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诊断学笔记、复习资料】胸部检查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https://img.taocdn.com/s3/m/02ce67fff18583d0486459e2.png)
湿啰音(水泡音) (moist crackles)
性质较稳定,
xx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湿啰音(水泡音) (moist crackles)
肺泡呼吸音vesicular breath sound
胸膜增厚,肺不张
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
1、对称性:两侧是否对称
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
特点:断续而短暂、 连续多个出现, 吸气末出现,(有时呼气早期) 部位恒定, 性质较稳定, 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
分类: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老年人)
Velcro啰音
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调高,近耳,似撕开尼龙扣带。
瑞士发明家George de Mestral带着爱犬和女朋友到森林中漫步,返 回时发现裤子和爱犬身上粘满了带刺的苍耳,发明了钩毛搭扣带,注册了 VELCRO商标。
语颤增强-----肺炎性浸润(肺炎)和实变, 大空腔伴共鸣效应。
(三)胸膜摩擦感:(pleural friction fremitus)
检查方法
双手掌部或尺侧缘置于前下侧胸壁(稍向内用 力),嘱患者深呼吸,注意有无皮革摩擦的感觉, 常见于胸膜炎。
三、叩诊
(一)叩诊的方法
直接叩诊法 间接叩诊法
(二)叩诊的顺序
分类:哨笛音 、鼾音
(四)胸膜摩擦音(pleural friction rub)
特其手背上摩擦时所听到的声音。
➢呼气、吸气相均可听到 ➢ 吸气未呼气初为明显,屏气消失 ➢ 深吸气或加压时增强
部位:前下侧胸壁 常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
思考题
1.胸骨角标志的解剖意义 2.肺部叩诊音的种类及意义 3.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方法
大量气胸,胸腔积液
诊断学胸部体检
![诊断学胸部体检](https://img.taocdn.com/s3/m/86e8437555270722182ef755.png)
2020/11/14
13
LOGO
四、肺和胸膜的界限
2020/11/14
14
LOGO
肺尖 肺上界 肺下界
胸部的体表标志
2020/11/14
15
LOGO
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膜__脏层胸膜 壁层胸膜
2020/11/14
16
LOGO
小结
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骨一棘带四角 还有三区和四窝 外加九条垂直线
2020/11/14
2. 压痛:炎症
2020/11/14
35
LOGO
乳房
3.包块: 部位 大小 外形(光滑、规整) 质地 压痛 活动度
2020/11/14
36
LOGO
乳房
2020/11/14
33
LOGO
乳房
(二) 触诊 palpation
方法:分为四个象限(外上→外下→内下→内上); 滑行触诊:手指、手掌平置于乳房上,由浅 入深触摸整个乳房; 先健侧,后患侧。
注意:红肿、热痛、包块、乳头硬结、弹性、分泌物
右
2020/11/14
34
左 LOGO
乳房
1.不同时期乳房质地不同: 青年:软、均一性 老年:纤维、结节感 月经期:紧张感 妊娠期:柔韧感 哺乳期:结节样感
(7) 胸廓局部突起 意义:肋软骨炎、肋骨骨折
2020/11/14
30
LOGO
胸壁、胸廓和乳房
三、乳房 breast
正常儿童及男子乳房一般不明显。乳 头位于锁骨中线第四肋间,两侧对称。女 子乳房青春期逐渐长大呈半球形,乳头呈 圆柱形,乳晕及乳头有色素沉着。
2020/11/14
31
LOGO
诊断学-胸部检查
![诊断学-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c7814c7c1c708a1284a442b.png)
•正常人无压痛,当肋间神经炎、肋软骨 炎、胸壁软组织炎、肿瘤浸润及肋骨骨
折等局部有压痛。急性白血病患者,胸 骨有压痛及叩击痛。
二、胸廓
正常胸廓
❖
对称,前后径与横径之比约为 1﹕1.5,老年人与
小儿两径大约相等。
异常胸廓
❖
1、扁平胸:前后径1/2横径。见于肺结核。
❖
2、桶状胸:前后径=横径。见于肺气肿。
二、胸廓
5、脊柱疾病引起的胸廓畸形:脊柱疾病致脊柱后凸、前 凸、侧凸及后侧凸等,可引起胸廓畸形。常见于脊 椎结核、发育畸形、脊椎肿瘤、佝偻病及长期姿势 不正等。
胸廓外形的改变
胸廓改变
三、乳房
检查方法
❖ 视诊:注意观察乳房的位置、大小、形态、对称 性及皮肤有无充血、水肿、桔皮样变等。乳头有 无内陷、隆起、溢液、溃疡等。
陷多见于肺不张、肺纤维化、广泛性胸膜增厚和粘
连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侧变形:胸廓两侧膨隆常见于肺气肿、双侧
气胸及胸腔积液。胸廓两侧塌陷多见于两侧胸膜增
厚和粘连、上呼吸道梗阻。
❖
局部变形:胸廓局部膨隆常见于心脏明显增大、
心包积液、升主动脉瘤可胸内或胸壁肿瘤。胸廓局
部塌陷多见于肺不张、慢纤肺、局限性胸膜增厚和
粘连等。
(二)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2、呼吸深度
呼吸浅快 肥胖、肺炎、胸膜炎及呼吸肌麻 痹、腹水、严重鼓肠。
呼吸深快(1)生理: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2)病理:严重代酸如尿毒症、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
Kussmaul呼吸
(三)呼吸节律
呼吸 节律
正常:
节律规则, 呼>吸, 呼/吸 2∶1
异常:
潮式呼吸 间停呼吸 叹气样呼吸
诊断学操作:正常胸部检查
![诊断学操作:正常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347940f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1.png)
2
3
4
9
10
11
12
17
18
1
6
5
8
7
14
13
16
15
3.操作步骤:
(2)侧胸检查:
嘱被检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第5肋
间隙开始沿腋前线叩诊第5、6肋间隙、
5
沿腋中线叩诊第7、8肋间隙.
6
(左边5、6叩完叩右边5、6,右边5、
7 8
6叩完叩右边7、8背部检查:
嘱被检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 尽可能使肩胛骨移向外侧方,上半身
1
2
4
3
略向前倾。
5
6
①检查肩胛间区,在肩胛间区第3、4、
8
7
5、6肋间隙向下逐一叩诊,左右对比。
板指与脊柱平行!!!
3.操作步骤: (3)背部检查: ②检查肩胛下区,沿肩胛线在第7、8肋间隙开始逐一向下检查, 并做左右、上下、内外进行对比。 ③沿腋后线在第9、10肋间隙开始逐一肋间隙向下检查并做左右、 上下、内外进行对比。 叩诊时肩胛间区板指与脊柱平行外,其他部位均与肋间隙平行,并 注意叩诊音的变化。
3.检查方法 检查者的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应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 来回滑动的方式进行触诊。双侧乳房触诊先由健侧开始,后检查患侧。 检查左侧乳房时由外上象限开始,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诊,直至4 个象限检查完毕为止,最后触诊乳头。检查右侧乳房也从外上象限开 始,但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4.乳房触诊后,还应仔细触诊腋窝、锁骨上窝及颈部的淋巴结有否肿 大或其他异常。 5.报告检查结果 双侧乳房有无包块及其大小、位置、硬度、活动度、压痛,乳房有无 触(压)痛,乳头有无触痛,有无硬结、弹性消失。
诊断学9.2胸部检查
![诊断学9.2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d75bea5a8114431b80dd83d.png)
3. 呼吸困难:
吸气性inspiratory dyspnea: 大呼吸道部分梗阻——“三凹征”。
呼气性expiratory dyspnea: 小呼吸道部分梗阻。
混合性mixpiratory dyspnea: 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 减少
4. 呼吸形式异常
胸式呼吸减弱:肺疾病、胸膜疾病、 胸廓骨折
(3) 佝偻病胸(rachitic chest)
① 鸡胸: 前后径 > 横径 ② 佝偻病串珠 ③ 肋膈沟(Harrisons groove) ④ 漏斗胸(funnel chest)
意义:佝偻病
(4) 胸廓单侧或局限性变形
① 隆起 单侧: 气胸、胸腔积液 局限: 心脏扩大、心包积液、主 动脉瘤、胸内或胸壁肿瘤
胸部检查
CHEST EXAMINATION
哈医大二院呼吸科 吴晓梅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骨性标志
1.胸骨上切迹 2.胸骨柄 3.胸骨角(sternal angle)
意义:
1).第2肋软骨相连接 2).支气管分叉 3).心房上缘 4).上、下纵隔交界处 5).第4或5胸椎的水平
4.腹上角 5.剑 突 6.肋骨:共12对 7.肋间隙 8.肩胛骨 9.脊柱棘突 10.肋脊角
胸骨压痛— 白血病
二、胸廓 chest shape
1、 正常: 双侧大致对称 椭园形 前后径:横径 = 1:1.5
2、病理胸廓类型
(1) 扁平胸(flat chest) 特点: 前后径<1:2横径。 意义:⑴瘦长形;
⑵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 (2) 桶状胸(barrel chest) 特点:前后径 横径,呈桶状。 意义:⑴超胖型;⑵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诊断学笔记——胸肺检查
![临床诊断学笔记——胸肺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15e4dc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f.png)
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1、四骨:肩胛骨、锁骨、胸骨、肋骨一、骨骼标志(一)胸骨1.胸骨柄2.胸骨上切迹:气管位于切迹正中3.胸骨角:又称Louis角,位于胸骨上切迹下约5cm,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标志:①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②支气管分叉③心房上缘④上下纵隔交界⑤相当于第4或第5胸椎的水平4.腹上角:为左右肋弓(由两侧的第7-10肋软骨相互连接而成)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正常约70°-110°,体型瘦长者角度较小,肥胖者较大。
其后为肝左叶、胃及胰腺的所在区域5.剑突:胸骨体下端的突出部分(二)肋骨、肋间与脊柱计数法:1.肋骨:共12对,第1-10在前胸部与各自的肋软骨连接后,再与胸骨相连,构成胸廓的骨性支架。
第11-12肋骨→不与胸骨相连,浮肋2.肋间隙:两肋骨之间空隙,1-2肋骨之间称第1肋间隙,余以此类推。
大多数肋骨可在胸壁上触及,唯第1对肋骨前部因与锁骨相重叠,常不易触到。
3.脊柱棘突:后正中线的标志,第7颈椎棘突最突出;胸椎的起点,计数胸椎的标志4. 肋脊角: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区域。
(三)肩胛骨: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肩胛下角: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四)锁骨:肩峰关节、胸锁关节2、四窝:锁骨上、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九线:(垂直线标志)前: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侧: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肩胛线、后正中线4、三区:肩胛上、下区、肩胛间区肺和胸膜的界限肺尖突出于锁骨之上,其最高点近锁骨的胸骨端,达第1胸椎水平,距锁骨上缘约3cm肺上界始于胸锁关节,向上至第1胸椎水平,后向下至锁骨中1/3与内1/3交界处肺外侧界由肺上界向下延伸几乎与侧胸壁的内部表面相接触肺内侧界自胸锁关节处下行,于胸骨角水平处左右两肺的前内界几乎相遇.肺下界前胸部:始于第6肋向两侧斜行向下,于锁骨中线处达第6肋间隙,至腋中线处达第8肋间隙后胸部:呈一水平线,于肩胛线处位于第10肋间水平。
诊断学胸部检查
![诊断学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6973fceb52ea551811a68756.png)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在前下侧胸壁易听见。见于胸膜炎积
液少时、肺梗塞、胸膜肿瘤、尿毒症
等。
四:胸部及肺体格检查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见129页表2-5-7
整理课件
14
小结
1. 体格检查的顺序:视、触、叩、听 2. 胸壁的检查包括浅表静脉、皮下气肿、胸壁压痛和
肋间隙 3. 胸廓的检查主要是胸廓的形态,异常的形态多种多
样,常见扁平胸和桶状胸 4. 肺和胸膜:视诊包括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
1、 叩诊方法:
间接叩诊:此法常用。从上到下、从外向
内、从前向后
直接叩诊:此法少用。
2、肺部正常的叩诊音:以清音为主,含心、
肝相对浊音。
3、异常叩诊音:过清音--肺气肿
浊 音--肺炎
鼓 音--气胸
实 音--大量积液、肺实变
整理课件
8
(四)听诊:注意自上而下、左右前后两侧对
称比较。
1、正常呼吸音:
部位恒定性质不变,咳嗽后减轻或消失。
多位于中下肺及肺底、表明局部有炎性
病变如肺炎、肺脓肿、支扩;若两肺底
均匀一致细湿鸣音,多提示急性肺水肿。
整理课件
11
湿啰音的分类
按啰音性质分粗、中、细湿啰音和捻发音
①粗湿啰音又称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
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在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
严重肺水肿及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
整理课件
12
(2)干罗音(哮鸣音):系气道有狭窄或部分阻塞
特点:持续时间较长,音调高,吸气及呼气
诊断学-胸部检查
![诊断学-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2f35eae2964bcf84b8d57b77.png)
胸部的體表標誌——肺和胸膜的界限
• 肺下界 兩側基本一致
前胸部:始於第6肋骨 鎖中線處達第6肋間隙 腋中線處達第8肋間隙
後胸壁:呈一水準 於肩胛線處位於第10肋骨水準
胸部的體表標誌——肺和胸膜的界限
• 葉間肺界 葉間隙:兩肺的葉與葉之間由胸膜髒層分開
斜裂:右肺上葉和中葉與下葉之間 左肺上、下葉之間的葉間隙
胸部的體表標誌——垂直線標誌
• 肩胛線 雙臂下垂時通過肩胛下角與後正中線
平行的垂直線
• 後正中線 即脊柱中線,通過椎骨棘突的垂直線。
胸部的體表標誌——自然隱窩和解剖區域
• 腋窩:上肢內側和胸壁相連的凹陷部 • 胸骨上窩: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 • 鎖骨上窩:鎖骨上方的凹陷部 • 鎖骨下窩:鎖骨下方的凹陷部
胸部檢查
胸部檢查
• 胸部定義: 頸部以下和腹部以上的區域。胸廓由
12個胸椎和12對肋骨、鎖骨及胸骨組成。
前部短,背部稍長??
• 胸部檢查內容: 胸廓外形、胸壁、乳房、胸壁血管、縱
膈、支氣管、肺、胸膜、心臟和淋巴結等。
• 胸骨上切跡 位於胸骨柄上方。正常情況下氣
管位於切跡正中
• 胸骨柄 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塊。
胸部的體表標誌——自然隱窩和解剖區域
• 肩胛上區 肩胛岡以上的區域,相當於第3肋骨下緣
• 肩胛下區 兩肩胛下角的連線與第12胸椎水平線之
間的區域 • 肩胛間區
兩肩胛骨內緣之間的區域
胸部的體表標誌——肺和胸膜的界限
• 肺尖 突出於鎖骨之上,其最高點近鎖骨的
胸骨端,達第1胸椎的水準
• 肺上界 投影為一向上凸起的弧線,始於胸鎖
其上部兩側與左右鎖骨的胸骨端相連 接,下方則與胸骨體相連。
第四章 胸部检查
![第四章 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6f3a2220722192e4536f6ef.png)
第四章胸部检查胸部指颈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区域。
胸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胸壁、胸廓、乳房、纵膈、支气管、肺、胸膜、心脏、血管和淋巴结等。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一、骨骼标志1、胸骨:胸骨位于前胸壁的正中,由胸骨柄、胸骨体及剑突三部分组成。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成,又称路易(Louis)角。
该角与第2肋软骨相连,为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其相当于新房上缘、气管分叉部和第5胸椎水平。
3、肋骨和肋间隙(左、右):肋骨共12对。
胸骨角与两侧第2肋软骨相连,其下为第2肋间隙,其余以此类推。
在前胸部两侧,第1~10肋骨与相应肋软骨相连,再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骨不与胸骨相连,称为浮肋。
在背部两侧肋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
4、肩胛骨(左、右):位于北部两侧的上方,肩胛骨最下端称为肩胛下角。
被检者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肩胛下角位于第7或第8肋骨水平,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亦为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5、脊柱棘突:是后正中线的标志。
一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可以此为计数胸骨的标志。
二、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1、胸骨上窝: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气管位于气候正中。
2、锁骨上窝(左、右):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尖的上部。
3、锁骨下窝(左、右):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其下界为第3肋骨下缘,相当于两肺尖的下部。
4、腋窝(左、右):为上肢内上缘与胸壁相连的凹陷部。
5、腹上角:右7~10肋软骨构成的两侧肋弓,汇合与胸骨下端所形成的夹角。
正常人约为70~110度,瘦长者常为锐角,矮胖者常为钝角。
6、肩胛上区(左、右):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相当于两肺尖的下部。
7、肩胛下区(左、右):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后正中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
8、肩胛间区: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后正中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
9、肋脊角(左、右):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肾脏及输尿管的上端位于该角的前方。
诊断学 胸部检查
![诊断学 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a202071cf18583d049645946.png)
脊柱棘突
肋脊角
二、垂直线标志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
3、腋前线 通过腋窝 前皱襞沿前侧胸壁所做 的一条垂直线。 4、腋后线 通过腋窝 后皱襞沿后侧胸壁所做 的一条垂直线。 5、腋中线 通过腋前 线腋后线连线中点所做 的一条垂直线,即由腋 窝顶部向下所做的一条 垂直线。
6、肩胛下角线 双臂下垂时,通 过肩胛下角部位的 垂直线。 7、后正中线 为通过脊柱棘突 的垂直线,它与前 正中线相对应。
检查方法
准备工作:室温适宜、光线充足、暴露 全部胸廓。
体位:视病情或检查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 顺序:视、触、叩、听,一般先检查前胸部
和两侧胸部,然后再检查背部。
常规的检查方法 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叹息样呼吸
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
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制,多为功能性
触 诊
(一)胸廓的扩张度 thoracic expansion 即呼吸时的胸廓动 度,于胸廓前下部检查较易获得,因该处胸廓呼吸时动度较 大。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 检查者两手置于胸廓 下面的前侧部,左右 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 指向剑突,拇指尖在 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 手掌和伸侧手指置于 前侧胸壁。患者做深 呼吸,观察比较两手 动度。
语颤↓:1.肺不张
2.胸腔积液、积气肺泡内含气量过多: 肺气肿,哮喘 3.胸膜增厚、粘连 4.胸壁增厚(水肿、气肿、脂肪过多)
(三)胸膜摩擦感(pleural
friction fremitus)
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 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 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 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通常 于呼、吸两相均可触及,但有时只能 在吸气相末触到,有如皮革相互摩擦 的感觉。 。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胸部检查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胸部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c9fafaca6c30c2258019e2a.png)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胸部检查一、骨性标志1、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的切迹,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该切迹的中央2、胸骨柄:胸骨上段呈六角形的一个骨块,上方与左右锁骨相连,下方与胸骨体相连3、胸骨角(从胸骨上切迹滑下最突出的部位)也称louis角。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形成,向前突出。
平第二肋间。
是前胸壁计数肋间隙、肋骨最重要的标志。
4、剑突:胸骨体下端突出的部分5、腹上角:也称胸骨下角。
是指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交汇所形成的角,相当于横格的穹窿部。
正常为70—110度6、肩胛骨:大约平后胸壁的第2—8肋间7、肩胛下角(让被检者背部伸直,双手自然下垂,活动被检者的肩关节)平后肋第七或第八肋。
时后胸壁计数肋间隙、肋骨的主要标志。
8、第七颈椎:让病人低头,从上到下沿着椎体触摸,触摸到颈椎最突出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
(侧位更明显)计数椎体最重要的标志。
9、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椎体之间的夹角,其深面是肾脏,肋脊角有叩击痛是常提示肾脏有病变。
二、垂直线标志1、前面观: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剑突正中的垂直线)、胸骨线(经过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线)、胸骨旁线(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线)、锁骨中线(通过锁骨胸骨端、锁骨肩峰端两端中点的垂直线)2、侧面观:腋前线(经过腋窝前皱襞沿胸壁向下的垂直线)腋中线(在腋前线和腋后线中间的垂直线)、腋后线(经过腋窝后襞沿胸壁向下的垂直线)3、后面观:肩胛线(肩胛下线)经过肩胛下角的线、后正中线:通过脊柱棘突的垂直线,与前正中线相对应。
三、自然凹陷1、胸骨上窝(胸骨上方的一个凹陷)、两侧锁骨上窝(锁骨上方的凹陷)、两侧锁骨下窝(锁骨下方的凹陷)、腋窝(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四、解剖区域肩胛间区:两侧肩胛骨之间的区域肩胛下区: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平第十二椎体水平线之间的区域肩胛上区:两侧肩胛冈以上的区域,肩胛上区的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问题:(1)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连续性的机械性杂音见于什么情况?答: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2)第七颈椎棘突的临床定位价值?答:计数胸椎的标志(3)肌张力升高有那两种类型?答:有折刀样肌张力升高和铅笔杨肌张力升高。
诊断学资料记忆笔记—胸部检查—心脏
![诊断学资料记忆笔记—胸部检查—心脏](https://img.taocdn.com/s3/m/3952f51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e.png)
诊断学资料记忆笔记—胸部检查—心脏(一)视诊●胸廓畸形1.心前区隆起●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间的局部隆起●右心室肥大●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弓动脉瘤、升主动脉扩张2.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心尖搏动1.心尖搏动移位●左心室增大●左下方移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右心室扩大●左侧移位●二尖瓣狭窄●左、右心室扩大●左下移位伴心浊音界两册侧扩大●扩张型心肌病●右位心●心尖搏动位于右侧胸壁●先天性右位心●纵膈移位●向患侧移位●一侧胸膜增厚或肺不张●向健侧移位●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横膈移位●向左外侧移位●大量腹腔积液●移向内下●严重肺气肿2.心尖搏动强度改变●增加●高热、严重贫血、甲亢●减弱●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肺气肿、气胸3.负性心尖搏动●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厚●心前区搏动1.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右心室肥厚、房间隔缺损2.剑突下搏动●腹主动脉瘤、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3.心底部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弓动脉瘤(二)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1.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右心室肥厚●震颤●心包摩擦感1.急性心包炎(三)叩诊●心浊音界1.左心室扩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靴型心2.右心室增大●肺源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3.左、右心室增大●扩张型心肌病、普大型4.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二尖瓣狭窄、梨形心5.主动脉扩张●升主动脉瘤6.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烧瓶心(四)听诊●心率●心律1.房颤●心律绝对不规则●S1强弱不等●心率快于脉率(脉搏短绌)●心音1.强度●S1●增强:二尖瓣狭窄●减弱:二尖瓣关闭不全●强弱不等:房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S2●增强:高血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减弱: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2.性质●S1分裂●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S2分裂●通常分裂: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固定分裂:房间隔缺损●反常分裂: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高血压●额外心音1.舒张期●奔马律●早期: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晚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重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开瓣音●心包叩击音●缩窄性心包炎●肿瘤扑落音●心房黏液瘤2.收缩期●早期喷射音(高频爆裂样声音、高调、短促而清脆,心底部听最清楚清楚)●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晚期喀喇音(高调、短促、清脆,心尖区及其稍内侧)●二尖瓣脱垂●心脏杂音1.性质●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二尖瓣狭窄●心尖区粗糙吹风样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柔和吹风样●功能性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期叹气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形态●递增:二尖瓣狭窄●递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递增递减:主动脉瓣狭窄●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一贯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意义●收缩期●二尖瓣区●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性粗糙、吹风样、高调、强度≥3/6级,持续时间长,并向左腋下传导)●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狭窄(喷射性收缩中期杂音,响亮而粗糙,递增递减,向颈部传导)●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狭窄(喷射性收缩中期杂音)●舒张期●二尖瓣区●功能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ustin Flint杂音)●器质性: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递减性,柔和叹气样)●肺动脉瓣区●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Graham Steel杂音)●连续性●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2肋间)●脉搏1.水冲脉●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2.交替脉●左心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奇脉●心包缩窄4.枪击音(股动脉)5.Druoxiez双重杂音6.毛细血管搏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检查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骨骼标志
1、胸骨角
又称Louis角。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
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相当于第5胸椎的水平。
2、脊柱棘突
是后正中线的标志,以第七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为胸椎的起点,常以此处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3、肩胛下角
为肩胛骨的最下角。
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对第7或第8肋骨水平,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故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4、肋脊角
为第12肋骨和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5、腹上角
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相当于横膈的穹隆部。
正常约70 0 ~110 0 ,其后为肝脏左叶、胃及胰腺的所在区域。
体表划线
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线、后正中线
胸部常用的凹陷和分区
1、腋窝
为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部。
2、胸骨上窝
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气管位于其后。
3、锁骨上窝
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上部。
4、锁骨下窝
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
下界为第3肋下缘。
5、肩胛上区
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
6、肩胛下区
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7、肩胛间区
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
胸壁
1、静脉
正常胸壁静脉不易显现,当上腔或下腔静脉阻塞时,可见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
2、皮下气肿
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称为皮下气肿。
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听诊可闻及类似捻发音。
3、胸壁压痛
可见于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胸壁软组织炎、肋骨骨折及白血病患者。
4、肋间隙
吸气时肋间隙回缩提示呼吸道阻塞。
肋间隙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张力性气胸、严重肺气肿;亦可见于胸壁肿瘤、主动脉瘤、婴儿和儿童心脏明显肿大者。
胸廓
正常胸廓
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
成年人胸廓前后径较左右径为短,两者比例约为 1:1.5。
异常胸廓
1、扁平胸
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瘦长体型者。
2、桶状胸
为胸廓前后径增加,等于或超过左右径,见于严重肺气肿,老年或矮胖体型者。
3、佝偻病胸
为佝偻病所郅的胸廓改变。
多见于儿童,它包括佝偻病串珠,肋膈沟,漏斗胸,鸡胸。
4、胸廓一侧变形
胸廓一侧膨隆多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
一侧平坦或下陷常见于肺不张,肺纤维化。
广泛性胸膜增厚和拈连等。
5、胸廓局部隆起
多见于心脏明显肿大,心包大量积液,主动脉瘤及胸内或胸壁肿瘤,肋软骨炎和肋骨骨折等。
6、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变形
严重的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均能导致胸部两侧不对称,肋间隙增宽或变窄。
常见于脊柱结核等。
乳房
视诊
包括对称性、表观情况、乳头、皮肤回缩、腋窝和锁骨上窝等。
触诊
一般由外上象限开始,左侧沿顺时针,右侧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最后触诊乳头。
注意硬度和弹性、压痛及包块等物理征象。
乳房的常见病变
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肿瘤等。
乳头出血常见于导管内良性乳突状瘤,乳头分泌物由清亮变为绿色、紫色常见于慢性囊性乳腺炎。
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
肺和胸膜的检查,一般应包括视、触、叩、听四个部分。
其中以听诊最为重要。
一、视诊
内容包括: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变化。
1、呼吸运动
正常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肺炎、严重肺结核、胸膜炎等肺或胸膜疾病时,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运动增强;而阑尾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和脾重度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以及妊娠后期等情况时,则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相对加强。
三凹征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因吸气时间延长,又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阻塞,如气管异物。
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用力,引起肋间隙膨隆,呼气时间延长,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2、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节律均匀整齐,深浅适宜。
当病理状态下,可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
如脑炎、脑膜炎、颅内高压及某些中毒时可表现为潮式呼吸(Cheyne-Stokes呼吸)和间停呼吸(Biots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Kussmaul呼吸;胸部发生剧烈疼痛时可出现抑制性呼吸;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患者常有叹息样呼吸。
间停呼吸提示预后不良。
二、触诊
包括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
胸廓扩张度
即呼吸时的胸廓动度。
一侧胸廓扩张度受限,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张等。
语音震颤
其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而定。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
(1)肺泡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
(2)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
(3)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4)胸膜高度增厚粘连;
(5)胸壁皮下气肿。
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
(1)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梗塞等;
(2)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
胸膜摩擦感
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称为胸膜摩擦感。
三、叩诊
有间接叩诊和直接叩诊法两种。
1、叩诊音分类
有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和实音。
2、正常胸部叩诊音
正常胸部叩诊为清音,其音响强弱和高低与肺脏的含气量的多少,胸壁的厚薄以及邻近器官的影响有关。
一般前胸上部较下部为浊;右肺上部较左肺为浊;背部较前胸部位为浊;右腋下受肝脏的影响叩诊稍浊;而左腋前线下方有胃泡的存在,叩诊呈鼓音,又称为Traube\\\\\\\\'s鼓音区。
3、肺界的叩诊
肺上界:即肺尖的上界,又称为Kronig峡,正常为5cm。
肺上界变窄或叩诊浊音,常见于肺结核所致的肺尖浸润,纤维性变和萎缩;增宽常见于肺气肿。
肺前界
正常的肺前界相当于心脏的绝对浊音界。
肺下界
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上,腋中线第8肋间隙上,肩胛线第10肋间隙上。
病理情况下,肺下界可降低或上升。
肺下界的移动范围
即相当于呼吸时膈肌的移动范围,正常人为6~8cm。
一般腋中线和腋后线上的移动度最大。
肺下界移动度减弱见于:
(1)肺组织弹性消失,如肺气肿;
(2)肺组织萎缩,如肺不张和肺纤维化等;
(3)肺组织炎症和水肿。
胸腔大量积液、积气及胸膜广泛增厚粘连时肺下界及其移动度不能叩得。
4、胸部异常叩诊音
正常胸部的清音区范围内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则为异常叩诊音,提示存在肺、胸膜、膈或胸壁的病理改变。
四、听诊
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和胸膜摩擦音。
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包括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泡呼吸音增强;呼气音延长;断续性呼吸音和粗糙性呼吸音。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常由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和压迫性肺不张等因素引起。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常见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大叶性肺炎初期或在胸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听及。
啰音
按性质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
(1)湿啰音,又称水泡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时,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为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黏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其特点为: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为明显,部位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按音响强
度可分为响亮性和非响亮性;按呼吸道腔径大小和腔内渗出物多少可分为粗、中、细湿啰音和捻发音。
(2)干啰音,其特点为:持续时间长,吸气呼气相均可听到,以呼气相明显,性质、强度及部位均易变,数量上在瞬间可有明显增减。
可分为高调(哨笛音)和低调(鼾音)两种。
语音共振
可分为以下几种:支气管语音、胸语音、羊鸣音和耳语音。
胸膜摩擦音
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常发生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塞、胸膜肿瘤及尿毒症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