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强调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新课程的氛围下,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导向学习作用,尽量不要直接陈述结论。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另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学生能够亲自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在改革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中存在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课堂上是否多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也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和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用接受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二、深入教材知识研究,将知识内容生活化

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知识的影子,相应的,数学知识中也包含生活的味道,这需要教师深入教材知识研究,将

看似“拒人千里”的数学知识内容生活化,让学生用生活的视角洞察知识的形体结构。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看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及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例如,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分期付款、降水概率等问题,这些都可以用数学知识理论解释,即统计及概率等。

三、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接受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善,教师可以尝试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用具体的实例表现数学知识,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例如,上课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光的传播速度大概是每秒30万千米”,并问学生:“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我们在使用时为了简捷方便,可不可以找出一种更好的表示方法呢?”引导学生翻开课本自己寻找答案,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容易融入课堂教学中。

四、采取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合作才能共进,交流是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合作学习能够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得到更大的成长。同时在合作中也培养了学生团队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组内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这样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

快乐地学习。如在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先得到初步的猜想,然后进行证明,分别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方面得出结果。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画出关系图或列表展示出它们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在小组内发挥出自己积极的作用,在相互补充和不断完善中学到了新知识,积累了活动的经验。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类比的思想,为下一步学习积累了很好的学习方法。

五、充分认可学生的不同想法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思维也是这样的。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不能束缚学生,要积极肯定学生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果教师一方面想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却把学生的不同想法当成“异端邪说”进行打压,那么最终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对于学生不同思维和方法的肯定,既要体现在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又要体现在课下对于学生作业批改上。课堂上发现学生的不同思维时,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及时予以引导;作业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时,要通过评语的方式予以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当然,对于学生不同思维的肯定并不是毫无原则地一概认可,教师必须及时因势利导,使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够变成科学的思路,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创新

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有扬有抑的方法,达到既鼓励了学生又纠正了错误的目的。

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一名合格的青少年,首先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是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史中涉及的文人典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作为有思想意识的人,初中数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这些因素,善于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学科内容,从而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到数学体系的内在关联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要只停留在传授知识的环节上,应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实践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兴趣,才能端正态度、乐于学习。

七、作业设计忌空泛,要强调操作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在课堂预习作业设计环节,我们常听到老师们这样的布置:“第×章,第×节,××页到××页的内容,请大家下课以后认真预习一下。”这样空泛的预习作业难有效果,因为其不具备一定

的操作性,学生已然把它当作“没有作业一身轻”的代名词。笔者认为,应当针对具体的课堂内容,设计出几道具体的数学题,打印成学生学案,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升华数学认知,把握知识脉络。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