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52360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学/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学时:54 (理论36,实验18)学分:2.5适用专业:园艺开课学期:3开课部门:生科院先修课程:微生物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食用菌栽培学主要研究大型真菌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主要任务是研究其生命活动规律、栽培技术和利用方法,目的是生产更多更好的食用菌产品,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掌握食用菌栽培常用使用技术,为今后从事食用菌生产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绪论 2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 2第二章食用菌的分类 2第三章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2第四章食用菌的生态 2第五章食用菌的消毒与灭菌 2第六章食用菌的菌种生产 4第七章平菇栽培 4第八章香菇栽培 4第九章双孢蘑菇栽培 4第十章草菇栽培 3 第十一章金针菇栽培 3 第十二章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学好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五、教学内容绪论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食用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第三节发展食用的意义、食用菌的发展前景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用菌的概念难点:广义食用菌与狭义食用菌的区别4、教学建议根据标本讲授。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形态结构与分类地位第二节生理及生态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生理及生态特点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用菌的形态和分类地位,生长的环境条件难点: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4、教学建议重点讲述食用菌的形态和生长条件。

第二章食用菌的分类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第二节食用菌的分类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3、教学重点难点食用菌的形态结构4、教学建议重点讲述食用菌的形态和结构。

蘑菇栽培教案

蘑菇栽培教案

蘑菇栽培教案教案标题:蘑菇栽培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

2. 学习蘑菇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蘑菇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

2. 蘑菇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教学难点:1. 蘑菇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的实际操作。

2. 如何解决蘑菇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准备:1. 蘑菇栽培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蘑菇菌种、培养基、培养袋、喷壶、温湿度计等。

2.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和实际操作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蘑菇栽培的话题,激发学生对蘑菇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平时吃过哪些种类的蘑菇?你们知道蘑菇是如何生长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蘑菇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2. 讲解蘑菇的繁殖方法,如孢子繁殖、菌丝繁殖等。

3. 详细讲解蘑菇的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基的准备、菌种接种、培养袋的处理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分配一份蘑菇栽培材料。

2. 指导学生进行培养基的准备和菌种接种,注意操作的卫生和准确性。

3.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培养的蘑菇,讨论栽培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2. 教师总结蘑菇栽培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思考蘑菇栽培的意义和应用领域。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种类的蘑菇,如香菇、平菇等。

2. 探讨蘑菇栽培的商业化应用和市场前景。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评价其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学生关于蘑菇栽培的问题,评价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或学校的花园中进行蘑菇栽培实践。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蘑菇种植基地,深入了解蘑菇栽培的实际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技术英文名称:The techniques of 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性质:专业发展课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6;课程总学分:2开设学期:第七学期先修课程:基础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二、课程简介食用菌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栽培食用菌,而且应当理解某些技术步骤和技术程序中的具体措施或组合栽培的原理,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这样的毕业生就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是与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同步开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食用菌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制种技术及常见和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1.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准备,了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需提交实验报告;2.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菌种分离、培养技能与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实验报告:1. 预习报告做得规范、全面;2. 在进行实验时,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应该有实验情况分析、实验结论;3.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必须事先做好实验方案并按方案实施;4. 报告的最后要完成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从实验态度、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评价结构比例:实验态度占10%、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占50%、实验报告占4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六、实验内容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目的要求: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内容1、培养基配方2、培养基的配制3、分装试管理4、灭菌5、摆斜面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铝锅、天平、切菜小刀、切板、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18x180mm或20x200mm)、1.5mm厚的长木条、试管架、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夹、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75%酒精、高锰酸钾、富尔马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计划时数:4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性质:必做每组人数:2人实验二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2、掌握制作母种的基本技能。

食用菌栽培教案(60课时)

食用菌栽培教案(60课时)
孢子萌发生长,菌丝增殖过程。
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抽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点击本次课主题
复习提问:什么是食用菌?有什么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导入新课:以启发式方法,设问,导入关于食用菌形态、功能的内容
讲课内容:
一、食用菌形态
1.菌丝体的形态、功能 介绍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及锁状联合结构
具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分布基质内
五、酸碱度食用菌对栽培料中酸碱度要求,调控措施
概括总结:食用菌营养:碳源、氮源、食用菌的C/N、无机盐
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
知识拓展:利用网络资源“菌海萍踪”了解一位菌物学家
思考练习
了解食用菌生产中,都用哪些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物质?
调查菌丝生长阶段,要营造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采用哪些措施?
知识拓展: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其它的消毒、灭菌方法
思考练习
什么是灭菌、消毒和防腐?
说说生产上采用哪些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和灭菌?
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持续时间各为多少?
实践活动
用高锰酸钾和甲醛对无菌接种箱进行消毒
《食用菌栽培》教案
第12课时
单元名称
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
授课题目
第一节食用菌菌种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 食用菌制种条件
教学重点
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原理与技术;无菌室、无菌箱消毒技术规则
教学难点
药品的使用
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调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点击本次课主题
复习提问:食用菌要求最高和最低温度是哪一生长期?食用菌C/N、pH
导入新课:以设问提出有机物发霉腐烂的原因?导入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讲课内容:第一节培养基质的消毒与灭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等。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使课堂教授生动反映食用菌的生物学和生产特征。

另外设置60学时实验课,加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百分制计分。

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查根据课堂或实验等平时表现计分,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学时分配(120学时)(二)实验教学学时安排(60学时)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张松.食用菌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4] 李阜棣.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 郑其春.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6] 张金霞.新编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1、概述(1) 食用菌的概念(2) 是功能性食品2、食用菌产业的前景(1) 原料广泛(2)生效快、效益高(3)市场广阔(4)菌糠再利用价值高3、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1) 世界生产概况(2)我国生产概况(3)发展趋势教学时数:2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思考题(1)你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现状如何?有哪些有利及不利的发展条件?(2)试分析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及限制因素有哪些?(二)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主要讲授内容:1、形态结构与生活史(1)形态结构(2)生活史2、食用菌的分类(1)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2)主要种类3、毒菌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丝体、菌丝的组织体、子实体难点:一级菌丝与二级菌丝、二级菌丝与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间的异同点思考题(1)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2)长时间在菇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三)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主要讲授内容:1、食用菌的营养(1)营养物质(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2、食用菌的理化环境(1)温度(2)水分和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3、食用菌的生物环境(1)食用菌与微生物(2)食用菌与动物(3)食用菌与植物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难点:生理类型思考题(1)对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2)香菇、木耳等菌类为何不用粪草培养料栽培?(3)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最好是什么季节?(四)第四章、消毒灭菌主要讲授内容:1、物理消毒灭菌(1)热力灭菌(2)紫外线灭菌2、化学消毒灭菌(1)气雾熏蒸法(2)液体消毒灭菌法教学时数: 1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高压蒸汽灭菌难点:冷空气的排除思考题(1)为何湿热比干热效果好、时间短?(2)高压蒸汽灭菌成败关键是什么?(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哪些问题?(4)何高浓度乙醇杀菌力低?(5)现有酒精灯、紫外线、高压锅、烘箱、甲醛、接种箱、接种工具、培养皿、水,应怎样对号使用?(五)第五章、食用菌菌种生产主要讲授内容:1、菌种概述(1)菌种概念(2)菌种类型(3)菌种生产程序2、菌种生产主要设备(1)配料设备(2)灭菌设备(3)接种设备(4)菌种培养设备(5)母种保藏设备(6)菌种厂的布局3、菌种培养基(1)概述(2)各级菌种的培养基(3)培养基的灭菌4、菌种的接种(1)无菌操作(2)母种的接种(3)原种、栽培种的接种5、菌种培养及质量鉴定(1)菌种培养(2)菌种质量的鉴定6、菌种保藏与复壮(1)菌种保藏(2)菌种复壮教学时数:3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种分离;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四)教学实施1.教学建议(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交融渐进式教学方式,把知识的传授融人到技能训练中,实现“教、学、做三合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在做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上的新技术和新技能,再通过各小情境的学习、知识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使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相呼应。

(2)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实习实训等参与食用菌生产全过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编写建议(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行业专家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参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相应职业标准编写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案、改后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案、改后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食用菌的种类、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

2. 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学会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 增强学生对食用菌产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食用菌生产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用菌概述1. 食用菌的定义及分类2. 食用菌的生长条件3.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第二节:食用菌栽培技术1. 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2. 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3. 接种与发菌4. 出菇与管理第三节:食用菌病虫害防治1.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识别2. 病虫害防治方法3. 环保型病虫害防治策略第四节:食用菌保鲜与加工1. 食用菌的保鲜方法2. 食用菌的加工技术3. 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前景第五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2. 国际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3.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和病虫害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2.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食用菌栽培基地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食用菌病虫害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作业等,占总评的30%。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食用菌栽培基地的操作技能,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用菌生产技术》2. 多媒体课件:食用菌的生长过程、病虫害图片等。

3. 食用菌栽培基地:用于实践教学。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动态。

六、食用菌的采集与鉴定教学目标:1. 学习食用菌的采集方法。

《食用菌栽培》课程设计

《食用菌栽培》课程设计
⑵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⑶比较不同菇类的生物学特性,阐明各菌类在栽培管理上的特点
⑷识别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清楚发生条件,会选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3.素质目标
⑴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诚实守信,培养健全的人格。热爱食用菌行业,有振兴食用菌产业的责任感。
⑵态度树立崇尚科学、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的能力。
2.金针菇栽培管理
3.黑木耳排袋栽培
6
实训
实习总结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法
作业、辅导
1
1.1对食用菌及其产业的认识
1.2.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2
2
课堂讲授
思考题2
作业题3、思考题1
2
1.2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实验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2
2
课堂讲授
实验实训
作业题2、思考题1
实验报告
3
1.3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1.3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2
2
课堂讲授
(1)内容总构成
模块序号
模块
名称
工作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对应的学时








总学时
1
生产场景认知
1.食用菌及其产业发展
2.结构与生活史
3.生理生态
1.理解三大结构
2.了解营养条件
3.掌握环境条件
1.认识3种菌丝
2.总结出对生活条件的规律
10
2
12
2
菌种
生产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58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58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绪论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植物食用菌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了解食用菌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了解食用菌的产业特征;了解食用菌学的展望。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重点讲授食用菌学的定义和任务,食用菌学的产生和发展和食用菌学的展望。

难点:食用菌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利用课件结合板书介绍食用菌学的定义和任务。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作业和讨论:1、什么叫食用菌?2、试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3、浅谈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

六、参考资料:1 张锐捷. 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 杨新美.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3 暴增海.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七、教学内容绪论第一节概述一、概述食用菌(Edible Fungi)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的统称,或“可形成可食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俗称蘑菇。

而“蘑菇”通常是指有明显伞、柄之分的伞菌,食用菌中大多数属此类,因而得名。

1、俗称:蘑菇:一般指伞菌菌蕈:蕈→草生菌;菌→木生菌耳:胶质子实体茸:多毛芝:革质苓:块菌荪:膜质2、在真菌分类中真菌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5%(食用菌中)担子菌亚门:95%(食用菌中)半知菌亚门二、食用菌及其产业的基本特征:1、种类繁多:全世界菇类:4000 多种,其中可食的2000 余种。

我国有(已报道)720 余种菇类。

华南:345 种,其中可食:140 多种;有毒:40 多种;大多:未认识;人工栽培:100 余种,有商业价值的20 余种。

大宗人工栽培食用菌:双孢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金针菇、滑菇等。

平菇属:金顶侧耳、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姬菇)、凤尾菇、佛罗里达侧耳、鲍鱼菇、白灵菇、杏鲍菇、袖珍菇等。

木耳:黑木耳、毛木耳、白木耳、金耳、榆耳、云耳、血耳、大光木耳、橙耳、槐耳、石耳、茶耳等。

还有:猴头、竹荪、灵芝、蛹虫草、鸡腿蘑、茶薪菇(杨树菇)、巴西菇(姬松茸)、舞茸(灰树花)。

食用菌制种与栽培教案

食用菌制种与栽培教案

食用菌制种与栽培教案第一篇:食用菌制种与栽培教案食用菌制种与栽培教案实验一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认识和掌握常见的栽培的食用菌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常见的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担子亚门层菌纲和腹纲的一些种类,它们由双核菌丝分化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有性孢子着生的器官,其孢子外生在担子上,并聚集成一层子实层,但它们的子实体形状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是认识食用菌类别的主要标志。

三、实验器材1、新鲜的食用菌,浸、干制标本。

2、解剖刀。

四、实验方法识别香菇、双孢蘑菇、平菇、猴头、口蘑、木耳、竹荪、草菇、银耳、金针菇等形态特征。

取平菇、香菇,首先观察其子实体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特征。

再用解剖刀纵切子实体观察其菇盖组成。

菌肉的颜色、质地、菌褶形状和着生情况(离生、延生、直生、弯生)。

再观察其菌柄的组成,菌柄的质地,中空或中实。

五、作业绘制香菇子实体形态及纵剖面简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实验二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实验目的1、掌握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熟练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培养基是按照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其中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生长因子和水分等物质。

由于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必须在适宜的酸碱条件下,才能表现最大的生活力。

因此,对不同种类食用菌还须将培养基调节到一定的PH值范围。

食用菌的培养基可分为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

对于母种培养基一般多采用固体培养基,因此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

三、实验器材马铃薯(去皮)200g,琼脂16-18g,葡萄糖20g,大试管、棉塞、灭菌锅、漏斗、铁架台、胶管。

四、实验步骤1、选好马铃薯洗净去皮(挖去芽眼),切成薄片,取200g放在铝锅中,加水1000mL,煮沸20分钟,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补足水至1000mL,加琼脂,小火加热,玻璃棒搅拌至琼脂全部溶解,再加入葡萄糖使其溶化。

《食用菌栽培》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8 教学实习3天周学时:4说明一、使用的教材《食用菌栽培》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常明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二、内容的处理重讲基础知识、菌种生产技术、主要菇类的栽培技术。

删减银耳、灵芝、猴头等其他菌类的栽培技术。

根据学时及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发展前景好的珍稀菇类的栽培技术。

三、基本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农业高职的特点,注重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综合协调。

加强直观教学,创建网络课件、开展第二课堂、小科研及参与生产实践等兴趣活动,切实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

2、秋季是多数食用菌生长的季节,为便于加强实践教学,本课程最好选择下学期开设。

3、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及前瞻性,密切联系我国和我省食用菌生产实际,以便做到学以致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在农业微生物学、真菌学、蔬菜学、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技术课及必修课。

主要任务是开发食用菌资源及生产原料资源,掌握食用菌最佳生长规律、良种选育及菌种扩大技术、主要菇类和珍稀菇类的高产栽培新技术。

使菌类蔬菜在人体健康、高效农业及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菌种生产及栽培新技术,为日后从事食用菌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及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对象农业生产与经营、蔬菜、生物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专业三、课程教学目标食用菌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食用菌栽培学》教案

《食用菌栽培学》教案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一、生理生态的基本概念
二、营养物质
三、营养特点
四、生长与发育
1、生活史
2、生长
3、发育
五、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营养
2、温度
3、水分和湿度
4、氧气和二氧化碳
5、光照
6、酸碱度
7、生物因子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名 称
第三章食用菌制种及菌种保藏
目 的
要 求
掌握食用菌菌种扩繁和保藏方法,了解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三、生长发育的条件10分
四、栽培技术
(一)菇房设计5分
(二)菌种繁育5分
(三)栽培技术20分
5、接菌
(1)无菌室准备
(2)接菌
6、培养
四、菌种保藏
五、菌种复壮
理论讲授
名 称
第四章食用菌生产方式及工艺
目 的
要 求
掌握国内外主要生产方式及特征,掌握国内外几种主要生产方式的工艺流程及生产标准
重 点
难 点
重点:国内外几种主要栽培方式及各工艺标准
难点:理解各生产模式间的差别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难点:香菇的转色技术及催蕾和催花技术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学时
第一节产业生态与市场分析
一、概述
(一)价值
(二)产业动态
二、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生物学基础
一、形态特征
二、子实体分化
三、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第三节栽培技术
一、香菇露地栽培技术
(一)特点
(二)季节、场地选择
(三)配料、拌料

食用菌栽培实验教案

食用菌栽培实验教案

食用菌栽培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食用菌的基本概念、种类及营养价值;(2)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技术及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够识别常见的食用菌种类;(2)能够熟练操作进行食用菌的栽培实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食用菌产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食用菌的基本概念、种类及营养价值;(2)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技术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食用菌的栽培操作技术及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食用菌的基本概念、种类及营养价值;2. 采用演示法,展示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要点;3. 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食用菌栽培实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食用菌标本或图片,用于讲解食用菌的种类;2. 准备食用菌栽培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菌种、培养基、接种工具等;3. 提前向学生发放实验指导书,让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食用菌的基本概念、种类及营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技术及注意事项:讲解食用菌栽培的原料选择、菌种繁殖、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出菇等环节的技术要点,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动手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食用菌栽培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验总结: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心得,教师对实验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拓展延伸:介绍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对食用菌产业的兴趣。

6. 课后作业:六、教学内容1.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介绍食用菌的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2.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讲解食用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方式;3. 食用菌的培养基制备:介绍食用菌培养基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七、教学过程1. 讲解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通过PPT或实物标本,讲解食用菌的生长条件;2. 讲解食用菌的繁殖方式:通过PPT或实物标本,讲解食用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方式;3. 讲解食用菌的培养基制备:通过PPT或实物标本,介绍食用菌培养基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对天然有机食材的追求,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材备受追捧。

食用菌栽培具有产业前景广阔、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的优势,因此本项目计划旨在开展食用菌栽培,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优质健康的食用菌产品。

二、项目目标1. 实现规模化的食用菌生产,确保稳定的供应能力。

2.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3. 打造品牌效应,树立高质量食用菌的形象,赢得市场份额。

三、项目内容1. 建设菇棚:a. 找寻适宜的土地并租赁或购买,确保充足的面积和良好的光照条件。

b. 选择合适的菇棚材料,进行搭建和装修。

c. 安装必要的设备,如温度调控系统、灯光系统和通风系统。

2. 菇种选取:a. 研究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选择适销对路的多种食用菌品种。

b. 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高质量的菇种。

3. 栽培技术:a. 研究不同品种的食用菌的生长条件和特点,制定适宜的栽培方案。

b. 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如菇种接种、菇菌袋培养等。

c.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与应对策略,确保产量和质量。

4. 品质管理:a. 设立严格的菇菌质量标准,确保每批次的食用菌符合卫生标准和市场要求。

b. 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食用菌进行安全检测和品质评估。

c. 建立追溯体系,确保食用菌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5. 市场拓展:a. 对目标市场进行详细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情况。

b. 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c. 积极参加各类食品展览和推广活动,展示公司形象和产品优势。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年:a. 建设菇棚,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

b. 完成食用菌品种的选取和菇种采购。

c. 开展菇菌栽培试验,并不断改进栽培技术。

d. 寻找销售合作伙伴,建立销售渠道。

2. 第二年:a. 扩大规模,增加菇棚数量和面积。

b. 提高栽培效率,增加产量和产品品质。

【VIP专享】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安排

【VIP专享】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安排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按食用菌生产中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分为5个学习情景,每个情景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设若干个工作任务,将理论、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融合在一起,各部分相互渗透,循序渐进,以保证教、学、练、做的一体化。

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以及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结合热区资源以及区域性融入部分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的内容和食用菌生产中出现的新知识与新技术以及让学生参与科技实践和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1.时间安排校内课堂教学42学时+校内实验实训66学时+业余综合实践、科技实践、创业实践2.地点安排校内教室+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3.教学内容序号学习情景/ 工作项目教学模块/ 工作子项目教学内容/ 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 1 食用菌生产概况1、食用菌概述2、产业发展趋势 2 食用菌形态发育1、形态识别2、生活史 3 食用菌生产基础食用菌生活条件1、营养条件2、环境条件了解食用菌生产概况弄清食用菌形态结构掌握食用菌生活条件学会仪器设备的使用会进行消毒灭菌信息的搜集与运用菌类识别形态描述生长环境评价 4 菌种生产基础1、类型识别2、生产流程 5 母种制作技术1、母种制作流程2、培养基配制及灭菌3、分离纯化、转管及培养 6 菌种制作技术原种及栽培种制作技术1、母种制作流程2、培养基配制及灭菌3、分离纯化、转管及培养弄清菌种类型及流程能制作合格的菌种掌握菌种质量鉴定方法菌种场规划设计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菌种质量鉴定菌种保藏与复壮7 菌种质量鉴定、保藏及复壮技术1、质量鉴定2、保藏技术3、复壮技术8 平菇栽培技术9 香菇栽培技术10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11 茶树菇栽培技术12 灵芝栽培技术13 栽培管理技术茯苓栽培技术1、栽培的基础知识2、培养料的配制及灭菌技术3、发菌期管理技术4、出菇期管理技术5、转潮期管理技术掌握各种菌类形态特征弄清各种菌类生活条件弄清各种栽培方法及流程掌握各种管理技术及措施掌握菌类采收要求及方法配制培养料、分装培养料(装袋)、灭菌与消毒、接种与播种、发菌期及出菇期管理、采收及销售病害及其防治技术1、侵染性病害识别与防治2、生理性病害识别与防治14 虫害及其防治技术1、昆虫类害虫识别与防治2、害螨、线虫与软体动物识别与防治16 病虫害防治技术营销技术1、营销策略2、出口贸易掌握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竞争性杂菌和寄生性病害以及生理性病害的种类、形态特征、危害症状以及诱发原因和防治措施。

食用菌的种植与管理教案

食用菌的种植与管理教案

⾷⽤菌的种植与管理教案⾷⽤菌的种植和管理教案第⼀节平菇栽培⼀、平菇栽培技术平菇栽培有多种栽培⽅式。

1.依栽培原料处理⽅式不同,可分为①⽣料栽培:栽培原料不需灭菌直接装袋接种;②发酵料栽培:栽培原料不需灭菌,但经过建堆发酵后装袋接种;③熟料栽培:栽培原料经过灭菌后装袋接种。

2.依装料⽅式不同,主要有①袋料栽培:将料装⼊塑料袋内进⾏培养;②畦床栽培:将栽培料铺成畦床状进⾏接种培养。

3.依出菇⽅式不同,主要有①室内栽培:在室内将菌袋垛成菌墙进⾏出菇;②室外半地下⼟温室栽培:在室外⼤棚(外半地下⼟温室)将菌袋垛成菌墙进⾏出菇。

但以半地下⼟温室栽培⽅式效果最好,也⽐较简单易⾏。

这种⽅式,已被⼴⼤菇农普遍采⽤。

半地下⼟温室内,昼夜温差⽐较⼤,菌丝体⽣理成熟以后很快就会在袋⼝内产⽣菇蕾,容易出菇,并且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病⾍危害轻,杂菌污染率低,⾼产稳产性能好,菇体盖⼤、盖厚,柄短,⾊质好,质量⾼。

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般多为秋季8~10⽉份进⾏栽培,因秋季栽培出菇时间较长,可延长到昱年春季。

管理措施:(⼀)发菌管理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

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低在管理。

”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产的重要基础。

必须把菌袋放在20~25℃,空⽓湿度在65%~75%的条件下发菌。

⽓温低时,菌袋可堆⾼5~7层;⽓温⾼时,可堆⾼2层或单个摆放。

菌袋总体积应掌握在有效空间的20%左右。

10天翻⼀次菌袋,翻袋时应注意把上下层翻到中间,中间的放到上下层,同时要将每个菌袋翻转180度。

如菌袋内温度上升到35℃,则要及时翻袋,并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热,以防烧菌。

精⼼管理25~30天即可发好菌丝,其标准:⼀拍即响,菌丝浓⽩,⼿掰成块,⼤多出现菇蕾。

(⼆)出菇管理将菌袋两头松开,适量通风,以供给菇蕾新鲜空⽓,并每天向地⾯、墙壁、空间喷少量雾状⽔,温度应保持在85%~90%。

食用菌栽培教案

食用菌栽培教案

食用菌栽培教案《食用菌栽培》教案第31-32 学时(实践课)单元名称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授课题目实训六原种、栽培种接种与培养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原种、栽培种接种技术,即母种接原种,原种接栽培种的接种技术,菌种培养期间的管理方法;了解各级菌种的转接数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实训教学重点接种技术、接种量教学难点课程设计组织教学:点名掌握学生出勤情况,规范实验室纪律,操作前准备消毒准备:课前将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及接种用具一并放入无菌室,开启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上的紫外灯,照射30 分钟。

复习提问:为什么繁育原种和栽培种?导入新课:怎样进行原种、栽培种的接种,通过本次实训能学会这项技术讲述内容:1 .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2 .要求学生带口罩操作3 .操作规程(演示教学,本次实训是用超净工作台进行,但无菌箱操作也要演示)4 .分组分任务操作内容:(按照实训指导进行操作)母种接原种时,可用接种铲将母种分成5-6 块,取出一块接入原种培养基中,一支母种可接5-6瓶原种。

接种时速度要快,接种后马上封口,贴上标签。

接种栽培种即从原种瓶中取出一小块放入栽培种培养基中,其它操作过程同上。

一瓶原种接20 袋或40 瓶栽培种。

概括总结:本次实训是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条件下进行的接种操作,同时让学生了解无菌箱接种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学会了接种环境的消毒方法和无菌操作接种技术,所制作的菌种质量待培养后检验。

技能训练:业余时间在实习基地参加原种、栽培种接种活动,并考察培养期限间的管理方法课前准备课前要将实验用的母种和原种按实验需求准备好,母种可以采用以前实验中做的,但原种要提前25 天进行接种培养。

课后作业完成实训报告,内容要求:实验题目、主要内容、实训目的、方法原理、操作程序、结果或结论、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思考练习1 .一支母种能接几瓶原种?一瓶原种能接多少袋栽培种?2 .用无菌箱操作时里面的物品应如何摆放?3 .原种和栽培种在适宜温度下的培养时间是多少?4 .怎样确定原种、栽培种的培养是否功?《食用菌栽培》教案第33-34 学时单元名称第五章平菇栽培技术授课题目第一节平菇概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平菇种类、形态和分类地位及生活史,目前平菇的生产状况、栽培品种和栽培意义;重点掌握栽培平菇常用配方及生态要求。

食用菌栽培教案

食用菌栽培教案

固醇的特点2.药用价值 食用菌中具有的多糖类和蛋白多糖及抗生素,能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经济价值 栽培原料来源广泛,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

生物学效率高80%-120%,生物学转化率= 子实体鲜重/栽培基质干重*100%食用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二、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介绍我国和世界食用菌产业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思考练习1.什么是食用菌?3.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哪些种?4.你了解目前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吗?5.我省生产食用菌有哪些优势?学后记授课题目第一章 平菇栽培技术授课教师刘 辉课时4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平菇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几种培养料的处理和栽培技术;掌握食用菌的接种和装袋技术;掌握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本章是其他章节的基础,应认真详细学习)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培养料的处理和栽培技术;食用菌的接种和装袋技术;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教学难点食用菌的接种和装袋技术授课内容:一、平菇生物学特性1、平菇的形态结构①菌丝体 菌丝体是平菇的营养器官。

②子实体 子实体是平菇的生殖器官,即平菇的食用部分。

2、平菇生长和发育①菌丝体的生长②子实体的发育 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子实体发育一般分为4个时期。

原基形成期:珊瑚期:幼蕾期:成熟期: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①温度 菌丝的生长温度为6~35℃,最适宜温度为20~27℃。

高于28℃常常出现菌种衰退现象。

平菇菌丝在生料中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在熟料中生长最适温度为25~27℃。

子实体形成温度一般为5~22℃,最适温度10~18℃。

但是品种之间差别较大,有的品种为25℃左右,甚至有的30℃也能出菇。

根据子实体形成的最佳温度,可划分为3个生态型,即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

②湿度 平菇耐湿性强,野生平菇常在多雨或潮湿的环境中发生。

③光线 平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有光菌丝生长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记载的不少于850种,著名的有1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已超过60种,有一定生产规模的30种左右,除了已商业性栽培的常见菇类,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外,各种新开发或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如姬松茸、真姬菇、杏鲍菇、灵芝、阿魏菇、白灵菇、茶薪菇、杨树菇、大球盖菇等也引起各地菇农的重视,成为继常见品种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栽培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地完善成熟,我区的下岗职工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次培训的人员大多是有一定食用菌基础的职工,因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进行推广,使广大下岗职工快速脱贫致富,推动我区食用菌事业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黄毅教授38年的研究成果,全书讲述了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讲解了食用菌类的基础知识、制种方法,详尽地讲述了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商业性较强的食用菌栽培步骤、操作要点,以及食用菌的保鲜加工、病虫害防治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分基础篇、制种篇、栽培篇、保鲜与加工篇、病虫
害防治篇,共计二十四章,73节。

具体包括:绪论、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与发育;第二章大型真菌的生态;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第四章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第五章菌种培养基的制备;第六章灭菌与消毒;第七章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第八章香菇栽培;第九章蘑菇栽培;第十章平菇栽培;第十一章秀珍菇栽培;第十二章金针菇栽培;第十三章杏鲍菇栽培;第十四章白灵菇栽培;第十五章茶薪菇栽培;第十六章滑菇栽培;第十七章黑木耳栽培;第十八章银耳栽培;第十九章草菇栽培;第二十章鸡腿蘑栽培;第二十一章灵芝栽培;第二十二章竹荪栽培;保鲜与加工篇第二十三章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篇第二十四章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教材重点主要有:掌握常规、特殊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消毒、灭菌技术;熟练掌握接种技术;掌握菌种培养的条件;掌握菌种质量鉴定与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常规和一些稀特菌类的栽培技能;掌握一定的食用菌加工方法。

教材难点有: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灭菌与消毒;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册教材共安排150学时的讲授内容,350学时的实践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员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理论,提高对食用菌基本
概念的认识,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分类、菌种等方法的基本知识,获得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二级、三级菌种的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3、认识食用菌菌种类型及作用,掌握各级菌种的培养、保藏与复壮的基本技术。

能利用基本原理自行设计培养基配方。

4、能比较不同菇类的生物学特性,清楚对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栽培方法及不同管理措施,明确各菌类在栽培管理上的特点。

5、能判断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正确应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6、利用自己制作的菌种,采用袋栽或畦栽法独立进行栽培实践,并总结出各环节的管理要点及成败的原因。

7、使学员通过实践学会3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利用当地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本课程以教学为主,学员通过老师授课、文字教材、小组讨论和实习等多种途径完成本培训班要求的学习。

2、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重点、选择学习内容。

3、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学员亲手现场操作。

4、利用多媒体教学,讲授食用菌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和分析
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并指导在实际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5、每个学员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每个食用菌品种的教学要求,认真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听课,真正读懂、听懂,掌握栽培要领。

6、根据学员居住、工作地点、安排小组活动,使学员之间互教互学,活动内容以讨论讲课中的问题为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7、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8、学员要认真参加实践,结合实际,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及技能,更好地为我区的食用菌栽培事业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