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先生介绍

合集下载

饶宗颐诗歌的清气

饶宗颐诗歌的清气

论饶宗颐诗词的清气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伯濂,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饶先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明,弱冠之年,即续成其尊人饶锷之《潮州艺文志》。

年十九,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修志馆兼任纂修。

饶先生治学甚广,设计甲骨、简帛、经学、礼乐、宗教、历史、中外关系、敦煌、潮学、史前文字、目录、艺术、古典文学等十数门类,又擅书画古琴,学艺双修。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之艺术大师。

著有《选堂诗词集》。

饶宗颐有两位伯父,一位叔父。

大伯父是画家,又是收藏家。

父亲饶锷,谙佛理,精考据,诗文造诣犹深,是晚清迄民初潮州颇有代表性的学者、诗人,选堂幼承家风,成为其自在、独立、充盈、坚毅的生命精神的基础。

常有人感慨,选堂先生是在娘胎里就读完书的,由此足见其早慧与禀性之天赋。

绕年少时曾赋联一对: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疏清代刘熙载曾经指出“诗品出于人品”。

所以,这一对联在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饶宗颐先生清高之节气。

下面,我们从几首饶先生的诗词中,来感受绕先生的清气。

这是饶宗颐先生十六岁时作的《咏优昙花诗》:异域有奇卉,植兹园池旁。

夜来孤月明,吐蕊白如霜。

香气生寒水,素影含虚光。

如何一夕凋,殂谢亦可伤。

岂伊冰玉姿,无意狎群芳。

遂尔离尘垢,冥然返太苍。

太苍安可穷,天道邈无极。

衰荣理则常,幻化终难测。

千载未足修,转瞬讵为逼。

达人解其会,保此恒安息。

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

优昙花,又被叫做优昙钵花、乌昙跋罗花,在梵语中为祥瑞花的意思。

《南史》曰:「优昙花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佛家《法华经》有云:“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如优钵昙花,时一现耳。

”后来,人们便以“昙花一现”比喻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逝。

饶宗颐的咏《优昙花诗》,既描绘了昙花的形神姿色,又赞美了她的品质情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饶宗颐的成熟思想和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首,作者吟咏了在自家莼园的荷花池旁,种植的两株昙花,每当夏末秋初月夜时分,昙花吐蕊,皎洁如霜,芳香袭人,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国学大师饶宗颐

国学大师饶宗颐

国学大师饶宗颐饶宗颐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

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学术和艺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潮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潮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饶老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地进行“潮学”的研究和探索,使潮汕文化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饶宗颐1917年6月生于广东潮州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只上过一年中学,从幼年开始,饶宗颐就沉浸于父亲数以万计的藏书海洋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

其编撰的《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领域,此书在上海的出版使29岁的饶宗颐一举成名,从此他便专攻文史而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又从乡邦文化拾级而上,最终成为汉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饶宗颐教授后来成为海内外著名的经、史、考古和文学家,并且对诗、书、画造诣极深,治学的领域更加广泛,遍及10大门类,如敦煌学、甲骨学、楚辞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各种学科,著书立说不胜枚举。

仅其中的《20世纪饶宗颐学术集》便有12卷,内容超过1000多万字;专著六十多部;各种论文四百多篇;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6国语言文字;他对中古梵文和巴比伦古象形文字颇有研究,有些文字连其本国人亦少有精通,作为一个潮籍的中国人,能通晓异国的“天书”,其天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国际著名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饶宗颐先生的足迹踏遍五大洲,从事讲学、研究和文化交流。

66年来,教授、研究员及院士之类的头衔有几十个,他任教、受聘的都是国际上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除香港和内地大学之外,他还在新加坡大学、法国科研中心、法国远东学院、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从事讲学或研究,先后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授予人文科学博士学位,并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

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

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饶宗颐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

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小传1917年,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

父亲饶锷在家乡建有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

少年饶宗颐常躲进天啸楼里自学,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超强的自学能力。

在饶宗颐的回忆中:“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

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

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经温丹铭举荐,进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

这段编纂地方志的经历,为他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打下深深的基础。

饶宗颐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

1962年,饶宗颐获得了被誉为“西方汉学的诺贝尔奖”的“儒莲汉学奖”。

自此,饶宗颐、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为“甲骨五堂”。

饶宗颐饶宗颐的研究领域,囊括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等十三个门类,他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仅《20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十二卷,就达1000多万字。

2017年6月27日,百岁高龄的饶宗颐前往法国巴黎,参加“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展”开幕仪式,并与两位老学生:90岁的法国汉学泰斗汪德迈、91岁的德国汉学泰斗侯思孟会面。

他所追求的正是将中国文化传播海外。

饶宗颐的人生哲学饶宗颐曾诗云:“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这是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通境——饶宗颐访谈

通境——饶宗颐访谈
中囝窗胃 ・ 家访谈
_INl ll^I 1 JI ’ NT NG C 、 ¨ GR ^ I l y
、 现 立
饶 宗颐访谈
◇ 时 间: 0 4 月 2 0 年7 2 1年 l月 2 0 年1 08 月 00 2
◇地
点: 香港
北京
东莞
◇ 采访人: 张公者


种书法来看, “ 书法” 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 是 准 ,
饶宗 颐 苍 松图 6 x 0 m 纸本 设 色 2 0 年 0 4c 04 款 识 : 郁 苍松 , 郁 无非 般若 甲申, 堂写 并题 。 选 钤 印: 宗颐 印 ( 饶 白)
书法艺术 。 以前 香港大学有位诗人, 他会写一些
港、 东莞等城市。本文整理后未请饶 先生审阅。
张公 者 ( 以下简称 张 ) 您 曾经 写过一本 :
书 : 符 号 ・ 文 与字 母—— 汉字树 》 《 初 ,在这
本 书里不 仅 谈 了汉 字,还 涉及 到世 界上 其 他 国家和 民族 的文 字 ,运 用了很 多最新 的考 古
学和 民族 学的资 料 对汉 字做 了总 的考察 .探 索了汉字 的演进过 程 。 饶 宗颐 ( 简称 饶) 我是用世界化 的文 以下 :
英国古文字, 那也算不得是 书法艺术 , 但 而且像
他那 样能写一点英文古文字的人也很少 所 以
说中国以外别的国家的文字, 没有形成书 法艺 都
术, 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了自己的文字, 文字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奥妙, 是 如果 把中国汉字变 为拼音文 字, 些文化 内涵 这 就没有了’ 就被改掉 张 : 字 ”用 以记 “ ” “ 文 .且 汉字之 “ 文”
张 :汉 字是 中华文 化 的载体 、是 中华 文

缅怀世纪老人 饶宗颐老先生

缅怀世纪老人 饶宗颐老先生

作为中国国学大师泰斗,饶宗颐老先生于今晨去世,享年101岁。

老先生生于1917年,原籍广东潮安。

幼承家学的饶宗颐,研究范围极广博,涵盖上古史、甲骨学、经学、宗教学、史学、敦煌学等十三大门类。

其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

他曾说“做学问就是求真、求是和求正,做人也是这样。


作为经历过一个世纪的历史见证人,他经历了民国,共和国两个时期,堪称两个新旧时代交替的亲历者。

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

现当代国学家先后有钱锺书、季羡林与之并称,称“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1982年,《选堂集林·史林》出版,被学界誉为继钱锺书《管锥篇》后的又一学术巨著,有人称誉为“南北学林双璧”,他造访钱锺书时,钱以自己批校过的《管锥编》手稿相赠。

虽然斯人已去,然而他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堪称是一位最伟大的人,同时也是一位人人所敬仰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接触到这些相关学科,都会想起老先生的呕心沥血和鞠躬尽瘁,作为年轻一辈当知感恩,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使得这些学科才能够真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此致,献给饶宗颐老先生。

木心饶宗颐

木心饶宗颐

木心先生的传奇一生衔接了中国“文革”前到今日的文艺桥梁。

而他的艺术活跃的在东西方与古典及现代之间对话。

在14岁时发现一位远亲也是知名诗人茅盾废弃的书房中发现文艺宝库,他开始系统性的阅读西洋的哲学史诗,加上从小上私塾得以深入习得中国古经典。

之后在上海美院就读。

在参与一个抗争活动中被学校退学,之后1946逃避国民政府而到台湾, 1949年回到新中国,陷入足以让他忧郁致死的痛裂处境,然这种处於晦暗悲观环境的遭遇,却也唤起他内心的顽强的人文记忆,并让他耽于创作中解脱困顿。

他说:“文学是我的信仰,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他在1971到72年间被囚禁在一个地下满是脏水的废弃防空壕中,18 个月不见天日的地下囚牢日子,他写下”囚禁中的日记“其中文字内容其实是他自己与西方先知哲学家者的对话,如福楼拜,尼采孔夫子等。

他用的是地下的脏水写在泛黄的自白书纸上,留下的是这66篇650,000个的密密麻麻的字,也因此让他能依靠这精神粮食而存活下来,之后他将这个自白书日记偷偷的藏在缝住的衣角带出来。

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的结束并没有带给他自由,1978到1979年软禁期间,煎熬的日子他白天的劳动,而晚间他转化成为那自由的灵魂,他绘制了33幅动人心弦的山水画。

这些作品是耶鲁大学博物馆的典藏品。

失行孤雁逆风飞。

是的,这是一个孤绝之人。

木心像咀嚼粮食一样咀嚼寂寞,所以他感慨于兰波(《醉舟之覆》)。

五十年不归故乡,一去微茫,他像个带根的流浪人,浪迹天涯。

常年孤行,经历大难,罕遇知音;那动荡的世纪,这样的人生并不稀罕,罕见的是苦难与孤独中的操守。

无论上帝是否死去,人是一直在死的。

难得的是念兹在兹,匹夫不可夺志的情操,以情操来救赎自己。

木心五十岁之后,“以绝笔的心情日日写诗”,放射出冲天气焰,仿佛在对死神说——那好,纵使我的生命只是行过,我也是生命的强者。

木心在写鲁迅的一篇文中曾说:“虔诚的阅读是最好的纪念”。

是的,当我们无法再与木心相视一笑时,我们还是得回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他的书,好好地阅读他、评说他,并藉以返观我们自身,这是对木心最好的纪念。

百年印社 鸿儒来栖——饶宗颐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百年印社  鸿儒来栖——饶宗颐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有 人 誉 称
“ 北钱( 锺书) 南饶”“ 北季( 羡林) 南饶” 饶宗颐稳镇南国, , 蜚 声海外 , 演绎出一个将近百年的文化传奇。 当今之世, 能集经 学、 佛学 、 史学 、 考古、 文学、 书画、 音律、 梵语于一身而扬名 海内外, 堪称 “ 大师中的大师” 唯有饶宗颐。 者, 让人意外的是 , 在近一个世纪之后, 饶宗颐大师站到了 鸿儒雅量, 众望所归 西湖边、 来到了孤 山一. _一—2 1 2q3 , 卜 _ 01 )1t 闻名中外的文化 年1  ̄ 社团西泠印社召开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 全票通过了现 但 是 ,自2 0 年 启功先 生 离世后 , 05 这个 位子谁 能来 居香港的饶 宗颐担任第七任社长。 这是社长空缺了六年多后 坐 呢 ? 的再次接班。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陈振濂说 : 当时, 西泠印社内 1月1日, 2 6 西泠印社在香港举行第七任社长颁证仪式 , 部做 过一个调查, 重点问题是两个 : 首先是问大家 , 西泠印 9岁高龄的饶宗颐先 生正式执掌西泠印社。 4 社 第七任社长 , 是在社 团内部产生还是从外面延请, 还有一 个就是请大家推荐具体人选。 历任社长, 名冠寰宇 结果, 大部分人赞同社长一职从外面请 “ 高 ’ 当。 担 西泠 印社创立于10 年( 9 4 清光绪三十年) 由浙派 篆刻 , 这也充分体现了西泠印社人的博大胸怀。 最早的时候 , 家丁仁、 王裎、 吴隐、 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 , 是中国现存历 西泠印社 四位创始人叶为铭、 吴隐、 王裎、 丁仁, 都是虽无社 史最悠久的人文社团, 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 成 长之名而有社长之 实的, 但一到推举 名义时, 四位又都互相 就最高、 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团体 , 影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 谦让。 直到11年, 93 才从外面延请了 昌硕出任社长。 吴 遗产 “ 篆刻艺术”、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首 金石篆刻 这样的风格一直保持到现在。 当时, 请大家推荐具体人 ( 西冷印社) ”的传承代表组织,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 并 选时, 饶宗颐就是焦点之_。 西泠印社社长的头衔太重了。 曾 附建有 中国印学博物馆 , 拥有 “ 中国驰名商标… ‘ 中华老字 经有一个说法, 西冷印社社长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 第一是艺 号”“ 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等称号。 在国际印学界地位尊 术大师( 画 、 书、 印方面) 第二是学术泰斗 ( ; 有理论著述)第 ; 崇, “ 有 天下第一名社” 之盛誉。 三是文化名人, 也就是必须要有社会影响。 而西冷 印社历任社长, 均为大师级人物 , 是西泠印社的 像之前的社长 , 沙孟海 、 赵朴初和启功, 他们的影 响显

饶宗颐先生介绍

饶宗颐先生介绍

饶宗颐先生介绍生平简介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香港大学副校长曾这样评价他:“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

”而他又是以“辛苦待舂锄”来谦虚地评价自己一生成就的。

饶先生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

生于广东潮安。

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领南学报。

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

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

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

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

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

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

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

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同乡评述同乡林伦伦对饶先生的评述:先生“业精六学,才备九能”,迄今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书画、音乐、韵学诸方面都有了不起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伯濂,号选堂。

饶先生的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三,名宝璇,字纯钩,后改锷,号钝鹿,又号兹园居士。

饶锷老先生毕业于上海法政学校,参加过南社,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曾著《〈佛国记〉疏证》、《王右军年谱》、《慈禧宫词百首》、《潮州西湖山志》等。

饶宗颐

饶宗颐

饶宗颐饶宗颐_360百科https:///doc/948235-1002357.html###饶宗颐,男,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祖籍广东潮州。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

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

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 >>>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官方账号艺评网以上内容由饶宗颐官方提供官方大事记大事记内容由饶宗颐官方提供2011-12-13 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1-07-17 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已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 2013-03-23 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3-04 饶宗颐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50万元港币2014-09 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简介饶宗颐,男,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祖籍广东潮州。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

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

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

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饶宗颐捐款50万元港币,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甲骨第五堂”饶宗颐

“甲骨第五堂”饶宗颐

潮籍贤哲“甲骨第五堂"饶宗颐林炜璇提要:甲骨学是一门在清末刚刚掀起的学科,民国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四大研究名家: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因每人字号中都有“堂”字,被称为“甲骨四堂”。

后者居上,饶宗颐教授研究甲骨学晚于“四堂”,其成就与贡献并不逊色于“四堂”,又因其号“选堂”,因而学者将之并列,称“甲骨五堂”。

本文通过梳理甲骨文的出现与“四堂”研究脉络,凸现“第五堂”饶宗颐教授在甲骨学上的贡献和成就,展示“甲骨五堂”的各自风采。

关键词:甲骨学;甲骨四堂;饶宗颐;“甲骨第五堂”饶宗颐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国际汉学界的巨擘。

他出生于潮州一儒商家庭,父亲饶铐为潮州著名学者。

在家学浸润中,早慧喜读,自学成才,通晓英、法、德、日、梵等多门语言。

饶宗颐教授学问遍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多个方面,其中甲骨学是一门在清末始兴的学科,民国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四大研究名家,因每人字号中都有“堂”字,被称为“甲骨四堂”。

然后者居上,饶宗颐教授研究甲骨学晚于“四堂”,其成就与贡献并不逊色于“四堂”,又因其号“选堂”,因而学者将之并列称“甲骨五 堂”。

本文通过梳理甲骨文的出现与“四堂”研究脉络,凸现“第五堂”饶宗颐教授在甲骨学上的贡献和成就,展示“甲骨五堂”各自的风采。

一、甲骨文发现与学说之确立1899年,时任清朝国子监祭酒的金石学家王懿荣,一次在鹤年堂买药时,无意中买到一种药材,名为“龙骨”,这种药材上面有些奇怪的刻痕。

在自家大宅中,王懿荣左手捧着若干块大小不一的“龙骨”,右手拿着放大镜,正在努力观察上面的符号。

忽然,他混浊的双目发出两道精光,这些中药材上面的符号居然很像是一种古文字!这是首次“甲骨文”的灵光乍现。

作为一个从青年时代开始,便对金石刻印、文物古籍有着浓厚兴趣和广博研究的专家级人物,王懿荣对“龙骨”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并将其断为商代。

关于自学成才的国学大师

关于自学成才的国学大师

关于自学成才的国学大师自学成才事实上,饶宗颐既非学院派,也非西洋派,而是一位受家庭浓厚的文化熏陶、自学成长的大学者。

饶宗颐出生于广东省潮州的大富之家,其外祖父为清末进士,父亲饶锷为当地知名的考据学家、工商金融界名流,饶锷四兄弟都开了发行钱票的钱庄,周转海外侨汇和国内军饷,几代皆为潮州首富。

饶家不仅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更是深厚。

早年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喜爱西洋建筑的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藏书十万余卷。

受父亲影响,饶宗颐时常浸泡在此,读书玩耍之间,文史典籍早已烂熟于心。

家学渊源和富裕的家庭条件,使饶宗颐从小便拥有了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学习条件,当其他孩子都步入学堂读书的时候,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总感觉学校教的“太肤浅”,他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

这位后来学富五车的汉学大师,是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少年。

他人生的第一个导师是自己的父亲。

饶锷做学问是按照清朝朴学的路数,对诗词歌赋和佛学皆感兴趣,并写过一本《佛国记疏证》,为佛学经典《佛国记》作注,年幼的饶宗颐充当父亲的助手,为其抄写整理,直到晚年,他仍然能背诵《佛国记》的一些段落。

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可谓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虽然再未获得正式学校文凭,也未曾留学海外,但后来却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精通英、法、日等六国语言,还熟知古代梵文、楔形文、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皆得益于他的自学能力。

在成名后,曾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成为这样一个“超级大师”?他说超级大师不敢担,但是能有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上大学,“因为大学能够学到的只能是一两个门类,但是父亲给我打开的天空、建立的基础是无科不修,按照中国传统的做学问方法,其实是文史哲相通,文中有史,史中有哲,哲中有文。

”不幸的是,饶锷为编纂一部专以网罗潮州历代文人学者的诗文学术著作及地方历史文献的大著作——《潮州艺文志》,花十年之功,大索遗书,钩稽排纂,在即将编完的时候,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饶宗颐

饶宗颐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

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

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

到了18岁,他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

我刊顾问饶宗颐先生辞世

我刊顾问饶宗颐先生辞世
涉及 考 古 学 、古 文字 学 、史 学 、词学 、音 乐 史、目录 学 、方 志学等 。饶宗颐先生 自2O世纪5O年代开始研究敦煌 经卷 与 艺术 ,在敦 煌学上著作甚丰,成就斐然,被尊为中国敦煌学 的开创者之一。饶 宗颐先生精通多国文字,包括英、法、日、 德、印、伊拉克语 等,并通晓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等。存 汉 学 研 究 中 ,西 方 学 者 从 梵 文 与其 他 西域 古 文字 入手 ,能 够
十二月份为主题进行创作 。参展作 者多为当代知名青年书 美术史 发展 历程 的坐标 。只有 将它们从 库 房的沉睡 中唤
画家,他们中有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有在专业机构 醒 ,走向展 厅,与人 民大众 对语 ,才能 凸显 其价 值 ,才 能
从事 书画研 究和 创作的相关工作人员。他 们的作品放在一 活化 。中国美术 馆 以表 现社 会发 展 、反映 时代 变革和 艺
发现更 多角度。饶宗颐对不同古 文字的掌握 ,亦令他得以存 敦 煌学 、甲骨 文 等 范 畴 提 出创 见 。学 问以 外 ,饶 宗颐 在 书 画 艺术上亦甚有成 就。“饶公的书画艺术,几乎每个年代 的风 格均异于前,正是求变、自我突破 的表现。”香港作 家潘耀 明这样评价 饶宗颐的艺术创作:“这是成大名的人不愿做、 也做不了的精益求精 的态度。”2003年 ,饶 宗颐将数十年研 究 的万册藏书,以及 自己的书画作品赠予香港大学,成立饶 宗颐学术馆 。“(饶 教授 )学术领域特 别辽阔,古今 中外 都 极 为罕见 。”学术馆馆 长、香港 学者李焯芬 曾写道 “只 是 专心 致志地做 自己的学术研 究,八十多年如一 日,勤奋地钻 研 ,才 有 如此 杰 出的 成 就 ”
宁囝萄酉 ·爱 简讯
r 、 S I__ S: 一L 0 、 1

饶宗颐: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

饶宗颐: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

他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钟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

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结缘国学饶宗颐自少禀承家学,饱览群书。

家中的天啸楼是当时粤东最大的藏书楼,藏书数以万计。

少年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

饶宗颐自小被父亲训练写诗、填词,写骈文及散文,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1932年,饶宗颐续编父亲《潮州艺文志》,于《岭南学报》刊登。

1938年,中山大学因为日军南侵而迁往云南。

饶宗颐在途中病倒,停留在香港时认识了王云五和叶恭绰。

从此他正式开始了国学研究。

荣冠中西1962年,饶宗颐获得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

1993年12月,他获得由2018年2月6日,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安,被誉为“通儒”、“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

饶宗颐: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季羡林(左)与饶宗颐(右)法国文化部颁授的文化艺术勋章。

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2013年,饶宗颐荣任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亚洲首位获得此荣衔的汉学家。

2011年12月,经选举,饶宗颐成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2013年3月,在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3年10月,他被杭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学术著作有人如此评价饶宗颐先生:“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

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

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出版著作60余部,囊括上古史、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词学、史学、经学、礼乐学、宗教、书画等。

谁识饶宗颐-

谁识饶宗颐-

谁识饶宗颐?宗颐,字固庵,号选堂,现居香港。

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国学大师。

根据饶公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

“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

在今日华人学界,谁人不识饶宗颐?笔者曾听过这样两个说法:其、“北钱南饶”(北有钱钟书,南有饶宗颐)与“北季(北季指季羡林)南饶”。

钱钟书、季羡林这样的学问大家,被拉出来与饶宗颐相提并论,可见饶公之学识了不得。

这是同辈之间的一个横向比较。

其二、“四堂之后有选堂”。

所谓“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大学者:郭洙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而“选堂”即饶宗颐。

这鼎鼎有名的郭董罗王“叫堂”,是以其共同的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殷墟卜辞即甲骨文研究齐名。

而饶宗颐在甲饲文研究领域的成就也丝毫不让四位前辈大家。

几年前,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曾经访问过饶公。

该期节目的编导时扬是我的好友。

她在采访回来后跟我讲了不少有关饶公的趣事。

比如,饶公讲其父为他起名叫宗颐,是希望他师法宋代写《爱莲说》的大儒周敦颐。

而后来他长大了,曾在山西梦见过一部经卷,不久后就在大同的华严寺看到一部《金光明经序》,他赫然发现:书写这部经书的慈觉大师居然和他同名,也叫宗颐。

饶宗颐于1917年8月9日出生在潮州市潮安县的一个大户人家。

饶家当时既是潮州望族,也是当地首富。

饶宗颐的父亲饶锷当年也是饱学之士,其建于1929年的“天啸楼”,藏书多达十万卷,有“粤东最大私人藏书楼”之称。

深厚的家学渊源,熏陶出一个天才少年。

饶宗颐6岁始学书法国域,8岁就读于潮州城嘲书院,9岁叫,已能阅读《通鉴纲目》、《纪事本末》等卉籍,至10岁,便能诵《史记》篇什,历阅佛典经史和古代涛词曲赋,11岁,从画家杨�蜓�习绘画山水、花鸟及宋人行草、名家法帖,至16岁时,就已出口成诗,技惊四座了。

1933年,16岁的饶宗颐写了组《咏昙花诗》:“异域有奇卉,托兹园池旁。

最新-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精品

最新-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精品

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陈伟
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固庵。

广东潮州人。

是当代著名。

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宗教史家、比较文化史家、文学家和书画家,是国际汉学交流的重要人物、当今国学界的泰山北斗。

而饶宗颐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际是奠基于他的家学。

1917年8月9日,饶宗颐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潮州市区。

父亲饶锷希望他能效法北宋理学名家周敦颐,所以为他取名为宗颐。

饶家是清末民初潮州地区的首富。

饶宗颐的祖父饶兴桐,曾任潮州商会会长。

饶宗颐的父亲饶锷1891-1932,毕业于上海法政学校,1909年参加南社,与金山高吹万倡设国学会,是当地的名学者,著有《慈禧官词》《西湖山志》《天啸楼集》《王右军年谱》《法显》《淮南子斟证》等著作。

饶锷排行第三,有兄弟四人,每人都开有钱庄,自己发行银票。

有了钱就能买书,饶锷购置了大型的书籍如《古今图书集成》《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兴建藏书楼天啸楼。

1930年,14岁的饶宗颐考进省立金山中学,不久即休学回家自修。

因为学校的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所以他选择了回到天啸楼中自学,并跟从父亲读书。

少年饶宗颐日夕涵泳于天啸楼中,经史子集、佛典道书,无所不读,又亲得父亲的耳提面命,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柢。

饶宗颐曾自述其学问门径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下文将试做分析。

诗词文章
饶宗颐的诗词传世的已逾1500首,在百年旧体诗坛享有盛誉,当代学者、。

论饶宗颐的生命精神

论饶宗颐的生命精神

论饶宗颐的生命精神说来惭愧,作为一个潮州人,在此前,我对饶宗颐先生的认识仅限于知道这个名字。

而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先生的学术成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随着了解的加深,我内心的敬仰之情也愈发澎湃。

一开始,使我震撼的是饶宗颐纵横古今中外的治学规模,但后来,更令我回味的是这位吞吐大荒的大师的生命精神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伯濂,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正如“全球华人国学奖”的组委会给先生的颁奖词所说的——“他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

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其贯通中西之学,则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先生的成就足以震撼每个知道他的人,与饶宗颐并称为“北钱南饶”的钱钟书曾对人感叹道:饶宗颐乃“旷世奇才”。

须知钱钟书平生于同辈少见称许,其誉赏直至“旷世奇才”者,也唯有饶宗颐一人而已,由此足见饶先生学养之深!作为一个学者,能够在一项学问中获得精深的造诣已属难得,而能在多门学术中来去自如、且皆取得突出成就的则更加难能可贵。

相信许多人都会在心里发问: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大师”是如何炼成的?与我们常人又有何不同之处?可以肯定的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绝不仅仅在于他的独特际遇,更在于际遇之间的那一份心态和精神。

保持好奇,不负使命饶宗颐的成就与其自身极高的天赋分不开,而先生也没有浪费他的天赋,而是正如他说的:“我的求知欲太强了,这种求知欲征服了我整个人,吞没了我自己。

”他始终怀着一颗不知疲倦的童心去探索世界,改变世界。

试问有多少人能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知疲倦?一直以来填鸭式的教育似乎使得知识丧失了它原本的魅力,在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竟是如此不同,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对知识,对世界的态度。

此外,先生对国学的研究的投入和热忱,也与先生对中国文化的使命感息息相关。

2001年,84岁高龄的饶宗颐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坛发表了题为《新经学的提出——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的演讲,呼吁中华民族要重建经学,复兴传统。

杰出校友风采系列 饶宗颐

杰出校友风采系列 饶宗颐

杰出校友风采系列饶宗颐
陈伟明
【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34)4
【摘要】饶宗颐,字伯濂,号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8月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潮州市湘桥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和艺术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现为国务院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长。

饶宗颐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学艺双修,著作等身,为一代国学宗师。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历史学家;潮州市;潮安县;广东省;考古学;文学家;艺术家;国务院
【作者】陈伟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91
【相关文献】
1.饶宗颐先生目录学浅析——观《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有感 [J], 唐小海
2.饶宗颐《〈慵石室诗钞〉序》评鉴——兼论饶宗颐先生的诗学思想 [J], 涂芊;赵松元
3.饶宗颐《〈慵石室诗钞〉序》评鉴——兼论饶宗颐的诗学思想 [J], 涂芊;赵松元
4.我看饶宗颐──为《饶宗颐书画》集而写 [J], 黄苗子;
5.饶公虽去星犹在——西泠印社惜别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 [J], 刘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 颇 大莲诸家,于李人物画不拘一山水画法造诣集 种篇 ,著 逾已 出 版学 、 简宗 教 学音 乐 、史 、 艺古 文 字围 广 博顾 问授 。中 文 大荣 誉奖,教授于理学院以后历文志》岁续,广东年
60

,。、,、,Fra bibliotek1917
他方来音

作海饶短刊发专得及字在六渊作饶
出内教文及表著了华学文十博等教
了海授和各在六卓侨,学多,身授
不外为杂大世十越史敦,年精的是
可弘国文书界多的料煌语来通学学
磨扬际约刊各种成等学言,多者富
灭中汉有上大外就方,学孜种。五
的华学四的学,。面宗,孜外他车
贡文界百论术尚除都教古不语知,
献化及篇文期有了取学文倦。识著
。, 。,

▪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 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 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香 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 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 漠了。”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 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
贯通古今 海纳百川
▪ (三)饶宗颐在学术上与艺术上的造诣均达到相 当高的水准,他集学问与艺术为一身,以其博洽 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 匠。同时,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 和谐的特点。整个二十世纪,一般知识人都觉得 一定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派”与 “旧派”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却没有一种焦虑 与困惑。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 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 文化人格、与香港一地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是 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这一范式 所树立的标格,将对于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 启示意义。
▪ (一)本世纪自王国维以来的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研究, 一个大的趋向即如何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再向上一层。 向上之路,依学者个人的天资禀赋与治学风格、学术背 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如陈寅怡先生以史论擅胜, 钱钟书先生以文心见长等等。但总的精神是地下文物与 纸上文献互证、异族故书与吾国旧籍印证以及外来观念 与民族学术融合。这一总的精神,是中国传统学术经由 二十世纪的社会科学洗礼、锤炼其学术性格,然后重返 中国传统学术文史哲不分家的返本开新之路。由分而合, 正是中国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所使然。饶宗颐经其特殊 的个性聪明才智,正是处于此一学术潮流中的前线人物, 其成绩足以与当代一流大师相颉颃。
一十之自域画于余表种均术学外史、教海荣,港国等专南著幼庵
新洲白己外方绘种论(有学、关、敦授复誉后大汉教、学《耽,
路、描面山面画,文其专、潮系近煌学旦讲任学学授广报潮文号
1000
,陈画目川,、书 中著目学史东学术大座香颁儒。东》州艺选)
影老法。,擅书画多专,录、、古、范学教港授莲饶文。艺,堂,
18
45
学术学人
▪ 饶宗颐先生在当代中国
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 其一
已有季羡林、李学勤、钱
仲联、姜伯勤、李联陞等
中国著名学者以及戴密微、 池田温、吉川幸次郎等海

其二
外汉学家著文评价,收入
香港三联书店《论饶宗颐》
一书(1995年出版)。简 要论之,可概括为三点
▪ 其三
内在生命 风气新开 博采众长
内在灵魂力的影响
轻轻打开那扇门
▪ 1.敦煌学: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敦煌本老子想而 注校笺》、《敦煌曲》(合著)、《敦煌琵琶谙》

2.甲骨学:代表作有《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甲骨文通
闻一闻新草花露的气息
▪ (二)由于1949年至1978年的特殊时代因素所造成的闭关 锁国状况,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对于中国文化的疯狂践踏, 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缺乏应有的成就与活力。而这一段时期, 正是饶氏学问生命的精进期,也正是他成长为中国与海外 汉学研究不多的桥梁人物之一的时期。譬如,一九五六年, 饶宗颐发表《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将伦敦所藏这部 反映早期天师道思想的千载秘籍,全文录出,兼作笺证, 阐明原始道教思想。其后不久,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 德谟即以此书教授诸生,以至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 期计划。在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史中,饶宗颐是一 个重要的开风气的人物。如果说,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 必资延续下去的话,饶宗颐的学术位置亦将因此而显出其 重要意义。
大师风采
▪ 饶宗颐先生治学六十馀裁,早年以治地方史 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 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 明史的研究;晚近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 求。至今已出版论著50馀部、论文400多篇。 根据先生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 学”、“甲骨学”、“词学”、“史学”、 “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 “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
“笔走时篇篇锦绣,
墨动时字字珠玑”
▪ 饶宗颐先生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是国际公认的一代巨 匠、南派文化宗师。精通多种外语,知识渊博,学富五 车,著作等身。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无论甲骨文、 简帛学、敦煌学、佛学、道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 乃及印度梵学、西亚史诗、艺术史、音乐、词学、书画 及理论,学无不涉,涉无不精,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 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艺术方面 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 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 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 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 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篆书兼采谷口、汀洲、冬 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主张书要“重”、“拙”、 “大”,克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其书作气息空灵, 淳淳入古,尺幅之内疏简凝重,濡染翰墨,殊为精致。 实可谓:“笔走时篇篇锦绣,墨动时字字珠玑”。
入宗“
木颐只
三莫要
分不触
”一角
针所
见及
血 、
,

生平简介

1962 1982 1993
Jao tsung-i
之龙取法写尤艺诗种著帛文词术学凡教 学文 华任刊成潮生饶
外眠法,生深术文)作学学学史、甲授年艺学年年南无于其州,宗
100
,、白而及。方集, 等、、、上骨。为术博获获大锡《父人字颐
开仇画有于绘面十发多,艺经中古学饶上系士香法学国岭所。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