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课程教学大纲.doc

《过程控制》课程教学大纲.doc

《过程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过程控制课程英文名称:Process Control课程编号:C1050 应开课学期:6学时数:32 学分数:2适用专业:自动化课程类型:专业拓展课/必修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课程性质过程控制主要研究以工业过程模型为被控对象、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为控制手段的工业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内容包含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建模、基本控制规律以及整个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它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过程对象的建模方法、过程参数的检测与变送以及常规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法、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生产过程任务要求,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加以控制。

三、支撑的毕业要求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和评价依据等毕业要求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过程控制学科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学习过程控制的基础理论。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解,仿真验证,课外作业。

评价依据: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考试成绩。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考试成绩。

毕业要求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达成途径:学习各章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价依据: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考试成绩。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考试成绩。

四、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重点难点: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1)了解典型的过程控制问题、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过程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2020-02

过程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2020-02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人:李杰审核人:编写日期:2020年2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7021141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学分: 48/3实验课时:8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课程简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实用性很强。

包括“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仪表”等内容。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连续工业过程控制的过程建模、简单和复杂控制策略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PID参数整定的常用方法。

了解学科前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应用的角度,理解过程控制问题的本质,并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掌握分析和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的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自动化仪表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过程控制应用软件方面的编程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控制系统的有关概念;掌握控制系统的常用分析方法;2.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有关分析、设计等内容;掌握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等内容;3.熟悉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掌握过程控制仪表的“检测元件及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这三部分中的每一部分的种类、组成及其原理等内容。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绪论(2课时)主要内容:过程控制发展概况;过程控制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本课程的教与学的方法,即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与技巧。

1. 基本要求(1)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发展概况、组成、分类和特点。

(2)了解过程控制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的特点、理论基础、主要仪表和系统的基本结构。

(3)了解过程控制的特点。

(4)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

(5)了解“过程控制工程”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2.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其中,过程控制发展概况、过程控制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100分钟);对过程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10分钟);过程控制技术的教学方法(10分钟)。

过程控制仪表 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仪表  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仪表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011Z10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仪表/Instruments for Process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 (其中实验学时:4)先修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材、教学参考书:1.潘永湘、杨延西、赵跃编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2.林德杰主编.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3.王再英,刘淮霞,陈毅静编著.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4.潘永湘、杨延西、赵跃编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为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了解过程控制仪表的发展概况和分类方法,重点掌握包括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在内的模拟及数字式的调节仪表和装置,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过程控制仪表和装置构成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过程控制仪表、系统的概念、组成、分类和发展概况;掌握变送器、执行器、单元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电路分析;掌握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及智能变送器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防爆安全常识与防爆安全栅原理;掌握P、PI、PD、PID调节器的调节原理及特性;掌握基型PID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掌握数字调节器设计方法与参数整定;掌握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能力:将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及相关先修课程知识综合应用于一般工程问题,正确表达符合需求的工艺过程中参量测量问题及其转化测量问题的能力;依据功能与性能要求和应用环境提出可满足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学习、讨论和解决工业生产应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知识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过程控制教学大纲过程控制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涵盖了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过程控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过程控制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内容。

一、引言过程控制教学大纲的编写是为了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纲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工业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基础知识过程控制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包括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对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控制策略过程控制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应该包括控制策略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常用的控制策略。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了解不同的控制策略在不同的工业应用中的优缺点,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四、控制系统设计过程控制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应该包括控制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控制系统的优化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了解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任务。

五、实验教学过程控制教学大纲的最后一部分应该包括实验教学的内容。

实验教学是过程控制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的内容可以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实验、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实验等。

六、总结过程控制教学大纲的编写是为了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纲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工业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控制工程第三版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工程第三版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工程第三版教学大纲一、背景和介绍过程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控制和监测工业过程的学科。

过程控制工程在化工、石油和制造业等领域广泛应用,是工业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过程控制工程师。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 - 理解过程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的使用。

- 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型建立和控制算法的应用。

- 掌握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并了解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 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三、课程详细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如下所述:第一章:控制系统概述•引言和概述•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第二章: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信号处理和传输•执行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报警和安全切断装置第三章:控制器•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PID控制器及其参数调节•其他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控制器的调试和维护第四章:过程建模和控制算法•过程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现场控制和优化第五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控制系统概述•实时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时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四、教学方法和评估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和综合性设计任务。

课堂讲授将介绍过程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验和综合性设计任务将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考试和综合性设计任务。

五、参考书目•史密斯,卡尔. 过程控制工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埃尔曼. 过程控制[M]. 科学出版社, 2011.•陈学林, 王福梅. 控制工程实验教程[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六、结论过程控制工程是工业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招收高中、三校毕业生三年制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必须在学完《工程数学》、《石油化工基础》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自动控制理论和化工过程控制知识,掌握用时域分析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掌握控制系统的类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过程控制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化工过程控制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过程控制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要求1、牢固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系统的控制质量指标。

2、列写简单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3、牢固掌握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牢固掌握被控对象参数对控制系统质量的影响。

4、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应用及系统投运和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5、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应用和设计。

6、基本掌握比值、均匀、前馈、自动选择等复杂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应用;了解先进控制技术。

三、讲授课题(实训项目)及学时分配表四、讲授内容及要求课题一概述1、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和趋势2、控制系统的组成3、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自动化的定义,了解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特点,系统分析法,自动化的发展。

(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方块图、系统反馈意义,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过渡过程形式、系统的质量指标。

(3)熟悉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掌握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区别及特点,定值系统和随动系统分析的内容。

课题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被控对象的微分方程模型2、控制系统中其它环节的数学模型3、传递函数与方块图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的推导方法,基本掌握一阶液位的对象推导,掌握对象参数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过程控制系统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学大纲英文课程名称:Process Control课程编号:0201508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学时:44 实验学时:4)总学分:3先修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理论Ⅰ、检测仪表及检测技术适用专业:自动化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执笔人:张新荣审校人:刘星萍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按照给定信号分类;按照控制结构分类。

第二节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第三节过程控制系统的质量指标第四节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几个发展时期的时间。

第二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第一节概述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类型。

第二节解析法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单容水槽过程、双容水槽过程数学模型机理建模方法;液阻、液容的概念;阶跃响应曲线特点;有时延单容水槽过程、有时延双容水槽过程数学模型;多容过程数学模型。

第三节响应曲线辨识过程的数学模型由对象阶跃响应曲线用作图法及两点法确定对象的传递函数。

第三章变送单元第一节概述变送的基本概念。

各种差压变送器结构、原理、特点。

第三节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组成、工作原理及线性化原理。

第七节微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送器变送器的发展趋势;各种微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送器的结构、原理。

第四章调节单元概述调节器基本概念;PID控制规律;各控制规律的特点;参数改变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第一节 DDZ—Ⅲ型调节器DDZ-Ⅲ型调节器输入部分;PI部分;PD部分;硬手动;软手动电路;输出部分工作原理。

第二节改进型调节器抗积分饱和调节器;微分先行PID调节器;比例微分先行PID调节器。

第三节数字式调节器数字式调节器组成、特点、应用。

第五章执行单元第一节概述执行器的作用;执行器的分类。

第二节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结构、工作原理。

第三节气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形式。

第四节气动薄膜调节阀调节阀的工作原理;调节阀的分类;调节阀的选择。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过程控制教学大纲过程控制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优化和监控等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过程控制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一、课程简介过程控制教学大纲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简要介绍。

课程应包括过程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应用领域等基本概念,以及介绍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课程目标在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生应该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等。

2. 实践技能: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过程控制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整等。

3. 创新能力:学生应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过程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三、教学内容在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中,详细列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必要的。

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介绍过程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应用领域,以及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过程等。

3. 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介绍常见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

4. 系统建模与参数辨识:介绍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和参数辨识的技术,包括传统的数学建模方法和现代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5. 控制器设计与参数调整:介绍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整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根轨迹法、频域法和优化方法等。

6. 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介绍过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统计过程监控和模型基于过程监控等。

四、教学方法在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中,应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既包括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也包括实验操作和实践项目等。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过程控制系统
课程编号
91300131
英文课名
ProcessControlSystem
总学时数
48
总学分数
2.5
周学时数
3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编写时间
2015年9月
大纲编写人
***
大纲审核人
课程类别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身心健康教育课程()普通教育公选课程()教师教育自选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特色选修课程(√)教师教育自选课程()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
2.了解检测仪表的分类、选型和过程控制仪表基本原理。理解过程变量检测和过程控制仪表的基本概念,掌握五大类参数检测与变送的传感器特性与选型的基本方法;了解PID调节器基本原理和构成。
3.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各种工程设计方法,重点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和串级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掌握其它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先进过程控制系统。
使用教材
《过程控制系统与装备》,张宏建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过程控制系统》,黄德先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孙自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过程控制工程》,俞金寿蒋慰孙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过程控制系统》,刘晓玉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学习难点
1.对象特性及控制器参数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单回路系统的整定。
2.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静态参数及动态参数的整定。
3.先进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相关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ProcessContro1System)学时数:4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课外学时:学分数:2.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和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等知识的基础上,用工程处理的方法去解决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研究方面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单回路控制系统特点、适用场合及分析设计方法:(二)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各种复杂控制系统的特点、适用场合及分析设计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掌握对各典型单元操作静、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和与之相匹配的典型控制方案的设计,了解其发展动态。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2.5学分,设置在第七学期。

其中相关实验安排在综合实验中。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单回路控制系统(10学时)一、基本内容本章是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的基础。

主要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调节参数整定以及控制系统的投运等内容。

二、基本要求1、了解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概要;2、了解和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案设计;3、了解和掌握测量变送器选型;4、了解和掌握执行器(调节阀)选型;5、了解和掌握控制器(调节器)控制规律选取;6、了解和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整定和系统投运方法。

第二章复杂过程控制系统(16学时)一、基本内容主要介绍为提高控制品质或满足特殊操作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包括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分程控制、选择性、阀位控制和推断控制等系统结构及分析。

二、基本要求1、了解和掌握串级控制系统;2、了解和掌握比值控制系统;3、了解和掌握均匀控制系统;4、了解和掌握前馈控制系统;5、了解和掌握分程控制系统;6、了解和掌握选择性控制系统;7、了解和掌握阀位控制方案;8、了解和掌握推断控制系统。

第三章流体传送设备的控制(2学时)一、基本内容流体传送设备(泵及压缩机)及其运行特点,控制方案及特殊控制方案。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225课程名称:过程控制技术英文名称:Process Control System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过程控制工程作为研究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基本控制规律,以及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投运的课程,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之一。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测量与变送器、执行器、智能控制仪表、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设备等自动化装置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和先进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特点、适用场合、系统设计及应用等问题。

本课程将为从事复杂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支撑毕业要求 1.2, 2.2, 2.3, 3.1, 3.2, 4.1, 4.2, 4.3, 9.1, 9.3, 10.2, 10.1)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自动控制原理和控制工程,在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本课程将为后续的智能控制综合实践、智能优化及调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过程控制发展概况、特点和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能够通过文献检索等途径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具有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意识和基本技能;(支撑毕业要求10.1)2.掌握阶跃响应曲线法和脉冲响应曲线实验建模方法,了解最小二乘建模方法。

理解自平衡能力和无自平衡能力对象的有关概念;(支撑毕业要求1.2)3.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它特定要求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包括控制方案设计、性能分析、参数检测与变送的传感器选型的基本方法和调节器参数整定;(支撑毕业要求2.2, 2.3)4.通过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复杂工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方法,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支撑毕业要求3.1, 3.2)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基于过程控制的基础理论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并将理论分析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实验结果、解释结果、形成结论和提出建议,最后撰写报告;(支撑毕业要求4.1, 4.2, 4.3)6.通过大作业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报告,表达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认识或研究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过程控制是自动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冶金等工业生产过程中。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分析和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控制算法;2、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分类;3、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4、学会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过程控制概述: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工艺流程、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等;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控制方案设计、控制系统选型、控制系统集成和调试等;4、过程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5、过程控制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性能指标评估、系统优化和改进措施等;6、典型过程控制系统案例分析:化工、石油、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典型过程控制系统案例分析。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包括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部分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等环节。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讲:过程控制概述(2学时);2、第二讲:过程控制系统组成(4学时);3、第三讲:过程控制系统设计(4学时);4、第四讲:过程控制算法(4学时);5、第五讲:过程控制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2学时);6、第六讲:典型过程控制系统案例分析(2学时);7、第七讲:实验环节(4学时);8、第八讲: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环节(8学时)。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和体验过程控制系统的运行与调试。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环节,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70%。

模糊控制教学大纲一、概述1、1模糊控制简介2、2模糊控制的发展和应用领域二、模糊控制理论基础2、1模糊数学基础21、2模糊控制系统基本原理211、3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优化三、模糊控制应用实践3、1模糊控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31、2模糊控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311、3模糊控制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四、模糊控制前沿技术4、1神经模糊控制41、2自适应模糊控制411、3组合模糊控制五、总结与展望5、1模糊控制的优缺点总结51、2模糊控制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六、课程安排与学习建议6、1课程安排61、2学习建议及进阶指南在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应能理解和掌握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熟悉模糊控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了解模糊控制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实践应用和深入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模糊控制技能,为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控制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输入输出接口、A/D和D/A 转换、串行通信等;3、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算法、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程序编写等;4、掌握计算机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讲解输入输出接口、A/D和D/A转换、串行通信等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讲解控制算法、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程序编写等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计算机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介绍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5、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成绩等,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评定学生成绩时,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是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设计技术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分析和设计各种计算机控制系统。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数字控制、过程控制、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知识;2、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性能评估等方面的技能;3、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控制算法设计等方面的技能;4、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数字控制基础:介绍数字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器和执行器的组成和类型、数字控制器的实现方法等;3、过程控制基础:介绍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过程变量的检测与变换、PID控制算法等;4、计算机体系结构: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估方法;5、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等;6、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

教学内容分为8个章节,每个章节涵盖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

教学进度根据章节的重要程度和难度进行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根据完成的质量和正确性进行评定。

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并及时提交给教师进行批改。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素描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是绘画者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提高对形体、光影、透视等艺术要素的认知和表现能力,为以后的绘画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线条、构图、明暗、透视等。

2、提高对形体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3、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捕捉到物体的细节和特点。

4、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线条的练习:掌握直线、曲线、曲线组合等基本线条的画法,练习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结构。

2、透视的掌握:学习一点透视和二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画法,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3、光影的表现:学习光影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能够通过明暗变化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质感和空间感。

4、构图的学习:学习构图的原理和技巧,能够合理地安排画面的布局和主次关系。

5、静物素描:通过画静物素描,学习表现物体的形态、质感和光影变化,提高对形体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6、人像写生:通过人像写生,学习表现人物的形象、神态和情感,提高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素描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表现能力。

3、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使学生了解素描的画法和技巧,提高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4、个性化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素描技能和技巧。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专注度、回答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线条的流畅度、构图的合理性、光影的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进步评估: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比较,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和技能提高的程度。

4、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素描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和表现能力。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结构问题。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常见结构的力学性质和设计要求。

2、学会使用常见的结构分析软件,如ANSYS、SAP2000等,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

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结构问题,如桥梁、建筑、机械零件等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力学问题。

4、培养学生对结构力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力的定义、力的平衡、力的变形效应等。

2、各种常见结构的力学性质和设计要求,如梁、柱、板、壳等。

3、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4、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形状优化、尺寸优化、拓扑优化等。

5、常见的结构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ANSYS、SAP2000等。

6、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