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直肠癌分期磁共振影像表现

直肠癌分期磁共振影像表现

04
直肠癌的扩散和转移
局部扩散
直肠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肿瘤细胞浸润使直肠周围脂肪间隙变得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分 界不清。
直肠系膜受累
肿瘤细胞侵犯直肠系膜,使其增厚或出现结节状改变。
膀胱或前列腺浸润
肿瘤细胞可能浸润至膀胱或前列腺组织,导致其形态不规则或信号 异常。
淋巴结转移
1 2Βιβλιοθήκη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时,可在磁共振影像上观察到淋巴结 肿大,呈圆形或类圆形。
肿瘤可累及部分直肠系膜,导致系膜 增厚或淋巴结肿大。
肿瘤可侵犯直肠周围脂肪组织,引起 直肠周围淋巴结肿大。
T3期影像表现
T3期肿瘤穿透固有肌层,侵犯浆膜下 层或未穿透浆膜层,磁共振影像表现 为局部肠壁明显增厚,信号不均,增 强扫描明显强化。
肿瘤可累及部分直肠系膜,导致系膜 增厚或淋巴结肿大。
肿瘤可侵犯直肠周围脂肪组织,引起 直肠周围淋巴结肿大。
T1期影像表现
T1期肿瘤局限于直肠壁内,未穿透肌层,磁共振影像表现为局部肠壁增厚,信号异 常,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肿瘤可侵犯黏膜下层,导致肠壁僵硬,蠕动减弱。
肿瘤可引起直肠周围炎症反应,表现为直肠周围脂肪组织模糊、条索状影或淋巴结 肿大。
T2期影像表现
T2期肿瘤穿透肌层,侵犯黏膜下层或 部分固有肌层,磁共振影像表现为局 部肠壁明显增厚,信号不均,增强扫 描明显强化。
直肠癌的概述
• 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肿 瘤之一。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 等多种因素。早期直肠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 可出现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直肠癌的治疗方 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的效果与肿瘤分期密 切相关。因此,对直肠癌进行准确的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和 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

2020版: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0版: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0版: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最全版)摘要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结直肠癌, 有助于辅助检出和诊断病变、评估疗效和预后并进行随访等,从而使患者受益。

为了规范结直肠癌数据标注,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落地临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联合编写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从结直肠癌的定义和影像表现、标注类别和方法、注意事项、标注原则、标注要求、标注人员要求及流程等各个方面达成的共识,有助于提高数据标注的一致性,进而建立鲁棒性好、泛化能力强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提升结直肠癌诊疗水平。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策3和第5位。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CT和MRI已经成为结直肠癌诊疗流程中重要的检查手段并产生了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

在医学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多种疾病的检出和辅助诊疗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

在目前医学影像数据来源不一致、采集方法不统一和图像质量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如何规范地采集数据和标注病变,从而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泛化性,未来真正应用于临床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携手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 )及直肠癌欧洲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 ESMO )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18 )推荐结直肠癌常规行CT检查评估,直肠癌行MR检查评估,因此本共识分别详述基于CT图像的结直肠癌及基于MRI图像的直肠癌标注方法。

本共识适用于结直肠癌医学影像图像的质量控制、病变检出、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和随访等研究目的,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结直肠癌医学影像大数据的高维度挖掘、分析和利用,旨在向广大放射科医师、人工智能算法团队推荐结直肠癌标注规范,期望逐步统一规则,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直肠癌MRI诊断

直肠癌MRI诊断

直肠的正常解剖


直肠约长15cm,分3段:下段7~10cm,中段4~ 5cm,上段4~5cm。 肛管底端被肛提肌插入直肠肌层,了解直肠底端 非常重要,因为可评估肿块与肛提肌的距离,肛 提肌形成了坐骨直肠窝的顶部,是重要的手术标 志。直肠周围充满脂肪组织形成直肠系膜。在直 肠系膜内含有淋巴结、血管和几个纤维隔,由直 肠 系 膜 带 保 绕 , 称 为 圆 周 切 除 区 域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当进 行TME手术时,CRM非常重要的标记。
T2期 MRI示肌层模糊不清,肿瘤似乎进入 周围脂肪 大体标本示肿瘤(*)似乎进入脂肪 病理示肿瘤腺体(箭)侵犯肌层,但脂 肪结构完整
肿瘤分期-T4期

肿瘤的信号侵犯到周围结构,如其他器官、盆 壁的肌肉结构。
T4期-肿瘤侵犯精囊 可见直肠筋膜中断,并侵犯左侧精囊
MRI评估直肠癌分期中的限制与价值
直肠癌的MRI诊断
总论


直肠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肿瘤之一(40/10 万),也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男性发病略高,在50岁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其 中腺癌占绝大多数(98%)。其他肿瘤罕见, 包括类癌(carcinoid tumor)(0.1%),淋巴瘤 (1.3%),间质瘤(小于1%)。
检查方法:



常用序列: 1) FSE或快速恢复FSE序列T2WI: 2)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优点-高信 噪比的图像;软组织与液体之间具有最佳的对比度; 减少重复时间,使运动伪影降至最低;血液流动伪影 最小化。 3)SE- T1WI:主要用于显示解剖结构。 4)增强扫描(LAVA技术):可显示正常直肠与病变 的血供及其相互间关系,同时对于病变的检出和性质 的判定有一定帮助。

直肠癌MRI诊断和评价

直肠癌MRI诊断和评价

T2WI
T2WI显示呈稍高信号(箭) 直肠外膜光整、未见明确侵犯 肠周脂肪清晰
增强
增强显示癌肿强化, 低于正常肠壁,肠壁 肌层及外膜较光整, 直肠系膜未见明显侵 犯,内未见肿大淋巴 结
DWI
DWI(b=800) 癌肿呈明显高 信号,癌肿未 侵及直肠外膜, 肠周脂肪清晰; 相应ADC图呈低 信号
直肠外膜呈现毛刺状改变 直肠系膜内见条纹影 T4期:肿瘤信号侵犯邻近器官及组织
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MRI评价肿瘤浸润深度敏感性较高,MRI增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 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7%、78.3%、83.3%
MRI可以评价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对直肠癌N分期诊断总准 确度为61%
增强
癌肿强化;直肠外膜及肠周脂肪明显 浸润、毛糙;前列腺受侵,分界不清; 直肠系膜内见较多条纹影(箭) 直肠系膜内见多枚淋巴结影(箭)
男性,79岁,绒毛状腺瘤、小区癌变(管状腺癌II级)
T1WI
T1WI-fs
直肠腔内绒毛状结构,T1WI呈稍高信号(箭)
T2WI
T2WI呈稍高信号(箭) 可见直肠壁局部外膜不连续(箭)
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 病人即可出现贫血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 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主要指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者 有直肠腺瘤或息肉者 慢性结直肠炎症者,特别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并接受盆腔放疗者 长期慢性便秘便血者 长期精神抑郁者
N:代表区域淋巴结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1~3枚淋巴结转移 N2:有4枚及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MRI与临床PPT讲解课件

直肠癌MRI与临床PPT讲解课件
Th这e d里ec讨isio论n w的he问th题er a是pa:tie直nt w肠ith癌re病cta人l ca,nc是er 只is a能ca选ndi择datTeMforE? TM还E是on采ly用or 新neo辅ad助juv治ant疗the而rap随y f后oll再ow行edTbyMTEM?E,通is 过maMdeRonI的the fin表di现ngs作on出M决RI定(7)。.
Denonviller‘s Fascia(DVF,邓氏筋膜)
• 向两侧方与直肠系膜相延续 • 向上与腹膜返折处的腹膜相延续 • 向下经盆膈连于会阴中心腱 • 前方附于前列腺、精囊与阴道后壁 • 后方以一层薄的疏松结缔组织与直肠固有筋膜相连
其实,该区域还有另一个解剖 结构,但MRI却不能分辨了!
直肠癌:MR分期
Introductio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NM-stage
MR protocol DWI
Location of the tumor Low rectal cancer
T-stage T1 and T2 T3 T3 with MRF involvement T4a - Invasion peritoneal reflection T4b - Invasion surrounding organs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
作者通过仔细地解剖盆脏筋膜,认为直肠和“直肠系膜”一起被完整地包 裹在含胶原纤维的袖套样盆脏筋膜中,因此,沿直肠盆脏筋膜外解剖,可 以将直肠系膜完整地切除,并且切除后腹下神经和盆丛仍完整地保留在盆 腔侧壁上,未受损害。本研究用MRI检测直肠系膜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第23卷第4期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影像学研究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影像学研究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影像学研究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

早期发现和诊断结直肠癌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角度出发,介绍影像学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一、X线检查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X线检查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最早应用之一。

早期结直肠癌病变一般表现为轻微的粘膜隆起,这种病变电子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往往难以显示。

但是,当病变进一步发展,形成肿块时,X线检查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结直肠癌较早期的特点是局部病变增厚和肠壁紊乱,X线钡剂造影检查可以显示出这种病变。

但是,X线检查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而且容易漏诊早期肿瘤。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而且准确度较高。

另外,计算机断层扫描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分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三、钻石类PET扫描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钻石类PET扫描通过检测葡萄糖代谢情况,可以帮助医生搜索结直肠癌的转移和复发。

另外,PET扫描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近年来,随着PET技术的发展,PET-CT扫描已经被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

研究表明,PET-CT扫描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而且没有X线辐射损伤。

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磁共振成像还可以评估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磁共振成像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结直肠癌影像与病理规范

结直肠癌影像与病理规范

G3
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G2
中分化腺癌,恶性程度中等,预后一 般。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
T1
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
T3
癌组织浸润浆膜下层或侵犯无 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Tis
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层。
T2
癌组织浸润肌层。
T4
癌组织穿透腹膜脏层或侵犯其 他器官或组织。
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
腺癌
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占80%~90%。组织学上可分为 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
癌等。
鳞状细胞癌
较少见,仅占结直肠癌的1%~5%。 组织学上可分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 胞癌。
未分化癌
非常少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级
G1
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分期等因素,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复发风险。预后评估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和监测病情进展。
生存时间预测
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模型来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帮助医生和患者制定治疗计划和预 期治疗效果。
复发风险评估
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通过评估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 可以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测和治疗措施。
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 学科的合作,包括影像科、病 理科、外科、内科等。临床实 践指南的完善促进了跨学科的 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提高结直 肠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THANK YOU
腹部超声
利用超声波对腹部进行扫 描,可以观察结直肠肿瘤 的大小、形态和浸润深度。

直肠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的作用和意义

直肠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的作用和意义

直肠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直肠癌,手术,影像学诊断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以上[1]。

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有资料显示Ⅰ期直肠癌手术治愈率可达90-95%以上,Ⅱ、Ⅲ、Ⅳ期的术后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4-78%、27-33%和5-14%[2]。

准确的术前诊断及术前分期对于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肿瘤根治性切除可能性的评估以及对预后的预测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直肠癌常用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结肠镜检查、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直肠腔内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

由于各种检查的机理不同对于肿瘤的定性、定位以及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的判断作用也不相同。

结肠镜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肠镜是直肠癌诊断最常用、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的观察病变情况,对病变性质进行评估,并可以方便的在结肠镜下对病变进行活检,行病理检查,尤其是对结直肠早期病变的发现率高,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则可从整体上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同时具有简单经济、易于接受的优点,但缺点是对微小病变的漏诊率较高,不能进行活检定性。

另外,无论是结肠镜检查还是结肠气钡双重造影,都无法显示病变的深度、壁外浸润范围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无法在术前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分期。

直肠腔内超声腔内超声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应用于前列腺检查,由于图像质量较差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60-70年代后随着超声技术的稳步发展,80年代初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术前检查。

直肠腔内超声能清晰显示正常直肠境界较为清楚的五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黏膜面、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下脂肪及浆膜层。

直肠癌的MRI影像诊断

直肠癌的MRI影像诊断

这两方面的措施明显改n善eo了a直dju肠v癌an局t r部ad的io复th发er率ap和y生an存d率ch。emotherapy (1,2,3). Both have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local recurrence and
MRI是直肠癌局部分期s最ur精vi确va的l r评ate价s方. 法,并作为非常有用的工具用 于选择适宜的治疗。 MRI is the most accurate tool for the local staging of rectal
即直肠系膜筋膜( mesoretal fascia,MRF)完全切除(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 已被证明是直肠癌根治的最佳外科手术
方法。
* MRF在直肠癌治疗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 * 在TME中,做直肠系膜筋膜切除计划必须要求该系膜筋膜无肿瘤侵犯。 * 癌灶至直肠系膜筋膜的距离⩽1 mm 时,被认为不适合TME,这称为直
• T3d:大于15mm
• •
T3MMRRF-F+::M肿RF瘤的在1mMmRF之的内1m没m有之肿内(瘤见前介绍)
• T4a: 侵犯腹膜
• T4b:侵犯邻近脏器
肿瘤1期和肿瘤2期
1期和2期的肿瘤限于肠壁,预后好。 MR成像不能区分二者:侵犯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还是侵及固有 肌层。因此,不能鉴别1期即原位癌和2期的肿瘤。 虽然1期的肿瘤应该是局部切除,但在实际治疗的选择上,对1、 2期还是采用TME.
N(区域淋巴结)分期 区域淋巴结受侵是直肠癌治疗和预后的一个重要 因素。 对形态上属于正常大小的淋巴结,究竟是属于阳 性还是阴性的淋巴结,MR对此诊断正确率很低。
N分期:可疑淋巴结 边界模糊 不均匀
圆形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036-结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探讨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036-结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探讨
23、下列哪项不是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D、呕血
24、下列哪项是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缺点( )A、早期或已有远处转移的病人得不到必要的治疗
25、诊断直肠癌最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测定是( ),阳性率>40%,高低与病情一致C、CEA
26、直肠癌病理分级I级的组织学表现是( )A、高分化(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
5、浸润型结直肠癌钡灌肠表现是( )A、狭窄型或硬性癌,易引起肠梗阻,局部肠腔僵硬,初起局限肠管一侧而后逐渐环绕肠管一周,引起均称或不均称得环形狭窄,与正常肠段分界截然
6、正常结肠壁厚度约为( )mmA、1-3
7、哪项不是结直肠癌原发癌灶的基本CT征象( )B、肠壁光滑
二、结直肠癌的内镜检查和镜下治疗
17、本课病例治疗选择的描述,错误的是( )C、肿瘤对化疗反应较差
18、本课病例初诊错误的是( )C、活检病理为低分化腺癌
19、本课病例手术后病理为( )A、pT4N2M1
四、直肠癌放疗
20、直肠癌TNM分期T2的表现是( )B、 肿瘤犯固有肌层
21、( )仍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B、根治性手术
22、下列哪项不是直肠癌术前放疗的优点( )C、准确病理分期,避免早期肿瘤的不必要照射
8、结直肠癌病灶检查中,白光内镜下见到任何细微变化而怀疑有病灶存在时,要以( )喷洒后观察B、0.2%靛胭脂
9、结肠癌筛查的金标准是( )C、结肠镜
10、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平均退镜观察时间应大于( )分钟D、6
11、高度怀疑深层浸润癌的形态学特征不包括( )A、颜色红润
12、哪项不是结直肠癌筛查方法( )A、胃镜
13、下列结肠癌提高结肠皱襞后方病灶检出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C、不能使用更广角的内镜
14、哪项不是结直肠癌表浅型病灶的特征( )A、肠黏膜色调严重改变

直肠癌的MRI诊断

直肠癌的MRI诊断

冠状面图:直肠肿瘤通过直肠壁进入系膜脂肪和
周围淋巴结。TME沿直肠系膜边缘切除达到施行 肿瘤的根治。肛门边缘 (蓝色箭头)。
MRI影像表现
MRI上肠系膜脂肪在T1WI 和 T2WI加权图像上都 表现为高信号。直肠系膜脂肪边缘的筋膜则表现 为线状的低信号(红色箭头)。
TME上 直肠系膜筋膜是切除的界面。 从肿瘤或淋巴结到肠系膜筋膜的最短距离称为 环
缘。
MR 检查方案
MR 检查方案
避免部分容积效应; 准确地评估肿瘤侵袭的深度; 帮助外科医生根据MR图像判断肿瘤的水平
位置。
MR 检查方案
扫描角度 横断位扫描线必须与肿瘤的轴线成直角, 避免产生容积效应。
MR 检查方案
MR 检查方案
横断面角度不正确会导致直肠周围筋膜将 偏向前侧(红圈中)。
形肿瘤。 ——肿瘤长度是5.5厘米。 ——肿瘤侵入直肠周围脂肪和腹膜褶皱密切
联系。 ——有几个小的直肠系膜淋巴结: 没有可疑。
病例2
结论: ——接近腹膜褶皱的中位T3N0 肿瘤 。
病例 3
病例3
病例3
放射学报告: ——在肛门直肠交界处10厘米以上直肠壁见环形肿
瘤。 ——肿瘤长度是7.0 厘米。 ——肿瘤侵入直肠周围脂肪,涉及腹膜褶皱9-11点
如果治疗成功的话接着进行TME。
T-分期和CRM(T3 CRM + )
T-分期和CRM
T4期: T4期是肿瘤侵犯到周围结构如骨盆壁、 阴
道、 前列腺、 膀胱或精囊的晚期肿瘤。 病人需要一个长期化疗和大范围的手术。 对邻近器官侵犯,影像显示敏感性: 直肠
超声为70%、 CT为72% 和MRI为74%。
膜。
肿瘤的位置

直肠癌MRI与肠镜对照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的研究

直肠癌MRI与肠镜对照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直肠癌MRI与肠镜对照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姓名 20112619指导老师刘影副教授学科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磁共振影像诊断论文工作时间 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英文缩略词表 (1)中英文摘要 (2)第一部分高分辨率MRI对直肠及周围解剖结构的影像学观察前言 (8)材料与方法 (9)结果 (10)讨论 (13)结论 (18)第二部分直肠癌多序MRI与肠镜对照及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前言 (18)材料与方法 (19)结果 (21)讨论 (27)结论 (30)附图 (31)参考文献 (38)附录 (42)致谢 (43)综述 (44)英文缩略词表英文缩英文全称中文全称TME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全直肠系膜切除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AJCC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TSE Turbo Spin Echo 快速自旋回波T1Longitydinal Relaxation Time 纵向驰豫时间T2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横向驰豫时间T1WI T1 Weighted Image T1加权成像T2WI T2Weighted Image T2加权成像TR Repetition Time 重复时间TE Echo Time 回波时间FOV Field of View 视野CRM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环周切除边缘HR-MRI High Resolution MRI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DWI Diffusion-weighted Image 弥散加权成像ADC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表观弥散系数MVD Micro-vessel Density 微血管密度EPI Echo Planar Imaging 平面回波成像USPO 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particles 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直肠癌MRI与肠镜对照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中文摘要目的1、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观察直肠肠壁及其周围解剖细节,总结其磁共振表现及信号特点;评价重要解剖结构的显示率,为部分解剖结构提供影像学依据。

结直肠癌的3tmri诊断与分期

结直肠癌的3tmri诊断与分期
监测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3TMRI可以监测肿瘤 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为调整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优化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 通过进一步优化3TMRI技术,提高诊
断和分期的准确性。
人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辅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3TMRI图像进行 分析,提高诊断和分期的自动化程度,
利用3TMRI进行分期的方法包括对肿 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的评估,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分期信息。
分期结果的解读与意义
01 分期结果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扩散程度,为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2
分期结果还能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医生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5
案例分析
病例一: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与分期
06
结论
3T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
准确性高
3T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肿瘤图像, 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分期结直
肠癌,减少误诊和漏诊。
指导治疗
通过3TMRI,医生可以制定更加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的范围、 是否需要淋巴结清扫等,提高治疗效
果。
全面评估
3TMRI可以全面评估肿瘤的大小、形 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 移等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 依据。
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判断
总结词
3TMRI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详细描述
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3TMRI,可以观察到淋巴结的大小、 形态和位置,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这对于手术切除的范围以及术后的辅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的分析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的分析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的分析发表时间:2019-03-28T09:08:26.7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作者:蒋绪春[导读] 目的: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CT、MRI影像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湘潭市二医院放射科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CT、MRI影像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收治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80例术前接受CT诊断,80例术前接受MRI诊断,依据术后病理临床分期结果,对比不同方法对直肠癌术前临床T分期及淋巴结诊断准确率。

结果:术前MRI检查分期诊断总准确率及对T1~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P<0.05)。

MRI诊断淋巴结正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

结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淋巴结转移诊断中MRI准确率显著高于CT,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CT;MRI;直肠癌;术前分期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I imaging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Methods:choose 1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a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all the patients were in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including 80 cases of preoperative CT diagnosis of 80 cases of preoperative MRI diagnosi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pathology,clinical staging,compare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olorectal cancer preoperative clinical T stage and lymph node diagnosis accuracy.Results:the tot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MRI in staging and t1-2,T3 and T4 stag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P<0.05).The accuracy of MRI in lymph node diagno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 diagnosis(P<0.05).Conclusion:the accuracy of MRI in preoperative T staging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rectal cance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Key words 】C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Rectal cancer;Preoperative staging直肠癌为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案制定以有效术前分析为基础,其可有效减少复发和改善患者预后[1]。

直肠癌MRI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价值

直肠癌MRI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价值
出 版 社 ,0 3 3  ̄ 9 20 .3 3
2 utrr , gr S q S , aP ep r ie3 F t e J e J YaaD,ak Pe 1 ro eav T MR t. t i g go c l acro a s gn cuay uig a ma n f et n e: cl t igac r s i r ac l a c n
均 明显 高信 号 , 1例稍 高 信号 。增 强 3 2例均 较 明显 强化 , 强化 程 度 高 于正 常肠 壁 。病 变 段肠 壁 外缘 呈 光滑 、 不光 滑 以及 结 节 状 向外 突起 。侵犯 子 宫 及左 侧 卵巢 1 ,侵 犯 前列 腺 和精囊 2例 .骨盆转 移 2 例
例 。见 图 A、 C B、
DP T A增强 扫描 , 癌灶 呈均匀 或不 均匀 明显强 化 。 术前对 直肠 癌 的诊 断方 法包 括直肠 指检 、 肠镜 、 钡灌 肠 、 T、 声和 MR 检查 , C 超 I MR直肠线 圈能清楚
1 汤钊 猷 . 代 肿 瘤 学[ . 2版 , 海 : 现 M] 第 上 复旦 大 学
t wo—d m e i n la d t e —dm e son lT2—we g - — i nso a n hr e — i n i a — iht
显 示直 肠 三层 结构 : 黏膜 层 、 黏膜 下层 及 浆 肌层 , 但 直肠 内线 圈仅可 用于显 示直 肠癌 及其邻 近有 限范 围 组织 浸润情 况 , 另外使用 时 患者易 出血 、 难耐 受 以及 费用 昂贵 , 故使用受 到 了限制 。 本研 究选用 了体部线
e ro si c o sq ec .u Ra do, 0 , : dt b pn eh e u n e r — il 0 86 u E J 2 5

结直肠癌影像与病理规范-医学资料

结直肠癌影像与病理规范-医学资料
• REC-B(2/3): 肝、肺转移病灶手术治疗的原则
同结肠癌
• REC-8:局部复发的评估和治疗
孤立的盆腔内或者吻合口复发肿瘤 2019版:建议先做术前辅助化放疗再行手术治疗(如果可切除); 2019版:则建议先评价其“可切除性”,如果为“潜在可切除”则治疗选择 如下:(1)先手术切除再行辅助化放疗;(2)先行术前化放疗再行手术治 疗。如果为“不可切除”,则行化疗±放疗。
ACR标准在实践中的问题
• 哪种影像检查能提供最准确T分期和N分期? • 哪种影像检查能最准确预测环形切缘? • 能否放弃常规CT,仅用EUS和MRI术前分期? • MRI直肠内线圈使用的局限性;
癌指南中的化疗方案及更新几乎完全相同。
结肠癌涉及14项更新
多学科评估与检查
• COL-2:术前评估
可切除的梗阻性结肠癌,即便是未行肠道准备也可接受手术治疗。
• COL-3:复发的高危因素
复发高危因素:分化差、脉管浸润、肠梗阻、淋巴结不足12枚; 新增:神经周围浸润、局部穿孔、切缘阳性或可疑
• COL-A 病理学检查
测能够指导抗EGFR靶向治疗的确切证据。)
手术治疗
• COL-B:结肠癌以及肝脏/肺脏转移手术治疗相关
1、有关“Ⅲ期结肠癌中,淋巴结的阳性率与预后相关”的描述被删除。 2、对于可切除肝脏转移癌的所有治疗策略选择中,“肝脏切除手术作为治疗
方法之一”的位置由第5位调整至第1位。 化疗无效,肝脏转移较严重患者,对于某些经过谨慎选择的病例,可以选择 “动脉介导的栓塞治疗”(“肝动脉内栓塞”),仍然为3类证据。 3、(新增)对于某些经过谨慎选择的病例或者参加临床研究的患者,可以选择 “适形外照射放疗”,但禁止不加区别地使用该技术治疗那些潜在可切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检查
Your company slogan
诊断要点: 肠壁增厚 腔内肿块 肠腔狭窄 肠壁异常强化 癌性溃疡
Your company slogan
结肠和直肠癌 分期 术前分期和术后复发评估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检查资料:2015-04-23我院肠镜示:直肠新生物(距 离肛门5cm可见一环形新生物,约占肠腔1/2周,活检 质脆,易出血)。2015-04-24彩超示:肝内实性结节。 CT示:直肠周围淋巴结增多,肝内多发低密度灶,结合临 床考虑转移。病理示:(直肠粘膜)绒毛状管状腺瘤,腺 上皮内瘤变II级。再次取病理检查示:(直肠粘膜)腺上 皮内瘤变Ⅱ级,粘液及坏死组织中散在少许高度异型细胞。 2015.4肝胆胰脾彩超示:肝内实性结节;3.肝脏CT示: 肝内多发低密度灶,结合临床考虑转移;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直肠癌的影像诊断
Your company slogan
患者,男,34岁 主诉:发现直肠新生物2月余。 现病史:患者2月前在我科行肠镜检查示:直肠新生物,平
病史
素自感肛门坠胀感,伴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时疼痛不适, 大便排出困难,每日数次,量少,为黄色成形软便,未见 出血、黑便及粘液便,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胀,无 恶心、呕吐,症状持续出现。 既往:04.23我科肠镜:直肠新生物(病检示:绒毛状管状 腺瘤,腺上皮内瘤变II级,但仍考虑为恶性肿瘤),后在我 科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2次。
Your company slogan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示:血常规、凝血功能、输血七项、胸片未见明 显异常。生化:总胆红素45.3umol/L,直接胆红素13.1umol/L, 间接胆红素32.2 umol/L ;CA199:1431ng/ml。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直肠壁略增厚,以后侧壁为明显,局部厚约8mm,病变部分累及肌 层,距肛门口约55mm,上下范围约26mm,DWI上信号略增高, 肠腔内信号欠均匀,可见肠内容物,直肠周围见增多淋巴结影,双侧 盆腔见散在增多淋巴结影,大小约3-8mm。增强扫描后,直肠壁轻 度斑片状强化,余未见明显异常强化信号。
Your company sloga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肠壁局部增厚,结合临床考虑肿瘤。
Your company slogan
手术
术中肝脏可触及数个质硬结节,肿瘤肠旁见数个大小不等肿大结节。 肿瘤经腹未能触及。直肠指检示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4cm,推 动不动,上缘未及。
Your company slog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