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民歌的差异

合集下载

南北朝民歌--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南北朝民歌--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南北朝民歌一、由于南北朝长期对峙,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呈现不同的情调与风格。

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多反映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多反映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二、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一、吴歌与西曲。

(一)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

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

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

(二)《乐府诗集》引《晋书·乐志》:“吴歌杂曲,并出江南。

东晋已来,稍有增广。

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

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

”又引《古今乐录》:“按西曲歌出于荆(湖北江陵县)、郢(江陵县附近)、樊(湖北省襄樊市)、邓(河南邓县)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云。

”可见:1、这些民歌本是徒歌,乐府机构采集后才入乐;2、虽同属南朝民歌,但由于产生地区不同,音乐声节和歌唱方式上有差异;3、时间上,吴歌产生于东晋及刘宋居多,西曲于宋、齐、梁、陈居多。

4、清商曲辞中还有神弦歌18首,是民间祀神乐章。

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少量南朝民歌。

二、南朝民歌内容较狭窄,多数是情歌(《乐府诗集》引《宋书·乐志》:“自晋迁江左,下逮隋、唐,德泽浸微,风化不竞,去圣逾远,繁音日滋。

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

哀淫靡曼之辞,迭作并起,流而忘反,以至陵夷。

”)原因:(一)南朝乐府机构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

汉代采集民歌有“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的目的,南朝采集民歌完全为满足声色需要。

汉魏雅乐至西晋之乱已渐散亡,其曲、辞也不能满足享乐需要,而此时南方民间已产生大量新声歌曲,尤其民间男女恋情歌唱,更适合统治者的生活情调;经统治者提倡,此类民歌更发达。

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 文档

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 文档

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南朝乐府民歌的兴起有三大背景:首先是整体动乱,局部偏安;其次是思想开放,文化交融;再次是风气更替,好尚大变。

因此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如下:其一:曲调繁复,内容狭窄,都离不开男女之情。

其二:总体风格类似。

其三:情感鲜明突出,修辞手法活泼多样。

而语言表达有的较为朴素无华,风格恬淡;有的较为鲜丽,但却不同于文人诗的华美典雅,是一种浅俗的鲜丽,与大量运用双关隐语有密切关系。

南朝民歌柔媚清丽,婉转缠绵。

北朝乐府民歌兴起也有赖于特殊的背景:首先是北方独特的自然风光;其次是游牧民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北方的长期战乱;最后是北方经济和中心城市的衰落。

因此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1.描绘北方的风光景色,游牧生活,富有地方特色;2.赞美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3.反映战争与徭役之苦;4.反映了穷苦人民饥寒迫的生活以及贫富对立等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而语言表达较少修辞,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北诗的比兴仍沿袭《诗经》主客体分而为二的传统,主要着眼于字词语义意义上的联系。

北朝民歌直率粗犷、质朴刚键。

对后世的影响:
南朝乐府民歌对当时的文人诗有着很大的影响,鲍照、汤惠休以下,南朝诗人多有拟作,宫体诗的出现更与南朝民歌的影响直接相关。

唐代许多诗人也深受其惠。

南北朝民歌 · 《西洲曲》

南北朝民歌     ·  《西洲曲》

•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 “丝”和“思”是同音异字构成双关;布匹的 “匹”和匹配的“匹”是同字同音构成双关。 • “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用药名的“散” 双关聚散的“散”,以黄连的“苦”双关相思的 “苦”。 • 其它诸如“藕”与“偶”、“莲”与“怜”、 “碑”与“悲”、“篱”与“离”等等。 • (3) 托物抒情 •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 复何似?”(《子夜四时歌· 冬歌》) • 冰雪的厚重宽广衬托自己感情的深厚,以松柏的 坚贞喻托自己爱情的坚贞。
• 3、北朝民歌艺术特点: • (1)粗犷豪放,质朴刚健。
• “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 乐也”。 • 别于南朝民歌。
• (2)浑朴意境。 • 《敕勒歌》:苍茫的景象和雄浑的境界便应 声而出,成就了千古绝唱。 • (3) 鲜明生动的形象。 •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 唤天”(《地驱乐歌》)。 • 简单疏朗、质朴无华,毫无造作矫饰
• 春天至初夏。 • 行为,突出其痴情
• 景物,突出其失落。
• 夏日。
• 一组细节描绘,进一 步写其痴情。
• 初秋:景中隐含着形象 描绘——妩媚柔情。 • 默默地抚弄莲子,内心 充满惆怅之情。
• 初秋至深秋。 • 一连串的动作,写其 痴情。
• 初冬。 • 终日在栏杆边徘 徊——痴情、渴慕。
• • • •
(2)尚武精神和粗犷豪迈个性。 (健儿须快马)、(新买五尺刀)。 (3)反映战争、徭役及生活的苦难。 《木兰诗》、《陇、 《幽州马客吟歌辞》(快马常苦瘦)等。 • (4)婚姻爱情生活。 • 如《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捉 搦nuò歌》(谁家女子能行步)、《地驱乐 歌》(驱羊入谷)等。
•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

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南北朝乐府民歌,一般以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的特点而异于汉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较清丽缠绵,内容较狭窄,现存多为情歌。

体制小巧,文风清新自然,多为五言四句。

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大量使用双关语,表达感情委婉含蓄,又有极端夸张的文笔。

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这里面的所谓的“采莲”“莲花”“莲子”“置莲”“莲心”实际上都是对自己郎君刻骨铭心的喜爱。

像刘禹锡的名句“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也可以理解为“情”,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南朝民歌含蓄地表达手法。

南朝民歌主要分为吴歌和西曲,另有杂曲歌辞、杂歌谣辞。

吴声歌曲多为女性的吟唱,其内容或表现对于爱情的渴望,如《子夜歌》(始欲识郎时);或表现既得爱情的欢乐,如《读曲歌》(打杀长鸣鸡);或表现相思的痛苦,如《子夜四时歌·冬歌》(寒鸟依高树);或表现坚贞不渝的爱情,如《子夜四时歌·冬歌》(渊冰厚三尺);或表现对于负心男子的怨恨,如《子夜歌》(常虑有贰意);或表现婚姻不自由的苦闷,如《读曲歌》(非欢独慊慊)。

这些作品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情感,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曲表现的生活面比吴歌广,着眼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结合劳动来描写爱情,风格较开朗。

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南北朝之民歌

南北朝之民歌

《隔谷歌》 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 粮食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琅琊王歌辞》 东山看西水,水流盘石间。 父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2、反映人民疾苦: 与战争并行的人口掠夺,大批流亡,出现许多怀
土思乡作品,流露着悲哀和绝望的感情。 《紫骝马歌》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组诗,造成完整的叙事。 情节、动作塑造模糊的形象。 夸张、比喻手法精熟。 南北审美风味的组合。
(4)谴责男 子的负心、背 约:
《子夜歌》:
侬作北辰星, 千年无转移。
欢》
渊冰厚三尺, 素雪履千里。
我新如松柏, 君情复何似?
8、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约占 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余的四言及杂言体诗,篇 幅也很短小。
短小的篇幅对形成明快的诗风,具有关键的意 义。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所剩余60余首,保存在《乐府诗 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其它在《杂曲歌辞》 和《杂曲谣辞》中,数量没有南朝乐府民歌多。
婢乃歌曰:‘歌繁霜,繁霜侵晓幕。伺意空相 守,坐待繁霜落。留连宴寝,将旦别去,以金 簪遗文韶。文韶亦赠以银碗及琉璃匕。明日, 於青溪庙中得之,乃知得所见青溪神女也。” 按干宝《搜神记》曰:“广陵蒋子文,尝为秣 陵尉,因击贼,伤而死。吴孙权时封中都侯, 立庙钟山。”《异苑》曰:“青溪小姑,蒋侯 第三妹也。”
艺术特色
1、语言质朴无华; 2、风格豪迈刚健; 3、表现感情爽直、坦率; 4、体裁多样。除五言四句外,还有七言四句、
荆州、扬州(武汉、南京)城市最繁荣。
宋书: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
城市盛行歌谣、舞蹈。
江浙,其中心城市建业一带为吴歌的土壤; 荆楚,其中心城市江陵等地为西曲的滋生地。

南北朝民歌之差异及其地域成因

南北朝民歌之差异及其地域成因
57
雄伟 悲壮 。因此北朝 民歌则 呈现 出粗犷豪 放 的气
象, 主要内容是反 映北方 动乱 不安的社 会和人 民的 生 活风俗 , 是北方各 民族共 同创作 的结 晶 ,比较著 名的有 《 企喻歌 辞 》 《 琅琊王歌辞 》《 折杨柳歌辞 》 《 捉搦歌 》等等 。 北朝 民歌的题材内容中 , 首先是反映战争的作 品 。北方长期战乱带 给人 民深重灾难 ,如 :“ 兄在 城中弟在外 ,弓无 弦 , 箭无栝 , 食量乏尽若为活? 救我来 !救我来 ! ”( 《 隔谷歌 》 ) 这首歌辞描述被 围 在孤城 中的战士 弓箭残断 、 粮食告磬 , 是 当时北方 战乱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 , 人 民在 战争 中被大量屠
( 《 敕勒歌 》 )这是一首 “ 牧歌 ” ,用粗 犷豪 迈的声 调 ,唱出了北 国草原 的富饶 、 壮 阔,北 国牧人 的豪
南北朝 民歌之差异 及其地域成 因
赵 亚 萍
( 云南 民族大学人文学 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5 0 0 )

要 :民歌 ,对于南北朝文 学来说 ,具 有新 鲜活泼的 生命 力和 艺术感染力 ,是南北朝时期文 学的
重要形式之一 。经过 查阅大量南北朝 文献 资料及 对具体的 南北朝 民歌作 品进行 分析 ,本文 着重研 究南朝 民歌与北朝 民歌 的差异 及差异的地域成 因,得 出南北朝 民歌在 内容 、情调 、语 言形式方面差异分明 ,而
发到 “ 生不 同床死 同穴 ”境 界。此外 , 《 华山畿 》 的歌词几乎都是写爱情受阻隔之悲的 , 以其凄楚动
民歌的研究成果来看 . 多着眼于对南北朝 民歌 内容
的整理 和分析 及对后世 诗歌 的影响 等方面来研 究 的, 本文在此基础上 , 对南北朝 民歌的差异进 行探 究性的比较研究 ,并由此来分析其差异的地域成因。

中国民歌《茉莉花》南北地区演唱风格之比较

中国民歌《茉莉花》南北地区演唱风格之比较

南方地区: 注重旋律 的优美和 情感的细 腻表达
北方地区: 注重节奏 的强烈和 情感的豪 放表达
南方地区: 演唱风格 较为柔和、 抒情
北方地区: 演唱风格 较为粗犷、 激昂
南方地区: 注重演唱 技巧和艺 术表现力
北方地区: 注重演唱 情感和民 族特色
第三章
南北地区《茉莉 花》演唱风格的 融合与创新
现代演绎技巧的运用与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将传统演唱技 巧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形成独 特的演唱风格
跨界合作: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 界合作,如与舞蹈、戏剧等,丰富 演唱风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新与传承:在传承传统演唱技巧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新的演 唱风格
技术手段的应用:运用现代科技手 段,如录音、录像、直播等,推广 和传播演唱风格
跨地域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
促进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提高音乐作品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增强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演唱风格的融合与创新实践
融合:将南北 地区《茉莉花》 演唱风格进行 融合,形成新
的演唱风格
创新:在融合 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形成 独特的演唱风

创新与融合:通过对南北地区《茉莉花》演唱风格的比较,可以促进不同地区民歌的创新和融 合,推动民歌的发展。
推广与传播:通过对南北地区《茉莉花》演唱风格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推广和传播民歌,让更 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民歌。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第二章
南北地区《茉莉 花》演唱风格差 异分析
语言差异对演唱风格的影响
南方方言:婉转细腻,注重情感表达 北方方言:豪放粗犷,注重气势和力度 南方方言:多用轻声、气声,表现柔美 北方方言:多用重音、爆破音,表现力量 南方方言:注重旋律和节奏的变化 北方方言:注重歌词和情感的表达

南北朝民歌比较

南北朝民歌比较

浅论南北朝民歌差异姓名:闵芹学号:1050110056 班级:汉语言文学2班摘要: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

“总体来说,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表现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方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1】其中,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叙事长诗《木兰诗》最能代表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南朝北朝民歌内容风格情感差异一反映内容上的差异南朝民歌分为:吴歌、神弦歌和西曲歌,基本上南朝乐府民歌内容都是反映现实的。

吴歌内容集中于爱情,题材上略显单调,但其中有些民歌缠绵悱恻,婉转动人。

如《子夜歌》“始终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写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沉痛、伤感;又如《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表现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与坚贞,以死殉情来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等等。

南朝神弦歌内容在于表现人神之恋,将美好的爱情注入祭祀神灵之中,心意缠绵,富于浪漫风情,大都是江南一带民间的祭神歌,与屈原当初在沅湘一带改写当地民歌而创作的《九歌》在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祭祀之际表现人神之恋。

此外还有西曲歌,西曲歌也主要写缠绵的爱情,与吴歌相比,突出特点是结合劳动写爱情,也有幽默诙谐的一面,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如《石城乐》“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

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可见在商旅离别,在情调上与吴歌的闺阁之气有所不同,风格也较为明快开朗。

而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但内容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内容包括景象雄浑之作,代表有《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色尽显辽阔苍苍的草原景象,其意境恢宏博大,雄浑壮阔,并反映了北方民族生活的面貌和精神面貌;另外,凄苦之音,反映战争动乱给人们带来的凄苦心境;还有尚武之歌、爱情之歌及反映社会贫富不均、贫富对立的内容。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约从420年至589年,期间出现了许多的民歌。

虽然这些民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南北朝时期民歌的异同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

一、南北朝民歌的起源南北朝民歌的起源比较复杂,以南朝为例,南朝各个区域的民间歌曲和音乐,大多是源于当时随着南迁各地移民的文化与风俗所融合而成的。

其中南方的海洋文化和岛屿文化,也对南朝音乐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如闽南、客家、潮汕等地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色。

北朝则主要继承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前期的音乐,后期受到少量南朝音乐的影响。

二、南北朝民歌的类型南北朝民歌的类型比较丰富,主要可分为山歌、艳曲、荒歌、婚嫁歌、梨园戏曲的音乐、节令音乐、歌辞歌谱等几种类型。

其中以艳曲和山歌居多。

在北朝的长歌行、曲子、节调中,也大量地融入了南方的山歌曲调,表明了南朝山歌曲调在北方的传唱和流传。

三、南北朝民歌的歌词与主题南北朝民歌的歌词以爱情、宴饮、佳节等情趣性题材为主,用词简洁自然,情感表现真挚。

其中南方吟诵曲调较为缠绵悱恻,表现的场景多为山林田野及冶美佳人,比较适合南方比较热情的天气。

而北方的歌曲节奏虽没有南方的柔美,但是较为豪放,歌词更多地以战争、离别、思乡等诸如此类带点悲情感的主题为主。

四、南北朝民歌的演唱形式南北朝民歌的演唱形式各不相同,南方常以清弹、南音和说唱为主,而北方则多以说唱、旋律悠扬的长歌以及乐队演奏为主,乐器采用的是锣鼓、竹笛、琵琶、二胡等等。

五、南北朝民歌对后世的影响南北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但是它对于中华民族文化、音乐发展、下一代的背影和学习却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北朝民歌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音乐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被认为是唐诗宋词发展的重要源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六、,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在各个方面都比较明显,南北朝民歌虽然有些差异,但是在某些方面却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歌词主题、山歌的流传等。

南北朝民歌差异与名篇赏析

南北朝民歌差异与名篇赏析

南北朝民歌差异与名篇赏析张世新班级汉语言文学0911班学号09302108南北朝民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民族风气以及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但南北朝民歌由于长期处于对峙局面,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

南朝民歌清丽婉约,北朝民歌粗犷豪放。

但各有其特点,各有千秋。

南朝民歌的基本特点有以下三点:首先,绝大多数是情歌。

这与江南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置身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之中,多情的青年男女,不免怀春。

其次,极具浪漫色彩。

它所表现的爱情大多表现商贾、妓女、船户和一般市民的爱情,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这种爱情生活能够在南朝民歌中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并广泛流布,自然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是为了更能够表现对爱情的、单纯的、热烈的追求,表现对人生的幸福与快乐的渴望。

再次,基调哀伤。

南朝民歌中多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曾经美好的爱情遭到破坏,不再美满,会在人们心中唤起对它更热烈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语出天然。

吴歌中的《大子夜歌》中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大量运用双关隐语,防止了过于简单直白、一览无余的表现,明朗而又巧妙。

如《子夜歌》中“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莲”与“怜”谐音。

又隐喻男子的感情犹豫含糊。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的一篇抒情长诗,诗中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情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回忆起从前西洲梅下相会的浪漫情景。

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想去西洲寻找情郎。

风吹着乌桕树,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待情人的到来,“门中露翠钿”中“露”字,表露了迫切、害羞的少女情怀。

但情人仍旧没有来,她抑制不住心中的焦急之情,只好出门去采红莲,借此聊作宽慰。

“莲”与“怜”双关,“怜”的意思犹如今天所说的“爱”或“爱人”吧。

可以体会到抒情主人公对“莲”的态度是多么深情。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

【思考题】
• 比较赏析《西洲曲》和《木兰诗》, 并进一步辨析南北诗风的区别。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 1)自然景观 • 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繁荣。自 然景观优美秀丽。 • 北朝:北方大地幅员辽阔,自然景观雄浑苍 茫。
• 2)题材 • 南朝:内容多表现男女之情,情恋内容及其 广泛,角度多样。 • 北朝: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北国风 光、游牧生活术特色: • 1、构思,圆满具备了中国诗歌意境回环 宛转之美。 • 2、多用比兴手法,而比兴皆取江南风光。 • 3、顶针手法。 • 4、谐音双关。
思考题
• 关于此诗的作者及产生的时代问题。 • 木兰的形象意义。
• 《木兰诗》是一篇歌颂女英雄木兰乔装代父从军的叙事 诗。目前我们已可肯定它是北朝民歌。 • 理由有以下两点: • 1、北朝战争频繁,好勇尚武,这首诗正反映了这一特 定的社会风貌。 • 2、诗中称君主为可汗,出征地点都在北方,也都说明 它只能是北朝的产品。
《紫骝马歌》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三)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的。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四)反映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 • 《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 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 《企喻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 飞,群雀两向波。 • 《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 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在不同历史天空下产生了不同的文学。

文学有许多的分类标准。

文学从国度来说,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

文学从历史时期来说,可以分为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又可分为先秦文学、汉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朝文学、元明清文学等。

文学从社会阶层来说,可以分成平民文学和贵族文学。

那些接近人民大众的思想和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为平民文学,而另一些能够体现官僚士大夫的思想情趣、文学素养、生活方式的文学称为贵族文学。

民歌自然归属于平民文学。

民歌以其清新流丽朴拙见长,不同于个人的文字作品,体现了一定地域内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作品。

南北朝民歌是继《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民间口头创作,属于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平民文学范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发展。

当然,南北朝民歌的出现、发展、繁荣并不是偶然的。

一、南北朝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时期,从汉末的混乱到三国的对峙,再到西晋的短暂统一,但只持续了二三十年。

在隋朝统一之前的几年里,它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南北分裂。

持续不断的战争导致政权频繁更迭。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东晋北魏存在100多年外,其他朝代的寿命都不长。

在南宋、齐、梁、陈四代,最长的宋朝建立了大约60年,最短的齐王朝只有20多年。

国家分裂,政权不稳定,政治团体相互残杀,斗争激烈。

虽然南北双方的政权暂时处于缓和状态,但南征北伐也时起时落。

在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和普通人一样,感到事情变化无常,人们感到恐惧。

因此,宗族宗族成为统治阶级巩固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导致贵族宗族制度“上无穷家,下无强家”。

“老百姓在政治上有一条艰难的出路。

虽然国家分裂社会动乱,但南北朝时期也并非就是暗无天日。

这段时期中国传统的以农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也有相当-1-大的发展。

尤其是东南地区还建成了并达到了较为发达的经济、文化水平。

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的差异

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的差异

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各地的民间音乐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中国素有“民歌之乡”之称的广西,南方民歌遍布于山水之间,而在北方却有独具特色的响板歌、马头琴等民间音乐形式。

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歌曲内容的不同北方民歌的歌曲内容一般比较简单,伴奏使用的乐器和节奏也比较单一。

歌曲通常会通过比喻、夸张、幽默的方式表达生活中各种情感,如恋爱、血缘、亲情等,常常是以一种欢快的方式表达出来,显得很通俗易懂。

南方民歌则相对而言较为情感化,歌曲内容也较为丰富多样。

南方民歌往往是表现作者的情感经历、评述现代社会现象、反映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南方民歌的歌曲内容比北方民歌更加深刻,更加富有文化内涵。

二、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北方民歌演唱形式多样,有合唱、独唱等方式。

在北方,民歌并不是专业歌手的“专利”,平民百姓中也有不少爱好民歌的人。

他们通常会选择在自家庭院或公共场所,如村庄广场、市场、会场等地方表演民歌,衣着朴素,舞姿大胆,形式相对比较简单,但含义十分深厚。

南方民歌则注重演唱者个人的歌唱水准。

南方民歌往往由专业歌手来演唱,他们在歌唱方面注重技巧和情感的表达,演唱场合也是在音乐厅、酒吧等场合,一种更加热闹、高雅的方式。

同时南方民歌的伴奏器乐也往往是细致、细腻而稳定的,更加锦上添花。

三、音乐形式的不同北方民歌的音乐形式多样,有响板歌、铁弦歌、马头琴等等。

在北方民歌的伴奏方面,常常采用单簧管、扬琴、唢呐、古筝等乐器,这种乐器组合营造出来的音乐影响力相对较强。

春节联欢等文艺晚会中,北方民歌有关农村生活的节目常常被列为重点,成为了北方独具魅力和特色的表演形式。

南方民歌的音乐形式则普遍采用龙船、板凳舞、踩高跷等舞蹈形式,表现出南方人民的情感和文化特点。

南方民歌的伴奏方面,常常采用二胡、琵琶、古筝等乐器,透露出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情。

同时,南方民歌和流行音乐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相对于北方民歌而言,南方民歌的节奏显得更加热烈,更加富有活力。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自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和439年北魏建立以来,历经南北朝的世纪之变,直到580年南朝陈灭亡,中国进入隋唐,南北朝的历史画卷就此结束。

在南北朝时期,民间文学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乐府民歌也开始出现南北的差异。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显著,包括语音、风俗、文学等等。

南方由于气候较为湿热,所以南方的朝代将更加注重文学方面的发展,也相对更加注重民间文化的传承。

而北方则因其干燥的气候和较为简陋的生活条件,因而对于文学的崇尚则不如南方。

因此,南北方在乐府民歌中的表现形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南方的乐府民歌,一般呈现出比较流畅、优美的特点。

其歌词多为描绘人情世故、生活风情等,情感表达以柔美细腻见长。

南方作品中有很多以爱情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歌曲,例如《燕石如何》、《长恨歌》、《阳关三叠》等等。

这些作品对于南方文化特征的描绘比较突出,展示出了南方文化优于北方的一面。

与南方相反,北方的乐府民歌则更加朴素,节奏较为稳定,歌词多为描绘爱情、劳动生活、战争等方面。

在乐器和节奏方面,北方的表现也比较粗旷、有力,恰恰体现出北方人民的坚毅和勇气。

北方乐府民歌中许多歌词都反映了北方自然环境的特点,表现出“北风”特有的沉稳和坚毅。

例如《白雪歌》、《敕勒歌》、《北地篇》、《秦妇吟》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反映出北方文化的博大和深厚。

总之,南北朝时期,南北乐府民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南方乐府民歌以细腻、优美的表现形式为主,反映了南方文化的柔美和优越性;而北方乐府民歌则更加朴素、坚定,反映出了北方人民的勇气和坚毅,反映了北方文化的博大和深厚。

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南北方文化的差异,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浅析南北朝民歌的差异

浅析南北朝民歌的差异

浅析南北朝民歌的差异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由于时代政局势动荡,文学艺术在政权更迭中不断融合和发展。

他们摒弃单一的文学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

各种文艺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同一种文艺在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南北朝民歌产生于不同的地区,两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同,所以形成的民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南朝民歌细腻婉转,而北朝民歌粗犷奔放,在内容、语言和艺术特征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内容语言艺术特色差异从宋武帝刘禹到隋文帝九年(公元589年),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一般持续了170年。

在这170年中,南北朝创造了非常独特的中国文化。

南北朝的长期分裂,造成了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显著区别。

形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政治状况的不同,文人的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的不同,文化传统以至地理环境不同,年深月久就会形成人们气质上的差异。

反映在文学艺术中,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

南朝文学被概括为华丽的形式主义,这是有偏见的。

南朝文学的总趋势是社会功能逐渐弱化,而审美价值则被所有作家所追求。

南朝末年,很少有作品能强烈地激发或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心灵。

作家们追求和创造的大多是精致、华丽和柔和之美。

南朝文学的根本弱点不在于作品的主题狭隘,也不在于作品中强烈而平和的情感。

最致命的是,作家缺乏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精神,导致作品缺乏深刻的内涵。

北朝的文学思想与南朝完全不同。

它从强调政治和宗教的运用开始,转向抒情,没有像南朝那样崇尚装饰和娱乐的倾向。

它追求的是一种苍凉而苍劲的美,不同于南朝的明媚而清澈;它仍然是质的、坚实的、经典的,这与南朝不同。

从文学艺术的整体上来看,南北朝文学的这种差异,在民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宗族制度的存在,文人作家的社会地位普遍较高,与普通人的生活格格不入。

由于他们的政治自由和独立,他们的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贵族意味,内容偏狭。

又因为这个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平民增强了劳动的积极性。

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区别

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区别

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区别南方民歌风格特点: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

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

歌曲前多有引子。

不同地区的民歌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地区音乐特征的标志。

不管是传统的民歌还是创作歌曲都是源于生活,都来自于本民族的音乐: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

听辩不同地区的民歌,探究影响民歌风格特征的原因。

南方地区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对里的人们聪颖细致,音乐风格委婉秀丽;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与大自然做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知名的南方民歌:湖南:浏阳河、采槟榔湖北:龙船调江西:十送红军广西:山歌好比春江水云南: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贵州:蝉之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形成原因: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

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

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

从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

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

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

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

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

从兄弟民族来看,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与巫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

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

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

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民歌: 《脚夫调》 (表现脚夫赶脚时的寂寞,惆怅,无助)
南北民歌相异特点
• 北方民歌是粗犷性的,南方民歌是小桥流水,南北民歌在 歌曲风格与演唱方法有四大相异特点 一:在语言特点上,北方民歌字多、南方民歌字少。北方咬字 棱角分明,南方咬字细巧柔和; 二:在节奏特点上,北方民歌速度快而紧凑、南方民歌速度慢 而从容。北方民歌乐句短而呼吸应快速灵活,南方民歌乐句长 而气息需深沉稳定; 三:在润腔特点上,北方民歌断处多,南方民歌以连为主; 四:在传情特点上,北方民歌字情多,南方民歌声情多。北方 民歌用声真声比假声多、南方民歌假声成份稍多一些;
南方北方
南方民歌 : 小桥流水 涓涓细流
南方歌曲是小桥流水的,小巧玲珑的,细腻动听的, 婉转缠绵的情调华美的文词精致的手法其旋律表现 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 吧=多表现的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级进 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北方民歌:大方豪气 高亢嘹亮
• 北方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 古民歌为代表。加之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音乐 民族”之称。其民歌可分为两大类“长调”和 “短调”,“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 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 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 势与牧民的宽广情怀;“短调”民歌主要流行在 西部,南部的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 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 “短调”;
知名的南方歌曲
• • • • • • • 湖南:浏阳河 采槟榔 湖北:龙船调 江西:十送红军 广西:山歌好比春江水 云南: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贵州:蝉之歌 江苏: 茉莉花
北方歌曲代表作品
• 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悠扬,舒展自由) • 山西民歌: 《刨洋芋》 (表现农民收获时的喜悦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