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新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引言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研究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的重要理论分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从最初的结构理论到后来的行为理论,各种学派的学者对于产业组织理论给予了不同的解读和发展。
本文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
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最早的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强调市场结构对于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和产业绩效。
早期的结构理论主要关注于市场集中度和垄断程度对于市场绩效的影响。
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庞大理论(Bain,1951),该理论将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庞大理论认为,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绩效越好。
这一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基础。
然而,结构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过于简化了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企业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
此外,结构理论没有对企业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忽视了企业内部的决策过程对于市场绩效的影响。
行为理论行为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兴起,它强调企业行为和策略对于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与结构理论相比,行为理论更加关注企业内部的决策过程和外部环境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
坎迪恩和塞尔托 (1990) 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决定竞争力和绩效的关键因素。
此外,沃尔特 (1988) 提出的事务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合作方式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理论的发展使得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关注企业的竞争策略和创新能力。
学者们开始研究企业间的战略互动以及技术创新对市场竞争格局和绩效的影响。
行为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解释。
新兴领域除了结构理论和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新兴领域的研究。
这些新兴领域包括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等。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讲义.pptx
•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 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 体描述和说明。
第二章 理论演变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 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 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 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 市场集中度指标:CRn、集中曲线和赫菲德尔— 希曼指数。
第二章 理论演变
❖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出版了第一部系统 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从而 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 ❖同年,经济学家凯森和法学家特纳又合作出 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 ❖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 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也都作出了重 要贡献。 ❖由于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 的,因此被称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 梅森提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 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 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 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
第二章 理论演变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 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 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 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
第二篇 产 业 组 织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理论演变 企业 市场 竞争
第二章 理 论 演 变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
– 克拉克(J.M.Clark)的“有效竞争理论”
这三种理论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但当 时的产业组织理论还处于萌芽阶段。
•2020/7/9
•3
a、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 演变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思想渊源 1、产业组织的定义 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
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 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
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
端,以便装上圆头。)
•2020/7/9•5Biblioteka b、“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亚当·斯密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 效益,却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填 补这一空缺的是最早将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新 古典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学的先驱马歇尔。
马歇尔在《产业经济学》一书中强调指出,把产业内 部的结构定义为产业组织。
•2020/7/9
•9
罗宾逊和张伯伦为分析产业组织提供了实践模拟基础,从不完 全竞争出发研究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的变异及绩效,从而对市 场结构研究具有开创性,并直接推动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 方向发展,尤其是张伯伦在其上述著作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 论观点,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他本人也因此 被认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在《经济学原理》中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产业向特定 区域集中的利益、大规模生产的利益等现代产业组织 的主要概念和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修改)
(三)界定了“产品差别”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 响
“一般来说产品都是有差别的。这种标准可能 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只要它对购买者 有其重要性,使购买者喜好这种产品而不喜好 那种产品,都可能构成差别的标准”。 张伯伦的“产品差别”有三层含义:一是商品 的品质、包装等产品本身的不同之处;二是产 品销售条件、服务态度的不同之处;三是消费 者“想象”的心理差别。
9
(四)提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
张伯伦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企业进入 和退出市场,集团和非集团企业也可能 在某一点达到均衡。 张伯伦指出,决定一个企业成本收益关 系的基本因素是企业“进入”该产业的 难易程度。
10
(五)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
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端的 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并且考察了不同 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特定产业内的 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相互 关系。 这些分析为以后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梅 森和贝恩,提供了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15
(四)贝恩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要结构(Structure)决定市场行为(Conduct), 场结构(Structure)决定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行为再决定市场绩效(Performance)。 市场行为再决定市场绩效(Performance)。 贝恩十分强调市场结构在产业组织分析中的突 出地位。 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 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四方面的内容。
17
2、市场行为
所谓市场行为,是指产业市场上企业为获得更大的 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动。这 种行动受市场结构的制约,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 并直接影响市场绩效。卖方的基本市场行为可分为 三类: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组织调整行为。
课程资料: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效率主义
★反对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
★反垄断政策 禁止卡特尔行为
反垄断政策的“芝加哥革命”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 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等人在芝加哥学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 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为核心概念,说明高集中度的市
场结构可以与经济效率并存。
• 产业组织理论在长期内未建立起严密系统的理论框 架。
• 20世纪70年代起,产业组织研究进入理论期,理论 模型取代统计分析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博弈 论被引入。
• 20世纪80年代,经验性研究复兴。案例研究最引人 注目。
• 20世纪90年代,全球出现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用武之地。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企业理论深入分析了企业 内部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
•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市场结构和竞争问题成为 新课题。
第五节 现代企业理论
一、古典厂商理论:厂商是一个生产函数 • 厂商是一个将各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组织,是一个
生产函数,其目标是在既定投入水平下使利润最大 化,或给定产出水平下使成本最小化。
第二节 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
斯密对市场机制的描述
•
“马歇尔冲突”
•
张伯伦和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1933)
•
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概念(1940)
•
SCP范式的理论基础
Marshall’s dilemma
竞争
垄断
企业大规模生产 市场占有率提高
规模经济性
单位成本下降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
1、S C P
将其分为两组(CR8大于70%的21个产业 和CR8小于70%的21家产业),发现利润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第四版)习题答案-02讲解
(七)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 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 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 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 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 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 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 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 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 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二章 理论演变
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 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 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 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 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 置效率。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 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第二章 理论演变
(六)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 点,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 (七)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 观点。 (八)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九)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 点有哪些? (十)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有哪些应用价值?
第二章 理论演变
(一)试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所考察的组织与其 他经济理论中组织概念的区别。
第二章 理论演变
2.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 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 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 奥地利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 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 尔首先提出的。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他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 新的生产要素,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 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同产业间的组织形 态以及政府组织等。
•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 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和绝对费用等。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 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 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 包括:价格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排 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卡特尔、暗中默契行为。
❖ 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 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 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前提。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亚当·斯密对竞争机制的描述: • 竞争机制使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参加到促进社 会全体利益的发展中去,通过“看不见的手”的 作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 社会。这里的“看不见的手”,就是由竞争的力 量来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 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 竞争状态,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 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 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 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 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
——施蒂格勒对于哈弗学派的“进入壁垒 ”理论也进行了修改,认为:所谓的进入 壁垒,只是新进入的企业必须承担而市场 中现存的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不存在“ 少数现存企业的共谋、协调行为”产生的 进入壁垒。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外,真正 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传统的 如“产品差别化”等不被看做进入壁垒, 而是实现经济效率性的手段。因此市场中 的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 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坚信唯 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 ,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 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鲍莫尔、帕恩查和 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 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 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哈佛学 派的理想的市场价格以外仍然可以实现, 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 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 进入的完全自由,不存在特别的市场进出 成本,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 场结构也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
主要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 源
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经济理论。 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以贝恩 (Joe S.Bain)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 书为标志,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 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最早萌芽于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生产要素理 论”,奠基于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理 论”,最终体系形成于贝恩等人的系统研 究。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在对哈佛学 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有:施蒂格勒、德姆 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市场 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 业分析中的实用性。 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 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 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 的。只要没有政府的规制,高集中度的产业产生的高 利润率会因为新企业的大量进入或卡特尔协定的破裂 而难以长期为继。因此,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 润率,完全可能是该产业的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而不是哈佛学派认为的存在垄断势力。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
思想渊源— 思想渊源 亚当.斯密古典理论
经济人 “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 (完全)竞争 —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帕累托最优状态 效率与福利均衡 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
* 也是马歇尔新古典理论的观点
起点— 起点 马歇尔的产业组织初探
马歇尔新古典(完全竞争的均衡价格 理论、微观经济理论)之外,探讨: 组织 产业组织 产业的特定区域集 中 大规模生产 规模报酬递增(规 模经济性)等一系列问题 发现了“竞争—规模经济—垄断”矛盾 ——马歇尔冲突(斯拉法冲突)
目标指向性的系统 管理的职能 载体 动静统一
第二篇 产业组织(IO) 产业组织(IO)
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马歇尔的结构观
现 在 普 遍 接 受
产业(市场)内 企业间 竞争(VS 竞争(VS 垄断)的市场关系
交易关系 行为关系 资源占用关系 利益分配关系
第二篇 产业组织(IO) 产业组织(IO)
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市场 标准教科书 竞争模型 微观经济学 企业行为 市场结构与演变 公共政策
我们普遍接受的概念
研究对象(产业组织)+ 研究对象(产业组织)+目的(公共规制政策:有效竞 争、有效配置)
“产业”等基本概念 SCP范式 跨部门经验分析 “集中度-利润率 ”假 说
哈佛学派SCP范式) SCP范式 形成 (哈佛学派SCP范式)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公共规制政策 简化的传统SCP范式——结构主义倾向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科技企业群、我国浙江一带的中小企业集群)
若干典型产业组织形态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共同战略利益 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了一定的战略目标(如 共同拥有市场、合作开发技术、共同使用资源等) ,通过一定的方式(股权方式、契约方式)而结成 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资 源(如技术、资本、人才、信息、时间、空间等) 共享的一种合作机制或组织安排。可分为:股权式 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
业上企业之间的垂直关系或水平关系,主要表现
为互补性的合作。上述两方面构成完整的产业组 织关系。
3721汽车整车制造业
(上海大众、上海通用、
3725汽车零部
奇瑞汽车、东风雪铁龙、
件及配件制造业
广州本田、北京现代、
海南马自达)
若干典型产业组织形态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资本纽带连结为主,以产品、技术、契约等 多种纽带为辅的,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团结协作组成的,具有多 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具有统一发 展、经营的战略和目标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领导型”企业网络组织包括:
“分包制”企业网络(供应链体系) 虚拟企业网络(耐克、可口可乐) 连锁经营企业网络(核心是特许权的转让,如沃尔玛) 贸易商社企业网络
“平行性”企业网络组织包括:
联合经营网络(如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的联合经营;微软与英 特尔的联合经营,互相将对方的产品作为推荐或默认的匹配产品)
美国等一些大农业国家, 由于农业土地幅员辽阔, 选择了农工商综合体、合同制、合作社三者并存 的产业化组织模式。美国法制比较健全, 农场主和 企业之间所签订的合同能够有效执行, 所以在美国 合同制的组织模式也能普遍得到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指的是经济学中研究市场结构、竞争形式和企业行为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早期主要关注市场垄断和反垄断政策,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演进,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分支和应用。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理论框架、现实应用及未来展望。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革命性进展阶段和当代阶段。
早期阶段:产业组织理论从1920年代起开始形成,主要关注于垄断市场和反垄断政策。
代表人物有E. Chamberlin和J. Bain,他们提出了竞争垄断模型和结构竞争模型等理论框架。
中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中期阶段。
此时,理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们开始思考更加复杂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代表人物有J. Robinson和P. Sweezy 等,他们提出了限制竞争性市场模型和价格领导型垄断市场模型等理论框架。
革命性进展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革命性进展阶段。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非价格竞争和企业内部组织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M. Porter、O. Williamson等,他们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和事务成本理论等新的理论框架。
当代阶段:产业组织理论的当代阶段旨在发展更加综合和动态的理论框架,关注于市场演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等方面。
代表人物有J. Tirole、M. Armstrong等。
二、核心理论框架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理论框架包括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三个方面。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成本、竞争局势等。
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主要包括定价策略、生产策略、广告策略等。
市场效率:市场效率是指市场资源分配的效率。
效率高低取决于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低效率可能会导致经济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精品PPT课件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 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 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提出了 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否认了要么垄断, 要么竞争这种极端又相互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 们生活的现实生活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 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1、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 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 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 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手段。 但是克拉克没有解决有效竞争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后 来,许多产业组织者对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条件进行了 比较深入研究。
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 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 资源配置效率,利率水平,消费规模等等。
2.结构定义:
SCP根据所依据: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 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 马歇尔以来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 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 学认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给出 最优解决的组织形式,它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 理的配置。自由竞争的力量来自于自发决定的价 格体系。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 用,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 社会,由于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人、财、物等 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 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 不断地从经济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 高的生产者转移。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资源 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 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第四版)习题答案-02
第二章 理论演变
(六)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 析重点,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
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 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 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 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在这里,结构、 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 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 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 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 市场结构。
第二章 理论演变
2.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 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 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 奥地利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 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
3.在政策主张上提出以完全的自由市场来获得充 分的竞争,完全否定反垄断和规制政策,这使得该 学派理论的适用性有较大的局限性,但其在产业组 织理论中注重人类行为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不完全 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看作分散的知识、信息 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这些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 理 论 演 变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理论演变
思考题
(一)试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所考察的组织与其他经 济理论中组织概念的区别。 (二)如何理解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 进步的最大动因? (三)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四)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五)何谓“有效竞争”?它有哪些判断标准?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的理论演变
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 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 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 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 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P36
(三)政策主张
产业组织政策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 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 占采取规制政策.
2.市场行为 1)市场行为:P35 2)市场行为具体包括:P35 3.市场绩效 1)市场绩效:P35 2)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P35 在这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 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 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 行的经济绩效。
4.产业组织政策 1)产业组织政策: 2)一类是促进竞争政策 另一类是政府直接规制政策 (二)“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三、产业组织理论最终形成于贝恩 的系统研究
(一)贝恩对一些学者产业组织理论的借 鉴 1.伯尔和明斯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 1)借鉴经济力集中形成贝恩的市场集中理 论 2)借鉴两权分离理论,提出衡量市场绩效 的X非效率理论 3)借鉴了明斯、卡莱基的垄断指标的探索 贝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利润率作为测量 垄断度指标的尺度,使垄断度指标成为推 测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 3.克拉克“有效竞争”概念提出和对其度量 标准的研究,催育了贝恩产业组织理论体 系的形成 1)借鉴了克拉克有效竞争的概念
1.以分析纯粹竞争为出发点,否定了纯粹竞争 存在的条件,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 2.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及与之相关 的厂商企业的关系问题。
3.界定了“产品差别”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 的影响。 4.提出并讨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 题。 5.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具体分类和分 析。 这些分析为以后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梅森和 贝恩,提供了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主讲人:唐志红
•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价格理论为基础,通 过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产业内部企 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 矛盾的具体考察分析,着力探讨这种产 业组织状况及其变动对产业内资源配置 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 序和经济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途 径。
为什么关心产业组织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 1,张伯伦和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 (1933) • 2,贝恩的《产业组织》(1959) • 3,斯蒂格勒的《产业组织》(1968)
1,张伯伦和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
• 提出了市场结构的概念和分类,强调了产品差 别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考察了不同产业的结构、 产出、价格、利润和效率。 • 他们的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 样一种极端和相互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 存的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 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 哈佛学派强调垄断力量与市场结构的正相关关系, 认为影响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是市场集中、产品差 别和进入障碍。。 • 1959年,贝恩的代表作《产业组织》的出版,标志 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结构——行为——绩效
• 所谓的结构是指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而市场结构则 通常被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 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 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等。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是用 来描述在某一特定市场或产业中经营的厂商所面临的环境。 • 所谓行为是指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 财务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 • 所谓的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 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 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了社会的经济福利,是 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总体分析见下图。 • 在SCP分析框架中,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集中度和作为市场 绩效标准之一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 以SCP为指导思想制定的产业组织政策强调的是控制市场结构, 坚决反对垄断,禁止可能导向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如横 向合并等。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1,亚当· 斯密“看不见的手”
•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 本,没有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2,马歇尔冲突
• 企业组织是为了提高下率而追求大规模 生产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但企业规模 的扩大又会导致垄断的产生,而垄断是 资源低次序配置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 规模经济和竞争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 马歇尔冲突在实质上反映了竞争引起集 中,集中引起垄断的趋势,以及这个趋 势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五、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
• 1,两者研究的背景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是西方产 业组织理论把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既定的前提,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则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持批判态度。 • 2,两者都承认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 3,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进行总结、 解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重应用性、解释性,而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的价值理论,不 强调局部的应用性、解释性。 • 4,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动态分析、辨证 分析、历史分析以及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都可以 完全应用于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之中。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 • • • •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四、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五、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产 业组织理论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 1,组织
• 2,产业组织
1,组织
• (1)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 以编制。 • (2)指形成的形式 • (3)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 1,张伯伦和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 (1933) • 2,贝恩的《产业组织》(1959) • 3,斯蒂格勒的《产业组织》(1968)
第二讲 产业组织(一理论演变)
哈 佛 学 派 的 主 要 观 点
不良的市场绩效(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不良的市场行为(垄断行为)
不良的市场结构(垄断)
哈佛学派在政策上倾向于由政府干预来改变 不良的市场绩效 从形成和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入手
贝恩最大贡献提出了SCP分析范式 市场结构S
• 对市场内竞争 程度和价格产 生重要影响的 因素分析 • 市场集中度 • 进入(退出) 障碍 • 产品差别程度 完全竞争
基本完成于1960S,并在 以后产生深刻影响
结构主义学派 哈佛学派 芝加哥学派
效率主义学派
传统产业组织 理论(TIO) 产业 组织 理论
新产业组织 行为主义学派 理论(NIO)
1970S以后开始出现
1926年,剑桥大学斯拉法P. Sraffa 《竞争条件下的 收益规律》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Chamberlin 《垄 断竞争理论》 1933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琼罗宾逊夫人 J. Robinson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即有利于竞争,又有利 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0.28)。 贝恩. 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经济季刊,1951年8月。
20世纪60年代以后,SCP范式遭到批评:
之二: 过于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 无法解释企业之间的策略性行为。 将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 两极之间进行分析。 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及其改善程度 的判定标准。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市场的作用 垄断和集中度 大企业与生产效率 政府的作用 SCP的逻辑关系
两派之争的背景:
20世纪50至60年代,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要求
?了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 SCP 框架的基本内容,了解产业组织理论的 芝加哥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 掌握马歇尔困境、沉没成本、完全可竞争市 场等基本的概念。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的定义
? 组织
?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如作为企业 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某项工程建设或某项活动的组织 等。在这里,组织通常是作动词用;
第二篇 产业组织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第二章 理论演变
?产业组织理论(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主要分析产业内部企业与企业 之间的竞争和垄断关系,是产业经济学的 重 要组成部分。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合作研究开发协议:这是企业之间契约式战略联盟最主要 的一种形式。
?定牌生产 ?特许经营 ?价格同盟:如最低限价或限产保价等。 ?战略外包协议 ?供应链:就是按产品的价值链把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
连成一个战略联盟体,共同参与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 的较为流行的联盟形式。制造业企业之间普遍运用。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竞争机制与 市场秩序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 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 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 强制而得到贯彻。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 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 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横向型企业集团:为了形成一定的垄断规模,有生产同 一产品或相近产品的企业组成。
?纵向型企业集团:由在生产上或销售上存在业务职能联 系的企业组成。
?混合型企业集团:通过向多角化经营发展,由生产上或 业务上彼此关联性不强甚至根本没有生产业务联系的企 业组成。
产业经济学
若干典型产业组织形态
? 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组织安排。 在本质上是成员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竞争型的准市场组织。 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领导型”企业网络组织和“平行性” 企业网络组织。前者企业的性质较突出,后者具有更多的市 场性质。
之间的竞争或合作的关系结构。具体而言,包括 两个方面: 一是产品价值链的相同节点上企业之
间的关系。 它是同一市场或行业上企业之间的水 平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 二是产品价值链不同
节点上的企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非同一市场或行
业上企业之间的垂直关系或水平关系,主要表现
为互补性的合作。上述两方面构成完整的产业组 织关系。
?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 家庭、军队和国家政权等等;
?指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产业组织(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即同一产业 (市场)内企业间 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 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 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 “领导型”企业网络组织包括:
? “分包制”企业网络(供应链体系) ? 虚拟企业网络(耐克、可口可乐) ? 连锁经营企业网络(核心是特许权的转让,如沃尔玛) ? 贸易商社企业网络
? “平行性”企业网络组织包括:
? 联合经营网络(如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的联合经营;微软与英 特尔的联合经营,互相将对方的产品作为推荐或默认的匹配产品)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考察的是 同一产业的企业,即处于同一 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 。这里所指的商 品同一性 ,主要指企业之间或同一企业生产的商 品的主要性能必须基本相同,商品之间具有高度 的替代关系。由此可见,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 通常是指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狭义的产 业或市场。
? 专业服务网络 ? 企业集群网络(如意大利的普拉托毛纺企业集群、美国的“硅谷”
高科技企业群、我国浙江一带的中小企业集群)
产业经济学
若干典型产组织形态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共同战略利益 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了一定的战略目标(如 共同拥有市场、合作开发技术、共同使用资源等), 通过一定的方式(股权方式、契约方式)而结成的 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资源 (如技术、资本、人才、信息、时间、空间等)共 享的一种合作机制或组织安排。可分为:股权式战 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
?美国等一些大农业国家 , 由于农业土地幅员辽阔 , 选择了农工商综合体、合同制、合作社三者并存 的产业化组织模式。美国法制比较健全 , 农场主和 企业之间所签订的合同能够有效执行 , 所以在美国 合同制的组织模式也能普遍得到发展。
?日本和韩国由于普遍是小规模经营 , 因此这两个国 家选择更能吸纳本国农民的农协为主要农业产业 化组织模式 , 从产前的购买到产后的销售 , 没有农 协几乎什么也办不成。
? 这个定义存在不足:它只研究同一市场上企业之 间的市场关系,而 没有研究处于不同市场或行业 但存在紧密联系的企业间的关系 ,如上下游企业 之间的合作或竞争关系。而这种关系对经济绩效 的影响也十分重大。这不能不是一个缺陷。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概念的拓展
? 借助产品价值链这一工具,产业组织是指处于某 一特定产品价值链的相同或不同的节点上的企业
?股权式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置 换股权而相互持股,或通过股权投资新建、收购另 外一个企业,联盟各方拥有该企业部分股权而结成 的股权式战略联盟。
产业经济学
若干典型产业组织形态
?契约式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协议 安排,是一种纯粹的联盟形式。包括
?技术交流协议:如通用电气通过许可协议的方式,使用授 许方的技术设备为几大城市提供电力服务。
3721汽车整车制造业
(上海大众、上海通用、
3725汽车零部
奇瑞汽车、东风雪铁龙、
件及配件制造业
广州本田、北京现代、
海南马自达)
产业经济学
若干典型产业组织形态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资本纽带连结为主,以产品、技术、契约等多 种纽带为辅的,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为 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团结协作组成的,具有多层 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具有统一发展、 经营的战略和目标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