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考点跟踪突破27 文言文阅读(二) 断句和翻译
一、(2013•连云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为学 (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 [点拨:A做/雕刻B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C距离D反而/转头看、看见]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
惭色。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__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__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__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

__ 4.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__做任何事只要肯努力,付出行动,就能成功,空想只会一事无成。

__ 二、(2014•福州)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练习。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标四处)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了翅膀一样) (2)名之者谁?(取名(命名)) (3)行者休于树(在) (4)觥筹交错(酒杯) 7.翻译下面句子。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__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__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游览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__ 8.用原文语句回答。

(1)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__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

9.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

__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__ 三、(2014•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练习。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
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10.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11.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D) A.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__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__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__ 14.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__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__(用自己的话表述)。

四、(2014•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勒:编辑。

15.对下面
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立即,就,便) (2)比(等到) 1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__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__ 18.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__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

后来治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__ 19.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__示例:①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

②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

③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__ 五、(2014•宁德)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习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者,吾非其师。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②家见《书》疏义③,因请寓宿④,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⑤。

……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释】①过:过人之处。

②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③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④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⑤《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20.解释下面加点词。

(1)书诗四句(写)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3)师谓其父母曰(对……说) (4)遂辞去(离开、离去) 21.翻译下面句子。

(1)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让(仲永)作诗,(他)作的诗(已经)不能与先前的名声相当了。

__ (2)师大奇之。

__老师对这(他的这种回答)感到十分惊奇(惊讶)。

__ 2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按语意划分两处) 传一乡秀才观之传/一乡秀才/观之23.方仲永与许衡资质相似,二人父母均为农民,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截然不同:方仲永的父亲是“__日扳仲永环谒邑人__,__不使学
__”;许衡的父母是“__父母强之不能止(或:如是者凡更三师)__”。

24.阅读甲、乙两文,从仲永和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除教育因素外)? __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读书要有远大理想;热爱学习;刻苦勤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