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几率高吗?
![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几率高吗?](https://img.taocdn.com/s3/m/6504143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b.png)
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几率高吗?癌症治疗期间,病人最怕听见癌症转移,其不仅意味着医疗费用的大量支出,还意味着癌症将会带来的生命危险。
在多种癌症中,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与饮食等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同样的,结直肠癌也会发生转移,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基于此,本文给各位讲讲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概率高不高?以提升各位的认知,避免不必要的惊慌与恐惧。
一、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1)扩散浸润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无效,则病灶会围绕肠壁进行扩散,或者沿着肠腔向下浸润、向上浸润,此外,还会向肠壁逐渐渗透,且会穿透肿瘤累及到十二指肠。
若是肝部位的结肠癌,还会向胆囊部位、肝脏等扩散。
若是横结肠癌,则会向胃、大网膜进行扩散。
若是直肠癌,则会向阴道、子宫、膀胱、前列腺等组织扩散。
(2)淋巴转移:结直肠癌会累及到粘膜肌层,进而有可能出现淋巴道转移。
当癌细胞侵袭到淋巴系统之后,会随着淋巴液流向逐渐向上进行扩散。
据调查显示,癌没有穿透肠壁时,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在21.8%。
但当癌浸润到肠壁外组织或者侵袭浆膜时,转移率则会进一步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在53%。
(3)种植转移:结直肠癌还会发生种植转移,无法有效控制住病情时,癌细胞会逐渐浸润到肠壁浆膜,进而发生脱落,且其会脱落到腹膜腔里面,进而发生种植播散。
若发生的是广泛种植,还易诱发癌性腹水。
(4)血行转移:结直肠癌向各部位转移时,最为常见的转移方式就是血行转移,其中肝脏转移比较常见,肺部转移次之。
而对于女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细胞还会向卵巢转移。
除此之外,还会向腹腔内、骨、左锁骨上淋巴结、脑等部位转移。
癌细胞向肝脏转移时,即使是采取根治性手术,术后还会出现肝脏转移,其发生率约在30%-50%间。
还有的患者肝脏转移的同时还会伴有其他部位转移,发生率约在20%-35%间。
癌细胞向肺部转移时,常出现在术后,且转移时间比肝转移晚,可从原发病灶沿着椎旁静脉系统进行逐渐转移,癌细胞也可从肝转移病灶向肺部转移。
结肠癌习题及答案
![结肠癌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947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f.png)
结肠癌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右侧结肠癌最多见的大体形态是( )A.浸润型B.溃疡型C.隆起型D.浸润溃疡型E.弥漫型02.有关结肠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溃疡型癌多见于右半结肠,一般预后良好B.隆起型癌多发生在之状结肠,易引发肠梗阻C.隆起型癌多发生在升结肠,易引发肠梗阻D.漫润型癌多发生在左半结肠,易引起肠腔狭窄E.病人血清CEA均增高人03.结肠癌患者中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的约占( )A.30%B.35%C.40%D.45%E.50%04.降结肠癌最早出现的表现中,较常见的是( )A.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B.腹部肿块C.腹痛D.腹胀E.面色苍白、乏力05.女性,68岁,因乏力、消瘦和贫血2个月入院,入院后诊为结肠癌。
结肠癌最可能的部位是( )A.直肠B.乙状结肠C.脾曲D.横结肠E.升结肠06.男,68岁。
乏力、消瘦,伴大便次数增多5个月。
查体:面色白,腹平软,右侧腹部可触及直径约4cm包块。
实验室检查:Hb 80g/L,粪隐血(+)。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十二直肠癌B.胆囊癌C.阑尾类癌D.升结肠癌E.胰头癌07.男,65岁,低热伴右侧腹痛不适半年。
查体:贫血貌,右侧中腹部及6cm×4cm质硬肿块,可推动,压痛不明显。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B.盲肠套叠C.右肾肿瘤D.升结肠癌E.阑尾周围脓肿08.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腹部肿块B.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低热等C.肠梗阻症状D.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E.阵发性绞痛09.男性,50岁,乏力、贫血、消瘦3个月,阵发性右下腹痛转为持续性,腹泻黏液血便,右下腹触及包块,诊断上可能性最大的是( )A.肠结核B.慢性阑尾炎D.右半结肠癌E.盲肠炎症10.男性,70岁,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半年人院。
查体:右侧腹部可触及8cmx5cm 肿块,血常规:血红蛋白72g/L,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乙状结肠癌B升结肠癌C.阑尾类癌D.横结肠癌E.降结肠癌11.男性,45岁,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右下腹扪及包块,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一文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
![一文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8c41e0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4.png)
⼀⽂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来源:医世象医世象来源:结肠癌的分期 ①原位癌(0期) 在0期时,肠壁的粘膜上可以发现异常细胞。
这种异常细胞可以长成癌症并转移。
0期我们通常称为原位癌。
② 1期结肠癌 1期结肠癌癌细胞从结肠粘膜向基层转移。
在1期结肠癌形成于结肠粘膜内,并向基层转移。
癌症可能已经转移到结肠壁的基层当中。
③ 2期结肠癌 在2A期,癌细胞已经从基层转移⾄浆膜层; 2B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且并未侵犯临近器官; 2C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侵犯临近器官。
④ 3期结肠癌 3A期结肠癌:癌症已经从结肠壁的粘膜层,转移到粘膜下层,并可能侵犯肌层,并且同时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
3B期结肠癌:癌症从肌层转移到浆膜层或穿过浆膜层但并未侵及邻近器官;癌症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周围组织或更多。
3C期结肠癌:癌症穿透浆膜层但并未转移到周围临近器官转移⾄4-6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
或者,癌症穿透浆膜层转移到周围临近的器官及以上的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临近组织。
⑤ 4期结肠癌 4A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转移到邻近器官或淋巴结。
癌症转移⾄⼀个⾮结肠周围的器官,⽐如肝脏、肺、卵巢或其他远部淋巴结。
4B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可能转移⾄邻近的器官或淋巴结。
癌症转移⾄⼀个及以上⾮结肠周围的器官或转移⾄腹壁内部。
结直肠癌的T描述了癌症在肠壁5层浸润的程度: TX:主要(原发)肿瘤⽆法评估。
T0:没有发现主要肿瘤的迹象。
Tis:原位癌。
癌细胞只存在于上⽪或固有层中,未浸润粘膜层。
上⽪或固有层是结肠或直肠内壁的顶层。
T1:肿瘤已长⼊粘膜下层(即结肠粘膜或结肠内壁下的组织层),但未浸润固有肌层。
T2:肿瘤已经长⼊了固有肌层,这是⼀层较深、较厚的肌⾁层,收缩后会沿着肠挤压内容物。
T3:肿瘤通过固有肌层⽣长到浆膜下层,浆膜下层是⼤肠某些部位外层下⾯的⼀层薄薄的结缔组织,或⽣长到结肠或直肠周围的组织。
结肠癌,你知道吗?
![结肠癌,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f7fd9522f705cc175427090c.png)
结肠癌,你知道吗?发表时间:2020-07-17T17:07:09.39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作者:赵方[导读]结肠癌是常见于发生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40岁到50岁的年龄,发病率最高,往往发病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女性发病率相对比男性发病率高,其发病率占肠道肿瘤的第三位,所以需要引起广大患者的重视,当具有结肠癌病状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直肠癌的病状,病因,以及当患有结肠癌时,如何进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
一、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发生在结肠部位的癌症,通常发生于直肠直结肠的交接处,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结肠癌的主要病发人群,为具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或者是结肠息肉的患者。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同时还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同时是腹泻以及便秘或者是便秘与腹泻进行交替出现,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腹痛,粘液便或者是黏血便等现象。
对于结肠癌晚期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消耗性的症状,比如贫血低热,乏力,消瘦等,对于结肠癌手术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同时对于部分的患者来说,还需要结合化疗来进行治疗。
我国结肠癌的病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乙状结肠,盲肠和升结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二、结肠癌的症状结肠癌的症状与疾病的发病与解剖的部位有关,在疾病的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有各自特异性病症,从而可能会引起转移器官功能障碍,如肝功能受损,呼吸困难,头昏头晕,以及骨转移等疼痛, 1.典型症状(1)体重下降及消瘦结肠癌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因为结肠而产生的长期的腹胀腹痛,导致消化能力吸收减弱,从而会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会下降,产生严重的消瘦。
(2)左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性或者是部分性的肠梗阻,因为粪便进行到此,大多已经成型干结,所以容易形成肠腔阻塞,同时左半结肠癌还会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导致便血、腹胀,腹痛等。
(3)右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右半结肠癌早期的症状主要是腹胀,腹部不适,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等。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4462aa22a216147917112889.png)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结肠癌症状,尤其是结肠癌的早期症状,结肠癌有什么表现?得了结肠癌会怎样?以及结肠癌有哪些并发病症,结肠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结肠癌常见症状:便秘伴剧烈腹痛、癌细胞逆行播散、便血、排便感、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便秘伴腹部包块、大便变细形似铅笔*一、症状: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30~69岁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中晚期病人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腹部肿块,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贫血及慢性毒素吸收所致症状及肠梗阻、肠穿孔等。
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多数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带血及粘液。
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细。
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右半结肠癌患者常发现腹部肿块。
注意有无贪血、消瘦、乏力、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全身症状、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时,患者常有发热。
1.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部不适,如腹部隐痛、右侧腹饱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
进食后症状常加重,有时伴有间歇性腹泻或便秘、易与右下腹常见的慢性阑尾炎、回盲部结核、回盲部节段性肠炎或淋巴肿瘤相混淆。
结肠肝曲癌可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类似慢性胆囊炎。
一般认为,右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上部;左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下部。
如癌瘤穿透肠壁引起局部炎性粘连,或在慢性穿孔之后形成局部脓肿时,疼痛部位即为癌肿所在的部位。
2.腹部肿块:一般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
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早期有一定的活动度及轻压痛。
升、降结肠癌如已穿透肠壁与周围脏器粘连,慢性穿孔形成脓肿或穿破邻近脏器形成内瘘时,肿块多固定不动,边缘不清楚,压痛明显。
3.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癌肿坏死形成溃疡及继发感染的结果。
因毒素刺激结肠产生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加或减少,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前可有腹部绞痛,便后缓解。
如癌肿位置较低或位于直肠,可有肛门坠痛、排便不畅或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
结直肠肛管试题
![结直肠肛管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c18e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0.png)
1.有关肛管括约肌的解剖生理正确的是DA属随意肌B具有括约肛门的功能C直肠纵肌在其下段增厚D直肠环肌在其下端增厚E受躯体神经支配2.描述肛管直肠环的解剖生理真确的是D A由直肠外括约肌组成B有直肠内括约肌、肛提肌组成C直肠指检时摸不到D完全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E受自主神经支配3.直肠肛管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是BA肛门视诊B直肠指检C肛门镜检查D乙状结肠镜检查E纤维结肠镜检查4.绝大多数肛裂位于AA肛管后正中线B肛管右侧线C齿状线D肛管前正中线E肛管左侧线5.最常见的肛管直肠脓肿是AA肛门周围脓肿B坐骨肛管间脓肿C骨盆直肠间脓肿D直肠壁内脓肿E高位肌间脓肿6.大部分肛屡的病因是CA直肠癌B直肠结核C直肠肛管周围脓肿D肛管外伤E Crohn 病7.临床上最多见的痔是AA内痔B血栓性外痔C结缔组织外痔D炎性外痔E混合痔8.痔早期的常见症状是AA无痛性间歇便后出鲜血B痔块脱出C疼痛D瘙痒E坠胀感9.内痔好发部位AA截石位3、7、11点B截石位1、5、9点C左侧卧位3、7、11点D左侧卧位1、5、9点E截石位2、4、9点10.痔环行切除术适合于CA二期内痔B三期内痔C严重的环行痔D混合痔E血栓外痔剥离术11.易于癌变的直肠息肉是BA直径在1cm下的管状腺瘤B绒毛状腺瘤C幼年性息肉D炎性息肉E增生性息肉12.消化道第2位的恶性肿瘤是EA食管癌B胃癌C升结肠癌D降结肠癌E直肠癌13.直肠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AA腺癌B黏液腺癌C未分化癌D磷状细胞癌E恶性黑色素瘤14.直肠癌肿浸润肠壁一圈的时间是BA 0.5-0.9 年B 1.0-2.0 年C 2.1-2.9 年D 3.0-3.5 年E 3.6-4.0 年15.结、直肠癌的筛选手段是AA大便隐血检查B直肠指检C直肠镜检查D纤维结肠镜检查E钡灌肠16.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BA大便隐血检查B直肠指检C直肠镜检查D纤维结肠镜检查E钡灌肠17.目前公认的在诊断大肠癌和术后检测方面有意义的肿瘤标记物是AA CEAB AFPC CA199D PSAE CA12518.绝大部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是AA肛管炎B直肠炎C直肠结核D Crohn 病E直肠癌19.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EA放疗B化疗C中医D生物治疗E手术治疗20.低位直肠癌是指AA距肛门5cm以内B距肛门8cm以内C距肛门11cm以内D距肛门14cm以内E距肛门17cm以内21. Miles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EA升结肠癌B降结肠癌C横结肠癌D腹膜返折以上的直肠癌E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22. Dixon手术适用于肿瘤距肛缘的距离是AA 5cm以上B 4cm以上C 3cm以上D 2cm以上E 1cm以上23.全身一般情况很差或急性梗阻的直肠癌适用的术式DA经肛局部切除术B Miles 术C Dixon 术D Hartman 术E拖出吻合术24. Miles术的绝对适应证是EA升结肠癌B降结肠癌C乙状结肠癌D直肠癌E肛管癌25.组成肛管直肠环的肌束不包括DA肛管内括约肌B直肠壁纵肌C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D肛管外括约肌的皮下部E耻骨直肠肌26.直肠指检的步骤,不包括AA左手带手套涂润滑油B测试肛管的轻松度C距肛缘4-5cm直肠前壁可及前列腺D必要时作双合诊E抽出手套观察有无血迹27.肛裂的发病原因中不对的是EA便秘B肛尾韧带收缩性差C肛尾韧带区域血供差D肛管与直肠成角延续E腹泻28.肛裂切除时,切除内容不包括EA增生的裂缘B前哨痔C肥大的肛乳头D发炎的隐窝E肛管直肠环29.不适合单纯痔切除的是EA内痔2期B内痔3期C混合痔D嵌顿痔E环行痔30.最近大量临床病理研究显示,97%以上的直肠癌远端浸润不超过BA1cmB2cmC3cmD4cmE5cm31.可能与直肠癌发病有关的因素中,不对的是BA高脂高蛋白饮食B富含纤维素的饮食C溃疡性结肠炎D直肠腺瘤E抑癌基因的突变32.直肠癌Dukes分期,不对的是BA A期:癌肿未超出浆肌层,无淋巴结转移B B期:癌肿未超出浆肌层,伴淋巴结转移C C1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伴肠旁系膜淋巴结转移D C2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伴肠旁系膜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E D期:癌肿伴远处器官转移33.描述直肠癌扩散与转移。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讨论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c93bfb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f.png)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讨论引言乙状结肠癌,是发生在乙状结肠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肠道癌症的一种主要类型。
乙状结肠作为结肠的一部分,位于盲肠与降结肠之间,是其相对于其他结肠段最常见发生肿瘤的部位。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独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病理特征1.组织学类型:乙状结肠癌通常起源于结肠黏膜的某些上皮细胞,可以分为腺癌、黏液癌、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黏液癌等多种组织学类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到乙状结肠癌的大多数。
2.组织学分级:乙状结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可以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来划分为不分化型、低分化型和高分化型等。
分级越高,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预后也通常越差。
3.浸润深度:乙状结肠癌的浸润深度是评估其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病理切片的观察来确定肿瘤是否侵犯到肠壁的不同层次,一般分为黏膜浸润、黏膜下浸润、肌层浸润和浆膜浸润等。
4.淋巴结转移:乙状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其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病理切片的观察来确定淋巴结是否受到肿瘤侵犯,进而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和程度。
临床表现乙状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大便带血等。
不同病人的症状各异,有些病人可能无特殊不适,而有些病人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乙状结肠癌的症状也可以因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诊断对于乙状结肠癌的诊断,一般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采用结肠镜、CT、MRI等技术,有助于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等情况。
而病理组织学检查则是最终确诊的方法,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的观察,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特点。
治疗乙状结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方法。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和周围潜在转移的淋巴结,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还能活多久?与患者的体质有关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还能活多久?与患者的体质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1e535a0559eef8c75fbfb34f.png)
结肠癌是肠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特别是近些年来,虽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发现结肠癌一定要及时治疗,肝部是结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一旦出现肝转移生存期是患者和家属比较关心的,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肝脏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主要原因是肝脏为胃肠道血流最先到达的内脏器官,且肝脏内血流丰富、流速缓慢,为肿瘤细胞种植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旦出现肝转移治疗会变得比较棘手,能活多久这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的治疗方案,体质,心态,护理等有关,建议患者不要过多的在意,而应该调整好心态,积极治疗。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能活多久与病人的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
因此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
此外,对于结肠癌病人而言,更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案积极治疗,一个科学、合理、适合患者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一般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的治疗不应该一味地杀灭癌细胞,而应该注重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晚期的治疗中,放化疗和中医药常联合使用,因为放化疗缺乏选择性,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联合中医能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减轻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如果此时患者的体质较差,年龄偏大,有恶病质,可以单独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比较温和,采用天然的中草药,无手术的创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不管是什么时期,什么样的身体情况都适合进行中医治疗,通过中医治疗可有效控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并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结肠癌的病理分析
![结肠癌的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2ce4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f.png)
结肠癌的病理分析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了解结肠癌的病理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肠癌的发病部位结肠癌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但常见的部位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
不同部位的结肠癌在症状、治疗和预后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
二、结肠癌的大体形态1、隆起型肿瘤向肠腔内突出,呈息肉状或菜花状。
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在早期就会引起症状,如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
2、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溃疡,边缘不规则,底部凹凸不平。
这种类型的结肠癌容易引起肠道出血和感染。
3、浸润型肿瘤沿着肠壁浸润生长,导致肠壁增厚、管腔狭窄。
浸润型结肠癌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预后相对较差。
三、结肠癌的组织学类型1、腺癌这是结肠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 90%以上。
腺癌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黏液腺癌等亚型。
2、未分化癌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3、鳞状细胞癌较为少见,通常发生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
四、结肠癌的分级结肠癌的分级主要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来确定,通常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高分化的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似,恶性程度较低;低分化的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恶性程度高。
五、结肠癌的转移途径1、淋巴转移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癌细胞首先转移到肠壁旁的淋巴结,然后依次转移到肠系膜血管周围淋巴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最终可转移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2、血行转移癌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脏、肺、骨等远处器官。
3、直接浸润肿瘤可以直接浸润到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如膀胱、子宫、输尿管等。
4、种植转移癌细胞脱落到腹腔内,可在腹膜、大网膜等部位形成种植转移灶。
六、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目前常用的结肠癌分期系统是 TNM 分期,其中 T 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N 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 代表远处转移情况。
1、Ⅰ期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结肠癌转移肝的治疗方案
![结肠癌转移肝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9ed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3.png)
一、引言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结肠癌转移至肝脏是晚期结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肝脏转移的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针对结肠癌转移肝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本文将介绍结肠癌转移肝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肝转移灶切除术:对于肝脏转移灶数目较少、病灶较局限、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行肝转移灶切除术。
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肝切除术、扩大根治性肝切除术等。
(2)原发灶切除术:在行肝转移灶切除术前,应先进行原发灶的切除,以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成功率。
2. 放射治疗(1)局部放射治疗:适用于肝脏转移灶数目较少、病灶较局限的患者。
局部放射治疗可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适用于肝脏转移灶数目较多、病灶较大、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
SRT具有精准度高、损伤小、疗效好的特点。
3. 化学治疗(1)全身化疗:适用于多数结肠癌转移肝患者。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FOLFOX、FOLFIRI、FOLFIRI-XELOX等。
化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及时调整化疗方案。
(2)靶向治疗:针对结肠癌患者中常见基因突变,如K-RAS、BRAF、EGFR等,可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如针对K-RAS突变,可选用奥沙利铂;针对BRAF 突变,可选用达拉非尼;针对EGFR突变,可选用吉非替尼等。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方法,针对结肠癌患者中的肿瘤微环境,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5. 综合治疗对于晚期结肠癌转移肝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注意事项1.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分期、转移灶数目、病灶大小、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结肠癌肺转移后化疗效果好吗
![结肠癌肺转移后化疗效果好吗](https://img.taocdn.com/s3/m/1cfd2ae5910ef12d2af9e79e.png)
结肠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多是在晚期症状明显,甚至出现转移扩散时才被发现。
肺部是结肠癌比较好发的转移部位,其发生率占到50%以上,给患者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化疗是比较常见的治疗癌症转移的手段,对于结肠癌肺转移也一样,那么结肠癌肺转移后化疗效果好吗?化疗治疗结肠癌肺转移通过各种不同的化学药物,可以杀死患者机体内游离的癌细胞,从而起到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
但是化疗敌我不分的弊端,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还会杀伤大量的正常细胞,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出现过度化疗,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治疗效果,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采用化疗的时候一定要配合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不愿接受化疗或是年龄大、体制偏差的患者也可以单独进行中医治疗,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效果就比较显著。
该疗法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因人因病治宜,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补气养血,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在专病专方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病情随病随症加减,打破了原有的一病一方的治疗习惯,从而改善患者身体内环境,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清除癌毒的目的。
而且,三联平衡疗法克服了传统中药见效慢的缺点,又区别于西医放疗、化疗费用高、毒副作用大的弊病。
具有疗程短、显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已使众多的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
【患者病例】患者资料:涂永顺肾癌多发性转移男70岁南阳油田通信公司2006年5月,涂勇顺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确诊肾癌右肾盂及输管多行细胞癌,肝右叶囊肿胆结石,不久发现膀胱转移。
后在2007年5月16日,去郑州大学一附院检查CT显示,右肾癌,膀胱、肝脏、腹膜后及左锁骨发现转移病灶。
于2007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右肾癌切除术,但其治疗疗效并不明显。
曾在郑州大学一附院住院化疗时,涂永顺与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康复患者姚丙午在同一个单位,他打听到老姚8年前患肺癌,用中药治疗至今仍十分健康的消息后,于6月26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治,袁希福院长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用“三联平衡疗法”为其开取中药进行治疗。
结肠癌转移到骨头能活多久
![结肠癌转移到骨头能活多久](https://img.taocdn.com/s3/m/dabcf717f12d2af90242e659.png)
骨头是癌症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对于结肠癌患者也不例外,发展到了晚期,也常会出现骨转移,不仅给患者带来一系类的痛苦,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一旦出现骨转移,很多患者对于生存期也是比较关心的,那么结肠癌转移到骨头能活多久呢?结肠癌转移到骨头能活多久?对于这个问题,医生也很难回答,结肠癌骨转移能活多久应综合考虑患者体质状况、肿瘤病理分期、治疗方法,心态等,临床应注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尽可能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症状,有效延长带癌生存期。
结肠癌骨转移的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骨骼有病变。
骨转移症状和肿瘤转移的数量、部位有关,例如脊髓转移可造成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结肠癌肋骨转移可造成的胸痛;脊髓转移可造成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则可造成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结肠癌骨转移首先应给予患者一些止痛药或镇痛剂,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然后再根据给予患者抗癌治疗,综合治疗,减轻患者疼痛。
肺癌骨转移此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放化疗虽然能杀灭癌细胞,改善症状的作用,但是放疗和化疗使人体免疫功能遭受损害,致使患者身体遭受外来病魔的侵袭,致使患者身体恶化,从而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因此建议放化疗的时候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能减轻毒副作用,减轻治疗效果。
对于结肠癌骨转移中医药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着手,抓住病机的要害,辩证施治,增强患者的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瘤体虽然不能看见有明显的缩小,但是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却有着西医难以企及的效果。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
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什么是结肠癌?
![什么是结肠癌?](https://img.taocdn.com/s3/m/c282ae0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5.png)
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在临床为常见的一种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恶行肿瘤,其高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并且40-50岁年龄为高发年龄,女性多于男性,结肠癌发病率在所有胃肠道肿瘤中位列第三。
结肠癌大多数是腺癌、黏液腺癌以及未分化癌,形态大体呈现为息肉状或者溃疡型等,结肠癌可以沿着肠壁呈环行发展,亦可由浅至深侵犯至肠壁深层,进而对淋巴管等进行侵犯,另外还可以向腹腔内种植或者是且口面进行扩散转移。
1.结肠癌引发病因有哪些?当前对于结肠癌病因尚未明确,但导致其发病的因素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等有着一定关系。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逐渐重视饮食营养的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粗纤维逐渐变少,对于农村人民来说,通常由于进食过多的腌制食品而导致肠癌的发生,另外一些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以及低纤维饮食也都是引发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以遗传因素来说,大约5-20%结肠癌都属于遗传性结肠癌,所以具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患有结肠癌的几率会比正常人要高[1]。
2.结肠癌有哪些危害?结肠癌所具有的危害非常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结肠癌发病率极高,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种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据研究人员统计,每年都会有大量个体患上结肠癌,并且每年由于结肠癌而死亡的患者较多,所以结肠癌是一个能够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危险疾病,会很大程度影响人民群众健康。
第二,对于患结肠癌患者来说,结肠癌若是没能及时发现并且进行有效治疗,任其发展的话,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以及肠穿孔等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当并发症产生时,则会给患者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这时就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通过急诊手术等急诊处理后才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除此之外,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过后,还随时可能存在着局部复发或者是远处转移的风险,远处转移常常发生在肝脏与肺等部位,而一旦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则患者治疗难度会明显加大,当结肠癌出现远处转移时,也就表明结肠癌治疗失败,同时这些转移也是促使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可见,结肠癌所具有危害极大,我们应该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结肠癌肝转移
![结肠癌肝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7063b7e2caaedd3382c4d363.png)
• 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下列方法:
• 对低危(健康状况良好、病灶不多于4个、异时性转移灶、仅肝脏有转 移灶)、肝转移灶可能可切除的患者,应该选择初始手术而非新辅助化 疗,随后进行术后化疗。(参见下文‘病变起初可切除的患者’)
• 对高危、肝转移灶临界可切除或不能切除的患者,首选新辅助化疗。 (参见下文‘转移灶起初不可切除的患者’)
Fong Nordlinger
1、无病间隔<12个月 2、转移灶数量>1个 3、CEA水平>200ng/ml 4、最大肝转移瘤直径>5cm 5、存在原发灶淋巴结转移
低:0-2分 高:3-5分
1、年龄>60岁 2、原发灶>pT3 3、原发灶存在淋巴结转移 4、无病间隔时间<24个月 5、肝转移灶数量>3个 6、最大转移瘤直径>5cm
• 至少一些数据提示,贝伐珠单抗距离手术的时间可以缩短至5周而未增加围 手术期并发症[64]。
• 社区BRiTE(Bevacizumab Regimens' Investig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s,贝伐珠单抗 方案治疗效果的调查)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一项报告指出,521例应用贝伐珠单抗后接 受手术的患者中,在手术前<2周、2-4周、4-6周、6-8周或≥8周接受最后一剂贝 伐珠单抗,严重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3%、6%和2%[75]。
• 不过,部分患者可能宜接受肝脏优先的两期手术。例如,局部晚 期直肠癌(T4期且/或肿瘤体积大,或有广泛淋巴结受累)患者通常 需接受术前强化治疗,即先接受诱导化疗再行放化疗,而非单行 放化疗。若此类患者存在可能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转移灶,可能适 合行反向(肝脏优先)两期切除术:诱导化疗4个月后,通常先行肝 切除术;再过2-4个月,一经完成放化疗,即行结直肠癌灶切除, 之后可选择再进行2个月的化疗。若等到可进行同时切除后(6-8个 月后)再行肝切除,可能会加重化疗诱导的肝脏变化,增加术后肝 衰竭的风险。
结直肠外科知识点总结
![结直肠外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3e7f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f.png)
结直肠外科知识点总结结直肠外科是指对结直肠疾病进行手术治疗的一门专科。
结直肠外科涉及到一系列疾病的治疗,包括结直肠肿瘤、息肉、炎症、瘘管、直肠脱垂等。
本文将对结直肠外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领域。
一、结直肠解剖1. 结肠:结肠是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的连接部分,它由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组成。
2. 直肠:直肠是结肠的下端部分,它位于骨盆腔内,由会阴肛门向外,与体表相连接。
3. 肠系膜:结肠被一层肠系膜覆盖,以保护肠道的血管和神经。
4. 肠壁结构:结肠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成,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结直肠肿瘤1.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结直肠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便血、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
2. 良性肿瘤:结直肠的良性肿瘤包括息肉、腺瘤等,它们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但也需要及时治疗。
3. 转移性肿瘤:结直肠癌常常会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是肝脏、肺部等器官。
4. 鉴别诊断:结直肠肿瘤需要进行肠镜检查、CT、MRI、PET-CT等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和评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
三、结直肠手术治疗1. 结扎割除术:对于早期结直肠肿瘤,可以采用结扎割除术进行局部治疗。
2. 根治性手术:对于进展期结直肠癌,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包括直肠切除术、结肠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
3. 术前准备:结直肠手术需要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全身情况评估、术前营养支持、肠道准备等。
4. 术后护理:结直肠手术后需要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愈合、营养支持、术后恢复等。
四、结直肠炎症1.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疾病的常见类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2. 症状:炎症性肠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消瘦、贫血等。
3. 治疗:对于炎症性肠病,常规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
五、其他结直肠疾病1. 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黏膜上的突起性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结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结肠癌肝转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b9940a680203d8ce2f24e4.png)
• 虽然通常认为起初无法切除的单纯肝转移患者可能在诱导 化疗后变为可切除,但经肝脏外科医生对肿瘤可切除性进 行初始评估发现,属于该情况的患者可能不超过10%-20%。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的最新指南建议,将mCRC起初 似乎无法切除的患者分为有转化可能和无转化可能2大类。 对于病变不能转化为可切除的患者,应提请姑息性全身性 化疗;而对有希望转化为可切除病变的患者,宜先行诱导 化疗,后重新评估可切除性。
7
Fong Nordlinger
1、无病间隔<12个月 2、转移灶数量>1个 3、CEA水平>200ng/ml 4、最大肝转移瘤直径>5cm 5、存在原发灶淋巴结转移
低:0-2分 高:3-5分
1、年龄>60岁 2、原发灶>pT3 3、原发灶存在淋巴结转移 4、无病间隔时间<24个月 5、肝转移灶数量>3个 6、最大转移瘤直径>5cm
6
• 选择 — 适当的患者遴选对于确保最佳的围手术期和长期肿瘤学 结局至关重要。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切除术时,主要应考虑下 列因素:
• 患者因素,如重要的共存内科疾病。 • 肿瘤因素–目前使用4种临床风险评分根据患者复发的可能性对
其进行分层。我们可能会考虑让高风险患者在切除之前先接受化 疗,以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即,若转移灶进展迅速,在化疗 期间即扩散到肝脏之外,则患者可免于接受不必要的手术)。
12
标准
• 我们同意美国肝胆胰协会、消化道外科学会和肿瘤外科学会于2006年共识会议 上制定的指南,该指南指出:
• 在接受肝切除术的CRLM患者中,切缘阳性与局部复发率更高和OS更低有关,应 尽可能避免。
• 虽然获得较宽(>1cm)切缘仍是肝切除术的目标,但预计切缘<1cm也不应作为 避免切除术的标准。
直肠结肠癌会传染吗
![直肠结肠癌会传染吗](https://img.taocdn.com/s3/m/144926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4.png)
直肠结肠癌会传染吗引言直肠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人们关注这种疾病时,一个常见的担忧是直肠结肠癌是否会传染。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专业的解答。
什么是直肠结肠癌直肠结肠癌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其中包括直肠。
传染性疾病与非传染性疾病在回答直肠结肠癌是否传染的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区别。
传染性疾病是指能够通过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可能涉及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性接触、血液传播等。
而非传染性疾病则不具备通过传染途径传播的特点,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
直肠结肠癌的传播途径直肠结肠癌通常不通过传染途径传播。
直肠结肠癌通常是由细胞遗传异常或环境暴露因素引起的,比如长期的高脂高蛋白饮食、炼铁、煤化工、橡胶业等职业暴露、吸烟等,这些因素逐渐改变肠道黏膜细胞的遗传特征,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在直肠结肠癌中,大部分是腺癌,其他类型的癌症如肉瘤型结肠癌和神经内分泌癌等比较少见。
而在结直肠癌的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察觉。
当肿瘤进一步发展,最终侵犯了肠壁,才会出现血便、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直肠结肠癌的传播方式尽管直肠结肠癌本身并不具备传染性,但肿瘤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扩散。
直肠结肠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直接蔓延:肿瘤可以通过肠道内的浸润和蔓延,侵犯肠壁并扩散到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这种方式是直肠结肠癌最常见的扩散方式。
2.淋巴传播:直肠结肠癌可以通过淋巴管系统传播到附近的淋巴结,从而进一步扩散到淋巴结之外的区域。
3.血液转移:少数直肠结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液转移,即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肝脏、肺部等。
这种方式常常发生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
防治直肠结肠癌的传播尽管直肠结肠癌不具备传染性,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结肠癌肿瘤的特性
![结肠癌肿瘤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99926080bb4cf7ec4afed0e3.png)
结肠癌肿瘤的特性核心提示:结肠癌治疗的基本前提就是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肿瘤诊断。
肿瘤的诊断是在综合病史、体检、相关器械检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一般术前诊断主要包括肿瘤情况和全身其他情况。
结肠癌治疗的基本前提就是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肿瘤诊断。
肿瘤的诊断是在综合病史、体检、相关器械检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一般术前诊断主要包括肿瘤情况和全身其他情况。
1.肿瘤情况(1)肿瘤的定位诊断:即明确肿瘤存在的部位、了解肿瘤与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有否远处转移。
①肿瘤的解剖部位:临床上要明确肿瘤所在的解剖部位,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各种定位诊断技术来确定:A.体检明确肿块部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但要注意部分游离度较大的横结肠和乙状结肠肿瘤可不在常规位置上,造成判断失误。
B.B超、CT、MRI可以确定肿块存在与否以及肿块的部位,但有时肿瘤较小,上述检查无法判断。
C.纤维结肠镜检查除了在直肠外,其他部位的定位功能是不可靠的,主要是由于肠镜和肠管之间的非直线关系造成的,肠管是可以被拉长或套叠,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肠镜定位与手术发现巨大的差异,造成手术困难。
D.结肠肿瘤的最好定位诊断方法是钡灌肠检查,它可以给我们最直观、准确的肿瘤部位,同时还可以给我们肠管的长度、松紧度,帮助我们确定手术切口选择及切除肠段的范围。
②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除了明确肿瘤的解剖部位外,非常重要的是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特别是与重要器官、大血管的关系,一般的结肠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太密切,只有肿瘤较大的时候方可侵犯其他器官,主要的有巨大回盲部肿瘤侵犯髂血管、输尿管;结肠肝区癌侵犯十二指肠和胰头;降乙结肠癌侵犯输尿管等。
术前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术前切除的判断、患者和家属的告知有确定价值。
③肿瘤的远处转移情况:对于恶性肿瘤来讲,除了原发肿瘤的情况非常重要外,转移灶的情况更重要,因为有了转移灶后,整个治疗计划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术前仔细检查可能的转移灶是手术前常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
结肠癌肝转移表现,资料又显示: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
多数患者都是在晚期被发现,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期。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初次诊断时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并不高,如出现异常升高或术后降为正常后再升高,预示着病情发生变化。
B超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可达80%,如果B超无法确诊的肝脏病灶,还可以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PET-CT,PET-CT能够发现小于1厘米的微小转移灶。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不少人认为病情已到晚期,没必要再治疗。
事实上,手术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方案,因为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可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接受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达36%~45%。
如果不能进行手术治疗,伽马刀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伽马刀是局部精确放疗的一种,可以精确杀死转移灶,对正常组织几乎没影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
为了能更快的检查到结肠癌肝转移,结肠癌术后每3个月随诊1次,术后3~5年的患者改成每6个月随诊1次,5年后的患者每年随诊1次,检查项目最好为PET-CT。
多细胞免疫治疗:让患者们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消灭癌细胞彻底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专家说,对于结肠癌多发转移为了治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中晚期患者生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案是多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用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自身一定量的外周单核细胞。
经过培养后成为抗癌性强的免疫细胞,回输患者的体内来消灭癌细胞。
多细胞免疫治疗作为当今的第四种抗癌方法,将人体自身的抗癌细胞在体外无限扩增培养,经严格筛选会输入人体,然后如同打点滴一样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消除癌细胞的转移病灶,达到预防和控制复发和转移的目的,而且对人体无任何损伤,能迅速重建人体免疫系统,实现绿色抗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卓越。
以综合治疗为原则,目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开设有:微创介入、氩氦刀、粒子植入、射频消融、微创手术等多种先进微创疗法,具体的效果是什么?
1、无需开刀,多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NKT细胞和CD3AK细胞,这种细胞被国际上称为经典组合细胞,治疗癌症效果非常明显。
2、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3、与手术、全身化疗相比较,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轻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免疫力,提升患者的机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