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百科全书》

合集下载

中医药科普书籍

中医药科普书籍

中医药科普书籍
以下是一些中医药科普书籍的推荐:
1. 《中医药百科全书》:该书是一本综合性的中医药科普书籍,涵盖了中医理论、方剂、诊疗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适合初学者阅读。

2. 《常见中医药》:该书介绍了常见的中药材、方剂和中医诊疗方法,适合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

3. 《中国中药大词典》:该书介绍了中药饮片的性味、功效、配伍等详细信息,适合对中药材有较深了解的人士。

4. 《中医基础理论概论》: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理论、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学习。

5. 《中医养生百问百答》:该书以问题解答的形式,介绍了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适合普通读者了解中医养生知识。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中医药科普书籍的示例,并不代表全部。

在选择阅读之前,建议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取适合自己的书籍。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亮点、特点及发展切入点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亮点、特点及发展切入点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亮点、特点及发展切入点范紫云
【期刊名称】《传媒》
【年(卷),期】2024()7
【摘要】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这一新时代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主体建设基本完成。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内容丰富、承载量大,传播迅速、实时更新快,纸网同步互动、优势互补,使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相关知识。

随着它的出版上线,我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进入“后三版”时代。

如何守正创新,推动中国大百科事业再上新台阶,是新时代赋予大百科人的必答题。

就当下来看,笔者认为运维应用、资金来源、人才队伍、内容开发等将是“后三版”时代面临的四大难题,需要下功夫、花气力予以探讨解决。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范紫云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提高纺纱市场竞争力重要举措:发展“精、特、新”纱线——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呈现3个特点6个亮点
2.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兼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
3.试论《中图法》第三版中医药类目
修改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4.新时代中国百科全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建设为例5.信息咨询业首都经济发展新亮点——北京信息咨询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宝级古籍

国宝级古籍

国宝级古籍一、《黄帝内经》——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概述:《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它成编於战国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评价:《黄帝内经》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是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说”、“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二、《难经》——中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及最早的问答医学著作概述:《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之一。

成书约为战国时期,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难经》是在《素问》、《灵枢》基础上提出八十一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然后归纳成书。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

全书共八十一难,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

评价: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中医百科全书

中医百科全书

中医百科全书古代的百科全书,千年中医传承《中医药馆》第⼋期2018-07-27 09:53:26中医书籍中具有⾥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都对古代乃⾄现代中医都有着巨⼤的指导作⽤与研究价值。

(部分中医教材把《黄帝内经》、《伤寒论》、《⾦匮要略》、《温病条辨》当作四⼤经典。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传说是黄帝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医学理论典籍,也是第⼀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养⼼、养性、养⽣的千年圣典,也是⼀本蕴含中国⽣命哲学源头的⼤百科全书。

让西⽅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惊讶不已的是,他们刚刚兴起的如医学地理学、医学⼼理学、⽓象医学等先进学科,在这部2500 年前的医学圣典中已有了极为完善的表述。

可见,《内经》具有永恒的现实意义和实⽤价值,应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

《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素问》多论“医道”,《灵枢》多讲“医术”,⼆者相得益彰。

书中阐述了对脏腑、经络、⽓⾎、疾病诊断、治疗、养⽣的认识,再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时主张养⽣、摄⽣、益寿、延年。

形成了后世⽼百姓认识到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中医学。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活⽔平的提⾼,⼈们对养⽣⽅⾯知识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要想解除这些困扰,确保⼈体的健康,离开伏羲、神农、黄帝三位圣⼈的医学理论是不可能的。

但是,由于⽂字古奥,专业术语众多,⼈们很容易与《内经》这样的宝典擦肩⽽过。

在我们中国,⼏乎每个学中医的都会被要求读《内经》,很多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医时,也会被告知,⼀定要好好读《内经》。

《内经》不仅是⼀部医学名着,其中不少记载还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学派主张和其他⾃然学科的成就,这些内容⼜与医学相互渗透,深刻地影响着医学,遂使该书成为⼀部以医学为主⽽涉及多学科的巨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是一部包含了广泛知识领域的汉语双语百
科全书。

此索引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主题分类,涵盖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科技、医学、农业、体育等各个方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中哲学类的内容包括了各个哲学流派及其
思想体系,哲学史、哲学方法、哲学经典等方面的知识。

宗教类的内
容包括了世界各大宗教及其教义、历史、仪式、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类的内容则包括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重要事件、人物等方
面的知识。

地理类的内容则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


济类的内容包括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治类的内容则包括了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公共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法律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国家法律、法制史、法律教育、法律实务等
方面的知识。

文学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不同文学流派及其作品、文学
批评、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艺术类的内容则包括了视觉艺术、音乐
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科技类的内容则包括了物
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医学类的内容主要包
括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农业类的内容则包
括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体育类的内容则包
括了各种体育运动、健身保健、体育竞赛等方面的知识。

总之,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是一部资料丰富、涵盖广泛的百科
全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权威的知识参考。

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一、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有文明开始的这段时间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从夏朝算起有四千多年,从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经过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时期。

其中,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秦汉和三国时期合称为秦汉时期。

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指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等方面。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拥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各种民俗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三、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中国特有的哲学体系。

它包括先秦诸子百家、道家、儒家、佛家等思想流派。

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以德治国,以仁爱待人。

道家思想则强调自然与人的关系,主张无为而治。

四、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它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古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现代文学则以小说、散文、诗歌等为主。

中国文学中有很多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五、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强调意境和气韵生动;书法则是中国特有的文字艺术,强调笔法、结构和章法;音乐和舞蹈则多以民间音乐和舞蹈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六、中国科学中国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

在社会科学方面,中国的历史学、哲学、文学等领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成果。

七、中国工程技术中国工程技术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等多个领域。

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如长城、故宫等都是世界级的工程;水利方面则有都江堰等古代水利工程;交通方面则有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代的高铁技术等。

八、中国医学中国医学包括中医和中药两个方面。

中医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谐,以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为主;中药则以草药为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疗效。

中医学生必读的20本书

中医学生必读的20本书

中医智库推荐的20本中医必读医籍很多学中医的人都在问如何学好中医,其实学中医没有什么诀窍,有句话最适合学中医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医智库集合中医科学院权威专家和千余名中医人士,经过精心筛选,向中医学生推荐20本中医必读古籍。

掌握这20本书籍便能为学习中医的理论打好基础,同时更是打开中医之门的一把宝贵钥匙。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网友评论:仲景先师的毕生巨著,它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中国大百科全书故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故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故事中国大百科全书,那可是一座知识的大宝库,里面藏着数不清的故事呢。

我记得有一回,我对历史上的朝代更替特别感兴趣。

我就一头扎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里找答案。

那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古玩店里寻宝。

我先翻到了夏朝的部分,夏朝啊,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看着那些文字描述,就仿佛看到了古老的部落首领带着族人在黄河边耕种、狩猎。

他们穿着简单的粗布衣裳,用着最原始的工具,一点点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在沙堆里用小铲子、小桶搭建城堡一样,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再看春秋战国时期,那真是个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

诸侯们就像一群争着要当班长的孩子,都想让自己的地盘最大,自己的国家最强。

诸子百家呢,就像一群各有绝技的武林高手,儒家在那讲仁义道德,就像一个温和的长者,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要守规矩、懂礼貌;法家可就严厉多了,像是一个严厉的教官,拿着戒尺说要依法治国,谁不听话就打谁的手心;道家就潇洒了,像个隐士,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太强求。

我在百科全书里看着这些描述,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林大会,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

说到唐朝,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我在百科全书里看到关于唐朝的记载,就像走进了一个盛大的集市。

长安城里,大街小巷都是热闹非凡的景象。

外国的使者、商人、学者都来到这里。

唐诗就像这个集市里最美的歌声。

李白的诗像那自由奔放的骏马,“飞流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气势,就像骏马奔腾在辽阔的草原上。

杜甫的诗就像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中医,他把社会的病症都看在眼里,写在诗里,希望能给这个国家开个良方。

还有那神秘的敦煌文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里也有详细的描述。

敦煌壁画就像一本巨大的、彩色的故事书。

那些飞天仙女的画像,好像随时都会从墙上飞下来,带着你飞到那遥远的古代。

那些佛像,庄严肃穆,让人看了就心生敬畏。

我每次看百科全书里关于敦煌的内容,就感觉自己像一个探险家,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洞窟,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待解的谜题。

《医部全录》——我国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

《医部全录》——我国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

《医部全录》——我国最⼤的⼀部医学类书你见过蜜蜂采蜜吗?它从⼀朵⼜⼀朵的花中采撷花粉,经过⾃⼰的加⼯,酿成营养丰富,甜美⽆⽐的蜂蜜。

我们研究⼀种学问,往往也希望能象酿蜜⼀样,从众多资料中吸取有⽤的东西,经过加⼯,提炼成象蜂蜜⼀样有价值的精华。

陈梦富搜集了18世纪以前的全部医学⽂献,主编了《医部全录》这部我围最⼤的医学类书。

这部书在公元1723年出版。

《医部全录》是我国规模巨⼤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的⼀个组成部分,所以它的全名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简称《医部全录》。

我国清代陈梦富主编的《医部全录》,就是这样⼀种性质的书。

我们如果想查找医学中某⼀类的资料,⽽⼿头⼜没有很多古代医书,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医部全录》中按类拽出许多⾃⼰需要的资料。

那是多么⽅便呀!陈梦富,福建闽候⼈,在康熙年间中了进⼠,以后被授予编修等职。

因为他性情直爽,⼜忠⼼耿直,得罪了⼀些⼈,所以被诬告⽽⼊狱,吃了⼗年官司,才被释放回家。

他⾃以为太平⽆事了,谁知到雍正初⼜被莫名其妙地捉了去,最后死在牢狱中。

在他⾃由在外的时候,搜集了18世纪以前的全部医学⽂献,主编了《医部全录》这部我围最⼤的医学类书。

这部书在公元1723年出版。

《医部全录》是我国规模巨⼤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的⼀个组成部分,所以它的全名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简称《医部全录》。

《医部全录》辑录了⾃《内经》到清初的医学⽂献120余种,分类编纂,并标明出处。

内容有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医学艺⽂、医学记事、医学家传略等。

全书叙述较为系统,内容⼗分丰富。

书中按时代先后罗列各家叙述,可谓兼收并蓄,毫⽆偏见。

全书共有520卷。

建国后,⼈民卫⽣出版社为了读者⽅便起见,将卷帙浩繁的《医部全录》520卷分为⼋⼤部分出版。

现将部分内容作⼀概括的介绍。

第⼀部分:医经注释。

因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字古奥,意深义远,如果没有注释就很难读懂,所以《医部全录》主要收集了《素问》、《灵枢》、《难经》三部医学经典著作的注释,可以给⼈们学习这些医学经典著作时参考。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条目编写体例(2012年6月版)学术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工作委员会2012年6月目录1 总体设计 (2)2 条目 (2)3 条目分类目录 (3)4 条目标题 (4)5 汉语拼音 (6)6 条目释文 (4)7 条目分类释文提纲 (6)8 层次标题 (9)9 外文 (10)10 引文 (11)11 时间 (11)12 地名 (11)13 名词、术语 (12)14 数字用法 (13)15 量和单位 (14)16 公式 (15)17 标点符号 (16)18 插图 (17)19 表格 (19)20 文内参见 (19)21 索引 (20)22 参考文献 (21)23 附录 (22)24 书写格式 (22)25 著作权 (23)1 总体设计1.1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是系统、概要地介绍现代医药卫生领域知识和中国传统医药卫生领域知识的大型专业百科全书。

内容以全、准、精、新为原则。

1.2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各卷的读者主要为:①非本专业的医药卫生工作者,能基本读懂,满足其了解本专业基本知识的要求;②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普通读者,能够部分读懂,对其所关心的问题有所了解。

1.3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首先编纂、出版纸质版,条件具备时再编辑、制作光盘版、网络版。

1.4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纸质版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中医药学、药学6类144卷(含索引6卷),1.2亿字。

1.5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纸质版为大16开精装本,三栏排印,全彩色印刷。

1.6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大、中、小条目结合,以中、小条目为主。

1.7 适当照顾各卷、各分支学科字数和图数的均衡,力争文图并茂。

2 条目2.1 条目是百科全书正文的基本检索单元。

拟设置的条目必须具备可检索性。

2.2 一个条目介绍一个独立的知识主题,就此主题做完整的陈述。

独立的知识主题不被不合理地拆分。

例如,某疾病的流行、病因、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一般不应分别设条;某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类、生理功能不应分别设条。

中医文化决赛题库(最新 含答案)

中医文化决赛题库(最新 含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40道)1.《伤寒杂病论》是谁的著作(A)A.张仲景B.扁鹊C.华佗D.孙思邈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B)A.《新修本草》B.《神农本草经》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D.《本草纲目》3。

我国第一部药典是(B)A.《新修本草》B.《神农本草经》C.《证类本草》D.《大辞典》4.四气是如何总结出来的(D)A.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B.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C.是机体反映的结果总结出来的D.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映概括出来的5.五味是指药物的(C)A.五种作用B.部分味道C.最基本滋味D.全部味道6.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

此因:(A)A 恐则气下B 悲则气消C惊则气乱 D喜则气缓7.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A朱丹溪 B吴鞠通C吴又可 D刘完素8.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C)A营气 B卫气C宗气 D元气9.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D)A汗B尿C粪D呕吐物10.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C)A阴中之阴 B阴中之阳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11.“肝火犯肺”是属于:(D)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 D相侮12.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C)A心神不足 B髓海空虚C肝失疏泄 D肝升太过1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C)A 肾阴虚而肝阳亢 B肾阴虚而相火动C肾阴虚而心火旺D心阴虚而心阳亢14.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D)A皮肤B孔窍C肌肉D关节15.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D)A 风邪B暑邪C燥邪D火邪16.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D)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1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C)A.实寒证B.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18.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木克土B.火生土C.金生水D.水克木19.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D)A.心B.肝C.脾D.肾20.脾之华在:(B)A.毛B.唇C.发D.面21.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D)A.肺与心B.肺与肝C.脾与肺D.肺与肾22.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C)A.脾B.小肠C.胃D.大肠23.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D)A.饮食B.六淫C.七情D.瘀血24.“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B)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标25.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D)A.肾B.肝C.肺D.脾26.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D)A.贲门B.阑门C.魄门D.幽门27.《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A)A.肾B.脾C.肺D.膀胱28.“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B)A.反治B.正治C.治标D.标本兼顾29. 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D)A.刘完素B.朱丹溪C.李东D.张景岳30.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D)A、五十二病方B、雷公炮炙论C、黄帝内经D、本草纲目31.人身体里有多少条经络(B)A.6条B.12条C.18条D.24条32.中医学的邪气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A)A.外在环境B.饮食习惯C.遗传疾病D.气候变化33.中医治疗原则中最为重要的是(B)A.药物治疗B.辩证论治C.食疗调养D.针灸疗法34.四季养生的方法是(B)A.春秋养阳B.春夏养阳C.春冬养阳D.夏秋养阳35.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辩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C)A.朱丹溪B.刘完素C.吴鞠通D.吴又可36.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是(B)A.阴阳对立B.阴平阳秘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37.以下食物属热性的是(D)A.猪肉B.白菜C.螃蟹D.韭菜38.以简,便,廉,效为显著特点的方书是(B)A.《五十二病方》B.《肘后备急方》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伤寒明理论》3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C)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阳中之阳40.下列哪项不属于汤剂的优点(C)A.药效发挥快B.便于加减药量C.便于服用与携带D.易于吸收二、选择题(多选)(20道)1.以下哪些说法正确(ABC)A.肝者,将军之官B.肝藏血,血舍魂C.诸风掉眩,皆属于肝D.肝主身之血脉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BCD)A.主宰水液代谢B.闭藏先天之精C.受五脏之精而藏之D.主纳气3. 气在局部因阻碍而不通,下列对该情况的描述错误的是(ABD)A.气结B.气郁C.气滞D.气闭4. 气机失调包括(ACD)A.气滞B.气虚C.气脱D.气闭5.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有(AB)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脏腑之精D.生殖之精6.人体之气的生成充足与哪些脏腑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BCD)A.心B.脾C.肺D.肾7.与血液正常运行相关的脏腑有(ABC)A.心B.脾C.肺D.肾8.与津液的输布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CD)A.肝B.心C.脾D.肺9.神的物质基础有(ABCD)A.精B.气C.血D.津液10.相对而言,属于阴的基本物质有(BCD)A.气B.血C.津D.精11.体制的构成包括(ACD)A.形态结构的差异性B生活条件的差异性C心理特征的差异性D生理功能的差异性12.下列哪些医学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ABCD)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1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是(AC)A.整体观念B.辩证观念C.辨证论治D.治病求本14.下列医家属于宋金元时期的有(ABC)A.陈言B.刘完素C.张元素D.张介宾15.明清时代的医学家有(AC)A.李中梓B.李东桓C.王清任D.陈无择16.中医“证”的内容包括(ABCD)A.病因B.病位C.病性D.邪正关系17.在自然界,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ABD)A.升B.降C.出D.聚18.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AC)A.辛味B.酸味C.甘味D.苦味19.五脏分阴阳,在五脏中属阴的是(CD)A.心B.肺C.脾D.肝20.自然界中,阳主(AC)A.化气B.成型C.生长D.贮藏三.填空题(20道)1.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为:《神农本草经》2.五脏中以升为建的脏是:脾3.“水谷之海”指的内脏器官是:胃4.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是:暑气5.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滑)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回答下列6-12题:6.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肝7.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肺8.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心9.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脾10.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前半夜11.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下午12.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后半夜13.造成行痹的主要邪气是:风邪14.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由(元气)所派生15.五官之中属五行之水的是:耳16.“骨之余”是指身体的哪个结构:齿17.“胃之关”指的是身体的哪个脏器:肾18.与呼吸联系最紧密的两脏是:肺与肾19.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0.(淤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四.简答题(20道)1.金元四大家分别是谁?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2.请说出金元四大家分别对应的派别。

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

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

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同学你好!本堂课我来为大家介绍《本草纲目》中药的来源以植物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上也以植物药材最为普遍,所以历来把药学称为“本草学”。

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逐渐改为“中药学”。

中药学主要阐述中药的来源、加工、性质、主治及运用中药的方法和理论等,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

我国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争取生存和防治疾病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了极其丰富的医药知识。

大约二千年左右,以《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的出现为标志,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在《黄帝内经》中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有关中药的理论,以及如何应用中药的原则、大法。

《神农本草经》则具体介绍了365味中药的性味、功效和主治病证。

历代医家对药物的种类和内容不断充实、增加。

比较著名的著作有: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

明代《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汇集了我国古代药学成就之大成,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书考八百余家,岁历卅稔”)。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qi 第二声)洲。

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父亲李言文,曾做过“太医吏目”,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

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00余幅精美的插图。

此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中医药学的高度发展,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丰硕的成果。

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

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

其中矿物药又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4部。

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

中医书籍大全

中医书籍大全

中医书籍大全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积淀深厚。

中医书籍作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医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中医书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黄帝内经》是中医领域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宝典。

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诊断、治疗等内容,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部中医临床经典,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成为了中医临床的重要指导。

书中详细叙述了伤寒病及其他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对后世中医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撰的一部中医药学经典,被誉为中医药学的百科全书。

该书系统地收集了中国古代的药物知识,对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成为了中医药学的重要参考书。

《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的经典之一,由华佗所著。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针灸的理论、技法、穴位、治疗等内容,对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外科正宗》是古代中医外科学的重要著作,由朱震亨所著。

该书详细描述了外科手术的操作方法、创伤处理、疾病诊治等内容,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上述几部经典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医书籍,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它们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中医学习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中医书籍作为中医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医学的理论、临床经验和医学智慧,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中医书籍,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四大名著(第一卷)

中医四大名著(第一卷)

0 5
第26章八 正神明论篇 第二十六
第28章通评虚 1
实论篇第二十 八
第29章太阴阳 2
明论篇第二十 九
3 第30章阳明脉
解篇第三十
4 第31章热论篇
第三十一
5 第32章刺热篇
第三十二
第33章评热 病论篇第三
十三
第34章逆调 论篇第三十 四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四大名著(第一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中医四大名著(第一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著作
治疗
人体 气
形志篇
脏象
太阴
中医
内容
经络 别论
秘典
四大名著
虚实
五脏
邪论
异法
宝命
气论
内容摘要
本著作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 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文献可考证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 作,所以被称为医之始祖。内容丰富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作者介绍
这是《中医四大名著(第一卷)》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6章阴阳离合 1
论篇第六
第7章阴阳别论 2
篇Hale Waihona Puke 七3 第8章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4 第9章脏象论篇
第九
5 第10章五脏生
成篇第十
第11章五脏别 1
论篇第十一
第12章异法方 2

中医药文献检索---精品管理资料

中医药文献检索---精品管理资料

中医药文献检索绪论一、本学科出现的学科背景1、科技文献激增知识爆炸信息危机2、中医药方面文献分布日益分散各学科相互渗透新兴学科3、藏与用的矛盾载体类型文献检索――指从众多的文献中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献或某一问题的答案。

目的:获得情报二、中医药文献检索的意义1、促进文献资源的开发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需要文献信息检索技能这把金钥匙2、提高科研效率1988年国家科委明文规定,所有科研项目在立题审查和成果鉴定时,必须有情报部门出具该项目的检索查新报告。

反映该项目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可行性。

3、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4、信息意识的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三、学习方法课堂讲授+检索实习+上机实践第一章中医药文献概论一、文献概述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

知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情报:知识经传递而起作用的部分.文献: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的载体.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构成文献必须具备四个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方式、出版形式。

载体:甲骨文的龟甲,竹木片,纸张,磁带,胶卷,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记录方式:手写,印刷,机录,光感等。

出版形式:图书、期刊、专利说明书等.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二、中医药文献的演变历史中医药文献:知识范畴属于中医药学领域的文献中医古籍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医现代文献中医药古籍:以抄写和雕版印刷为主要记录手段而形成的医药文献. 1. 秦汉三国以前《黄帝内经》引用古代医书21 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3000多年历史 两汉,竹简、帛书广泛使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2.两晋、隋唐时期⑴开始有组织的编撰医书公元610年 隋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公元657年 唐太医署医官苏敬《新修本草》 ⑵出现综合性著作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⑶涌现不少专科著作晋代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唐代 昝殷 《经效产宝》 隋唐 《颅卤经》3.宋金元时期印刷术金元四大家:寒凉派 刘完素 火热论《素问玄机原病式》 攻下派 张从正 攻邪论《儒门事亲》 补土派 李杲 脾胃论 《脾胃论》文献记录记录情报知识 事物 信息 产生 大脑加工 传递利用传递利用滋阴派朱震亨相火论《格致余论》4.明清时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三、中医古籍著述类型:1、中医专著专著:对某一方面加以研究论述的专门著作。

风热和风寒感冒怎么区分

风热和风寒感冒怎么区分

风热和风寒感冒怎么区分。

参考《中医大百科全书》中所述,"时行感冒"就是西医学所称的流行性感冒,为感受时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时行感冒因所感病邪不同,可分为风热、风寒、暑湿等类型,主要根据恶寒、发热的程度,渴与不渴,咽喉红肿疼痛与否,以及舌苔、脉象等不同情况加以辨别。

时行感冒的治疗以解表疏邪为原则,或兼以清热解毒,涤暑袪湿,具体用药应随证而异,证型如下:1.风寒束表,邪郁卫分。

证见发热,恶寒较重,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多喷嚏,稍有咳嗽,无痰,苔薄白,脉浮紧。

治宜辛温解表,常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肺,邪在卫分。

证见发热较重,稍有恶寒,有汗不多,头痛,咳嗽,痰少而黏稠,或咽喉肿痛,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加减。

3.暑湿在表。

证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四肢困倦或疼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泛恶,小便黄或大便泄泻,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暑化湿解表,常用新加香薷饮加减。

感冒初起:*喝葱白汤(葱白3-4段+2-3片生姜),可加点小儿专用蜂蜜。

*用姜末炒干,睡前包在脚心,可通鼻塞*喝“健儿清解液”(如有腹泻就停喝)*泰瑞宁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小儿金丹片(中药)*王氏保赤丸*樋屋奇应丸<日本>*小儿感冒解毒灵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小儿速效感冒冲剂*板蓝根*库克风寒感冒:*保婴丹<香港余仁生>*小儿感冒茶*小柴胡*清宣止咳颗粒轻微感冒(打喷嚏流清涕):*小儿宝泰康*小儿金丹片重症或病毒性感冒:*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艾畅滴剂<强生>感冒带咳嗽:*七厘散咳嗽:*双黄连+川贝煮梨(喝水吃梨)――适用于肺热咳嗽*罗汉果泡开水(喝汁)*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同仁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宁糖浆(纯中药)――适用于肺热咳嗽*小儿羚贝止咳糖浆――适用于肺热咳嗽*克咳止咳糖浆――适用于肺热咳嗽*通宣理肺…. ――适用于肺寒咳嗽*清宣止咳颗粒――适用于肺寒咳嗽*肺力露――针对干咳不止*沐舒坦――针对袪痰发烧:*小儿热速清(糖浆,中药)――发热初期*小儿退热宁(糖浆,中药)――发热初期*清开灵*臣功再欣*美林*泰诺林滴剂*鱼腥草(输液)――高烧(39.c以上)(一)小儿冬季要用药膳进行食补到了冬季,由于光照的减少、气温下降,孩子的活动范围变窄,加之这个时间新鲜蔬菜相应的减少,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发育也比较快,所以合理、平衡的膳食以及适当的进补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炎帝生物制度:解读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智慧

炎帝生物制度:解读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智慧

炎帝生物制度:解读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智慧炎帝生物制度:解读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智慧2023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不断提升,中国传统医学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大发展。

其中,炎帝生物制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我自己对炎帝生物制度的认知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来探讨炎帝生物制度的科学智慧。

一、炎帝生物制度的概述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炎帝生物制度是基于炎帝在医学方面的贡献而形成的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清、热、虚、实”等四种病理概念。

通过悟性、感性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炎帝生物制度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深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二、炎帝生物制度的科学智慧1. 理论基础的科学性炎帝生物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医药学的融合,其理论的科学性得到了不断深化和丰富。

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炎帝生物制度充分利用中药材的资源和多样化的疗法,强调病因与病机的分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 临床实践的实证性炎帝生物制度强调对患者的整体观察、体质考虑和多方面病因分析,它对临床实践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炎帝生物制度注重治未病、防病先行的观念,重视辨别病证本质和治疗的针对性,已得到了实践证明。

3. 国家政策的支持性中国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为炎帝生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自2006年以来,《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医药百科全书》等一系列权威中医药著作中都收录了炎帝生物制度的内容,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炎帝生物制度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炎帝生物制度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强化健康保健意识在保持健康方面,炎帝生物制度提出起居调理、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等科学的养生方法,对人们的健康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苦荞麦--七大营养素完全集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

它不属禾本科,而属蓼科,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

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

出产于高寒山区,中国西南及山西晋北一带,主要产于大同,朔州两市,其中以大同左云县生产的最为有名,其中左云苦荞被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左云苦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绿色天然,纯净无染,且因产地不同而营养价值不同。

苦荞拥有独特、全面、丰富的营养成份,而且药用特性好,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营养成份,所以被世界营养学家誉为人类的“天然黄金搭档”!苦荞能抗菌消炎,有“消炎粮食”的美称。

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

苦荞茶适用人群:
1.肥胖者
2.经常在外用餐的人士
3.经常坐或者驾驶汽车的人士
4.经常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
5.饮酒过量人士
6.习惯性便秘者
7.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的人士
8.患有糖尿病的人士
9.妊娠期的女士
⊙老年人
生物类黄酮能保护血管,促进微循环,抗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100克苦荞中含有43微克硒---抗癌之王,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

⊙年轻人
自由基导致DNA、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性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的破坏老化和功能障碍,是人类衰老的最主要原因。

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硒、维生素C、维生素E四类抗氧化元素,能有效的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国家谷物研究所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并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生物类黄酮、硒、铬、锰),对现代“文明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儿童
苦荞的营养成分配比被国际营养学会称为“天然黄金搭档”,有“五谷之王”的美称。

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发育。

⊙妊娠期的女士
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2,4-二羟基顺式肉桂酸,排毒美白、预防雀斑以及老年斑。

⊙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的人士
富含生物类黄酮、亚油酸、铬元素。

苦荞黄酮不但可以有效的活血化瘀、抗栓塞、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使血液的成份得到净化,而且还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其渗透性,能够修复受损的血管壁。

苦荞被现代人称为“三降丹”。

⊙患有糖尿病的人士
生物类黄酮、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 加强细胞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 提高细胞、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从而达到对糖尿病的双向调节作用,即能使高的血糖降低,低的血糖升高,正常的血糖不变。

真正达到绿色、安全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天然的植物胰岛素。

⊙习惯性便秘者
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清火、润肠通便。

民间又称苦荞为“净肠草”。

⊙有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者
生物类黄酮能加强维生素C的吸收以及维生素C在人体组织中的稳定性,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芦丁有抗
菌、消炎的作用。

⊙有胃炎和胃溃疡病史的人士
加热后的直链淀粉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对病灶可起到缓解和屏障保护作用。

⊙肥胖者
膳食纤维产生饱腹感,减少肠道热能的摄入;精氨酸可降低脂肪组织的比例。

⊙经常坐或者驾驶汽车的人士,经常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改善心脑微循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清除体内垃圾/缓解身体疲劳/恢复能量。

⊙饮酒过量人士
生物类黄酮解除醇中毒、保肝护肝,养胃,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机能。

——摘自:《中医大百科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