题。
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找到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
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按照近几年情况看,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题是四道填空题。
一般来讲实验题、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其他题目各一个。
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2专业用语不能错。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
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高考化学总复习跳出题海5大秘诀解读高考化学题中“有效信息”的四种技巧含解析

解读高考化学题中“有效信息〞四种技巧高考化学题常以文字、图形、图表、流程、装置等形式创设新情境,呈现新信息,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信息解答问题,即现行高考化学“信息〞题。
这种题型知识内容新颖,考生完全陌生,能测出考生承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对考生公平也适应新课程高考“能力立意〞要求。
解答高考化学“信息〞题思维与方法大致归纳如图模型:要答好答好该类题不仅要求考生有扎实根底知识,稳定心理素质,还要有很强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
由于现行高考时量与篇幅所限,干扰信息不会太多。
因此,本文主要是结合近几年一些高考题,谈谈解读高考化学题中“有效信息〞四种技巧:1. 直接利用直接利用题中“关键字、词〞“提示〞“标注〞“图标〞等信息,用于选择、判断、校准、优化答案。
关键在获取信息敏捷性、准确度。
【例题1】〔2021▪新课标Ⅰ▪26节选〕醇脱水是合成烯烃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反响与实验装置如下:〔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信息点1:装置图。
【答案】C D【解题启示】考生在判断“圆底烧瓶〞与“蒸馏烧瓶〞,“锥形瓶〞与“吸滤瓶〞,“直形冷凝管〞与“球形冷凝管〞时,结合装置图信息,即可确切作答。
2. 回归将信息题中新知识或新问题纳入原理或方法进展解答,即新知−−→−回归。
关键是找出“新知〞“〞之间内在联系及新知识或新问题在已有知识或方法中“落脚点〞。
【例题2】〔2021▪ 全国Ⅰ▪36〕磷矿石主要以磷酸钙Ca3(PO4)2⋅H2O]与磷灰石Ca5F(PO4)3、Ca5(OH)(PO4)3]等形式存在。
图〔a〕为目前国际上磷矿石利用大致情况,其中湿法磷酸是指磷矿石用过量硫酸分解制备磷酸。
图〔b〕是热法磷酸生成过程中由磷灰石制单质磷流程。
图〔a〕图〔b〕局部物质相关性质如下:答复以下问题:〔1〕世界上磷矿石最主要用途是生产含磷肥料,约占磷矿石使用量℅。
〔2〕以磷灰石为原料,湿法磷酸过程中Ca3F(PO4)3反响化学方程式为:。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分享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分享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其考试内容不仅覆盖了大量的知识点,还涉及到了不少题型。
针对这些题型,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就常见的高考化学题型进行解题技巧的分享。
一、选择题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其解题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通读全题,理解题目要求和所涉及的知识点,尤其是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2. 利用排除法,首先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进一步缩小范围。
3. 根据题干信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
4. 注意选择细节,避免粗心导致选错。
2. 高级选择题高级选择题是指选择题中含有较多的信息,并需要结合这些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题型。
解答这些题目,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解题技巧如下:1. 仔细阅读题干,确保对题目要求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分析题干中所给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待。
3. 建立解题思路,结合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4. 选项辅助,通过排除法,选出与已有推理相符的选项。
二、计算题1. 单纯计算题单纯计算题是指在题干中直接给出数据,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或规律进行计算的题型。
解答这些题目,需要学生熟悉基础的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应用。
解题技巧如下:1. 仔细分析题目,有选择地找出与所求答案直接相关的数据。
2. 确定所需使用的计算公式或规律,并将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3. 注意单位换算的问题,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综合计算题综合计算题是指在题目中给出一系列数据,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数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的题型。
解答这些题目,需要学生具备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应用的能力。
解题技巧如下:1. 仔细阅读题目,将所给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建立起整体的思维框架。
2. 确定所需使用的计算公式或规律,根据整体思维框架进行逐步计算。
3. 注意细节,确保每一步计算的准确性。
化学高考答题技巧大全

化学高考答题技巧大全化学高考答题技巧大全化学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科目之一,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考试目标也非常明确。
在高考前能够熟练掌握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并能够解答考题准确无误,将能够帮助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本文中,笔者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化学高考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了解考试内容在考试前,一定要了解化学考试的内容,包括考试时间、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备考计划并更好地应对考试。
同时,要密切关注考试动态,了解新的考试内容或者考试变化,及时调整备考计划。
二、掌握基本概念化学考试中,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考试中应用最广泛的知识点之一。
因此,一定要对化学的各个概念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性质、分类等方面,这对于解答试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熟悉实验操作在化学考试中,实验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因此,考生要熟悉实验室操作,并且要了解实验器材的名称、特点以及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以免出现误差或事故。
同时,在考试前也一定要注意实验内容的变化和特别要求。
四、掌握计算技巧化学考试中,计算题占比非常高,因此,考生要熟悉化学计算方法,尤其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等方面。
这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完成计算题。
五、注意思维方式在解答化学试题时,考生要注意思维方式,要以思维清晰、条理清晰为目标,尽量减少偏差,避免错误。
同时,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观察细节,提高审题的能力,以便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从而准确无误地解答题目。
六、细致分析试题在化学高考试题中,存在着很多重要细节和必要的分析步骤,因此,考生在解答化学试题时,要细致分析试题,从各个角度去掌握试题的要点,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试卷的规范性,复核解答,确保无误。
七、尽可能使用化学画图在解答化学题目时,化学画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使考生的答案更加直观清晰,从而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高中压强题目解题方法流程

高中压强题目解题方法流程压强的题目呀,就像是一个个小怪兽,不过别怕,咱有办法搞定它们。
对于固体压强呢,关键是要找到压力和受力面积。
压力有时候就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时候你得瞅准物体在水平面上这个条件哦。
比如说一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那它对桌面的压力就等于自身重力。
然后再找受力面积,这就要求你得看清物体和接触面的形状啦。
要是正方体的一个面和桌面接触,那受力面积就是这个面的面积。
算出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公式p = F/S(p是压强,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压强就出来啦。
液体压强就有点调皮咯。
它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ρ、深度h有关,公式是p=ρ gh。
这里的深度呀,是指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比如说一个装着水的容器,在容器底部某点的压强,就用这个公式算,可别把高度量错啦。
还有哦,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呢。
如果容器是柱形容器,那压力等于重力;要是容器形状不规则,像上宽下窄或者上窄下宽,就得根据压强公式先算出压强,再用F = pS算出压力。
大气压强的题目呢,有些是关于托里拆利实验的。
要记住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
如果玻璃管倾斜了,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但高度不变哦,因为高度是指垂直高度。
还有像吸盘吸在墙上这种问题,利用大气压强p = F/S来求解大气压力F,这里的S是吸盘和墙面的接触面积。
在做压强题目的时候呀,一定要把题目中的条件都看清楚,是固体还是液体,是求压强还是压力。
有时候还得进行单位换算呢,可别在这小细节上栽跟头。
要是遇到复杂的组合体,就把它们拆分开来,分别分析每个部分的压强和压力关系。
压强题目就像一个个小谜题,只要掌握了这些小窍门,就能轻松解开它们啦。
高中化学的答题技巧_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的答题技巧_高考化学答题技巧高中化学的答题技巧_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化学、物理、数学是难度很大的科目,那么在高考中怎样才能提高化学成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数理化考试的答题技巧归纳,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中化学考试的答题技巧实验探究答题技巧1. 稳心态探究题是中考中最难的一道题,但不是每个空都难,做探究题时一定不要畏惧。
2. 明意图找出探究的意图,围绕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不要偏离核心。
3. 巧联系联系上下文,一些答案结合上下文就能作答,如结合结论写步骤,结合现象判断结论。
推断题答题技巧1. 做标记标记出题干中出现的题眼,将题眼转化成有用信息,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可能的范围;并将其标注在图中。
2. 巧联系结合已知物质顺藤摸瓜,推断其他物质;推断不出的物质莫心急,在底下设问中也可挖掘出有用信息。
3. 三检查一检查推断出来的物质能不能根据题给转化图进行转化;二检查是否还有其他可能;三检查答案是否与题目设问相符。
简答题答题技巧1. 记忆型的题目,解答时只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即可,答题时注意看准题目问的是什么。
2. 结合图表的试题,解题关键点是仔细观察图像的形状、位置、特殊点、变化趋势等有关信息,运用对比归纳法总结图、表中的规律。
3. 某些开放型/拓展型的试题,其实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些延伸,审题时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即可解答。
计算题答题技巧1. 认真审题,阅读题干,分析题意,找出核心反应方程式。
2. 认真分析并判断数据获取的依据(多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质量)。
3. 计算题为分步给分,所以答题步骤一定要完整,过程要规范!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与技巧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高考化学总复习 跳出题海15大秘诀 15 题链拓展视野 观念激发潜能(含解析)

题链拓展视野观念激发潜能力量立意的高考试题多数围绕同学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而设置,着重考查考生的“自主学习力量”,而同学自主学习力量的强弱又集中体现为同学能否突破自我认知视野的极限和能否快速的接受、吸取、整合新信息。
高考试题的区分度和力量选拨也在于此。
高考试题的变化,一是考点的变化,二是同一考点命题视角的变化。
尤其是同一考点命题视角的变化则是命题人匠心独运的结晶,不但给人新颖的感觉,也实现了命题的突破。
我精选了近些年各省高考试题中同一考点试题(如电解池的放电挨次、平衡常数、活化能、萃取)组成题链,探究其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发觉利用题链技术能够拓展同学认知视野,教授同学一些核心学科观念来应对这种同一考点不同命题视角变化的趋势,效果颇好,且能激发同学的学习潜能,增加其自主学习力量。
1. 电解池的放电挨次题链1.(2013▪天津▪9节选)用FeCl3溶液吸取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肯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题链2.(2014▪北京▪28节选)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把握电压电解得以再生。
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的FeCl2溶液,争辩废液再生气理。
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序号电压/V 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I x≥a电极四周消灭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II a>x≥b电极四周消灭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III b>x>0 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1)I中,Fe3+产生的缘由可能是Cl- 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
写出有关反应:。
(2)由II推想,Fe3+产生的缘由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缘由是Fe2+具有性。
(3)II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
压强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

压强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1. 简介在化学中,压强原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许多化学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压强原理基于气体和液体的性质,描述了压强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压强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包括化学反应、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和输送等方面。
2. 压强原理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1 反应速率的增加增加压强可以增加反应的速率。
根据压强原理,当压强增加时,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这在一些催化反应和气体相反应中特别重要。
2.2 平衡常数的变化压强的变化也会影响化学平衡反应的平衡常数。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压强会推动反应向压缩体积的一方移动,从而改变平衡态。
这对于理解和控制平衡反应的条件非常重要。
3. 压强原理在溶解度中的应用3.1 气体的溶解度根据亨利定律,压强对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影响。
增加气体的压强会导致更多的气体溶解在溶液中。
这一原理在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和真空抽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2 晶体的溶解度压强对晶体的溶解度也有影响。
在高压下,晶体的溶解度通常会增加。
这在一些合成晶体和高压下的晶体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
4. 压强原理在气体输送中的应用4.1 管道输送压强原理在管道输送气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增加管道内气体的压强,可以增加气体的流动速率和输送量。
这在天然气和液化气的输送中非常常见。
4.2 气体混合和分离通过调整不同气体的压强,可以实现气体的混合和分离。
这在许多工业过程中的气体纯化、分馏和制取中都得到应用。
5. 总结压强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加,到平衡常数的变化,再到溶解度和气体输送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应用压强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过程,进而推动化学领域的发展。
对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中压强问题的复习策略

对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中压强问题的复习策略高考化学实验是考查学生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中,压强问题涉及到气体性质、气体定律等知识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针对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中的压强问题,学生应该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实验操作水平。
一、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压强是气体受到的力与垂直面积的比值,是气体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学生首先应该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计算方法等。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资料,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
二、掌握气体定律的应用压强问题通常涉及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查理定律、玻意耳定律等气体定律的应用。
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这些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条件,理解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通过练习相关的计算题目,加深对气体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还应该掌握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为压强问题的解题提供理论基础。
三、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气体收集与气体压力的测量、计算,气体反应的观察与记录等实验操作技能。
针对这一点,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的参与和实验作业的完成,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水平。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实验步骤和技巧的理解,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气体压强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四、积累实验案例和解题技巧为了提高对压强问题的解题能力,学生可以积累实验案例和解题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提高解题的技巧和速度。
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压强问题,进行实验案例的分析和解答,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还可以参考一些高考化学试题,针对压强问题进行专项练习,提高对压强问题的解答能力。
五、进行模拟实验和讨论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模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探讨压强问题的解题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选择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实验问题,模拟实验操作和解题过程,提高对压强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化学选择题复习技巧提分

高考化学选择题复习技巧提分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技巧1、列举特例、速排选项高考选择题往往考查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情况,这就要求考生熟悉特例,对于一些概念判断、命题式判断正误类题目,如果从正面不能直接作出判断,可以列举反例、特例,迅速判断选项正误通性通法:对于一些概念式、命题式判断类问题,可以采用列举特例法或反例法判断,这就要求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一般规律,而且还要熟悉一些特殊例证,例证越丰富,解这类题就越快越准技巧2、巧用假设,以静制动在解答有关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问题时,有时会出现多因素(如温度、水解平衡、浓度或压强)的影响,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先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判断第一个因素变化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判断第二个因素变化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而得出正确答案通性通法:对于化学平衡体系,若改变体积,判断某成分浓度的变化,先假设改变体积时平衡不移动,判断体积改变时导致浓度变化,与题目条件对照,然后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如,某气体反应平衡中,若生成物A的浓度为c(A)=0.5mol/L,体积扩大至2倍,达到新平衡时c(A)=0.3mol/L,若平衡不移动,则体积扩大至2倍,A的浓度为0.25mol/L0.3mol/L,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忽视体积变化,易错误判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技巧3、抓住恒、区别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部分同学分不清水电离的离子与电解质电离的离子,对解这类题目感到很困惑。
如果抓住水电离的H+与OH-浓度恒,辨析离子****,就容易突破这类题目。
即先写出溶液中所有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方程式,包括水电离平衡方程式,然后分析离子****,从中找到离子浓度之间的相关联系通性通法:1.H+或OH-酸溶液中OH-来自水的电离,H+来自酸电离和水电离的H+之和碱溶液中H+来自水的电离,OH-来自于碱电离和水电离的OH-之和能水解的盐溶液中OH-和H+都来自于水,只是一部分被盐电离的离子“消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化工生产要达到理想效果,控制反应体系气体的压强也是关键技术之一。
因此,每年高考题都会涉及这部分内容,也是高考化学卷的热点、难点。
本文探讨的就是高考化学题中的有关“压强”问题。
一、化学实验中的“压强”1.影响实验装置的“压强”例1(2014▪山东▪31节选)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I)2H2S(aq)+SO2(g)=3S(s)+2H2O(l)(II)S(s)+Na2SO3(aq)Na2S2O3(aq)(III)(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
【答案】(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点拨】在设计实验装置时,除以上两种(气密性检验,气体冷热不均)会造成气体压强变化外,还有气流快慢,气体极易溶于水等会造成气体压强变化;如例1中B装置的长颈漏斗,在实验过程中也是个安全瓶(防倒吸),能调节因气流快慢不同而造成的气体压强变化。
还有恒压分液漏斗的设计等等。
2.影响实验操作的“压强”例2(2015▪江苏▪21节选)B.实验化学]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见下图,相关物质的沸点见附表)。
其实验步骤为:步骤1: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
有机相用10%NaHCO3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
(5)步骤4中采用减压蒸馏技术,是为了防止_____。
附表相关物质的沸点(101kPa)物质溴苯甲醛沸点/℃58.8179物质1,2-二氯乙烷间溴苯甲醛沸点/℃83.5229【答案】(5)间溴苯甲醛被氧化。
【点拨】①.因为压强会影响气体体积,所以在气体的收集与体积测量操作时,必须注意气体内外压强的相等。
如以下量气装置。
②因为压强会影响气、液体的流动,所以操作时要注意气压的平衡,如分液漏斗打开活塞放液体之前,必须打开顶塞(或使顶塞上的凹槽与边缘上的小孔对齐)再如恒压分液漏斗的设。
【答案】(2)①气体红棕色逐渐变浅;②8NH + 6NO催===剂 7N + 12H O ;③ NaOH 溶液③因为压强会影响物质的性质,所以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操作时,会有加压或减压操作,如减压蒸发,减压蒸馏,加压升温结晶等,见例 2。
3.影响实验现象的“压强”例 3 (2016 ▪ 全国Ⅰ▪26 节选)氮的氧化物(NO 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 NH 3 将 NO x 还原生成 N 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 NH 3 与 NO x 反应进行了探究。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 NH 充入注射器 X 中,硬质玻璃管 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 NO (两32端用夹子 K 、K 夹好)。
12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打开 K ,推动注射器活塞,1使 X 中的气体缓慢通入 Y 管中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 管中Y 管中有少量水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态的气态水凝聚打开 K2③④化 3222倒吸入 Y 管;④当产物中的 H O 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2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
【点拨】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实验过程中伴随气体物质的消耗和生成,使得反应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实验现象。
如 2015▪广东▪33 题(2)按图 13 装置进行 NH 3 性质实验。
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剂c(CO2)V2O5A.反应CO2(g)+C(s)2CO(g)△△S>0、△H<0化剂V2O5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的烟;原因是先打开旋塞1,氯化氢与氨气挥发出来,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小颗粒,氯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
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B瓶中,是因为气体参与反应后使得烧瓶内的压强变小,打开旋塞2后,大气压就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到烧瓶中来,同时由于A中的HCl不可能全部进入B中,A中HCl过量,就算不能完全进入B瓶,B中的氨气也应能完全反应,形成氯化铵,石蕊溶液进入B中,B中的NH4Cl溶于石蕊溶液,溶液显酸性,所以石蕊试液显红色。
二、化学原理中的“压强”1.利用阿伏伽德罗定律解答化学平衡中的“压强”例4(2015▪江苏▪15)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高温、高压浓硫酸△催化Δ18 0催化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温、高压浓硫酸催Δ180℃催化剂充电放电催化剂Δ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答案】B Cα在体积均为 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P 总(状态Ⅰ)是由(0.06+0.07)mol 气体粒子产生的,P 总(状态Ⅱ) 是由(0.26+0.07)mol 气体粒子产生的,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加上温度的影响,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故正确。
C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状态Ⅱ可以看作先通 0.1molCO 2,平衡后与状态ⅢCO 的浓度相等,再通入0.1molCO 2,建立相同的平衡,状态Ⅱ CO 的浓度等于 2 倍状态Ⅲ,但压缩体积后,相当增大压 强,平衡逆向移,因此c(CO ,状态Ⅲ) <c(CO ,状态Ⅱ)<2c(CO ,状态Ⅲ),故正确。
D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V 逆(状态Ⅰ)<V 逆(状态Ⅲ),故错误。
【点拨】理想气体方程:PV=nRT ,由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2.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答平衡移动中的“压强”例 5(2015▪全国Ⅱ▪27)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 和 H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①CO(g)+2H 2(g)②CO 2(g)+3H 2(g)③CO 2(g)+H 2(g)CH 3OH(g) △H 1=—99kJ·mol -1CH 3OH (g )+H 2O(g) △H 2=-58kJ·mol -1CO(g)+H 2O(g) △H 3=+41kJ·mol -1回答下列问题:(3)合成气的组成 n(H 2)/n(CO+CO 2)=2.60 时,体系中的 CO 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CO )值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图 2 中 的 压 强 由 大 到 小 为 , 其 判 断 理 由是。
【答案】(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也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点拨】在应用“有关压强的勒夏特列原理”时,还需提醒考生的是:压强改变的本质最终还是气体粒子浓度的改变。
如在一个可移动活塞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加入少量氦气,如何分析平衡的移动?加入少量的氦气,反应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都减少且减少相同倍数。
设CO、H2、CH3OH原平衡中的浓度为:c(CO)、c(H2)、c(CH3OH);新平衡中的浓度为:且有、、因为b<1,所以>K。
因为温度不变,K值不变,平衡逆向移动。
3.Kp中的“压强”例6如图所示,A是恒容的密闭容器,B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充气气囊。
保持恒温,关闭K2,通过K1、K3分别向A、B中充入2mol NO和1mol O2混合气体,发生的反应为2NO(g)+O2(g) L。
2NO2(g)不考虑2NO2(g)N2O4(g)],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①T℃时,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p=8×10﹣2(kPa)﹣1。
若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p(NO)=200kPa,则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
(Kp是用平衡2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所得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②T℃时,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V(B)7/9a L(填“>”、“<”或“=”)。
若平衡后V(B)=0.7a L,打开K,一段时间后达到新平衡,V(B)=L。
2【答案】①66.7%②<,0.4a平衡时,B容器中气体粒子的总物质的量为7/3mol,按起始压强计算气体体积为:7/9aL。
考虑B容器反应的实际条件是恒温(T℃)恒压(大气压);A容器反应的实际条件是恒温(T℃)恒容(a L),压强小于大气压。
因此,T℃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V(B)<7/9a L。
后,两容器的反应条件与B容器反应条件相同,达到新平衡后的总体积为1.4aL,打开K2V(B)=(1.4-1)aL。
【点拨】1.进行Kp计算时,一定要弄清楚气体分压与体系总压之间的关系。
2.灵活运用阿伏伽德罗定律(①恒温恒容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②恒温恒压气体体积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处理压强、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