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编写通讯稿》教学设计
《 编写通讯稿》教学设计--茶树小学 武金海

四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编写通讯稿》(信息技术教材1--5页)六街镇茶树小学武金海【课题】编写通讯稿【授课年级】四年级【授课地点】微机室【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科版)第1课【知识联系】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初步学习了“写字板”,对计算机的字处理已有了初步的概念;本节是学生深入学习Word的第一节,是对Word的初步认识,是扎实掌握该软件的基础。
因此,这一节课的学习对后续学习将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Word、Excel、Power point都是微软公司的产品,窗口界面大部分菜单按钮相同,学会Word将给其他两个软件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第一节课的学习至关重要。
【教材与学生分析】本节课我所上的内容是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第1课时的内容,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
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问题不会太大,大多数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育理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法与学法】一、趣味学习法。
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关注,只有关注了,你才会去主动探究学习。
因此,我们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入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动画学习课件,让学生以观看卡通的方式去学习了解信息理论知识。
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时,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小游戏进行教学。
到了高年级也应如此,我们应利用教学艺术,例如趣味引课,活动竞赛激励等。
通讯写作教案

罗溪中学通讯小组写作培训教案通讯的概念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效性。
(4)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写作第一,主题要明确。
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
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作方法可灵活多样。
除叙述外,可以采用描写、议论等写法,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通讯标题制作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人的眼睛有神、迷人,就能对人产生吸引力。
文章的标题有亮点、有看点,就能吸引读者看文章。
标题很重要,要精心做好标题。
通讯的标题属于新闻标题,将就“三要三不要”“三要三不要”(一)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不要大而无当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懒得去看开了大口子,做了大筐,不容易填满,即使填满,也把什么都往里面装,不容易写好。
(二)要重事实的真实性,不要故弄玄虚(三)要抓住人或事的独特性,不要照猫画虎主标题是指一篇文章的大标题,用来提出文章中心或主旨;议论文的标题或直接揭示论点;记叙文的标题或含蓄,有象征性,抒情意义。
关键是要抓住文章的特色。
副标题是指用来解释主调体的话,跟在主标题后,更多时指出时间地点事由等。
例如《春天的握手——本报特约记者通讯员培训班追记》。
(分为两行)。
特点是:主题简约传神,形象生动,很有创意。
校园常见的通讯(1)人物通讯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社会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通讯报道的教学设计.doc

通讯报道的教学设计
要说清事情发生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内容或详细经过,可写出对事件的看法或评论。
留心周围事物,提高区分是非能力。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精心选择本地或本单位发生地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完整。
1. 分段学习指导语,逐步分阅读理解。
2. 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范围、写法和要求。
1. 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村镇、学习的学校、班级发生过什么事,有什么值得报道的事。
2. 师生共同评论,帮助一局部同学确定报道内容。
1. 先拟一个报道提纲。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内容或经过、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评论。
2. 在小组内口头交流。
3. 选派代表在全班口头报道。
4. 书面写出报道内容。
自读习作,自主修改。
集体交流,互评互改。
评改要求:1.是否是值得报道的新闻。
2.报道的新闻是否完整清楚。
3.对报道的内容是否有看法或评论。
《语文教学通讯》编辑谈写作和投稿技巧教案

《语文教学通讯》编辑谈写作和投稿技巧教案《《语文教学通讯》编辑谈写作和投稿技巧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稿件立意的确立这是稿件是否具有发表价值和能否发表的第一要素,也是广大教师朋友最难把握的问题。
在此,我给大家提供几点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1.推介最新教育教学理论。
2.关注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3.实践最新教育教学理论,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4.捕捉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为他人提供借鉴的实例。
5.发现他人教学中的优缺点,阐释或反思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
6.思考当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探寻不合理的或有待改进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7.以某一典型实例,阐述特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或引发大家对特定教育教学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8.研讨推介国外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9.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科学方法。
10.抒发自己的教育情怀。
以上几点,只是一个大概的范畴,广大教师朋友要确立真正有价值的立意,还必须勤思考,多阅读,多记录。
其中,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大家可在他人的著作或作品中寻找立意的灵感和突破口。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
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多阅读教育论著和教学刊物,并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一时的灵感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再去不断思考和收集相关材料。
(二)稿件的体例和行文1.稿件的内容一定要符合相关报刊的版快内容要求;稿件的体例也一定要符合相关报刊的体例要求。
否则,编辑会认为您是一稿多投或投机取巧(因为您根本不了解您投稿的报刊),因此随意处理。
2.稿件通篇要尽量语言简练(切忌繁琐的论述和无必要的叙述);结构紧凑;过渡自然,语句完整通顺,简洁明了,无病句、破句,无错别字;手写稿则要字迹工整清楚。
否则,编辑会认为您态度不端正,稿件无修改价值,进而把您的稿件直接舍弃。
3.稿件的叙述方式要尽量采用授众面广的方式,如推介理念、推广经验、介绍方法、研讨问题、呈现事实等的方式,切忌为一人或一校立说。
写通讯 教案

写通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通讯”及其特点;
2.让学生知道通讯的意义,能将通讯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加以运用。
说明:
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会读报、用报。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样式,它对事件、人物的报道比较详尽、具体、形象,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比较好的材料,同时它又具有时效性,又是一种信息资源,所以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并对之加以利用才是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将通讯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加以运用。
说明:
通讯是一种信息资源,让学生对其学会运用当然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课前教师要做好准备,通讯的特点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一定要非常熟悉。
通讯这种新闻样式,如果不考虑它的时效性,可以把它当作一般的文章来看待,具有散文的特性,是比较好的学习语文的材料。
但它的价值更大的体现在它又是新闻,是事实,反映的是某个时代的精神,它还是一种信息资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要让学生知道这一点,设计了同一话题下的消息与通讯的比较,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通讯的意义,同时也是为下一篇课文的学习打基础。
练习举隅
1.读一份(或几份)报纸,摘录或剪贴同一话题下的不同样式的报道:消息一则,通讯一则。
2.教师给一个话题,让学生利用新闻来给出比较详细的内容。
写一篇小通讯教案

写一篇小通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小通讯——培养学生写作和沟通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小通讯的特点和写作规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小通讯的写作格式和要素。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采。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小通讯写作的范例和模板。
2. 学生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3. 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小通讯的概念,解释其特点和用途。
2. 提问学生是否有写过或收到过小通讯,让学生分享相关经验。
步骤二:了解小通讯的要素(10分钟)1. 分发小通讯的范例和模板,让学生阅读并找出其中的共同要素。
2. 引导学生讨论小通讯的目的、收件人、内容和格式。
步骤三:学习写作技巧(15分钟)1. 解释小通讯的写作技巧,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适当使用修辞等。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合作撰写一封小通讯,以某个主题为基础,例如感谢老师、邀请同学参加活动等。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小通讯,并进行同学间的评价和改进。
步骤四:批判性思维训练(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小通讯的优缺点,如信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生动等。
2.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封范例小通讯,让学生扮演编辑的角色,讨论如何改进该通讯的语言表达和结构。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修改意见,并进行全班讨论。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总结小通讯的要素和写作技巧。
2.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在分组活动中撰写的小通讯,进行全班展示和点评。
3. 引导学生思考小通讯的实际应用场景,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社区或学校活动中写小通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小通讯范例,拓展他们的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
3. 定期组织写作比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版(八下)作文教案:写一篇小通讯

语文版(八下)作文教案:写一篇小通讯第一篇:语文版(八下)作文教案:写一篇小通讯写一篇小通讯【教学目的】本次写作练习,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实践中掌握纪实性作品的写作要求,同时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
本设计拟安排“教师指导——小组采访——各自行文——发表交流”四个环节,应该说这是一次综合性的全程写作活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两节写作课。
【教学流程】一、老师导写1、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记者有“无冕之王”的美称。
的确,一个称职敬业的记者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极其有限,但记者却让我们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他们把生活中的事和人写出来,把事情的真相呈现给我们,扬善抑恶,伸张正义,让我们对世界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尝试当一回记者,用三周的时间,进行采访,写出一篇通讯。
2、写作指导。
(1)占有材料,多多益善。
通迅写作要作充分地调查采访,要尽可能地占有材料,不能闭门造车。
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是作者艰苦采访,认真思考,精心构思的结晶。
[材料一]夏衍写《包身工》。
夏衍为了比较详尽地收集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材料,他不仅听工人夜校的教员讲述包身工的事情,读很多描写女工生活的作品,而且通过一位在日本纱厂当职员的中学同学的关系,到包身工工作的车间去观察,了解他们的劳动条件。
包身工们一清早就进厂做工,晚上才回工房,所以要看到她们上下班的生活,非在清早和晚间不可,这样作者从三月初到五月,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终于比较详细地搜集到了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我国报告文学的奠基之作《包身工》。
[材料二]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曾于一九五〇年和一九五二年两次赴朝鲜,同中国人民志愿军生活战斗在一起。
本来,作者的任务并不是上前线采访,但是,作者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三个月。
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最终写出了感人至深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初中初一语文上册《通讯》教案、教学设计

3.收集不同类型的通讯文章,了解其特点,尝试总结各类通讯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为下一节课的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4.与同学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作业,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讨论选题,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
(6)展示评价:组织课堂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7)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开展实地采访和调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8)课后反思: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抄袭,确保作业质量。
2.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与同学、老师或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误,按时提交。
2.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尝试撰写通讯报道,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课后作业
1.阅读一篇通讯文章,分析其结构、特点,并写出阅读心得。
2.撰写一篇关于身边人物或事件的通讯报道。
3.收集不同类型的通讯文章,了解其特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基础,但对于通讯这一文体,大多数学生还较为陌生。在认知发展方面,初一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然而,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大学语文通讯写作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讯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及写作要求。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新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通讯写作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通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种类。
2. 通讯写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通讯写作中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手法。
2. 如何将通讯写得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通讯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通讯写作的兴趣。
2. 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通讯有哪些?二、教学内容1. 通讯的定义、特点及种类(1)定义:通讯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以报道事实为主,同时注重表现新闻事件的过程和人物。
(2)特点:客观性、真实性、生动性、时效性。
(3)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思想通讯等。
2. 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1)选材要准确、典型;(2)结构要清晰、合理;(3)语言要生动、简洁;(4)表达要准确、生动。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优秀通讯作品,分析其特点及写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新闻事件,尝试撰写一篇简短的通讯。
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回顾通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种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通讯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二、教学内容1. 通讯写作中的表达技巧(1)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如描写、议论、抒情等;(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通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3)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2. 通讯写作中的注意事项(1)尊重事实,避免夸大或虚构;(2)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3)注意通讯的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优秀通讯作品,分析其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新闻事件,尝试撰写一篇通讯,运用多种表达手法。
通讯写作教案

通讯写作教案教案标题:通讯写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通讯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通讯写作的常见格式和要素;3. 培养学生的通讯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讯写作的定义和特点:通讯写作是指通过书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进行的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写作形式。
它通常具有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具有实用性等特点。
2. 通讯写作的格式和要素:a. 开头和称呼:明确写信人的身份和写信目的,适当称呼收信人。
b. 正文:简明扼要地表达信息,注意段落分明、语言清晰、逻辑连贯。
c. 结尾:总结信件内容,提出相关建议、感谢或期望得到回复等。
d. 信件格式:信头、日期、收信人地址、称呼、写信人地址、称呼、正文、结束语、签名等。
3. 通讯写作的技巧和表达能力:a. 要点明确:在写作之前先列出要点和提纲,确保内容清晰明了。
b. 口语化表达:通讯写作注重简洁明了,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c. 注意语法和拼写: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避免错误给读者带来困惑。
d. 修饰语的运用:适当运用修饰语,使写作更具生动性和描述力。
e. 文章结构: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如开头引入、主体内容和结尾总结等。
f. 适当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受众,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如正式、友好、感激等。
4. 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的提高:a. 练习阅读不同类型的通讯信件,理解其中的信息,抓住重点和要点。
b. 对照范文,学习通讯写作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c. 练习书写自己的通讯信件,逐渐培养书写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几封不同类型的通讯信件,向学生介绍通讯写作的特点和用途。
2. 理解活动:让学生们阅读一篇通讯信件,并回答相关问题以确保他们理解了信件的内容。
3. 模仿活动:根据提供的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模仿特定类型的通讯写作,如感谢信、建议信等。
通讯写作指导教学课件

采用这种结构,需要作者有较强的驾 驭材料的能力,要注意将一系列的情景、 场面、特写镜头,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展开, 才不致漫无头绪,使人眼花缭乱。
写作时,要注意根据主题的需要和材 料本身的特点。采用恰当的结构形式,既 完整、统一、层次分明,又新颖巧妙、富 于变化。
(三)掌握通讯表达的特点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它在 表达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写作中 要注意掌握这些基本特点。
通讯的描写,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细 致描绘,它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去渲染、 铺张,始终保持着报道的本色。
通讯以叙述为主,间有必要的描写, 同时,恰当而精辟的议论,自然而真挚 的抒情,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时要
懂得灵活运用。
例 如 《 在 大 海 中 永 生 —— 邓 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就同时运 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大大增强了作 品的感染力:
初写通讯,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通 讯的语言。
喜爱文学的同志,喜欢用一些华丽 的词藻;写惯了议论文的同志,则容易 写得抽象枯燥。这些同志还不懂得通讯 的语言有它特殊的要求。它既要求生动、 形象,又不能写得像议论文那样抽象。
通讯的语言应该朴实。写作通讯时, 不但要考虑内容的完全真实,而且还 要注意语言的朴实。
当日下午1时,记者驱车赶往临安通 过诚挚的交谈很快与刘霆交上朋友。
可见,发现这一典型后,记者立即 采访,并于当晚9点出稿。
《今日早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
通过大一男生刘霆背身患尿毒症母亲上 学一事,用最朴实的语言进行原生态再现; 对主人公心底至真的孝心,用大量富于震撼 力的细节描写,深深感动了读者;之后跟进 的整组报道,都与此篇一样,用故事说话, 以情动人。
因此,写作通讯首先要在提炼 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上下功夫。
通讯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
《习作写一篇通讯报道》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讨论外,我还尝试使用了多媒 体教学和在线互动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是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和特点,并给予了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习作写一篇通讯报
道》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30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通讯报道的基本 要素和写作技巧。
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 新闻价值,提高新闻 敏感度。
能够根据新闻事件或 活动,撰写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的通讯报 道。
02
教学内容
通讯报道的定义与特点
通讯报道的定义
通讯报道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全 面的报道。
通讯报道的特点
通讯报道具有客观性、生动性、 全面性和深入性等特点,能够让 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或 人物,感受其背景和意义。
通讯报道的写作技巧
01
05
作业布置Βιβλιοθήκη 作一篇通讯报道0102
03
主题选择
选择一个近期发生的新闻 事件或社会热点话题作为 报道主题。
采访准备
根据主题,制定采访计划 ,确定采访对象和问题。
写作技巧
运用通讯报道的写作技巧 ,如标题、导语、主体、 结尾等,撰写一篇结构完 整的通讯报道。
分析一篇通讯报道
01
选取一篇优秀的通讯报道,分析 其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 点。
《通讯稿写作指导》课件

《通讯稿写作指导》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通讯稿的写作技巧和指导原途
通讯稿是一种用于传递信息和意见的文本形式,可以用于新闻报道、商务交流、宣传推广等场合。
通讯稿的写作前提
在撰写通讯稿之前,重要的是明确目标受众、主题和沟通目的,以确保信息准确传达和有效交流。
通讯稿的基本结构
通讯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内容和结尾,这些部分有助于组织和传递 信息,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通讯稿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应该引起读者兴趣,概括性地介绍主题,结尾则可以总结主要观点,强 调行动呼吁或提供后续联系方式。
通讯稿的内容要点
内容要点应该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支持性材料充足,以提供具体信息和有 说服力的论证。
通讯稿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应该精炼简洁,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以提高可读性和理解性。
通讯稿的语法要求
语法要求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遵循语法规则,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以提高文章的专业度和信 任度。
通讯稿的篇幅控制
篇幅控制是确保通讯稿紧凑、简明和易于阅读的关键。根据具体情况,保持篇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时编辑文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1课时编辑文章》教案
所学内容又是小学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学生应该能轻松接受。
本节课学习使用计算机对文章进行各种编辑修订操作,并与使用纸笔修改、镌抄文章
掌握
学生活动
事。
同学们能帮他们摆脱这种苦恼吗?
个人都能轻松地进行专业化的文档书写。
小学的时
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编辑技巧,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文
的梦想”,比一比谁最先找出文章中有几
在(
对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注释或增加批语呢?请大家动手试
的作用,再加上相应的练习,使得学生学有所得。
在制作过程中加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通讯》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句型,但在表达和写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2.学生对通讯工具和通讯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背后的原理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入。
3.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观察、探索来获取知识。
f)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通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通讯的兴趣。
3.教学评价:
a)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自我。
b)作业批改和反馈: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写作中的不足,提高写作能力。
c)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激发他们对通讯学科的兴趣。
3.强调通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通讯的奥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与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鼓励,确保讨论活动顺利进行。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编写一篇关于通讯的简单短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一种通讯工具及其作用。
4.教学拓展:
a)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通讯知识,拓宽视野。
消息通讯写作课程设计

消息通讯写作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消息通讯写作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消息通讯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观察力,提高学生准确、迅速、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消息通讯的基本概念、格式和写作要求,掌握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各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技能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消息通讯格式,写出符合要求的新闻稿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使其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报道。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消息通讯的基本概念、格式和写作技巧。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消息通讯概述,介绍消息通讯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第二章:消息通讯格式,讲解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各部分的要求和写作方法。
3.第三章:消息通讯写作技巧,分析如何进行新闻采访、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和如何运用语言等。
4.第四章:消息通讯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写作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讲解消息通讯的基本概念、格式和写作技巧。
2.讨论法:学生就新闻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新闻案例,使学生了解消息通讯写作的实际情况。
4.写作练习法: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及时反馈和指导,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消息通讯写作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新闻理论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收集新闻报道视频、音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和分析新闻稿件。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修饰通讯稿课程设计

修饰通讯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通讯稿的基本结构,掌握修饰通讯稿的语言技巧和格式规范。
2. 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准确、生动地表达通讯稿的内容。
3. 学生了解通讯稿的写作目的和受众,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进行适当的修饰。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撰写修饰后的通讯稿的能力,能对原文进行修改、润色,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互相评价、修改,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3. 学生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通讯稿的写作中,提升文章的艺术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提高对语言美的鉴赏能力。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通讯稿的基本结构:介绍通讯稿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写作要点。
2. 修饰语言技巧:讲解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使通讯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 格式规范:明确通讯稿的排版、标点、字数等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态度。
4. 写作目的与受众分析: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场合和受众,调整通讯稿的内容和语言风格。
5. 实践训练: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修饰通讯稿的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通讯稿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举例分析优秀通讯稿。
第二课时:修饰语言技巧(一),进行词汇、句型练习。
第三课时:修饰语言技巧(二),讲解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第四课时:格式规范,案例分析,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第五课时:写作目的与受众分析,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修饰后的通讯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编写通讯稿
【课题】编写通讯稿
【授课年级】四年级
【授课地点】微机室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科版�第1课
【教学目标】
1. 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2003�
2. 认识Word2003的窗口界面�
3. 学会输入文字�
4. 学会保存文件。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计算机使用道德和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启动和退出Word。
【教学难点】Word的窗口组成。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尝试法。
【教学准备】用Word2003制作的贺卡和小报�建立一个共享学习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事先编辑好的《红嘴鸥回来了》的通信稿�请学生欣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通信稿是怎样诞生的吗�
——是由我们上年四年级电脑小高手撰写、录入、编辑、排版、设计制作出来的。
这些同学是不是很了不起�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项本领呢��——想��那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深入学习一种能对文字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排版、打印并能在文档中插入图形、图片、表格和图表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板书课题——第1课
编写通讯稿�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
教师介绍Word 2003。
1
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
文字处理软件是用于对文字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排版、打印等处理的软件�是电脑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产品之一�是办公自动化的主打软件。
美国微软公司的
Word2003和我国金山公司的Wps2003都是文字处理软件中的著名产品
2. Office2003简介
这套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 point、网页制作软件Front page 和数据库软件Access 以及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等。
在这些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外形一样的按钮�它们的功能和用法基本相同。
(二) 启动Word
1) 教师讲解示范。
①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②依次单击“开始”菜单中的“程序”——“Microsoft office”选项——“Microsoft office Word”选项,启动成功后�弹出Word窗口。
2) 学生练习。
3) 教师介绍Word窗口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4) 学生和同学说一说Word窗口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5) 教师演示P2试一试�学生练习。
(三)
编写通讯稿
1.教师讲解示范。
①单击任务栏右边的输入法按钮。
②在弹出的输入法菜单中选择“搜狗拼音输入法”。
③输入通讯稿内容。
2.学生练习输入通讯稿内容�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
保存通讯稿。
1. 学生自学课本P4。
2. 教师示范保存过程。
3. 学生保存自己的通讯稿�要求以自己的姓名命名�存盘路径�我的电脑
/D盘/四年级/四X班�。
2
(五)
退出Word
1.教师演示。
①方法1�单击“文件”菜单�选择“退出”命令。
②方法2�直接单击“关闭”按钮。
2.学生练习操作。
(六)
作业。
①在Word中编写一篇《自我介绍》�并保存在�我的电脑/D盘/四年级/四X班。
②在Word中编写古诗《咏柳》�并保存在�我的电脑/D盘/四年级/四X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