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
为二十一世纪开拓新词境,创造新词体-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
作者:施议对资料来源:《文学遗产》1999年05期
饶宗颐教授创造形上词,乃一次有意识之尝试。有关创造方法及对于词史发展的贡献,拙文《饶宗颐<形而上>词法试解》(载香港《镜报》一九九六年十一、十二月号及一九九七年一至四月号)已作粗略阐述。由于学识以及其他方面条件所限制,相信仍有某些尚未认识或认识不清楚之处,因此,再次就若干相关问题,请教饶教授。
时间: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二日下午三时至五时。
地点:跑马地凤辉阁饶宅。
以下为访谈记录。
施议对先生所做学问很严谨,一般读者不太好理解。如采用对谈方式加以表述,可能比较容易接受。
饶宗颐非常有意思。我的东西,比较喜欢引用原典,再同自己的思想配合起来,进行一番解释,但因我发挥原典都较简略,所以就有点不太好理解。今天你对我再作一番解说、诠释,非常有意思,非常感谢。
施议对好像我在《镜报》所发表文章(《饶宗颐<形而上>词法试解》),开头一、二篇,编者说甚为艰深,看不大懂,但接下去,逐步阐释,也就明白了。
饶宗颐是的,现在明白了。你讲得很清楚。很好,很好。
施议对今天,我想请教四个问题:
第一,对于形上学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创造形上词的依据及条件;
第三,形上词与先生所做学问的关系;
第四,形上词的存在价值及缺陷。
饶宗颐这就是原来所曾经探讨的问题,现在进一步讲清楚。
一、形上诗与形上词
施议对先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形上词。正如先生所说,形上词是从形上诗来的,到底形上诗与形上词各自有何特征?是如何构想引进的?
饶宗颐西详形上诗(Meta physical),代表形而上。这是与形而下相对立的。 Meta Phyical 在上面,带有物以上的意思。这是看不见的。对此,中国人谓之为道,而形而下,则谓之为器。我所作形上词(Meta physical Tzu),就是从这里来的。重视道,重视讲道理,这是形上诗的特征,也是形上词的特征。如果为形上词立定义,是否可以说,所谓形上词,就是用词体原型以再现形而上旨意的新词体。
西洋人重视形上诗。在英国,很早就有写作形上诗的重要作家出现。中古时代,中国也有形上诗。这是纯粹说道理的诗。当时没有形上诗这一名称,而叫玄学诗。例如陶渊明,就有这类作品传世。但是,玄学诗在中国诗史上没有什么地位。你看,刘勰《文心雕龙》,就反对玄学诗。许多诗人对于这类纯粹说道理的诗,向来都抱抗拒态度。
中国诗歌之发展,乃以情为主。例如《文心雕龙》提倡情文,而无理文。这是中国人价值取向的体现。不过,作为社会及自然的人,却基本上不能没有理,不能没有形而上,不是完全感情用事。因此,中国说理诗,仍然有其滋生、发展的天地。
大致说来,中国说理诗,乃至宋代才有相当地位。因为宋代讲理学,必然在诗歌创作中得到体现。只是纯粹的说理诗,人们仍然抗拒。例如理学家的诗,包括邵尧夫所写诗,人门往
往看不起。认为不是诗,是诗的歪路,非正途,因为不动人。
如将中国说理诗与西洋说理诗相比,就能看出二者差别。西洋说理诗,基础是神学。哲学家、宗教家、神学家,三者合为诗人。诗人心中,都有个神,即上帝。故其所作,有很高的哲理在,即形而上旨意在,能够指出向上一路。而中国人没用上帝,或信道,或信佛,或将祖宗当作神祭祀。所作说理诗,包括玄学诗,有的纯粹搬弄佛学道理,说理味道太浓,人们不愿看。这一点,可能就是中国人对诗产生偏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亦即我刚才所讲有情文、无理文的-个重要原因。例如刘勰,原是和尚栽培出来的人物,但却袒护另一面,这就非常奇怪。这一事实说明,中国诗歌说理的部分非常不发达。即使出现说理诗,也不受重视。这就是中国诗歌与西洋诗歌的不同之处。
我觉得,中国说理诗之不受重视,不发达,如从人的立场来讲,其中是有问题的,那就是大家都离开神这个岗位,不尊重神的存在,对于神的力量理解不够。这一点,与西方其他国家有相当差距。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诗的历史上,中国人所走的路,是否有问题,还是值得检讨的。中国人虽然很喜欢西洋的东西,但是对西洋在这方面的创造,却理解得很不够。例如,许多新诗人,喜欢R,M Rilke,这是西洋非常伟大的一位诗人,但却很少有人能够读懂其诗歌。
施议对不知道R.M.Rilke主要成就是什么?其诗歌为何不容易读懂?
饶宗颐 R.M.Rilke乃德国诗人。其诗篇之所以不容易读懂,主要因为不明白其神学境界。即其于诗歌当中代神说话,体现神的观念,与神接触,把人提高到神的境界当中来。这既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又是其诗歌不易读懂的主要原因。而且,再加上诗人喜欢运用神学典故,也就更加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施议对中国入对于神的观念,与西洋有何不同?这与诗歌创作有何关系?
饶宗颐这是个很有趣的事情。即:西洋人信神,中国人不信神。在西洋,几乎所有科学家都信神,都信上帝。以为宇宙无穷无尽,银河系以外,还有其他无穷尽之星系。目前科学家虽已能够探知火星上奥秘,但火星之外,还有无量数火星。这一切都是神创造的,即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中国,则不同,或者将自己所供奉的祖宗当神明,与天相配,或者干脆声称:人定胜天。颇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这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西洋,神的地位,上帝的地位至高无上。所谓天人合一,或神人合一,西洋人以为是不可能的。我在西方,尤其是在法国住过很长时间,前后已去过九次。法国是一个纯粹天主教国家,神的地位非常之高。我不信教,但当我每次走进圣母祠,都觉得人很渺小。西洋没有什么山水诗。欧洲只有一座阿尔卑斯山,其最高峰为Cervin。有一次,我与戴密微(P.Demie Ville)同游,写了许多诗。都为即兴之作,戴氏很佩服。但《黑湖(Lac Noir)坐对(Cervin》其一云:湖水清时不见鱼,飞飞蛱蝶欲连裾。山深草浅饶萧瑟,相对一峰问起居。
开头两句没什么,后面两句与山峰相对,山峰问我起居情况,戴氏即很惊动。以为了不得,怎么能与青山平起平坐?
施议对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说:“我见青山多妖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也是与青山相对。
饶宗颐是的。这里所表现的入对于自然(青山)的观念,包括对于神的观念,完全是中国式的。即以为,人与自然(青山),或与神,可以合而为一,可以相提并论。但是,西洋就不允许。因为山代表神,不可怠慢。这当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
当然,在古老的中国,也尊重神、或尊重天。例如《诗经》里的颂,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便是重神、尊天的表现。再如周之所以灭殷,井且得天下八百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正因为其重神、尊天。这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如果没有神,没有宗教,再加上没有法律,那就很难想象。这大概是所谓共信。就这一点讲,中西观念,又似乎是共通的。不过,说到底,仍然有所区别。例如:《书经》有“上帝”,甲骨文中“上帝”也出现过三次。利马窦翻译经典,就将God翻为上帝,表示为最高之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