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二练习题
常用逻辑用语(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命题“如果x≥a 2+b 2,那么x≥2ab”的逆否命题是( ) A .如果x<a 2+b 2,那么x<2ab B .如果x≥2ab,那么x≥a 2+b 2 C .如果x<2ab,那么x<a 2+b 2 D .如果x≥a 2+b 2,那么x<2ab 2.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面积相等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2是偶数且是无理数 B .8≥10 C .有些梯形内接于圆 D .∀x ∈R,x 2-x+1≠0 4.命题“所有奇数的立方是奇数”的否定是( ) A .所有奇数的立方不是奇数 B .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 C .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 D .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奇数 二、填空题5.命题“若a=-1,则a 2=-1”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0是函数f(x)=ax 2+bx+c 为偶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全称命题“∀a ∈Z,a 有一个正因数”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特称命题“有些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等”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设p :|5x -1|>4;2210231x x x x ++³-+,则非p 是非q 的______ ___条件. 三、解答题10.求证:a+2b=0是直线ax+2y+3=0和直线x+by+2=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11.已知集合A={x|x 2-3x+2=0},B={x|x 2-mx+2=0},若A 是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范围.12.给定两个命题,P :对任意实数x 都有012>++ax ax 恒成立;Q :关于x 的方程02=+-a x x 有实数根;如果P 与Q 中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常用逻辑用语答案1-4 CACC5.如果a 2≠1,那么a≠-1 6.充分必要条件 7.∃a 0∈Z,a 0没有正因数 8.每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不相等 9.即不充分也不必要10.充分性:当b=0时,则a=0,此时两直线分别垂直坐标轴,显然垂直;当b≠0时,两直线的斜率分别是k 1=-a 2,k 2=-1b ,由a+2b=0,k 1⋅k 2=(-a 2)(-1b)=-1,两直线互相垂直.必要性:如果两直线互相垂直且斜率存在,则k 1⋅k 2=(-a 2)(-1b)=-1,∴a+2b=0;如果两直线中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且互相垂直,则b=0,且a=0,∴a+2b=0. 11、A={1,2},A 是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B ⊂≠A .所以B=Φ、B={1}或{2}, 当B=φ时,△=m 2-8<0,∴22m 22<<-.当B={1}或{2}时,⎩⎨⎧=+-=+-=∆02m 2402m 10或,m 无解.综上所述22m 22<<-.12.解:P 真:对任意实数x 都有012>++ax ax 恒成立⇔a=0或⎩⎨⎧a>0∆<0⇔0≤a<4;q 真:关于x 的方程02=+-a x x 有实数根⇔1-4a≥0⇔a≤14;如果P 正确,且Q 不正确,有0≤a<4,且a>14,∴14<a<4;如果Q 正确,且P 不正确,有a<0或a≥4,且a≤14,∴a<0.所以a ∈(-∞,0)∪(14,4).常用逻辑用语答案1-4 CACC5.如果a 2≠1,那么a≠-1 6.充分必要条件 7.∃a 0∈Z,a 0没有正因数 8.每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不相等 9.即不充分也不必要10.充分性:当b=0时,则a=0,此时两直线分别垂直坐标轴,显然垂直;当b≠0时,两直线的斜率分别是k 1=-a 2,k 2=-1b ,由a+2b=0,k 1⋅k 2=(-a 2)(-1b)=-1,两直线互相垂直.必要性:如果两直线互相垂直且斜率存在,则k 1⋅k 2=(-a 2)(-1b)=-1,∴a+2b=0;如果两直线中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且互相垂直,则b=0,且a=0,∴a+2b=0. 11、A={1,2},A 是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B ⊂≠A .所以B=Φ、B={1}或{2}, 当B=φ时,△=m 2-8<0,∴22m 22<<-.当B={1}或{2}时,⎩⎨⎧=+-=+-=∆02m 2402m 10或,m 无解.综上所述22m 22<<-.12.解:P 真:对任意实数x 都有012>++ax ax 恒成立⇔a=0或⎩⎨⎧a>0∆<0⇔0≤a<4;q 真:关于x 的方程02=+-a x x 有实数根⇔1-4a≥0⇔a≤14;如果P 正确,且Q 不正确,有0≤a<4,且a>14,∴14<a<4;如果Q 正确,且P 不正确,有a<0或a≥4,且a≤14,∴a<0.所以a ∈(-∞,0)∪(14,4).圆锥曲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分别为12(1,0),(3,0)F F ,则其离心率为( ) A.34 B.23 C.12 D.142.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中点的横坐标为3,则|AB|等于( )A.10B.8C.6D.43.若双曲线x 24+y 2k =1的离心率(1,2)e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0-∞B.()3,0-C.()12,0-D.()60,12-- 4.与y 轴相切且和半圆x 2+y 2=4(0≤x ≤2)内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 A.()()24101y x x =--<≤ B.()()24101y x x =-<≤C.()()24101y x x =+<≤D.()()22101y x x =--<≤5.过点M(-2,0)的直线L 与椭圆2222x y +=交于12,P P 两点,设线段12P P 的中点为P ,若直线l 的斜率为11(0)k k ≠,直线OP 的斜率为2k ,则12k k 等于( )A.2-B.2C.12D.-126.如果方程x 2-p +y2q=1表示双曲线,那么下列椭圆中,与这个双曲线共焦点的是( )A.2212x y q p q +=+B.2212x y q p p +=-+C.2212x y p q q +=+D.2212x y p q p+=-+二.填空题 7.椭圆x 212+y 23=1的焦点分别是12F ,F ,点P 在椭圆上,如果线段1PF 的中点在y 轴上,那么1PF 是2PF 的 倍.8.椭圆x 245+y 220=1的焦点分别是12F ,F ,过原点O 做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若∆ABF 2的面积是20,则直线AB 的方程是 .9.与双曲线2244x y -=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2的双曲线方程是10.已知直线y=kx+2与双曲线x 2-y 2=6的右支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11.抛物线y=-12x 2与过点M(0,-1)的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原点,若OA 和OB 的斜率之和为1,求直线L 的方程.12.已知中心在原点,一焦点为F(0,50)的椭圆被直线:32l y x =-截得的弦的中点横坐标为12,求此椭圆的方程.13.21,F F 是椭圆x 29+y 27=1的两个焦点,A 为椭圆上一点,且∠AF 1F 2=45︒,求∆12AF F 的面积.圆锥曲线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CBCADD 二.填空题:7. 7倍 8.y=±43x 9. y 24-x 216=1 10.-153<k<-1三.解答题11. 解:斜率不存在不合题意,设直线1y kx =-代入抛物线得2220x kx +-=2480k =+>有k ∈R 设点1122(,),(,)A x y B x y 则y 1x 1+y2x 2=1,由根与系数关系,解得直线方程1y x =-.12. 解:设所求的椭圆为x 2a 2+y 2b2=1,则222c a b =-=50椭圆与直线联立有()222222(9)1240a b x b x b a +-+-=,由已知x 1+x 22=12,根与系数关系带入得223a b =解得a 2=75,b 2=25.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y 225+x 275=1.13.解:1212216,6F F AF AF AF AF =+==-222022112112112cos 4548AF AF F F AF F F AF AF =+-⋅=-+2211117(6)48,,2AF AF AF AF -=-+=1772222S =⨯⨯=.圆锥曲线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CBCADD二.填空题:7. 7倍 8.y=±43x 9. y 24-x 216=1 10.-153<k<-1三.解答题13. 解:斜率不存在不合题意,设直线1y kx =-代入抛物线得2220x kx +-=2480k =+>有k ∈R 设点1122(,),(,)A x y B x y 则y 1x 1+y2x 2=1,由根与系数关系,解得直线方程1y x =-.14. 解:设所求的椭圆为x 2a 2+y 2b2=1,则222c a b =-=50椭圆与直线联立有()222222(9)1240a b x b x b a +-+-=,由已知x 1+x 22=12,根与系数关系带入得223a b =解得a 2=75,b 2=25.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y 225+x 275=1.13.解:1212216,6FF AF AF AF AF =+==-222022112112112cos 4548AF AF F F AF F F AF AF =+-⋅=-+2211117(6)48,,2AF AF AF AF -=-+=1772222S =⨯⨯=.空间向量练习题一.选择题1.直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CA →=a →,CB →=b →,CC 1→=c →,则A 1B →=(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2.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 外的任意一点O ,下列条件中能确定点M 与A ,B ,C 一定共面的是( )A .OM →=OA →+OB →+OC → C .OM →=2OA →-OB →-OC →C .OM →=OA →+12OB →+13OC →D .OM →=13OA →+13OB →+13OC →3.若向量m →同时垂直向量a →和b →,向量n →=λa →+μb →(λ,μ∈R, λ,μ≠0),则( )A .m →∥n →B .m →⊥n → C.m →与n →不平行也不垂直 D .以上均有可能 4.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OP →=12OA →+13OB →,则P ,A ,B 三点共线B .若{a →,b →,c →}为空间一个基底,则{a →+b →,b →+c →,c →+a →}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 C .|(a →⋅b →)c →|=|a →|⋅|b →|⋅|c →|D .∆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 →⋅AC →=05.已知a →=(λ+1,0,2λ),b →=(6,2μ-1,2),a →∥b →,则λ和μ的值分别为( )A .15,12B .5,2C .-15,-12D .-5,-2二.填空题6.若a →=(2,-3,1),b →=(2,0,3),c →=(0,2,2),则a →⋅(b →+c →)=________.7.已知G 是∆ABC 的重心,O 是空间任一点,若OA →+OB →+OC →=λOG →,则λ的值为_______.8.已知|a →|=1,|b →|=2,<a →,b →>=60︒,则|a →-25(a →+2b →)|=________.三.解答题9.若向量(a →+3b →)⊥(7a →-5b →),(a →-4b →)⊥(7a →-2b →),求a →与b →的夹角.10.设123423223325=-+=+-=-+-=++,,,a i j k a i j k a i j k a i j k ,试求实数λμν,,,使4123a a a a λμν=++成立.11.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a ,求1AC 与侧面11ABB A 所成的角. 12.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AD AA ==,2AB =,点E 在棱AB 上移动,问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1D EC D --的大小为π4.空间向量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 DDBBA二.填空题 6.3 7.3 8.65三.解答题9.由已知向量垂直列方程,解得a →2=b →2=2a →⋅b →,∴cos<a →,b →>=12,∴a →与b →夹角为60︒.10.由4123a a a a λμν=++成立,可建立方程组,解得213v λμ=-==-,,.11.以A 为原点,分别以CA →,AB →,AA 1→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a,0),A 1(0,0,2a),C 1(-32a,12a,2a),由于n →=(-1,0,0)是面11ABB A 的法向量,计算得cos<AC 1→,n →>=12,∴<AC 1→,n →>=60︒.故1AC 与侧面11ABB A 所成的角为30︒.12.设AE x =,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求得平面1D EC 的法向量为n →=(2-x ,1,2).依题意πcos 4=⇒=.2x =∴(2x =+.2AE =∴.空间向量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 DDBBA二.填空题 6.3 7.3 8.65三.解答题9.由已知向量垂直列方程,解得a →2=b →2=2a →⋅b →,∴cos<a →,b →>=12,∴a →与b →夹角为60︒.10.由4123a a a a λμν=++成立,可建立方程组,解得213v λμ=-==-,,.11.以A 为原点,分别以CA →,AB →,AA 1→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a,0),A 1(0,0,2a),C 1(-32a,12a,2a),由于n →=(-1,0,0)是面11ABB A 的法向量,计算得cos<AC 1→,n →>=12,∴<AC 1→,n →>=60︒.故1AC 与侧面11ABB A 所成的角为30︒.12.设AE x =,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求得平面1D EC 的法向量为n →=(2-x,1,2).依题意πcos 4=⇒=.2x =∴(2x =+.2AE =∴.。
选修2-1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练习(P4)1、略.2、(1)真; (2)假; (3)真; (4)真.3、(1)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相等. 这是真命题.(2)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这是真命题.(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这是假命题.练习(P6)1、逆命题:若一个整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则这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 这是真命题.2、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这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也不相等. 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3、逆命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否命题:不是奇函数的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 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不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练习(P8)证明:若1a b -=,则22243a b a b -+-- ()()2()2322310a b a b a b b a b b a b =+-+---=++--=--=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1.1 A 组(P8)1、(1)是; (2)是; (3)不是; (4)不是.2、(1)逆命题:若两个整数a 与b 的和a b +是偶数,则,a b 都是偶数.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 b 不都是偶数,则a b +不是偶数.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 与b 的和a b +不是偶数,则,a b 不都是偶数. 这是真命题.(2)逆命题:若方程20x x m +-=有实数根,则0m >.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0m ≤,则方程20x x m +-=没有实数根.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20x x m +-=没有实数根,则0m ≤. 这是真命题.3、(1)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点到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 相等.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相等,则这个点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是真命题.(2)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逆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则这个四边形不是矩形. 这是真命题.4、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所对的角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这两条边是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这两条边相等. 这就证明了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表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1.1 B 组(P8)证明:要证的命题可以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若圆的两条弦不是直径,则它们不能互相平分.此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圆的两条相交弦互相平分,则这两条相交弦是圆的两条直径.可以先证明此逆否命题:设,AB CD 是O 的两条互相平分的相交弦,交点是E ,若E 和圆心O 重合,则,AB CD 是经过圆心O 的弦,,AB CD 是两条直径. 若E 和圆心O 不重合,连结,,AO BO CO 和DO ,则OE 是等腰AOB ∆,COD ∆的底边上中线,所以,OE AB ⊥,OE CD ⊥. AB 和CD 都经过点E ,且与OE 垂直,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E 和O 必然重合. 即AB 和CD 是圆的两条直径.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得证,由互为逆否命题的相同真假性,知原命题是真命题.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练习(P10)1、(1)⇒; (2)⇒; (3)⇒; (4)⇒.2、(1). 3(1).4、(1)真; (2)真; (3)假; (4)真.练习(P12)1、(1)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q 的充要条件;(2)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q 的充要条件;(3)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p 是q 的必要条件.2、(1)p 是q 的必要条件; (2)p 是q 的充分条件;(3)p 是q 的充要条件; (4)p 是q 的充要条件.习题1.2 A 组(P12)1、略.2、(1)假; (2)真; (3)真.3、(1)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 (2)充要条件;(3)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4)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4、充要条件是222a b r +=.习题1.2 B 组(P13)1、(1)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2、证明:(1)充分性:如果222a b c ab ac bc ++=++,那么2220a b c ab ac bc ++---=. 所以222()()()0a b a c b c -+-+-=所以,0a b -=,0a c -=,0b c -=.即 a b c ==,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2)必要性:如果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 b c ==所以222()()()0a b a c b c -+-+-=所以2220a b c ab ac bc ++---=所以222a b c ab ac bc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练习(P18)1、(1)真; (2)假.2、(1)真; (2)假.3、(1)225+≠,真命题; (2)3不是方程290x -=的根,假命题;(31≠-,真命题.习题1.3 A 组(P18)1、(1)4{2,3}∈或2{2,3}∈,真命题; (2)4{2,3}∈且2{2,3}∈,假命题;(3)2是偶数或3不是素数,真命题; (4)2是偶数且3不是素数,假命题.2、(1)真命题; (2)真命题; (3)假命题.3、(1不是有理数,真命题; (2)5是15的约数,真命题;(3)23≥,假命题; (4)8715+=,真命题;(5)空集不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习题1.3 B 组(P18)(1)真命题. 因为p 为真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2)真命题. 因为p 为真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3)假命题. 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假命题,所以p q ∨为假命题;(4)假命题. 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假命题,所以p q ∧为假命题.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练习(P23)1、(1)真命题; (2)假命题; (3)假命题.2、(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练习(P26)1、(1)00,n Z n Q ∃∈∉; (2)存在一个素数,它不是奇数;(3)存在一个指数函数,它不是单调函数.2、(1)所有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 (2)每个梯形都不是等腰梯形;(3)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习题1.4 A 组(P26)1、(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 (4)假命题.2、(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3、(1)32000,x N x x ∃∈≤; (2)存在一个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不是0; (3)2,10x R x x ∀∈-+>; (4)所有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习题1.4 B 组(P27)(1)假命题. 存在一条直线,它在y 轴上没有截距;(2)假命题. 存在一个二次函数,它的图象与x 轴不相交;(3)假命题. 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小于180︒;(4)真命题. 每个四边形都有外接圆.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30)1、原命题可以写为: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则此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 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则此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2、略.3、(1)假; (2)假; (3)假; (4)假.4、(1)真; (2)真; (3)假; (4)真; (5)真.5、(1)2,0n N n ∀∈>; (2){P P P ∀∈在圆222x y r +=上},(OP r O =为圆心);(3)(,){(,),x y x y x y ∃∈是整数},243x y +=;(4)0{x x x ∃∈是无理数},30{x q q ∈是有理数}. 6、(1)32≠,真命题; (2)54≤,假命题; (3)00,0x R x ∃∈≤,真命题;(4)存在一个正方形,它不是平行四边形,假命题.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31)1、(1)p q ∧; (2)()()p q ⌝∧⌝,或()p q ⌝∨.2、(1)Rt ABC ∀∆,90C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222c a b =+;(2)ABC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sin sin sin a b c A B C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练习(P37)1、是. 容易求出等腰三角形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AO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0x =.2、3218,2525a b ==. 3、解:设点,A M 的坐标分别为(,0)t ,(,)x y .(1)当2t ≠时,直线CA 斜率 20222CA k t t -==-- 所以,122CB CA t k k -=-=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直线CB 的方程为 22(2)2t y x --=-. 令0x =,得4y t =-,即点B 的坐标为(0,4)t -.由于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4,22t t x y -==. 由2t x =得2t x =,代入42t y -=, 得422x y -=,即20x y +-=……① (2)当2t =时,可得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2)此时点M 的坐标为(1,1),它仍然适合方程①由(1)(2)可知,方程①是点M 的轨迹方程,它表示一条直线.习题2.1 A 组(P37)1、解:点(1,2)A -、(3,10)C 在方程2210x xy y -++=表示的曲线上;点(2,3)B -不在此曲线上2、解:当0c ≠时,轨迹方程为12c x +=;当0c =时,轨迹为整个坐标平面. 3、以两定点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AB 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4x y +=.4、解法一:设圆22650x y x +-+=的圆心为C ,则点C 的坐标是(3,0).由题意,得CM AB ⊥,则有1CM AB k k =-.所以,13y y x x⨯=--(3,0)x x ≠≠ 化简得2230x y x +-=(3,0)x x ≠≠当3x =时,0y =,点(3,0)适合题意;当0x =时,0y =,点(0,0)不合题意.解方程组 222230650x y x x y x ⎧+-=⎪⎨+-+=⎪⎩, 得5,3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是2230x y x +-=,533x ≤≤. 解法二:注意到OCM ∆是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得2222(3)9x y x y ++-+=,即2230x y x +-=. 其他同解法一.习题2.1 B 组(P37)1、解:由题意,设经过点P 的直线l 的方程为1x y a b+=.因为直线l 经过点(3,4)P ,所以341a b+= 因此,430ab a b --= 由已知点M 的坐标为(,)a b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430xy x y --=.2、解:如图,设动圆圆心M 的坐标为(,)x y . 由于动圆截直线30x y -=和30x y +=所得弦分别为 AB ,CD ,所以,8AB =,4CD =. 过点M 分别 作直线30x y -=和30x y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则4AE =,2CF =.ME =,MF =. 连接MA ,MC ,因为MA MC =, 则有,2222AE ME CF MF +=+ 所以,22(3)(3)1641010x y x y -++=+,化简得,10xy =. 因此,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10xy =.2.2椭圆练习(P42)1、14. 提示:根据椭圆的定义,1220PF PF +=,因为16PF =,所以214PF=. 2、(1)22116x y +=; (2)22116y x +=; (3)2213616x y +=,或2213616y x +=. 3、解:由已知,5a =,4b =,所以3c .(1)1AF B ∆的周长1212AF AF BF BF =+++. 由椭圆的定义,得122AF AF a +=,122BF BF a +=.所以,1AF B ∆的周长420a ==.(2)如果AB 不垂直于x 轴,1AF B ∆的周长不变化.这是因为①②两式仍然成立,1AF B ∆的周长20=,这是定值.4、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AM y k x =+(1)x ≠-; 直线BM 的斜率 1BMy k x =-(1)x ≠;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y y x x =⨯+-(1,0)x y ≠±≠ 化简,得3x =-(0)y ≠因此,点M 的轨迹是直线3x =-,并去掉点(3,0)-.练习(P48)1、以点2B (或1B)为圆心,以线段2OA (或1OA ) 为半径画圆,圆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2,F F .点12,F F 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这是因为,在22Rt B OF ∆中,2OB b =,22B F OA =所以,2OF c =. 同样有1OF c =.2、(1)焦点坐标为(8,0)-,(8,0);(2)焦点坐标为(0,2),(0,2)-. 3、(1)2213632x y +=; (2)2212516y x+=. 4、(1)22194x y += (2)22110064x y +=,或22110064y x +=. 5、(1)椭圆22936x y +=的离心率是3,椭圆2211612x y +=的离心率是12, 12>,所以,椭圆2211612x y +=更圆,椭圆22936x y +=更扁; (2)椭圆22936x y +=的离心率是3,椭圆221610x y +=的离心率是5, 因为35>,所以,椭圆221610x y +=更圆,椭圆22936x y +=更扁.6、(1)8(3,)5; (2)(0,2); (3)4870(,)3737--. 7、7. 习题2.2 A 组(P49) 1、解:由点(,)M x y10=以及椭圆的定义得,点M 的轨迹是以1(0,3)F -,2(0,3)F 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 它的方程是2212516y x +=. 2、(1)2213632x y +=; (2)221259y x +=; (3)2214940x y +=,或2214940y x +=. 3、(1)不等式22x -≤≤,44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2)不等式x -≤≤101033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图略. 4、(1)长轴长28a =,短轴长24b =,离心率2e =,焦点坐标分别是(-,,顶点坐标分别为(4,0)-,(4,0),(0,2)-,(0,2);(2)长轴长218a =,短轴长26b =,离心率3e =,焦点坐标分别是(0,-,,顶点坐标分别为(0,9)-,(0,9),(3,0)-,(3,0).5、(1)22185x y +=; (2)2219x y +=,或221819y x +=; (3)221259x y +=,或221259y x +=. 6、解:由已知,椭圆的焦距122F F =.因为12PF F ∆的面积等于1,所以,12112P F F y ⨯⨯=,解得1P y =. 代入椭圆的方程,得21154x +=,解得2x =±. 所以,点P的坐标是(1)2±±,共有4个. 7、解:如图,连接QA . 由已知,得QA QP =.所以,QO QA QO QP OP r +=+==.又因为点A 在圆内,所以OA OP <根据椭圆的定义,点Q 的轨迹是以,O A 为焦点,r 为长轴长的椭圆.8、解:设这组平行线的方程为32y x m =+. 把32y x m =+代入椭圆方程22149x y +=,得22962180x mx m ++-=. 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 223636(218)m m ∆=--(1)由0∆>,得m -<<当这组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时,直线与椭圆相交.(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得到线段AB ,并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x y . 则 1223x x m x +==-. 因为点M 在直线32y x m =+上,与3m x =-联立,消去m ,得320x y +=. 这说明点M 的轨迹是这条直线被椭圆截下的弦(不包括端点),这些弦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9、222213.525 2.875x y +=. 10、地球到太阳的最大距离为81.528810⨯km ,最下距离为81.471210⨯km.习题2.2 B 组(P50)1、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点P 的坐标为00(,)x y ,则0x x =,032y y =. 所以0x x =,023y y = ……①. 因为点00(,)P x y 在圆上,所以22004x y += ……②.将①代入②,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449x y +=,即22149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与例2相比可见,椭圆也可以看作是由圆沿某个方向压缩或拉伸得到.2、解法一:设动圆圆心为(,)P x y ,半径为R ,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12,O O .分别将两已知圆的方程 22650x y x +++=,226910x y x +--=配方,得 22(3)4x y ++=, 22(3)100x y -+=当P 与1O :22(3)4x y ++=外切时,有12O P R =+……① 当P 与2O :22(3)100x y -+=内切时,有210O P R =- ……② 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1212O P O P +=12……③化简方程③.先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12x =+ ……④ 将④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22341080x y +-= ……⑤ 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边,两边分别除以108,得 2213627x y += ……⑥ 由方程⑥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和短轴长分别为12,. 12= ……①由方程①可知,动圆圆心(,)P x y 到点1(3,0)O -和点2(3,0)O 距离的和是常数12, 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是焦点为(3,0)-、(3,0),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并且这个椭圆的中心与坐标原点重合,焦点在x轴上,于是可求出它的标准方程. 因为 26c =,212a =,所以3c =,6a =所以236927b =-=. 于是,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2213627x y +=. 3、解:设d 是点M 到直线8x =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轨迹就是集合12MF PM d ⎧⎫==⎨⎬⎩⎭由此得 12=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223448x y +=,即2211612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是长轴、短轴长分别为8,.4、解:如图,由已知,得(0,3)E -,(4,0)F 因为,,R S T 是线段OF 的四等分点,,,R S T '''是线段CF 的四等分点, 所以,(1,0),(2,0),(3,0)R S T ;933(4,),(4,),(4,)424R S T '''. 直线ER 的方程是33y x =-;直线GR '的方程是3316y x =-+. 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得 3245,1717x y ==. 所以,点L 的坐标是3245(,)1717.同样,点M 的坐标是169(,)55,点N 的坐标是9621(,)2525.由作图可见,可以设椭圆的方程为22221x y m n+=(0,0)m n >> ……①把点,L M 的坐标代入方程①,并解方程组,得22114m =,22113n =. 所以经过点,L M 的椭圆方程为221169x y +=. 把点N 的坐标代入22169x y +,得22196121()()11625925⨯+⨯=, 所以,点N 在221169x y +=上. 因此,点,,L M N 都在椭圆221169x y +=上. 2.3双曲线 练习(P55)1、(1)221169x y -=. (2)2213y x -=. (3)解法一: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y x a b-=(0,0)a b >>将点(2,5)-代入方程,得222541a b-=,即22224250a b a b +-= 又 2236a b +=解方程组 222222425036a b a b a b ⎧+-=⎪⎨+=⎪⎩令22,m a n b ==,代入方程组,得425036mn m n m n +-=⎧⎨+=⎩解得 2016m n =⎧⎨=⎩,或459m n =⎧⎨=-⎩第二组不合题意,舍去,得2220,16a b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2016y x -=解法二: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有2a ==.所以,a = 又6c =,所以2362016b =-=由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2016y x -=. 2、提示:根据椭圆中222a b c -=和双曲线中222a b c +=的关系式分别求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坐标.3、由(2)(1)0m m ++>,解得2m <-,或1m >- 练习(P61)1、(1)实轴长2a =,虚轴长24b =;顶点坐标为-;焦点坐标为(6,0),(6,0)-;离心率4e =. (2)实轴长26a =,虚轴长218b =;顶点坐标为(3,0),(3,0)-;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3)实轴长24a =,虚轴长24b =;顶点坐标为(0,2),(0,2)-;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4)实轴长210a =,虚轴长214b =;顶点坐标为(0,5),(0,5)-;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2、(1)221169x y -=; (2)2213628y x -=. 3、22135x y -= 4、2211818x y -=,渐近线方程为y x =±. 5、(1)142(6,2),(,)33-; (2)25(,3)4习题2.3 A 组(P61)1、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2216416y x -=. 因为8a =,由双曲线定义可知,点P 到两焦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16. 因此点P 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是17.2、(1)2212016x y -=. (2)2212575x y -= 3、(1)焦点坐标为12(5,0),(5,0)F F -,离心率53e =; (2)焦点坐标为12(0,5),(0,5)F F -,离心率54e =;4、(1)2212516x y -=. (2)221916y x -=(3)解:因为ce a==,所以222c a =,因此2222222b c a a a a =-=-=.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2221x y a a -=,或22221y x a a-=.将(5,3)-代入上面的两个方程,得222591a a -=,或229251a a -=.解得 216a = (后一个方程无解).所以,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2211616x y -=. 5、解:连接QA ,由已知,得QA QP =.所以,QA QO QP QO OP r -=-==. 又因为点A 在圆外,所以OA OP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Q 的轨迹是以,O A 为焦点,r 为实轴长的双曲线.6、22188x y -=.习题2.3 B 组(P62)1、221169x y -= 2、解:由声速及,A B 两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差,可知,A B 两处与爆炸点的距离的差,因此爆炸点应位于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使,A B 两点在x 轴上,并且原点O 与线段AB 的中点重合,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 设爆炸点P 的坐标为(,)x y ,则 34031020PA PB -=⨯=. 即 21020a =,510a =.又1400AB =,所以21400c =,700c =,222229900b c a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221260100229900x y -=. 3、22221x y a b-=4、解:设点11(,)A x y ,22(,)B x y 在双曲线上,且线段AB 的中点为(,)M x y .设经过点P 的直线l 的方程为1(1)y k x -=-,即1y kx k =+-把1y kx k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12y x -=得 222(2)2(1)(1)20k x k k x k ------=(220k -≠) ……①所以,122(1)22x x k k x k +-==- 由题意,得2(1)12k k k-=-,解得 2k =. 当2k =时,方程①成为22430x x -+=.根的判别式162480∆=-=-<,方程①没有实数解.所以,不能作一条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且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2.4抛物线 练习(P67)1、(1)212y x =; (2)2y x =; (3)22224,4,4,4y x y x x y x y ==-==-.2、(1)焦点坐标(5,0)F ,准线方程5x =-; (2)焦点坐标1(0,)8F ,准线方程18y =-;(3)焦点坐标5(,0)8F -,准线方程58x =; (4)焦点坐标(0,2)F -,准线方程2y =; 3、(1)a ,2pa -. (2),(6,- 提示: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准线方程. 由抛物线的定义,点M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9,所以 39x +=,6x =,y =±练习(P72)1、(1)2165y x =; (2)220x y =;(3)216y x =-; (4)232x y =-. 2、图形见右,x 的系数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3、解:过点(2,0)M 且斜率为1的直线l 的方程 为2y x =-与抛物线的方程24y x =联立 224y x y x=-⎧⎨=⎩解得1142x y ⎧=+⎪⎨=+⎪⎩2242x y ⎧=-⎪⎨=-⎪⎩ 设11(,)A x y ,22(,)B x y,则AB ===4、解: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a =(0)a >.将x a =代入抛物线方程24y x =,得24y a =,即y =±因为22AB y ==⨯== 所以,3a =因此,直线AB 的方程为3x =.习题2.4 A 组(P73)1、(1)焦点坐标1(0,)2F ,准线方程12y =-; (2)焦点坐标3(0,)16F -,准线方程316y =;(3)焦点坐标1(,0)8F -,准线方程18x =;(4)焦点坐标3(,0)2F ,准线方程32x =-.2、(1)28y x =-; (2),或(4,-3、解:由抛物线的方程22y px =(0)p >,得它的准线方程为2px =-.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由2MF p =,可知,点M 的准线的距离为2p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则 22p x p +=,解得32px =. 将32p x =代入22y px =中,得y =. 因此,点M的坐标为3()2p,3(,)2p.4、(1)224y x =,224y x =-; (2)212x y =-(图略)5、解:因为60xFM ∠=︒,所以线段FM所在直线的斜率tan 60k =︒=. 因此,直线FM 的方程为1)y x =-与抛物线24y x =联立,得21)142y x y x ⎧=-⎪⎨=⎪⎩将1代入2得,231030x x -+=,解得,113x =,23x =把113x =,23x =分别代入①得1y =,2y =由第5题图知1(,33-不合题意,所以点M 的坐标为.因此,4FM ==6、证明:将2y x =-代入22y x =中,得2(2)2x x -=,化简得 2640x x -+=,解得 3x=±则 321y ==±因为OB k ,OA k=所以15195OB OA k k -⋅===--所以 OA OB ⊥7、这条抛物线的方程是217.5x y = 8、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拱桥抛物线的方程为22x py =-, 因为拱桥离水面2 m ,水面宽4 m 所以 222(2)p =--,1p =因此,抛物线方程为22x y =- ……①水面下降1 m ,则3y =-,代入①式,得22(3)x =-⨯-,x =这时水面宽为 m.习题2.2 B 组(P74)1、解:设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x y ,抛物线上相应点的坐标为11(,)x y .根据题意,1x x =,12y y =,代入2112y px =,得轨迹方程为212y px =. 由方程可知,轨迹为顶点在原点、焦点坐标为(,0)8p的抛物线. 2、解:设这个等边三角形OAB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 2112y px =,2222y px =.又OA OB =,所以 22221122x y x y +=+即221212220x x px px -+-=,221212()2()0x x p x x -+-=因此,1212()(2)0x x x x p -++= 因为120,0,20x x p >>>,所以12x x = 由此可得12y y =,即线段AB 关于x 轴对称. 因为x 轴垂直于AB ,且30AOx ∠=︒,所以11tan30y x =︒=. 因为2112y x p=,所以1y =,因此12AB y ==.3、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1AM yk x x =≠-+. 直线BM 的斜率 (1)1BM yk x x =≠-.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1y y x x x -=≠±+-,化简,得2(1)(1)x y x =--≠±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80)1、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2,,A B F 在x 轴上,2F 为椭圆的右焦点(记1F 为左焦点).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则 22a c OA OF F A -=-=63714396810=+=,22a c OB OF F B +=+=637123848755=+=,解得 7782.5a =,8755c =所以b ===用计算器算得 7722b ≈因此,卫星的轨道方程是2222177837722x y +=. 2、解:由题意,得 12a c R r a c R r -=+⎧⎨+=+⎩, 解此方程组,得1221222R r r a r r c ++⎧=⎪⎪⎨-⎪=⎪⎩因此卫星轨道的离心率21122c r r e a R r r -==++. 3、(1)D ; (2)B .4、(1)当0α=︒时,方程表示圆.(2)当090α︒<<︒时,方程化成2211cos y x α+=. 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3)当90α=︒时,21x =,即1x =±,方程表示平行于y 轴的两条直线.(4)当90180α︒<≤︒时,因为cos 0α<,所以22cos 1x y α+=表示双曲线,其焦点在x 轴上.而当180α=︒时,方程表示等轴双曲线. 5、解:将1y kx =-代入方程224x y -=得 2222140x k x kx -+--= 即 22(1)250k x kx -+-= ……① 222420(1)2016k k k ∆=+-=-令 0∆<,解得2k >,或2k <- 因为0∆<,方程①无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k >k <6、提示:设抛物线方程为22y px =,则点B 的坐标为(,)2p p ,点C 的坐标为(,)2pp - 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点Q 的坐标为(,0)x .因为,PQ y ==2BC p =,OQ x =.所以,2PQ BC OQ =,即PQ 是BC 和OQ 的比例中项.7、解:设等边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分别是,A B ,其中点A 在x 轴上方.直线FA 的方程为 )32py x =-与22y px =联立,消去x ,得 220y p --=解方程,得 12)y p =,22)y p =把12)y p =代入)2p y x =-,得 17(2x p =+.把22)y p =代入)32p y x =-,得 27(2x p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A 有两个17((2))2A p p +,27((2))2A p p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可得满足条件的点B 也有两个17((,2))2B p p +-,27((,2))2B p p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2)A B p =,或者222(2A B p =. 8、解: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x m =+.把2y x m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2360x y --=,得221012360x mx m +++=.1265mx x +=-,2123610m x x += ……①由已知,得 21212(14)[()4]16x x x x ++-= ……②把①代入②,解得 3m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3y x =±9、解:设点A的坐标为11(,)x y,点B的坐标为22(,)x y,点M的坐标为(,)x y.并设经过点M的直线l的方程为1(2)y k x-=-,即12y kx k=+-.把12y kx k=+-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12yx-=,得222(2)2(12)(12)20k x k k x k------=2(20)k-≠. ……①所以,122(12)22x x k kxk+-==-由题意,得2(12)22k kk-=-,解得4k=当4k=时,方程①成为21456510x x-+=根的判别式25656512800∆=-⨯=>,方程①有实数解.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47y x=-.10、解:设点C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直线AC的斜率(5)5ACyk xx=≠-+直线BC的斜率(5)5BCyk xx=≠-由题意,得AC BCk k m=. 所以,(5)55y ym xx x⨯=≠±+-化简得,221(5)2525x yxm-=≠±当0m<时,点C的轨迹是椭圆(1)m≠-,或者圆(1)m=-,并除去两点(5,0),(5,0)-;当0m>时,点C的轨迹是双曲线,并除去两点(5,0),(5,0)-;11、解:设抛物线24y x=上的点P的坐标为(,)x y,则24y x=.点P到直线3y x=+的距离d===当2y=时,d. 此时1x=,点P的坐标是(1,2).12、解:如图,在隧道的横断面上,以拱顶为原点、拱高所在直线为y轴(向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设隧道顶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22x py=-因为点(4,4)C -在抛物线上 所以 242(4)p =-- 解得 24p =-所以,隧道顶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 为24x y =-.设0.5EF h =+. 则(3, 5.5)F h -把点F 的坐标代入方程24x y =-,解得 3.25h =. 答:车辆通过隧道的限制高度为3.2 m.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81)1、12PF F S ∆=.2、解:由题意,得1PF x ⊥轴.把x c =-代入椭圆方程,解得 2b y a=±. 所以,点P 的坐标是2(,)b c a -直线OP 的斜率21b k ac =-. 直线AB 的斜率2bk a =-.由题意,得2b bac a =,所以,b c =,a =.由已知及1F A a c =+,得a c +=所以 (1c +=+ c =所以,a =,b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221105x y +=. 3、解:设点A 的坐标11(,)x y ,点B 的坐标22(,)x y .由OA OB ⊥,得12120x x y y +=. 由已知,得直线AB 的方程为25y x =-+. 则有 12125()250y y y y -++= ……①由25y x =-+与22y px =消去x ,得250y py p +-= ……②(第4题)12y y p +=-,125y y p =- ……③ 把③代入①,解得54p = 当54p =时,方程②成为245250y y +-=,显然此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54p = 4、解:如图,以连接12,F F 的直线为x 轴,线段12F F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对于抛物线,有176352922922p=+=, 所以,4584p =,29168p =.对于双曲线,有2080529c a c a +=⎧⎨-=⎩解此方程组,得775.5a =,1304.5c = 因此,2221100320b c a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是221601400.31100320x y -=(775.5)x ≥. 因为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是 (1763)(1763775.5)987.5a --=--=-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 29168(987.5)y x =+ 答:抛物线的方程为29168(987.5)y x =+,双曲线的方程是221601400.31100320x y -=(775.5)x ≥. 5、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1AM yk x x =≠-+ 直线BM 的斜率 (1)1BM yk x x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1y y x x x +=≠±-+,化简,得21(1)xy x x =-≠± 所以,点M 轨迹方程是21(1)xy x x =-≠±.6、解:(1)当1m =时,方程表示x 轴;(2)当3m =时,方程表示y 轴;(3)当1,3m m ≠≠时,把方程写成22131x y m m +=--. ①当13,2m m <<≠时,方程表示椭圆; ②2m =时,方程表示圆;③当1m <,或3m >时,方程表示双曲线.7、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l 相切.证明:如图,过点,A B 分别作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l 的 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AD AF =,BE BF =.所以,AB AF BF AD BE =+=+.设AB 的中点为M ,且过点M 作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l 的垂线,垂足为C .显然MC ∥x 轴,所以,MC 是直角梯形ADEB 的中位线. 于是,11()22MC AD BE AB =+=. 因此,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又MC l ⊥,所以,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l 相切. 类似地,可以证明:对于椭圆,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离; 对于双曲线,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交.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练习(P86)1、略.2、略.3、A C AB AD AA ''=+-,BD AB AD AA ''=-+,DB AA AB AD ''=--. 练习(P89)1、(1)AD ; (2)AG ; (3)MG .2、(1)1x =; (2)12x y ==; (3)12x y ==. 3.练习(P92) 1、B .2、解:因为AC AB AD AA ''=++,所以22()AC AB AD AA ''=++2222222()4352(0107.5)85AB AD AA AB AD AB AA AD AA '''=+++⋅+⋅+⋅=+++⨯++=(第7题)PRS B CAQ O(第3题)所以85AC '=3、解:因为AC α⊥所以AC BD ⊥,AC AB ⊥,又知BD AB ⊥.所以0AC BD ⋅=,0AC AB ⋅=,又知0BD AB ⋅=. 2CD CD CD =⋅222222()()CA AB BD CA AB BD CA AB BDa b c =++⋅++=++=++所以CD .练习(P94)1、向量c 与a b +,a b -一定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否则c 与a b +,a b -共面, 于是c 与a ,b 共面,这与已知矛盾.2、共面2、(1)解:OB OB BB OA AB BB OA OC OO a b c ''''=+=++=++=++;BA BA BB OC OO c b '''=+=-+=-CA CA AA OA OC OO a b c '''=+=-+=-+(2)1111()2222OG OC CG OC CB b a c a b c '=+=+=++=++. 练习(P97)1、(1)(2,7,4)-; (2)(10,1,16)-; (3)(18,12,30)-; (4)2.2、略.3、解:分别以1,,DA DC DD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D ,1(1,1,1)B ,1(1,,0)2M ,(0,1,0)C 所以,1(1,1,1)DB =,1(1,,0)2CM =-.所以,111110cos ,153DB CM DB CM DB CM-+⋅<>===⋅.习题3.1 A 组(P97)1、解:如图,(1)AB BC AC +=;(2)AB AD AA AC AA AC CC AC ''''++=+=+=;(3)设点M 是线段CC '的中点,则12AB AD CC AC CM AM '++=+=; (4)设点G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则11()33AB AD AA AC AG ''++==.向量,,,AC AC AM AG '如图所示. 2、A .3、解:22()AC AB AD AA ''=++2222222()15372(53573722298AB AD AA AB AD AB AA AD AA '''=+++⋅+⋅+⋅=+++⨯⨯+⨯⨯+⨯⨯=+所以,13.3AC '≈.4、(1)21cos602AB AC AB AC a ⋅=⋅︒=; (2)21cos1202AD DB AD DB a ⋅=⋅︒=-;(3)21cos1802GF AC GF AC a ⋅=⋅︒=- 11()22GF AC a ==;(4)21cos604EF BC EF BC a ⋅=⋅︒= 11()22EF BD a ==;(5)21cos1204FG BA FG BA a ⋅=⋅︒=- 11()22FG AC a ==;(6)11()22GE GF GC CB BA CA ⋅=++⋅2111()222111424111cos120cos60cos6042414DC CB BA CA DC CA CB CA BA CA DC CA CB CA BA CA a =++⋅=⋅+⋅+⋅=⋅︒+⋅︒+⋅︒=5、(1)60︒; (2)略.6、向量a 的横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向量b 的纵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向量c 的竖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7、(1)9; (2)(14,3,3)-.8、解:因为a b ⊥,所以0a b ⋅=,即8230x --+=,解得103x =.9、解:(5,1,10)AB =--,(5,1,10)BA =-设AB 的中点为M ,119()(,,2)222OM OA OB =+=-, 所以,点M 的坐标为19(,,2)22-,(AB =-10、解:以1,,DA DC DD 分别作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1,,,C M D N 的坐标分别为:(0,1,0)C ,1(1,0,)2M ,1(0,0,1)D ,1(1,1,)2N . 1(1,1,)2CM =-,11(1,1,)2D N =- 所以2312CM ==,21312D N == 111114cos ,994CM D N --<>==- 由于异面直线CM 和1D N 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2π因此,CM 和1D 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19. 11、31(,,3)22- 习题3.1 B 组(P99)1、证明:由已知可知,OA BC ⊥,OB AC ⊥∴ 0OA BC ⋅=,0OB AC ⋅=,所以()0OA OC OB ⋅-=,()0OB OC OA ⋅-=. ∴ OA OC OA OB ⋅=⋅,OB OC OB OA ⋅=⋅.∴ 0OA OC OB OC ⋅-⋅=,()0OA OB OC -⋅=,0BA OC ⋅=. ∴ OC AB ⊥.2、证明:∵ 点,,,E F G H 分别是,,,OA OB BC CA 的中点.∴ 12EF AB =,12HG AB =,所以EF HG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1122EF EH AB OC ⋅=⋅11()()44OB OA OC OB OC OA OC =-⋅=⋅-⋅∵ OA OB =,CA CB =(已知),OC OC =. ∴ BOC ∆≌AOC ∆(SSS ) ∴ BOC AOC ∠=∠∴ OB OC OA OC ⋅=⋅∴ 0EF EH ⋅= ∴ EF EH ⊥∴ 平行四边形□EFGH 是矩形.3、已知:如图,直线OA ⊥平面α,直线BD ⊥平面α,,O B 为垂足. 求证:OA ∥BD证明:以点O 为原点,以射线OA 方向为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i j k 分别为沿x 轴、y 轴、z 轴的坐标向量,且设(,,)BD x y z =.∵ BD α⊥.∴ BD i ⊥,BD j ⊥.∴ (,,)(1,0,0)0BD i x y z x ⋅=⋅==,(,,)(0,1,0)0BD j x y z y ⋅=⋅==. ∴ (0,0,)BD z =. ∴ BD zk =.∴ BD ∥k ,又知,O B 为两个不同的点.∴ BD ∥OA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练习(P104)1、(1)3b a =,1l ∥2l ; (2)0a b ⋅=,1l ⊥2l ; (3)3b a =-,1l ∥2l .2、(1)0u v ⋅=,αβ⊥; (2)2v u =-,α∥β; (3)292247u v u v⋅=-,α与β相交,交角的余弦等于292247.练习(P107)1、证明:设正方形的棱长为1.11D F DF DD =-,AE BE BA =-.因为11()000D F AD DF DD AD ⋅=-⋅=-=,所以1D F AD ⊥. 因为1111()()00022D F AE DF DD BE BA ⋅=-⋅-=+-+=,所以1D F AE ⊥. 因此1D F ⊥平面ADE .2、解:22()CD CD CA AB BD ==++(第3题)222222361664268cos(18060)68CA AB BD CA AB CA BD AB BD =+++⋅+⋅+⋅=+++⨯⨯⨯︒-︒=∴CD =练习(P111)1、证明:1()()2MN AB MB BC CN AB MB BC CD AB ⋅=++⋅=++⋅ 222211()22111cos120cos60cos600222MB BC AD AC AB a a a a =++-⋅=+︒+︒-︒=∴ MN AB ⊥. 同理可证MN CD ⊥.2、解:222222()2cos l EF EA A A AF m d n mn θ''==++=+++(或2cos()mn πθ-)22222cos d l m n mn θ=--,所以 22cos AA d mn θ'=.3、证明:以点D 为原点,,,DA DC DD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D ,(0,1,0)C ,(1,1,0)B ,(0,1,1)C ',11(,1,)22O . ∵ 11(,1,)(1,0,1)022DO BC '⋅=---⋅-= ∴DO BC '⊥ 习题3.2 A 组(P111)1、解:设正方形的棱长为1(1)1()()2MN CD MB B N CC C D ''''''⋅=+⋅+=,212MN CD '⋅== 112cos 12θ==,60θ=︒.(2)1()2MN AD MB B N AD ''⋅=+⋅=,212MN AD ⋅==1cos 2θ==,45θ=︒.2、证明: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因为11()000DB AC DB BB AC ⋅=+⋅=+=,所以1DB AC ⊥.因为111111()000DB AD DA AB AD ⋅=+⋅=+=,所以11DB AD ⊥. 因此,1DB ⊥平面1ACD .3、证明:∵()cos cos 0OA BC OC OB OA OC OA OB OA θθ⋅=-⋅=-=,∴OA BC ⊥.4、证明:(1)因为11()000AC LE A A AC LE ⋅=+⋅=+=,所以1AC LE ⊥. 因为11()000AC EF A B BC EF ⋅=+⋅=+=,所以1AC EF ⊥. 因此,1AC ⊥平面EFGHLK . (2)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因为1111()()1AC DB A A AC DB DB ⋅=+⋅+=-,211(3)3AC DB ⋅== 所以 1cos 3θ=-. 因此1DB 与平面EFGHLK 的所成角α的余弦cos 3α=. 5、解:(1)222211111()()22222DE DE DE DE DA AB AC AB OA AC AB ==⋅=++-=++11(111111)42=++-+-= 所以,2DE =(2)11111()()22222AE AO AC AB AO ⋅=+⋅=+=,32AE AO ⋅=1cos 2θ===sin θ=点O 到平面ABC 的距离sin 1OH OA θ===. 6、解:(1)设1AB =,作AO BC ⊥于点O ,连接DO .以点O 为原点,,,OD OC OA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 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O,D ,1(0,,0)2B,3(0,,0)2C,A . ∴3((4DO DA ⋅=-⋅=,184DO DA ⋅=,cos 2θ=. ∴ 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等于45︒. (2)(0,1,0)(0BC DA ⋅=⋅=. 所以,AD 与BC 所成角等于90︒.(3)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1)x y ,则1(,,1)(,,1)(0,,02x y AB x y ⋅=⋅=,(,,1)(,,1)0x y AD x y ⋅=⋅=. 解得 1x =,y =显然(0,0,1)为平面BCD 的法向量.(0,0,1)1⋅=,cos θ==因此,二面角A BD C --的余弦cos cos()απθ=-=7、解:设点B 的坐标为(,,)x y z ,则(1,2,)AB x y z =-+.因为AB ∥α,所以123412x y z-+==-. 因为226AB α==26=.解得5x =-,6y =,24z =,或7x =,10y =-,24z =-.8、解:以点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A a a -,(,,0)B a a ,(,,0)C a a -,(,,0)D a a --,(0,0,)V h ,(,,)222a a hE -.(1)222233(,,)(,,)6222222cos ,10a a h a a h h a BE DE h a BE DE--⋅-<>==+.(2)223(,,)(,,)02222a a h h VC BE a a h a ⋅=--⋅--=-=,222h a = 222222641cos ,10123h a a BE DE h a a --<>===-+9、解:以点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A ,(0,1,0)B ,111(,,)222O -,1(0,0,1)A ,1(1,0,1)D -,1(0,0,)2M .因为10OM AA ⋅=,10OM BD ⋅=,所以1OM AA ⊥,1OM BD ⊥,2OM ==. 10、解:以点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A ,(0,7,0)B ,(0,0,24)C ,(,,)D x y z .因为(,7,)(0,7,0)0BD AB x y z ⋅=-⋅=,所以7y =.由24BD ==,25CD ==解得12z =,x =1cos 2BD AC BD ACθ⋅==⋅,60θ=︒ 因此,线段BD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9030θ︒-=︒.11、解:以点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O ,(4,0,0)A ,(0,3,0)B ,(0,0,4)O ',(4,0,4)A ',(0,3,4)B ',3(2,,4)2D ,(0,3,)P z .由3(0,3,)(2,,4)02OP BD z ⋅=⋅-=,解得98z =. 所以,938tan 38PB OB θ===.12、解:不妨设这条线段MN 长为2,则点M 到二面角的棱的距离1MP =,点N 到二面角的棱的距离1NQ =,QM PN ==PQ =22cos 2PQ MNPQ PQ MNθ⋅====⋅, 45θ=︒. 习题3.2 B 组(P113) 1、解:12222ABC S ∆=⨯⨯=, ()224502AD BE AB BD BE ⋅=+⋅=︒+=,202cos AD BE AD AD θ⋅==,20AD =,204BD ==. 184233ABCD V =⨯⨯=2、解:(1)以点B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B ,(1,0,0)A ,(0,0,1)C ,(1,1,0)F,,0,1)M -,,0)N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高二选修2-1_第一章_常用逻辑用语_1.2.1、1.2.2 有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高二选修2-1_第一章_常用逻辑用语_1.2.1、1.2.2有答案(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1,a},B={1,2,3},则“a=3”是“A⊆B”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1,a},B={1,2,3},A⊆B,∴a∈B且a≠1,∴a=2或3,∴“a=3”是“A⊆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答案】 A2.已知命题甲:“a,b,c成等差数列”,命题乙:“ab+cb=2”,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A.必要而不充分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ab+cb=2,则a+c=2b,由此可得a,b,c成等差数列;当a,b,c成等差数列时,可得a+c=2b,但不一定得出ab+cb=2,如a=-1,b=0,c=1.所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答案】 A3.设φ∈R,则“φ=0”是“f(x)=cos(x+φ)(x∈R)为偶函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φ=0,则f(x)=cos(x+φ)=cos x为偶函数,充分性成立;反之,若f(x)=cos(x+φ)为偶函数,则φ=kπ(k∈Z),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答案】 A4.“a=-1”是“函数f(x)=ax2+2x-1只有一个零点”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当a=-1时,函数f(x)=ax2+2x-1=-x2+2x-1只有一个零点1;但若函数f(x)=ax2+2x-1只有一个零点,则a=-1或a=0.所以“a=-1”是“函数f(x)=ax2+2x-1只有一个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 B5.肃临夏期中)已知函数f(x)=x+b cos x,其中b为常数,那么“b=0”是“f(x)为奇函数”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当b=0时,f(x)=x为奇函数;当f(x)为奇函数时,f(-x)=-f(x),∴-x+b cos x=-x-b cos x,从而2b cos x=0,b=0.【答案】 C二、填空题6.“b2=ac”是“a,b,c成等比数列”的________条件.【解析】“b2=ac”⇒/“a,b,c成等比数列”,如b2=ac=0;而“a,b,c成等比数列”⇒“b2=ac”.【答案】必要不充分7.“a=-1”是“l1:x+ay+6=0与l2:(3-a)x+2(a-1)y+6=0平行”的________条件.【解析】 若直线l 1:x +ay +6=0与l 2:(3-a )x +2(a -1)y +6=0平行,则需满足1×2(a -1)-a ×(3-a )=0,化简整理得a 2-a -2=0,解得a =-1或a =2,经验证得当a =-1时,两直线平行,当a =2时,两直线重合,故“a =-1”是“l 1:x +ay +6=0与l 2:(3-a )x +2(a -1)y +6=0平行”的充要条件.【答案】 充要8.在下列各项中选择一项填空:①充分不必要条件;②必要不充分条件;③充要条件;④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集合A ={-1,p ,2},B ={2,3},则“p =3”是“A ∩B =B ”的________;(2)“a =1”是“函数f (x )=|2x -a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的________. 【解析】 (1)当p =3时,A ={-1,2,3},此时A ∩B =B ;若A ∩B =B ,则必有p =3.因此“p =3”是“A ∩B =B ”的充要条件.(2)当a =1时,f (x )=|2x -a |=|2x -1|在⎣⎢⎡⎭⎪⎫12,+∞上是增函数;但由f (x )=|2x -a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不能得到a =1,如当a =0时,函数f (x )=|2x -a |=|2x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因此“a =1”是“函数f (x )=|2x -a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 (1)③ (2)①三、解答题9.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q 是p 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1)p :|x |=|y |,q :x =y;(2)在△ABC ,p :sin A >12,q :A >π6. 【解】 (1)因为|x |=|y |⇒x =y 或x =-y ,但x =y ⇒|x |=|y |,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因为A ∈(0,π)时,sin A ∈(0,1],且A ∈⎝⎛⎦⎥⎤0,π2时,y =sin A 单调递增,A ∈⎣⎢⎡⎭⎪⎫π2,π时,y =sin A 单调递减,所以sin A >12⇒A >π6,但A >π6⇒/ sin A >12. 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0.设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证明:“a 2=b (b +c )”是“A =2B ”的充要条件.【证明】 充分性:由a 2=b (b +c )=b 2+c 2-2bc cos A 可得1+2cos A =c b =sin C sin B. 即sin B +2sin B cos A =sin(A +B ).化简,得sin B =sin(A -B ).由于sin B >0且在三角形中,故B =A -B ,即A =2B .必要性:若A =2B ,则A -B =B ,sin(A -B )=sin B ,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A +B )=sin B (1+2cos A ).∵A ,B ,C 为△ABC 的内角,∴sin(A +B )=sin C ,即sin C =sin B (1+2cos A ).∴sin C sin B =1+2cos A =1+b 2+c 2-a 2bc =b 2+c 2-a 2+bc bc, 即c b =b 2+c 2+bc -a 2bc. 化简得a 2=b (b +c ).∴“a 2=b (b +c )”是“A =2B ”的充要条件.[能力提升]1.如果A 是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 是C 的充要条件,D 是C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A 是D 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条件,知D⇒C⇔B⇒A,即D⇒A,但A⇒/D,故选A.【答案】 A2.设有如下命题:甲:相交两直线l,m在平面α内,且都不在平面β内;乙:l,m中至少有一条与β相交;丙:α与β相交.那么当甲成立时()A.乙是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乙是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乙是丙的充分必要条件D.乙既不是丙的充分条件,又不是丙的必要条件【解析】当l,m中至少有一条与β相交时,α与β有公共点,则α与β相交,即乙⇒丙,反之,当α与β相交时,l,m中也至少有一条与β相交,否则若l,m都不与β相交,又都不在β内,则l∥β,m∥β,从而α∥β,与已知α与β相交矛盾,即丙⇒乙,故选C.【答案】 C3.已知f(x)是R上的增函数,且f(-1)=-4,f(2)=2,设P={x|f(x+t)<2},Q={x|f(x)<-4},若“x∈P”是“x∈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因为f(x)是R上的增函数,f(-1)=-4,f(x)<-4,f(2)=2,f(x+t)<2,所以x<-1,x+t<2,x<2-t.又因为“x∈P”是“x∈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2-t<-1,即t>3.【答案】(3,+∞)4.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p n+q(p≠0且p≠1),求证:数列{a 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q=-1.【证明】充分性:因为q=-1,所以a1=S1=p-1.当n≥2时,a n=S n-S n-1=p n-1(p-1),显然,当n=1时,也成立.因为p≠0,且p≠1,所以a n+1a n=p n(p-1)p n-1(p-1)=p,即数列{a n}为等比数列,必要性:当n=1时,a1=S1=p+q.当n≥2时,a n=S n-S n-1=p n-1(p-1).因为p≠0,且p≠1,所以a n+1a n=p n(p-1)p n-1(p-1)=p.因为{a n}为等比数列,所以a2a1=a n+1a n=p,即p2-pp+q=p.所以-p=pq,即q=-1.所以数列{a 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q=-1.。
高二数学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1、判断下列语句是真命题的为( ). (供题)A .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B .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C .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D .x>151.已知P :A ∩¢=¢,Q: A ∪¢=A,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铁一中 张爱丽 供题)A.“P 或Q ”为真,“非Q ”为假;B.“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1.已知P :2+2=5,Q:3>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十二厂 闫春亮 供题)A.“P 或Q ”为真,“非Q ”为假;B.“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3、对于两个命题:①,1sin 1x R x ∀∈-≤≤,②22,sin cos 1x R x 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金台中学 唐宁 供题 两个数学符号教材未涉及,可以换为文字语言)A. ① 假 ② 真B. ① 真 ② 假C. ① ② 都假D. ① ② 都真2.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十二厂 闫春亮 供题)A. “x=2时,x 2-3x+2=0”的否命题;B.“若b=3,则b 2=9”的逆命题;C.若ac>bc,则a>b;D.“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2.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铁一中 张爱丽 供题)A. “x=2时,x 2-3x+2=0”的否命题;B.“若b=3,则b 2=9”的逆命题;C.若ac>bc,则a>b;D.“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2. “2x >”是“24x >”的( ). (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P:(2x -3)2<1, Q:x(x -3)<0, 则P 是Q 的( )(铁一中 张爱丽 供题)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l m n 均为直线,其中,m n 在平面a 内,则“”l α⊥是“l m ⊥且”l n ⊥的( )( 金台中学 唐宁 供题)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条件210p x ->:,条件2q x <-:,则p ⌝是q ⌝的( ). (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且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P:|2x -3|<1, Q:x(x -3)<0, 则P 是Q 的( )(十二厂 闫春亮 供题)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11.在下列四个命题中,①若A 是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非B 也是非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04,02ac b a ”是“一元二次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R 的充要条件③“1x ≠”是“21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0x ≠”是“0x 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11、已知命题p :x ∀∈R ,sin x x >,则p ⌝形式的命题是__ ( 金台中学 唐宁 供题)三:解答题15.已知集合{}{}22320,20A x x x B x x x m =-+==-+=且AB A =,求m 的取值范围.(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17.(命题甲:“方程x 2+mx+1=0有两个相异负根”,命题乙:“方程4x 2+4(m -2)x+1=0无实根”,这两个命题有且只有一个成立,试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设原命题“若则”真而逆命题假,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主要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其判定方法。
解: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有三种:定义法、集合关系法、等价命题法。
因为原命题“若则”真而逆命题假,即,,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2.设是非空集合,则是的_________条件.【答案】必要不充分【解析】主要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其判定方法。
解:因为,反之,,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命题;命题,下列结论正确地为()A.为真B.为真C.为假D.为真【答案】A【解析】主要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原命题中都含有全称量词,即对所有的实数都有……。
由此可以看出命题为假,命题为真,所以为真,为假。
故选A。
4.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②矩形都不是梯形;③;④任意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其中全称命题是。
【答案】①②④【解析】主要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注意命题中有和没有的全称量词。
5.写出命题“所有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是(是公比)”的否定,并判断原命题否定的真假。
【答案】“有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不是(是公比)”。
是真命题。
【解析】主要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命题真假的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原命题是否正确,另一种是判断原命题的否定是否正确,可以用证明的方法,也可以寻找反例。
解法一:当等比数列的公比时,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这个公式是有条件的,而不是对于所有的等比数列都适用。
所以原命题为假,它的否定为真命题。
解法二、寻找出一个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不是,观察分母,时无意义,例如数列,,而不能用公式6.若,写出命题“”有两个相异实根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答案】见解析。
【解析】主要考查四种命题的概念及其关系。
解:逆命题:,假;否命题:()没有实数根,假;逆否命题:,真.7.命题“若,则或”的逆否命题是 .【答案】若且,则.【解析】主要考查四种命题的概念及其关系。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全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末位是0的整数,可以被2整除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③正四面体中两侧面的夹角相等A.1B.2C.3D.4【答案】C【解析】(1)末位数是O的整数能被2整除。
对(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3)正四面体中两侧面的夹角相等。
对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真假判断。
点评:要判断一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我们要有一个严格的论证过程,但要说明一个全称命题是一个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此类题综合性较强,主要是涉及知识面广。
2.已知全集U=R,A U,B U,如果命题P:,则命题非P是()A.B.C.D.【答案】C【解析】命题P:,非P是,即,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与简单逻辑联结词、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点评:理解复合命题的概念及简单逻辑联结词的意义,牢记真值表。
3.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为真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为假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④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为真即p,q全真,所以为真;为真,p,q中至少有一为真故不一定真。
假,p必真,综合判断①③正确,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与简单逻辑联结词、充要条件的判断。
点评:理解复合命题的概念及简单逻辑联结词的意义,牢记真值表。
4.已知命题p: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命题q: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写出命题“p 或q”“p且q”“非p”,并指出真假.【答案】p或q: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或相等(真命题)p且q: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真命题)非p: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假命题)【解析】p或q: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或相等(真命题)p且q: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真命题)非p: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假命题)【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与简单逻辑联结词。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练习题及答案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 $x,y\in N,x+y$ 是奇数,则$x,y$ 中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②若 $-2\leq x<3$,则$(x+2)(x-3)\leq 0$;③若 $x=y$,则 $x^2+y^2=2x^2$;④若$x^2-3x+2=0$,则 $x=1$ 或 $x=2$。
那么()A。
①的逆命题为假B。
②的否命题为真C。
③的逆否命题为假D。
④的逆命题为真2.若 $p$ 是 $q$ 的必要条件,则必有()A。
$p\Rightarrow q$XXXXXXXXX3.有金盒、银盒、铅盒各一个,只有一个盒子里有藏宝图。
金盒上写有命题 $p$:藏宝图在这个盒子里;银盒上写有命题$q$:藏宝图不在这个盒子里;铅盒上写有命题 $r$:藏宝图不在金盒子里。
命题 $p,q,r$ 中有且只有一个是假命题,则藏宝图不在()A。
金盒里B。
银盒里C。
铅盒里D。
不能确定4.已知 $p$ 是 $r$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q$ 是$r$ 的充分条件,$s$ 是 $r$ 的必要条件,$q$ 是 $s$ 的必要条件。
现有下列命题:①$s$ 是 $q$ 的充要条件;②$p$ 是$q$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③$r$ 是 $q$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④$\neg p$ 是 $\neg s$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⑤$r$ 是 $s$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则正确命题序号是()A。
①④⑤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②④⑤5.命题“所有的互斥事件都是对立事件”的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定()A。
均为真命题B。
均为假命题C。
只有否命题为真命题D。
只有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6.如果命题“$\neg(p\text{或}q)$”为假命题,则()A。
$p,q$ 均为真命题B。
$p,q$ 均为假命题C。
$p,q$ 中至少有一个真命题D。
$p,q$ 中至多一个真命题7.不等式$2x^2-5x-3<0$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可以是()A。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x的不等式与指数函数若命题“p的解集为或在内是增函数”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设使p的解集为的的集合为A,使在内是增函数的的集合为B,则本题即求答案为.【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简单逻辑联结词、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解法、集合的运算。
点评:本题在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条件时,实质上涉及到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2.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方程4x2+4(m-2)x+1=0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m≥3或1<m≤2.【解析】若方程x2+mx+1=0有两不等的负根,则解得m>2,即p:m>2若方程4x2+4(m-2)x+1=0无实根,则Δ=16(m-2)2-16=16(m2-4m+3)<0解得:1<m<3.即q:1<m<3.因“p或q”为真,所以p、q至少有一为真,又“p且q”为假,所以p、q至少有一为假,因此,p、q两命题应一真一假,即p为真,q为假或p为假,q为真.∴解得:m≥3或1<m≤2.【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简单逻辑联结词、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不等式组解法。
点评:本题在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条件时,实质上涉及到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3.有4个命题:①若=x+y,则p与、共面;②若与、共面,则p=x+y;③若=x+y,则P、M、A、B共面;④若P、M、A、B共面,则=x+y.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答案】2【解析】由共面向量定理知②④为真命题。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概念、共面向量定理。
点评:牢记定理是关键。
4.语句甲:动点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 (,且a为常数);语句乙:P点的轨迹是椭圆,则语句甲是语句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①若点M到F1,F2的距离之和恰好为F1,F2两点之间的距离,则轨迹不是椭圆,所以前者不能推出后者.②根据椭圆的定义,椭圆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常数2a.所以后者能推出前者.故前者是后者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充要条件的概念。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①“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②命题“且,则”的否命题是假命题;③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④数列满足:若是递增数列,则.【答案】①②③【解析】对于①“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而集合,故是“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对于②命题“且,则”的否命题为“或,则”,这个命题显然是假命题,如,此时;对于③,由不等式的解集是可得与是方程的两个根,所以,解得,所以不等式可变为,解得;对于④,因为是递增数列,所以即,解得;综上可知,①②③正确,而④是错误的.【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2.命题及其关系;3.一元二次不等式;4.数列的单调性.2.“”是“且”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同向不等式相加不等号方向不变,且∴;而当不能推得且。
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考点】充要条件的判断.3.非零向量,则“”是“∥”的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解析】若,则∥;若∥,则,若或时不一定成立;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1.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2.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4.原命题:“设”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因为c=0时,原命题不成立,所以为假命题,可知其逆否命题为假命题;逆命题:“设”,因为,所以为真命题,可知否命题也是真命题,故真命题个数为2.【考点】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5.设p:实数x满足<0,其中a<0;q:实数x满足x2-x-6≤0或x2+2x-8>0,且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a≤-4或-≤a<0【解析】解:设A={x|x2-4ax+3a2<0,a<0}={x|3a<x<a,a<0},B={x|x2-x-6≤0或x2+2x-8>0}={x|-2≤x≤3}∪{x|x<-4或x>2}={x|x<-4或x≥-2}.4分由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成它的逆否命题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 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也就是p q且q p.由A B,得或解得a≤-4或-≤a<0.【考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点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高中数学选修2-1(人教A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2.若则命题的四种形式 描述: 若则命题 命题的常见形式为“若 p 则 q ”,其中 p 叫做命题的条件, q 叫做命题的结论. 逆命题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 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original proposition),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 题(inverse proposition).也就是说,如果原命题为“若 p ,则 q ”,那么它的逆命题 为“若 q ,则 p ”. 否命题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 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negative proposition).也就是说,如果原命题为“若 p ,则 q ”,那么它的否命题为“若 ¬p ,则 ¬q ”. 逆否命题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 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 题(inverse and negative proposition).也就是说,如果原命题为“若 p ,则 q ”,那么 它的逆否命题为“若 ¬q ,则 ¬p ”.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 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例题: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 p ,则 q ” 的形式,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1)当 ac > bc 时, a > b ; (2)已知 x ,y 为正整数,且 y = x + 1 ,当 y = 3 时,x = 2; (3)当 m >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解:(1)若 ac > bc,则 a > b,假命题; (2)已知 x ,y 为正整数,且 y = x + 1 ,若 y = 3,则 x = 2 ,真命题; (3)若 m > (4)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真命题.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是真命题的命题序号是 .①分别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则这两个向量不是共面向量②若|a|=|b|,则a,b的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同或相反③若向量,满足||>||,且与同向,则>④若两个非零向量与满足+=,则∥【答案】④【解析】由于向量具有平移的性质,故任意的两个向量都是共面向量,①错;|a|=|b|,但向量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所以②错;向量不能比较大小,③错;两个非零向量与满足+=,即=-,所以∥,④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概念、共线向量。
点评:大小和方向是向量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向量的代数特征和几何特征,借助于向量可以实现某些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化。
2.语句甲:动点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 (,且a为常数);语句乙:P点的轨迹是椭圆,则语句甲是语句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①若点M到F1,F2的距离之和恰好为F1,F2两点之间的距离,则轨迹不是椭圆,所以前者不能推出后者.②根据椭圆的定义,椭圆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常数2a.所以后者能推出前者.故前者是后者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充要条件的概念。
点评:常见题型,注意全面理解椭圆的定义。
3.“△ABC中,若∠C=9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A.△ABC中,若∠C≠90°,则∠A、∠B都不是锐角B.△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C.△ABC中,若∠C≠90°,则∠A、∠B都不一定是锐角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否命题: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据此“△ABC中,若∠C=9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概念。
高中数学选修2-1(人教A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3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A. 真 真 B. 假 假 C. 真 假 D. 假 真解:B因为 " 或 " 的否定是真命题,则 " 或 "为假命题,故 , 都为假命题.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若命题 ,则 为( )A. 且 B. 或 C. 且 D. 解:B因为命题 ,所以 且 ,故命题 或 .p :x ∈A ∩B ¬p x ∉A x ∉B x ∉A x ∉B x ∈A x ∉B x ∉A ∪B p :x ∈A ∩B x ∈A x ∈B ¬p :x ∉A x ∉B 答案:1. 已知命题 ,则 是 A .B . 或 C . 且 D .Cp :x ∈A ∪B ¬p ()x ∉A ∩B x ∉A x ∉B x ∉A x ∉Bx ∈A ∩B答案:解析:2. 已知命题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 :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B .C .D .D命题 为真命题,命题 为假命题,从而上述叙述中只有 为真命题.p q ()(¬p )∨qp ∧q (¬p )∧(¬q )(¬p )∨(¬q )p q (¬p )∨(¬q )答案:解析:3. 如果命题" "为真命题,则 A . 均为真命题B . 均为假命题C .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D .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D 的否定为 ,∴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答案:解析:4. 命题 若 ,则 是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 函数 的定义域是 ,则 A ." 或 "为假B ." 且 "为真C . 真 假D . 假 真D 当 , 时,从 不能推出 ,所以 为 假命题, 显然为真.p :a ,b ∈R |a |+|b |>1|a +b |>1q :y =|x −1|−2−−−−−−−−√(−∞,−1]∪[3,+∞)()p q p q p q p q a=−2b =2|a |+|b |>1|a +b |>1pq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高二数学选修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7、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真 真 真 真真 假 假 真假 真 真 真假 假 假 假一、 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道题5分,共60分) 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A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B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C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D 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①“若x 2+y 2≠0,则x ,y 不全为零”的否命题②“正多边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0,则x 2+x -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x -123是有理数,则x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④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x<y ,那么51x <51y ”时,假设的内容应该是() A 、51x =51y B 、51x <51y C 、51x =51y 且51x <51y D 、51x =51y 或51x >51y4、“a ≠1或b ≠2”是“a +b ≠3”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5、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甲是丁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6、函数f (x )=x|x+a|+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 、ab =0B 、a +b=0 C 、a =bD 、a 2+b 2=07、“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的否命题()A 、 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 B 、 B 、若x =a 或x =b ,则x 2-(a +b )x +ab ≠0 C 、 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 D 、 D 、若x =a 或x =b ,则x 2-(a +b )x +ab =08、“12m =”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9、命题p :存在实数m ,使方程x 2+mx +1=0有实数根,则“非p ”形式的命题是() A 、 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无实根 B 、不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 C 、对任意的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 D 、至多有一个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10.若"a b c d ≥⇒>"和"a b e f <⇒≤"都是真命题,其逆命题都是假命题,则"c d ≤"是"e f ≤"的()A.必要非充分条件B.充分非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11.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q p ∧为真是""q p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q p ∧为假是""q p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q p ∨为真是""p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p ⌝为真是""q p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设集合(){}(){}(){}0,,02,,,,≤-+=>+-=∈∈=n y x y x B m y x y x A R y R x y x u ,那么点P (2,3)()B C A u ⋂∈的充要条件是()A .m>-1,n<5B .m<-1,n<5C .m>-1,n>5D .m<-1,n>5 二、填空题(每道题4分,共16分)1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性:①、若m>0,则方程x 2-x +m =0有实根 ②、若x>1,y>1,则x+y>2的逆命题③、对任意的x ∈{x|-2<x<4},|x-2|<3的否定形式④、△>0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 14、“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 否定形式是 否命题是15、若把命题“A ⊆B ”看成一个复合命题,那么这个复合命题的形式是__________,构成它的两个简单命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数学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一、命题及其关系考点:要点1.命题:一般地,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推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推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推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要点2.四种命题:(1)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于是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要点3.四种命题的关系: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假.考点1. 命题及其真假推断:例1、推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若是,推断其真假并说明理由。
1)x>1或x=1;2)假如x=1,那么x=33)x2-5x+6=0; 4)当x=4时,2x<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必平行吗?6)矩形莫非不是平行四边形吗? 7)矩形是平行四边形吗?;8)求证:若x∈R,方程x2-x+1=0无实根.解析:1)不是,x值不确定。
2)是,假命题3)不是命题.因为语句中含有变量x,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同样如“2x>0”也不是命题.4)是命题.它是作出推断的语言,它是一个假命题.5)不是命题.因为并没有对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作出推断,疑问句不是命题.6)是命题.通过反意疑问句对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作出了推断,它是真命题.7)不是.不是陈述句8)不是命题.它是祈使句,没有作出推断.如“把门关上”是祈使句,也不是命题.练一练: 1. 推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2+22是有理数;(2)1+1>2;(3)2100是个大数;(4)986能被11整除;(5)非典型性肺炎是怎样传播的? (6)(6)x ≤3。
2. 推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矩形莫非不是平行四边形吗?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吗? (3)一个数不是合数就是质数。
(4)大角所对的边大于小角所对的边; (5)y+x 是有理数,则x 、y 也是有理数。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现有下列命题:①是的充要条件;②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③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④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⑤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则正确命题序号是(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A【解析】∵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故①s是q的充要条件正确;②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一定正确;③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正确;④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错误;⑤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正确,故选A.【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2.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①“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②命题“且,则”的否命题是假命题;③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④数列满足:若是递增数列,则.【答案】①②③【解析】对于①“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而集合,故是“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对于②命题“且,则”的否命题为“或,则”,这个命题显然是假命题,如,此时;对于③,由不等式的解集是可得与是方程的两个根,所以,解得,所以不等式可变为,解得;对于④,因为是递增数列,所以即,解得;综上可知,①②③正确,而④是错误的.【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2.命题及其关系;3.一元二次不等式;4.数列的单调性.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若,则” 的否命题为“若,则”B.“”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命题“存在,使得”的否定是“对任意,均有”D.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对于A.命题“若,则” 的否命题应该为“若,则”,故错误。
对于B.“”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因此错误。
对于C.命题“存在,使得”的否定是“对任意,均有”才是正确的,故错误。
高二数学选修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说句.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 p ,则 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 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假如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抗命题 . 此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抗命题 . 若原命题为“若p ,则 q ”,它的抗命题为“若 q ,则 p ”.4、对于两个命题,假如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巧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认和结论的否认,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 . 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 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对于两个命题,假如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巧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认和条件的否认,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 此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 p ,则 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 p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原命题抗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真真真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真假假真系:1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假真真真它们有同样的真假性;假假假假2两个命题为互抗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相关系.7、若 p q ,则 p 是 q 的充足条件, q 是 p 的必需条件.若 p q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充足必需条件).8、用联络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 q 联络起来,获得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 p 、 q 都是真命题时, p q 是真命题;当 p 、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 p q 是假命题.用联络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络起来,获得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 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 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对一个命题 p 通盘否认,获得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 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9、短语“对全部的”、“对随意一个”在逻辑中往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中随意一个 x ,有p x建立”,记作“x,p x”.短语“存在一个”、“起码有一个”在逻辑中往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10、全称命题 p :中的一个 x ,使p x建立”,记作“x, p x ,它的否认p :xx,, p x ”.p x .全称命题的否认是特称命题.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560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抗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 4 个命题中()A、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同样B真命题的个数必定是奇数C真命题的个数必定是偶数D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2、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①“若 x2y20 ,则x, y不全为零”的否命题②“正多边形都相像”的抗命题③“若 m0 ,则x2x m0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 x 3 是有理数,则 x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11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假如x y ,那么x5y 5”时,假定的内容应当是()111111111111A、x5y 5B、x5y 5C、x5y5且 x5y5D、x5y 5或 x5y54、“ a 1 或 b 2 ”是“ a b 3 ”的()A、充足不用要条件B、必需不充足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足也不用要5、设甲是乙的充足不用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需非充足条件,则甲是丁的A、充足不用要条件 B 、必需不充足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足也不用要6、函数f ( x)x | x a | 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 ab 0 B 、 a b0 C 、 a b D 、a2b207、“若 x a且x b ,则x2( a b) x ab0 ”的否命题()A、若 x a且x b ,则x2(a b)x ab 0B、若 x a或x b ,则x2(a b)x ab 0C、若 x a且x b ,则x2(a b)x ab 0D、若 x a或x b ,则x2(a b)x ab 08、“ m 1”是“直线 (m2) x3my10 与直线 (m2) x(m2) y30 互相垂直”的()2A、充足不用要条件 B 、必需不充足条件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足也不用要9、命题 p :存在实数m,使方程x2mx 1 0 有实数根,则“非p”形式的命题是()A、存在实数m,使得方程x2mx 10 无实根B、不存在实数m,使得方程x2mx 10 有实根C、对随意的实数m,使得方程x2mx 10 有实根D、至多有一个实数m,使得方程x2mx 1 0有实根10. 若" a b c d " 和" a b e f " 都是真命题 , 其抗命题都是假命题,则 " c d "是" e f "的( )A. 必需非充足条件B. 充足非必需条件C. 充足必需条件D. 既非充足也非必需条件 11. 在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①" p q" 为真是 " p q" 为真的充足不用要条件② " p q" 为假是 " p q" 为真的充足不用要条件③ " p q" 为真是 " p" 为假的必需不充足条件④ " p" 为真是 "p q" 为假的必需不充足条件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 设会合 u x, y x R, y R , A x, y 2x y m0 , B x, y x y n 0 ,那么点P(2,3)A C u B 的充要条件是()A.m1,n 5 B .m1,n5 C .m1,n5D .m1,n5二、填空题(每道题 4 分,共 16 分)13、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性 : ①、若 m0 ,则方程x2x m0 有实根②、若 x1, y 1 ,则 x y 2 的抗命题③、对随意的 x{ x | 2x4},| x 2 |3 的否认形式④、0 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0 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14、“末位数字是0 或 5 的整数能被 5 整除”的否认形式是否命题是、若把命题“ A B ”当作一个复合命题,那么这个复合命题的形式是__________,组成它15的两个简单命题分别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7、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真 真 真 真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道题5分,共60分)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A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B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C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D 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若x 2+y 2≠0,则x ,y 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多边形都相似”的逆命题③“若m>0,则x 2+x -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x -123是有理数,则x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④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x<y ,那么51x <51y ”时,假设的内容应该是()A 、51x =51y B 、51x <51y C 、51x =51y 且51x <51y D 、51x =51y 或51x >51y 4、“a ≠1或b ≠2”是“a +b ≠3”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5、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甲是丁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6、函数f (x )=x|x+a|+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 、ab =0B 、a +b=0C 、a =bD 、a 2+b 2=07、“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的否命题()A 、 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B 、 B 、若x =a 或x =b ,则x 2-(a +b )x +ab ≠0C 、 若x =a 且x =b ,则x 2-(a +b )x +ab ≠0D 、 D 、若x =a 或x =b ,则x 2-(a +b )x +ab =08、“12m =”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9、命题p :存在实数m ,使方程x 2+mx +1=0有实数根,则“非p ”形式的命题是( )A 、 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无实根B 、不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C 、对任意的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D 、至多有一个实数m ,使得方程x 2+mx +1=0有实根10.若"a b c d ≥⇒>"和"a b e f <⇒≤"都是真命题,其逆命题都是假命题,则"c d ≤"是"e f ≤"的( )A.必要非充分条件B.充分非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11.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q p ∧为真是""q p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q p ∧为假是""q p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q p ∨为真是""p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④""p ⌝为真是""q p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2.设集合(){}(){}(){}0,,02,,,,≤-+=>+-=∈∈=n y x y x B m y x y x A R y R x y x u ,那么点P (2,3)()B C A u ⋂∈的充要条件是( )A .m>-1,n<5B .m<-1,n<5C .m>-1,n>5D .m<-1,n>5二、填空题(每道题4分,共16分)1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性: ①、若m>0,则方程x 2-x +m =0有实根 ②、若x>1,y>1,则x+y>2的逆命题③、对任意的x ∈{x|-2<x<4},|x-2|<3的否定形式④、△>0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14、“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否定形式是否命题是15、若把命题“A ⊆B ”看成一个复合命题,那么这个复合命题的形式是__________,构成它的两个简单命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符号“∀”与“∃”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1)实数的平方大于等于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一对实数,使2x +3y +3>0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解答题17、(1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1)所有自然数的平方是正数(2)任何实数x 都是方程5x-12=0的根(3)对于任意实数x ,存在实数y ,使x +y>0(4)有些质数是奇数18、(12)用反证法证明:已知a 与b 均为有理数,且a 和b 都是无理数,证明a +b 也是无理数。
19、(12)已知命题:P “若,0≥ac 则二次方程02=++c bx ax 没有实根”.(1)写出命题P 的否命题; (2)判断命题P 的否命题的真假, 并证明你的结论.20、(12)已知p: 2311≤--x ,q: ()001222>≤-+-m m x x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1.已知0≠ab ,求证1=+b a 的充要条件是02233=--++b a ab b a2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得关于x 的方程().062122=++-+a x a x .(1) 有两个都大于1的实数根;(2) 至少有一个正实数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①.假 ②.假 ③.真 ④.假 14.否定形式:末位数是0或5的整数,不能被5整除否命题:末位数不是0或5的整数,不能被5整除15.p ∨q ; p: A=B , q : A B16.三、解答题17、18、证明:假设a +b 是有理数,则(a +b )(a ?b )=a ?b由a >0, b >0 则a +b >0 即a +b ?0∴b a b a b a +-=- ∵a ,b ?Q 且a +b ?Q ∴b a ba +-?Q 即(a ?b )?Q这样(a +b )+(a ?b )=2a ?Q从而 a ?Q (矛盾) ∴a +b 是无理数。
19.解:(1)命题P 的否命题为:“若,0<ac 则二次方程02=++c bx ax 有实根”.(2)命题P 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证明如下:,04,0,02>-=∆⇒>-∴<ac b ac ac ⇒二次方程02=++c bx ax 有实根. ∴该命题是真命题.20.解:由p :2311≤--x .102≤≤-⇒x 21.证明:必要性:充分性:=--++2233b a ab b a 0 即()()()()()01,0,.1,0432,0,0,0.01022332222222222=--++=+≠=+≠+⎪⎭⎫ ⎝⎛-=+-≠≠≠=-++-=+--+-+b a ab b a b a ab b a b b a b ab a b a ab b a b ab a b ab a b ab a b a 的充要条件是当综上可知只有且即又。