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肠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合集下载

脾胃辩证

脾胃辩证

脾胃辩证【要点精讲】(一)脾胃概述1脾①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脾主升清脾主统血②病理状态运化功能减弱运化水谷↓:消化功能↓食少,腹胀,便溏运化水液↓:浮肿,水湿痰饮清阳不升:头晕,困重;湿困;气陷,内脏下垂脾不统血:出血③主要症候虚证脾气虚脾气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脾阳虚实证:寒湿,湿热2 胃①生理功能: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②病理状态及主要症候:虚—胃气虚、胃阴虚、胃阳虚实—寒饮停胃、胃热炽盛、食滞胃脘、气滞胃脘(二)证型分析一脾病辨证1 虚证①脾气虚证●涵义: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病因病机:A寒湿侵袭,饮食不节损伤脾土B劳倦过度,忧思日久,吐泻太过C禀赋、年老、大病脾虚失养●临床表现:A脾虚水谷不运:纳少腹胀,食后尤甚;便溏;面色萎黄B水湿不化:浮肿,肥胖C气虚:形瘦倦怠●辨证要点:纳少,腹胀,便溏以及气虚症候②脾虚气陷证●涵义: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中]气下陷证。

●病因病机:A脾气虚进一步发展;B久泄久痢、劳累太过损伤脾气、清阳下陷C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调●临床表现: A脾气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呆B下陷:头晕;坠胀感;内脏下垂C二便:便意频数、久泻不止;小便浑浊●辨证要点:脾气虚症候以及脾气下陷所致的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症候③脾不统血证●涵义: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气]不摄血证。

●病因病机: A脾气虚进一步发展B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血无权●临床表现:A脾气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B慢性出血:口鼻、皮肤、二便、月经日久→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辨证要点:脾气虚(或气血两虚)症候以及慢性出血④脾阳虚证●涵义: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又名脾虚寒证。

脾病的辨证论治

脾病的辨证论治

脾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具有转运水液、运化物质、
提供能量和维持血液的重要作用。

但是,脾脏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变。

本文将介绍中医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一、辨证
脾虚证: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弱影响了这些功能,出现口淡、乏力、饮食不香、大便稀薄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在调补脾气的基础上配合运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大枣、山药、黄芪等。

潮热汗出证:脾肾阳气不足,手脚冰凉,出现潮热和出汗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当调补脾肾阳气,使用温补的药物,如干姜、桂枝、黄精等。

湿热痰饮证:由于长时间不当的饮食、环境、情绪的刺激导致体内湿气、痰饮、火毒的聚积,引起胸闷、胸痛、咳痰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用清热解毒、化湿祛痰的药物,如白术、茯苓、车前草等。

二、论治
中医治疗脾病主要从调养脾气、益气和滋阴等方面入手。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脾病的中医药方:
健脾汤:治疗元气不足,脾虚拒食、便泄的病症,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用于脾气不足,脾虚肢体倦怠、食欲不佳,由人参、白术、大枣、陈皮组成。

三峡消积散:治疗脾胃气滞,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由荷叶、茯苓、车前草、草果组成。

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北京中医医院刘汶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的病理表现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脾胃与它脏关系脾脏疾病辨证论治要点虚证(1)脾阳虚衰病机概要:饮食生冷肥甘脾阳不振过用寒凉药物运化无权久病失养主要脉证:面黄少华,中脘觉冷,泛吐清水,纳少腹胀,食入尤甚,喜热饮,便溏,或见肌肉瘦削,四肢不温,少气懒言。

舌淡,苔白,脉濡弱。

治疗法则:温运中阳。

方药举例:理中丸之类。

(2)中气不足病机概要:素体气虚劳倦过度升清无权病久耗伤脾气主要脉证:纳食减少,懒言气短,四肢乏力,肠鸣腹胀,大便溏薄,甚则少腹下坠,脱肛,舌淡,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疗法则:补中益气。

方药举例:补中益气汤之类。

实证(1)寒湿困脾病机概要:涉水淋雨坐卧湿地中阳被困,脾失运化过食生冷内湿素盛主要脉证:脘闷纳呆,口粘,头身困重,大便不实或泄泻,舌苔白腻,脉濡细。

治疗法则:运脾化湿。

方药举例:胃苓汤之类。

(2)湿热内蕴病机概要:外感时邪或素嗜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甚则熏蒸肝胆。

主要脉证:胁胀脘闷,不思饮食,或有发热,口苦口渴,身体困重,溲赤便溏,甚则面目俱黄,皮肤发痒。

苔黄而腻,脉濡数。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茵陈蒿汤、五苓散之类。

兼证(1)脾胃不和:胃脘痞满,隐痛绵绵,食入难化,嗳气作呃,甚则呕吐,便溏,苔薄白,脉细。

治以益气运中,调和脾胃。

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之类。

(2)脾肾阳虚:少气懒言,腰膝酸冷,便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以健脾温肾。

方用附子理中汤、四神丸之类。

(3)脾失犯肺:咳吐痰涎,胸闷气短,胃纳不佳,苔白微腻,脉滑。

治以燥湿化痰。

方用二陈汤、平胃散之类。

(4)心脾两虚: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妇女月经不调,脉细软,苔白舌淡。

治宜补益心脾。

方用归脾汤之类。

证治要点1.脾病的虚证和实证是相对的。

大多数脾胃病属本虚标实。

2.”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脾病多寒多虚,胃病多热多实。

治法应遵循”脾宜升宜降,胃宜降宜和“的原则。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腹痛痞满泄泻呕吐痢疾噎膈便秘呃逆脾胃病证胃痛胃痛的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因病机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

病机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变化比较复杂。

1.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

2.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

3.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

4.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

5.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3.胃痛与腹痛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

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胃痛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虚实寒热2.辨在气在血实——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一、痞满辨证要点实痞为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虚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

寒证: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

热证: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1、实痞(1)饮食内停证---保和丸加减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加减:A、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或用枳实导滞丸。

B、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或用枳实消痞丸。

C、还可选用大安丸、平胃散、枳术丸等。

(2)痰湿中阻证---平陈汤(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1)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2)常用药:制半夏、茯苓、陈皮、苍术、厚朴、藿香、甘草。

3)加减:A、若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可合用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化痰理气。

B、痰湿郁久化热而见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

C、若胃气虚弱,痰浊中阻,气逆不降,而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用旋覆代赭汤。

D、还可辨证选用二陈汤、甘遂半夏汤、三仁汤等。

(3)湿热阻胃证---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1)症状: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常用药:大黄、黄连、黄芩、厚朴、石菖蒲、半夏、芦根、栀子、豆豉。

3)加减:A、嘈杂不舒者,可合用左金丸。

B、如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苦辛通降。

(4)邪热内陷---大黄黄连泻心汤1)症状: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饮冷,身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常用药:大黄、黄连、枳实、厚朴、木香。

(5)肝胃不和证---越鞠丸合枳术丸四逆散加减。

1)症状: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调治脾胃用药特点与治疗方法

调治脾胃用药特点与治疗方法

调治脾胃用药特点与治疗方法脾胃是中医学中的重要脏腑,它们的调养和治疗在中医药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药物是常用的调治方式之一、下面将对脾胃疾病的用药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脾胃疾病的常用药物分类中医药学中,治疗脾胃疾病的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健脾药、健胃药、消食药和和胃药等。

(1)健脾药:健脾药主要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纳差、腹胀等症状。

常用的健脾药包括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2)健胃药:健胃药用于治疗胃功能低下、食欲不振、饱胀等症状。

常用的健胃药有生姜、香附、砂仁、香蜂草等。

(3)消食药:消食药主要用于治疗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状。

常用的消食药有山楂、陈皮、半夏、鸡内金等。

(4)和胃药:和胃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胃痛和胃炎等胃病。

常用的和胃药有黄连、黄柏、连翘、秦艽等。

2.脾胃疾病的用药特点脾胃疾病的用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性温和:脾胃病属于虚证类型疾病,因此用药时需要选择药性温和的药物,以免刺激脾胃,加重病情。

常用的温和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等。

(2)味甘偏好:脾胃虚弱的人常有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症状,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择味甘的药物,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常用的甘草、砂仁等。

(3)配伍运用:在治疗脾胃疾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配伍药物。

比如,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的人可配伍党参和砂仁;饮食积滞引起的胃胀腹痛可配伍山楂和陈皮等。

(4)注重调理:治疗脾胃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药物的治疗作用,还要注重脾胃的调理,包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调整。

药物只是辅助作用,调理脾胃是治愈脾胃疾病的根本。

3.常见脾胃疾病的治疗方法针对常见的脾胃疾病(1)消化不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食物和过多刺激性食品;可服用一些消食药,如山楂和陈皮;餐后适当运动促进消化。

(2)胃炎: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吃软和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煮熟的蔬菜等;可服用一些和胃药,如黄连和秦艽;避免吃饱饭前和饭后马上喝水。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脾胃是后天之根本,也是气血化生之源,小儿脾胃在人一出生时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诊病时,不论年龄大小,均需要观舌象、问饮食、查大便、诊脉象,因此脾胃的重要性显现无遗。

一、常见的小儿脾胃病症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主要以呕吐、泄泻、脘腹痛、厌食、积滞、疳病、滞颐为主。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的,导致乳食从胃、经口而出,是小儿脾胃病症中常见的一种病,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食伤,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饮食者,其病总属于胃,说明呕吐和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泄泻则是小儿常见病中典型的以大便次数、大便量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粪质稀薄,甚至呈水样状态,泄泻可分缓急两种。

脘腹痛主要的疼痛部位是胃脘、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之上的位置,可根据不同位置分为胃脘痛、脐腹痛、大腹痛、小腹痛、少腹痛。

胃脘痛指的是胃脘部位的疼痛,脐腹痛指的是肚脐周围部位发生疼痛,大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上、胃脘以下部位发生的疼痛,小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下、腹部正中发生的疼痛,少腹痛指的是小腹部两侧出现疼痛或一侧疼痛。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有些患儿无法描述具体的疼痛位置,常常会出现叙述含糊的情况,因此需要由医生进行判断,将此类疼痛统称为脘腹痛。

厌食指的是小儿长时间的见食不贪,发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小儿厌食和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滞指的是由于内伤乳食,使小儿出现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畅的脾胃病症,此类疾患会使小儿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以便秘或大便酸臭为典型的特征。

疳病是由于喂养方式不当或受到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小儿的脾胃处于长期受损的状态,导致小儿的气液发生耗伤,引起了一种病症。

滞颐指的是在小儿口中不由自主地有涎液流出来,也就是俗称的流口水,由于涎液会浸渍在颐下位置,甚至可使颈部发生糜烂甚至对小儿胸前位置形成影响。

二、小儿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小儿脾胃病的病因通常是由于外感六淫或秽浊之气直中脾胃导致的,或是受到乳食所伤、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过度食用生冷、油炸类食物,对小儿脾胃造成了损伤。

《中医脾胃病学》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脾胃病学》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脾胃病学》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

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

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中篇脾胃病病理学第一章脾胃病病因学一、感受外邪1.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之邪,皆可损伤脾胃。

风寒湿三邪为阴邪,为病每合太阴脾家,多《伤寒论》直中太阴之证。

暑燥火三邪为阳邪,为病每合阳明胃家,多《伤寒论》之阳明病。

由于暑邪兼有湿热二性,为病每多两伤脾胃。

同时,六气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化。

故脾虚感邪则易寒化而归太阴,胃实感邪则易热化而合阳明,故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2.外感疫疠:疫疠之邪,每从口鼻而入,内归脾胃,发为憎寒壮热,身痛如被杖,苔白厚如积粉,或暴痢下血,或挥霍撩乱。

二、内伤七情内伤七情,资助心火,火旺则乘于土位,脾胃乃伤。

或因七情伤心,扰胃神,胃神浮越,脾胃阴阳失衡而病。

或七情伤肝,肝气郁结则木不疏土,肝升太过则木来克土。

七情之中,尤以忧思怒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

忧伤肺,肺无宣发之机则清阳不升;肃降不行则浊明不降,大肠腑气不通。

怒伤肝,木旺克土则升降逆乱;木旺生火则土燥水枯,脾阴胃液不足。

思则气结,废寝而忘食,多痞满纳呆,不思饮食。

另外恐伤肾,则二便不收。

三、饮食劳逸1.伤于饮食饮食所伤,有伤饮伤食不同。

(1)伤饮:伤饮则三焦水道不利而心下痞满、肠中水鸣、呕吐清涎,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2)伤食:伤食有三。

①饥饱失宜而纳运失司。

②饮食不洁而外邪入中,或诸虫内生。

③饮食偏嗜,如嗜辛、甘、咸,或喜肥甘厚味酒酪,均助生湿热,耗伤气阴而脾胃乃伤。

2.劳逸过度劳逸过度有过劳、过逸不同。

(1)过劳:有劳力、劳心、劳房之分。

①劳力:劳力伤气,脾胃乃诸气之根,气耗则脾胃乃伤。

脏腑辨证论治(四):脾与胃病证治

脏腑辨证论治(四):脾与胃病证治

脏腑辨证论治(四):脾与胃病证治(一)脾胃气虚主证:食欲不振,食昏脘闷腹胀或隐隐作痛、喜按,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倦怠,气短懒言,大便稀薄或便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淡苔白,脉细弱;若中气下陷,可见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和腹有重坠感等症。

可见于某些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内脏下垂等。

分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胃气虚,运纳失常,故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便稀;生化不足,则气虚血少,故四肢消瘦、倦怠无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脾虚则不能统摄血液,故可见各种出血症状;脾气主升,脾虚则升举无力,故表现一系列内脏下垂或腹部有坠胀感等症状。

舌淡、苔白、脉细弱,亦为脾胃虚弱的表现。

治法:补脾健胃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升麻(升阳益气);当归生姜山药大枣炙甘草(温中健脾胃)。

(二)脾阳虚主证:面色少华,倦怠无力,食少、脘腹胀满,隐痛、喜热喜按,口泛清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肠鸣、大便稀薄或夹不消化食物,甚则可见浮肿;妇女白带清稀而多、小腹下坠、腰酸沉重,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见于某些慢性胃炎、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神经官能症、营养性水肿等。

分析: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故见一系列消化不良或浮肿症状;阳虚生寒,寒性凝滞收引,脾阳不足,故见腹中肠鸣隐痛;得温得按,寒气稍散,痛可暂缓,故痛时喜热喜按;阳虚不能温布肌肤,故见面白少华、畏寒肢冷、倦怠无力,妇女白带清稀而多,小腹胀坠、腰酸沉重,是寒湿下注之故;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是阳虚气少之象。

治法:温中健脾方药:理中汤加减干姜附子陈皮白豆蔻木香(温阳理气);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砂仁(益气健脾)。

(三)寒湿困脾主证:头重如裹,肢体重困,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口不渴,恶心欲吐,大便溏或泄泻,小便不利,妇女白带多,苔白厚腻、脉濡缓。

可见于某些慢性胃炎、肠炎、慢性肝炎等。

脾胃病中医诊疗方案

脾胃病中医诊疗方案

脾胃病中医诊疗方案第一节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一、概述:消化性溃疡是指暴露于酸和胃蛋白酶区域(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黏膜溃疡,有时可穿透黏膜肌层及浆膜层。

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吐酸”、“胃疡”之远血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009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A1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期: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自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脾胃病是中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脾胃病可以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功能障碍、腹胀腹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身体其他系统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肝郁脾虚是脾胃病的常见病机类型,故中医治疗脾胃病首选中药疏肝健脾方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肝郁脾虚的病机1、肝郁肝气郁结是由于情志不畅导致肝经气郁,久之则固结不畅,导致肝失疏泄功能。

肝气郁结可导致脾气不运、脾失健运,最终导致气滞、血瘀。

2、脾虚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其气化精微并运化水液。

肝失疏泄,脾气不健,运化失职,以致水液停滞不前,形成湿浊。

如果脾气不健迟则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虚血瘀。

二、中药疏肝健脾方剂的作用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由中医师根据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病机特点,选择相应的中药组成方剂,具有舒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

1、舒肝疏肝方剂中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香附、青皮等,具有疏肝解郁、舒肝理气的功效。

这些药物能够疏肝解郁,舒畅肝气,使得肝气不至犯脾胃、气机暢通,水湿运化。

2、健脾化湿方剂中还常用山药、炙甘草等药物,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

这些药物能够健脾益气、益胃生津,用于治疗脾胃湿困之证。

三、临床应用中药疏肝健脾方剂主要适用于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治疗。

患者可以出现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大便溏腻、苔薄白等症状。

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中医诊疗,以确定病机类型,并针对性地进行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

具体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中药疏肝健脾方剂进行治疗。

常见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二陈汤等。

在用药期间,应根据临床症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注重患者的饮食和情志调摄,以加快康复进程。

除了中药治疗外,患者还需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尽量减少油腻食物和辛辣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等。

中医诊断之肠胃病辨证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之肠胃病辨证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之肠胃病辨证的主要内容(一)胃气虚证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二)胃阳虚证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三)胃阴虚证临床表现:胃脘嘈杂,饥不欲食,或痞胀不舒,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四)胃热炽盛证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口臭,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五)寒饮停胃证临床表现:脘腹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淡不渴,眩晕,舌苔白滑,脉沉弦。

(六)寒滞胃肠证临床表现:胃脘、腹部冷痛,痛势暴急,遇寒加剧,得温则减,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腹泻清稀,或腹胀便秘,面白或青,恶寒肢冷,舌苔白润,脉弦紧或沉紧。

(七)食滞胃肠证临床表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呕吐酸馊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腹痛,肠鸣,矢气臭如败卵,泻下不爽,大便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八)胃肠气滞证临床表现:胃脘、腹部胀满疼痛,走窜不定,痛而欲吐或欲泻,泻而不爽,嗳气,肠鸣,矢气,得嗳气、矢气后痛胀可缓解,或无肠鸣、矢气则胀痛加剧,或大便秘结,苔厚,脉弦。

(九)肠热腑实证临床表现:高热,或日哺潮热,汗多,口渴,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大便恶臭,小便短黄,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舌质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或迟)有力。

(十)肠燥津亏证临床表现: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或可于左少腹触及包块。

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十一)肠道湿热证临床表现: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或腹泻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

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

四、牙龈肿痛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故牙齿属肾,牙龈则属 齿为骨之余” 肾主骨,故牙齿属肾, 齿为骨之余 牙龈肿痛乃胃中蕴积湿热,上浮于牙龈而致。 胃。牙龈肿痛乃胃中蕴积湿热,上浮于牙龈而致。方 用牙痛立效散。药物组成: 用牙痛立效散。药物组成: 生地10g 生石膏 生石膏10g 细辛 细辛3g 升麻 升麻6g 生地 防风6g 龙胆草 龙胆草3g 夏枯草 夏枯草6g 冰片 冰片3g 防风 生甘草5g。 生甘草 。 上药共研极细末, 上药共研极细末,分12包,每服 包,一日三次含 包 每服1包 服。亦可水煎服。 亦可水煎服。
用于阴虚火旺,中气虚弱之呃逆,精神萎靡,呃声低微, 用于阴虚火旺,中气虚弱之呃逆,精神萎靡,呃声低微, 口干舌红,舌体胖,苔焦躁。多见于手术后患者。方药: 口干舌红,舌体胖,苔焦躁。多见于手术后患者。方药: 生晒参12g 生晒参 刀豆子12g 刀豆子 石斛30g 石斛 芦根30g 芦根 麦冬15g 麦冬 枇杷叶10g 枇杷叶
牙龈肿痛的西药治疗: 牙龈肿痛的西药治疗: 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甲硝唑(或替硝唑) 甲硝唑(或替硝唑) 维生素B2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维生素
五、口渴与不渴
渴与不渴是临床上鉴别寒热的要点。口渴是胃热的特征, 渴与不渴是临床上鉴别寒热的要点。口渴是胃热的特征, 然必须渴喜冷饮。大渴饮饮,为胃中热极;渴饮而不能止渴, 然必须渴喜冷饮。大渴饮饮,为胃中热极;渴饮而不能止渴,为 津液已伤;口干而不欲饮,但欲漱水不欲咽,为胃中蓄血( 津液已伤;口干而不欲饮,但欲漱水不欲咽,为胃中蓄血(瘀); 口渴多饮而尿多为消渴;口渴而喜热,量不多,为饮留中焦, 口渴多饮而尿多为消渴;口渴而喜热,量不多,为饮留中焦,津 不上承。凡脾胃寒湿诸证,口均不渴。寒饮留中,口不渴, 不上承。凡脾胃寒湿诸证,口均不渴。寒饮留中,口不渴,且口 中长流清涎。 中长流清涎。

第三章 脾胃肠病证

第三章 脾胃肠病证

第三章脾胃肠病证第一节胃痛一、选择题【A1型题】1.最早记载胃脘痛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丹溪心法》E《医宗必读》2.胃痛是由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A肺肝肾B.心肝肾C胃肝脾D脾肝肾E肺脾肝3.下列哪项不是胃痛病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抑郁D脾胃虚弱E房劳过度4.因情志所伤引起的胃痛,和情绪关系密切可能是下列哪种疼痛A刺痛B胀痛C灼痛D隐痛E冷痛5.下列哪项是胃痛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A刺痛B胀痛C灼痛D隐痛E冷痛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胃痛的治疗原则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B消食导滞,降逆止呕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7.下列哪一项不是胃痛的证型A脾胃虚寒B肝气犯胃C痰饮内阻D胃阴不足E外邪犯胃8.因寒邪犯胃引起胃痛的特点是A冷痛拒按雨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灼痛隐隐9因肝气犯胃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找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灼痛隐隐10.因脾胃虚寒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灼痛隐隐11.因胃阴不足引起胃痛的主霉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灼痛隐隐12.因瘀阻胃络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A2型题】13.某患者,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其主要病机为A.寒邪犯胃,胄气不通B.饮食停滞,胃失和降C.肝气郁滞,胃失和降D湿热中阻胃失和降E.瘀血内停,脉络不通14.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某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或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潸。

其治法是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B.消食导滞,和胃止痛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15.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舌苔多薄白,脉弦。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要点一概述“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

”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

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

”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

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还指出,要从辨证的角度理解和运用“通则不伤”的方法。

中医胃痞病机

中医胃痞病机

中医胃痞病机
中医认为胃痞病是由于脾胃失调造成的一种病机。

根据中医理论,胃痞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关,主要表现为脾胃气滞、湿热互结、气滞血瘀等疾病证候。

1. 脾胃气滞:脾胃气滞是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而引起胃痞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等。

2. 湿热互结:湿热互结是指体内湿气和热气相互作用,导致体内湿气凝聚在胃气道,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此时常见的症状有胃脘部痞块感,口干口苦,口臭等。

3.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湿热留滞胃气道,引起胃痞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胃脘疼痛,呕吐酸水或咖啡色物质等。

中医治疗胃痞病的方法通常是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个体化因素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疏通脾胃、消除病机的目的。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胃痛、痞满胃痛辨证论证注意:1.胃痛寒邪客胃证与脾胃虚寒证的鉴别:例题A.健脾化湿B.温中健脾C.温中补肾D.散寒止痛E.散寒除湿胃痛(误会)1寒邪客胃--良附丸寒门出身的张良驸马2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搞得)将军生气,因为刚才疏远了将军3湿热中阻-清中汤失了清廉的忠臣,(很愧疚)胃痛4饮食伤胃--保和丸(请将军)大吃大喝一顿,表示和好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二人)在雪中,边笑边饮酒6胃阴亏耗-一贯煎+芍药甘草汤应许一起同甘共苦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相互包涵,一起建功立业痞满辨证论证呕吐、噎膈、呃逆例题A.胃失和降,逆气动膈B.胃气壅滞,气逆于中C.肝气犯胃,肝胃不和D.脾胃虚寒,胃中无火E.痰瘀互结,食道狭窄呕吐的辨证论证注意:1.呕吐饮食停滞证与痰饮内阻证鉴别例题噎嗝的辨证论治主症:进食哽噎感,或吞咽困难,饮食难下。

噎嗝1痰气交阻--启膈散(得了食道癌的)启哥叹气2津亏热结--沙参麦冬汤又热又干,啥东西也吃不下3瘀血内结--通幽汤通往幽门关的路又被积雪堵住了4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再不补运些汤过来就要阳气虚脱了呃逆的辨证论证腹痛一、腹痛的概述概念略二、腹痛病因病机病机:不通则通、不荣则痛三、腹痛的鉴别诊断腹痛与胃痛:略四、腹痛辨证论证泄泻、痢疾、便秘泄泻辨证论治主症:排便次数增多或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例题痢疾的治则:(1)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温情并用,虚实夹杂攻补兼施。

(2)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3)忌过早补涩、峻下攻伐、分利小便。

例题痢疾辨证论治主症: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

注意:1.湿热痢与疫毒痢的鉴别例题A.湿热痢B.疫毒痢C.休息痢发作期D.寒湿痢E.以上均非便秘辨证论治注意:阳虚秘与冷秘的鉴别便秘1热秘--麻子仁丸热乎乎的麻仁2气秘--六磨汤六嬷嬷很生气3冷秘--温脾汤冰冷的啤酒4气虚秘--黄芪汤气喘嘘嘘一起去5阴虚秘--增液汤银白胡须的增爷爷6阳虚秘--济川煎没有阳光的济南六嬷嬷很生气,因为喝完冰冷的啤酒,便秘了。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第三节腹痛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

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均属本病范畴。

腹痛为临床常见的病证,各地皆有,四季皆可发生。

《内经》已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并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等脏腑有关。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论述颇详,并提出了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如谓:“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前条还明确指出了攻下后“黄苔”消退与否是验证肠胃积滞是否清除的标志。

同时还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方剂,如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附子粳米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大建中汤等。

·《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首次将腹痛作为单独证候进行论述,并有急慢腹痛之论。

《医学发明·泻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大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内科腹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当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当这些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妇科疾病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腹内有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诸多脏腑,并是足三阴、足少阳、手阳明、足阳明、冲、任、带等诸多经脉循行之处,因此,腹痛的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

中医脾系病证证治

中医脾系病证证治

中医脾系病证证治一、脾系虚证证治1、脾气虚弱面萎黄,肌肉消瘦或便溏。

少气懒言纳食少,参苓白术保安康。

2、脾胃虚寒舌嫩淡,腹痛吐泻手足寒。

温中散寒配健脾,理中良附吴萸关。

虚寒泻痢久滑脱,温补固涩养脏赞。

3、脾气下陷泻崩垂,补中益气升阳最。

脾虚湿甚带下多,如涕如唾完带豁。

4、脾不统血归脾汤,大剂独参急煎尝。

脾气虚寒不统血,便吐衄崩黄土汤。

脾虚水肿食少胀,温脾行气实脾壮。

二、脾系实证证治1、寒湿困脾脘腹胀,泛恶呕吐食不香。

身重便溏苔白腻,燥湿运脾胃苓汤。

2、湿热蕴脾为阳黄,胁痛尿赤脘腹胀,纳呆厌油苔黄腻,五苓散合茵陈汤。

芩连二陈枳朴蔻,胆囊胰腺湿疹康。

三、脾系兼证证治1、脾肾阳虚肢冷寒,腹水肢肿消化难。

神倦无力五更泻,附子理中四神丸。

(内寒)2、肝脾不和胁胀满,腹痛泻后痛不减。

食少屁多易发怒,痛泻要方逍遥散。

胃病实证1、胃热胃脘烧灼感,口渴口臭牙龈烂。

嘈杂易饥口鼻疮,舌红苔黄清胃散。

2、胃寒脘腹痛胀满,得热则舒苔滑淡。

泛吐清水大便溏,厚朴温中良附丸。

寒邪客胃痛喜暖,呕泻霍香正气丸。

(外寒)3、食滞胃脘痞胀满,嗳腐吞酸泻痛减。

暴食脉滑苔黄腻,保和健脾寒热辨。

胃阴不足食量减,舌红少津益胃选。

4、瘀血停胃刺痛验,痛有定处且拒按。

吐血便血食痛剧,丹参饮合失笑散。

胃病虚证1、胃阴不足痛嘈杂,口干咽燥纳食差。

舌红少津大便结,清养胃阴益胃佳。

2、胃虚有热呃逆吐,橘皮竹茹半夏助。

虚寒呃逆舌淡白,丁香柿蒂二陈裁。

汗吐下后胃气虚,嗳痞旋覆代赭需。

脾系病证证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肠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脾胃肠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脾、胃、肠功能失调出现病理改变的一类病证。

临床常见主要病证有胃痛、吐酸、嘈杂、痞满、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本章主要讨论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噎膈、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病证。

其中吐酸、嘈杂、反胃附在相关病证中,未详细介绍,其它与脾胃肠相关的病证归属于有关章节或其它临床学科中讨论。

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内,互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又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与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对水谷的受纳、消化、吸受叫和输布生理功能。

故脾胃之病变主要表现为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之脏,喜燥而恶湿,得阳气温煦则健旺。

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也需要阴液的滋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气机通降。

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可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又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若胃受纳、腐熟及通降功能失常,则可发生胃痛、痞满及便
秘等病变;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导致呕吐、呃逆等病症。

.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密切,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脾胃。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

脾虚化源不足,肝肾失其所养,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

脾主统血,如脾失统摄可致便血;脾失运化,则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水肿等,从主病之脏和相关体系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和肾膀胱病证。

脾虚生痰,上干于肺脏可引发咳嗽;脾胃虚弱,血化源不足,则心失所养引发心悸等病变;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则引发鼓胀等病症,亦将其分别归属于相关主要脏腑系统。

但临床应注意其整体联系。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传导糟粕和吸收大肠中糟粕水份,维持大便正常;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其病理改变皆属于脾胃系的范畴,而生理上又与脾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排泄等,故将脾胃肠合并讨论。

临床常见主要证型
临床常见主要实证多因外邪或脾胃生理功能失常,导致寒邪犯胃、胃热炽盛、肠道湿热、食滞胃肠、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瘀阻胃络;虚证多由脾胃运纳失职,导致脾气不足、脾阳虚衰、胃阴亏虚、瘀阻胃络。

因脾胃及其与肝关系,常
兼肝脾不调、脾胃不和。


●主要证型
一、虚证
(一)脾气不足
主要证候:纳食减少,大便溏薄,食后脘腹作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声低气短,肌肉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以食少、便溏、腹胀与气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脾气不足,运化失职。

多由素体脾虚或饮食、思虑、劳神伤脾,或因久病体虚造成。

治疗:补中益气。

四君子汤之类加减。

(二)脾阳虚衰
主要证候: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怯冷,面白无华,喜热饮,泛吐清水,溲清便溏,四肢不温,或少气懒言,肌肉消瘦,舌淡苔薄白,脉濡弱。

以气虚证与虚寒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中阳虚衰,脾之温煦及运化失职。

多由胃病脾气虚证日久伤阳,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及年高体弱或病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治疗:温中健脾。

理中丸之类加减。

(三)胃阴亏虚
主要证候:胃脘灼痛隐隐,不思饮食,或嘈杂似饥,或饮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口干唇燥,大便秘结,形体消瘦,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以胃失和降、津亏液耗与虚热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胃阴亏虚,胃失濡润和降。

多因温热病后期,气郁化火或吐泻太过,过食辛辣香燥之品耗伤胃阴造成。

治疗:滋养胃阴。

益胃汤之类加减。

二、实证
(一)寒邪犯胃
主要证候: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止,重则拘急,遇寒加剧,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呃逆呕吐,舌淡苔白或白滑,脉迟。

以胃脘冷痛甚和实寒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寒邪犯胃,气机不通。

多因胃阳素虚,过食生冷,寒邪直中造成。

治疗:温胃散寒。

良附丸之类加减。

(二)胃热炽盛
主要证候: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嘈杂吞酸,或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或出血,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以胃脘灼热疼痛及实火内炽表现共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

多因胃热偏盛或情志郁火犯胃,或热邪犯胃,或过食辛热造成。

治疗:清胃泻火。

清胃散之类加减。

(三)肠道湿热
主要证候:腹痛,腹泻,大便溏黏,有热臭气味,或下痢赤
白脓血,里急后重,暴注下泻,肛门灼热,或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以腹泻或下痢及湿热征象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肠腑湿热阻滞,传导失常。

多因外感暑湿或热邪,或饮食不洁造成。

治疗:清化湿热。

葛根芩连汤之类加减。

(四)食滞胃肠
主要证候:脘腹胀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或呕吐酸腐食物,或肠鸣腹痛,泻下不爽,泻下物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以伤食史、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便臭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食积不化。

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造成。

治疗:消导化滞。

保和丸之类加减。

(五)寒湿困脾
主要证候:胃脘痞满,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腹痛便溏,或肢体浮肿,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沉细。

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寒湿内盛,中阳被困。

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因涉水淋雨,坐卧湿地,寒湿伤中;或过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造成。

治疗:温中化湿。

胃苓汤之类加减。


(六)湿热蕴脾
主要证候:脘腹痞闷,纳呆恶心,甚则呕吐,身重体困,或
见面目身黄,皮肤发痒,或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小便色赤不利,或口苦口腻、大便溏泄不爽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以湿热内蕴与脾胃运化功能障碍表现共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湿热蕴阻中焦,脾失健运。

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辛辣肥甘,酿成湿热造成。

治疗:清利湿热,理气和中。

茵陈蒿汤合四苓散之类加减。

(七)瘀阻胃络
主要证候:胃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伴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以胃痛如针刺,痛有定处伴舌脉瘀血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瘀血内停,阻遏胃络。

多因气滞日久或其它久病造成。

治疗: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失笑散之类加减。

三、兼证
(一)肝脾不调
主要证候:胸胁胀满窜痛,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缓弱。


以胸胁胀满,腹痛肠鸣,纳呆便溏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肝气郁滞,脾虚失运。

多因肝失疏泄,横逆克脾,或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反侮于肝,肝失疏泄所致。

治疗:疏肝健脾。

逍遥散合痛泻要方之类加减。

(二)脾胃不和
主要证候:胃脘部饱闷而胀,隐痛,食少,食后不易消化,嗳气,甚则呕吐,腹胀,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细。

以胃脘饱胀,嗳气,甚则呕吐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和造成。

治疗:健脾和胃。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治疗要点
1.一般而言,脾胃病有虚、实、寒、热的不同。

虚证主要有脾气虚、脾阳虚、胃阴不足等;实证主要有寒湿困脾、湿热蕴脾、胃寒证、胃热证、食滞胃肠证等。

脾与胃的病变关系。

古人云:“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

中焦之虚常用健脾、补气、温中之品,中焦之实多用消导、和胃、泻热之药。

在治疗上应注意“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以及治脾毋忘调胃,治胃毋忘健脾原则。

因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所以在辨治脾病时,应注意湿易伤脾,故宜用醒脾化湿之剂,少.用甘润滋腻之品,以免助湿;治胃病时,当注意燥热易伤胃阴,应常用甘凉滋润之剂,慎用辛香燥热之药,以防伤阴。

2.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在治脾病时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在治胃病时,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

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故治疗胃、肠病证时,常以通为主法。

3.脾虚可以生湿,湿邪可以困脾,往往互为因果。

脾虚湿聚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为主者,治宜健脾,佐以化湿;标实之证则应祛湿为主,佐以健脾。

脾病常以湿为主要病理因素,因此燥湿、利湿、化湿为健脾常用之法,湿去则脾运自复。

4.脾胃肠病证可由他脏病变所致,如肝郁克脾致肝郁脾虚,肝气犯胃;肾阳虚衰,命火不温土致脾阳虚;胆火犯胃致胃失和降;肾水反侮,脾不制水等。

治脾可使其它脏腑疾病转归良好,治疗其它脏腑也有助于脾病的恢复。

所以临证时应全面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