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
明学理的理解
明学理的理解“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名称,可是这个名称要细究起来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科学,是大家约定俗成的。
因为宋明理学诞生在北宋,可是一直延续到清代,因此如果按照这段历史来讲理学的体系,应该叫“宋元明清理学”。
可是这个叫法显得有点长,所以习惯上就用“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来指称宋元明清的这个体系。
当然比较起来,宋和明是最重要的,因为元代基本上是宋代主流理学的延伸,清代虽然对整个明代理学进行了反省、批评,但是清代中期以后的学术转向就发生了从理学到朴学,也就是汉学的转变。
汉学从乾嘉时代开始出现,后来发展成清代中期以后学术的主流。
因此,就理学史本身而言,尽管宋代和明代是最重要的,但也不能抹杀元代、清代。
如果从完整、科学的角度,应该叫“宋元明清理学”,这是我们用“宋明理学”概念时需要注意的。
总之,宋明理学与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一样,都是中国学术史习惯上所使用的概念,尽管细究起来表达还不是那么完整,但是作为指代,代表了从11世纪至18世纪中国儒学主流发展的体系。
自五四以来,对理学的批评往往是出于对其核心思想的误解,所以需要对理学“正名”。
我们今天需要“存天理,灭人欲”吗?近代以来许多学者没有了解它的本来意义,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对于五四时代这些充满了感性冲动和情欲爱意的文学来讲,“存天理去人欲”根本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他们一直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来实现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虽然这批判从主流上讲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批判的科学性要建立在对历史和哲学比较深入的理解上,否则这种批评经不起任何理论和历史的考验,也没有办法提高到高水平的人文反思。
对于理欲之辨的理解,不妨放在整个世界哲学发展的框架里来考察。
近代西方哲学中对类似天理和人欲的概念进行过探讨的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
康德的著作很多,但是集中讲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他的三大批判里的第二本《实践理性批判》里。
关于这个问题,他的主导思想还是清楚的。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一、先秦文论概述(1)文学尚未独立。
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2)文论亦未独立。
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一)孔子及儒家文论1、“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2、孔子(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①可以兴——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②可以观—-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③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④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愤不满.⑤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儒释道三教思想与唐宋文学的交融与碰撞
儒释道三教思想与唐宋文学的交融与碰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儒释道三教思想是重要的哲学体系。
它们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交融与碰撞,对唐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儒释道三教思想与唐宋文学的交融与碰撞,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1. 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起源儒释道三教思想源远流长,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道德和家庭观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修养。
释家思想强调慈悲和舍己为人,崇尚解脱和修行。
道教思想则注重自然和与天地之道合一。
2. 唐宋文学的发展与背景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人墨客。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
唐宋文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潮流的影响。
3. 唐宋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唐宋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很多文学作品都融入了儒家的思想理念。
例如,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对道德的思考。
而陆游、欧阳修等宋代文人则更加注重家庭和个人修养的儒家思想。
3.1 唐宋诗歌中的儒家思想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中不乏体现儒家思想的作品。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的家庭观念和孝道思想。
3.2 唐宋散文中的儒家思想唐宋散文也广泛涉及到儒家思想。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写到:“所以我与古人其类相若,曾记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处作者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个人情感,同时也传达了儒家的忧国忧民之心。
4. 唐宋文学中的佛教思想佛教思想在唐宋文学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文人墨客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4.1 唐宋诗歌中的佛教思想唐宋诗人对佛教的追求和禅修之道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些诗人如王之涣、白居易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佛教诗歌。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倦和对佛教解脱之道的向往。
唐宋古文运动
第二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语言朴素,行云流水;感情真挚, 催人泪下。
这篇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 强调骨肉亲情关系。家族凋零,振兴无望。二是突 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 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 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 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第二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韩柳在散体文创作上的开拓:
1.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
(1)文学观念上否定六朝“文笔”之分,把散 文引入杂文学路途;
(2)创作实践重视辞采、语言和技巧,突破文 体界限和陈规旧制;
(3)语言既倡“去陈言”,又强调“文从字顺” (《南阳樊诏述墓志铭》)。
2.人物传记的艺术特色 (1)主人公多是社会上地位不高或被压迫的人物。
大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但有的作品也带有若干虚 构、寓言的成分,作了一定的夸张。 (2)着重描写的是人物的奇特之处,并通过人物奇 特的举动写鲜明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3.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1)寓情于景,以山川之美来反映自己的见弃,发
A.“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 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答李翊书》)认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文章才 能充实光大。
第一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 主张内容: B.“气盛言宜”,提出为文普遍原则:“气盛则言
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C.强调“郁于中而泄于外”的“不平之鸣”(《送 孟东野序》)。
(四)山水游记 1.以渲泻悲情表现自然,是悲剧人生审美情趣的
结晶。如《囚人赋》。 2.永州记游之作大多表现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
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和分期
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和分期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人文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一)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这派文论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
此时为政文合一的社会,西周诗歌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部分。
“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意识。
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值任务的。
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
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
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者和依靠对象。
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就决定了他们不在于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
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
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
这样,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是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
学术热点之唐宋变革论
学术热点之唐宋变革论“唐宋变革论”是以六朝隋唐贵族政治和宋代君主独裁政治两种政治为核心展开的,然后推广到经济,文学、学术、艺术、音乐等层面的变化。
此理论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1910年提出,其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
产生背景/唐宋变革论“唐宋变革论”的内藤湖南历史分期说的产生,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日本史学界吸收西方的史理论,运用西方的分期视角的产物。
较早时期的里斯(Laduig Riess)等外国学者对日本学界的影响,为学界熟知。
恰恰就在内藤写下前面所提到的“讲课提纲”前后,1906年,德国出版了Oskar Nachode的Geschichte von Japan《日本史概说》(二卷,德国,莱比锡)这是西方在公元2世纪初,有关日本上古、中古史的代表性研究,并反应到日本。
对于正在不断吸收西方新学术的日本学界、对于内藤湖南来说,这在思考方式上,恐不无影响。
比如,在他的《支那上古史》中谈到,当时有人模仿西方,把历史分为“上古史、中世史、近世史”,又探讨过“因今日西洋史上的feuda l system翻译成封建制度”,这个词在日本历史和中国历史的研究中的使用情况,都说明他是关注西方史学,并受到其影响的。
二、中日两国史学界交流的产物。
20世纪初,中国也出现了新的史学风潮。
据胡逢祥的研究,仅19 01年至1903年,中国人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著史地类书籍即达120余种。
1902年中国夏曾佑出了半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中国古代史》)虽说只到魏晋六朝,未完,但是在当时颇有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
其中有日本学者的影响。
反过来,内藤湖南也注意到夏曾佑的著作情况,他也关注梁启超的著作,他在《支那上古史》等著作中,谈到过梁启超。
此外,在《支那学》杂志第2期(1910-1911)就发表了《读梁启超氏的历史研究法》。
这份杂志,是本天成之、小岛祜马、青木正儿等主办的,内藤当然也是知道所刊的文章的。
关于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
关于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以上述思考为出发点本文以茅坤的书信为中心,探讨宋派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派内派之争,以及由此引发文学思想建设和现实的派要求。
派内主要是与唐顺之蔡汝楠的争论,派外主要是与七子派徐中行的通;前者关乎文学思想的建设,者关乎作为文派的坛现实要求。
一、唐宋派文学思想建设以王、唐、茅代表的唐宋派,其文思想建设大致都历了两个阶段:一、按王、唐、的顺序,三人先后从前七子派的弃唐宋、高扬秦汉的古文宗,转移到包容秦汉而分外视唐宋的古文宗法;二,由以唐宋文为宗进到灭秦汉、唐宋文界限的超越段,建立独立的主精神,阐述严密的文章格法之后,三人的古文想各有不同呈现:王基本没再发展,,茅坤则继续建其古文正统论,唐顺之则转向性命和事功之学。
茅坤古文思想体系的构主要是在派内与唐顺之、蔡汝等人的交流争论中得以孕成型的。
同王、唐一,其古文主张最初也蛰伏在七子派的古文宗法里,学习汉词句,模仿秦汉格。
其《与蔡白石太守论文书》云“仆少喜为文,每谓当跌宕激射似马子长,字而比之,句而亿,苟一字一句不中累黍之度,即惨侧悲傻。
唐以后若薄不足者。
”到嘉靖二十二年与唐顺之交后,受其影响,脱离了前此的字模拟方式,转而习尚宋古文,但对唐顺之当时古文想中的以唐宋文包容秦汉文的策并不满意。
其《复唐荆川司谏书》:尝闻先生谓唐之韩愈,汉之马迁;宋之欧、曾,即唐韩愈……古来文章家气轴所结,各自不同。
譬如堪舆家指“龙法”,均之萦折伏,左回右顾,前拱后绕,致冲射尖斜,斯合“龙法”。
然其龙之祖,及其小大力量当自有别。
窃谓马迁譬之秦中也,愈譬之剑阁也,而欧、曾之金陵、吴会也。
中间授,迥自不同,有如古人称百二十二之异。
而至于六经则昆仑也,所谓祖龙是已。
故愚窃今之有志于为文者,当本之经,以求其祖龙。
而至于马迁,龙之出游,所谓太行华阴而之秦中者也。
故为气尚雄厚,气规制尚自远。
若遽因欧、曾为眼界,是犹入金陵而览吴会,其江山逶迤之丽、浅乐土之便,不复思履毅函以窥秦中者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体系是一个深奥而广博的领域,涵盖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将从五个主要方面阐述这一学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哲学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
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道家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注重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墨家思想则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助。
法家思想则注重法律和秩序,强调社会规范和法制建设。
这些哲学思想为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伦理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等。
家庭伦理注重孝道、悌道、夫妇之道等,强调家庭和谐和社会秩序。
社会伦理注重诚信、礼让、公正等,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
政治伦理注重君臣之道、官民之道等,强调官员的廉洁和政府的责任。
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学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体系包括了古典文学、诗词曲赋、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
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曲赋则以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优美,意境深远。
绘画则以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主,强调自然美和意境美。
音乐则以琴棋书画为主要代表,形式多样,表现丰富。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追求。
四、科学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对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中医、中药、天文、历法等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后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五、文化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与其他文化交流互动,如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等。
从明道到载道——论唐宋文道关系理论的变迁(一)
从明道到载道——论唐宋文道关系理论的变迁(一)【内容提要】从现代语言哲学的高度考察有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韩愈、柳宗元的“明道”追求二者的统一,而宋人的“载道”则强调其工具性质。
“明道”与“载道”在理论形态上表现出三大差异:韩、柳内圣与外王并重,宋代政治家则以外王消解内圣;韩、柳坚持文道一元,宋代理学家则分离文道、重道轻文;韩、柳追求超越文道的艺术境界,宋代文学家则将这一超越异化为形式主义的句法律度。
现代学术界往往将“明道”、“载道”混为一谈,很有必要认真地加以梳理辨析。
【关键词】明道载道语言哲学统一论工具论文道关系理论探讨的是文学艺术本体问题,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文道关系理论的变迁直接左右着创作的走向,同时,它自身的理论内涵也通过不断的变迁得以丰富、深化与发展。
对这一问题,唐宋文人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表述,诸如明道、传道、贯道、体道、宏道、载道等等,其内涵错杂繁复,很值得现代学界认真地加以梳理辨析。
然而若干年来,学术界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并不多见。
究其原因,郭绍虞先生在这一领域的杰出研究已经成为横亘在现代学人面前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可能是最合理的解释。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郭先生就已经以“贯道”、“载道”区分唐宋文道关系理论,见1927年《东方》25卷1期《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
其后《中国文学批评史》以道学家的文论、政治家的文论、文学家的文论区分宋代文道关系理论诸流派,视野开阔,辨析精微,唐宋文道关系理论由此得以定型。
后人的研究,大多在郭先生的基础上拾遗补缺,演绎诠释。
本文认为,郭先生的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也还存在有待推进的广阔空间。
比如:以“贯道”概括唐人主要是韩愈的文道关系理论,实际上并不准确。
韩愈只讲“明道”,从来不讲“贯道”。
李汉《昌黎先生文集序》虽然讲“文者贯道之器”,但“贯道”二字的内涵,李汉本人并没有进行过具体阐释。
隋末王通曾经界定过“贯道”的内涵,其说追求“上明三纲”、“下达五常”①,与宋代道学家的“载道”较为接近,和韩愈的“明道”还有相当的距离。
中国文化概论课文翻译
中国文化概论课文翻译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
昭陵古雕中雄壮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习,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篡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
从“格物”到“致知”,实质上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亦即伦理学上的“自律”,有了这一自律,方有诚意—正心—修身乃至齐家、治国、明德于天下的功业。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
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的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理想。
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
与含义阔大、形象众生的诗不同,词小而狭,巧而新。
它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为细腻,极为精致。
尽管宋代词坛还有别一番风貌的歌唱,这就是由苏轼开创的、以辛弃疾为代表人物的豪放词风,但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
唐宋赵郡文学文化体系构建-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唐宋赵郡文学文化体系构建-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唐宋赵郡文学文化资源丰富而重要, 其整体上具有地域性、家族性, 两者互为依凭。
唐宋赵郡文士对唐诗发展、中外诗教以及自身创作影响深远。
以滹沱河、太行山以及真定等为核心范围, 逐渐形成典型别致的赵郡文学文化景观。
赞皇公李德裕的系列平泉追忆、赵郡苏轼的数则经典称谓, 带有浓郁的乡愁色彩, 成为郡望文化传统的微型缩影。
这些为赵郡一地赋予特别的文化因子和精神内涵, 有助于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关键词:唐宋; 赵郡; 文学文化; 传承; 乡愁;Abstract:ZhaoJuns literatur-culture resourc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are rich and important, which is regional and familial depending on each other. These scribes of the Zhaojun produce profound influence on developing tang poetr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oetry and its own creation. Typical landscapes are graduallyformed on Zhaojuns literary-cultural with Hutuo River, Taihang Mountain and Zhending as the core.With a strong tonal of nostalgia, the series Pingquan memories Emperor Zanhuang Li-deyu and several classic appellations of Zhaojun Sushi become the miniature microcosm for homeland tradition. These will give Zhaojun special cultural factor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which helps to inherit culture and retain homesickness.Keyword:Tang and Song Dynasty; Zhaojun; the literature-culture; inherit; homesickness;唐宋时期的赵郡文学文化资源丰富而重要。
儒家文学思想与唐宋古文
古籍研究
(
〉
年第
期
儒 家 文学 思 想 与 唐 宋 古 文
孙 以 昭
许
圣
儒 家 文 学 思 想是 通 过儒生 对 文 学作 品 的 解 读 和 闸 释 表 现 出 来 的 由 孔 子 说 〈 诗 而 开 创 的 儒 家 诗
,
教
,
自
觉 地 把 〈 诗三 百 闸 释 成 了 儒 家 仁义 礼 治 等 道 德 规范 的 感 性 显 现 或 象 征 第
,
论 而 形 成 的 所 以 分 析 考 察 儒家 诗 教 理 论 便 可 抓 住 儒 家 文 学 思 想 的 核 心 与 实 质 寻 找 其 与 后 世 文 学
,
、
尤 其 是 唐 宋 古 文 在 灵 魂 深 入 的 息 息 相 通 之 处 以 清 晰 地 再 现 贯 穿 于 文 学 史之 中 的 中 国 政 教 文 学 传 统
,
的根 本
目
的 就在 于
一
:
是立身的规 范
、
一
,
是 为 政 的 依据
。
孔 子 已 清 楚 地 认 识到 诗 〉
,
礼〉
、
(
乐 〉 都 有 着 极大 的
一
致性 这 种
,
一
致 性就 在 于 它 们 可 以 成 为 修 身
为政 的 依据和 根本 孔 子积 极 地 将 儒家 精 神 向 文学 作 品 中 渗 透
现两 者 之 表现 于精 神 实质 处的某 些 默 契 和 认 同 这 实际 上也 是 从
,
一
个 方面 对 中 国 政 教文 学 传 统 的 考
察
。
我 们 认 为 儒 家 文 学 思 想 的 核 心 是 政 教 文学 思 想 而 这 种 政 教 文 学 思 想 主 要 是 依 赖 于 儒 家 诗 教 理
唐宋时期的儒家经典与思想体系演变
唐宋时期的儒家经典与思想体系演变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儒家经典与思想体系演变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唐代,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唐宋时期的儒家经典与思想体系为主线,探讨中国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的变化与演变,以及这些变化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一、儒家经典的传承和发展在唐代,儒家经典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曾下令修订《周礼》和《仪礼》等经典,弘扬儒家思想。
唐代的儒家思想在经典的传承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在《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中,始终强调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了唐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为繁荣和充实的时期之一。
宋代的儒家经典传承和发展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峰。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程朱理学的兴起。
程朱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变化与演变儒家思想在唐宋时期经历了从自由主义到道德主义的转变。
在唐代,儒家思想展示了较为自由的特点,尤其是在《孟子》一书中阐述的人性善恶天赋和“仁政”思想,颇具人道主义色彩。
而在宋代,程朱理学倡导的“理学”则表现出道德主义的思想特色,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成事、依理而遂”,主张以道德观念来规范行为,表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和演变。
此外,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代的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割据和宋代的南北分治等政治环境的变化,都对儒家思想的演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儒家思想更加注重社会和政治稳定,也更加强调个人责任感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三、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唐宋时期的儒家思想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东亚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的关联
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的关联在古代社会,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既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又与社会伦理密切相关。
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并且反过来,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也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下面将从儒家思想、女性地位、忠诚与道德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的关联。
一、儒家思想与古代文学儒家思想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的伦理观念中,注重尊卑有序、家庭和睦、君臣之道等价值观念被广泛接受和倡导。
这些伦理价值观念也深刻地反映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
以《孟子》为例,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主要论述了人性善良、仁爱之义、专心修身等思想观念。
这些儒家思想成为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和主题,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和对道德的追求,古代作家们塑造了众多深具人文关怀的角色形象,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
这些角色形象在作品中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等方面都与儒家的伦理观念相契合,使得古代文学作品更具思想性和道德意义。
二、女性地位与古代文学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
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男性被视为社会的主体,而女性则常常被弱化或边缘化。
这种社会伦理的偏见也反映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红楼梦》为例,其中描写了古代女性命运的悲惨和无奈。
然而,古代文学作品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女性命运的叙述,古代作家们呈现了女性的坚韧、智慧和勇敢,如《史记》中的鲁迅、《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等。
这些作品对于女性地位的思考和呼吁,促使古代社会开始关注和重视女性的权益,对于儒家思想中的男女不平等提出了质疑,推动了社会伦理观念的变革。
三、忠诚与道德与古代文学古代社会伦理观念中,忠诚和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忠诚是古代社会重视的美德,而道德则是对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追求。
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观
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观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社会中,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承载了丰富的社会伦理观。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得以理解和体验当时社会的伦理规范、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观的关系、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伦理观,以及文学在塑造社会伦理观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观的关系古代文学是古代社会的产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古代文学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悲欢离合等各种手法来表达与反映社会伦理观。
古代社会伦理观是指在古代社会中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包括孝道、忠诚、仁爱等等。
这些伦理观念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二、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伦理观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社会伦理观。
例如,《红楼梦》以家族伦理关系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族伦理观的缺失与矛盾。
主人公贾宝玉在情感纠葛中表现出对家族的忠诚与责任感,而其他角色则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展示出自己对伦理观的认同或者违背。
另外,《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伦理观,比如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人们对于各种情感关系的态度。
三、文学在塑造社会伦理观中的作用文学不仅是对社会伦理观的反映,更是对社会伦理观的塑造和传播。
古代文学通过展示各种人物形象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
在古代社会中,文学作品往往被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人们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行为准则。
此外,文学还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伦理观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人们能够反思当时的伦理观念是否合理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文学作品的存在和传播,为社会伦理观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观是密不可分的。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悲欢离合等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
同时,古代文学也在塑造和传播社会伦理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宋时期的儒家学派与思想流派
唐宋时期的儒家学派与思想流派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儒家学派与其他思想流派共同构建了这一时期的思想脉络。
在这个时期,儒家学派经历了从盛世到衰落的转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思想流派,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在唐宋时期,儒家学派仍然是主流思想流派中最为重要的一派。
作为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唐宋时期的儒家学派注重礼仪、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在宋代,儒学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扬光大,提出了“心即理”、“天人合一”的观点,对后世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儒家学派相对应的是佛家学派。
在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社会和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佛教的思想强调解脱、修行和慈悲为怀,对于许多人来说,它提供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解脱之道。
禅宗在唐代兴起,崇尚禅修和禅悟,对于人的内心修炼和悟性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宋代佛教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其对文化和思想的贡献不可忽视。
除了儒家学派和佛家学派,道家思想在唐宋时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道教作为一种融合了哲学、宗教和修行的思想体系,提供了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独特解读。
在唐宋时期,一些重要的道家思想家如陆玑、韩愈等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他们通过对道家经典的解读和思考,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在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了一些其他的思想流派。
如密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的宗教文化带来了新的面貌。
同时,一些新的学派如理学、词学等在唐宋时期也得到了发展。
这些学派不仅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文化和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的儒家学派与其他思想流派共同构筑了当时中国思想的多样性和宽广性。
儒家学派以其传统的思想体系为基础,在唐宋时期得到了深入发展和研究。
佛家学派强调个体的修行和解脱,道家思想则提供了独特的观点和解读。
浅谈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
内容摘要:[摘要]茅坤在文学思想的建设进程中,曾与派内的唐顺之、蔡汝楠和派外的徐中行等人发生争论。
正是在争论中,茅坤不仅摆脱了前七子派的古文宗法,而且成功超越了以唐宋文代替或包容秦汉文的思维局限,以地理喻文,提出神理说,建立了古文正统论。
在将诗歌正统让与七子派的同时,茅坤又代表唐宋派坚决扞卫其古文正统地位。
[摘要]茅坤在文学思想的建设进程中,曾与派内的唐顺之、蔡汝楠和派外的徐中行等人发生争论。
正是在争论中,茅坤不仅摆脱了前七子派的古文宗法,而且成功超越了以唐宋文代替或包容秦汉文的思维局限,以地理喻文,提出神理说,建立了古文正统论。
在将诗歌正统让与七子派的同时,茅坤又代表唐宋派坚决扞卫其古文正统地位。
[关键词]唐宋文派;七子派;古文正统;诗歌正统;文派争论对明代唐宋派的文学思想,21世纪前的研究重点大抵是放在对其成员主要是唐顺之和茅坤的文学主张进行论点抽绎和定性评价上,进入新世纪,则似有了两个研究路向:一,以前一时期提出的相关命题为话域,以更细致的材料梳理为基础,以更准确的流派关系认识为理据,进行新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精神的辨析、阐释和理解;二,对前一时期习以为常、几乎不加讨论的成员构成及称名缘由,进行新的梳理、厘定和阐说。
对第二点,笔者以为,唐宋派是一个活动于前后七子派之间,且大部分文学主张与之针锋相对,在客观事实上存在的文学流派,只是其成员当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人为代表,归有光则不能算。
对第一点,笔者以为尚须阐明这样两条认识:一,三人的文学思想各有相当复杂之发展历程,由于交往出现了共同性,这解释了他们共为一个文派的事实;二,三人的古文主张是在应对前七子派的余脉和后七子派的批判以及本派成员的不断争论中得以发展完善。
正是批判与争论的存在,唐宋派才完善了其文学思想(主要是古文理论)的建设。
以上述思考为出发点,本文以茅坤的书信为中心,探讨唐宋派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派内派外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学思想建设和现实的文派要求。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内容提要】文学史上的唐宋古文运动与思想史上的理学发展各自形成“文统”与“道统”,但由于共同的重振儒学的思想源头,两者实具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唐宋古文运动前期作家的思想被宋代理学家扬弃吸取,成为宋明理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唐宋古文作家同时作为思想家,特别是宋六家在宋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又时时受到作为宋学核心体现的理学基本精神的深刻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明代唐宋派文人明确提出的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唐宋八大家”之名目,实际上在南宋理学家手中已初具雏型。
唐宋古文主流体系,正是通过理学家的初建才逐渐流行确立起来。
宋代的理学与古文在发展中各自形成系统,宋代古文终究有着属于自己的主流体系,理学家的古文创作显然也并不能构成宋代古文的主流。
但是,从根本点上看,宋代的古文毕竟缘起于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的兴起同出一源,宋代理学家对文学的独特看法及其实践活动,对古文创作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渗透,随着南宋理学地位的提高,两者甚至形成汇融之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宋代古文为主体上溯唐代韩柳而成的所谓唐宋八大家古文体系的确立,实与理学精神的影响乃至理学家涉足文坛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一宋代古文复兴运动从肇端至确立,历时较长,并由文人古文与理学古文两股力量长期积聚融会而成。
从柳开、王禹到穆修,是为文人古文的前驱,而号称“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则是理学古文的先声。
这两股古文复兴潮流到庆历年间,经范仲淹至欧阳修而汇融并达致新的高潮,宋代古文运动于是乎正式确立,并以其浩大的声势构成宋代文坛的主流。
由于宋代崇德归儒的统治政策与时代风气,造成政治文化一体化的特点,政治领袖与学术领袖逐渐统一起来,欧阳修作为北宋中叶集政治领袖与文化领袖于一身的第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欧阳修不仅以自身的鲜明主张与大量创作树立起复兴古文的大纛,而且通过知贡举,有意识地选录天下英才,作为其后辈的王安石、苏轼等宋代文坛巨擘都是经其大力提拔和培养而“出人头地”,从而导引出宋代文学史上大家辈出、群星璀璨的极盛时期。
整体论下唐宋八大家研究
整体论下唐宋八大家研究摘要:中国文学史上占据最高地位的唐宋八大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将“道统”与“文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
本文主要运用了整体论方法,以“道统”与“文统”统一的论证,展开了对唐宋八大家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做出的贡献,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等。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整体论;道统;文统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一,主要是站在整体论的角度去分析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唐宋八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了古代文人特有的艺术风格。
唐宋八大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上均享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对八大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其存在的意见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本文立足整体论的角度对唐宋八大家的分析。
一、唐宋八大家形成的过程分析(一)八大家的创始者。
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流派重点在于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流派的形成基础正是唐宋八大家之间的文学批评。
当时的柳宗元和韩愈之间的友谊是非常深厚的,他们两个人均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柳宗元称韩愈为旷世奇才,韩愈称柳宗元“深博无涯”。
欧阳修比韩愈年少,欧阳修在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韩愈的文章,并同样高看柳宗元,正是受到了韩愈和柳宗元的影响,欧阳修才得以终身致力于创作,并培养提携了曾、王、二苏等人。
(二)八大家形成的背景分析。
明代茅坤最先提出了唐宋八大家一说,他在《文抄》中最先对唐宋八大家冠名,当时茅坤是为了满足应试需求,并不是为了参与学派之间的斗争。
文学史发展到了明代,开始呈现出各个学派纷争的特点。
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在当时的永乐后近60年间占据文学史上的主导地位,该时期的口号是“文必秦汉”,积极反对唐宋时期的文学家,结果该时期却走向了食古不化的道路,形成社会发展的弊端。
其中最先站出来反对“文必秦汉”观点的是王慎中,王慎中在早年受到过唐宋时期文学家作品的影响,最先站出来支持宋代学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内容提要】文学史上的唐宋古文运动与思想史上的理学发展各自形成“文统”与“道统”,但由于共同的重振儒学的思想源头,两者实具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唐宋古文运动前期作家的思想被宋代理学家扬弃吸取,成为宋明理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唐宋古文作家同时作为思想家,特别是宋六家在宋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又时时受到作为宋学核心体现的理学基本精神的深刻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明代唐宋派文人明确提出的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唐宋八大家”之名目,实际上在南宋理学家手中已初具雏型。
唐宋古文主流体系,正是通过理学家的初建才逐渐流行确立起来。
宋代的理学与古文在发展中各自形成系统,宋代古文终究有着属于自己的主流体系,理学家的古文创作显然也并不能构成宋代古文的主流。
但是,从根本点上看,宋代的古文毕竟缘起于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的兴起同出一源,宋代理学家对文学的独特看法及其实践活动,对古文创作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渗透,随着南宋理学地位的提高,两者甚至形成汇融之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宋代古文为主体上溯唐代韩柳而成的所谓唐宋八大家古文体系的确立,实与理学精神的影响乃至理学家涉足文坛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一宋代古文复兴运动从肇端至确立,历时较长,并由文人古文与理学古文两股力量长期积聚融会而成。
从柳开、王禹到穆修,是为文人古文的前驱,而号称“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则是理学古文的先声。
这两股古文复兴潮流到庆历年间,经范仲淹至欧阳修而汇融并达致新的高潮,宋代古文运动于是乎正式确立,并以其浩大的声势构成宋代文坛的主流。
由于宋代崇德归儒的统治政策与时代风气,造成政治文化一体化的特点,政治领袖与学术领袖逐渐统一起来,欧阳修作为北宋中叶集政治领袖与文化领袖于一身的第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欧阳修不仅以自身的鲜明主张与大量创作树立起复兴古文的大纛,而且通过知贡举,有意识地选录天下英才,作为其后辈的王安石、苏轼等宋代文坛巨擘都是经其大力提拔和培养而“出人头地”,从而导引出宋代文学史上大家辈出、群星璀璨的极盛时期。
《宋史·文苑传序》通论宋代文学盛况时说“庐陵欧阳修出,以古文倡,临川王安石、眉山苏轼、南丰曾巩起而和之,宋文日趋于古矣”,所例举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苏氏,恰恰正是宋代古文主流的柱石与标志。
以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三苏为代表的宋代古文大家,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宋六家”。
以“宋六家”为标志的宋代古文运动的蓬勃兴起,固然是针对五代宋初弥漫文坛的以“五代体”和“西昆体”为代表的靡弱文风,以“古文”替代“时文”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与“五代体”和“西昆体”相伴的是儒家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的衰乱,复兴古文的实质正是为了重振儒学权威,因此,以振兴儒学为内核的宋代古文运动便自然与同样以振兴儒学为内核的唐代古文运动产生了直接的联结。
在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核心的古文运动,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正表现为以儒学复兴为精神内核并改革文体文风的文化的整体进程。
韩愈自诩“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辞”(《答陈生书》),可见其毕生致力的复兴古道与古文两者本是一体关系,正是因此,韩愈在文坛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乃因其所创建的儒家道统的巨大影响所奠定。
柳宗元在复兴古文方面与韩愈志同道合,而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则较韩愈更为明确,径直声称“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所谓“文以明道”遂成为唐代古文运动乃至后世所有文学复古论者的理论核心与创作纲领。
宋代古文的复兴,一开始就与唐代古文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入宋之初的柳开,作为宋代古文的先驱人物,就被称为“生于晋末,长于宋初,拯五代之横流,扶百世之大教,续韩、孟而助周、孔,非先生孰能哉。
”(张景《柳公行状》),正可见出其为古文所具有的“拯五代之横流”与“续韩、孟而助周、孔”的两方面意义,而由其“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更可见出柳开首倡古文与唐代古文运动的直接关联。
其后,作为宋代古文运动领袖人物的欧阳修,自谓“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显然与韩、柳“文以明道”说如出一辙。
对于前代文章家,欧阳修最为推重韩愈,认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读李翱文》),其本人更是以继承韩愈道德文章为己任。
苏轼《六一居士集序》即认为: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子而乱天下者多矣。
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
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
愈之后三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着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
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即从儒家道统与古文创作两方面清理出欧阳修承韩愈而上溯孔孟的渊源关系。
本来,宋初古文先驱已甚为推重韩愈,但韩文在整个宋代主流文坛产生全面影响,无疑是由欧阳修的大力推扬所致。
据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云: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
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
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
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为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
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
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由此可见,宋代古文运动的真正兴盛,实与欧阳修整理刊行韩愈文集有着密切关系,而欧阳修作为当时文坛领袖,即有意识地将宋代古文与韩愈古文加以联结,在力图将韩愈古文作为宋人创作范式的过程中,自身在宋代古文运动中也就取得了如同韩愈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那样的地位。
王安石在《上欧阳永叔书》中称欧阳修“以道德为天下所望”,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则称颂欧阳修是有宋一代的“蓄道德而能文章者”,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序》中更是直接认定“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支撑古文运动的儒家道统的构建,实际上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特性。
唐代中期,士大夫鉴于安史之乱后的沉痛反思,认为朝政之紊乱乃“儒道之不举”所致,因而韩愈创建的儒家道统实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大体说来,传统儒学偏重章句,而至“韩子原道首揭仁义”(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上),将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原理紧密结合起来,并对儒家之道作出新的阐释,为当时广大庶族文人要求凭借道德修养与才能学问跻身卿相的政治愿望提供了理论根据,成为适应新兴庶族政治集团现实斗争需要而建立的思想体系,正是因此,“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新唐书·韩愈传赞》)。
欧阳修对韩愈道统学说以及其开创的古文运动的承续,也同样是宋代那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要求所造就。
宋代一方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复杂而深刻,同时又是封建国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的时期,为了与政治集权统治相适应地加强思想意识统治,并重整在动乱中遭到很大破坏的封建社会纲纪伦常,宋统治的一项基本方法就是提倡尊孔读经并通过科举取士,真宗后的宰相就几乎全是“以儒学起家”者。
这样,宋文化的特点最重要的就不仅是儒学复兴,而且在于对儒家思想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发现,知识分子已不再只是儒家经义的阐释者,而同时成为其思想和主张的实践者,学术领袖和政治领袖逐渐同一起来。
欧阳修作为北宋中叶第一个集政治领袖与文化领袖于一身的人物,其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儒学道统也就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实用性特点。
他所谓的“道”就是传统的儒家之道,所谓“文章”亦具有如同“六经所载”那样的明确目的,然而,欧阳修又说“孔子之后,惟孟轲最知道,然其言不过于教人树桑麻、畜鸡豚,以谓养生送死为王道之本”,“其事乃世人之甚易知而近者,盖切于事实而已”,可见,其强调文以载道的最终目标实在是“切于事实”亦即为现实服务。
在《答李诩第二书》中,欧阳修再次表明“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极力将传统的“六经”牵合当时的“人事之切于世者”,因此,他批评“好为性说以穷圣贤之所罕言而不究者,执后儒之偏说,事无用之空言”的现象,认为应当以“修身治人为急,而不穷性以为言”,即使论道,也不必拘守经义,更不应空谈,充分显露出宋学疑古出新的本质精神。
可以说,欧阳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精神鼓舞下,加上自身的特殊地位,聚合并影响了整整一代学人,使宋代的思想运动与古文运动得以进一步大规模展开。
就古文领域而言,“宋六家”中除欧阳修本人以外的其他五家即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皆受到欧阳修的大力提拔而走上文坛,甚或直接出自其门下,宋代古文运动便由此走向峰巅极致。
于是,以欧阳修为核心,上承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唐代古文运动,下启以“宋六家”为标志的宋代古文之极盛,唐宋古文运动实际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唐宋古文体系的形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幅极为壮观的画卷。
在时间上跨越唐宋两代,长达三百余年,在空间上兼容文学与哲学,对宋以后思想史亦有重要影响。
其中主要作家递相祖述,对文学创作的重要问题形成共识,在观念上强调“文以明道”,在实践上走向为时为事的现实之路。
明代唐宋派古文家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序》云: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之间,文日以靡,气日以弱,强弩之末且不及鲁缟矣,而况于穿札乎?昌黎韩愈首出而振之,柳柳州又从而和之。
于是,始知非六经不以读,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
其所著书、论、叙、记、碑、铭、颂、辩诸什,故多所独开门户。
茅氏作为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针对七子“文必秦汉”而倡扬唐宋,但其所推扬韩、柳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其所含具的“六经”、“古六艺”之道。
对于宋代古文,茅坤认为,“宋六家”古文创作艺术风格固然各不相同,但由对韩愈的承续为契机,以“通经博古”为趣尚,归结于“孔子所删六艺之遗则”,则是完全一致的,也正是在“六艺”这一点上,“宋六家”与韩、柳结为整体,所谓“唐宋八大家”之名也在明代唐宋派的鼓吹之中而确定下来。
最早将八人文章合为一集的是明代人朱右,其所编《八先生文集》,实为“八家”之名肇始,只是该书早已散失未传。
唐顺之纂辑《文编》虽不局限于八家,但于唐宋亦仅取八家。
其后,茅坤即本朱右、唐顺之编选准则而成《唐宋八大家文钞》,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经过清代桐城派的称扬,唐宋八大家古文更由文坛扩展到民间,成为一切为文者的典范,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了一个绵延不绝的以“文以载道”为宗旨的文学主流。
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体系,就其发展的趋势而言,固然与思想史上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理学体系分道扬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前期作家,恰恰正是理学赖以生长的思想源头,从这样的意义上看,两者实又具有了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