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举要

合集下载

健脾祛湿的方法倪海厦

健脾祛湿的方法倪海厦

健脾祛湿的方法倪海厦健脾祛湿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调理脾胃功能,达到祛除体内湿气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健脾祛湿方法。

1. 饮食调理:饮食是健脾祛湿的关键。

首先要遵循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寒凉和油腻的食物。

可以适量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蒜、辣椒等,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和湿气的排出。

此外,每日适量摄取些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材,如莲子、山药、扁豆、红小豆、黄瓜等。

2. 调理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健脾祛湿的重要手段。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和过度劳累。

此外,要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促进湿气的排出。

3.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常见的健脾祛湿方法之一。

可以选用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中药,如薏苡仁、白术、茯苓、参等,通过煮汤或煎服的方式服用,以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能够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帮助脾胃消化吸收,祛除体内湿气。

常用的推拿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脾胃功能,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5. 艾灸熏蒸:艾灸熏蒸是利用艾绒的温热性质刺激经络,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排出。

可以选择艾绒熏蒸穴位,如胃经的足三里、胃俞、脾经的足三阴交等,每天坚持熏蒸10-15分钟,可以起到较好的健脾祛湿效果。

6. 瑜伽运动:瑜伽是一种非常适合健脾祛湿的运动方式。

通过瑜伽的各种体位法和呼吸法,可以促进脏器的血液循环,加强脾胃功能,改善湿气困扰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扭转体位和姿势,如卧轮式、船式、腹蛇式等,对于健脾祛湿效果更为明显。

7. 心理调节:湿气的滞留和积聚往往与情绪有关。

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湿气的产生和滞留。

因此,要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压力过大和焦虑,保持心情平静。

总结起来,健脾祛湿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节、中药调理、推拿按摩、艾灸熏蒸、瑜伽运动和心理调节等。

倪海厦调理脾胃的方法

倪海厦调理脾胃的方法

倪海厦调理脾胃的方法倪海厦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他的著作《倪氏脾胃成书》被誉为中国脾胃学的奠基之作。

倪海厦提出了许多调理脾胃的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方法。

1.合理饮食习惯倪海厦强调了饮食对脾胃的重要影响。

他说:“治疗脾胃之道在于调节饮食。

”他建议遵循“五谷为养,粗细搭配”的饮食原则,即每天应摄取不同种类的谷物和粮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此外,倪海厦还提倡“当食热者冷,当饮寒者热”,即饮食应适应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或寒凉的食物。

2.定期运动倪海厦认为适当的体育运动对调理脾胃非常重要。

他提出了“先动筋,后轻腹”的理念,即通过锻炼身体的肌肉,促进腹部的气血运行,从而加强脾胃的功能。

他推荐的适宜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脾胃功能。

3.心理调节倪海厦强调了心理因素对脾胃健康的影响。

他说:“善治脾胃,除药物之外,必须善明心理疗法。

”他认为压力、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对脾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情绪调节对于脾胃的调理非常重要。

他建议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4.中药调理倪海厦是中医药专家,他强调了中药对脾胃调理的重要作用。

他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推荐了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等。

这些中药方剂可以通过调理肠胃功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来改善脾胃健康。

5.饮食节制与禁忌倪海厦提出了一些饮食方面的节制和禁忌,以保护脾胃健康。

他建议适当控制饮食的量和质,在饮食中少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此外,他还强调了进食规律的重要性,即按时进食,避免过度节食或过度暴饮。

总结起来,倪海厦提出的调理脾胃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饮食习惯、定期运动、心理调节、中药调理和饮食的节制与禁忌。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配合,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调节情绪、使用中药等方式来改善脾胃健康。

倪海厦:临床经验50方

倪海厦:临床经验50方

倪海厦:临床经验50方“中医鬼才”倪海厦,也被称为中医界的旷世奇才,他不仅精痛医术,同时也兼备精通易、阴、阳、风、水。

临床常用经验50方1、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劳(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30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牡蛎10克、栝楼根20克、炙甘草10克2、治疗胃癌的经验方:葛根30克、柴胡2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人参15克、生姜10克、阿胶15克、白朮25克、大枣10枚、茯苓25克、干姜10克、干地黄15克、黄芩15克、炮附子15克、灶心土15克 (或赤石脂)注:阿胶不要煮,待其他药煮好后再放入,调匀即可服用。

3、治疗腹水的处方:巴豆3颗、芫花2克注:将以上药研磨成粉,利用巴豆本身所含油脂滚成如黄豆大小的小丸,每次 2 丸,每日 3 次。

症状消失,立刻停药(服后若出现大下的情况属正常)。

4、治疗急性肺扩张(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陷胸汤方):大黄20克、芒硝 10克、甘遂5克注:芒硝不要煮,将其他药煮成两碗,各放5克芒硝,调匀,先服用一碗,若出现大吐大下是应该出现的情况,症状消失后就不用再服药;否则,继续服下第二碗。

5、治疗小腿有鱼鳞状干癣(出自《伤寒杂病论》--抵当汤):水蛭10克、虻虫 10克、桃仁20克、生地黄15克6、治疗消化不良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调胃承气汤和吴茱萸汤)处方一:大黄20克、炙甘草10克、芒硝5克注:芒硝不要煮,等药煮好后放入芒硝调匀即可服用。

处方二:吴茱萸25克、人参1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7、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12枚、葛根20克、连翘15克、金银花 15克、浮萍15克、蝉蜕10克8、治疗长期便秘又受到惊吓所引起的心脏动悸(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加桂汤方):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肉桂5克注:肉桂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肉桂粉,调匀,即可服用。

经方补:实脾饮(甘淡渗利,健脾利湿)

经方补:实脾饮(甘淡渗利,健脾利湿)

经⽅补:实脾饮(⽢淡渗利,健脾利湿)实脾饮【原⽂】1、倪海厦:实症,临床上看多为肝硬化,治肝先实脾,⽤分消汤,西医没有碰过的效果都⾮常好:(⽐例)苍术3、⽩术3、茯苓3、陈⽪2、厚朴2,⾹附⼦2,猪苓2,泽泻2,枳实1,⼤腹⽪1,西沙仁1,⽊⾹1,灯⼼草⼀把(不到⼀钱),⼲姜1,⽣姜1。

分消汤中枳实换成枳壳就是《万病回春》的实脾饮。

案例使⽤:⽩术三钱茯苓五钱泽泻五钱陈⽪三钱厚朴三钱苍术三钱半夏三钱2、⼤冢敬节:苍术、茯苓、⽩术各2.5 ,陈⽪、厚朴、⾹附⼦、猪苓、泽泻各2.0,枳实,⼤腹⽪、缩砂、⽊⾹、⽣姜、灯⼼草1.0【⼜名】实脾饮【出⾃】《万病回春》【时机】1、治肝先实脾;2、脾肿⼤、肝癌、肝炎造成虚证时⽤补中益⽓汤。

如果实证⽤分消汤。

3、临床上肝癌、肝硬化,西医没有碰过,腹积⽔,没有胃⼝,⼩便排不出来,打嗝,⼀个实证,⼀个虚证。

(1)实证是分消汤,肝硬化多为实证,肚⼦胀的很⼤,下焦肿起来,如被西医化疗、开⼑,唯⼀办法就是加重剂量,效果不好。

处⽅:苍术3,⽩术3,茯苓3,陈⽪2,厚朴2,⾹附⼦2,猪苓2,泽泻2,枳实1,⼤腹⽪1,西砂仁1,⽊⾹1,灯芯草⼀把(不到⼀钱),⼲姜1,⽣姜1,⽢淡渗利,健脾利湿。

(2)上⽅把枳实改成枳壳就是《万病回春》的实脾饮,淮河以北就枳实,淮河以南叫橘⼦,先采摘青⾊硬硬的是枳实,⽊之实,开胃,味酸;后采摘的,⾥⾯都⼲掉是枳壳,(3)虚证时使⽤补⽓建中汤,⼈⼲⼲瘦瘦的,⽪肤黄黄的,治肝先实脾,难在实脾,虚证也是苍术3,⽩术3,茯苓3,陈⽪2,厚朴2,⼈参4,泽泻3,麦冬3,黄芩2,来⾃《济⽣⽅》,脾肿⼤,肝癌、肝炎的虚证。

(4)若⾝冷,四肢冷,加⽣附⼦5,壮⾥阳;⽣硫磺6(排⽔,全⾝⽔肿,补命门⽕,脚⽆⼒,⼊三焦),(5)针灸下期门、章门,肝⼀肝⼆肝三,三皇⽳,肝关。

【应⽤集锦】1、腹⽔:虚症⽤补中益⽓汤,实为分消汤。

⼝渴为实,不渴为虚。

不做胃镜,用倪海厦的方子治疗胃溃疡,我今天把它写出来,足以让所有

不做胃镜,用倪海厦的方子治疗胃溃疡,我今天把它写出来,足以让所有

不做胃镜,用倪海厦的方子治疗胃溃疡,我今天把它写出来,足以让所有不做胃镜,用倪海厦的方子治疗胃溃疡,我今天把它写出来,足以让所有的内科专家汗颜!之所以选择今天来写胃溃疡,是因为前段时间一位网友,说自己胃溃疡已经5、6年了,去医院看过西医,也找过当地的中医,药没少吃,但就是反反复复,总也好不了。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从医时遇到的第一位患者,也是胃溃疡,现在想来还很惭愧,当时学艺不精,并没有完全治好这位患者,只是改善了他的症状。

从那之后,我就对胃病特别上心,无论是前辈大家的讲座,还是农村赤脚大夫的建议,我都会认真听,然后自己反复研究。

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倪海厦老师的视频时,听到他说起胃溃疡,说到最后,他还给了一个方子:白芨、枳实。

当时没在意,心里还很疑惑:两味药能干什么呀?后来,门诊来了一位胃溃疡患者,病史3年,诸法无效,我给他开了方子,吃了之后效果也不明显。

一筹莫展之际,我想起了倪海厦老师的方子,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上面的方子加减给了患者。

没想到的是,患者用了一个礼拜,胃痛、反酸等症状就改善了很多,我让他继续用药,一个月后停了药,诸症皆平。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民以食为天,食物入胃,经过胃之消化,一部分入脾化为水谷精微助人体运行,一部分作为糟粕被排出体外。

所以胃的工作量不可谓不大,一旦生病,表现也是五花八门,胃溃疡、胃息肉、胃结石、急慢性胃炎等,被人统称为老胃病。

脾胃共居中焦,对于人体全身气机的调节起的是中轴枢转作用。

大家再看这个方子:首先是枳实,能入脾胃经,入脾能益气升清,入胃善消胃中之水湿,逐胃上方之停水而降胃气止胃气上逆。

凡积滞内停,气机受阻,不论气血痰食引起,皆可应用来行气消胀削坚,调节全身气机而益五脏。

脾胃之气通利之后,白及再以其止血与去腐生新之功,安抚胃之伤损。

白芨性寒,内含丰富的粘液质,天然具备修复粘膜,止痛止血的功能,既可入肝调血,除血中热气,除血中热气,蚀败疽死肌,为去腐生新圣药,能使溃疡面重新长出新的肌肉。

倪海厦经典配方

倪海厦经典配方

126、治疗胃脓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一枳实芍药桔梗散)枳实25克白128、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一大黄牡丹皮汤)大黄20克牡丹皮5克、桃仁15克、冬瓜仁30克芒硝15克注:其它药煮好后放入芒硝。

129、治疗脑脓疡的处方(出自《阳和汤》)熟地50克肉桂5克麻黄3克鹿角胶15克白芥子10克炮生姜3片甘草5克炮附子10克注:把生姜放在锅里正反干煽2次,就治成炮生姜了。

待其他药煮好后再放入肉桂。

130、吃了变质食物或食物中毒(出自《伤寒杂病论》一大黄甘草汤)大黄15克甘草5克131、治疗尿毒症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一当归四逆汤)当归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细辛5克木通10克大枣8枚、炙甘草10克炮附子15克生附子15克麻黄15克杏仁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5克注: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煮。

132、病人经常下痢,吃完饭不久就腹痛肠鸣(出自《伤寒杂病论》一半夏泻心汤)半夏15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10克黄连大枣5克4枚133、促使患者病危时打嗝不止停止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一茯苓四逆汤)茯苓20克人参5克、生附子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5克注: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煮。

如果病人服药后仍然打嗝不止,那就无力回天了。

134、患者呕吐并伴有剧烈头痛(出自《伤寒杂病论》一吴茱萸汤)吴茱萸15克人参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135、治疗痔疮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一赤豆当归散)赤豆50克当归50克注:将上述两味药研磨成粉,温水送服。

每次一调羹,一日三次。

如果患者有便秘,再配合调胃承气汤一起服用。

方剂如下:炙甘草10克大黄20克、芒硝10克、栀子10克注:其他药煮好后,盛入碗中,将芒硝放入。

136、患者吞咽困难(出自《伤寒杂病论》--利膈汤)半夏15克栀子15克炮附子15注:其他药煮好后,盛入碗中,将芒硝放入。

257、治疗下肢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的处方(出自《伤寒论》一白芍甘草汤+炮附子+牛膝)白芍40-50克、炙甘草40-50克炮附子20克牛膝20克258、治疗眼底病变的处方(以下内容仅供学习研究之用)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密蒙花20克龙胆15克石决明15克草决明15克、当归20克、黄芪20克黄岑15克、赤芍15克木贼15克、蝉蜕15克、黄连10克259、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中药药方之一(以下内容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生附子30克、黄芪30克、甘草30克、当归20克、荜拨30克、夜明砂20克、牡丹皮20克灵芝15克水蛭10克、赤芍20克。

八珍汤倪海厦讲解

八珍汤倪海厦讲解

八珍汤是中医中的一种传统药膳,具有补气养血、调理脾胃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八珍汤被认为能够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对于身体虚弱、脾胃不和、气血不足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倪海厦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他对中医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在倪海厦的讲解中,他强调了八珍汤的功效和作用。

他认为,八珍汤中的药材配伍合理,能够综合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倪海厦指出,八珍汤中的药材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和川芎。

这些药材分别具有不同的功效,例如人参能够大补元气、白术能够健脾化湿、茯苓能够利水渗湿、甘草能够调和药性等等。

同时,这些药材的配伍也十分讲究,能够相互协调,发挥出更好的功效。

在倪海厦的实践中,他经常使用八珍汤来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和虚弱症状。

他认为,八珍汤对于身体虚弱、脾胃不和、气血不足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倪海厦对八珍汤的讲解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通过他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八珍汤的功效和作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八珍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食用八珍汤,以达到调理身体和保健的作用。

汉唐中医倪海厦医案

汉唐中医倪海厦医案

汉唐中医倪海厦医案倪海厦,字子瑞,号东篱,是明代著名的中医学家。

他的医术精湛,被誉为“汉唐中医”。

他的医案流传至今,成为中医学习的重要资料。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倪海厦的一些医案。

一、内科医案1. 倪海厦治疗胃病的医案患者张某,年约四十,患有胃病多年,症状为胃脘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黄连、黄芩、半夏、陈皮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2. 倪海厦治疗肺病的医案患者李某,年约五十,患有肺病多年,症状为咳嗽、气促、胸闷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麻黄、杏仁、桔梗、白芍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二、外科医案1. 倪海厦治疗疮疡的医案患者王某,年约三十,患有疮疡多年,症状为疮口溃烂、流脓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黄柏、地黄、丹参、桃仁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2. 倪海厦治疗骨折的医案患者赵某,年约四十,患有骨折多年,症状为疼痛、肿胀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桂枝、白芍、川芎、红花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三、妇科医案1. 倪海厦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患者李某,年约三十,患有妇科疾病多年,症状为月经不调、腹痛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2. 倪海厦治疗产后病的医案患者张某,年约二十,患有产后病多年,症状为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生姜、白芍、当归、川芎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倪海厦的医案,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药方简单易取,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他的医术精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医学精神,不断探索中医药的奥秘,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鬼才”倪海厦经验总结—大黄之用举隅

“中医鬼才”倪海厦经验总结—大黄之用举隅

“中医鬼才”倪海厦经验总结—大黄之用举隅陈玥,刘成帅,侯金易,张硕*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摘要】大黄作为应用广泛的中药,具有泻下攻积、逐瘀通经等功效。

倪海厦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疗效显著。

他以解剖学为基础,善用大黄祛实攻积。

笔者通过总结仲景的用药思想与学习倪教授《人纪》DVD,深受启迪。

现将其把大黄在胃肠道祛实攻积方面的运用整理如下,以期惠于临床。

【关键词】大黄;胃肠;积滞;倪海厦[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7-0015-02A Summary of Ni Haixia’s Experience of “the Devi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Case Study of RhubarbCHEN Yue, LIU Cheng-shuai, HOU Jin-yi, ZHANG Shuo*(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 [Abstract] Rhubarb, as a wide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functions of purgative, attacking and accumulating,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clearing channels. Professor Ni Haixia is good at us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to treat all kinds of difficult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On the basis of anatomy, he is good at using rhubarb to expel solid and attack accumulation. The author sums up Zhongjing’s drug use thought and studies the DVD of Renji by Professor Ni. Now the application of Rhubarb i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clinical.[Key words] Rhubarb; Gastrointestinal Stagnation; Ni Haixia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倪海厦中医师汇通中西,医术精湛,对大黄等药的运用颇有心得。

补脾胃的小建中汤JT叔叔倪海厦皮沙士

补脾胃的小建中汤JT叔叔倪海厦皮沙士

补脾胃的小建中汤JT叔叔倪海厦皮沙士JT叔叔吃了小建中汤之后,我经验到两件事,第一是开始狂睡,就是说你的身体一旦开始进入疗愈了,就被这个汤挑起了你的自我疗愈,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睡觉,所以就睡的沉的不得了。

然后起来之后,就是那种觉得从心里头饿,想吃东西。

他并不是直接那个药补你,而是让你去狂睡,让你去狂吃,用狂睡跟狂吃来补你。

到麻黄汤证的时候,有所谓的“麻黄九禁”,对不对?那这个“麻黄九禁”的时候呢,它的主要证状就这个人,气虚啊,血虚啊,心阳虚啊,心阴虚啊,肾虚啊,这些毛病,对不对?那当这些问题存在于身上的时候,已经意味着用麻黄汤发了汗,他就会整个人虚掉,很容易变成坏证。

所以,历代的中医呢,大概都是借用伤寒论这个《太阳篇》,提到小建中汤的条文呢,去拿小建中汤为麻黄汤打底,因为小建中汤的基本结构算是桂枝汤的底子。

所以,它虽然是个补药,可是它收束邪气的那个力道并不强。

历代的这个使用伤寒方的人呢,就开始把小建中汤用于麻黄汤的不能发汗的这些禁忌之中。

就是,如果你是不能发汗的,你吃小建中汤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那你的尺脉会变得比较有力,你的这个种种的血虚啊阳虚的状态会变得好转。

那这个时候呢,你就变成可以发汗了。

因此,相对来讲,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小建中汤的确是一帖很好用的补药,好像气血阴阳好像没有什么不能补的样子。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胶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饴,更上微火消解。

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以甜故也。

首先我们看小建中汤的结构哦,伤寒部分的小建中汤,它是放二两甘草,而且,没有写那个甘草要炙过,所以这样甘草有一点只是在缓和药性的那种感觉。

而如果是虚劳部分的小建中汤的话,它的甘草就是放三两炙甘草,那这样就是摆明了是用甘草在补这个人的脾胃之气哦。

所以,在治伤寒跟治这个虚劳的时候是有一点不一样的。

我想如果炙甘草放到三钱的话,除非是治太阴病那种地方的病,如果是太阳或者是少阳哦,三钱甘草可能还是会有一点束住邪气的问题吧,所以在感冒的时候炙甘草不要放那么多。

茯苓饮倪海厦的讲解

茯苓饮倪海厦的讲解

茯苓饮倪海厦的讲解嘿,咱今儿来聊聊茯苓饮倪海厦的讲解。

你说这茯苓饮啊,那可真是个宝贝!倪海厦大师对它的解读那叫一个精彩。

咱就打个比方吧,身体就像一个大院子,有时候里面会有点乱,各种不舒服的小毛病就像院子里的杂草。

这茯苓饮呢,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园丁,能把这些杂草给清理得干干净净。

它能帮咱调理脾胃,让咱的消化系统顺顺畅畅的,就好比给院子的灌溉系统修得好好的,水流通畅,花儿草儿都能茁壮成长。

你想想看,要是咱的脾胃不好,那吃东西不香,浑身没劲儿,多难受啊!茯苓饮就能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它里面的茯苓啊,就像是个温柔的守护者,安安静静地发挥着作用。

还有其他的几味药呢,也都各有各的本事,一起合作把咱身体这个大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倪海厦大师说过,这茯苓饮适用的情况可不少呢!很多人平时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这时候来一碗茯苓饮,说不定就能让你感觉舒服很多。

就像在炎热的夏天,突然来了一阵凉爽的风,那叫一个惬意。

咱再想想,平时咱要是觉得肚子胀胀的,或者总觉得嘴里没味道,是不是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茯苓饮就能帮咱解决这些小烦恼呀。

它能让咱的肚子不再那么胀,让咱的嘴巴能重新品尝出美味来。

有人可能会问啦,那这茯苓饮是不是随便啥时候都能喝呀?嘿,这可不能乱来哦!就像你不能随便在院子里乱种东西一样,得听专业人士的。

倪海厦大师肯定会告诉咱什么时候喝合适,怎么喝效果好。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一碗茯苓饮,它背后蕴含的可是中医的大智慧呢!它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记住茯苓饮倪海厦的讲解,把这宝贝用在对的地方。

让我们的身体在茯苓饮的呵护下,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咱可别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呀!这茯苓饮,真的值得咱好好去了解和尝试呢!。

倪海厦《伤寒论》一五三:最好的温胃药是干姜

倪海厦《伤寒论》一五三:最好的温胃药是干姜

倪海厦《伤寒论》一五三:最好的温胃药是干姜倪海厦经方学堂今天一五三:「太阳病」二三曰,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本有久寒也,反下之,若利之,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平常太阳病怎会不能卧?睡觉照样睡,二三天以后,病人不能睡觉了,不能躺下去,要坐起来比较舒服,所以胸中有水饮的时候,病人无法卧,因为一躺下去的时候,水就逆上来了,他会吐。

第二,水进入肺胸腔的时候会咳嗽,所以一躺下去会更咳,如果水饮不是很强,在横膈膜的地方就是苓桂朮甘汤证,会引起晕眩。

心下必结,就是胸里面有堵到,脉微弱者,本有久寒也,如果病人只是有水在裹面,用苓桂朮甘汤去,如果病人脉微弱,就是本身身体很虚寒的,胸寒的人,遇到这种症状的时候,知道胸里面寒掉了,水又聚在胸里面不下,就会但坐不得卧。

如何知道是水,问病人渴不渴?不渴,就是水了,还有看舌头,如果舌苔湿湿的,摸脉脉是弦的,细细的,所有的水病,脉一定是弦,脉如果细细的像吉他弦一样的跳,就代表身体里面有不正常的水。

正常的要用「温化」,把胃里面温起来,然后能把水化掉,如果没有胃寒,只是水饮搁在胃的外面的时候,苓桂朮甘汤就去掉了。

所以要取温化,最好的温胃药是干姜,有的时候干姜、生姜并用,干姜让胃热起来,生姜把它打散开来,因为明知道有水在里面,病人不渴有水,所以要把水去掉,要加半夏。

胃为什么会冷掉?脾的功能一定不好,所以要加白朮、茯苓等量的用,来加强脾脏的功能,这时候胃就开始动了,胃里面热起来后水气才会到肺上面,水气会像云雾一样,后面要加炙甘草可使胸阳壮盛,等于甘草干姜汤的加减,这就是把胃里面的水温化掉。

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肠胃已经是寒的,医生没有开温化的药,反下之,为什么会用攻下法?因为病人心中结,胃里面很难过,医生以为是食物堵起里面,不知道是水,开错药了,如果攻下去以后,他太阳表证还有,太阳病还没好,如果止利,必作结胸,因为他里面本来就有水饮在里面。

末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张仲景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下利的状况不止,寒会跟着利一起走,寒跟着利走的时候,太阳表热,前面讲的太阳病二三日,皮肤表面上的滤过性病毒就陷进来了,顺着水道系统进入肠子。

经方补:健胃整脾汤(腹水排出后调理)

经方补:健胃整脾汤(腹水排出后调理)

经方补:健胃整脾汤(腹水排出后调理)
健胃整脾汤方
【原文】
柏子仁、黄芪、当归、白朮、茯苓、炙甘草
【来源】倪海夏
【应用】
1、水进入肺时,用十枣汤把水攻出来,马上要吃健胃整脾的药,柏子仁,黄芪,当归,茯苓,白术,炙甘草,水来的时候,再攻,十有八九的肝硬化、腹水病人都能救回来。

2、治疗的时候,用十枣汤把水攻出来,水再回来就没有那么多了,如果小便通利,都没有腹水了,这病人就救回来了,救回来以后,想要让他再快一点好,加了南派的药,像娱蚣、血竭等,结果病人被攻死了,因为病人血虚了,药里面有很多破瘀的,但那是伤科用的,让病人自己慢慢恢复比较好,因为血已经虚了,硬去攻,死的更快,结果病人是死在贫血上。

3、十枣汤在三个小时内就把水排掉了,排掉了后马上吃健脾的药,平常三餐饭前吃,然后正常的饮食,水来的时候,再用十枣汤攻,百分之九十九的肝硬化、腹水的病人都可以救回。

倪海厦老师诊疗医案:肠胃不适,心下痞

倪海厦老师诊疗医案:肠胃不适,心下痞

倪海厦老师诊疗医案:肠胃不适,心下痞
编者注:
倪海厦老师的诊疗案例,仅供参考学习,请勿随意试药,试出问题本号概不负责。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2008/8/14
姓名性别:年龄及体型来诊日期:
Wei Yimin 男41岁,中等,高2008/8/14
来诊原因:肠胃不适,心下痞,如有物在其中,一直不消化,心律不整,干眼症,睡不好,双手小指,无名指麻。

问诊:
(1) 睡眠:时好时坏,近来最差。

(2) 大便:每天行,不成形。

(3) 小便淡黄。

(4) 手足冷。

(5) 胃口好。

(6) 口渴无。

脉诊:缓有力(老师口述为洪数)。

望诊:
1、舌诊:黄湿,中间白。

2、眼诊:
特殊诊断:
耳诊:
诊断:调胃承气汤症。

针灸处方:双手神门,后溪。

中药处方:调胃承气汤4 决明子1
100 粒
8x3
三餐饭前
解说:
1. 决明子à干眼。

2. 由舌苔可看出中焦湿热。

3. 胃气会影响睡眠,服调胃承气汤清出浊物,其他症状应会消失。

4. 针神门,后溪à手麻。

备注:。

倪海厦《伤寒论》一六四:会用这五个泻心汤,所有肠胃科的病就都会看了

倪海厦《伤寒论》一六四:会用这五个泻心汤,所有肠胃科的病就都会看了

倪海厦《伤寒论》一六四:会用这五个泻心汤,所有肠胃科的病就都会看了一六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呕就是进入少阳了,用小柴胡汤来解,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看错了被攻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攻下之后,如果还是柴胡汤证,就再给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下并没有把内脏功能下坏掉。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柴胡汤下去脾胃功能马上恢复,脾胃功能恢复一定会流汗,流出来的汗是本身正常的汗,这汗本来在太阳应该要解掉,结果在太阳没有解掉进入少阳了,进入少阳后用柴胡汤来去解,排出来的汗是原来太阳证的汗。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硬痛往下走是大陷胸汤,硬痛往上走的是大陷胸丸。

不单单是麻黄汤证、桂枝汤证、葛根汤证被攻下会结胸,柴胡汤证被攻下也会结胸。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张仲景讲的「痞」是一种症状:现在进入五个泻心汤证。

会用这五个泻心汤,所有肠胃科的病就都会看了。

满而不痛,常常感觉胃里面胀胀的,又不会痛,可是胃又有胀胀闷闷的感觉,这原因就是表证没有好,进入到胃里面,只有水停在胃的周围,胃的周围并没有热,也没有湿,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如果只是水而已,半夏就可以了,但是病人常常有吃食物下去,因为肠胃的蠕动不好,有水饮,食物堵在里面,有一部份的食物被吸收了,有一部份的食物坏掉了,所以「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设计的第一个肠胃科的药。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斤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半夏泻心汤」为什么用干姜?因为胃旁边有水,造成胃寒掉了,所以用干姜,如果胃中有水的话用生姜,干姜是温中的药。

倪海厦:养胃最好的秘方!一试百灵,终生受益!

倪海厦:养胃最好的秘方!一试百灵,终生受益!

倪海厦:养胃最好的秘方!一试百灵,终生受益!【导读】倪海厦,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倪海厦:人睡觉的时候,阳气会散到四肢,身体里面阴非常的盛。

早晨起来喝一杯冷水,一个寒意下去,四肢的阳马上就回到胃里面,在胃里蠕动,所以千年以来,早晨起来喝一杯冷水的永远没有胃病。

郎中:其实当第一次读到这些话的时候,郎中是很诧异的,这跟我们日常的感知完全背道而驰。

后来看过很多遍后,才若有所悟,倪师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一、什么是冷水?这个冷水,其实就是凉白开,并不是冰块水,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再好的胃口也经不起冰水的折腾。

而凉水与冰水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凉水就是室温下的水,人体的皮肤、肌腠、五脏六腑都处于室温的环境中,已经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

所以当喝下一杯凉水,并不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二,四肢阳回的机理倪师讲的这个喝了凉水以后,四肢的阳气能够立马调回胃中,这个理论可以说非常新奇,但是也不乏道理。

就好比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通过打哆嗦的方式来调动人体阳气御寒。

喝凉水也是这个道理,能够快速调动胃气,从而减少胃病的产生。

三,胃气主降从郎中个人角度来理解。

胃气主降,很多胃病出现的诸如打嗝、反酸、胃胀、呕吐等症状,从病机来讲就是——胃气不降。

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的胃气是涣散不收的,经过一杯凉水的刺激,能够迅速让胃气回到下降的正轨之中。

四、无字句处读书郎中想强调一点,倪师讲过很多很多的知识点和养生方法,我们学习倪师不仅仅是要记住他讲过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有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思维,这才是倪师的神韵。

倪师讲喝凉水这个问题,咱们大家一定要思考倪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背后的深意又是什么。

其实这几口冷水,只是对胃气的一个引导和激发,一旦阴四肢阳气回到胃中,后面仍然还是要喝温水的。

如果有人钻牛角尖,喝水非凉水不喝,那就真的辜负了倪师的教诲。

在日常的生活中,仍然要以温热水为主,无他,只是为了更好保护人体的阳气。

倪海厦老师讲:脾肿大与胃病治疗我们治疗脾...

倪海厦老师讲:脾肿大与胃病治疗我们治疗脾...

倪海厦老师讲:脾肿大与胃病治疗我们治疗脾...我们治疗脾脏疾病也是一样。

当脾脏出现问题时,要想到它会影响到肾,我们先去固肾,如果我们病在脾,先去固肾。

脑筋想目的是什么?病不会再进了。

(中医讲,木病传土,因为木克土,所以肝病传脾,所以治肝当先实脾。

中医讲,土病传水,因为土制水。

所以脾病传肾,所以治脾病,当先固肾。

)所以说,五行的治症,木克土,土克水,土病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去强水。

目的是让病到此为止,不要再恶化下去。

强水强的不好,就会恶化。

你要特别了解,我们会去强水。

如果病人身重,全身重,下肢又肿,当然可针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以及脾的募穴章门(脏会章门)、以及背后脾的俞穴。

如果去强水,那肾的俞穴京门穴,正面下复溜穴(金穴,肾经的母穴),用补的手法,迎随法或提法都可以。

灸可不可以?当然可以灸啊!正面穴位,关元、中极,背后的穴位肾俞,用灸的方法很好。

没事可以灸灸复溜,边看电视边灸复溜,对身体很好,这是我们选穴的法则。

胆刚刚讲过,胃出现问题,大部分是饮食不正常。

学习很辛苦,社会上工作很辛苦,没有办法按时吃饭,吃一点苏打饼干,或豆浆,不要喝牛奶,要让肠胃有点东西。

饮食不正常时,胃会有病,当胃有问题,望眼看过去,这个人的眉毛间有悬针纹时,表示胃不好,因为胃很痛,痛的时候会皱眉。

人有三大痛,头痛、牙痛、胃痛。

这三大痛,人不会死掉,只是很痛。

头痛诸位会医了。

牙痛呢,很简单,上牙是手阳明大肠经在管,用合谷穴;下牙是足阳明胃经在管,近取穴有翳风、颊车、下关,都可以用来治牙痛。

胃痛呢?第一个分寒热。

寒跟热,症状完全不一样。

寒症,比如说舌苔白厚。

热症的时候,这个舌苔比较黄湿。

一般来说,热症用下针,不要灸他。

针对热非常好,灸对寒非常好,这是两者区分的地方。

诸位学过经络学,足阳明胃经是承泣/四白/巨髎/头维/下关/颊车,脸的正面就是足阳明,后面到脑是太阳,耳朵旁两边是少阳。

看到这个人,脸上红红的,就知道是热。

如果脸是苍白的,一看就知道是寒,用眼睛看就知道。

倪海厦,胃囊肿,纳差,泛酸,受寒痰饮证,大剂量茯苓干姜理中行气

倪海厦,胃囊肿,纳差,泛酸,受寒痰饮证,大剂量茯苓干姜理中行气

倪海厦,胃囊肿,纳差,泛酸,受寒痰饮证,大剂量茯苓干姜理中行气展开全文肾气为先天之本,生出来的是命门真火,命门真火它是点燃君火用的,命门真火又称为相火,相火以点君火用的。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它为中土之气,里面阳化气的功能实际上是心火的功能,也就是心火传小肠,小肠为腹部温度之环境,这是治疗其脾的。

我们看人在饮食中会出现什么情况?1、能吃下去,但吃下去就感到腹胀,这是谁的原因?脾不运化,脾的运化功能不足。

2、时常有饥饿感,但吃不下东西,这是谁的毛病?胃不降逆,就是说脾的运化功能还可以,但是吃不下东西。

我们用医道阴阳法眼的观点看脾胃的关系,四种情况。

一是能吃能消化;二是能吃不能消化;三是能消化不能吃;四是不能吃不能消化。

这就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胃病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疾病,由于饮食的不正常或习惯不好而造成的,许多人患有胃病,如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胃酸过多等疾病,尽管胃病种类很多,实际上只有一种原因,就是甜食太多或正餐不按时吃或嗜食冷饮所造成的。

病机是属于胃不降逆。

人的身体里面,谁最容易受伤害?占第一的是胃,为什么?因为人要一日三餐,每天都有新东西进到胃里面去,这都是属于异物,比如说胃溃疡,已经有烂的地方,还没有结成疤呢,你再继续去伤害,那它还能不能好,它就永远不能好。

实际上治疗胃病很简单,治胃之法关键在于一个降,在这一个降之中,胃是同时腐化谷物的,要注意一个温,就是温降,这是关键的。

然后再配合一些修复胃粘膜的东西,活血止血的、行气理气的药,要暖胃,就要去其痰饮之积,基本上所有胃病都可管住。

治疗上胃病很简单,但胃病也是最难治的,为什么?因为太容易了,所以每个人都不去注意了,治好了一分,你自己又伤了三分,所以三分治七分养,你能从心里认识到疾病的原因,并改正,不需要吃药,就可以不药而愈。

病例:我曾经治疗一病人,已经几年了胃吃不下东西,胃还经常发酸,这是水饮的毛病。

然后去西医检查,下了胃镜,一看胃里面全是囊肿,还搞下一点肉拿出来活检,检查是不是癌症。

倪海厦《伤寒论》二五八:胃下垂,酒客病、胃常常呕酸的,最好的方子就是吴茱萸汤?

倪海厦《伤寒论》二五八:胃下垂,酒客病、胃常常呕酸的,最好的方子就是吴茱萸汤?

倪海厦《伤寒论》二五八:胃下垂,酒客病、胃常常呕酸的,最好的方子就是吴茱萸汤二五八: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胃下垂,酒客病、胃常常呕酸的,最好的方子就是吴茱萸汤,食谷欲呕者,就是不吃就不呕,吃东西就会呕,吃下去东西就想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有三个方子,第一、里寒重,里寒最重的时候用「四逆汤」,寒就是不动了,胃肠里面都不蠕动了。

第二,寒稍轻的用「理中汤」。

第三、更浅的就是吴茱萸汤,吴茱萸汤的主证是吐酸呕酸。

胃寒的原因是肝太寒了,肝寒了影响到胃,让胃变寒了,所以大部份临床上看到吴蔡萸汤证的时候,都是酒客病,喝酒喝多了,还有肝硬化的病人、慢性肝炎的、胃下垂的,都会看到吴茱萸汤证。

所以在治疗肝病、肠胃病的时候,常常用到吴茱萸汤,吴茱萸本身入肝经,足厥经肝经,吴茱萸温中焦的,跟干姜一样是温中焦的,但是干姜是温脾胃,治疗胃的时候靠人参、甘草、大枣,吴茱萸是温肝,但是不补中,所以吴茱萸汤加入人参来补中。

中气虚掉了,胃的功能没了,治疗起因是肝寒的,酒喝到身体里面感觉是热的,实际上到了身体里面是变冷的,酒最后就停在肝里面,所以肝就变冷了。

喝酒的人常常到半夜不能睡觉,胃里面很难过,胃里面常常呕酸,所以吴茱萸汤是止呕的圣药,药书上的止呕是病人吐酸,实际上这酸是从肝里来的,肝液进入胃裹面的时候是酸的。

肝生酸,东方木,所以肠胃科,平常呕酸呕的很厉害的,服泻心汤都不会好,吴茱萸汤下去就好了。

胃下垂的症状,摸左手的寸脉没了,表示心脉胸阳的脉没了;右手的关脉特别壮,代表胃下垂。

吴茱萸汤温中焦的,如果服了吴茱萸汤病反剧者,属上焦,病在上焦,因为上焦如果是热,东西下去也会吐,结果吴茱萸汤温中的药下去,中焦加热,上焦会更热,就会更严重,就知道热在上焦,在上焦用栀子豆豉汤了。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吴茱萸用三钱,重证的时候可以用到五钱,人参、生姜、大枣酌量的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海厦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举要学习倪海厦老偏方每天免费订阅中医老偏方精彩内容!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蓝字即可!国医大师吕景山曾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及祝谌予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笔者有幸忝列门墙,鉴于吕景山对于胃肠病的治疗见解颇多,尤擅长对药的临床应用,随师学习,深受启发,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简介如下。

胃肠病具有发病易、收效速、根除难的特点。

脾胃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若实,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

饮食不节与不洁则胃病,胃病则精神少而生大热,元气虚而阴火乘,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亦从而病。

形体劳役、思虑过度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亦从其病。

故治该病必脾胃同调。

用药特点举要辨证用药,不拘成方吕景山治病既强调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又注意具体用药的灵活性,绝不偏执成方,而是有是证,用是药。

既能博采各家之说,又不附于某个流派。

一个处方常由若干个小方化裁而来,温、清、消、补,适病而定。

如久病于胃,或郁而化热,或渐变生寒,或寒热相混,而呈脘痞、呕吐、吞酸等症,然总以脾胃升降失司为机转。

其常用中满分消丸、旋覆代赭汤、瓜蒌薤白散、丹参饮、半夏汤等方剂化裁以调气、降逆、解郁为主。

药味多,用量轻,重调摄吕景山治疗慢性胃肠病主张循序渐进,注重调摄,缓以图功,反对峻补猛攻。

其处方药味多,剂量小,药力缓,一般剂量3~10g,薏苡仁、山药等食药双兼之品用至30g,多数处方药味在15味以上,一般水煎服,慢性病多建议患者用丸药善后。

正如《珍珠囊指掌药性赋》曰:“用药之忌,在乎欲速,欲速则寒凉温行散补泻,未免过当,功未奏效,害已随之,夫药无次序,如兵无纪律,虽有勇将,适己勇而愤事。

”吕景山注重调摄还体现在其方剂中常采用对药组合,如表里并用,寒温并用,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脏一腑;有相须,有相制,不一而足。

如晚蚕砂与皂角子润肠通便,青皮与陈皮行气,木瓜与乌梅养胃阴,丹参与檀香调血行气,干姜与良姜温中散寒,黄连与吴萸、黄连与干姜、黄芩与半夏的寒温并用等以和嘈杂。

用之临床,每3~5剂药即见效。

可谓得心应手。

善用炭药,不拘于血血见黑则止,吕景山不仅在出血时运用炭类药,在治疗泄泻时也常用炭药,认为其既可促进水分吸收,又可保护肠黏膜,如白术、苍术、山楂、干姜、生熟地、青陈皮、仙鹤草等炒炭加减用之。

他还认为凡炭药能中和胃酸,苦味药能消酸,治疗胃酸过多常用枳实炭、内金炭等。

总结施今墨运用对药经验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以善用对药著称,处方时常常双药并书,寓意两药之配伍应用,习称“对药”。

吕景山在祝谌予教授所整理“施氏药对”的基础上,收集资料,于1982年出版了《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该书受到广大读者、专家的普遍赞誉。

现将该书中治疗脾胃病对药经验略附体会,介绍如下。

对药基本特点药效相似,协同增效:即所用对药功用大致相同,配伍以增药效。

如青皮与橘皮,同为橘的果实,幼果为青皮,成熟的果皮为橘皮。

因老嫩不同,而功效有异。

橘皮辛散升浮,偏理脾肺气分,长于行气健胃,燥湿化痰;青皮苦辛酸烈,沉降下行,偏于疏肝胆气分,兼能消积化滞;二药伍用,青皮行气于左,橘皮理气于右,左右兼顾,升降调和,共奏舒肝和胃,理气止痛,调中快膈之效。

再如枳实与枳壳,系同一物种,未成熟的果实为枳实,成熟的果实为枳壳;枳实破气消积,泻痰除痞,枳壳理气消胀,开胸快膈,枳壳性缓,枳实性烈;枳壳性浮,枳实性沉;枳壳主上,枳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枳壳行气于胸,枳实行气于腹;二药伍用,气血双调,直通上下,行气消胀,消积除满益彰。

再如佛手伍香橼,可增强理气之力。

砂仁伍豆蔻,两药均芳香化湿,温中行气,两药伍用则化湿行气之力增强。

扁豆配薏苡仁,二者均为药食同源,又都有益气健脾之功,其中扁豆化湿而有养阴之效,薏苡仁利湿而不伤阴,二者合用最适合于脾胃气阴两虚而兼有下利之证。

相互制约,各展其长:即所用对药性味或功用相异,但二者同用又能各取其长,而互制其短,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枳实与白术配伍,枳实破气消积单用则开泄力大,虽能消痞满而易伤正气,气伤则反为虚痞矣,而白术专主健脾,为脾虚之专药,治疗脾虚效大力宏,但单用则补多行少而易致气机壅滞,反易增痞。

二药合用,枳实得白术之补则行气而不伤正,白术得枳实之通则补脾而不助壅,用于治疗痞满则虚实皆宜,疗效增加。

熟地伍砂仁,熟地益肾补血,为肾阴亏虚及血虚之要药,但性静而不动,守而不行,且地黄经九蒸九晒,滋腻力大,过用每致腻膈减食,则阴血反不易生;砂仁辛散醒脾,但性味温燥,过用则易助热伤阴;二药合用,以砂仁辛散之性去熟地腻胃之弊,两药同用补血而不腻膈。

吴茱萸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黄连清热燥湿,以吴茱萸之辛热制黄连之苦寒,两药同用和胃制酸,治疗肠胃病的呕吐、吞酸、腹痛、泻痢等。

赤芍伍白芍,赤芍活血通络,白芍敛阴养血,两者一活一敛,共达养血止痛,凉血清热的作用。

常用对药举隅柴胡合枳实:柴胡主升主散,能引清气上升,故可升中阳而益脾;能入肝理气解郁,故可疏肝气而和胃。

枳实味苦,性微寒,入脾、胃经,苦能降气,炒黑入血,长于破滞气,化瘀血,祛痰湿,消积滞,为脾胃气分之要药。

柴胡和枳实相伍,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使气机畅,瘀血行,表邪祛,内热清,清气升,浊气降,共达疏肝理气和胃、理气散结消痞之功。

笔者体会,此对药用以治疗脘腹或胸脘痞满胀痛,属气滞者效佳。

苍术合白术:苍术健脾平胃,燥湿化浊,升阳散郁,祛风湿;白术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安胎。

苍术苦温辛烈,燥湿力胜,散多于补,偏于平胃燥湿;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止汗。

二药伍用,一散一补,一胃一脾,则中焦得健,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以运化。

笔者体会,该对药治疗脾胃湿盛者常有捷效。

柴胡合白芍: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柴胡性辛散,疏泄肝气;白芍性酸柔,濡养肝血,柴胡得白芍之柔,不至疏散太过,白芍得柴胡之散,不至阻滞气机。

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名方中,均有此对药,该对药治疗证属肝气犯胃、肝脾不和之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有较好疗效。

半夏合麦冬:法半夏辛温,燥湿和胃,滋阴养胃,一润一燥,用以治疗痰湿困脾兼胃阴不足之干呕、呃逆、饥不欲食者,使脾湿得除,而不致温燥;胃阴得养,而不致滞腻,体现出用药贵在平衡之道。

该对药貌似矛盾,实则各有所指,半夏祛困脾之湿邪,麦冬补失养之胃阴,扶正与祛邪并举,故常有佳效。

海螵蛸合浙贝母:海螵蛸味咸微温,制酸和胃;浙贝母苦寒,生肌和胃,并借其清热缓泻之功,以制海螵蛸收敛涩肠之弊。

此对药适用于胃脘胀痛、反酸,无论胃寒、胃热证,均可随证应用,是治疗胃酸过多之佳品。

枳实合厚朴:两药均为行气除满要药,枳实偏寒,专破胃肠结气,消积导滞,以除痞为主;厚朴偏温,善降胃肠之气,宽中化滞,厚肠运脾,以除胀为主。

两药配用,用治寒热虚实所致之脘腹痞满胀痛、矢气、便秘,属胃肠气滞不行者,均有良效。

厚朴花合代代花:厚朴花利湿宽中,化湿解郁,健胃,止痛,代代花理气宽胸,疏肝和胃,开胃止呕;二药伍用,相互促进,香气浓郁,生发之性倍增,芳香化浊,理气宽中,醒脾开胃,增进食欲之力益彰,用于小儿厌食效果良好。

代赭石合旋覆花:代赭石苦寒,归肝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旋覆花苦微寒,归胃脾大肠经,降气止呕,“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两药相须为用是治疗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致呕吐、嗳气、呃逆之常用对药。

此对药亦是旋覆代赭汤的核心药味。

蒲公英合夏枯草:两药均为苦寒清热之品,前者归胃、肝经,清热解毒,善清胃热,亦可散瘀消肿,治疗胃肠黏膜红肿、糜烂及溃疡;后者归肝、胆经,善清肝火,可治肝火犯胃。

此对药用于治疗肝胃郁热之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尤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

三七合白及:三七既止血,又能活血,具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之效,为止血良药,内服外用均可;白及收敛止血,生肌护膜,配成对药加强止血之功,治疗消化道出血者宜研粉生用,冷开水调服效更佳,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生长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该对药有止血活血,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生长的作用。

乌梅合木瓜:乌梅为梅未成熟的果实(青梅)经加工蒸制,待变为乌黑色即成。

本品味酸而涩,为清凉收涩之品,既能敛肺涩肠和胃生津,又有止咳、止血、止渴之功,又因“蛔得酸则伏”,故可安蛔止呕;木瓜味酸,得木之正气,酸能入肝,以舒筋活络,温香入脾,能醒脾和胃化湿,生胃津,助消化,用于治疗湿痹脚气、足胫肿大、腰膝酸痛、关节肿痛、筋挛足疾。

二药伍用,其功益彰,疏肝和胃,理脾化湿,养胃阴,生胃津,开胃口,增进食欲之力颇强,亦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常用药对。

郁金合丹参:郁金为气中血药,以行气解郁,活血止痛见长;丹参为血中之气药,活血和血,养血行气,功同四物;前者主治气滞,后者主治血瘀。

两药配对治疗气滞血瘀之胃脘痛有良效,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鸡内金合丹参:鸡内金甘平,生发胃气,健脾消食,固摄缩尿,养胃阴,生胃津,化结石,消食积;丹参活血化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养血安神。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鸡内金,鸡之胃也。

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

”《本草汇言》谓:“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

”《重庆堂随笔》说:“丹参,降而行血,血热而有滞者宜之。

”由此可见,鸡内金以化积为主,丹参以祛瘀为要。

二药伍用,祛瘀生新,散结化积,开胃口,增食欲,止疼痛之力颇强,用于饥不能食,食则胃痛者有良效。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

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版权原作者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