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王佐良

合集下载

王佐良翻译

王佐良翻译

王佐良翻译王佐良(Wang ZuoLiang)王佐良,出生在中国,现为知名翻译家和语言学者。

他自小对外语学习感兴趣,并通过自学掌握了多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和日语等。

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他就展示出卓越的翻译天赋,被认为是未来翻译界的一颗新星。

王佐良在大学期间专攻翻译学,并获得了交叉文化传播的学士学位。

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学生翻译团队,并被任命为团队负责人。

他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十分熟悉,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精髓。

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为他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王佐良进入了一家国际翻译公司工作,从事商务和法律领域的翻译工作。

他通过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和专业知识。

他以其准确和流畅的翻译风格而著名,被客户称赞为“最佳的沟通桥梁”。

王佐良翻译的项目涉及了各个领域,包括商业、法律、医学和科技等。

他的客户包括许多国际知名公司和组织,如谷歌、苹果、世界卫生组织等。

他以其高质量的翻译作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成为了他们长期合作的首选翻译家之一。

除了翻译工作,王佐良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

他担任多家高校的翻译课程讲师,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他也经常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并与其他翻译家和语言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他的学术贡献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赞赏。

王佐良是一个积极进取和富有创造力的人。

他不断学习和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和理解的桥梁,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方式,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至关重要。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为世界的多元化和和谐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结起来,王佐良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语言学者,以其准确和流畅的翻译风格而著名。

他在翻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方面也有很大建树。

他为翻译行业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
摘要:
1.引言:读书的重要性
2.主体: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3.结论:读书对人生的影响
正文: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如何高效地读书,如何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

有些人喜欢深入研读,有些人喜欢浏览大意。

对于深入研读者,可以选择逐字逐句地阅读,对于浏览者,可以快速捕捉书中的核心信息。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笔记、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

其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

例如,可以定期为自己设定阅读目标,坚持每天阅读一定的时间,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参加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等方式,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

最后,读书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读书还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个体的精神成长。

总之,读书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佐良翻译 论读书

王佐良翻译 论读书

2014年西药药综真题及答案2014年西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一、最佳选择题1. 部分头孢菌素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可以竞争性结合γ谷氨酸羟化酶,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由此导致的不良反应是A. 凝血功能障碍B. 排异功能障碍C. 造血功能障碍D. 免疫功能障碍E. 勃起功能障碍2. 关于处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医务人员开具,药师审核、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B. 由执业药师开具,药师审核、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C. 由注册医师开具,药师审核、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D. 由实习医师开具,药师审核、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E. 由注册医师开具,护士审核、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3. 处方正文内容包括A.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开具日期B. 执业医师签名、执业药师签名、收费人员签名C. 患者的身份证号、代办人员的姓名及身份证号D. 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E.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的禁忌症4. 可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产生沉淀,饮茶会影响其吸收的药物是A. 硫酸亚铁B. 地西泮C. 对乙酰氨基酚D. 硝苯地平E. 二甲双胍5. 1U维生素A相当于A. 30 μg维生素AB. 3 μg维生素AC. 0.3 μg维生素AD. 0.03 μg维生素AE. 0.003 μg维生素A6. 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疾病是A. 荨麻疹B. 药物性皮疹C. 支气管哮喘D. 严重烧伤E. 湿疹7.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关系是A. 呈正相关B. 呈负相关C. 不呈比例D. 关联性不大E. 无关联性8. 成年人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A. 3.9~7.2 mmol/L(70~130 mg/dl)B. 3.9~8.3 mmol/L(70~150 mg/dl)C. 3.9~7.0 mmol/L(70~126 mg/dl)D. 3.5~5.5 mmol/L(60~100 mg/dl)E. 3.9~6.1 mmol/L(70~110 mg/dl)9. 成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是A.0.56~1.70 mmol/LB. 1.2~1.65 mmol/LC. 2.1~3.1 mmol/LD. 3.1~5.7 mmol/LE. 3.3~5.5 mmol/L10. 儿童高热首选的药品是A. 美洛昔康B. 尼美舒利C. 对乙酰氨基酚D. 塞来昔布E. 依托考昔11. 用于缓解鼻塞的α-受体激动剂禁用的人群是A. 糖尿病者B. 血脂异常患者C.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D. 肾衰竭患者E. 高血压患者12. I度冻疮患者可以选用的非处方药是A. 维A酸乳膏B. 樟脑软膏C. 红霉素软膏D. 杆菌肽软膏E. 洗必泰软膏13. 患者女,22岁,既往有胃溃疡史,因焦虑、手颤就诊。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中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中

人物小评
• 王佐良先生学生时期就写诗, • 并有英文诗发表,又有中篇小说 《昆明居》为世人所知。五十年代 起以双向翻译从事文化交流和文学 研究, 把中国戏剧文学名著《雷雨》 等作品译成英文,把英诗多种移译 为中文,主张以诗译诗,存原诗风 貌;研究英国文学的中英文论著, 以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诗歌两个领 域为主。集诗人、翻译家、研究工 作者于一身而各有成就。
王佐良之翻译观
• 王佐良认为,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语言 • 具体到翻译, 他认为, 译者的第一个困 难是对原文的了解。虽然人类有很多共 当中的社会文化, 也就无法真正掌握 同的东西, 无论怎样难的原文, 总有了 语言。这里所谓“了解” , 他指出 解的可能, 这也使翻译成为可能, 但原 不是一个大概的了解, 而是要了解 文中也总含有若干外国人不易了解的东 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 西, 这又使深人了解外国文化成为十分 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 必要。 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 • 不仅如此, 他还指出,作为译者, 仅仅了 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 等等, 解外国文化仍然不够, 还必须深人了解 而且了解得越细致、越深人, 越好。 自己民族的文化, 因为翻译不仅仅是双 因此, 很多人学英语学到一定程度, 语交流, 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翻译 口语还是不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 不 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 实现并促进文 是语音、语法、词汇的问题, 而是教 化交流。而这种“ 文化交流” 在本质 育程度不够, 文化教养不够。 上是双向互动的。一言以蔽之, “ 翻译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他与许国璋、吴景荣 曾被誉为新中国的 “三大英语权威”。 他为新中国英语教育 和英语翻译所做出的 贡献,已有不少文章 做过回忆和论述。
主要著作
• 《雷雨》(曹禺著)(英译版)译者王佐良, 巴恩斯(A.C.Barnes)外文出版社,1958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翻译则是传播知识的桥梁。

在学习与传播的过程中,文献翻译功不可没。

在小说、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翻译领域中,良好的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还要将其精神与意境完美地传达出来。

本文将以王佐良对读书的翻译及原文进行论述。

鲁迅先生曾说:“认真地读一本书,就是在和著者精神交谈。

”读书的翻译就是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将其所想所写准确而生动地传述给读者。

王佐良是一位在文学翻译领域颇负声誉的译者,他的翻译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体验。

就在2021年,王佐良翻译并出版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

这本翻译版以其精准的译文和流畅的表达方式广受好评。

在这部小说中,王佐良不仅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意思,还充分考虑到了中国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他掌握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图,并将其完整地传达给了读者。

王佐良的翻译工作虽然在这本小说中只是语言的转换,但他成功地将奥威尔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了中国读者,为读者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和文化的桥梁。

在其他文学翻译领域,王佐良的翻译功力同样值得称道。

他翻译过的《红与黑》、《简爱》、《呼啸山庄》等经典著作也都广受欢迎。

他的翻译语言优美、准确,并且忠实于原文的风格与特点。

通过王佐良的翻译,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世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然而,对于一个翻译者来说,选择合适的译文也是一项挑战。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全面了解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点。

王佐良在选择和翻译文学作品时,注重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其翻译的可读性,并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适当增添或删减一些内容,以使译文更适合目标读者。

他的翻译作品不仅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内涵,还结合了中国读者的口味和阅读习惯,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阅读体验。

当然,作为一位杰出的译者,王佐良的翻译工作并非完美无缺。

在某些时候,由于文化差异或其他原因,完全忠实于原文可能无法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

王佐良:英语大师 译界泰斗

王佐良:英语大师 译界泰斗

王佐良:英语大师译界泰斗王佐良(1916.2.12―1995.1.19),浙江省上虞县人。

从中学时起,便对英语教学及英语文学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后,他在英语领域不断钻研,最终成为一代杰出英语教育家、翻译家,是享誉国际的英语文学专家。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师及各领域高端英语人才;同时,他坚持不懈地从事翻译活动,为推动我国英语翻译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成就突出享誉海外王佐良1916年出生于人杰地灵的浙江省上虞县,读中学时便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认真,成绩突出。

193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在校期间,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曾多次在武汉、昆明等地方期刊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

由于主修英语,王佐良的诗风偏向于西方现代派诗人,引起了国内一些知名作家的关注。

同时,王佐良在英语写作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在清华期间,他的英语写作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当时,受英籍教师燕卜荪的影响,他开始大量阅读原版英语文学著作,对英国诗歌及戏剧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这为他今后从事英语研究、英语翻译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0年前后,王佐良开始进行翻译实践。

由于当时的教学工作十分繁重,且生活环境恶劣,他的翻译活动进展得磕磕绊绊。

即便在这样条件下,王佐良还是完成了被外界认为天书般的乔伊斯《都柏林人》一书的翻译工作。

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同时,他撰写发表了《诗人与批评家艾里奥特》等作品,开国内艾略特作品研究的先河。

抗日战争期间,王佐良先后在北大、南开大学以及西南联大从事教学活动。

由于生活条件艰苦,他不得不兼职数份工作。

即便如此,他也从未间断学习,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利用自己精湛的英语水平,为盟国的军援工作提供服务。

1947年秋,王佐良顺利考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主修17世纪英国文学,师从著名文艺复兴学者威尔逊。

在牛津读书期间,他广泛涉猎英国古典及现代文学,不仅提前获得副博士学位,并且撰写了享誉欧洲学术界的论文――《约翰・韦伯斯特的文学声誉》。

王佐良

王佐良

王佐良一、生平简介: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

1916年2月12日生于浙江上虞县。

1922年就学汉口宁波小学。

1928年入武昌文华中学学习。

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爆发后,随校迁往云南昆明,即西南联大。

1939年-1946年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助教、教员、讲师。

1946年秋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讲师。

1947年秋考取庚款公费留学,入英国牛津大学,成为茂登学院研究生,师从英国文艺复兴学者威尔逊教授,获B.LITT学位。

1949年9月回到北京。

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直至1995年1月19日去世。

二、翻译思想:1、胸怀两种文化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

”(王佐良1984:18)究其原因,王佐良认为译者如果不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就无法理解原文。

“译者的第一个困难是对原文的了解。

不论怎么难的原文,总有理解的可能,因为人类有很多共同的东西,这才使翻译成为可能;同时,原文尽管很容易,也总含有若干外国人不易了解的东西,这又使深入了解外国文化成为十分必要。

”(王佐良1984:18-19)翻译使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任何人也不能忽视翻译。

“这不仅是因为翻译者的辛勤劳动才使得一国的文化遗产能为全世界的人所用,还因为译者做的文化比较远比一般细致,深入。

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王佐良1984:19)王佐良进一步提出,“译者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

他在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等都相当。

”(王佐良1984:19)译者要深入原语与目标语所处的文化,以尽量接近对等。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过去几十年间发展迅猛,从早期的传统理论建立到现代翻译学理论多样化,理论关于翻译和写作的观点也在不断发展和精进。

其中,中国翻译学大师王佐良的翻译思想影响了翻译学的发展,是这一学科的重要贡献者。

本文旨在从语言学的基础上,誊写王佐良的生态翻译学,探讨其翻译学观点,并从中总结出王佐良翻译思想及其对翻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王佐良生态翻译学综述王佐良(1933-2013)是中国新翻译学,也是中国翻译学派主要成员之一,是中国翻译学家中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他曾任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外语教研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多职。

王佐良以“观念翻译”研究著称,他的翻译理论影响了当今的翻译研究,其理论也被称为“王佐良翻译学”,或“生态翻译学”。

王佐良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主要基于语种的交互影响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变化。

首先,源语和译语之间,总存在着众多的语种和文化因素,它们可能会导致语义和表述上的偏差,因此,在译语文本中加入源语影响就会产生译文误读。

其次,翻译中文体的变异,可能会使得译文难度增加,而且译文语法结构也可能不通畅。

第三,源语和译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习惯,译文也会受到源语文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王佐良的生态翻译学主张,译者需要考虑源语和译语文化的交互影响,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二、王佐良翻译思想及其影响王佐良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有着其特殊的翻译思想。

首先,王佐良强调“人性主义”,认为译者本质上是一个“能够理解双方文化的处女”,既要尊重源文,又要维护译文的质量,因此,要做到翻译的准确无误,就要考虑源译文之间的文化差异,根据不同文化的习惯来调整语言,以便进行准确的翻译。

其次,王佐良提出“平衡原则”,认为译者应该在有效的传达源语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源语文化表达的特色,以增进跨文化理解,从而达到翻译精度和质量的最佳水平。

三、王佐良翻译思想对翻译学发展的影响王佐良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不仅对当今翻译学研究有着重大影响,还在翻译学训练上有着深远意义。

王佐良翻译风格浅析

王佐良翻译风格浅析

王佐良翻译风格浅析以《王佐良翻译风格浅析》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王佐良(Wang Zuoliang),192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4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外国语学院(现国际汉语教育学院),1959年获得上海外语教育学院国际文学及新闻言语翻译方向硕士学位,曾任上海外语教育学院教授、文学和翻译系主任、外语教研部主任,被誉为“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

他是中国翻译史上最重要的楷模,也是翻译学和中国翻译史上不可多得的贡献者。

王佐良也是中国翻译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大师,以其全面而准确的翻译技巧、完美的文学翻译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人物。

作为一名著名的英汉翻译家,王佐良一生共翻译了300多种英汉著作,如《西班牙现代诗歌精选》、《英国文学史》、《哈姆雷特》,以及众多的文学名著、经典名译等。

他翻译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被业界称赞为“口译术艺无人能出其右”。

王佐良专注于文学翻译,翻译风格言简意赅、准确遣词造句,注重内涵有机、意思连贯,重视表达的恒久性和充分性,同时又维持文学作品的原有美感,不仅能求原文准确原意,也能把原文文学性渲染出来,使读者在感受到原文内涵和美感的同时也能对原文语言文学特点有所感受。

他的翻译技巧分析,能够有效地为其他译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参考。

首先,王佐良极其重视准确性,他在译者中独树一帜,深入挖掘原文,精准把握文字,准确表达文字本身的含义,以及文字在上下文中的具体用法。

他特别擅长将英语的实际用语转译为中文,并增添一些额外的语言技巧,以便让译文更加准确,让意思更加明确。

其次,王佐良能够运用语言技巧恰到好处地表达原文表达技巧,比如在翻译英语谚语、格言、俚语等英语中的文学表达技巧时,他会结合中文的文学表达技巧,用中文传达英文的表达技巧,从而让译文的文学美感不至于受到影响。

他还擅长用一句话表达多种意思或用一个中文词表达英语中的多个单词,使原文的内容简洁而完整地表达出来。

《2024年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范文

《2024年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范文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篇一一、引言王佐良,中国当代翻译界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翻译技艺和独特的翻译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涵盖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以其准确、流畅、自然的翻译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王佐良的翻译风格,探究其背后的特点和形成因素,并探讨其在当今翻译界的影响和意义。

二、王佐良翻译风格的特点王佐良的翻译风格可以总结为准确、流畅、自然。

首先,他注重原作的理解和传达,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意境。

其次,他的译文语言流畅,没有生硬的感觉,读起来非常自然。

最后,他的翻译风格还体现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能力,使得译文既能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又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三、王佐良翻译风格的形成因素王佐良的翻译风格的形成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他的深厚语言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为他的翻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他精通多种语言,对中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翻译事业的执着追求也是他形成独特翻译风格的重要原因。

此外,他还受到了同时代其他翻译家的影响,不断吸收他们的优点和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

四、王佐良翻译风格的实例分析以王佐良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翻译风格的具体体现。

首先,他准确传达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色彩,使得译文在情感上与原作保持了一致。

其次,他的译文语言流畅,句式结构合理,没有生硬的感觉。

此外,他还对原文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使得译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在处理原文中的修辞手法时,他也充分考虑了中英文的表达习惯和文化差异,使得译文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特点,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五、王佐良翻译风格的影响与意义王佐良的翻译风格对当今的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准确、流畅、自然的翻译风格为后来的译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其次,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能力使得他的译文能够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王佐良

王佐良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 王佐 良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 廖运范
学习可以作为消遣,作为装点,也可以增进才能。 --- 孙有中
•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 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 for they are cymini sectores.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 人。---王佐良 假若一个人拙于辨别差异,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 的大师们,因为他们正是剖析毫发的人。---廖运范 假若他的智慧不足以辨别差异,那就让他学习经院哲 学家,因为他们善于吹毛求疵。---孙有中
• 具体到翻译, 他认为, 译者的第一个困难是对原 文的了解。虽然人类有很多共同的东西, 无论怎 样难的原文, 总有了解的可能, 这也使翻译成为 可能, 但原文中也总含有若干外国人不易了解的 东西, 这又使深人了解外国文化成为十分必要。 • 不仅如此, 他还指出,作为译者, 仅仅了解外国
文化仍然不够, 还必须深人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2.戏剧《雷雨》第三幕 部分 Thunderstorm Act Three, excerpts

英语语言文学论文:文学翻译家王佐良研究

英语语言文学论文:文学翻译家王佐良研究

英语语言文学论文:文学翻译家王佐良研究英语语言文学论文:文学翻译家王佐良研究【中文摘要】王佐良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英国文学研究界权威、比较文学研究开拓者,杰出的语言学家,出色的作家、诗人,而且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王佐良将数以大量的的中国优秀古典、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译介给了西方读者,同时王佐良将许多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了中国读者,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仅如此,王佐良在翻译理论方面也很有建树。

翻译活动伴随了王佐良一生的文学研究生涯,他在一边翻译一边思考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翻译主张,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翻译主张。

他所提出的翻译主张汇成了自成体系、颇具前瞻性的翻译思想,主要包括他的文化翻译观,文体翻译观和译诗观和外国文学史的编纂思想。

因此王佐良及其翻译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王佐良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本文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元系统论和阐释学为理论框架,旨在对王佐良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和描述,论述了王佐良翻译的地位和经典性,详细论述了王佐良四个方面的翻译思想,主要包括他的文化翻译观,文体翻译观和译诗观和外国文学史的编纂思想。

本文试图找出翻译思想的渊源、内涵、发展、特点及意义,以期人们对这位理论家的观点有...【英文摘要】Wang Zuoliang is a renowned educator, theauthority of British literature studies circle, theinaugurat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an outstanding linguist, an excellent writer and poet and most importantly he is a prominent translator and a translation theoretician. Wang Zuoliang has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plenty of excellent Chinese classical, modern,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ks to Western readers. Meanwhile, Wang Zuoliang has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literaryworks ...【关键词】王佐良翻译思想翻译实践多元系统论阐释学【英文关键词】Wang Zuoliang translation theoriestranslation practice Polysystem Theory Hermeneutics【目录】文学翻译家王佐良研究ACKNOWLEDGEMENTS 5-6 摘要6-7 Abstract 7-8 1. Introduction 11-15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11-12 1.2 The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2-13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3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3-15 2. Literature Review 15-23 2.1 Previous Studies on Polysystem Theory 15-18 2.2 Previous Studies on Hermeneutics 18-20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or Wang Zuoliang 20-23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23-31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olysystem Theory 23 3.2 Some Essentials of Even-Zohar’s Polysystem Theory 23-27 3.2.1 TheCanonized and Non-canonized Strata 23-24 3.2.2 Repertoire 24-253.2.3 Static and DynamicCanonicity 25 3.2.4 Central and PeripheralPosition 25-26 3.2.5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Literature Polysystem 26-27 3.3 Criticisms about the Polysystem Theory 27-28 3.4 Some Essentials of Gadamer’sHermeneutics 28-31 3.4.1 The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 28-293.4.2 Fusion ofHorizon 29 3.4.3 Effective History 29-31 4.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Wang Zuoliang 31-53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Wang Zuoliang 31-34 4.2 Studies of Wang Zuoli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34-38 4.2.1 The Repertoire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34-374.2.2 The Position of Wang Zuoliang’sTranslation 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37-38 4.3 Studies of Wang Zuoli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Hermeneutics 38-53 4.3.1 Wang Zuoliang’s Selection ofSource Texts Writers and Source Texts 38-41 4.3.2 Wang Zuoliang’s Ideas 41-53 5.Conclusion 53-55 Bibliography 55-57。

论王佐良的翻译观

论王佐良的翻译观

论王佐良的翻译观摘要:王佐良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体学家和英国文学专家。

作为一位优秀的翻译家,王佐良一生翻译了许多知名的诗歌、散文等,同时创建了一套独特的翻译理论。

他的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译者的文化素养、译文的文体、以诗译诗等。

本文将以王佐良的译作为实例具体分析他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文化素养译文文体以诗译诗王佐良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体学家和英国文学专家,一生著作、译作丰富。

一方面,他以英国文学研究蜚声文坛,曾支持编写五卷本的《英国文学史》,著有《英国诗史》、《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英国散文的流变》、《莎士比亚诸论》,并以其在英语语言、比较文学等方面的评论和随笔闻达于学界,著有《英语文体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心智的风景线》、《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等。

另一方面,王佐良利用有限的时间从事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翻译理论著作有《翻译:思考与试笔》、《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

正如李赋宁说言:“他颇似柯尔律治称莎士比亚为‘万脑人’(myriad-minded)那样博学和多才多艺。

”以下将从译者的文化素养、译文的文体、以诗译诗三方面分析他的翻译理论。

1.译者的文化素养翻译与文化是一个大课题,在翻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翻译界重视文化研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王佐良于1984年接着发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与文化繁荣》两篇讲翻译与文化的文章,详尽论述了他有关译者的文化素养的观点。

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他必须掌握语言。

他指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5](p18)译者要掌握的社会文化到底包括哪些呢?“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1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而且了解得越细致、越升入,越好”[5](p18)。

王佐良认为译者如果不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就无法理解原文,这是他强调译者必须具备文化素养的原因。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

论读书王佐良译文翻译及原文译文:读书能够令人愉悦,让人拥有光彩,增长才干。

它最大的益处是在人们独处幽居的时候。

在人们高谈阔论的时候,它也显示着它的光彩。

而它最能滋长才华的地方则是在人们处理事务和判断事理的时候。

尽管处世经验丰富的人能分别处理繁杂琐碎的事情,也能明察秋毫,但若论统筹兼顾、全盘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虽不能补充人性的不足,但经验又不能补充读书的不足。

天生的才干如同自然的花草一样,需要借助读书来修剪移栽;而书中所学所得则必须经由观察检验才能融会贯通,否则便会大而无当。

拥有某种技能的人往往轻视读书,无知的人羡慕读书,唯有明智之士善于运用读书得来的知识,然而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原文:Reading is sufficient to water the mind, to give it color and depth, and to endow it with the power of winging its way through the world. Its value in the retirement and silent hours of thought, and in the need of quick invention, and of being able to meet the crash of the world in a thoroughly off-hand manner, has been already insisted on. A trained person may deal with intricate details or consider various factors with ease; but a general outlook, a connexion, a sort of指挥-in-chief, is the prerogative of those who have had their minds watered by reading.It is a mistake to think that we can get all we want out of books. Evening the score by observation is what is wanted. Books are the best of things provided we use them at the right time and in the right way. It is not books that are to the mind what food is to the body. It is the mind that is to the books what the stomach is to the food. Food is for the body, and books are for the mind. Just as every meal does not fill, so every book is not a banquet.You must choose. You cannot digest every dish that is set before you. A little will serve you; or a great deal, if you can digest it. Some minds are like the seed ground in April showers; they need no deliberate culture, but grow into strong habits of thought in exactly the same way as certain great flowers are trained to fill the Some minds are like the seed ground in April showers; they need no deliberate culture, but grow into strong habits of thought in exactlythe same way as certain great flowers are trained to fill the same space. These natures will go on drawing nourishment from the same kind of food all their lives. They are not the versatile, protean types who, like Proteus, can change their shape every hour. They are not the adventurous spirits who have a passion for new food and strange dishes. They will never feel at home in new surroundings, or be ready at a moment's notice to start on a journey round the world. They are the stay-at-homes, the householders, the men and women of settled and habits of thought. Others, again, are like those acquisitive minds that hanker after everything that is going, thattaste one subject after another, and cannot sit still for a moment. You find them all over the place. They have not settled convictions or principles. They cannot be said to have a character. You may find one who is learned in the literature of all countries, who knows Greek and Latin, and can repeat a passage from Homer or Virgil in one breath, and go on to discuss the last new play or novel of the day in the next. They have read everything, and remember it all; but they are like those who get their living by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they are without a home.It is better to be one of these last than one of the first kind. Theversatile types who read all subjects indifferently may start with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and an equally wide range of acquirements; but they are likely to peter out in the end into incomplete half-knowledge, which is as useless as if it were ignorance.You must choose. You cannot digest every dish that is set before you. A little will serve you; or a great deal, if you can digest it. The commonest sort of readers are those who read in order to know about things. The second commonest sort read for amusement or for a sort of vicarious life. The third commonest sort read for the sake of the light that reading throws upon life and upon human nature. These last do not find life unworthy of attention: but some among them are disappointed that it cannot be recommended to every one. "Is this all?" they say. "Is this what life is worth? Shall I make no more of it than this?"The answer is that every man should make what he can of life, and that some will make more than others; and that none should be quite sure that he has done so very much, or be too sure that he has done very little. And this also is true: that there is no subject so unpromising that you cannot find something in it worth knowing or doing; and there is no subject so promising that you can ever know or do all that is to be known or done about it. The bookish life, like everything else, has its moments of delusion, when you fancy you have fou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or something else of equal value; but also it has its moments of sanity, when you are content to know that you have found enough.。

翻译家王佐良

翻译家王佐良
诗人艾略特之先河
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 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 被称为“但丁最年轻的继 承者之一”。托马斯·艾略 特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 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 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 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 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 奖文学奖。
1946年 秋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讲师。
第三部分 从实例看王佐良翻译思想
赖麒羽
王佐良诗歌翻译欣赏
王佐良一生爱诗。译诗是他翻译工作中的“最 爱”,也做得最多,做得最出色。他在翻译实践 中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诗歌翻译主张——“以诗 译诗,诗人译诗”。
在诗歌翻译方面,王佐良最为喜爱、最为倾心 的当数英国诗歌,译作甚丰,如《彭斯诗选》、 《英国诗文选译集》、《苏格兰诗选》。
因此从译文来说,严复的“信、达、雅”里的 ‘雅’是没有道理的——原作如不雅,又何雅之可 言?”
2、意译直译相结合
辩证观点—尽可能的顺译,必要时直译,标准就是接近原 文,达到“神似”,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传达出整个概念或者 整篇情感。
比如在诗歌里,认为格律要大致如原诗,但又不必追求每 行字数的一致,即意译,但里面的比喻形象等,体现了作者的 思想和时代风貌等特点,所以就应该直译
一、文化意识
1、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了解文化
↙↘
过去
国内
现在
国外
2、两种文化的比较
译者在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 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 彩、影响等等都相当,否则,就会望文生义,跌人陷阱。
一个国家的文化也决定了外来成分的荣与枯,因为本国的社会背 景和文化决定了读者 喜欢什么样的作品
爱尔兰诗人彭斯有这样一节诗:

王佐良

王佐良
王佐良
[编辑本段]1、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为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
王佐良先生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英语文体学论文集》和《风格和风格的背后》等,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
王佐良先生是诗人,讲诗、评诗、译诗得心应手。他的不少著述是讲诗的:《英国诗史》、《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苏格兰诗选》、《英诗的境界》、《英国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读穆旦的诗》,《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等。
王佐良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学术风范和人格品德,将永远铭记在后人的心中。
附:王佐良谈英语学习方法
* 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上中学时,他已在报刊上发表诗作多首。在西南联大写的两首诗被闻一多先生选入他的《现代诗钞》。上世纪40年代是他写诗的旺盛时期,写了《春天,想起了莎士比亚》、《异体十四行诗八首》、《去国行,1947》、《伦敦夜景》、《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节》等诗作。
当然,他最广为流传的篇作是翻译培根随笔集其中的《论学习》等,该译作的语言精炼优美传神,被广大读者视为是最权威的版本。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他为新中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所做出的贡献,已有不少文章做过回忆和论述。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导言:翻译是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翻译的目标是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在目标语言中保留原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其中,翻译家的个人风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王佐良是中国翻译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风格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王佐良翻译风格的概述王佐良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重要翻译家,擅长将英文作品翻译为中文。

他的翻译充满了对原著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敏感度。

他的翻译作品涉及文学、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他的译文流畅、准确,同时保留了原著的风格和韵味。

王佐良的翻译风格以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为基础,注重语言的优美和自然性。

二、王佐良翻译的特点1. 翻译忠诚于原著王佐良的翻译一贯忠实于原著内容。

他注重细节,努力保持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他善于在中文译文中传达原著的信息,使读者能够享受到原著的艺术魅力和深度。

2. 语言流畅自然王佐良的翻译作品中,语言流畅自然,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他的译文中句子通顺,语言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翻译内容。

3. 保留原著的风格和韵味王佐良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保留原著的风格和韵味。

他善于在翻译中使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他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注重感情和美感的表达,努力使读者感受到原著的情感和审美价值。

4. 文化转换的巧妙处理翻译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王佐良在处理文化差异时非常巧妙。

他善于运用合适的文化传统和背景知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翻译内容。

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保留原著的文化底蕴。

三、王佐良的翻译案例分析1. 文学作品翻译王佐良翻译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等。

他在翻译这些小说中保持了原著的情感和韵味。

他注重细节,用词准确,使读者能够真正领略到原著的优美和深度。

2. 科技文献翻译王佐良翻译了许多科技文献,他善于把复杂的科技术语转换为简单易懂的中文,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文献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欣赏 一朵红红的玫瑰 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曲子, 奏得和谐又合拍。 我的好姑娘,多么美丽的人儿! 请看我,多么深挚的爱情! 亲爱的,我永远爱你, 纵使大海干枯水流尽。 纵使大海干枯水流尽, 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 亲爱的,我永远爱你, 只要我一息犹存。 珍重吧,我唯一的爱人, 珍重吧,让我们暂时别离, 但我定要回来, 哪怕千里万里。
翻译家王佐良
Individual Resume

王佐良(1916.2~1995.1)。诗人, 教育家 ,作家,散文家,翻 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 家,浙江上虞人。 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 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 《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 英〕《彭斯诗选》,中译英《 雷雨》(曹禺著)。
2、意译直译相结合
辩证观点—尽可能的顺译,必要时直译,标准就是接近原 文,达到‚神似‛,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传达出整个概念或者 整篇情感。
比如在诗歌里,认为格律要大致如原诗,但又不必追求每 行字数的一致,即意译,但里面的比喻形象等,体现了作者的 思想和时代风貌等特点,所以就应该直译
3、翻译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
原文欣赏 A Red, Red Rose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无所不译必然导致劣译,因为就译者个人而言,他 认为没有人能够掌握所有的风格。即使是本族语,他 所掌握的方面也是有限的,擅长的往往偏于某一层次、 风格,无所不能的人毕竟少数,所以为使译诗得到最 好的效果,译者应选择在语言风格上适合自己所长的 作品来译。
三、读者至上
他认为过去的原则都是给译者提出的,他特别注 重译作必须面向读者,再三强调作品要靠读者来最 后完成,作者总有读者对象,而作品的效果又完全 看读者的反应。……实际上,有时候译者纠缠不清 的问题,读者认为无关紧要;而他们认为很重要的 东西,译者倒疏忽了。


Biographical summary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王佐良先生的在翻译创作上的人生 之旅:
1916年2月12日生于浙江上县。 1922年 就学汉口宁波小学。 1928年入武昌文华中学学习。 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 外语系,抗战爆发后,随校迁往云南昆 明 ,即西南联大 。 1939年-1946年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助教 、教员、讲师——开始 了学术论著的写作,其中,<诗人与批评家艾里奥特> 一文,曾 分章节载于<大公报> 和<益世报> 上,开创了国内研究英国著名 诗人艾略特之先河
王佐良译为:
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
记得当年初相遇, 你的头发乌黑, 你的脸儿如玉。
二、神 似
1、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
文体如之。
因为‚适合就是一切。‛为此,他总结性指出, ‚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和精神,不能外加、 美化。
因此从译文来说,严复的‚信、达、雅‛里的 ‘雅’是没有道理的——原作如不雅,又何雅之可言 ?‛
三 、读者至上
一、文化意识
1、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 去
了解文化

国 内




2、两种文化的比较
译者在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 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 彩、影响等等都相当,否则,就会望文生义,跌人陷阱。
一个国家的文化也决定了外来成分的荣与枯,因为本国的社会背 景和文化决定了读者 喜欢什么样的作品
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 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 被称为“但丁最年轻的继 承者之一”。托马斯· 艾略 特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 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 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 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 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 奖文学奖。

1946年 秋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讲师。 1947年秋考取庚款公费留学,入英国牛津大学 ,成为茂登学院 研 究生,师从英国文艺复兴 学者威尔逊 教授,获B.LITT学位。


从原诗的风格来看,质朴、清新、通俗、自然、浓郁的苏格兰乡土气 息是它的特点。王佐良的译文,由于完好而恰当地保留了原诗的形象, 也同样保留了原诗清新的气质。 至于通俗和苏格兰方言问题,王佐良认为,“通俗首先见于方言的运用”。 如果译者用中国某一地区的方言来译,例如四川方言:“且不论译者本人 是否有此本领,那样做的结果会带来一种与原作不一致的四川情调,而 且会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一种外加成分。 王的做法是:把苏格兰方言当做苏格兰国语,就象我们译任何国家的语 言一样,用汉语普通话来译,而在具体处理的时候,看情况尽量通俗,亦即 尽量采用民歌的调,不只在音乐性上,也在句式和用词上,宁用较老较土 气的说法,而避免现代化。王佐良的选词的确遵循了以上原则:译文中“ 红红的”,“甜甜的”,“永远爱你”,“大海干枯水流尽”,“暂时别离”,这些表达 方式都朴实自然,语言通俗而意义不俗。

爱尔兰诗人彭斯有这样一节诗:
John, Anderson, my jo, Jobn,
When we were first acquaint, Your locks were like the raven, Your bonnie brew was brent. 梁遇春译为: John Anderson,我的爱人, John, 我们当初认得的时候, 你的头发是黑得像乌鸦, 你的额也是丰润痕。


1949年9月 回到北京。分配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直至1995年 去 世。——1963年撰写了<关于英语的文体,风格研究> 在国内率先提 出了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建议。当时即使是在英语国家,对英语文 体和风格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的课题,因此,王佐良的这篇论文 堪称国内系统研究英语文体学 的开山之作。
翻译思想

译文“红红的玫瑰”“甜甜的曲子”,既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形式。 原文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译文也照样。
2)Till a’ the sea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 melt wi’ the sun;

这是原诗第三节的开头两行,也含有两个形象:一是大海干涸,一是岩 石被太阳熔化,正好与汉语中的‚海枯石烂‛完全对应——形象相同,喻 意也相同,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民在思维和表达上常有惊人的共性,这是 又一例证。可王佐良先生没有采用汉语习语套用法,理由在前面已经论 及。他照原文字面意义,再按诗歌语言的需要略为加工,译成‚直到大 海干枯水流尽,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兼顾了原文的形象和风格。
第三部分 从实例看王佐良翻译思想
赖麒羽
王佐良诗歌翻译欣赏

王佐良一生爱诗。译诗是他翻译工作中的‚最 爱‛,也做得最多,做得最出色。他在翻译实践 中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诗歌翻译主张——‚以诗 译诗,诗人译诗‛。

在诗歌翻译方面,王佐良最为喜爱、最为倾心 的当数英国诗歌,译作甚丰,如《彭斯诗选》、 《英国诗文选译集》、《苏格兰诗选》。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为 新中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所做出巨大的贡献。 许国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他主编的大学《英语》教材,从60年代初开始, 通行全国,历50多年而不衰,为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吴景荣先生1932年毕业与清华大学,主编有《英语基础教材》、《汉英辞典》、《当 代英文散文选读》、《英国自学课本》,还参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和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等重要文献的英译和审校工作。。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译文和原诗一样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一样富于节奏和音乐感,做到 了音美;译文的形式也和原诗接近,做到了形美。 王在《彭斯诗选》“译本序”里这样说:“从翻译本身来说,我自己想要努 力做到的,首先一条是:以诗译诗。彭斯的诗音乐性强,所以译文要保持 脚韵(不仅押大致相近的韵,而且要照当代普通话读音),形式也力求接近。 ” 本篇原诗为四行诗段,一三两行每行八音节(第一节有例外),为四音部抑 扬格,二四六行每行六音节,为三音部抑扬格。脚韵的排列头两节为 abcd,后两节为abab。本篇的译文也是四行诗段,每节二四两行押韵,如“ 尘”和“存”、“离”和“里”。对音部的处理,译文每行的字数多为九、十个 字;为了分别和原诗四音步行和三音步行对应,译文中也有长达十二个 字和短至七个字诗行的区别,每行包括四个或三个词组,这样读起来时, 既保持了与原诗大致相同的节奏,又像原诗那样长短错落,不致因节奏 过于整齐而给人单调的感觉。


翻译技巧评析
(1)直译法
1)原诗第一节中包含两个形象: O 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王佐良的译文完全直译: 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我的爱人像只甜甜的曲子, 奏得和谐又合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