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热得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规律;2.掌握热传导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进修和团队合作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热传导的观点和基本规律;2.热传导方程和计算方法;3.热传导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组实验现象引入热传导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2.知识讲解:讲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热传导方程和计算方法;3.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热传导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步骤和数据记录方法;4.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5.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热传导系数,并比较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6.讨论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探讨热传导的应用和意义;7.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四、评判方式1.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结论,占总成绩的50%;2.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评分,占总成绩的30%;3.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合作进修和团队合作能力,占总成绩的20%。

五、教学资源1.教材:《热学》;2.实验器械:热传导实验箱、温度计、计时器等;3.教学软件:热传导模拟软件。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规律,掌握热传导的计算方法,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进修和团队合作的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钻研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进修能力。

七、扩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拓展热传导实验内容,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方案,探讨更深入的热传导问题,拓展热传导的应用领域,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实际热传导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科知识和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年级科学《谁热得快》案例

五年级科学《谁热得快》案例

《谁热得快》教学案例一、教材说明:本课以“谁热得快”为切入点,从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的能力不同,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分六环节进行教学:“研究现象,提出猜想”、“室外研究活动”、“生活解疑”、“设计活动”、“课堂评价”、“拓展活动”等逐层递进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入手,经历一个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颜色的深浅有关,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自由选择探究方法,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人人参与合作探究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采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尺子、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学会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2)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态度。

(3)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的能力不同。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

(2)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亲身体验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并能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个装鲜奶的塑料袋,让学生猜一猜是干什么用的,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

)当学生满脸疑惑的时,教师把塑料袋翻过来,白色的一面朝外,学生就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装鲜奶的袋子里面是黑颜色的呢?板书课题:谁热得快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块来研究谁热得快。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谁热得快》教学设计-8页精选文档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谁热得快》教学设计-8页精选文档

《谁热得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会使用简单仪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能设计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做简单的定量记录,并能使用适当的单位。

在数据统计中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能力不同。

2.教材分析:本课以“谁热的快”为切入点,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货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3.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深色物体吸热的现象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利用证据来证明则是一大难点。

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对比实验上。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过程与方法: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并能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道对比实验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加实验,愿意合作交流,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采集数据进行证明。

.三、教与学策略分析1.教法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解释现象。

2.学法设计实验探究法四、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1.教学环境安排:带多媒体的实验室(每个小组有上网条件)2.媒体设计:播放视频软件3.实验设计不同颜色物体吸热本领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温度计两支、黑纸袋、白纸袋【实验过程】(1)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初始温度是否一样(必须一样)。

(2)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黑纸袋和白纸袋,同时放在阳光下。

(3)过一会儿,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现象】黑纸袋内的温度计读数高。

【实验结论】黑(深)色物体比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方法二:【实验材料】两个较大的平底烧瓶、黑色塑料袋、白色塑料袋、浆糊、橡皮塞、两支温度计。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比热容的概念介绍。

2.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三、教学重点:1. 物质比热容的概念理解。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难点:1.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不同物质的小球、温度计、计时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概念: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规律。

7.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的选择等。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概念。

2. 课堂讲解:讲解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的选择、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利用比热容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汇报交流:邀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小组的见解。

七、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比热容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能源管理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比热容原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不同体积的玻璃瓶、热水、冷水、温度计。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物质的热胀冷缩吗?它是怎么一回事?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实验观察(10分钟)1. 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玻璃瓶的变化。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小组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物质热胀冷缩的原因。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知识拓展(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领域的热胀冷缩应用实例,如汽车轮胎、热水壶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教师点评并引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指导书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七、课后反思(教师)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学生分享作业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分享自己的思考。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热的传导方式及热的传导规律。

2. 掌握热传导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的传导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2. 热传导规律:傅立叶定律、热传导方程式。

3. 热传导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1. 热传导方式及规律的理解。

2. 热传导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热传导方程式的应用。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热传导实验装置、温度计等。

2. 实验材料:金属棒、绝缘材料等。

3. 教学课件: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步骤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入热传导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热的传导方式、规律及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热传导方程式,探讨结果。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如热保温、节能等,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复习: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热传导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 理论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热传导方式及规律,计算热传导方程式。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及分析。

3. 拓展应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八、教学评判: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评判学生的进修态度和掌握水平。

2. 作业评定:根据学生的理论作业、实验报告和拓展应用,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馳,不息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进修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需求。

通过本次《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热传导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热传导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进修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的本节课通过学生朗读、小组合作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谁热得快》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记忆诗歌《谁热得快》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中的抽象意象,探讨作者的意图。

3. 进行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把握作者的意图。

2. 辨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情感表达。

四、教学资源1. 《谁热得快》诗歌原文2. 有关《谁热得快》的相关资料和解读3. 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诗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和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学习任务a. 学生大声朗读《谁热得快》,感受诗歌韵律和节奏。

b. 分组合作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诗歌中的“热”代表了什么?作者通过诗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c. 整合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班一起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d. 教师展示诗歌的解读,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理解,拓展对诗歌的认识。

3. 拓展练习a. 学生就诗歌的抽象意象和修辞手法展开讨论,分析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

b. 学生尝试将诗歌的内容进行现代化改编,发挥想象力,展示对诗歌的理解。

c. 教师对学生的改编进行点评和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表达诗歌。

4.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诗歌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多思考、多表达。

六、课后作业1. 继续阅读并背诵《谁热得快》,理解诗歌更深层次的意义。

2. 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诗歌的感想和理解,体会诗歌的魅力。

3. 准备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展示对诗歌的独特见解。

七、“谁热得快”导学案结束。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理解热的传导方式和热的基本概念;2.掌握热传导的公式和计算方法;3.了解不同物质对热传导的影响;4.探索热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教案:《谁热得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热传导的原理;运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1.热传导的原理及应用。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三、教学难点:1.运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

2.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夏天,制冷空调用得很多,为什么热得快呢?2.利用学生的观察和经验,探讨原因。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热传导的概念:物体内部热量传递的过程。

2.讲解热传导的原理: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热量。

3.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4.向学生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5.讲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导热好的材料是什么样的?Step 3: 实验探究(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材料A、B、C的导热性比较。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下结果。

3.小结实验结果:哪种材料导热性好?为什么?(学生回答)4.分析原因:讨论材料的结构及分子间的作用。

5.结论:导热好的材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

Step 4: 拓展应用(15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实验与热传导原理的关系。

2.提出一个新问题:电熨斗使用铝制底板是具有导热性好的优点,你能解释原因吗?3.提示学生思考:铝制底板导热性好,热量传递快,因此熨烫更加迅速。

Step 5: 小结与反思(10分钟)1.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本课学习,你觉得还有什么应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2.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知识要点。

五、课堂作业:1.思考问题:请列举几个运用热传导原理的实际例子。

六、板书设计:1.热传导-概念:物体内部热量传递-原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热量2.导热性-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材料A导热好材料B导热中等材料C导热较差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热传导的原理和应用。

小学科学《谁热得快》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谁热得快》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谁热得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和实验的方法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通过交流,展示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1~2小时将包着白色和黑色纸的易拉罐晒在太阳下、木板、镜子、黑白颜色手套、各种色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太阳能。

老师:为什么太阳能的集热管是黑色的呢?(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大家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讨论并回答)(二)实验验证那种颜色热的快老师:冬天穿深色的衣服是否可以让我们更暖和呢?我们如何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呢?(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老师:同学们想法都不错,比如,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包上黑色的纸,一个包上白色的纸。

然后倒上相同的水,放到太阳下晒。

十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两罐里水的温度;或者,两只大小一样的毛线手套,其中一只是白色的,一只是黑色的,分别戴在两只手上,同时暴晒在太阳光下,过一会,两只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来动手感受一下吧。

(将实验器材分发给各小组,学生按小组实验)老师:带着白色和黑色手套的同学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回答:黑色手套里的手感觉更暖和)老师:黑色手套比白色手套在阳光下感觉更暖和,黑色易拉罐中水比白色易拉罐中水温更高,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黑色更容易吸热)老师:其实道理与同学们说的相差不大,黑色或者说深色物体,比白色或浅色物体吸收的太阳的辐射热多,所以冬天穿深色的衣服在太阳下会更暖和,而夏天穿浅色衣服相比深色衣服会凉快些。

(三)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应用老师:知道了深色物体和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本领不同,是不是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下雪过后为什么人们会将煤渣洒在雪地上呢?(学生回答:)老师:没错,黑色的煤渣比白色的雪更容易吸收辐射热,将黑色的煤渣洒在雪上有助于雪融化,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一原理呢?(学生回答:太阳能……)老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像我们夏天穿的颜色浅,冬天穿的颜色深是一样的道理。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热传导的三种方式。

2.掌握热传导的计算公式和应用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热传导的基本观点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热传导是最常见的热传递方式之一。

2.热传导的三种方式(1)导热:热传导发生在固体中,是由于固体中分子的震动引起的。

(2)对流:热传导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是由于流体的流动引起的。

(3)辐射:热传导发生在真空中,是由于电磁波的传播引起的。

3.热传导的计算公式和应用方法(1)导热方程:Q/t=k*A*ΔT/l,其中Q为传导热量,t为时间,k为导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差,l为传热长度。

(2)对流传热方程:Q/t=h*A*ΔT,其中h为对流传热系数,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3)辐射传热方程:Q/t=ε*σ*A*(T1^4-T2^4),其中ε为辐射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T1和T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绝对温度。

4.实际问题解决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会如何应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热量传递速度、材料导热性能等。

三、导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冬天暖气片升温速度快缓的问题,引起学生对热传导的兴趣。

2.观点讲解:介绍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三种方式,让学生对热传导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公式推导:通过推导热传导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方法。

4.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教室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热传导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导学效果评判1.教室讨论表现2.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3.小测验成绩五、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热传导方式的应用2.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别3.钻研热传导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对热传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比热容概念2. 比热容的实验操作3.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比热容概念,比热容的实验操作,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实验数据分析,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不同物质的容器(如石头、金属、塑料等)、温度计、计时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物质的比热容概念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夏天,海边比内陆更凉快?2. 讲解: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二、比热容的实验操作1. 实验安排: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实验。

2. 实验步骤:(1)将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2)用温度计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

(3)记录温度变化数据。

3. 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三、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1. 讲解: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散热材料、热水袋等。

2.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反思: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比热容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 课后思考题:思考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速度。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传热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

2.精通热传递的基本规律。

3.培育观察、试验和沉思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热传递的基本观点2.热传递的方式3.热传递的影响因素4.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试验,理论联系实际。

2.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同砚思维。

3.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同砚自主进修。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引入热传递的观点,让同砚谈论平时生活中热传递的现象。

2.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热传递的方式和影响因素,让同砚了解热传递的基本知识。

3.试验设计(30分钟)同砚小组合作设计试验,探究不同物质对环境热传递速度的影响,学会安全操作试验仪器。

4.试验操作(40分钟)同砚依据试验设计进行操作,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5.试验谈论(20分钟)同砚展示试验结果,谈论试验结果的原因,并分享试验心得。

6.试验总结(10分钟)同砚总结热传递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完成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2.撰写试验心得体会,沉思物质的传热方式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一个简易的试验,探究不同环境温度对热传递速度的影响。

4.参考相关文献,了解热传递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做简易介绍。

八、评判方式:1.试验报告占总效果的60%。

2.试验心得体会占总效果的20%。

3.设计试验及应用探究占总效果的20%。

九、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注意培育同砚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2.试验设计要结合同砚实际状况,激发同砚进修爱好。

3.重视同砚的表达和沟通,增进互动。

通过《谁热得快》这一作业设计方案,同砚将能够深度了解热传递的基本知识,培育试验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物质传热方式的理解,为同砚今后更深度地进修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谁热得快》是一部描写人物性格、情感和命运变化的小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21谁热得快 教案

21谁热得快  教案

21谁热得快【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能对物体吸热能力的原因作假设性解释,并能根据假设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二)科学知识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难点:根据假设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木板、镜子、黑白颜色手套、各色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

教师准备:夏天与冬天人们穿浅色与深色衣服的情景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幅图片,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展示: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与冬天人们穿深色衣服的情景图片。

)2、你能看出这两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颜色的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得快”。

(板书课题)二、猜想与假设(一)针对问题,提出猜想。

你认为颜色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大小有没有关系?(二)设计实验方案1、看来大家意见并不统一,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设计实验来证明)2、怎样证明?设计什么样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你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3、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你觉得他们的实验方案怎样?有没有什么问题?4、还有其他的实验方法吗?(三)室外活动,验证猜想。

1、下面就按照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2、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实验材料在阳光下进行对比实验:用手感觉黑白颜色的手套吸热本领的强弱;用温度计测量黑白易拉罐内水的温度变化;对比不同颜色的纸板吸热本领的强弱;在一只手上涂上墨汁,另一只手不涂,对比两手的感觉;……(四)表达与交流。

(组织学生回到教室)1、我们的猜想得到证实了吗?2、你们的猜想是什么?验证结果呢?3、你们有什么收获?4、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既然是猜想,那就有好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有的是正确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谁热得快》教学设计.doc

《谁热得快》教学设计.doc

《谁热得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 通过学习,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并且通过对比实验,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3. 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通过交流,展示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能应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捉岀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黑白颜色手套,黑白颜色的塑料袋,黑白颜色的锥形瓶,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生答)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的快〃。

师板书:21、谁热得快二、新课学习1. 我们从这些生活现象中能发现什么?(1 )通过书中提供的两张夏冬季穿浅色和深色衣服人群的图片,提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列举生活事实,进而产生问题: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的人多;而冬天穿深色衣服的人多?(2)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研究的思路和方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3)让学生说说设计的方案。

(4)师总结方案把黑白两种颜色的塑料袋分别套在两只手上,然后放在太阳底下,过一会,感受两个塑料袋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把黑白两种颜色的手套分别套在两只手上,然后放在太阳底下,过一会,感觉两只手有什么不同?把黑白两种颜色的锥形瓶插入温度计,用橡胶塞密封好,放在太阳底下,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2. 我们到室外去试一试(1)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自主实验活动,获得实事证据和数据。

小学科学《谁热得快》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谁热得快》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谁热得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和实验的方法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通过交流,展示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1~2小时将包着白色和黑色纸的易拉罐晒在太阳下、木板、镜子、黑白颜色手套、各种色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太阳能。

老师:为什么太阳能的集热管是黑色的呢?(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大家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讨论并回答)(二)实验验证那种颜色热的快老师:冬天穿深色的衣服是否可以让我们更暖和呢?我们如何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呢?(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老师:同学们想法都不错,比如,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包上黑色的纸,一个包上白色的纸。

然后倒上相同的水,放到太阳下晒。

十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两罐里水的温度;或者,两只大小一样的毛线手套,其中一只是白色的,一只是黑色的,分别戴在两只手上,同时暴晒在太阳光下,过一会,两只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来动手感受一下吧。

(将实验器材分发给各小组,学生按小组实验)老师:带着白色和黑色手套的同学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回答:黑色手套里的手感觉更暖和)老师:黑色手套比白色手套在阳光下感觉更暖和,黑色易拉罐中水比白色易拉罐中水温更高,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黑色更容易吸热)老师:其实道理与同学们说的相差不大,黑色或者说深色物体,比白色或浅色物体吸收的太阳的辐射热多,所以冬天穿深色的衣服在太阳下会更暖和,而夏天穿浅色衣服相比深色衣服会凉快些。

(三)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应用老师:知道了深色物体和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本领不同,是不是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下雪过后为什么人们会将煤渣洒在雪地上呢?(学生回答:)老师:没错,黑色的煤渣比白色的雪更容易吸收辐射热,将黑色的煤渣洒在雪上有助于雪融化,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一原理呢?(学生回答:太阳能……)老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像我们夏天穿的颜色浅,冬天穿的颜色深是一样的道理。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我们将进修《谁热得快》,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的散文。

通过进修本文,我们将了解作者对夏天的感受和观察,以及夏天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希望同砚们通过本节课的进修,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夏天的美好与奇特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夏天的特点和魅力;2. 掌握夏天的描写方法和技巧;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夏天的特点和魅力;2. 描写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描写表达夏天的美好;2.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联想夏天的场景和感受,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好奇和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谁热得快》,并进行分段理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3. 词汇拓展通过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4.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和观察,写一篇短文,描写夏天的美好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为下节课的进修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练习和写作训练;2. 阅读其他与夏天相关的文章,做好笔记。

七、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进修效果和成绩。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谁热得快》;2. 多媒体设备;3. 教室练习和作业安置。

九、教学评判通过学生的教室表现和作业成绩,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进修水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十、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不息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内容为《谁热得快》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感受夏天的美好与奇特的地方。

愿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谁热得快
一、教材简解
本课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热的传递》单元的第四课《谁热得快》。

本课以“谁热得快”为切入点,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才想验证、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的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使学生能利用科学道理理解身边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教材中设计了“猜想谁吸热本领强”、“实验验证”两个环节,让学生借助各种媒介来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吸热能力。

二、目标预设
1.科学探究能力
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

2.科学知识掌握
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了解物体吸热能力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联系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根据现有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际过程中做必要的记录。

四、教学难点
本科教学受天气制约很大,天气晴朗时,中午前后课堂效果最好。

五、设计理念
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到很多关于热的知识,本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从实验中知道物体吸热能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六、设计思路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猜想、探究、分组实验、讨论、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力求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通过多种活动增加对物体吸热能力的感知。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的两个小球、本节课要设计在太阳比较好的时间来教学、两张夏天和冬天人群比较集中的图片、两支包了黑塑料袋和白塑料袋的锥形瓶、温度计等。

学生准备:黑白颜色手套、黑白颜色纸袋。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明确对比实验的特点,教师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

教师:这两个彩球,由于地球的引力,他们会落地,比一比它们
谁落地快?怎样实验才公平呢?在这个实验中应有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讲解“对比试验”。

明确对比试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2、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冬夏两个季节的人群图片。

教师:观察一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冬天人们大都穿深色的衣服,而夏天人们都会穿颜色比较浅的衣服,
教师:为什么呢?
由此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教师:对于刚才的问题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学生1:是不是冬天穿深色的衣服格外暖和,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格外凉爽?
学生2:是不是在太阳下,黑色衣服吸热,浅色衣服不吸热。

教师: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猜想,要解决颜色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关系的猜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3: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很好,我们已经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根据刚才我们讲到的对比实验的特点,现在同学们利用手边简单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个小实验证明一下吧!
(实验设计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分工、时间等。


……
教师:那么,这些现象能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学生3:能,说明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热多。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是聪明的小科学家,通过我们的小实验,我们知道,黑(深)色物体吸热能力强,白(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弱。

(板书:黑(深)色—吸热强,白(浅)色—吸热弱。


教师:你能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运用了“颜色深的物体吸热快,颜色浅的物体吸热慢”这一原理?(联系生活)
学生1:下雪后路上撒煤渣。

学生2:有的双层窗帘里面颜色深外面颜色浅。

学生3: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深颜色的。

学生4:夏天用的遮阳伞都是浅颜色的。

……
教师:看来大家都是细心的孩子,现在老师这有个智力测试题要考考大家: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双黑颜色的袜子和两双白颜色的袜子,这些袜子的布料、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双袜子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

两位盲人不小心将这八双袜子混在了一起。

他们怎样才能取回两双黑袜和两双白袜呢?
学生1:放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热的是黑色的袜子。

教师:这是根据什么知识分辨的?
学生2:黑(深)色物体吸热能力强,白(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弱。

(三)、拓展活动
教师:课后我们再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除了与颜色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呢?
九、板书设计
21 谁热得快
黑(深)色—吸热强,白(浅)色—吸热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